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教學,已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如:樂理、識譜、視唱等。演唱的技巧和聲音都日趨完整。並有一定的豎笛吹奏能力。能夠自覺的聆聽音樂。整體素質不錯,但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糾正。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為單位的編寫風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的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童趣。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2首歌曲進行表演,另外2首作為聆聽曲。內容圍繞主題展開,如第2單元“農家樂”就選擇了富有農村氣息的歌曲和樂曲。如《蘋果豐收》,《趕圩歸來啊哩哩》為表演內容,《豐收鑼鼓》,《快樂的農夫》為2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家樂”。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於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會和運用。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滲透和訓練。

 三 教學目標

(一) 表現

①能充滿自信的獨立背唱2~4首歌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表演合唱曲目。

③能自編動作,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排演歌曲。

(二) 基本樂理知識

①能認識6/8拍並瞭解強弱規律。

②認識“#”倚音,波音等音樂標記

③瞭解變拍子的含義

④能視唱所學歌曲的旋律。

(三) 聆聽

① 能積極的聆聽教材中的樂(歌)曲,並隨着音樂的情緒進行情感的表達。

② 能用語言,線條,圖片描繪聽到的音樂

③ 瞭解中外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如舒曼,格里格。

(四) 器樂

① 能獨立吹奏2~4首歌曲或樂曲。

② 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奏多聲部曲子。

③ 能用豎笛為歌曲伴奏。

 四 教學措施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參與程度納入考查範圍。

2.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3.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4.鼓勵學生課外學習音樂。

5.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方位感受音樂。

 五 教學進度

1 2周 第一課《朝夕》

3 4周 第二課《農家樂》

5 7周 第三課 《足跡》

8 9周 第四課《可愛的家》

10 11周 第五課 《故鄉》

12 13周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

14 15周 第七課《雨花》

16 17周 《冬雪》

18 周 複習

19 周《音樂宮》

20 21周 考查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2

一、本冊教材總的教學要求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架起溝通的橋、泥火傳情、明月寄深情、美妙的創造、人類的朋友、茶香飄飄、哭泣不是錯、藝術家的故事八個單元。

教材以人文主題為顯線,突出藝術學習的藝術價值;以學科知識技能為隱線,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採用點式、跳躍的、隨機的、積累的方式,服從、滲透於人文主題;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每一單元都有“做做遊戲,練一練”的活動中,繼續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各種有意思的多聲部的節奏配合,結合音樂結構發揮我們對動作與聲音之間關係的想象,學習七聲音調的多聲部歌唱以及音樂的“變奏”]等等。

二、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架起溝通的橋

橋對於交通來説太重要了,它使天塹變通途,橋也記載了歷史的發展,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的追求。不同風格、材料。造型各異的橋還體現了人們的審美觀念。

本單元力求從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相聯繫的視角,引導學生了解橋的重要,知道橋的歷史背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建設而努力,和高昂的愛國主義情懷。

本單元共設計了《高高低低的橋》、《小橋流水》《我心中的橋》三個課題,通過繪畫、立體制作、歌曲演唱、樂曲欣賞、舞蹈、表演等形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演唱能力和創造力。

第二單元 泥火傳情

1.欣賞樂曲《楚歌》。《楚歌》(壎二重奏)是根據傳統琵琶曲《霸王卸甲》中的部分段落改編而成的。樂曲描寫了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劉邦十面埋伏將霸王項羽圍困於垓下,漢營裏傳出楚歌聲,使楚軍戰士思鄉厭戰,霸王知大勢已去,與愛姬訣別的悲愴悽婉的動人故事。

2. 學唱歌曲《泥娃娃》。

第三單元 明月寄深情

1. 學唱歌曲《小白船》

2. 學唱歌曲《靜靜的聽》

3. 學唱歌曲《月亮歌》,引導學生利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編配,豐富歌曲的表現。

4.通過欣賞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朗誦蘇軾著名的詩詞《水調歌頭》,學生感受古人對月當歌、抒懷寄情的激情,並創設月夜情境在表演活動中加深體會。

第四單元 美妙的創造

1. 通過簡單學唱川劇的唱腔和模仿川劇表演動作,激發學生深入感受川劇奇妙的“變臉”、高亢的腔調等地方戲劇的特點。

2. 學唱《江雪》

第五單元 啊,人類的朋友

1. 通過聽《離不開沙漠的駱駝》的故事,學唱《小小駝鈴響叮噹》.

2. 學唱《青藏高原》

3. 有能學人説話的巧嘴,欣賞印度尼西亞歌曲《八哥鳥》,瞭解音樂風味與情緒表現的特點,學唱歌曲,理解歌曲用歌聲體驗和表現動物遇害的悲傷情感。樹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並在藝術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愛護和保護動物的積極情感,學唱《小八哥》。

4. 有喜愛清水之溪生活的美麗小鱒魚, 欣賞舒伯特作品《鱒魚》,感受擬人化敍事性歌曲的美感,理解歌詞內容。在童聲合唱與絃樂四重奏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學生深入體驗歌曲所表達的關愛生命的美好情感,學唱;《小鱒魚》。

第六單元 茶鄉歌舞

1、生活中茶是我們的主要飲品,茶的起源就是中國,學唱《採茶舞曲》

第七單元 哭泣不是錯

1.通過介紹《一隻流浪的貓》的故事,體驗醜貓阿格利的內在情感變化,嘗試律動、遊戲形式、不同的繪畫製作等藝術活動,表現故事或情節。

2.欣賞樂曲《一隻流浪的貓》,能夠感受到音樂在速度上的漸快變化和它對情感表現的作用。利用律動與即興表演,知道音樂的段落劃分,瞭解爵士風格的`樂曲表現。

第八單元 藝術家的故事

1. 欣賞李叔同創作的歌曲《春遊》,能夠用二聲部合唱的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遊》,表現和諧流暢的旋律與柔美舒暢的意境。

2. 學唱《兒童在遊戲》

三、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國小生的心理和認識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音樂的嚮往與憧憬。

強調趣味性的音樂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音樂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音樂發展方向。不盲目的把音樂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

一、本冊教材總的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生活化是藝術教學的沃土。圍繞人文主體的藝術學習是課堂教學的紅線,培養創新精神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本冊教材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多角度、多手段、多層面的藝術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藝術課的豐富內涵。從藝術於生活的關聯出發,引導學生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各單元的主題,發展它們的綜合藝術能力。

二、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希望的田野》

1、學唱《我們的田野》,指導學生配合呼吸,唱好弱起拍節奏,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學唱《種子之歌》,學習八六拍的節拍強弱規律,體會和表現八六拍得旋律特點。

3、學唱《山娃娃的音樂會》,練習歌唱和“間奏”的準確銜接,這也是內心聽覺的鍛鍊和穩定拍感的把握。

4、欣賞丹麥歌曲《豐收之歌》,瞭解國外表現豐收快樂的歌舞音樂風格。

第二單元《祖國,您好》

1、學唱《七子之歌》體會歌詞含義,富有情感地歌唱。

2、學唱《祖國有多美》,引導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準確唱好七聲音調歌曲。

第三單元《歡騰的大西北》

1、欣賞〈花兒與少年〉、學唱主旋律,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樂的不同情緒表現。

2、引導學生分組自己學習視唱樂譜,要求是唱得準確並能表現出情緒特點。

3、學唱寧夏民歌〈歌唱寧夏川〉,感受民族風格。配合歌曲表演。

4、學唱回族民歌〈滿山遍野好莊稼〉,感受民族風格。引導學生討論歌曲的旋律和節拍特點(八三拍,兩句式結構),排排這首歌曲包含了哪些音級,為學習調式做準備。

5、學唱寧夏民歌〈數花〉,感受歌曲的説唱風格,啟發學生用竹板、雙響筒等打擊樂器設計固定節奏型配合演唱。引導學生討論這首歌曲屬於哪種五聲調式。

6、學唱陝北民歌〈領唱秧歌〉,引導學生準確唱好切分節奏,配合歌曲扭秧歌、打腰鼓。

第四單元《大自然的小衞士》

1、學唱山東民歌〈花蛤蟆〉,分析歌曲的形象表現特徵。

2、結合歌曲學習“五聲音階調式”,並結合以前所學過的歌曲進行調式分析。這是在大量感性基礎上的知識概念的學習方式。

3、學唱四川民歌〈數蛤蟆〉,繼續鞏固學習五聲音階調式。

4、學唱〈啄木鳥〉,引導學生唱好短促、有力的硬吐音,引導學生相互傾聽、配合,常昊二聲部合唱。

第五單元《翠竹聲聲》

1、學唱〈竹鄉娃娃愛竹林〉,體會歌曲的內容和意境。結合歌曲,認識降半音記號,唱好帶有降記號的變化音級。

2、欣賞歌曲〈小揹簍〉,感受歌曲表達的情緒。認識升半音記號,感知變化音級對豐富音調的作用。

3、學唱〈紫竹調〉,唱譜學唱歌曲,並分析歌曲屬於哪種五聲調式。

4、引導學生自己查找和識別教材中所呈現的各種竹樂器,寫出它們的名稱。

5、引導學生聆聽錄音中的竹管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段,識別是哪種樂器演奏,它們在音色上的特點。

6、欣賞、感受笛子、簫和蘆笙三種樂器吹奏的`不同音色和風格的樂曲,體驗不同音樂表現。

7、學唱〈黎族人民愛歌舞〉,和着音樂學跳竹竿舞。

8、學唱苗族民歌〈蘆笙舞〉,配合表演。

第六單元《照片裏的故事》

1、學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討論歌曲的情緒表現。

2、分析歌曲的節奏特點,重複的音樂創作手法在哪些方面具體表現。學習音樂創作方法,鍛鍊結構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七單元《軍旗飄飄》

1、學唱〈紅星歌〉,討論、分析進行曲體裁的具體表現,學生還知道哪些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樂曲。引導學生了解音樂的體裁和風格,提高感受、分析能力。

2、學唱〈軍隊和老百姓〉,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變化重複手法的具體應用,提高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學習音樂創作方法。

3、引導學生理解“變化重複”的方法在其他藝術形式上也有表現,逐漸學習帶有共性的藝術構成法則。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為啟蒙兒童,大部分以8週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學內容

1.聆聽:《森林水車 》 《 豐收之歌 》 《糖果仙人舞曲》 《四小天鵝舞曲》 《龜兔賽跑 》 《調皮的小鬧鐘》 《在鐘錶店裏》 《三個和尚 》 《烏鴉與狐狸 》 《北京胡同》 《月光下的鳳尾竹》 《 卓瑪》 《窗花舞 》 《 晚會》

2.演唱歌曲: 《早上好》 《乃呦乃》 《在農場裏》 《牧童遙》 《小烏鴉愛媽媽》 《小鼓響咚咚》 《這是什麼》 《時間像小馬車》 《嗩吶配喇叭》 《快樂的音樂會》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雪花》 《報燈名》 《音樂是好朋友》 《飛飛曲》 《過新年》

三、教學目標:

(一)聆聽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能通過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情景,體會主題。

3.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

4.能通過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後的印象。

5.能通過聆聽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用聽唱法學會本冊歌曲,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

情緒及所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並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能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圖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知道音有長短、高低,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2.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3.認識響板和串鈴,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節奏編創歌謠,能準確地朗讀歌謠,並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5.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6.能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7.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

8.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並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四)知識技能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並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誌,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四、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

2.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悦耳,產生愉快的感覺。

3.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

4.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五、 教學難點:

1.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

2.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

3.按教師的手勢,用正確的口形,整齊地歌唱。

六、教學改革措施:

1.教改專題:

趣味音樂活動,愉快歌唱體驗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説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並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悦耳,產生愉快的感覺。

2.教改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並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範唱,並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鬆、自然、愉快地歌唱。

七、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二年級的學生,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

2.在平時音樂訓練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非常到位。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3.在課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糾正,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做不同的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4.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

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説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着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

5.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6.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八、進度安排: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5

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圖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與活動幾大塊安排。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於聲樂作品在聆聽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瞭解一些關於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箋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並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並養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

 二、學段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1、感受與鑑賞

①對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映。

②能聽辨不同聲音的女聲和男聲,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

③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

④聽辨不同情緒的聲音,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⑤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每學年2-4首。

2、表現

演唱目標;

① 樂於參加各種演唱活動;

②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膠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初步掌握和運用。

③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④ 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簡單評價。

⑤ 背唱3-4首曲子。

綜合性表演:

① 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了。

② 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③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識讀樂譜:

① 早已經學會歌曲學唱樂譜。

② 結合學習的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記號。

③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3、音樂與相關文化:

①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② 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課的審美性,採用愉快教學法。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4、面向全體,發展個性。

5、採用多元化的評價,讓考試變得輕鬆。

 五、教學進程安排

第一課:童年 4課時

第二課:草原 4課時

第三課:好夥伴 4課時

第四課:放牧 4課時

第五課:媽媽的歌 4課時

第六課:四季的歌 4課時

第七課:鐘聲 4課時

第八課:愛鳥 4課時

第九課:豐收歌舞 3課時

音樂宮 2課時

評價 4課時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6

第十一冊音樂教學計劃

同學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同學已經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書上的二聲部歌曲能基本唱出。這學期需要注重聽音、創編練習。欣賞時重點讓同學感受音樂的特點,通過各種樂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示來感受音樂的內容、情緒和情感的發展,達到感性欣賞和理性欣賞的統一。同學喜歡流行音樂,普遍不喜歡教材上音樂,要研究同學音樂學習心理,增強教育音樂教育實效。

 教材分析:

本課本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識譜”等知識。

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小同學延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同學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示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欣賞教學是培養同學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同學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識譜教學是同學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同學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防止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教師應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沛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括的訓練作用。

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發聲訓練局部:

複習鞏固國小階段獲得的發聲技巧。

運用獲得的音樂知識有感情的表示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歌曲。

唱好二聲部合唱,學習三聲部合唱。

注意同學變聲期的嗓音維護。

 二、視唱、知識、練耳局部:

1、 讀譜知識:

複習和鞏固一個升號的調和一個降號的調。

複習總結音的高低:唱名、音名、全音、半音、臨時變音記號、調號、譜表、高音譜號。

複習總結音的長短:音符、休止符、和點音符、三連音。

複習總結音的強弱:力度記號、速度記號、拍號、指揮圖式、二、三、四、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常見切分節奏、弱起節奏和不完全小節。

複習總結常用記號、裝飾音等。

2、 視唱局部:

複習並唱準在C、G、F各調上的自然大小音階和五種五聲調式音階。

獨立或半獨立視唱C、G、F各調上的單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二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有常用演唱(奏)記號、速度、力度記號的歌曲,掌握唱(奏)方法。

3、 練耳局部: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單旋律(調號可根據同學實際情況而定)

聽辨旋律音程,從聽覺上感覺旋律音程的上行、下行、平行和同音重複、級進、小跳、大跳音程在音樂表示上的意義。(不講概念)

聽辨和聲音程,總結在聽覺上協和程度上的差別。

 具體的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同學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同學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培養同學音樂創作能力,確保同學自主學習的質量。

3、深入課堂,充沛調動同學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啟發和誘導同學的參與性、參與性。

4、在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與政治教育,不時培養和提高同學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時期在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5、積極參與學校和其校區舉行的各種有益的活動,並進行記錄與總結。

6、在工作中不時總結與考慮,虛心聽取和請教各位教師以和有關領導的意見和見議。

國小第一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是高年級學生,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部分學生音樂素養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後,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扣教材、課程標準,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學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時保持音高,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課次 周課題 課時

第一課《朝夕》3

第二課《農家樂》4

第三課《足跡》4

第四課《可愛的家》3

第五課《故鄉》4

第六課《歡樂的少年》3

第七課《雨花》4

第八課《冬雪》4

第九課《對花》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9r2e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