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手工DIY >

拷絹手工技藝簡介

拷絹手工技藝簡介

據《台州文化發展史》、《台州文化概論》和《黃巖縣誌》記載:南宋嘉定(1208)年間,黃巖絲織品有羅、綾、絹、紗、縐、?。並以“台絹”為名產,與玉版紙、台柑、台蕈、姜幹並列為朝廷貢品。拷絹堅潤勝於紡綢,絹面光滑,質硬挺刮,為夏暑避熱之上品。拷絹穿在身上,既不沾汗,又能透風,十分涼快,而且牢固耐穿,不易損壞。其技藝從原料加工到做成拷絹幾十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染絹用薺莨的根塊(專產于山裏的一種藤狀植物根塊,形同現時人們當菜吃的蒔藥),呈暗紅色,其漿特有粘性,純天然原料,無污染,無毒素。

拷絹手工技藝簡介

加工拷絹流程:煮繭→抽絲→調絲→紡虛→穿扣→進絹→上機→織絹→軟化→染絹→拷絹→拷絹衫。婦女調絲、織絹,商販們收買的白絹,送到拷場拷染。先以白絹浸於“田青”水染成寶蘭(拷底),再浸於已煎成的濃薺莨汁中(薺莨專產于山裏的一種藤狀植物根塊,形同現時人們當菜吃的蒔藥。薺莨呈暗紙色,其漿特有粘性,放入大鍋裏煎熬90分鐘左右成漿糊狀,其比例:100斤薺莨需500斤水。然後變成青黑色染料水一同放在大木桶中,再漿寶蘭色的絹放在其中伴染),伴染多次後,繃曬於離地一尺高的木樁上,燥後再塗以少量菜油,上甑炊好即成拷絹。拷絹生產工藝流程複雜,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高,難以被現代技術所替代。

它藴涵着豐富的科學技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同時拷絹的生產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產品的出口進一步促進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交流。2008年,根據拷絹第六代傳人羅華榮老先生的回憶並挖掘整理製作,多次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專家洽談,使這一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得以恢復。

標籤: 拷絹 技藝 手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ougong/k7dq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