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14篇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14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藝術》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14篇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

愛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知,但似乎每個人都説不太清楚。一方面我們覺得愛是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對愛的渴望、追求,以及喪失愛或愛而不得的痛苦幾乎貫穿了人的一生。另一方面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沒人告訴我們如何愛,才能通往幸福。於是,很多人就沉浸在那些影視劇中的愛情故事和愛情歌曲中,或陶醉嚮往,或唏噓淚下。估計這就是很多人所受的“愛的教育”。

但,如果你期望對自己的情感有更深入的反思,或者你對愛有些疑慮或困惑,費洛姆的《愛的藝術》或許對你會有啟迪。費洛姆是德裔美籍的心理學家,他的這本1956年出版的書,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依然有亮點閃耀。

書並不厚,薄薄的一本小冊子。

書的開篇,作者就指出,我們關於愛的理解,有很多誤區。

誤區一,認為愛情的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

持有這樣觀點的人很多。例如,拿破崙就有句名言:男人靠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如此,男人會努力獲取財富、名利和地位,女人則通過美顏和裝扮,讓自己保持魅力。然而,我們依然看到很多功成名就的男人,在愛情和婚姻上非常失敗,很多漂亮的女人也未必就婚姻幸福。

有一句很有魅惑的話是:“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所以有很多雞湯文就告誡大家,要拼命地爭取成功,把自己打造得優秀,愛情就自然而來。誠然,優秀的人,被愛上的初始機率會大很多,但這份愛到底能多長久?這世界上,總有更優秀的人出現,那麼會怎樣呢?如果做不到那個最優秀的人,是不是就不配去愛,不值得被愛?

誤區二,愛的問題是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我們認為我們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人。有網紅名人告訴我們:“當你遇到了對的人,你就會發現,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在這個對的人的眼裏,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會被無條件地寵愛。”嗯,聽起來無比正確,尤其是,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不開心,有什麼不如意,指責對方是那個錯誤的人,比自省自己,努力溝通和改善,可要容易得多。但問題是到哪裏去找那個對的人?為什麼有人婚了又婚,依然沒有找到對的人?

誤區三,一見鍾情才是真愛

一見鍾情,驚鴻一瞥,確實極具魅惑,令人心曠神怡。但有多少人體驗過一見鍾情?有多少一見鍾情之後,能修成正果,成為持久的愛戀?作者指出,這些產生於剎那間的強烈感覺,是不真實的,盲目的,是一種服務於繁衍需要的本能。所以,註定是不會長久的。但一見鍾情確實有可能是個好的開始,關鍵是能否把“一見鍾情”轉變為“持久的愛”。

誤區四,愛很簡單,很容易。

很多人都覺得愛很簡單。作者卻説,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所以愛絕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很多學習和努力才能獲得的能力。

此處,大家可以停下來,想一想,在你的愛情觀中,是否有以上類似的看法?你有沒有躺着中槍呢?

在引發讀者的一番思考之後,作者闡述了他的愛情理論。

之一,愛情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人,作為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最大的需要是就是克服自我的孤獨感。愛情是人類的眾多克服孤獨感的方式之一。之二,愛情是一種積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給是力量的最高體現,通過給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因而快樂。給不是犧牲,是體現了生命力。此外,愛的其它特質有: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它們是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彼此不瞭解,不尊重,缺乏關心等造成的。其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愛讓我們克服了私我,拓展了我們對他人對世界的關心。

所以,愛情的本質是克服人的孤寂,實現人與人的結合。同時,它可以幫助我們成長,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加豐富。

在闡述愛情理論的同時,作者還非常詳細地討論愛的各種形式。如,母愛,父愛,博愛,性愛,自愛,神愛等。

如果小孩子缺乏恰當的母愛或父愛,當他們成年後,就有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他們會把對父母的感情、期待和恐懼,投射到“所愛者”身上。所以,親密關係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小時候,從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所以,作者認為,愛是一種能力。愛情是那些具有創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種能力。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不僅於此,作者還認為,是所處時代的社會結構對價值觀念對人的影響,導致了人性的異化(物質化),也導致了愛情在當時的西方社會,正面臨衰亡。把愛情看作是性滿足的產物,看作是結伴思想和防止孤獨的避風港,這兩種觀點是西方社會中愛情衰亡的兩種表現。

在書的最後,作者談論愛的實踐時,着重談論了信仰的力量。他認為愛是一種信仰,要把相信自己的愛情,並相信這種愛情能喚起別人的愛,以及相信這種愛的可靠性,看作是愛情的基本條件。

作者認為,愛情的存在只有一種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你還相信愛情嗎?去讀讀這本書吧。相信愛情,選擇去愛,真正的幸福才會到來。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2

最近幾天看了《愛的藝術》這本書,感受頗多。書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觀點是愛是一門藝術,需要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同時,愛更多的是給予而不是得到。

當今社會所有人都在渴望愛,許多小説、歌曲都在稱頌愛,但為什麼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為愛煩惱的人。《愛的藝術》中,弗洛姆就説其實絕多數人沒有具備愛的能力,又或者説其實多數人談的是愛的感覺,談的是被愛,通過看這本書知道愛其實是一種能力,可以學習,從哪裏學起,主要有三個重要元素,説起來簡單,但想做好並不容易。

首先,第一個需要學習的能力是給予,你要主動的給予,給予很容易嗎?其實不是,很多人會説,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為很多人的給予都帶有被動,都是因為某個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實是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希望是要有回報的,這本書裏講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報,沒有被動、沒有社會壓力或者其他什麼方面的壓力促使他主動給予,主動給予是想要分享,我們可以檢查下自己的給予是主動給予,還是被動給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動給予,而是被動給予,説明你的愛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個能力是關懷。書中説到真正的關懷是本身要有勞動力在裏面的,平時當我們説,我們好愛自己的家人,卻從來沒見過你關懷、照顧過你的家人。説自己好愛自己的學生,也從來沒見過你關心過你的學生,那隻能説明你愛的是家人、學生給你來的感覺,所以,真正的愛中,你要有勞動性的關懷。

最後一個需要學習並具備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愛中必然有尊敬,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這本書就説尊敬其實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實的注視對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對待你,很多的父母以為他們愛孩子,其實他們只是希望他的孩子變成一個他渴望形成的樣子,並沒有如實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會獲得真正的對方。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這是是一本可以輕鬆閲讀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書”,很慶幸遇見了它,弗洛姆的文筆很流暢,思維很連貫,不是那種嚴肅的説教,也不是牧師般的引導,他不是要教會我們什麼,他只是在講述,就好像一個老者在講自己人生中關於愛的那一章節,每個聽眾各取所需即可。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3

這一週讀弗洛姆《愛的藝術》,這是一本教人怎樣學會愛的書,我想我們不應該僅僅是把這種“愛”理解為愛情,它是包涵更廣博的愛,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亦是一門藝術。在這裏愛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那麼簡單。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説的那樣,這本書要説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在弗洛姆眼中,愛是一種能力,然後是一門藝術,並不是人人都懂得並不是人人都擁有。

我們先來看一下本書開篇引的巴拉塞爾士的詩:“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可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我們應該去認識愛,懂得愛,瞭解愛,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擁有愛的能力,享有愛的藝術,而不是在愛之外,卻以為自己深諳此道。無知總使我們欺騙自己卻並不知道被自己欺騙了。

第一章內容很少,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做序言之後的序言來看,這裏弗洛姆先談了世俗人理解的愛,他告訴我們這些根本算不上是愛,只是一種交易。無疑現實中到處充斥着這種愛,讓人感到絕望,人們就這樣毫無知覺的生活在這種虛假和欺騙中,把這種虛假的愛當做此生的追求,那是可悲的,自以為是的人是可悲的,瞭解了這種可悲卻無法掙脱的人亦是可悲的。下面讓我們跟着弗洛姆一起看看存在於世俗人中的愛吧。

弗洛姆説,“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確實如此在生活中我們大多人都持有這種觀點,所以我們努力取悦對方甚至是迎合世俗以求得被愛,什麼樣的人是值得被愛的,我們便努力的成為什麼的人來贏得人心,顯然在今天物質上的優越是一種,外表的美麗帥氣是一種,當然相比之下絕對是前一種更實用。人們不再考慮自己有沒有愛的能力,而是考慮自己是否擁有被愛的條件,這些無關緊要的條件成了核心,不能不説這是人的愛的能力的一種喪失。

第二中情況是,弗洛姆説,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他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同這一因素緊密相關的是當代文化的特點。我們的全部文化是以購買以及互利互換的`觀念為基礎。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係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

對於弗洛姆所揭示的世俗中的愛的形式及虛假,我們一眼便能看出來確實如此,我們眼中的愛就在以這種形式而存在,正在被如此左右着,它就如同一種實實在在的交易,這種交易講究等價值即所謂的門當户對,這一思想深入人心,繼而是各種世俗的約定,世俗的價值亦是愛中用來交換的本錢。愛被如此層層包圍着,完全被遮蔽了它的本質,在這樣的背景下是無法談論愛的。

弗洛姆説,產生在愛情這件事上一無可學這一看法的第三個錯誤是人們不瞭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式多麼寂寞。

弗洛姆的這段話是很值得品味的,如此三則錯誤,他把世俗的愛幾乎全部否定了,就連我們看似稍微入行一點的第三中愛也一併在內,那只是墮入情網與持久的愛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此為我們清零,那麼學習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懂得很多的人是能愛的,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這便是學習愛的準則。如果你選擇無知,那麼你離愛永遠都會是那麼的遠。

最後弗洛姆從整體上對本書所要闡述的內容做了一個説明,這也是我們學會愛這門藝術必然要經過的兩步驟:一是掌握理論,二是掌握實踐,如果還有三的話就是把成為大師看的高於一切,這就涉及到追求卓越的心了。這似乎也是學習任何一門藝術必要經過的步驟。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4

最近幾天看了《愛的藝術》這本書,感受頗多。書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觀點是愛是一門藝術,需要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同時,愛更多的是給予而不是得到。

當今社會所有人都在渴望愛,許多小説、歌曲都在稱頌愛,但為什麼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為愛煩惱的人。《愛的藝術》中,弗洛姆就説其實絕多數人沒有具備愛的能力,又或者説其實多數人談的是愛的感覺,談的是被愛,通過看這本書知道愛其實是一種能力,可以學習,從哪裏學起,主要有三個重要元素,説起來簡單,但想做好並不容易。

首先,第一個需要學習的能力是給予。

你要主動的給予,給予很容易嗎?其實不是,很多人會説,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為很多人的給予都帶有被動,都是因為某個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實是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希望是要有回報的,這本書裏講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報,沒有被動、沒有社會壓力或者其他什麼方面的壓力促使他主動給予,主動給予是想要分享,我們可以檢查下自己的給予是主動給予,還是被動給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動給予,而是被動給予,説明你的愛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個能力是關懷。

書中説到真正的關懷是本身要有勞動力在裏面的,平時當我們説,我們好愛自己的家人,卻從來沒見過你關懷、照顧過你的家人。説自己好愛自己的學生,也從來沒見過你關心過你的學生,那隻能説明你愛的是家人、學生給你來的感覺,所以,真正的愛中,你要有勞動性的關懷。

最後一個需要學習並具備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愛中必然有尊敬,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

這本書就説尊敬其實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實的注視對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對待你,很多的父母以為他們愛孩子,其實他們只是希望他的孩子變成一個他渴望形成的樣子,並沒有如實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會獲得真正的對方。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這是是一本可以輕鬆閲讀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書,很慶幸遇見了它,弗洛姆的文筆很流暢,思維很連貫,不是那種嚴肅的説教,也不是牧師般的引導,他不是要教會我們什麼,他只是在講述,就好像一個老者在講自己人生中關於愛的那一章節,每個聽眾各取所需即可。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5

這半年突然有了很多空閒的時間,可以思考很多之前沒有精力去思考的問題。無論是從自己三觀的缺失,對感情的疑惑,還是對未來工作生活的規劃,都終於有了個精神的空隙讓自己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前段時間,感情問題的困惑讓自己苦惱不已,我們到底希望從感情當中獲得什麼?一段好的感情應該是怎樣的,如何在美好與不完美中進行平衡和選擇?一段感情的變淡和所謂的到後來會變成親情,是不是一種騙局?對終身浪漫深情的嚮往是否是得當的,還是自己的幼稚和不理性?

問了幾個同學,他們都不知道有什麼感情方面比較好的理論著作,於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這篇比較簡短加之這本是Top250於是先拿了這一本進行翻看。看完之後,總的來説自己並沒有很多評論中醍醐灌頂的感覺,可能因為裏面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裏面“愛的實踐”當中説愛的藝術實踐需要的是規矩、專心致志、耐心、關注,這幾個並不算有錯,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獲得個人成就而言,這些準繩和經驗都是成立的,或許這些其實就是愛情要素中最精華而質樸的總結,但卻並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鳴和收穫感,甚至有一種喝了一碗淡淡的雞湯的感覺,好像洗滌了心靈卻説不出有什麼滋味,可能就如一個短評中所説“如果只從向善的角度談話題只能流於空洞”。

但是,書中有些地方還是讓自己覺得比較有收穫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説“人類最深層次的需要是克服疏離感,是逃離孤獨感”,覺得在自己僅有的生活經驗中,已經略有時候會感覺到孤獨和疏離,自己覺得那是一種無法通過與人接觸而消除的感覺,反而只有自己獨處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後,朋友會越來越少、屬於自己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便已經開始體會到那種孤獨感了。書中認為由個人逃離孤獨感角度而引出羣體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在民主社會中,存在壓倒性的一致性。原因在於下列事實:必須有一種對追求融合的回答,如果沒有別的或更好的方式,那麼,通過羣體一致才達到結合為一的方式也就會成為支配性的方式

另外,書中多處對於現代生活方式和消費的表述,與自己最近在讀的《消費社會》恰巧有所呼應,甚至覺得現實就是書中描繪的那樣。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三處,作者對於現代資本主義將人標準化進行了闡述,分別從“資本主義使人標準化,而將這種標準化視作‘平等’其實意味着‘雷同’”、“資本主義使人如機器般隔閡從而不得不通過程式化的娛樂消費等來體會開心”、“如同其他領域一樣,人也將自己視為商品,人的價值由經濟價值所決定”。在現代經濟學的學習中我們都認為人口是生產要素的一部分,我們從離開校園的時候便開始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獲得物質回報,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會衡量一個工作的“性價比”,無論是從年薪考慮(同樣工作一年為什麼我比別人掙得少)還是時薪考慮(996比955高工資是正常的)我們都將自己的時間和勞動視為一件商品與公司進行交換;我們的消費路徑也是相似的,女孩子會開始購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開始買名牌包包、衣服、珠寶,大都向着一樣的方向靠近。我並不認為自己能逃脱這種思想,我也認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獲得想擁有的物質生活,但作者的這種反思卻讓自己好像看到了鏡中的自己:

現代資本主義需要大批能夠協調合作的人;這些人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這些人的口味也是標準化的,既能輕易地受外界的影響,又能被明確地預測。現代資本主義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獨立的、不服從於任何權威、原則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願意執行命令,按照別人的期望做事,無摩擦地去適應這部社會機器;無須暴力就能指導,無須命令就可指揮,無須目標就可激勵——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他們要好好幹活,表現活躍,發揮職能,不斷前進。

其實看這本書是為了獲得關於愛情的理論的,書中這句話讓自己覺得困惑的東西有那麼一點點被解答。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項決定,一樁判斷,一個承諾。如果愛情僅僅是一種感情,那麼承諾相愛一輩子就沒有基礎。

自己常常疑惑於,人都是不斷在變化,即便是我也與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變,我尚且只走過人生1/4的路程,如何會有足夠的智慧為剩下3/4的年華做出重大的選擇。而書中所説的“一樁判斷”,則意味着必須要這麼做,並且得由自己對自己的判斷負責。或許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自己卻長時間以來無法接受這樣的説辭,直到看到這句話才覺得這不是我是否願意接受的問題,而是其定義本身便已經包含了這樣的責任。

總而言之,自己還得多看看其他書才能釐清自己的疑問。(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陣一陣的,這幾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或許過段時間自己又會陷入疑惑)下面記錄一些書中讓自己覺得頗為收穫的文字:就像現代化的大規模生產要求商品標準化一樣,社會進程也要求把人的標準化,並把這種標準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趨勢也是取消差別趨勢的一部分,平等以這樣的代價被買到了:婦女之所以與男子平等,是因為男女之間已經不再有任何差別在物質領域,給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擁有多的人,而是給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給了別人他的歡樂、他的興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識、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傷有生命力的東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別無目標,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別無原則,除了消費以外別無滿足。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6

弗洛姆《愛的藝術》告訴我們,愛不是對象問題,而是能力問題。長期以來,人們混淆了“墜入情網”的初始體驗同“身在其中”的持久狀態這兩者的區別。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現代人對自己、對他人和對自然的異化。他已經被弄成一件商品了,將自己的生命力體驗為在既定的市場條件下必須給自己帶來最大利潤的投資。”而忘記了作為人類的本質和終極需要。

弗洛姆提醒我們反思,“被弄到社會網羅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掉他是一個人,一個獨特的個人,一個只能活一次的人,一個帶着失望與希望、悲傷與恐懼,懷着對愛的熱望、對虛無與疏離深深畏懼,只能活一次的人?”這個問題深深觸動了麻木和渾渾噩噩的我!

他告訴我們,“對於人類存在問題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於人際和諧,在於彼此之間的融合,在於愛。”

他告訴我們,“愛從本質上是應該是一種意志的行為,是對將自己的一生完全託付給對方的決定。愛一個人不僅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項決定,一樁判斷,一個承諾。”這與《聖經》中“愛是恆久忍耐”是一樣的意思。

成熟的愛需要以給予、關心、負責、尊重和了解為前提。愛是一種個人體驗,只能由個人親自為自己體驗。我知道,我已有幸瞭解理論,唯有終身實踐,才能接地氣,而心平氣和,體會愛的'真諦。

他提醒我們,“我們在傳授知識,但我們正在丟掉對人類發展來説至關重要的知識:那種只能通過成熟的人、有愛的人的在場才能言傳身教的知識。”這讓我感歎,現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掛羊頭賣狗肉者有之、披着羊皮的有之、濫竽充數者有之,劣幣逐良幣,有品、有德者,為人師表者反而稀缺、罕見,甚至被摧殘。

最後弗洛姆再次總結和強調,“談愛不是説教,實際上是在談每一個人的終極的顯示的需要。這種需要被掩蓋,並不等於説不存在。分析愛的本質就是發現它在當今社會的匱乏,以及批評應該為此負責任的社會條件。相信愛可以作為一個社會性現象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一個例外的個人性的現象,是一個建立在人類本性的洞察之上的理性信念。”

路漫漫兮,吾將勉勵為之。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7

弗洛姆在前言中説: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性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一、婚姻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陌生的,雖然每個人都努力同別人接近,但實際上都是孤獨的。千篇一律和僵化的機械性工作再加上享受,這樣可以減少人的孤獨感。

成年人開始尋找愛情。

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為此,男男女女會竭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或依靠名利地位,或依靠美貌顏值,或讓自己品格高尚……如果你對“緣分未到”、“我還在等對的那個人出現”這樣的話不陌生,那就意味着你身邊有人深信: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弗洛姆説:人們在選擇對象時,往往以權衡對方本人的交換價值為前提。決定要不要與一個人發展戀情,就像做一筆交易,要考慮對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慮自己的實力,猜想對方會不會看上自己,如果找到在“市場上所提供的最合適的對象”人們就決定交往。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對象問題,卻不知道“墮入情網”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最後的結局往往是,在生活的瑣碎、無聊中,在雙方不可避免的分歧中,原本燦爛奪目的愛情變得黯然失色甚至面目可憎。

怎麼擁有一點幸福的婚姻呢?

心理學家研究了1500多對夫妻的樣貌的相似性。這些夫妻有的剛剛結婚,有的結婚超過50年。心理學家把不同結婚年數的夫妻照片混在一起,讓受試者去挑選最有夫妻臉的人來進行配對:當結婚數在5年以內的,受試者根據臉的相似度來匹配夫妻的正確率接近隨機水平,也就是,開始的時候並不像。但是當婚姻超過20xx年,受試者的匹配精確度就會顯著提升,而且結婚年齡越久,匹配的精確度就會越高,説明結婚越久,夫妻果然長得很像。

這説明夫妻雙方生活在一起,共同經歷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的哈哈大笑,同時的憤怒傷心,他們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樣的運動。日積月累,他們就會逐漸形成相似的面部曲線、皺紋等,因此長相會越來越相似。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無意識的模仿,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變色龍”效應,即我們會不自覺地去模仿別人,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容易,也願意模仿。

我們注意到“互相”是夫妻生活中的“蕭何”,如果夫妻間的互相信任、互助,他們就可以共同成長;如果夫妻間互相指責、欺瞞,他們的婚姻就面臨危機。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請夫妻倆把所有的家務事、家庭活動全部列出來,比如做早餐、洗盤子、買菜、拖地、出去旅遊等等。然後,心理學家會再請夫妻倆估計一下各自承擔了多少。比如説,做早餐,你承擔了多少,他承擔了多少?顯然,夫妻倆肯定有個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多幹一點,而另一個人在其他的事情上多幹一些。這沒有關係。可是,當這對夫妻把各自的估算的比例加起來,你會發現,這個數字一定會超過百分之百,可能120%甚至更多,也就是説,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貢獻,但是更大可能是兩個人都高估了。

我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互相指責對方,或者指責孩子,這樣的情形非常糟糕。因為愛是一種能力。如果我們本身不具備這種能力,便無法駕馭“家庭”這輛大車。在家庭的第一個階段:相愛的人通過婚姻聯結形成家庭,如果彼此還沒有愛的能力,它包括:給、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那麼在家庭的第二個階段:第一個小孩的到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將成為必然。

二、養育

嬰兒出生後要經歷自戀、被人愛和愛別人三個階段。

曾經有一個實驗:猴子被單獨關押到冰冷的籠子裏,籠子中有一個很像猴子的鐵絲架子,架子上放有牛奶瓶,另一邊放了一個毛茸茸的看上去很像猴子媽媽的玩具。這些猴子平時都圍繞在毛絨玩具媽媽身邊,只有在餓得要死的時候才去喝奶。

可怕的是,這些猴子長大後,都出現了各種社交障礙,無法融入到正常猴子的族羣。哪怕他們當了父母后,也沒有改變,而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甚至親手殺死自己生的孩子。

心理學家哈洛用猴子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愛是一種能力,他不會因為我們大腦健全而自動產生,它必須來自我們所有人的親子關係,來自我們親生父母的愛。

八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他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但是這一階段會出現一種新的感情——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孩子第一次要送給父母一樣東西,寫一首詩,畫一張畫等。我見到一些家長很珍惜這樣的時刻,他們很激動地表示:孩子長大了!但遺憾的是接下來便束手無策。要怎麼做呢?

我們首先要知道,父母的愛對孩子而言意味着什麼。

孩子一開始感到母親是“一切存在的基礎”而與之緊緊相連。他感到自己弱小無力,需要包羅萬象的母愛。母親的本質意味着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着也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弗洛姆説: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愛的婦女,那些覺得“給”比“得”更幸福的婦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紮實的婦女才會繼續是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

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中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總是試圖支配他的母親,對他專橫霸道,發號施令,一句話,他總是以各種討厭的方式隨時隨地尋求引人注目。他的心理完全縈繞着這樣一種算盤:我要控制母親,而且要獨佔她。人學校對他的期望則完全相反;他必須獨立學習,整理好自己的課本和作業。人們形象地稱這種情況類似給一頭烈馬套上一輛馬車。懲罰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被學校開除,他會感到正中下懷。將孩子的生活背景做整體的`觀察,我們發現,原因是這個小男孩自從有了妹妹開始,就開始用自己的惡劣行為吸引大家的目光。

孩子年齡、身體在長大時,“精神”也在長大,母親的引導和逐漸“放手”就顯得格外重要。所以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然後孩子又轉向父親,把父親看做是他的偏愛的新的中心,父親成了他的思想和行動的準則。但是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並且規定原則和法律,父親對孩子的愛取決於孩子服從他的程度,靠努力換來的愛常常會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於我自己的意願——歸根結蒂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需要而已。鑑於這種情況,所有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對母愛的渴求。

父親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動機是需要得到父親的讚賞和避免父親對他的不悦。

缺少父親教育的孩子很可能成為“嬌寵兒童”(阿德勒《自卑與超越》),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為天之驕子,且常認為“與眾不同是他的天賦權利”。他們生活的意義是獨佔鰲頭,並藉此獲取心中想要的每件東西。這無疑是危險的。

在我國“教育”這兩個字最早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甲骨文中的“育”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育嬰兒的母親,右下方是在襁褓裏的孩子。左右結合起來是媽媽抱着襁褓裏的孩子,給孩子提供食物和愛的依戀,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的“教”由三部分組成:左下方是一個離開襁褓四處奔跑的孩子,左上方代表學習材料,右邊是一個拿着棍棒的手。結合起來表示:一個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學習。有趣的是,甲骨文中,這個拿着棍棒的手同時也是“父親”的“父”字,也就是説,是父親拿着棍棒教孩子學知識。所以在東方傳統智慧中,母親的主要職責是“育”,給孩子,特別是在襁褓中的嬰兒,提供食物和愛的依戀,讓孩子能夠心智健全和身體健康。而父親則需要教會孩子各種知識和技能,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對部落或者社會有用的人。

在孩子全面成熟階段,會從母親和父親這兩個保護和發號施令的權力形象中解放出來,他在自己身上建立起父親和母親的原則。

弗洛姆説:孩子在他的生活中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人愛”變成“愛別人”,變成“創造愛”。但是從愛的最初階段到愛的成熟階段還會持續許多年。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最終會克服它的自我中心階段,通過愛他就從他的自由自戀引起的孤獨中解脱出來,他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另外他還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8

人的一身追求的東西非常的多,可是能夠讓人從心底裏感受到快了的東西也可能就是這三樣了。

人説,不要在三十歲之前思考人生,但卻不是想不思考就能夠停下來的。 很多時候做再多的事情,得到再多的物質可能還不及得到別人的讚美與心底的許可。

渴望被愛,更是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許人做的許多事情都是提你升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好,更有能力,更成功,才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得到別人的愛。被愛的感覺那麼美好,哪怕是一個最不值一提,卑微的人對他人的愛,都是不會產生憎恨的。

被愛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許才是安全感的來源。

其實如果説,只是追求被愛,那這不是愛的全部。愛,本身也是幸福的,美好的。這裏,愛不是名詞,是動詞,不是被動而是一個主動行為。愛本身和被愛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沒有去愛的人,很難去感受愛帶來的幸福和美好,同樣也不會全部體會到別人給予的被愛,就像一個還沒有為人父母的人,很難完全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那份愛,只有當自己去做父母了之後,才回過頭來體會到了當時父母對於自己的那份深深的愛。

愛情中,總是會有傷害與痛苦。那愛有很多方面,不能那麼美好的遇到一個既愛自己,你自己又愛的人。一旦感覺到不被愛,就覺得失去了一段感情,完全失去了一段愛情的經歷。或則不到失去的很多人,也不能體會愛的幸福。他們去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去得到被愛,得到別人對於自己的愛。這樣的'付出就是渴望着別人的回報,而這回報還必須是愛,可能還要求有形式。一旦別人不能如想象中回報,就受到了 極大的傷害。其實,對於這樣的人,也並不懂愛。不知道其實愛是不求回報的,不求別人對於自己的愛。不以愛換回愛。確實,愛情不同與母愛,佔有性很強。得不到回報的愛,必然帶來很多的傷害。

有些人在愛中受過傷害,就否定一個人否定一段情,否定一個性別,否定着世上還有愛。要否定的其實只有自己。否定自己的愛,自己的付出。一個毫無顧忌,毫不保留地去愛過人,能夠體會到愛,不管遇到什麼,心中都相信着愛。而愛帶來的幸福感,永遠都在心中,回味而帶着微笑。即使,那已經是一段破損的經歷。

有些人,在愛裏受了千百回的傷害,千穿萬孔,愛別人愛到毫不保留,也銘心刻骨,然後也被別人傷到死去活來。然後下次又是毫不保留的去愛別人,然後又被傷害。這樣好幾次,旁人可能都已經看不下去了。但自己卻相信着每段感情,或許不相信某個人了,但不後悔,不後悔這樣的經歷,不後悔自己的付出,也同時相信着某人當時的愛,只是後來變了而已。朋友們,都會覺得他傻,可是也許沒人體會過他的愛,以及他得到的愛。這樣的人,對於自己的付出沒有任何的期望,不會讓對方感到壓力,不會用自己的付出來要求對方或者給多方以責任感,也許對方感到的是自由,痛快,偶爾也帶着不負責任。然後就被傷害了。可能夠微笑着回憶這一切的,唯有對於愛的痴迷於信任,也許只是回憶着自己當時那奮不顧身的愛。

信仰,聽着很高端。人們都覺得自己,中國人,都沒有信仰。先是有佛教道教之類的東西,然後被打倒了,開始覺得是共產主義,也許後來的後來覺得這東西太過於飄渺了。然後的然後,就什麼都不信了。於是成為了沒有信仰的人,於是只看著名、利,只看重怎麼自己能夠生存下來,然後生活的更好,應該是比別人好。

其實信仰也沒有這麼高大上的。雖然解釋都是説到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但是每個人都是自己做事,考慮事情,權衡事情的方式,這些背後的東西就是這些各種觀,只是很少有人去總結這個東西。而信仰也是這樣,是自己對於這個世界,對於未來能夠達到的一個自己內心的信念。這也是基於自己的很多觀念的判斷得出的。如果對於自己的判斷堅信不疑,那麼這就是自己的信仰。而對於世界的美好願望,必然會影響這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相信着對於世界的願望會實現,就是那源於自身的不同於他人的信仰。而有了這東西,自己的堅持有了理由,自己的做法有了解釋,甚至受的苦難也會以未來的美好來回報,所以會因此而感到更加的美好和幸福。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9

《愛的藝術》五年前讀過,時至今日又饒有興趣地重讀起來。書本不厚,卻字字珠璣!關於愛情的理論,我想是這樣的。愛情,首先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是人內心生長出來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

愛情的第一要素,是給而不是得。

“給”在一個性格還沒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貪婪階段的人,對給的理解往往誤解為是放棄,或是被別人奪走東西或是做出的犧牲。一個”重商主義“的人“給”,那一定要通過交換,只給不得對他們來説是欺騙。而有創造性的.人對“給”的理解則不同,他們認為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通過給體驗他們的力量。在物質範疇,給是財富,但給的最重要的範疇決不是物質範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範疇。一個人究竟能給予別人什麼?

可以是最寶貴的東西,也可以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這不代表他一定要為別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應該把他內心有生命力的東西給予別人,比如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等有生命力的東西。他給決不是為了得,而是通過他的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醒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從而使雙方都充滿快樂。

愛情就是這樣,有生命力才能創造愛情的能力。反之,如果你愛一個人,無法喚起他人對你的愛,那麼這樣的愛情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

愛情的第二要素是關心:

愛情是對生命以及我們所愛之物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則不是愛情,是一種情緒。愛的本質其實是創造和培養。

愛情的第三要素是責任心:

責任心不是義務,更不是外部強加的東西。責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覺的行動,是我們對另一個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願望的答覆。“有責任”意味着有能力並準備對這些願望給予的回答。

愛情的第四要素是尊重:

愛情如果有責任心而沒有尊重,那責任心就很容易變成控制別人和奴役別人。尊重別人不是懼怕對方,“尊重”一詞,從字面理解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尊重對方也就是説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而不是服務於我。如果愛對方,就應該接愛對方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對方成為我們希望的樣子。當然,只有當我們自己做到獨立,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和利用對方的情況下,尊重對方才有可能。愛情也只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愛情。

愛情的第五要素是瞭解:

人們只有在瞭解對方之下才能談尊重對方。如果不以瞭解為基礎,關心和責任心都會是盲目性的,毫無益處。瞭解的方式多種多樣,作為愛情的要素之一瞭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內容,而不是滿足於一知半解,只有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興趣退居二線,才能真正的瞭解對方。

每個人都是立體的,多面的,包括我們自己,我們對自己是個謎,別人對我們永遠是個謎,我們必須客觀地去認識自己和對方,以使自己看到對方現實的狀況,只有客觀地瞭解一個人,我們才能在愛中瞭解對方的真正本質。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0

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或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墮入”愛的情網呢?這本小冊子以第一種假設為基礎,而大多數人毫無疑問相信第二種假設。

但這大多數人決不認為愛情無關緊要,相反他們追求愛情。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他們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他們百聽不煩。但他們之中沒有人認為,人們本可以學會去愛。

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説,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採取了各種途徑。男子通常採取的方法是在其社會地位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去獲得名利和權力,而女子則是通過保持身段和服飾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歡採用的方式則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舉止,有趣的談吐,樂於助人,謙虛和謹慎。為了使自己值得被人愛而採用的'許多方法與人們要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所採用的方法雷同,即都是“要贏得朋友和對他人施加影響”。事實上,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

產生在愛這件事上一無可學這一看法的第二個原因是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他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

產生在愛情這件事上一無可學這一看法的第三個錯誤是人們不瞭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如果我們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這兩個英文搭配也許就能更清楚地區分這兩個概念。兩個迄今為止同我們一樣是相互陌生的人,當他們突然決定拆除使他倆分隔的那堵高牆,相許對方,融為一體時,他倆相結合的一剎那就成為最幸福、最激動人心的經歷。這一經歷對那些迄今為止沒有享受過愛情的孤獨者來説就更顯美好和不可思議。這種男女之間突如其發的奇蹟般的親密之所以容易發生,往往是同性的吸引力和性結合密切相關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這種類型的愛情就其本質來説不可能持久。這兩個人雖然熟諳對方,但他倆之間的信任會越來越失去其奇蹟般的特點,一直到隔坤、失望和無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為止。當然一開始雙方都不會想到這點。事實是: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1

《愛的藝術》這本書已經是六十年前的作品了,但是作為一部六十年年前的經典現在看依然不過時,反而帶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講述愛情,除了愛情之外還講了很多別的情感。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被別人愛是因為我愛別人,而不是因為我具有被愛的資本”。

作者弗洛姆不認為愛是如此普通常見的東西,他通過自己的著作告訴世人,愛絕非那麼簡單易得,相反是一門不易上手的藝術,一份獨立成熟而自足的愛需要經過思考和實踐的洗煉。作為一名教師的我,如果想得到孩子們的愛,就是這個道理,一定要自己先去付出,才能得到孩子們的認可。幼兒是最單純的一張白紙,而恰恰是白紙,才最能感覺到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和最淡的惡意。

這就好比愛情,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也不可能有廉價的愛情。人與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兩個人在一起必須通過積累”愛“的經驗和磨練,容忍昇華彼此的差異,其實愛情本身就是彼此習慣和包容差異的過程,愛情的關係和政治中的關係一樣,都是企圖在歧異的現實上建立一致的理想。我們想要得到學生的認可,就是對愛的認知和實踐的一個過程,一種像小孩學走路般的不斷嘗試錯誤的體驗,才能慢慢地經由學習,在人生旅程中獲得彌足珍貴的最純粹的孩子們的愛。你的愛只能通過創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訓練,經由不斷實踐學習與成長。由此可見愛是一門藝術,愛的本質是創造和培養,愛是一種結合、責任、尊重、理解等等。

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怎樣去理解“愛”,什麼才叫“愛”。弗洛姆認為:愛,首先是一種給予,這種給予不是自我犧牲,而是因為你有能力,有力量,通過給予的方式,把這種能力和力量表現出來;其次,愛是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舉個例子,一個人説自己愛花,但是他老忘記澆水,這不是真愛!真愛是你有能力也願意對別人的要求給予答覆。尊重不是害怕,尊重是正視對方,使對方成長為他自己,接受完完整整的對方,而不是讓他長成你希望的樣子。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這樣你才能真正瞭解對方。就像母愛。弗洛姆著名的“母親要有能力給予孩子乳汁和蜂蜜”的理論。乳汁是物質上的愛,蜂蜜是精神上的愛。相信大部分父母都給足了“乳汁”,但是“蜂蜜”,只有極少數母親才能做到。

很多母親都認為孩子是從媽媽的肚子鑽出來的,媽媽在其成長過程傾注了大量心血。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物品,不由得為他擔心,想幫他清除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為孩子鋪設一條陽光大道。而這樣的煞費苦心,實質上有可能一種控制。

作為老師,我們也要明白,我們所謂的給孩子們愛,為了孩子好,也要講究愛的藝術。對愛的孩子關心、負責、尊重和了解,才是真正的愛的藝術。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2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消極的因素和不穩定的後果,而愛卻可以滿足人類這內心最強烈的追求,通過把人類、部落、家庭和社會集合起來,去克服內心的恐懼與孤獨,在愛中實現人於人之間的統一。或許愛的本質便是解決人生存中孤獨境遇的最好的方式吧。

在希臘神話中,人原本有四隻手四隻腳及兩個頭,但宙斯將人一分為二,因此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遺失的另一半。人們很渴望愛情,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可以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可以百聽不煩,但他們卻忽視了愛作為一門藝術是可以學習的。同時在現實生活當中,這一重要而神聖的愛情被很多事務所擠壓。人們一方面渴望愛情,另一方面卻把其他的東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權力看得重於愛情。

因為對大多數人認為,只要獲得了這些便有了被人愛的.資本,也恰恰因此,很多人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那麼如何呢獲得愛呢?弗洛姆在這本書中告訴讀者,愛情不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蕩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獲得,它是一門藝術,就像學習音樂、繪畫、木工或者醫療藝術和技術一樣,這門藝術的學習也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理論和實踐。愛是一種積極的,在人內心生長的東西。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因為給並不是放棄,被人奪走東西或者做出犧牲,而是把內心有生命力的東西給予別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們體驗到我們的力量、我們的財富、我們的能力。給予自己的生命力,給予自己的愛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發對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愛的能力去引發另一個人的愛的能力。弗洛姆説:"有沒有能力把愛情作為一種給的行為取決於人的性格發展。取得這一能力的先決條件是人要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創造性傾向。"

凡高説過:"會愛的人才會生活,會生活的人才會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是父母之愛、異性之愛還是朋友之愛,如果你想擁有一份成熟的感情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加成熟。而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是成熟的人態度上的集中表現。如果沒有尊重和認識,那麼關心和責任心就會變成對愛人的一種控制。在愛情裏,尊重和認識非常重要。首先認識自我,自己本身要達到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賴他人;其次,要客觀地正視對方,認識他的獨特個性,並努力使對方成長,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這才是真正的尊重。

愛是一門很難學習的藝術,只有愛的存在才會讓我們感到幸福,只有學會如何去愛人,才能讓自己得到真正的滿足。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3

《愛的藝術》和《你的努力,終將成就無可替代的自己》這兩本書籍,當它們同時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映入我腦海中的不是後者,而是前者的愛。無可否認後者那種肯定的精神讓我欽佩,但我個人更樂忠於前者。愛這一名詞渺小而又偉大,從我們哇哇落地之時起,愛這一詞彙便時刻縈繞着我們。無私的母愛,沉默的父愛,單純的友愛,如蠟燭般燃燒自己的師生之愛,無一不温暖、照亮着我們前行的道路。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社會心理學家艾裏希?弗洛姆創作的心理學著作。它的主要內容是該篇作者通過簡潔的語言解釋了愛這個深奧的話題,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着有益的目標邁進。

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我很認可前言中的一句話“我們不能因為愛並不容易,就不去認識它的種種困難,以及實現愛的條件”。本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愛是一門藝術嗎?我的`回答是“是”,但這門藝術深刻而又艱難,儘管大多數人都認可這個答案,卻又無能為力,僅有極小部分的人去研究這門藝術。第二章愛情的理論中對愛情的闡述,使我感到陌生而又複雜,略感熟悉的也只有母愛、父愛、博愛、以及自愛。第三章中的理論,通過時間的積累證明它的不可實現性。在文章的最後愛的實踐中告訴我們,不管是木工、醫學、還是愛的藝術,都需要一定的訓練,專一,耐心以及全力以赴。通讀全章,不得不驚歎於它的深刻,對於我一個門外漢來講,實在是晦澀難懂。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自己讀不下去,只是對於這一本經典的心理學著作,我覺得我以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領悟和消化它。

弗洛姆的文章中説,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是相互依賴的,如果沒有尊重和認識,那麼關心責任心就會變成對他人的一種控制。而作為醫護工作者的我們,對於身邊的人和事,何嘗離得開這四項呢?來自不同城市的我們一同匯聚在這裏工作,從陌生到熟悉,我們彼此相識相知,在對方的身上認識彼此的獨特個性,促使對方努力成長,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們,這是尊重。身着白衣踏進院門,需要我們時刻踏實嚴謹,精益求精。不僅是對工作的認真,也是對患者的一份關心和一份責任心。講到這裏,不禁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在我院發生的一件趣事。上班期間,一位阿姨拉着工作者一起跳舞,問及緣由,是大夫精湛的技藝,極致的護理,讓阿姨可以活動自如,恢復正常生活。看着她開心的臉龐,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相信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更強!

最後讓我引用彭沙爾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籍的人,無懼於任何事情,任何人”。

《愛的藝術》讀書心得 篇14

《愛的藝術》這本心理書籍,覺得有些東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熟悉,並且津津樂道的書,而且所談的問題是幾乎每個人都關注的“愛”的問題。

看完這本書我想領悟到的第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的自我價值並不依附於任何人對我們的評價。

這本書籍讓我知道啦,愛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知識和努力。弗洛姆認為造成“愛不用學習的態度”的原因是:大多數人把愛只是簡單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愛,所以他們使用各種途徑贏得人心、具有吸引力;還有人認為愛的問題就是愛的對象的問題,而不是愛的能力的問題,人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但是要得到一個合適的愛的對象則難的多;人們不啦解“墜入情網”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在人類社會中幾乎沒有哪一種活動、哪一項事業像愛那樣,開始時充滿期待和希望,而結果又常常以失敗而告終。因此,他主張愛也需要學習。在他論述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一段話説的特別好,至少我覺得很真實,“兩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當他們突然拆掉使他們倆分隔的那堵高牆時,他們感覺彼此的距離越來越近,最後融為一體。但是這種類型的愛情就其本質來説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曇花一現。這兩個人漸漸熟悉,而親密體驗的奇妙光環卻日漸消退,直到最後他們的衝突、失望及彼此之間的厭煩,把當初僅存的美好感覺完全破壞掉。然而,在一開始他們根本不會想到將是這樣的結果,實際上,他們並不懂什麼是愛,他們只是把彼此之間如痴如醉的迷戀與瘋狂當成啦雙方強烈愛情的表現,但其實,最初那種彼此之間的迷戀也許只説明啦他們以前是多麼的孤單。”確實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愛情就如曇花般稍縱即逝,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什麼是愛,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單。為啦逃避這種孤單的感覺而選擇暫時的麻痺。

愛的對象。“愛並不是某個具體人的一種關係,而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上的傾向。這種態度決定的.是一個人與整個世界的關係,而不僅僅是決定與自己愛的對象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只愛自己的對象,而對其它人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真正的愛,只不過是一種共生體的依戀,或者是一種更高的意義上的自私。然而,絕大多數的人相信愛的問題就是愛的對象的問題,而不是愛的能力的問題。他們甚至認為只愛一個人不顧其他恰恰是自己強烈的愛的證明。其實這種想法十分荒謬。就像一個人想畫畫但又不想學習繪畫這門藝術,他只關心能不能發現可以激發創作靈感的模特,自認為一旦找到就會畫出美麗的作品來,這自然是荒謬可笑的。”其實我並不贊同他這種説法,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説彼此眼中只有對方,這在我們看來在正常不過的啦。他們只顧及到自己愛的人而忽略啦其他人,是因為愛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們忽略其他人也並不能説明對其他人就沒有愛,而是不同性質的愛。這在他看來是荒謬可笑的讓我感覺十分不解。

不同形式的愛。弗洛姆在書中列舉啦一些不同形式的愛如:博愛、母親的愛、*、自愛和上帝的愛,在這幾種愛中我認為梅斯特-艾克哈特對自愛的一段論述很特別:“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一樣愛所有人。如果你對別人的愛少於對自己的愛,你在愛自己的時候也不會成功。如果你愛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那麼你就是把他們當作一個人來愛,就是一個偉大而公正的人。”在我看來現在的社會中愛自己可能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私的行為,但是弗洛姆認為自私和自愛不是一回事,而且是背道而馳的。他認為自私的人並不是太愛自己而是根本不愛自己。他對自己的利益過分的關注正是他缺乏對自身的愛和關心的表現。缺乏自愛表明他缺少內在的創造性,使他感到沮喪、空虛和孤獨。所以他會通過其它的滿足來彌補自己是去的幸福。看上去他好像對自己非常關心,但實際上只是在掩飾自己在愛的能力方面的欠缺。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觀點“自私的人就是自戀的人,他們把對別人的愛投射到自己身上。”他認為自私的人的確不愛別人,但這不僅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去愛別人,而且因為他也沒有能力去愛自己。我覺得這個觀點很特別,確實能做到愛自己又愛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偉大而公正的人,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下面我説一下我對愛的理解,隨着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也像上啦發條的時鐘一刻都不敢怠慢。這就使得人們的生活充滿啦無形的壓力,愛可能是緩解這種壓力最好的祕方,當然我説的愛不僅僅是愛情也包括友愛和親情。暫且不説這愛到底用不用理論性的學習,先感覺一下自己有沒有感覺到孤獨,如果有的話不妨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聊聊,雖然不會有很明顯的改觀,但至少會感覺身邊還有人關心、關懷着自己。至於愛情我認為可遇而不可求,沒有愛情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沒有愛而去愛,與其有三兩次的beinginlove不如有一次的fallinginlove。

當然,看完這本書,心情因為有這樣的體會而開心,也由於他深沉的文筆而多少感覺有些壓抑,因此,最近還是要看看一些比較輕鬆的東西,來調劑一下自己的情緒。還有,最後一點,千萬不應該去拿書中的東西來套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該怎麼活就怎麼會,畢竟,生活還是和書中的情景有些出入之處的,在生活中還是應該以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基礎。

這本書有很多很好的句子,本人把比較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但凡精神分裂患者的產生絕大部分就是以此為誘因的——單一的隨父性或單一的隨母性發展必將導致個性發展的失敗……”“私有制社會裏,人類的價值觀念受到社會制度與自然兩個方面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愛的追求與價值判斷只能是依附於一種泡影式的夢幻——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更談不上什麼愛的永恆啦。”“博愛是構成人類一切愛的最基本形式的愛。”

十幾年過去啦,你們可能要問,“你學會愛的藝術啦嗎?”除啦羞愧的低下頭,我無言以對。

最後,是一個小小的感歎,在這本書中,我隱約的感覺到作者對於東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現在對於本國文化也很感興趣,當然,在這一點上我比較贊成羅素對於中國文化的辯證看法:他覺得中國文化是一種很和諧的文化,中國人對於生活中採取的一種幽默,泰然的態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時候,中國文化太過於和諧,從而有一種迂腐,愚昧的傾向,我覺得在本國文化的基礎上,我們是應該適當融入西方文化一種積極進取的特徵。

《愛的藝術》值得我們去閲讀,在這本心理書籍裏,感受到啦愛的藝術的存在。

標籤: 讀書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rlqr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