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古詩三首教案備課總結

古詩三首教案備課總結

一、領悟學法,引導自學。

古詩三首教案備課總結

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形成學生自學能力的核心因素。五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了二十幾首古詩,積累了不少的學習經驗,教師要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優勢,藉助預習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自學。

首先要憑藉教材中的預習提示,聯繫學生以往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領悟學習古詩的大致方法進行自學:知詩人,解詩題;釋字詞,明詩意;賞詩境,悟詩情。

其次要向學生推薦有關的學習資料信息,如《中國古典詩詞賞讀》《中國古典詩歌名句賞析》等,引導學生除了依據課文中的註釋資料外,還要利用工具書讀懂生字新詞,理解詩句的意思,擴大閲讀面,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預習中教師重在檢查學生自學的水平,憑藉課後的思考練習第1題檢查學生解詞釋句的能力,並指導學生掌握古詩的特點,如詩句的高度濃縮,詞序、句序的倒置等,同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二、創設情境,引導思考。

課堂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思維,才能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學生思維越活躍,學習效果就越好。詩歌語言高度精練的概括與文體跳躍性的特點,為讀者留下許多情節空白,它是學生浮想聯翩、思維自由馳騁的天地。因此,我們要掌握教材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千方百計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領會詩句的意境,讓學生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江畔獨步尋花》採用白描手法通過黃四孃家花叢的描寫,生動地再現了春天的景象。入情入境地體會詩人描寫春天景象的心情,再讓學生結合詩句説説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鳥這些景物的特點,一幅美麗的春光圖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再讓他們動筆畫一畫,分小組互相評一評,説一説,把思維活動貫穿於聽説讀寫的訓練之中。

《遊園不值》可通過討論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複雜的感情變化:滿懷着賞花的希望訪友,友人卻因為惜春而閉門謝客,令人掃興,雖然心裏有點怪朋友,但能理解朋友的心情。詩人又覺得朋友對自家花園中的春色未免太愛惜了,但滿園的春色又怎麼能夠被這柴扉關住呢?出牆紅杏使詩人想象到園內美好的春光,心中頓時充滿喜悦。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中的友情、親情展開聯想,體會李白對孟浩然的深厚情誼。

三、品析鑑賞,引導吟誦。

詩的語言是構成詩歌意境的要素。對詩的語言的品析鑑賞,是詩歌教學的着力點。教學中,要引導憑藉詩的意境咀嚼詩句,鑑賞詩的語言的準確性、鮮明性、主動性。通過反覆的誦讀,把詩的韻律、節奏及激盪其間的情感與情境結合在一起,讓詩的語言成為有聲的畫面,進一步加深對詩的理解與感受。

《江畔獨步尋花》開頭兩句中的“滿”和“壓”寫出花開得多,把小路遮住了,把花枝壓得彎下了腰。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深一層的品析:“滿”體現了大地錦鏽、春色四溢的景象;“壓”讓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春的奮發精神。詩人把靜態的花寫活了,從而感受到詩歌語言的魅力。同樣要抓住詩歌后兩句中的動態描寫“舞”與“啼”,“留連”與“自在”,引導學生品析、鑑賞詩人的獨具匠心。

《遊園不值》要抓住“一枝紅杏”“滿園春色”進行品析,學習詩人的表現手法,以小景傳大景,實寫“一枝紅杏”,虛寫“滿園春色”,引起讀者遐想,又寓情於景,給讀者以哲理上的啟發:美好的事物,是很難被外力所壓制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引導學生品析鑑賞寄情於景的表現手法。詩的第二句寫景,景中寓情,筆調歡快:柳如煙,花似錦,朋友所去之處是繁華的揚州,看着這美好的景色,想象朋友在揚州遊玩的樂趣,詩人心裏也充滿了愉悦。引導學生品析詩的後兩句,從一幅沒有人物、只有水天一色蒼蒼茫茫的畫面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深厚友情。這種情不是直抒出來,而是含而不露,借景抒情,從而不僅鑑賞到詩的人情美,景物美,而且感受到藝術美。

四、讀寫結合,引導練筆。

首先要在讀中激情,以情激趣。學生經過反覆品嚐、吟誦,完全陶醉在詩的意境中,深深地受到詩人的感染,這時,會產生一種興奮的情緒。教師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筆。

其次要明確練筆的要求,引導學生把平時觀察所得在小組中交流,拓寬思路,精心選擇典型材料。

最後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古詩的表現手法,練習抓住景物特點寫片段,如景物的靜態、動態相結合的描寫;以小景傳大景、虛實相結合的寫法;借景抒情,等各種方法。寫後現場挑選典型片斷交流評析,指導學生自改作文

標籤: 詩三首 備課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nvyg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