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生活中的比》課後反思性説課稿

《生活中的比》課後反思性説課稿

《生活中的比》一課與人教版中的《比的意義》實屬同一內容,但從課題反映出:《生活中的比》的生活味濃一些,《比的意義》數學味更為偏重,這是我對教材的第一印象。

《生活中的比》課後反思性説課稿

設計前,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學過的相關知識基礎“除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相關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比的認識》的起始課。教材安排了“圖片的放大縮小”“速度”“水果價格”三個生活情境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並在次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深深體會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性。在備課時我反覆斟酌兩個問題:引入比的必要性在“圖片的放大縮小”學生能感受得到,但在“速度”“水果價格”兩個情境裏,學生會認為直接“比速度”“比單價”就可以了,比的必要性不容易體現出來,學生可能感覺沒必要用到比。

其次對學生也進行了前測:針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習基礎以及學習方式方法我都有較全面的瞭解,他們喜歡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喜歡探究式、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的閲讀、理解和自學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有意識去設計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學習情境中逐步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一、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

一節課教學導入可以説是最能吸引學生的地方。尤其是數學課,必須要創設比較吸引人的教學情境,牢牢地去抓住學生的眼球。所以,新課開始我選擇第29屆奧運會讓你最難忘的是誰?為什麼難忘?然後引入志願者微笑服務的照片,及淘氣也當一名小志願的照片,為什麼有的像、有的不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探索長與寬的關係,為進一步認識“比”、學習“比”做好鋪設。接着通過兩個生活中的情境解決問題“比速度”——馬拉松選手和起自行車誰快以及“比單價”——哪個攤位的蘋果最便宜?通過學生的思索、探究,知道求速度就是求路程與時間相除,也就是路程與時間的比;求單價就是求總價與數量相除,也就是總價與數量的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初步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性。

這時引導學生初步瞭解“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

通過讓學生小組交流比與除法、分數有什麼關係?得出比的後項不能為0。這時的教學就稍縣枯燥了,有的學生就容易開始分心了。我馬上通過讓學生做“石頭、剪刀、布”的遊戲,理解4:0的含義,表示的是兩數的相差關係,與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比不同,是表示兩數的相除關係,進一步深入感知學習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比的意義。

  二、熟悉的生活情境,讓活動有效展開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推斷等探究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應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究與交流的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學生展開充分、自由的討論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學生熟悉的“圖片”、“速度”、“水果價格”情境,然後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長方形的長與寬之間的關係,並在組織學生討論時,教師先為學習小組提供了圖形、問題、表格,教師指定學生擔任組長負責記錄,歸納本組學生的意見,在他們的合作中,及時地引導他們研究,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學會鑑賞,最後全班交流。

在學生初步感受比產生的必要性時,及時歸納出比的意義,之後讓同桌同學互相説“比”。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有效的生活情境,深化學生的學習

本節課的練習我完全摒棄了書上的練習題,重新思考設計了既能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比較系統的梳理和反饋,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我們都知道,語文課常常對學生能起到比較好的教育目的,通過課文,能使學生受到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而數學就使人覺得是在學比較枯燥的計算,或是選擇只有ABC。

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幾道練習題就是讓學生在學會“比”的知識的同時,讓他們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在數字的變化中感受到我們祖國每天在騰飛、在受世人矚目,我們的生活在前進、在飛躍。

在最後,我讓學生欣賞“黃金比”的各種圖片,不光是為了讓人賞心悦目,增添趣味性。更是為了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數學課不光是學數學、它可以是一節發人深省的語文課、也可以是一節享受藝術美的美術課、音樂課,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

  四、不足與困惑:

1.教學中設計的幾個活動如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2.教學中如何激發後進生學習的積極性值得深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mkgl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