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二豎為虐的歷史典故

二豎為虐的歷史典故

春秋時魯成公十年(前581年),在位十九年的晉國國君晉景公突然得了重病。宮中的御醫看到病勢很兇,又吃不準是什麼病,一個個束手無策,沒人敢下藥。晉景公的太子、后妃、文武羣臣都十分着急。

二豎為虐的歷史典故

這時,大夫魏?的兒子魏相來見景公,説:“我知道秦國有位名醫名叫高緩。他是神醫扁鵲的門徒,對各種疾病都很有研究,尤其擅長醫治各種疑難雜症,現在是秦國的宮廷御醫。要想治好大王的毛病,非此人不可,大王為什麼不派人去請他呢?”

在場的幾個文武官員聽了,十分驚訝,説:“現在秦晉不和,秦國成了我們的敵國,怎麼會肯派良醫來給大王治病呢?”

魏相回答説:“體恤彼此間的災患,可以改善鄰國之問的關係,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和睦起來。我願意憑三寸不爛之舌,前往秦國,説服秦桓公派高緩前來為大王治病。”

晉景公聽了十分高興,立即派魏相前往秦國,請秦桓公派高緩前來為自己治病。於是,魏相當日便收拾行裝,星夜趕往秦國。

幾天後,魏相來到秦都咸陽,向秦桓公説明來意。秦桓公起初不答應,魏相便給秦桓公分析利弊,説明秦晉和好的重要性,並指出晉國派他前來求醫,正表示晉國願意和秦國和好。秦國也正可利用這一契機,和晉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秦桓公見魏相言辭懇切,句句在理,便同意了,並吩咐高緩星夜隨魏相趕赴晉國。

魏相和高緩還未到達晉國,一天晚上,晉景公突然做了一個怪夢。在夢中,他見到兩個豎子(小孩)從鼻孔中跳出來,一個説:“高緩是當今最有名的醫生,他用藥很有一套,我倆必然會受到傷害,我們怎樣才能逃過這場災難呢?”

另一個小孩不以為然地説:“怕什麼,我們只要躲到盲的上面,膏的`下面(我國古代醫學把心尖瓣叫膏,心臟和隔膜之間叫育,認為這是藥力無法達到之處),他就奈何不了我們了。”

兩個小孩商量了一會,又從鼻孔中鑽了進去。頓時,晉景公覺得胸中一陣劇痛,不由醒了過來,但夢中的情景仍宛然在目。

第二天,魏相帶着高緩來到宮中。高緩給晉景公診脈作了檢查,説:“大王的病灶在育之上,膏之下,鍼灸達不到,藥力不能及,沒法治了,請大王諒解。”

晉景公聽了,歎了口氣説:“你所診斷的情況,正和我昨夜的夢境相同,你真是名不虛傳!”

於是,晉景公下令送給高緩一筆厚禮,派人把他送回秦國。過了不久,晉景公果然不治而亡。

後來,“二豎為虐”這一典故,用來形容病情危重,不可救治;用“二豎”來指代病魔。

標籤: 二豎為虐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rv7w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