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石鐘山記課堂實錄

石鐘山記課堂實錄

石鐘山記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內容是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課堂實錄,僅供大家閲讀參考!

石鐘山記課堂實錄

環節一:誦讀課文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坡公第一首記文”——《石鐘山記》,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朗誦課文。

師:請每個學習小組為大家推薦一段,並集體誦讀。

魏思遙組: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鸛鶴也。

蔡蘭芳組:事不目見耳聞……而笑李渤之陋也。

丁 豐組: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

師:從誦讀情況來看,同學們預習課文是用了心的,大家對文章的語脈、感情把握得較好,老師非常高興。

環節二:整體把握課文

師:讀一篇文章,我們要善於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和結構。(1)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或總評全文。(2)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每段內容。(同學們獨立思考,做筆記。)

師:我們先討論第一個問題:用一句話概括或總評全文。

温小妮:作者通過考察石鐘山,得出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蔡蘭芳:作者通過對石鐘山命名的探討,得出實踐出真知的結論。

師:內容理解了,可惜語言不夠簡潔。哪一位能説得簡潔一些?

張曉怡:探尋石鐘山命名真相之旅。

師:“旅”作為中心詞恰當嗎?

林芷豌:記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師:把握了文章內容,語言也很精煉,不錯。還有新的意見嗎?

丁豐:我用一首詩概括本文內容:“蘇軾夜遊石鐘山,探其來歷方歸還。耳聞目睹乃可信,一鍾一山一感歎。”

老師:不愧是文科班的才子!

全體同學驚歎並鼓掌。

師:本文寫石鐘山得名的原因,共三個段落,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每段內容。(同學們獨立閲讀,做筆記)

師:思考好了的同學們請將自己的答案板書在黑板上。

範小婉(板書):1、質疑 2、探尋 3、得出結論

林芷豌(板書):1、所聞 2、所見 3、所感

許 倩(板書):1、質疑 2、遊山 3、感慨

温小妮(板書):1、置疑 2、考查 3、結論

師: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同學的答案。第一段有“質疑”,“所聞”,還有“置疑”,同學們覺得哪個答案比較合適?

生:質疑!

老師:好!我們就取“質疑”,第二段,有“探尋”、“所見”、“遊山”、“考查”?是這個“查”嗎?“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標準檢查衡量,原文敍寫的是到實地觀察調查,應該是“考察”吧?同學們覺得哪個答案比較合適?

生(大多數):探尋!

老師:不錯,我們就取“探尋”吧!我們再看看第三段的大意, “得出結論”、“所感”、“感慨”、“結論”,哪一個更好呢?

生(少數):結論。

生(大多數):所感。

師:那麼,我們第一段大意就取“質疑”,第二段取“探尋”,第三段取“所感”。

環節三:文本探究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酈道元、李渤的觀點嗎?

楊凌星:酈道元的觀點是水與石相擊,產生像鍾一般的聲音,故命名為石鐘山。李渤認為是山上的石頭被敲擊,發出鍾一般的聲音,所以命名為石鐘山。

師:基本上把握了二人的觀點,不過語言可以更簡潔一些。還有沒有其它答案?

範小婉:酈道元的觀點是:水石相搏,聲如宏鍾,故命名為石鐘山。李渤的觀點是:叩石聲如鍾,故命名為石鐘山。。

師:不錯。

師:作者寫酈元對石鐘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對李渤的看法是“餘尤疑之”,“人常疑之”與“餘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換?

黎澤娜:我認為“人常疑之”與“餘尤疑之”不可以互換。

師:聲音大一點好嗎?

黎澤娜:我認為“人常疑之”與“餘尤疑之”不可以互換。“人常疑之”,我不一定懷疑,或者是疑信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説明自己懷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可見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是不相同的。

師:那麼你的意思就是“人常疑之”與“餘尤疑之”表明蘇軾與一般人觀點不同。他尤其懷疑李渤的觀點,而酈道元的觀點他不是完全否定,對吧?

黎澤娜:嗯,對!

師:同意澤娜的回答嗎?

生:同意。

師:第二段蘇軾考察石鐘山,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請問,蘇軾認為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是什麼?

張曉怡: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蘇軾在文中是這樣表述的:“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從這裏可以看出,蘇軾認為石鐘山下有石縫,水從石縫進入,迴旋激盪,撞擊石頭而發出鍾一樣的聲音,因而命名為石鐘山。

師:嗯,還有補充的嗎?

蔡蘭芳:我認為除張小怡所説的那句話外,文中“舟回至兩山之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也説明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從這兩處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和酈道元的觀點基本一致,都認為石鐘山以聲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詳細。作者認為空中而多竅的石頭當中流,風浪出入石頭的窟窿,發出噌?樸敫U坎??之聲,如鐘鳴一樣,因而命名為石鐘山。

師:蘭芳同學認為,作者和酈道元的觀點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確。酈道元認為“水石相搏,聲如洪鐘”;蘇軾則明確指出什麼樣的水與什麼樣的石相擊,發出怎樣的鐘聲。對嗎?

蔡蘭芳:對。

師:請你再敍述一遍。作者認為“石”是怎樣的“石”?

蔡蘭芳:空中而多竅。

師:“空中”什麼意思。

蔡蘭芳:中間是空的。

老師:那麼“水”是怎樣的“水”呢?

蔡蘭芳:是風浪。

師:是怎樣的鐘聲?

蔡蘭芳:噌?樸敫U坎??之聲相互應和。

老師:解讀得非常好,請坐。

師:作者在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時,對石鐘山月夜絕壁之景有精彩的描寫。請大家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想一想,月夜絕壁之景有何特點?你最欣賞哪個詞(句)?作者為什麼要着力描寫絕壁之景?

生:小聲讀書,做批註。

師:你能用一兩個詞概括月夜絕壁之景的特點嗎?

許瓊苗:陰森。

王治錕:雄奇。

林嘉生:陰森恐怖。

許倩:毛骨悚然。

張小怡:幽暗。

丁豐:恐怖。

師:看來,蘇軾這次考察是冒着極大風險的,因為所到之地陰森恐怖。那麼,這段景物描寫你最喜歡哪一句話?景物描寫有何作用呢?

範小婉:我喜歡的是“磔磔”這一象聲詞,這一詞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鸛鶴的.聲音,渲染了絕壁下的陰森恐怖。

丁豐:我喜歡“猛獸奇鬼”,寫得好。大家想一想,月黑風高,兩岸景物如猛獸奇鬼本就那麼恐怖了,加上又要出來與人搏擊,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覺得此處的景物渲染得很好。

師:説得很好,還有哪位同學願意談談自己的見解?

許倩:我喜歡“老人咳且笑”一句,這句話是多麼的形象生動啊!大家不妨想一下老人的笑聲——蒼老、低沉、沙啞,在寂靜的湖面上飄蕩,是不是有一種詭異的感覺,聽後讓人毛骨悚然。

師:不錯。

林芷豌:我喜歡的一句是“如猛獸奇鬼”一句。這句話採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生動,把石鐘山夜景的陰森恐怖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更妙的是,這句話與後文相呼應,解釋了下文中“士大卡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的原因。因而,這句話非常精彩。

師:對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大家還可以談一談。

楊凌星:我認為這篇文章總體上畢竟是議論文,而議論文中加入這樣一段描寫,而且是一段陰森森,讓人毛骨棘然的描寫則能使議論不顯乏味,能引人入勝,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使讀者緊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這種景象出現的原因。

蔡蘭芳:我認為這一段的描寫為下文寫聽到石鐘山的聲音作了鋪墊,正因為這樣寂靜的環境,靜到連寫的驚動都能聽到,作者才能很好地聽清楚石鐘山的“鐘聲”,才能探究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師:大家都從一個側面鑑賞了這段文字,談得不錯。老師也想談一點個人的見解。作者在發現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寫大石、棲鶻、鸛鶴等景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狀形、摹聲、繪態。觀察的角度:由上(視覺)到下(聽覺)。着重描寫石鐘山月夜境界幽深,怪異恐怖,説明一般人,在平常情況下不敢涉足。這樣寫暗含着這樣的意思:石鐘山得名的奧祕長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為環境艱險,如不親歷險境,就難得奇絕。此外,營造陰森可怖的氣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應。

師:大家再瀏覽一下作後一段,想一想,作者對蘇軾對酈道元與李渤觀點的態度是什麼?

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師:這是蘇軾對這二人的態度嗎?(學生再讀課文)

生(齊):歎酈道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

師:下面我們小結一下這篇課文。

(下課鈴響)

師:時間所限,如果大家還有疑惑我們可以課下交流。今天的作業是:1、以“由蘇軾的質疑想開去”為題,寫一篇隨筆。2、整理課堂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dq72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