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半截蠟燭》評課稿(薦)

《半截蠟燭》評課稿(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於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半截蠟燭》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半截蠟燭》評課稿(薦)

《半截蠟燭》評課稿1

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為體現這些新的理念,實現即定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進行以多種形式的自主讀書、合作探究為主的互動活動,最後激情朗讀,並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情感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一、激發情感,以讀促悟,昇華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嚴潔老師始終以朗讀為主線,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發學生的感情。在朗讀中體會危機的嚴重性,感悟學生在危機中表現、內心世界,進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為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安危而擔心,感受危機的一波三折,更要引導學生激發起一種強烈愛國熱情。

讓學生説一説這是一支怎樣的半截蠟燭,然後引説課文第三小節中的一句話,“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祕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讓學生通過朗讀明確保住這半截蠟燭的`重要性。

二、精讀重點段落,授之以漁

在教學課文重點段落時,重點圍繞課文中心內容“在危急關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這個問題來展開教學。古人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我選擇重點教學了伯諾德夫人是如何和德軍進行周旋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在危機中的動作、語言、神情,揣摩人物內心的複雜心理。我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急忙、輕輕”這一組帶有矛盾性的動作,來走進人物的內心,體會伯諾德夫人當時緊張、焦急、擔心而又非常鎮定、不露聲色的精神品質。而在教學傑克和傑奎琳的部分時,則是讓學生在學習第三小節的基礎上,學會如何進行學習,用學到的方法開展自主學習、自主感悟。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語句,啟發想象。在教學中,反覆出現“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祕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進而領略伯諾德夫人一家在面對危機時沉着、冷靜、機智、勇敢的品質,更要讓學生明白他們的愛國之情。

《半截蠟燭》評課稿2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王雅潔老師精心設計的《半截蠟燭》的第一課時教學。課堂中,教者以人為本,以讀為主,重在引導,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給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以讀為主,貫穿始終。

《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王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閲讀實踐,引導他們從讀中質疑,讀中釋疑,既為學生創造了閲讀實踐的環境和空間,又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訓練了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如:上課伊始,教者出示“半截蠟燭”的圖片,引導學生質疑。學生的閲讀慾望一下子提高了,教師用一些鼓勵的話引導學生自己讀書。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有所為,把自己的感悟、理解逐步變成良好的閲讀行為,為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作好準備,整個課堂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濃濃。

二、以人為本,尊重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王老師在教學中,處處體現了她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讓學生自由讀文,告訴學生想怎麼讀就怎麼讀,還學生自主權。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如教學中,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者讓學生從文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學習,還可以離開座位和你最信任的小夥伴討論交流。學生情緒很高,討論得很激烈,讓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合作學習。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課堂中讓學生自由表達,想説什麼就説什麼,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寫一句自己認為最精彩的話,學生各抒己見。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者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轉變角色,重在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師的導,主要體現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愛學;營造氛圍,使學生投入地學,給足時間,使每個學生紮紮實實地學;適當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探究中互相啟發,互動地學,並根據學情,加以引導、點拔。在《半截蠟燭》的教學中,王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用充分賞識、激勵的話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樂趣,獲得成功喜悦。如“你太了聰明瞭!”、“你真了不起!”、“你把心沉到課文中讀,一邊讀,一邊寫寫畫畫,真會讀書!”……這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語去讚美學生,表揚學生,象春雨一般滋潤學生的心田,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

一節好課的設計,要求教者既要鑽研教材,又要吃透學生,以新《課標》為導向,讓課堂充滿活力,體現人文情懷,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王老師在這一節課上,精心準備了好長時間,反覆推敲、思考、試上,今天終於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在有些環節上,設計還可以更優化。如在指導學生讀“傑克”這一段內容時,教者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心理等有關詞句多讀,體會傑克從容、機智,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在學生彙報交流學習心得時,可按學生彙報內容先貼出人物畫像,這樣學生的興趣容易集中到這一段內容中。

《半截蠟燭》評課稿3

本學期有幸聽了虞老師執教的《半截蠟燭》,收穫不少。教學設計的精妙令我歎為觀止。

精妙設計之一:通過檢查預習,理清課文主要脈絡。虞老師在上課時先默寫詞語:悲憤欲絕、絕密情報、絕妙主意、聰明絕頂四個詞語,選擇其中一個詞語説一句話。四個詞語四句話概括了課文內容。使學生一下子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精妙設計之二:重點段抓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虞老師直入重點,抓住“絕密”和“絕妙”二個詞,讓學生自己讀文體會,從哪些地方看出“絕密”和“絕妙”?一下子就把第二自然段拎了出來。

精妙設計之三:在品讀課文第二部分“保護情報”時“聚”與“散”進行巧妙結合,也是先從整體入手,用“母子三人各採用了什麼樣的鬥爭方式”這一問題,用寫話的形式讓學生先從總體上把握第二部分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了概括,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然後,分開去研讀母親、兒子、女兒的相關段落,感受最終的勝利是一家三口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最後以“你覺得這一家三口怎麼樣”這個問題來收攏文本,迴歸整體,使學生感悟中心。教師抓住故事主人公是個“家庭婦女”以及兩個幼小的孩子,使學生明白戰爭期間這樣的人都投入到了戰鬥中,可見白色恐怖的嚴重性。

精妙設計之四:跳出教材,拓展思維。課文結束,教師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什麼想説的嗎?”這個問題帶領學生跳出教材,回顧二次大戰帶給人們的巨大傷害,引導學生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維護現在的和平世界,把對課本的學習牽引向了更為廣闊的現實世界,大大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標籤: 評課 半截 蠟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44rm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