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百家爭鳴評課稿[共2篇]

百家爭鳴評課稿[共2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家爭鳴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家爭鳴評課稿[共2篇]

百家爭鳴評課稿1

一、注重方法的指導

1、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九年級畢業班的學生馬上就要迎來自己人中的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試,對解題方法的指導是九年級畢業班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解題能力的提高也是九年級畢業班的學生必須要提高的能力。李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如:要求學生“請用史實説明絲綢之路的作用”,第一個學生在回答時説通過絲綢之路使我國的絲綢、陶器、鐵器、漆器等商品運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則把毛皮、香料、藥材、珠寶等物品運到中國。在漢代的城市街頭,就能看到古羅馬魔術藝人的表演;唐代流行的馬球遊戲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李老師説這題是用史實來説明作用,這位同學回答的答案中“史實”有了但是絲綢之路的“作用”呢則沒有答到,正確的答案應是“史實”加“作用”給我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做了很好的榜樣。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知識點在上新課的時候老師們都講過了,學生們對所複習的`內容已經缺乏了新鮮的感覺,如何讓學生們在複習課上有新的感覺,如何把複習課上出新意來、上得有好的效果,是上覆習課的一大難題。李老師對課的基本知識點做出了較好的處理,如孔子的思想有很多,李老師在上課時問學生“仁”“德”“禮”這是對誰的要求,學生答是對統治者;“有教無類”是對誰的要求,學生答是對教師;“温故而知新”是對誰的要求,答是對學生的要求。李老師不是簡單的説“仁”“德”“禮”是政治方面的思想,其他是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而是通過這種提問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如果説複習是炒飯的話,李老師的複習課則是“蛋炒飯”。

二、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李老師在上覆習課時,注重前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通過這種聯繫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系統化。如在講述孟子的“仁政”時問,古代的眾多君王中誰對這一思想運用的較好,同學們答是唐太宗李世民;李老師又説同現在的什麼思想相似,同學們答是“民生”思想。在講“法治”時問,這一思想受到古代哪位君王的喜愛,同學們答是秦始皇。在講“兼愛”“非攻”時問這一思想同現在的什麼思想相同,同學們答是“和諧”“熱愛和平”的思想。

三、注重知識的對比,掌握知識的準確度

李老師在講孔子的“禮”時問學生,這個“禮”是不是指禮貌,學生答不是。李老師説我們現在的“禮”主要指禮貌,但孔子所講的“禮”主要指的是禮儀制度,是上尊下卑統治秩序。韓非子的“法治”也不同於現在的“法治”,現在的“法治”是依法治國,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一項政策。而韓非子提倡的“法治”則是指君主應憑藉權力和威勢,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以鞏固君主的地位。李老師通過這種對比,而達到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準確性。

人無完人,課無完課,上課是主觀性很強的一件事,對同一內容每個人的看法和觀點也不一樣。李老師在這節課中處理的不太好的一點就是這節課的考點是a級要求的,用一節課的時間來複習這節不是很多內容的考點上所花的時間多了一點。總的來説李老師的這節課過程上是完整的,教學過程注重創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很有效果的,是經過精心準備的一節不可多得的好的複習課。

百家爭鳴評課稿2

一、雙語教學評價

吳春長老師選擇了三級雙語。老師和學生在組織教學語言和回答問題上儘可能用了英語,教師具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接受能力。教師能選取較適當的教學資料,進行適當的師生交互活動,課堂教學取得一定的實效。重要的歷史名詞和術語(如:孔子——Confucius;儒家——Confucianism等等)也用英語表達出來,達到了三級雙語教學的要求。

二、新課程理念評價

1、教師專業知識技能較突出,是一個教學基本功很強的老師。在教學設計中,老師善於開發和組織教材,組織了豐富的音像和資料,給了學生充足的思想啟發和發揮的空間,是一堂歷史文化底藴較深厚的課。

2、本節課的亮點之一是新課導入比較成功。通過一幅畫中畫,讓學生明白:一幅畫從不同的角度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一個時代由於人們所處環境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在思想領域的反映。由此導入新課,既新奇,又自然。

3、本節課的亮點之二是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從“新課導入”到“推銷自己”,從“特別推介”到“請你策劃”……各個環節水到渠成,這對剛剛接觸歷史的.六年級的學生來説非常重要,要讓他們瞭解歷史並掌握歷史,注意邏輯性和易懂性就顯得特別重要。

4、課堂教學過程能體現出對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及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的全員活動,啟發學生思考實踐。如:在瞭解了“百家爭鳴”的主要幾家的思想觀點後,吳老師設計了一個投票環節,讓學生上台為自己認同和贊同的學派投上一票,然後進行總結,這樣,學生對百家爭鳴的主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課的重點內容之一也就掌握了。

5、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上,吳老師能結合本學科特點,結合時事,提倡儒家文化修養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具有積極的作用,對學校德育教育也應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不足之處:

1、本課一些歷史專業術語沒有在課件和課堂中很好地用英語展示出來,與雙語教學的要求有一定距離。

2、由於本節課是一節以介紹思想為主的歷史課,因此,在師生互動方面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

3、雙語應用略顯“虎頭蛇尾”,提問對象稍過集中,後來教師在課堂上自己也注意到了此問題,並作了相應調整。

4、時間安排方面不盡合理,前鬆後緊,結尾倉促。教學環節上的過於複雜,時間上的緊籌,使課堂效果難以發揮出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y5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