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員外的意思是什麼 員外的級別和發展歷程

員外的意思是什麼 員外的級別和發展歷程

員外,本謂正員以外的官員,後世因此類官職可以捐買,故富豪皆稱員外。員外的內容包括哪些,一起來看看下文。

員外的意思是什麼 員外的級別和發展歷程

詳細解釋

本謂正員以外的官員,後世因此類官職可以捐買,故富豪皆稱員外。

《京本通俗小説·志誠張主管》:“一個開線鋪的員外 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後,孑然一身,並無兒女。”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不是什麼員外,俺們這裏有幾貫錢的人,都稱他做員外,無過是個土財主,沒品職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五:“他頗有點員外的風度,招待起朋友來倒還灑脱得很。”參見“ 員外郎 ”。

主要級別

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南北朝簡稱員外散騎侍郎為員外郎。是較高貴的近侍官。隋代始於六部郎中之下設員外郎,以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變。惟唐制列在六品,明清則升為從五品。

隨着時間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後員外郎成為一種閒職,不再與科舉相關,而漸漸和財富聯繫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銀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個員外官職來做。好比現今的某些“顧問”、“調研員”之類頭銜。財富是得到仕途功名的捷徑,而頭懸梁錐刺股、十年寒窗之苦儘可以統統免去。

員外郎作為祿星,由他來保佑讀書人狀元及第、金榜題名,這多少有些諷刺意味。但即便是如此塑造,還是不能解決角色重複的問題,因為福星的尊貴其實已包含富貴的.含義。

發展歷程

三國魏末始置員外散騎常侍,晉初又置員外散騎侍郎。南北朝時,又有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員外”。隋開皇六年(568),在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次官。唐、宋、遼、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員外郎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時號“員外”,實已在編制定員之內。此外,唐、宋、遼、金在尚書省左右司郎中下,也有員外郎。元屬中書省。清代理藩院、太僕寺、內務府等也有員外郎。

到了現代,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員外這一稱呼逐漸淡出。但隨之出現了“候補委員”這一新的職位稱呼,於是就有了候補委員,其涵義與“員外”相比有一定變化,但大同小異,延用至今。

員外是官嗎?

員外,開始是一種官職,後來逐漸把富人也成為員外。員外郎,是古代一種官職。 原指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晉以後指員外散騎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於尚書省各司置員外郎1人,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與郎中通稱郎官,皆為中央官吏中的要職。唐朝貞觀時期以前,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就曾是由員外郎擔任,全稱是考功員外郎。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認為員外郎位望較輕,改為由禮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後成為定製。

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員外郎、主事為三級司官,得以遞升。但是到了明朝以後,員外郎成為一種閒職,漸漸和財富聯繫在一起,只要肯花銀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個員外官職來做。

清代除六部外,其他官署如理藩院、太僕寺、內務府均設員外郎。

標籤: 員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72v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