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螳螂捕蟬評課稿

螳螂捕蟬評課稿

有幸聽了張老師授課《螳螂捕蟬》及課後的講座,受益頗深。

螳螂捕蟬評課稿

張老師的《螳螂捕蟬》生動有趣,條理清晰,學生訓練得當。《螳螂捕蟬》是一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課文,張老師沒有按課文順序授課,而是挑出小故事來細講,尤其是在講到蟬在樹上歌唱時,張老師問了一個問題——蟬為什麼動聽的歌唱。許多學生展開想象,但張老師在引導時一直強調“蟬可以喝到甜甜的露水”。最初聽到這裏時我有一個疑問:蟬真是隻是因為喝到露水而動聽的歌唱嗎?這點讓我產生了疑惑。隨着張老師對課文的展開,我發現張老師每次的提問歸結點都是“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蟬為什麼動聽地歌唱”其實也是基於這點出發,因為蟬的眼裏只有露水,所以才忘了身後的螳螂。張老師都是在為解決本課的難點“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做鋪塹。

小故事解析清楚“蟬”“螳螂”“黃雀”的關係,再轉到大故事楚國、吳國、其他諸侯國。進入大故事,張老師讓學生以演代講,在指導演的.過程中理解這些關係,瞭解其中的利害關係。指導表演時,張老師着重從人物身份指導學生表演時的動作、語氣,學生聽起來有趣,注意力很集中。在理解難點“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時,張老師設計了一個表演環節,以吳王的語氣對大臣宣佈自己的決定,學生在表演時不僅注意到了人物身份語氣的不同,也從中明確了“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意思,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聯繫起來,很自然就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在之後的講座中,張老師講到了一個話題“語文教什麼”,張老師認為語文不要在過於關注課文中的字、詞,因為語文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只教會了學生這個例子只能説學生只學會了這個例子,其他例子怎麼辦?這句話醍醐灌頂,驚醒了我。的確,平時的課堂老師們很關注本篇課文中字詞的使用、寫作方法,但如何能與課堂之外的語文聯繫起來。張老師的這節課由小故事進入大故事,以演代講大故事,學生在表演中明白了吳王做為一國之君的顧濾,這些其實都是語文課堂之外的學習,尤其是告訴學生古代君王的自稱有“孤王、朕、寡人、本王”等這些小知識。學生在這節課中不僅學了這個成語,也瞭解了很多的課外知識,這對學生學習語文是輔助性幫助的。

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覺得一個語文老師一定不要拘泥於教材,適當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是語文教什麼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定不要為了學例子中的字詞而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標籤: 螳螂捕蟬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yme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