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1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讀後感。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説破的詞。就算曆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説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裏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説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説“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説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鑑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着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着的人跳出來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國的陰陽學説。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儘量吧!儘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鑑,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複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杆。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原來歷史可以這麼理解的。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2

我是個很喜歡讀歷史人物傳記人,在我所接觸過歷史任務人物中。我認為綜合能力居首是建立了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每個歷史人物都有自己功過得失,所以李世民也不例外。可惜他死得太早,只做了二十三皇帝。這個集政治,軍事,文學,武功,治國,平天下等才能於一生英主,留給後人太多思考,如果説李唐天下為什麼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王朝,那其中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李氏宗族裏面出了李世民。我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語去讚美他,或許任何詞語都不為過。這個五十四年生命中充滿傳奇色彩男人,究竟有這什麼樣驚人能力和天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更多人想到李世民第一反應就是玄武門之變。其實我覺得李世民早期生活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和了解。李家在當時也算是達官貴族。李世民之父李淵是世襲王爵,而李世民更是因為才能出眾成為隋煬帝欽點秦王,但是雄才大略李世民遠不會滿足這樣王爵。所以他在天下大亂"黃金時段"勸父起兵。在深刻分析了天下形勢後,他選擇了勤王保政,進駐長安第一步策略。這樣既可以獲得民心和休養時間,也可以使各路反王相互爭鬥,消耗實力,李唐卻可以坐收漁利。第二步打下洛陽,作為發展根據地。在當時,洛陽是各家反王都想得到地方,"得洛陽者得天下".有着出色軍事才能李世民當然會清楚這一點。第三,招攬人才,以為己用。打仗除了實力,更重要是人才。李世民對人才渴望和他出色首領氣質,使得投奔英雄人物不計其數。當然,最終李唐統一根本就是取決於李世民這三點政策。所以沒有李世民就沒有李唐天下,更不會有後來強盛王朝。完成統一大業李世民只有二十二歲。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3

沒有教科書教條、沒有過多意識形態影響、也沒有大陸版過多刪節,這版中國近代史讓人覺得更加真實。作為中國近代史,作者並沒有單獨去敍述近代中國衰敗與名族解放運動偉大,而是從對近代有較大影響清朝一直寫到二十世紀末期,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們所認為近代史範圍,但正是“超出”這部分才讓我們對我們國家有了更深刻認識。

在當前圖書市場上,介紹中國近代史書籍充塞着各大書店,但這其中要麼是像教科書一樣避重就輕,要麼就是標準主旋律,讓人看了感受不到歷史氣息。對於這本書大陸版則更讓人倒胃口,港版一千多頁書到了大陸就少了四百頁,其中缺少內容則不言自明。當然,除了一些被河蟹內容之外,能夠成系統寫清中國近代史也不是件易事,畢竟中國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太複雜東西。

第一歷史已經隨着時間而消逝,書本上第二歷史將隨着文化傳承而代代相傳,但是歷史真相是不容掩蓋也不容篡改,所有民主文明社會一定會尊重歷史,不會將歷史用於自己統治,那種《1984》下社會必將受到人民審判和歷史懲罰。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4

讀《曾國藩傳》前,覺得曾國藩只是個眾人皆知、無人不曉“賣國賊”,勾不起我閲讀興趣。但翻閲數頁之後,似乎有點愛不釋手了。

從國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國藩確是個置民族安危、人民利益不顧,屈服於西方列強對華政策而又竭力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賣國賊”。對於其一生罪惡我覺得不應該歸咎於他個人品質,而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由他出身半殖民地條件下地主階級決定。從個人角度而言,我覺得曾國藩是個修養頗高,有頭腦、有遠見和有謀略人物。

他一生經歷大致可以分成七個階段:躋身六曹、創建湘軍、坐困江西、決戰安慶、攻陷天京、剿捻失敗和抑鬱而死,可謂有起有伏,人生變數無窮,讀之頗有感觸。

首先,曾國藩精通古文,廣泛獵讀,在學術上向很多當時有名人士請教,這些不僅增長了個人方面見識,也大大提高了個人聲望。曾國藩能如此順利成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於自身勤奮好學和聰明能幹,另一方面是由於受到穆彰阿垂青和舉薦。也許是這一切對於曾國藩來説太順利了,造就了他當初鋒芒畢露、自恃清高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間處處碰壁、受到地方官員百般排擠和刁難。

其次,曾國藩經過一年大徹大悟再度出山,受命為欽差大臣和兩江總督,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實曾國藩受命為兩江總督是清政府為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由於清政府所依靠鎮壓太平天國江南大營就在此時潰敗,只能依靠曾國藩集團所創建湘軍來鎮壓太平天國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機會永遠垂青於有準備人。

再次,湘軍攻陷天京以後,曾國藩自剪羽翼,釋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見其經驗豐富,政治嗅覺之靈敏,審事詳明,處事果斷。

最後,曾國藩是個愛才如命,求才若渴賢人。行軍打仗,每到一地,必廣為訪案,凡具一技之長者,必設法延至,收為己用;聞有德才併兼者,更不惜重金,馳書禮聘。他還能虛心納言,鼓勵眾幕僚直言敢諫,故能收到集思廣益效果。他在事業上能夠取得如此成功,與其有很大關係。

讀此書不僅讓我對曾國藩有了更為全面、細緻瞭解,從中受到不少啟迪,而且加深了我對近代清朝歷史認識,同時引起我對那拉氏——慈禧太后興趣。

標籤: 讀後感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o6jl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