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三顧茅廬》教學實錄範文

《三顧茅廬》教學實錄範文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三顧茅廬》教學實錄範文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嗎?

生:看過。

師: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三國演義》?

生:《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

生:《三國演義》裏有許多英雄人物,比如:劉備、張飛、關羽、曹操、周瑜……

生:《三國演義》裏有許多有名的故事,如《空城計》、《過五關、斬六將》……師: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課前,老師也對《三國演義》進行了收集和整理。(出示多媒體課件,有關《三國演義》的文字簡介及有關人物圖片,老師配

樂介紹)《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以浩瀚的篇章,深入描繪了從東漢末年羣雄割據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其中,細緻生動地展現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複雜的軍事、政治鬥爭,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們看,這是(生説劉備),他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與張飛、關羽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後來成為蜀漢的昭烈皇帝。這是(生説諸葛亮),他是三國蜀漢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漢縣隆中,留心世事,號稱“卧龍”。這是(生説關羽),劉備的二弟,智勇雙全、武藝高強。這是(生説張飛),劉備的三弟,生性魯莽、豪爽。《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這樣性格鮮明的人物,同學們課後可以收集一下。這節我們要學的課文是節選自《三國演義》三十七回的一個小故事,大家齊讀課題。

生:三顧茅廬。

點評: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課件《三國演義》的簡介,特別是介紹了課文中所提到的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四個人物,情景交融,學生身臨其境,營造出美好的心境,誘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師:課前,老師佈置大家預習課文了,下面老師來檢查大家預習的情況,課文中的生詞誰來讀?

生:(讀詞,教師重點指導“岡”是第一聲,“響”讀shang,“塞”是多音字)。

生:齊讀詞。

師:生字詞掌握得不錯,課文是不是讀正確、讀通順了,哪些同學願意分小節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

生:分小節朗讀課文。

師:剛才幾位同學讀得不錯,其他同學聽得也很認真,同學們,課題中這個“廬”是什麼意思?

生:字典中“廬”指房舍,就是指房子。

師:“茅廬”是什麼樣的房子?

生:用茅草搭成的房子,很簡陋。

師:用茅草搭成的房子多簡陋,過去,鄉野村夫住的就是茅廬,在課文中,“茅廬”是誰住的?

生:(齊説)諸葛亮。

師:“顧”是什麼意思?

生:“顧”是拜訪的意思。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在預習時,查了字典,字典中有幾種解釋,我覺得這種比較合適。

師:你真會學習。“三顧茅廬”又是什麼意思?

生:三次拜訪諸葛亮。

師:誰三次拜訪諸葛亮?

生:(齊説)劉備。

師: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想幹什麼?

生:想請他幫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

師: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着,第三次終於見着了。課文就是講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經過。

點評:從“廬”字入手理解課題,瞭解故事內容。對“茅廬”的瞭解,也是對諸葛亮身份的瞭解,感受諸葛亮地位的卑微,為下面的品味人物形象,埋下伏筆。

三:精讀,感悟人物形象:

師:同學們,你們課文已讀了不少遍了吧?

生:是的。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我覺得劉備非常尊重人才。

生:我覺得劉備很有禮貌、很謙虛。

生:我覺得劉備很有誠意。

生:我覺得劉備很渴望得到人才。

師:對的,這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求賢若渴”。

生:我覺得劉備很器重人才。

師:同學們説得都不錯。你們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把能讀出剛才你們所説的劉備人物特點的句子畫出來。我們來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準。

生:瀏覽課文,畫句子。

師:同學們剛才找得很認真,誰來説一説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生:我從第3小節中讀出來的。

師:讀一讀你所畫的句子。

生: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同諸葛亮見面。

師:(出示這部分句子)和老師找到一塊去了。請同學們輕聲讀讀這部分,找一找這部分哪些詞讓你深有體會,能夠感受到劉備對人才的尊重,對人才的渴求?[

生:輕聲讀句子。

師:誰來説一説?

生:我從“下馬步行”這個詞感受到了。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還有半里多路了,劉備就下馬步行了,可見他對諸葛亮很尊重。

師:劉備為什麼下馬步行?

生:劉備怕自己的'馬蹄聲會吵到諸葛亮。

師:僅僅是為了不吵到諸葛亮嗎?大家想一想當時的劉備是什麼身份?

生:是一位皇叔。

生:是一位將軍。

師:住在“茅廬”的諸葛亮的身份又怎樣?

生:是一位村夫,地位很低下。

師:試想一下假如一位將軍騎馬一路馳騁去拜訪一個村夫,會顯得怎樣?

生:高高在上,盛氣凌人。

生:不尊重別人。

生:劉備下馬步行,就是降低自己的身份,讓諸葛亮覺得自己和他平起平坐,就顯得很尊重諸葛亮。

師:説得好!能把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讀出來嗎?

生:(齊聲讀)。

點評:“下馬步行”學生通常只能理解到劉備怕打擾到諸葛亮,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從劉備、諸葛亮身份入手,突出劉備這樣做的目的以及他對人才的尊重。

師:還從哪些詞感受到?

生:我從“輕輕敲門”這個詞能感受到。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我覺得劉備很有禮貌。

師:正因為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才會這樣地有禮貌。

師:還從哪些詞感受到?

生:從“不要驚醒”這個詞能感受到劉備很尊重諸葛亮。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劉備前兩次都未見着諸葛亮,這次聽説諸葛亮在家,一定很想立即見到他,可聽説諸葛亮在午睡,就讓童子不要驚醒他,可見他真的很尊重諸葛亮。

師:説得好。還有哪些詞能感受到?

生:“恭恭敬敬”這個詞能感受到。

師:讀到這個詞,你彷彿看見劉備怎樣地站在台階下等候?

生: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

生:兩手放在前面,頭低着,一動也不動地等候。

師:在平時的電影、電視中,你看過什麼樣的人才會這樣恭恭敬敬地站着?

生:皇帝上朝時,那些大臣們就這樣站。

生:大户人家,那些傭人也這樣站。

師:是的。只有皇帝的臣子、那些奴僕、傭人才會這樣恭恭敬敬地站着,同學們都知道,當時劉備的身份是(生齊説:一位皇叔),諸葛亮的身份是(生齊説:一位村夫)。老師還要告訴你們的是當時劉備已經47歲了,而諸葛亮僅僅27歲。身份的懸殊、年齡的懸殊,劉備都不應該“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階下等候。可他卻這樣做了,同學們你們想説什麼

生:劉備不顧自己的身份、年齡,就是為了顯示他對諸葛亮的尊重。

生:劉備這樣做正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誠心,想感動諸葛亮。

生:劉備這樣放棄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可見他很想得到諸葛亮這樣的人才。

生:我覺得劉備真是求賢如渴,對人才十分地尊重。

師:説得真好!讀讀這句話,把劉備恭恭敬敬等待的畫面讀出來。(生練習讀)

點評:學生對“恭恭敬敬”一詞沒有真切的感受。引導學生聯繫電影、電視中所看過的畫面,彌補缺少的感受,讓學生在深切感受的基礎上,對劉備這樣身份尊貴的人恭恭敬敬地等候一個身份卑微的人,有表達的渴望。

師:還有哪些詞能夠感受到?

生:“半響功夫”“一個時辰”能感受到劉備等了很長時間,也沒有不耐煩,可見他真的很尊重諸葛亮。

師:劉備不光恭恭敬敬地等了,還等了很長時間。這麼長時間,一般人都無法等下去,更何況外面是早春,春寒料峭,裏面的人卻在呼呼大睡;更何況是一位身份高貴的皇叔在等一個地位卑微的鄉野村夫;更何況是一位47歲的長輩在等一個27歲的晚輩,在漫長的等待中,劉備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生:劉備會在想自己一定要耐心等下去,用自己的誠心感動諸葛亮。

生:劉備會在想等諸葛亮醒來,自己怎樣説動諸葛亮幫助自己。

生:劉備也許會在想諸葛亮快點醒來吧。

生:劉會在想諸葛亮不管你睡到什麼時候,我都要等你醒來,我不能叫醒你,否則就顯得我太不尊重人才人。

師:是的,儘管等待的時間很漫長,內心很着急,劉備卻這樣恭恭敬敬地等候着。劉備對諸葛亮是多麼地尊重啊!多麼渴求啊!齊讀這句話,把漫長的等待過程讀出來。(生齊讀)。

點評: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劉備心裏,想劉備心中所想,更加深入地感受劉備對人才的尊重,對人才的渴求。

師:這部分處處都能體會出身份的懸殊、輩份的懸殊並未影響到劉備對諸葛亮這一人才的尊重,並未影響劉備對諸葛亮這一人才渴求。讓我們把這部分齊讀一遍,再次體會一下。

生:齊讀這部分。

師:除了這部分,還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

生:還可以從他們去之前的對話讀出來。

師:(出示對話)你讀一讀。

生:讀對話。

師:從這個“嚷道”你想到什麼?

生:張飛很生氣,很不滿。

師:張飛生氣的是什麼?不滿的是什麼?

生:兩次都未見着,現在又要去等第三次。

生:劉備一個將軍居然這樣三番二次地卻拜訪一個鄉村野夫,真不應該。

生:諸葛亮這樣一個無名之輩,不值得登門造訪。

師:誰來學一學張飛,把心中不滿、惱怒嚷出來?(男同學齊讀一遍)

師:張飛生氣了,劉備聽了張飛的話也生氣,他生氣的又是什麼?

生:張飛竟然這樣不尊人才。

師:張飛覺得對待諸葛亮不需要三請四邀,劉備是這樣認為嗎?

生:不是的。

師:雖然前兩次都未見着諸葛亮,可他會怎麼想?

生:我一定要去第三次,肯定能見着。

生:説不定諸葛亮在考驗我呢!我的心一定要誠啊!

師: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劉備不光決定第三次去,去之前還專門請人占卦,挑選了一個好日子,劉備對諸葛亮真是尊重啊!

師:同學們你從劉備對張飛生氣地説,還想到了什麼?

生:張飛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兄弟情誼很深,可現在卻為了諸葛亮斥責張飛,可見劉備很尊重諸葛亮。

師:誰來學一學劉備生氣地説?請大家齊讀。(齊讀劉備的話)

點評:抓住劉備對張飛、諸葛亮的態度以及張飛和劉備對諸葛亮的態度,在對比中感悟人物形象。

師:剛才我們從字裏行間讀出了劉備尊重人才,劉備求賢若渴,我們品味人物形象時,就是要從字裏行間去品味。

師:受劉備這麼尊重的諸葛亮又是一位什麼樣的人,你又從哪讀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諸葛亮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再找一找你的依據。(生瀏覽課文,思考人物特點,找一找畫一畫)

師:誰來説一説?

生:我覺得諸葛亮很有才華,從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可以看出來。劉備這樣降低身份去邀請諸葛亮,迫切地想得到他的輔助,可見諸葛亮是人才。

生:劉備説:“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魚兒離不開水,劉備離不開諸葛亮,諸葛亮對劉備幫助很大,可見他非常聰明,才華橫溢。

師:是的,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實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有了諸葛亮,劉備真是如魚得水,如虎添冀。[

生:還可以從第4小節可以看出諸葛亮聰明過人。他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拔開去霧見到了青天。

生: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可見諸葛亮分析得很正確,這正説明諸葛亮是個奇才。

師:同學們真會從字裏行間品味人物形象。世人評價諸葛亮是曠世奇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點評:“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才本領”。圍繞“讀了課文,你覺得劉備、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哪兒讀出來的?”展開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文中的詞、句,在朗讀想像對比中品味人物形象。教師在課堂中積極地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全方位地主動參與,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總結全文,揭示喻意: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劉備尊重人才,求賢若渴,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正因為劉備的誠心誠意,正因為劉備對人才的尊重,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誓死效忠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對人才的尊重,對人才的那份虔誠,讓你有什麼啟示?

生:我們要像劉備那樣不氣餒、堅持到底。

生:我們要像劉備那樣為了得到人才不惜降低身份。

生:我們對人才一定要尊重。

生:我們邀請別人一定要誠心誠意。

師:是的,“三顧茅廬”這個詞在現在是一個成語,除了包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這個故事,還指誠心誠意地邀請別人。讓我們記住這個故事,也記住了這個成語。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五: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師:《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説,我國小説中人物形象是非常豐富的。在《三顧茅廬》中劉備尊重人才,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説中,劉備、諸葛亮還有什麼樣的特點。

生:劉備很看重兄弟情誼。

生:諸葛亮料事如神。

生:劉備有雄心壯志。

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師:同學説得都不錯,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去讀一讀《三國演義》,好好研討其中的人物形象。

點評: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課外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發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總評: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的教學設計,師生共同搭建了一個感悟的平台,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自由想象,自由表達。從整體感悟,細處攝神,感悟人物形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726d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