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有關歷史典故(集合15篇)

有關歷史典故(集合15篇)

有關歷史典故1

曾子殺彘

有關歷史典故(集合15篇)

選自《韓非子 外儲説左上》,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人們:家長對孩子不能信口開河,要言必信。只有言傳身教,才能使孩子誠實無欺,否則父母將失信與孩子。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隨着她在她後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説:“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只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説:“我只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曾子説:“你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麼都不懂,他只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於是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於是曾子就煮豬給孩子吃了。

有關歷史典故2

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趙王派相國平原君去楚國謀求聯合抗秦。平原君在門客中選中了文武兼備的十九名隨員,離預定的二十名還差一員。平日並不受重視的門客毛遂經過自薦,被平原君批准隨行。

起先,隨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譏笑他。但到了楚國,在相互交談的過程中,他們逐漸覺得毛遂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對他都很欽佩。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談聯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隨行人員便都在台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從早上談到中午,還是沒有結果。隨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慫恿毛遂上台去説服楚王。

毛遂憑着自己大無畏的英勇氣概,按住劍,順着台階走上台去,對平原君説:“趙國和楚國聯合起來抵禦秦國,兩句話就能説明其利害關係,為什麼從早上到中午,還沒談出個結果來?''

楚王問平原君説:“他是什麼人?"

平原君回答説:“他是我的門客毛遂。"

楚王聽説毛遂只是個門客,怒氣衝衝地喊道:“你這是幹什麼?我在和你的主人説話,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着劍走上前去,對楚王説:“大王之所以敢當眾斥責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但現在大王離我不過十步,楚國再強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為我手中有劍,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裏。而且我的主人就在這裏,我和主人説話,你憑什麼斥責我呢?"

楚王見毛遂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一時驚呆了,不知怎麼辦。毛遂又繼續説:“楚國是個大國,地方五千裏,雄師百萬,按理説應該稱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強大的楚國在秦國面前,竟然膽小如鼠,以前秦將白起只帶幾萬jun隊攻打楚國,一舉就攻下了你們的國都郢城,再戰燒燬了你們的祖墳。這種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都為你們感到羞恥,可是大王竟然對此無動於衷!所以,楚、趙聯合抗秦,不僅僅是為了趙國,也是為了楚國!道理是如此簡單,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責我,不是太沒道理了嗎?”

毛遂一席話,使楚王茅塞頓開,連連點頭説:“先生的話説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傾全國之力與趙國聯合,共同抵抗秦國!”

於是,趙國和楚國兩國歃血為盟。楚趙結盟後,平原君帶着毛遂等回到趙都邯鄲。平原君感歎地説:“我手下的門客多時逾千,少時也有百數,自以為識盡趙國的賢士。這次毛遂的事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沒有發現他是個難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勝過百萬強兵,他一到楚國,只用了一席話,便使趙國的威望重於九鼎、大呂,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有關歷史典故3

《漢書》裏記載成帝死後,司隸解光對趙合德殺害許美人及女官曹宮之子的奏疏,其動機是想懲罰趙飛燕。但從奏疏中看出,趙飛燕並未參予這一罪行。而且奏 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脱不了干係,議郎耿育對此案也有質疑。然而外人眼中,趙氏姐妹被視為一體,班固的評論是“飛燕之妖,禍成厥妹”,並將燕啄皇孫的童謠 載入正史,這個典故也因此流傳下來以致於失去了本意而成為后妃殺害皇族的一個典故。

有關歷史典故4

【杭州嶽王墓、廟】

杭州嶽王廟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枉霞嶺下。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即位,岳飛之冤得以昭雪,改葬遺骸於此。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改北山智果院為祠廟,即今之嶽王廟。現存建築為清朝以後陸續建的。岳飛墓通稱岳墳。在嶽王廟中線上。墓前建有墓門,過墓門有甬道至墓前,岳飛墓在正中,左側為岳雲墓。

1961年岳飛墓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墓佔地二十一畝,建築面積近三千平方米。岳飛“宋嶽鄂王墓”左附其長子岳雲墓,墓前列文武石俑、石像生。墓門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百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秦檜妻)、張俊及万俟卨四人。

跪像背後墓門上有副楹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出墓闕為碑廊。和“盡忠報國”照壁。嶽王廟是嶽王墓的附屬建築,由忠烈祠和啟忠祠組成,現存建築大多為清朝所建。啟忠祠原祀岳飛父母,1984年闢為岳飛紀念館。

有關歷史典故5

火牛陣

戰國末年樂毅率領的燕軍所向披靡,一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最後只剩下莒邑和即墨兩座城了。而燕惠王在關鍵的時候換下主將樂毅,派大將騎劫率兵攻打二城。齊將田單立即組織反攻。他收集了一千多頭牛,把每頭牛的兩隻犄角上都捆綁上利刃,牛身上披着畫有各種神牛神獸的圖案,牛尾巴上拴着草把,草把上澆灌上油。夜間打開城門,點燃牛尾巴上浸過油的草把,把牛趕到城外。一千多頭牛被燒得牛性子發作起來,朝着燕軍兵營方向猛衝過去。狂奔不止,田單五千齊軍跟隨在這火牛陣後殺了出來。燕兵嚇得亂作一團,互相踐踏,死者無數。就這樣,燕國的士兵大部分葬送在這火牛陣中了。

有關歷史典故6

卧薪嚐膽(勾踐) 聞雞起舞(祖逖) 囊螢映雪(車胤)

鑿壁借光(匡衡) 負荊請罪(廉頗) 初出茅廬(諸葛亮)

鞠躬盡瘁(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起死回生(扁鵲)

口蜜腹劍(李林甫) 圍魏救趙(孫臏) 才高八斗(曹植)

程門立雪(楊時) 兩袖清風(于謙) 精忠報國(岳飛)

入木三分(王羲之) 誇誇其談(劉備) 四面楚歌(項羽)

背水一戰(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逼上梁山(林沖) 多多益善(韓信) 完璧歸趙(藺相如)

單刀赴會(關羽) 夢筆生花(李白) 破釜沉舟(項羽)

望梅止渴(曹操) 江郎才盡(江淹)

有關歷史典故7

遺臭萬年

典故:東晉明帝時。駙馬桓温專權作亂,萌發野心。他對曾陰謀篡權的王敦暗表讚賞,一次他躺在南京家中牀上時對親信説:“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流露出他想篡權的野心。親信們聽候嚇的不敢吱聲。桓温扶枕而起,説道:“一個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遺臭萬年也是不錯的。”

有關歷史典故8

雙齒冢詩

比較而言,俞樾的“雙齒冢”似乎更悽婉。61歲的俞樾開始掉牙了,他將自家落齒與珍藏多年的愛妻文玉的牙齒收存在一起,埋而葬之,並撰《雙齒冢志銘》記其事:“內子姚夫人遺有墮齒一,藏之至今,十有五年矣。餘去年亦墮一齒,乃合而厝之俞樓之後,文石亭之前。”又作《雙齒冢詩》:

他日好留蓮顆在,

當年同咬萊根來。

殘齒零落存無幾,

盡擬相從到右台。

侵犯“牙權”牙齒在吃喝戰線磨損受傷,是職分使然,無可避免。而因為説話受到突如其來的嚴重傷害,那就是極權政治侵犯“牙權”了。宋太祖在皇宮的後花園打鳥玩,興致正濃。有幾個臣子稱有急事求見,但是皇上召見後,他們上奏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因此很不高興,責怪臣下何以拿了瑣碎事務來打擾。一個臣子回答説:“臣以為這些事情總比打鳥更要緊吧!”宋太祖聽了更加生氣,順手抄起斧子,用斧柄狠狠擊打那個人的嘴,打掉了他的兩顆牙齒。那個人慢慢彎下腰,把牙齒撿起來,揣到懷裏。太祖叱責道:“你揣起牙齒,想保留證據告我還是怎麼着?”那個臣子回答説:“臣是沒法告陛下的,但是,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會把這件事情寫進史書。”宋太祖聞此言,當即轉怒為喜,物質獎勵了那個大臣,以表撫慰。趙匡胤畢竟還算帝王裏的明白人,對史官實錄有所畏忌,對青史名聲心存敬畏,才留下了這段關於牙齒的悲喜劇。倘若諍諫的對象是秦始皇,能允許你“打掉牙往肚裏咽”就算“寬大為懷”了,弄不好會連你吃飯家伙都毀了呢!

有關歷史典故9

秦檜受杖

宋·洪邁《夷堅志》載,宋賣國奸臣秦檜,假託皇帝詔書,害死了岳飛。後來秦檜遊西湖,忽得暴疾,“皆悶之際,忽見一人披髮?目,厲聲責曰:‘汝誤國害民,殺害忠良,我已訴於天矣,青春勵志。汝當受鐵杖於太祖皇帝殿下。’檜自此怏怏以死。”

有關歷史典故10

【岳母刺字】

民族英雄岳飛系我國家喻户曉、人人崇敬的歷史人物,其愛國的胸懷激勵着一代代青年。歌頌岳飛的英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傳頌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

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朝中葉,岳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也僅提及岳飛背脊有“赤心救國”字樣。

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傳》記有岳飛見湯陰家鄉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嘯山林,為自勉和勉人,乃去錢請工匠在背上深刺“盡忠報國”四字。

明末,由李梅草創,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內稱:“史言飛背有‘精忠報國’四大字,系飛令張憲所刺”。如若這樣,“精忠報國”是岳飛成為大將後,命部將張憲刺的。

“岳母刺字”,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杭州錢彩評《精忠説岳》,該書第22回,回目“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訓子”。

內容為,岳飛不受楊麼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岳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該書敍述岳母刺字時,先在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繡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

但有些學者認為,紋身刺字是一門特技,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婦女,不可能具有這種技藝,顯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傳記中有岳飛背上刺字的記敍,加以想象發揮,藝術加工構造的。

因此,岳飛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誰之手刺的?尚是個難解之謎。

有關歷史典故11

將歷史典故滲透在哲學教學裏,會使哲學變得鮮活而有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歷史典故中的哲學。

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觀點,我們的教材有如下的表述:“由於客觀事物都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都有其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我們觀察一個事物不但要了解它的過去,觀察它的現狀,還要預測它的未來。只有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才能使我們的思想符合不斷變化着的客觀實際,適應形勢的發展。”這段話啟示人們要用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眼光看問題。然而,學生由於生活閲歷所致,很難深入理解這段話。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時我並沒有給學生講抽象的道理,而是引用了一段三國的故事。我扼要介紹了三國的歷史,告訴學生三國是我國曆史上大分化、大動盪的時期,也是羣星璀璨人才輩出的時期,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但最終之所以出現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並不是偶然的,曹操、劉備、孫權以他們的宏才大略為自己贏得了歷史上的地位,教育論文《歷史典故中的哲學》。當時人們對各派勢力的前途看法不一,對局勢發展充滿各種猜測和設想,對天下英雄的評判也眾説紛紜,大多數人認為“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的袁紹乃是稱霸一方的英雄,而人單勢孤、寄人籬下的劉備怎能與袁紹相提並論呢?然而曹操卻不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待人,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他在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斷言“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袁紹不會成就大事業;相反劉備“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結果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開創了蜀漢基業,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紹在官渡一戰中被曹操打得倉惶逃竄,連連敗北,最終被消滅,歷史證明了曹操的遠見卓識……學生們邊聽邊若有所思地點頭。

我説,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呢?

學生們回答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有些思維活躍的同學還聯繫身邊的生活提出了他們的思考:“老師,我認為在填報大學聯考志願的時候,很多同學盲目扎堆報熱門專業,不考慮未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就不是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哲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歷史典故,往往可以提高教學的信度,讓學生在以史為鏡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啟迪。

有關歷史典故12

咄咄逼人

典故一: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説“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大家説的高興時,忽然旁邊一位參軍插嘴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由於當時在場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隻眼睛的,聽了此話自覺難堪,但又不便當眾發怒,只好説了一句語雙關的話聊做解嘲:“呦,真是咄咄逼人呀。”

典故二: 出自晉?衞鑠《與釋某書》:“衞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衞真書,咄咄逼人。”衞鑠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其書中説的王逸少就是烏衣巷裏的王羲之。

有關歷史典故13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土地制度是我國古代生產關係的基礎與核心。歷代統治者都不斷調整土地制度以適應不斷髮展的生產力。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即井田制);封建社會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三個部分。

一、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會前期,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們只有聯合起來,集體勞動,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求得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集體勞動必然要求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於是,土地便由氏族成員共同佔有和使用,這便是人類最早的土地制度。其特點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共同開發管理,共享土地收益。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產生了私有制,土地逐漸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共耕地,由村社成員集體耕種,收穫用於祭祖、聚餐等公共開支;另一部分是分給各户的“份地”,由各户自己耕作和收穫。土地開始由公有向私有過渡。

二、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出現於商代(一説夏代),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井田一般由九塊百畝的方田組成。當時,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面積為百畝(約合今三十一點二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因為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故名“井田”。井田名義上歸國王(國家)所有,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各級貴族,受封者(奴隸主)可以世代享用,但不得轉讓和買賣,並要交一定的貢賦。奴隸主強迫奴隸集體耕種井田,無償佔有奴隸的勞動成果。因此,井田制的實質不是土地國有制,而是一種名為國有,實為奴隸主貴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春秋時期,鐵器牛耕的出現,使私田的開墾越來越多,各諸侯國的改革(如齊國“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税畝”等)都在客觀上承認了土地私有,促進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戰國,秦國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此後,各國在改革中也先後以法律形式規定了土地私有,標誌着井田制徹底崩潰,代之而起的是多種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

1.國家土地所有制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都會竭力控制一定數量的土地,以保證維護強大的國家機器所必需的財政收入。為了利用好這部分國有土地,統治者曾採取過多種土地經營制度。主要有:王莽時的“王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晉的佔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但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封建國家不可能從根本上抑制土地兼併,甚至聽任地主、官僚、貴族兼併土地。於是,土地佔有狀況不斷變化,基本趨勢是:地主、官僚和貴族通過各種

手段不斷兼併農民和國家的土地,最終導致“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同時,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數量急劇減少,中央政府統治力量嚴重削弱。

2.地主土地所有制

這是封建社會中佔支配地位的一種土地制度,是封建生產關係的基礎。地主階級憑藉其對土地的佔有和壟斷,迫使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附他們。為了榨取更多地租,地主不斷兼併農民乃至國家的土地,致使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

3.農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會裏,大量存在着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一家一户的分散勞動,“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就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寫照。在這種土地制度下,農民只承擔國家的租賦徭役,不向地主交納租税,勞動積極性較高。但他們是地主兼併的主要對象,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在演變過程中還有一些非主流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始社會早期,私有制產生之前,幾乎每一歷史階段都不是單純實行某一種土地制度,而是以一種土地制度為主,幾種土地制度並行。

有關歷史典故14

千載難逢

典故:在南京建都的南朝齊國大臣庾杲之深受皇帝賞識,在他年老時寫了一本《臨終上世祖表》給皇帝,請求辭官回家。在這個表中他説,我本是平凡庸俗之人,碰巧運氣好得到皇上賞識,這真一千年也難遇到的好運氣呀。

有關歷史典故15

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蔘,故有“十月蘿蔔賽人蔘”之説。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蘿蔔的。

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從華容道奪路而逃,適值天熱,幾萬大軍又飢又渴,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道旁有大片蘿蔔地,士兵們拔起蘿蔔充飢,這塊蘿蔔地為挽救曹軍生命起了關鍵作用,後來被稱為“救曹田”。

據傳,1300多年以前,武則天稱帝時,華夏很少戰爭,加之她嫻熟政治,治國有方,天下太平,常有麥生三頭,谷長雙穗之説。一年秋天,洛陽東關菜地長出一顆特大蘿蔔,大約三尺,上青下白,農民視為奇物,把它進貢宮廷。女皇見了,聖心大悦,傳旨廚師做菜。廚師深知,用蘿蔔做不出什麼好菜,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廚師們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藝,對蘿蔔進行了多道精細加工,切成均勻細絲,並配以山珍海味,製成羹湯。女皇一吃,鮮美可口,味道獨特,大有燕窩風味,遂賜名“假燕窩”。從此,王公大臣、皇親國戚設宴均用蘿蔔為料,“假燕窩”登上了大雅之堂。

“牡丹燕菜”是洛陽酒席中24道名菜的首席菜,它就是用蘿蔔烹製的。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時,曾在“真不同”飯店品嚐此菜,廚師在烹調此菜時,取牡丹花入餚,使之浮於湯麪,使“洛陽假燕菜”更加鮮豔奪目,深得貴賓們的稱讚。周總理見菜後説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從此,洛陽燕菜又多了一個“牡丹燕菜”的美名。

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過北京“心裏美”蘿蔔的特點,説“冬飈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蔔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他在北京為官時,晚上總要出來挑選些蘿蔔回去,他對“心裏美”蘿蔔的評價是:“瓊瑤一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從熱俱平。”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會製作不少家常酒菜,如“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還有“拌蘿蔔絲”。他用南方的小紅水蘿蔔(又名“揚花蘿蔔”)連皮切成細絲,加糖後略醃後即可裝盤,然後澆以醬油、香油和醋。他認為若與少量海蜇皮絲拌則尤佳。

蘇州有種蘿蔔經鹽漬後叫“春不老”。“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鹹味透出絲絲的甜味和鮮味,是寺僧們用來敬客佐茶的極佳茶點。當代文學家鄧拓當年去蘇州靈巖山遊覽時,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鄧拓品嚐後讚不絕口,若干年後仍不忘記,後來鄧拓先生將它寫進了著名的《燕山夜話》中。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vj2d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