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民間藝術:竹板書介紹

民間藝術:竹板書介紹

形成於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書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竹板書老藝人口頭傳説:嘉慶年間,皇太后壽終,上諭京師百日之內禁止動用管絃樂器,致使北京許多藝人難以度日。河北來京行藝的鼓書藝人劉丹池為謀生計,與其師張連奎放棄絃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

民間藝術:竹板書介紹

劉丹池下傳弟子分成兩個支脈,一脈以金永貴為代表,下排萬、福、來、臨、賀、國、順、玉、海、潮各字輩傳人;又以一脈以王永祥為代表,下排春、德、慶、田、祥、常、如、勝、茂、宣各字輩傳人。

清末民初是竹板書在北京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代表藝人,佘來榮、賈寶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東安市場、朝陽門外、門頭溝、天橋等地演出,極受聽眾歡迎。

佘來榮英年早逝,未有傳人。賈寶山收徒三人:張順明及關順貴(兼唱西河大鼓)、關順鵬兄弟。關氏兄弟拜師不久,賈寶山遂去世,便由大師兄張順明代師傳藝。但關氏兄弟只學了竹板書的中、短篇,不能適應演出長篇的需要。民國十七年(1928)關順貴、關順鵬又拜鼓書藝人田玉福為師,學習了《戰國春秋》、《跨海徵東》、《薛家將》等長篇大書,開始在天橋等地打板演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北京唱竹板書較有影響的演員數關順鵬和女演員宋相臣等。關順鵬善於運用“京音”演唱,世稱“北京竹板書”;宋相臣襲用河北鄉音演唱,世稱“河北竹板書”。

經過幾代藝人的不斷努力,使竹板書的藝術水平大大提高,他們繼承了河北竹板書唱腔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的藝術特色,並吸收了各種大鼓、小曲、梆子、評戲等姊妹藝術,豐富了竹板書唱腔的音樂,形成獨特風格。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竹板書在北京已罕見演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14n7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