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讀書思考類作文

讀書思考類作文

  讀書思考類作文

讀書思考類作文

聖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意思是説,只學而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是對“學”的理解和消化的過程,只知道盲目的學,不知道消化理解就不會獲得理想的效果。這和吃飯是一個道理,盲目的進食,看到好的就吃,根本就不能很好地消化,更談不上吸收營養。因此,不僅要認真讀書,還要認真思考。

一是發現性思考。在讀的過程中,只有善於發現問題,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所有的事情都懂的人是沒有的,孔夫子被稱為聖人,他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也有被小孩譏為“孰謂汝多知乎”的時候。但我們一定要善於發現問題,通過讀,什麼問題也沒發現,那是白讀;發現一個問題,那是小收穫;發現十個問題,那是大收穫;發現的問題越多,越説明你真正讀進去了,讀透了。

二是批判性思考。所謂批判性思考,是指在讀書過程中,不能為書中某些情境性的暗示所左右,不能人云亦云,盲從附和;不能人家説“燕山雪花大如席”,你就説“也曾見到過”;人家説,美國的月亮和中國的月亮不一樣,你就跟着起鬨“確實比中國的圓”。老子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事都應該問個為什麼。都應該養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決不能“腦子裏給作者跑馬”,更不能迷信那些所謂的權威,正確的才接受,錯誤的要拋棄。這方面,我們要學習魯迅先生,他少年時,之所以能從封建禮教的壓抑中掙脱出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聽到的故事,讀過的書籍,能夠認真地進行思考,認真地進行分析。如他開始得到《二十四孝圖》這本書時,非常高興,便廢寢忘食地讀起來,但他讀後稍加分析,就對其中的“孝子”產生了疑惑和反感,認為是騙人、害人的把戲。書中《郭巨埋兒》記的是孝子郭巨為了奉養自己的父親,就決定埋掉自己才3歲的兒子,以減輕家庭負擔的故事。對此,魯迅説,不但自己不敢想做孝子,更怕父親也做了孝子,因為倘若父親學了郭巨,那埋掉的豈不是自己嗎?

三是遷移性思考。這裏所説的遷移性思考,是指我們在讀書時,應該使自己的思維靈活起來,應該“觸類旁通”,會橫向聯繫。比如説,我們讀了一篇以寫人為主的文章,那麼,我們就不僅要熟知這篇文章的內容,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以這篇文章為例,歸納出與之同類文章的共性特徵,這樣,我們再讀、再寫這類文章時,便會有所借鑑,便能遊刃有餘,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是想象性思考。我們所閲讀的散文也好,詩歌也好,無非是白紙黑字,表象是極抽象的一個個符號。但閲讀之後,卻往往能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個生動的、具體的形象,什麼原因呢?這就是在讀的過程中,人們運用白紙黑字所描寫的情形,通過“再造想象”在頭腦中組合出來的。這樣的讀書,才是動腦筋了。單純地、機械地“唸書”,充其量只能是死讀書,邊讀邊想並能感悟出其中的神妙意境,才是真正把書讀活了。

五是評價性思考。我們在讀書中總會有這樣的感覺,某本書中某一部分寫得好,或者寫得不好。那麼,你就應該深入探究一下,説它好,好在哪裏?為什麼要這樣寫?不這樣寫行不行?説它不好,不好在哪裏?應該如何改正?然後,針對這些內容或者在書中進行圈點勾畫,寫出評註;或者寫出你的讀書心得。在這方面,還是魯迅先生可以成為我們的楷模,用先生自己的話説,就是“自己思索,自己作主”,在他一生的讀書求知中,始終都貫穿着“凡事總須研究,都會明白”的多多思考精神,於是,才使他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還是讓我們記住古人的教誨吧:“思考才會使我們閲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讀書思考類作文

讀書與思考如同孿生的姐妹,如影隨形。只讀書而不思考,則讀書便覺得乏味;只思考而不讀書,則成了光説不練的假把式。所以,孔聖人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可見,讀書與思考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廢。但,是邊讀書邊思考,還是讀完後再思考呢?這個要按照個人的讀書習慣,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別人的讀書方式不見得對你管用。若世界上真的`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讀書與思考的方式,那麼人類對知識的掌握豈不統統一樣了麼?到那時也就無所謂學者與博士,因為大家都是半斤對八兩。

所以,讀與思因人而異,實在很難找出一個對大家都適用的所謂“方法”。但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先讀書而後思考的順序進行的。因為只有對一本書從頭至尾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才能對書中的有關內容做深度的思索,窮其就裏,探其根本,並從書中發現與發掘與己有益的內容,這就是讀書的佳處。若邊讀書邊思考,不但讀書的速度放慢,而且由於沒有掌握書中的整個內容及結構,未免使自己的思考產生偏頗,影響了對書的興趣。因為不論哪一本書,其中的內容、結構、情節等,都是逐步展開的、慢慢地又淺而入深的。若一葉障目,光看了開頭就覺得無聊甚至惱火,使自己喪失了對書的興趣,豈不是喪失了一次與“好友”結識並做心靈交會的機會。

讀書的方式有很多種,其實重要的不是怎麼閲讀,如不求甚解、粗通大意、精讀細思等方法,都是讀書的好方式。讀書不是做個樣子給別人看的,讀書是對自己的心靈的餵養與呵護。因此,讀書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如古人的“馬上、廁上、枕上”等讀書方式,與其説是他們惜時如金,莫不如説他們就是有這樣的癖好。因此,才曲不離口,書不離手,把有限的一點時間都用在用功讀書上。如魯迅先生是把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到了學習上。所以,讀書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持之以恆的習慣,而不是講究哪種方法更有效。只要你從書中受到了啟迪,增長的智慧,增加了才幹,那麼你的讀書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或崇拜其他人,甚至是偉人、聖人的閲讀方式,因為對他有效的,對你可能低效或者乾脆無效。讀書的方式要自己摸索,要用心去體會,去揣摩,若有一天你發現了一種很好很有效的讀書方式,那麼你已經向智慧跨近了一大步。

而思考卻是需要安靜的,因為非寧靜無以致遠也。或黃昏日落,或夜深人靜,或半夜醒來,或乘車小憩,或排隊等候時,都是鬧中求靜,讓自己的心靈與書做直接的碰撞的好機會。因此,若你在車上座位上或者在公園的某一個角落的長椅上,發現一面目慈祥的老人閉目養神,請千萬不要打攪他,他可能已經陷入沉思,在書海中暢遊呢。

至於什麼季節讀什麼,古人已有論述,如清代文學家張潮所説:冬宜讀經,可專心;秋宜讀諸子百家,有情趣;春宜讀諸集,心智機暢;夏宜讀史,天長有時間,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在實踐中嘗試,找到契合自己性格特點,符合自己職業規律的讀書與思考的方式。

讀書使人心靈純淨,讀書使人胸懷寬廣,讀書使人睿智涵蓄。讀一本好書,就是結交了一個好朋友,箇中的妙處,只有讀者自己才能體會得出。

思考使人清明,思考使人和諧,思考使人縝密。對一本好書做深度的思考,便是讓自己的思想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在那書中所描述的時空裏翱翔,那是多麼幸福一件事情啊!

標籤: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jk3r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