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四年級《三角形認識》評課稿

四年級《三角形認識》評課稿

王老師執教的<<三角形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層次比較清楚,環節緊湊,並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來認識三角形,突出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老師的眼中是有學生的,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都是有意識的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較高。對於三角形概念的揭示這一環節,老師是讓學生用所給的材料做一個三角形然後引出“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成的.圖形”,是否可以這樣調整一下。

四年級《三角形認識》評課稿

1、先不告訴學生有哪些材料,先讓學生自己談談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動手操作,不提供不限制學生的選材,這樣學生的思維可能會更開闊;

2、在展示學生所做的三角形時不僅要展示方法,更要多展示所做的不同的三角形,在觀察、對比了不同的三角形後,讓學生感受三角形雖然不同,但是有共同點:都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成的。觀察對比後再引導三角形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王老師執教的《可能性》設計理念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每個環節紮實有效,而且還注重了學生習慣的培養。準確把握了教學的重難點,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兒童的年齡、心理特徵以及生活經驗等因素,創設了讓學生猜球、觀察、判斷、摸球等活動,讓學生在經歷一系列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可能性的體驗。讓學生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使學生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發生的情況。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這些新的教學理念。王老師在教學時,刪除了教材中的一幅很佔篇幅的活動圖,而用猜球判斷、摸球的遊戲替代;自己根據實際自設一個動手操作性很強的例題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興趣,同時也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具體的情景和描述,培養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這些詞判斷事件的發生情況。讓學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與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李老師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本節課學生在寬鬆、平等的教學環境中自由地發表各自的想法、觀點,使學生學的輕鬆,教師教的也輕鬆。比如:教師採用了“數青蛙”的兒歌導入,既激發了興趣又導入新課,在此採用兒歌“數青蛙”,給學生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玩中學,樂中悟,充分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樂趣。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李老師這節課恰當地運用了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比如:母子年齡、兒歌等,這些的設計使原來抽象的字母變得具體與富有情趣,並且王老師還現場提取數學信息,創設了老師和學生年齡對比的這一有趣的生活情境,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全課教學設計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層層深入。既重視了知識本身的建構,又重視了課堂結構的建構,充分體現了學生從“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意義建構的學習過程,是一節“新、趣、活、實”的好課。

標籤: 評課 四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y2k7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