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關於三國曆史故事會的教學方案

關於三國曆史故事會的教學方案

一、活動目標

關於三國曆史故事會的教學方案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歷史故事演講比賽、歷史故事表演賽、歷史人物辯論會等形式,調動學生閲讀史籍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力,使原本平面的、乾癟的、抽象的歷史知識,變得立體、充盈、具體起來,把知識傳播、智能培養、思想教育和文化娛樂融為一體。

1.通過對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歷史事件和傳説故事的蒐集整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鑑別欣賞能力。

2.通過講述表演,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語言表達能力,還可激發學生的表演慾。

3.通過擂台賽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形式,培養學生勇於競爭、不畏對手、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

(二)過程與方法

1.以小組的形式參賽,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團隊精神,以及整體協作能力。

2.要求學生對所講故事提出、發表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三國曆史故事的蒐集學習,使學生更深刻地瞭解這一時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們在那動盪的時代所體現出來的智慧、計謀、膽識和思想,所創造出來的輝煌與不朽。以史鑑今,從古人優秀的品質中吸取營養,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材。同時教給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評論歷史人物,儘量做到全面嚴謹、公正客觀。

二、教學重點

組織指導學生課下準備。

三、教學難點

課堂秩序的維護,課堂氣氛的營造。

方案一演説式故事會

活動準備

一、學生蒐集故事。

1.到圖書館、書店或通過互聯網查找有關資料,也可以從長輩或民間説唱藝人那裏蒐集故事素材。

2.編寫故事演講稿,熟悉故事內容,使用普通話,要聲情並茂,用生動的語言和適當的動作來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內心活動。

二、佈置教室,營造氣氛。

1.在黑板上畫一些三國時期的特徵性的圖案,如畫一尊象徵“三國鼎立”的三足鼎,寫上本期話題:“故事會”或“故事擂台賽”等字眼。

2.張貼一些三國時期的人物畫像、故事圖景,如“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等。

3.準備一兩盤古箏、古琴類的經典磁帶,讓古典音樂行雲流水般的在教室裏靜靜流淌。

三、參賽規則

1.六人組成一個小組,自由組合,通力合作。

2.先在小組講,然後由小組擂主參加班級擂台賽,得主既代表個人又代表本組。

四、評分標準

1.選材符合要求,只能是三國時期的人和事。內容故事性強,可以充實故事內容,發揮想象力,但不能不符合事理與歷史。

2.講述時語言活潑、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3.觀點鮮明,有自己獨立看法和見解。

4.各小組選出一個人當評委,評比時要客觀公正。評委接受全班同學的監督。

五、從學生中挑選一位合適的人選擔任主持人

開始挑戰

一、主持人宣佈擂台賽開始,介紹這項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比賽規則。

目的: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熟悉三國曆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展示同學們的智慧與才華,表現出我們獨到的見解和看法,舉行三國故事演講比賽。

規則:

1.所演講的故事必須和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有關,故事內容健康、通俗。

2.要求使用普通話,語言形象生動、表現力強,富有感染力,有自己的看法。

3.時間5分鐘左右。

二、各小組擂主登台講演。

6個小組抽籤決定上台順序,由各小組的擂主依次講演。

三、讓學生評委對參賽者的表現做出評價。教師總結,選出總擂主。

注意:在評價時要客觀公正全面,對參賽者的勇氣要予以表揚,對台下默默無聞的幕後策劃者要予以充分的肯定,肯定他們的協作能力與合作精神,讓團隊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滲透。

方案二角色表演式故事會

活動準備

一、尋尋覓覓

1.學生自由組合,從課文、參考書、課外資料中找出一則自己喜歡的故事,加工成劇本。

2.根據劇本分角色,研究各自角色的性格、心理,熟悉其在劇本中的語言、行為。

3.尋找或設計一些簡單的三國服飾,製作一些象徵性的表演道具等,比如孔明的“羽扇綸巾”、關公的“青龍偃月大刀”等。

二、比比評評

與自己小組成員首先展開競爭,看誰的劇本編得好,看誰的演技好,選出自己組的最強檔的組合,參與全班擂台賽。

開始挑戰

各小組代表在全班擂台賽上表演自己組的參賽作品。

評委發言

根據劇本編寫質量、演員表演水平、各小組的秩序情況,依次選出最佳編劇組、最佳演員等。

大家參與、羣眾發言

把機會留給觀眾,讓台下的同學發言,對整個表演過程作一個全面的評價,並給出建議,主持人可適時地插入一些問題。如:

1.你覺得我們的比賽怎樣?為什麼?

2.這則故事流傳至今,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教師總結

肯定學生的表演,讚賞學生的參與和協作,讓每一個參與者都品味成功的喜悦。

方案三“我説三國人物”辯論會

活動準備

一、查查找找

1.佈置學生尋找一位搭檔,兩人合作查找感興趣的`三國曆史人物資料,可以到圖書館、書店或通過互聯網查找有關資料,也可以借鑑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但必須符合史實。

2.根據所查資料評論該三國曆史人物,注意全面詳實、合情合理,兩人共識。

3.儘量找到該人物的圖像資料,備用。

二、佈置教室,營造氣氛。

1.在黑板上寫上本期話題:“我説三國人物”辯論會等字眼。

2.準備一盤《三國演義》的CD。

教學過程

一、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引出本期話題。

教師導語:俗話説:“理不辯不明,話不説不清”,今天舉行這個辯論會,請同學們暢所欲言,對自己感興趣的三國曆史人物盡情評論,但要注意有理有據,尊重歷史真相。在一位同學發言的時候,搭檔可予以補充,其他同學可隨時舉手提出不同意見,多方辯論,討論越熱烈越説明同學們真的動了腦筋。

二、學生代表發言,辯論開始。

兩個搭檔推舉一位發言,另一位運用多媒體展示該人物的影象資料,以使全體同學都對此人物有一個感性認識。

學生辯論時,除非出現過激言論,教師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論點即使有失偏頗,只要言之有據,也要予以肯定,相信在這中間會有不少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昇華。

三、教師小結,結束辯論會。

通過這一節課的辯論,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三國中這些歷史人物,像歌詞中所唱“眼前浮現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透過三國紛爭喧囂的煙塵,我們也看到了亂世中人性的光輝: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團結協作、趙雲“當陽長阪坡拼死護幼主”的義薄雲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大公無私、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主”的忠心耿耿、諸葛亮“舌戰羣儒”的從容睿智等等。當然這些人物並不像電影、電視裏描寫的得那樣完美,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來公正地評判他們,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使我們中華民族歷久彌新、源源流長。

思想教育

1.學習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為國盡忠的優秀品質,軍事指揮中的大智大勇、泰然自若,又要意識到他用人方面的失誤,比如重用理論與實踐相脱離的馬謖以造成“失街亭”等;看到曹操的大奸大惡,也要意識到他力圖統一全國的積極意義,他雖非三國中人物,但卻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關鍵人物之一。總之,教育學生評價歷史人物要全面,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兩方面分析。

2.從三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汲取營養,豐富同學們的人生閲歷,學習他們的智慧、機敏、凜然正氣。

教學隨筆

這節活動課有它的優點:

1.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可操作性強。

2.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選擇,查自己感興趣的人,説自己想説的話,焦點比較集中在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周瑜、陸遜等人身上,也會有學生查找稍冷僻的人,比如蔣幹、魯肅、劉禪、姜維等,開闊了全體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由於限定必須有史實支持自己的論點,培養了學生尊重歷史、公正嚴謹的治學態度。

缺點:

由於並不限定歷史人物,有時會出現人物多而散的現象,不利於深入評論,這時需要教師稍作點撥。

參考人物和故事:

劉備:《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衣帶裏的密詔》。

諸葛亮:《諸葛亮隆中對策》、《赤壁之戰》、六出祁山、草船借箭、失街亭、揮淚斬馬謖、七擒孟獲、出師表、五丈原、緩兵之計。

陸遜:《陸遜火燒連營》。

劉禪:《樂不思蜀》。

曹操:《捉放曹》、《官渡之戰》、《割須斷袍》、《青梅煮酒論英雄》。

鄧艾:《鄧艾偷渡劍閣》。

司馬昭:《司馬昭的野心》。

曹植:《曹植七步成詩》。

呂蒙:《呂蒙白衣渡江》。

關羽:《關公刮骨療傷》、桃園三結義、大意失荊州、“過五關斬六將”、温酒斬華雄。

周瑜:草船借箭、赤壁大戰、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

趙雲:“虎威將軍”、“趙雲截江奪阿斗”、“長阪坡之戰”、“步步為營”。

張飛:“蜀漢五虎大將”、“義釋彥顏”、“長阪橋嚇退曹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nv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