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活見鬼》教學實錄

《活見鬼》教學實錄

導語:關於活見鬼教學實錄,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能領悟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吸收我國古文的精華,感受古代語言的優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活見鬼》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學會本課5個生字。

2、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3、能根據現代文、工具書理解文章內容,在反覆誦讀課文中,能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能領悟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吸收我國古文的精華,感受古代語言的優美。

5、使學生懂得幹什麼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

教學重點:學習文言文要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學生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能讀懂全文。

2、理解兩人為什麼會“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教學準備:

1、教師根據情況準備相應的教學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帶工具書。查找有關寫“鬼”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板書“鬼”),師:同學們請看黑板上有什麼呀?

生:有鬼!

師:啊?我們黑板上有鬼嗎?

生(笑):黑板上有“鬼”字。

師:一提起鬼,你們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呢?同學們見過鬼嗎?聽説過鬼的故事嗎?(生自由的説)

師:我們現在當然不信有鬼了!可是在我國明朝時期,人們都信神信鬼,就在這個信神信鬼的年代裏,發生了一個故事叫《活見鬼》,板書補充課題“活見鬼”(學生齊讀課題)。

二、反覆誦讀,初步感悟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反饋朗讀情況。

3、剛才同學們讀的非常好,能不能教一下老師呀?(師跟學生讀古文,讀的時候師可以把學生讀不對的地方讀過來)

4、老師讀譯文,學生讀古文;

5、按照剛才我們這樣讀的方法,男女生互相對照讀一下好嗎?

6、師指名學生讀一句譯文或一句古文看誰先找到相應句子!

7、遊戲:老師説一個字或一句話指名學生説譯文或古文,學生回答後繼續讓別的學生也可讓老師回答自己的問題,回答不出來的,可找別人幫忙。

8、師:通過字詞互譯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文言文中的字比現代文中的'字要少得多。

生2:我發現有的字在現代文中是名詞,可是在文言文中卻是動詞了。

9、教師小結談話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是的,在古文中一個字或一個詞就可以表示一句話,還有的同是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面所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古代文學的精煉之處呀。

三、激趣表演,深化理解

1、 齊讀這篇古文。

2、師:同學們這是一個故事。我們都知道既然是故事,都得有時間、地點和人物,請找出這個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

生1:時間是夜裏。

生2、地點是在回家的路上。

生3:人物有兩個,一個是撐傘的人,一個是躲雨的人。

(板書:撐傘人 躲雨人)

3、(出示第一句)師:事情的起因是什麼?

生:撐傘者夜裏喝酒回來。

4、 (出示第二句)師:他們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

生:因為下了大雨。

5、 (出示第三句)師:撐傘人為何懷疑有鬼的?他用何辦法試探,結果怎樣?他又採取什麼措施?

生1:因為他很長時間都沒有説話,所以撐傘人懷疑他是鬼。

師:請用原文裏的句子説一遍好嗎?

生1:久之,不語,疑心為鬼也。

生2:他用腳踢躲雨的人,沒踢到,就更懷疑他是鬼了。

生3:當他更相信他是鬼以後,就用力把他擠掉了河裏,自己嚇得拔腿就跑,用原文裏的話説就是:因奮力擠之橋下而趨。

師:你真棒,不但回答了老師的問題,還把原文和譯文對照着説了出來

6、(出示第四、五句,齊讀)師:這個遍體沾濕的人是誰?

生:躲雨人。

師:在這句話中他是怎樣出場的?

生:踉蹌而至,號呼有鬼。

師:這句話什麼意思?

生:跑路跌跌撞撞,嘴裏還大聲的喊着有鬼。

師:他們見到炊糕者時,都説了一句什麼話?

生:有鬼!

(板書:有鬼)

師:現在,者,找兩個同學分別扮演當撐傘人和躲雨人,看他們是如何告之遇鬼的?

(學生表演,其他同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評價)

6、 學習最後一句:二人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師: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他們看到對方的時候呆住了。

師: 他們為什麼大笑?

生1:他們都誤把對方當成了鬼,感覺到很滑稽,所以笑了。

生2:他們都會覺得自己太多疑心、太膽小了,所以覺得可笑。

7、師:你能想象出當時的場面嗎?他們會説些什麼?

8、分小組根據各自的理解表演故事。(評價表演情況,指出優點與不足)

三、背誦課文,梳理總結

1、讓學生嘗試背誦課文。

2、再看課題“活見鬼”什麼意思,真的見到鬼了嗎?

3、引發討論:聯繫實際具體説説從這則故事中你受到什麼啟發。

(圍繞信神信鬼就會鬧出笑話,要相信科學,破除迷信)

4、教師小結:相信迷信,疑神疑鬼,就會鬧出笑話,迷信是生產力低下,科技欠發達的產物,但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有些人依然相信迷信,有的竟然利用迷信來騙人,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勇敢的和一切封建迷信作鬥爭。(板書:疑神疑鬼 鬧出笑話 相信科學 破除迷信)

《活見鬼》教學反思

在很多學生心目中,文言文就如一門外語,這不僅與文言文本身遠離現實生活有關,更與教師在教學中將文言文肢解為語言碎片,從考試角度去教文言文有着莫大的關係。筆者以為,教學中教師應當是個激趣者,激起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拉近文言文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在文言文教學中,字、詞的詮釋,向來“深受”語文教師的“青睞”。 比筆者認為這只是文言文學習的入門,並未登堂入室;而感受古文的語言特點,感受民族語言的魅力,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藴奠定基礎,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等,這才是根本之所在。如果教學中我們長期忽略後者,那麼勢必會造成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無知,更談不上繼承。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承當起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啟蒙者的角色,努力去挖掘古文作品中的文化精髓,把它們傳遞給下一代。

第一, 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對文言文語言的整體感知。如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文中的譯文,讀懂課文,並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此一故事,然後結合人物的心理,去體會人物的心情,“赴飲夜歸者”因“久之,不語”而“疑為鬼”,隨後“撩之,不值”而“愈益恐”,乃“奮力擠之橋下而趨”,這其中作者雖用幾個字便把“赴飲夜歸者”心理髮生的巨大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通過師生的分析,學生對人物心理變化有了一定的瞭解,為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打下基礎,同時,也達到理解整體課文內容的目的。

第二, 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努力挖掘文言中的思想精髓,“古為今用”,真正讓文言文教學使“學生通過優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本篇課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較淺顯,借小喻大,寓較深之哲理於簡單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和諷刺性和哲理性,是一篇非常難得的“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的好教材。所以教師在課末可這樣設計問題:

1、故事的結果怎樣?(用古文回答更好)

2、此時這兩人明白了什麼?他們會説些什麼話?通過這一問題,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回答的問題不落入俗套且更豐富了,當然讓學生“不迷信有鬼,不疑神疑鬼”這一教學本文的情感目標水到渠成。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與合作者,是文化的繼承與啟蒙者,更是文言文學習的激趣者。教師要站在語言、文化的立場上去看待文言文,尋求文言文文本、文化和學生的三重回歸,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去教文言文,挖掘文言文的魅力,將文言文的距離拉近,讓學生愛上文言文。也只有樹立這種意識,老師的教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標籤: 活見鬼 實錄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q2qj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