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有關語文教學論文之課文標題的教學功能

有關語文教學論文之課文標題的教學功能

語文教學論文:課文標題的教學功能

有關語文教學論文之課文標題的教學功能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靈魂。由於位置醒目突出,從創作的角度而言,作者對標題往往反覆斟酌,力求取得給人視覺衝擊、使人萌生閲讀衝動的效果。從閲讀的角度看,解讀標題既是文本理解的一個窗口,也是文本閲讀的一種方法。注重對標題的分析,能窺一斑而洞見全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閲讀、思索與探究的積極性,併為鍛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筆者的觀察、思考與實踐,課文標題在語文教學中至少可以這麼用——

一、由標題安排預習任務

語文教學是教和學的統一,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學,最終效果也體現在學上。為正確處理教和學的關係,實現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筆者在課前一般會安排學生自主閲讀課文。而相關的預習任務,有時就針對標題設定。例如學習雨果的《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我佈置的自學任務是:①標題關鍵詞之一為“眼淚”,請思考:誰流淚?在什麼情況下流淚?請找出描寫其流淚的段落,明確這是一滴什麼樣的“眼淚”。②“水”也是關鍵詞,請思考:誰要“水”喝?要了幾次“水”?在什麼情況下要“水”?“水”化作“眼淚”,表明了什麼?③“換”,詞典的解釋是“給人東西的同時從他人那裏取得別的東西”,文題中的“換”合乎詞典意思嗎?怎樣理解它的語境義?④文中喂的明明是一葫蘆水,題中為什麼説是“一滴水”?以上幾道思考題,能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動”起來,包括心靈的震動、思維的啟動以及表達的衝動。

二、由標題導入新課

在常態下,我們閲讀一篇課文,首先注意的大概就是文章標題。因此,在正常的閲讀教學過程中,由題目導入新課,是引領學生儘快走進文本的有效途徑。比如閲讀散文《老王》,教師板書課題,並在課題下寫出“王老”二字,然後發問:“把標題改成‘王老’行不行?為什麼?”學生略加思考後作答:“不行,‘老王’是個身處社會最底層的三輪車伕,連名字也不被人知道;‘王老’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帶着尊敬的味道。”標題“老王”是課文中最先進入學生閲讀視野的部分,教師用“老王”與“王老”的辨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進入文本、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礎。

三、由標題設計主問題

由於標題具有以點帶面的`凝聚作用、輻射功能,所以,根據標題設計主問題——按餘映潮先生的説法,主問題指“從整體的角度或學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思考、討論、理解、品味、探究、創編、欣賞的重要的提問或問題”,有助於層層深入抵達文本腹地,逐步形成課堂高潮;如果能設計得合理而巧妙,一篇課文的教學任務往往能輕鬆地完成。執教古文《始得西山宴遊記》時,筆者設計了兩個主問題:文題向我們傳達了哪些信息?標題是“始得西山宴遊記”,有人説課文直接寫遊西山就是了,為什麼要花三分之一的篇幅去寫遊其他山水,第一段刪去不是更好嗎?這樣設計,牢牢抓住“始得西山宴遊記”這一概括性很強的透視點,漸次推動閲讀進程,脈絡清晰地架構起對文本的深度把握,使教師教得順暢,學生學得投入。

四、由標題展開探究活動

按照課程標準新理念,高中語文課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落實到大學聯考語文捲上,就選文標題設置探究題的不乏其例。如“小説的題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內容是圍繞血型而展開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為題,你認為是否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2011年全國課標卷),“‘審醜’作為小説的標題,意藴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2011年山東卷),“根據本文內容,你認為是否有必要更換文章題目?(教學論文 )若無必要,請説明理由。若有必要,請擬出新的題目”(2011年天津卷),等等。

教讀梭羅的《神的一滴》一課,我以標題為探究點,指引學生着重探討“神的一滴”到底是“一滴”什麼。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注重動態生成,一步步把學生引向備課時預設的三個關鍵詞:汗水、淚水、聖水。具體可依循下列教學步驟:①引導學生抓住“大勇者的作品”“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等核心句,明確第五段寫的是“美之造”,即在作者看來,瓦爾登湖是“神的一滴汗水”;②引導關注第四段,抓住文本信息(如砍伐、工業、建房、鐵路線、冰藏商人),明確本段寫的是“美之毀”,從而體會瓦爾登湖是“神的一滴淚水”,它為世人而流,啟示人們在渴盼留住湖光山色的同時,更該反思如何去對待自然,對待生命和生活;③引導抓住第三段的“這是和恆河之水一樣聖潔的水”,仔細體會文末議論性的語句(湖水“可以洗淨現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歸結出作者將瓦爾登湖在現代生活中的靈魂盪滌效果上升到了無比崇高的地位——強調“美之淨”,即瓦爾登湖是“神的一滴聖水(甘露)”。經過一番探討,文章主旨就不難把握:讚頌瓦爾登湖所形成的世界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個神話,表達了對工業文明破壞美麗自然的痛惜,希望通過大自然來淨化人的靈魂。

標題與文章內容一樣,是作者心血的結晶。由標題探究文章主題,領略文本神韻,是富有價值的學習活動。

五、由“改換”標題學習如何擬題

俗話説:“題好一半文。”什麼樣的標題算好題?如何自擬精彩的標題?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課文標題的“改換”中獲取。特級教師黃厚江整合教學《江南的冬景》與《西地平線上》時,有一個“題目還原”的教學環節。教師提出:入選教材時,《西地平線上》的標題被編者改動了,在後面刪掉了幾個詞。根據文章內容,你覺得省去的可能是什麼詞?學生的補題有“西地平線上的

三次落日”“西地平線上的輝煌”“西地平線上的震撼”“西地平線上之大美”“西地平線上的生命與死亡”“西地平線上的燃燒”等。教師提示:一篇文章的標題,首先要考慮對內容的整體概括,在此基礎上還要儘可能考慮到語言的簡潔,要有藝術性、形象性,能吸引讀者。我們先從內容角度來看,有沒有哪個題目足以概括這篇散文的所有內容。師生共同排除“生命與死亡”“震撼”,又去掉“輝煌”“燃燒”(因為從內容角度看不夠具體)。教師進一步指出:“大美”的確很大氣,我覺得這也是很不錯的標題,遺憾的是作者沒用它。“三次落日”內容很具體,不過,同學們想一想需不需要“三次”?……這三次落日是描寫的主要內容,但作者要表達的美不僅僅是這三次。有了三次,限制了文章空間;沒有三次,文章空間更大,標題也更簡練。

上述教例既是閲讀理解,促進同學帶着問題精讀文本;又是很好的擬題指導,啟示學生寫作時務必規範擬題、用心擬題。

呂叔湘先生説過:“如果説一種教學方法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各種教學方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活’。”“活”的方法多種多樣,藉助作者的第一聲呼喚——標題來設計教學活動,透過題目審視文章背景、主旨或脈絡,更為深入地與文本、與作者對話,更好地實現對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無疑是“活”的表現之一。只要我們善於用一雙慧眼發現標題的佳妙處,能耗費心血挖掘標題的教學功能,課堂教學定能化平淡為多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4mkm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