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淺談城市歷史脈絡的控制性保護策略

淺談城市歷史脈絡的控制性保護策略

一、背景:

淺談城市歷史脈絡的控制性保護策略

歷史古城鑑於其特殊的身份,往往面臨着舊城更新和新城建設的雙重任務。在坐擁歷史文脈、文化積澱的同時,古城陳舊的設施、狹小的規模、脆弱的文化遺留,必然在現代生活的語境下,與城市的高速發展形成一系列的衝突。為了保留歷史脈絡,大多城市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定,將僅存的`少量不可移動文物圈存在孤立的範圍內,零星散落在城市之中——故居,城門,博物館——然後堂而皇之地在周圍進行毫無關聯的大拆大建。如此封存的歷史即是死去的歷史——空間上時間上與城市環境、歷史完全割裂,城市的文脈沒有得到延續。如是,千城一面。

二、中西對比

在歐洲,大多數歷史城市更願意另闢新城以尋求空間,對古城區則只做必要的更新,保持其整體格局的延續。在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古城,歷史的風貌幾乎以原封不動的方式被保留,以佛羅倫薩為例,百花聖母大教堂一千多年以來一直統攝着城市的格局,直至今日,依然是全城的制高點。但中國的古城面臨着更高速的發展、更大的人口壓力,很難像歐洲古城那樣的全面保護。中國古城的保護策略往往是相對局部的。在古建築保護方面,目前國家現行的歷史建築保護機制,往往側重於分散的歷史遺存點,而在這些保護點周圍,一直在進行着破壞性的大拆大建,割裂了城市文脈的整體性,令人惋惜。

三、控制性保護:

古城歷史的保護需要擴大範圍——即存其筋骨,也儘量留其皮肉。除了嚴格控制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之外,大量散佈遺存的歷史建築——儘管文物價值並不突出——依然應被納入保護的範圍。這裏須提到控制性保護的概念。

控制性保護,並非法定的保護方式,更接近於一種行政策略:在控制歷史建築的遺存風貌的基礎上,適當在功能上進行改動,融入現代生活,也被更多的民眾所感知。

在舊城更新中,新與舊的矛盾並非完全不能化解,控制性保護的策略可以説是供矛盾緩衝的中間地帶,不失為適合中國國情的一種舊城更新策略。控制性保護單位往往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同時又能繼續為現代功能服務。不同於散佈的少量文物建築,控制性保護單位往往具有較大規模的基數,能夠成片成區地存在——數量上的優勢不僅讓古城的風貌保護有了質量的提升,也提供給城市大量新的使用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qe2p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