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4篇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4篇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1

散學典禮時,老師給我們每一個人都發了一本書,我就選了一本名叫《畫説哲學》的書,我心想:這個可是寒假啊!寒假裏過年,我才沒時間看書呢,再説這本書一定不好看。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4篇

回到家裏,媽媽知道了我要寫這個書的四篇讀後感之後,就讓我好好的看這本書,我又想:有四篇讀後感,我隨便看看寫寫應付過去就行了,於是我回到房間開始看了起來。

“哇!這本書好難懂啊!都是説一些很奧祕的語言來説哲學”我自言自語的説道,這時媽媽走了進來説:“哲學對每一個人來説都很重要,所以你要仔細的看哦!”聽了媽媽的這一番話,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看到懂,不懂的就想想它像表達的是什麼。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隻有思想的蘆葦。”他的意思是説,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但是我覺得人們非常的高貴,可是人們的高貴不在於本身的肉體,而在於靈魂。

從前有一個書生,他非常的聰明,被許多的大官、大臣看上了,都接二連三的請他做官。可是他一次次都拒接了,他還是打算繼續唸書,成為一個聰明人。有一天他經過了一個小巷,那裏面又兩個人,商人看他們鬼鬼祟祟的,就打算進去看看,結果那兩個人要打劫這位書生,打算把他的所有錢都搶了出來,於是這個書生就説:“我處了才華、高貴,什麼都沒有了。”

這句話讓我感受深刻,他可以放棄許多的財產,而去選擇才華和高貴,這值得我們去學習,金錢測量不了才華,才華測量的了金錢。擁有才華和高貴的靈魂,才是最富有的。世間在沒有比人的靈魂更寶貴的東西,任何東西都不能和它相比。

現在,這本書我已經差不多看完了,哲學的知識我也懂了不少!寫的讀後感一定寫的很好。只有必要難度很奧祕、吸引力的書,才能讓我愛上那本書。愛上哲學,愛上生活。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2

今年上馬哲課程的時候,聽金夢蘭老師提過有關哲學的一些發展,她説:“國外哲學主要關注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的聯繫,而中國的哲學則主要強調個人修養”。之後,我便想看一些中國的哲學書籍,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與內涵。於是便去圖書館借了一本書籍,以求增加自己在哲學方面的知識。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先生46-47年赴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出任訪問教授期間根據其講稿整理而成,後又經翻譯為中文。書中大致按照時間的推移順序主要介紹了不同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主要思想、時代背景以及思想家們的個人經歷。

馮友蘭先生在開篇第二章中對中國民族的背景與特點與希臘文明相對比,做出了海洋國家與大陸國家的精彩論述。這一觀點現在為許多人所引用,但大多是為了對比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差異,有的更是旨在強調我們性情中的不足。山與海確實是一精妙的比喻,但我想馮先生的本意還是在用地理的差異對生活方式的影響進而對思考方式及觀念造成的影響闡述文化差異的根源。

在我們先前接受的教育中,中國社會在先秦時代是百家爭鳴,漢武帝之後儒家得官方推崇而一枝獨秀,後又兼有儒道釋三種思想相互爭論交融,但仍以儒家思想為主。但是既然時代不同,那麼背景也不同了,思想方面,不同時期所謂的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不同了。每個時期的思想家都有他們獨立的想法,但通常情況下他們把新的思想藏在古訓的包裝下以求為更多的人所瞭解。大概相信古人之言是中國文化最根深蒂固的觀念之一。

在《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先生將中國思想的歷史分為子學時代(秦代以前)和經學時代(秦漢之後)。按照先生的觀點,秦代以前,華夏大地出於諸侯紛爭的階段,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正處於變革,國家的概念正在逐漸的擴大,舊的政治制度正逐漸瓦解,新生事物的衝擊,舊的傳統不能很好的駕馭國家,在探索中,必然引發新的觀點,一方面由於戰爭或其它原因一些貴族失去了土地、財產,淪為庶民,另一方面一些平民憑藉一技之長或其他原因得到貴族的寵信地位上升。貴族流落民間也將知識傳播到民間。這些都為為百家爭鳴提供了充分的客觀條件。而秦代以後,儘管偶有亂世,但基本上中國大地處在大一統的局面之下,君王們出於統治的需要實行思想統一,思想家們形成的新思想,需要在古籍中找到依託,用馮先生的話説是在舊的瓶子裏添水,而瓶子還能不斷漸漸變大以滿足需求。唯有整個社會的制度徹底的變了,舊瓶子被打破了,才有可能出現真正新鮮思想的出現。縱觀中國歷史,新鮮的思想文化也更多的是在所謂的亂世大有發展。

與西方的哲學的純粹理性思辨不同,在中國並沒有真正專門的哲學家,中國的哲學多數是為了現實服務,因此其強調其人文性,故每種思想打上了思想家的個人烙印,因此,正確理解一種思想的基本觀念,必須先去了解思想家的出身背景與人生經歷。

諸子百家百十家,起源各不同。漢劉歆曾嘗試對諸子進行分類並追溯了其起源,馮先生做了修正總結。套用馮先生套用劉歆的話説: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墨家者流,蓋出於遊俠之士;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

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儒墨對比。儒墨被韓非併成為當時的顯學,它們的許多觀點時針鋒相對的。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作為貴族的後裔,尊禮樂,禮樂本來就是貴族生活的部分,他講求回覆西周舊制,根本上也是希望回覆西周時期貴族的生活,所謂“禮樂崩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後人或是當時其他的人看來或許未必如此。與此相反,墨子出身與手工業者之中,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勞動人民,儘管墨家被認為處於俠義之士,但從墨子的思想中可以明顯的帶有實用性的原則,這與底層人民追求最直接的利益有關。儒墨觀念的一個重要衝突體現在喪葬上,孔子提倡厚葬,且子女要守孝三年,而墨子則認為人死了那草蓆一裹埋入土裏就算完事了,該幹什麼還就幹什麼去。對於貴族來説,厚葬是有這樣的經濟實力的,守孝是有

閒的;對於庶民而言,私有財產本來就是缺乏的,大把的用在死人的身上是浪費,人們為了生存還要進行必要的生產活動,長時間的守孝自然是不合時宜的。觀點的來源於不同。現在,我們大多數國人會理所當然的贊同墨子的觀點,因為至少我們大多數都並不是可以經濟上毫無顧慮的活着,又都被正常的生後所困住,厚葬自然是浪費個人與社會的資源。。

書中有很多對儒墨兩家做了很多對比,歷史上也曾有很多人去比較它們的優劣。但我認為,某些地方他們並不具有可比性,有時候觀點可以不同,無所謂的對錯,無所謂好壞,只是立場不同。清末康梁在提倡變法時,新文化運動的時候,人們都搬出墨子的思想,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思想。在那個時候,我們需要墨家的思想,揚墨抑孔是政治的需要。但在對待學術的觀點時,如我之前所舉喪葬的例子,也許應當站在不同的背景上討論這些問題。另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法家。在先秦諸子中,唯有法家的觀點是相信社會是進步的,孔孟也好,老莊也罷,都希望從過去找到思想的依據。無論儒家、道家、墨家都寄託着個人理想的成分,唯有法家任務們是現實主義者,因為他們的立場本來就是站在國家即君主的立場之上,目的是維持國家機器高效的運轉,法家人物們看到當世湧現出的很多問題矛盾在過去的年代是不曾有過的,故效仿過去不可能起到功效,唯有變革。反過來,單純的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的法家思想純粹是一種治國方針,而非個人的處世準則,明哲保身不是他們所擅長的,法家人物們的結局令人唏噓。法家的最初的角度國家的整體,忽略了個人,因此他們崇尚暴力,缺乏人文的關懷,所以得到的抵制也最嚴重,直到後來的統治者們明白這點後外儒內法成了治國之綱。

魏晉玄學的恣意放達的人生觀在當代一些人的眼中是頗具吸引力的。馮先生稱之為新道家,但他們尊孔子為超越老莊的最高聖人,主名教,法自然。玄學即被尊為新道家,歷史上凡是道家思想大多於亂世復興,魏晉時期雖然有一段時間的統一,但政治上的黑暗是不庸質疑的,正是因為對社會的失望,對當事的“名教”的失望,才會催生出所謂的“越名教”。今天的中國社會文化處在開放的衝擊中,許多人沒有信仰,許多人對世事失望,這或許是玄學思想之所以被許多人關注喜愛的原因。當代中國社會確實出現了許多問題,算不上內憂外困卻也是內外都不踏實。對於這些問題,身邊的同學們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者,有憤世嫉俗者,有熱血排外者。我想我們如果真正想成為“天之驕子”,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些。這些年報紙上屢見外國媒體評論認為隨着中國的復興國內的民族主義空前高漲,這個論調我們看着並不舒服,但細想來不無道理,確實我們有很多想法做法存在盲目性,説起韓國人有人不屑道“棒子”,前些年中國留學生毆打分子的事件屢見報端,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後的報復那不是所謂的愛國。我們應該更關注眼下的現實,也許做不了什麼,但至少要了解,然後還要相信前景是美好的。

總之,馮先生告訴我們一個基本觀點,理解一種思想與瞭解它產生的背景密不可分。這樣才能使得思維更加明細開闊。除了簡單瞭解了各種中國文化思想,這是我最大的收穫。歷史的中國,新鮮思想總是於亂世湧現,抗戰年代中國曾湧現出一批思想文化領域的大家,而現在和平慣了卻被稱為是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大概只有經歷着痛苦,才會反思的更多,歷練的更多。為了成長,我們大學生應當去經歷更多的東西。我們應該試着去了解這些現實(很多人説我們是象牙塔中不諳世事的),對於我們是豐富了閲歷與看問題的角度,既然國家需要我們的力量,那麼她需要怎樣的我們?大學期間,我們經歷一些更多的東西。 説實話在看書的過程中有一些走馬觀花,深入思考的不多,由感而發的一些觀點比較單純幼稚。希望能和同看了這本書的同學共同討論收穫,希望老師能對我的錯誤觀念做出糾正指導!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3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試思維。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

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發現自己的可發展性,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教於有聲,育於無聲,教育有聲無聲之間完成使命。所有這些命題應然:教育應當成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發展性,然而,具體到個人,並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發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導人去看,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並且,可發展性本身也還是個流動性概念,它本身亦能發展,故而,教育要輔佐人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發展,而發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發展性。人有可發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為有心靈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這些特性,這些特性使信息像陽光、雨露一樣被吸納。人的語言也因為人可以吸納各種不同類型的明示或暗示而變得豐富起來,豐富起來的語言本身又大大增強人的吸納能力。然而,這也正是人的可發展性強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語言豐富起來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強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長了的自己。

人有無限的潛能。為了激發這無限的潛能,我們必須要進行教育。

在《教育哲學》這本書中,要求我們要進行人的全面發展:即換個角度説,全面發展是人的內在要求,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一種外在要求;人的要求與社會的要求,這兩個不同的要求,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礎上才是合理的,並且,只有當後者自覺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時,社會的要求才變成社會本身的內在要求,社會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邊呼喊的。

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時常提到。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等的口號的提出等,但當我們真正上課,在學校學習時可並非如此。所謂的“主課”可以隨時搶佔“副課”的時間,每當做作業也可以忽略美術等課程的作業。在這些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眼中,成績被排在了首位。所謂“教書育人”,在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到“人是什麼”,這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瞭解“教育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學習。

果然,作為未來的教育者,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哲學類的讀書筆記4

這本《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是由高清海教授所寫。整本書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傳統現實與哲學,哲學與創新和人與哲學。我一向認為哲學是人類所特有的,而因為人類,哲學才會產生和發展,因此在這篇讀書報告中,我將要就人與哲學關係這個問題對這本書進行一個總結和進一步的探索。

首先,人的本性。書中提到,認識“人”的方法論原則應該是:對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運用“物種”觀點去認識。關於人的本性,自哲學產生以來,一直頗有爭議,歸結起來無外乎“物化”與“神化”,這兩種觀點看似對立,實際上,這兩種觀點分別是從人的物質本性和精神本性來看的。但是“物化”把人歸結為一個物體,這樣就忽視了人的主動性以及自我創造性;“神化”則誇大了精神的作用,把人完全歸為“純粹理性”。因此要從人的“生命”入手去理解人的特異本性,即為什麼人與其他生物與眾不同。的確,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人來自於自然,產生於物性,但是人是超然於物性之上。為了理解人的超然物性就需要知道能夠聯結物性與超然性又能區別它們的節點是什麼,這個節點就是人的生命,或説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與其他生物有相同之處,即受物種規定支配,簡單來講任何其他生物一樣,需要空氣、水、食物等等,但人超於其他生物的點在於,人有主動性,可以改變環境使其有利於自己,例如,誰把,發電站等等,人的“生命”也從單一的本能生命,又添加了自主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人有雙重生命。這種兩重性生命表明人要經歷兩次生成。先經歷本能生命,就是為父母所生,遺傳父母的基因,獲得了生命,汲取父母和自然社會所給的養分。接下來就要經歷自主生命,這是需要每個人自己爭取和創造,接受文化,講求“做人之道”。

以上我們可以得出關於人的本性的結論。首先人有物性同時還有超物性,其次人性既存在於個體生命之內,又超越與個體生命之外,既屬個體生命的統一性,又表現為多樣化的差別性。最後,人性既屬前定的本質,又永遠在不斷生成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是複雜的,這使得我們不能再以簡單的本性認識我們自己。

接下來,作者從人的本性理解哲學的本性。“哲學”與“人性”是有內在關聯的。如歷史,地理等學科都是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人,但是隻有從哲學思維的高度才能把握人的真實本性。作者認為“哲學”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當人認識到自己人的本性的時候,人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本性,生存意義與其它存在的關係種種問題,換句話説,人們開始思考自己是什麼,為什麼存在,自己與其他生物、其他人、自然社會是怎樣的一個關係的時候,哲學就產生了。而哲學本性也就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當人類完成了自己物質的基本需要時,人類會思索自己未來的生活和道路,而這種思索往往是自由的和自覺的,因為外界無法控制和強迫,哲學也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因為不同的人思索自己的方式不同,角度也不同,所以哲學沒有統一的對象,固定的性質和終極的結論。哲學也就是多樣性的,多面的以及永遠發展的。

隨着時間的發展,人因為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變化,要求人與哲學的概念也應不斷更新。人類的前進方向是由人類自己探索的,而每個人的思維又是不同的,一個人的想法越多,思想延展的道路越多,而這種發展往往外界難以控制,所以會有正面的道路和負面的道路出現,人類也往往迷失方向。但是在人類的“自為本性”中含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人類也會審視並矯正自己走過的路。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思想會不斷產生新的哲學,而這些新的哲學又會指導人類走入某條道路。例如,在書中,作者提到,由於18、19世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興起,人類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前進的道路,“人是人自己的上帝”“知識就是力量”(培根)“人為自然立法”(康德)等觀念也如雨後春筍般產生,因為人的壯大推動了哲學的

觀念,即人成為人,不是因為非人的力量,即那些自然中的物質或是不同的神和宗教,而是因為人自身的活動和力量。因此,人找到了自我的真實本性,哲學才能找到自己的理論歸宿。人的觀念的變革,必然會引起哲學觀念的根本變革。

因為哲學與人的這種關係,作者進一步對哲學的理論品格進行闡述,即哲學之祕密在於“人”的祕密。哲學的品格特點與人性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的。第一,人具有兩重本性而哲學也是這樣。在本篇讀書報告中的第一點中已經闡釋了人性的物性和超物性。同樣的,哲學既不是科學,也不是神學,但是哲學對於各種問題的探討常常是超現實的,而對哲學問題的解答,又往往是科學的,所以哲學與人性是一樣的,都具有物性和超物性。第二,哲學與人的關係有着其他學科與人所不具有的特殊關係。哲學既內在於人的生活,又超脱於人的生活,這是哲學所特有的理論性格。哲學看起來玄妙難懂,不想物理化學,可以直接改變人的生活;或像歷史地理,直接描述和記錄人的生活。但是哲學的問題都直接來源於人的現實生活,例如:我們從哪裏來,我們來到世界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是人們對自己生活自覺性的一個體現,因為這種問題常常是我們自發提出來的。哲學並不提供對於具體事物和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它會提供對待根本問題的原則態度、理解方法和認識方法,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精神意境。這些觀念和方法是我們在解決具體問題時的一些根本原則,因此當這些觀念和方法改變時,我們基於人性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第三, 哲學與人性既具類性,也有個性。這是因為哲學表達的是人性的本性,這種本性本來就是所有人類所共有的東西,因此具有類性;但每個人又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表達的人性和哲學會不同,就出現了個性。因此,若要研究人性,或是哲學,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作者在書中最後提到的是人是哲學的奧祕。許多人總是認為哲學是神祕的,人是要研究哲學的,但其實哲學表達的是人對自己的觀點,哲學只是人們瞭解自己的一個媒介。各種哲學的出現,表現的實質是人們對自身不同的看法。而人們看自己不會只從單一的角度或只從小團體來看自己,而是以整個世界為對象的。所以可以説人是一個微縮的宇宙。而如果要理解人為什麼是哲學的奧祕,就要理解人與哲學的“對象世界”。人是以整個世界為對象的,因為人雖然與其他生物一樣都來源於自然,但是人可以通過科學等手段改變自然,不會拘泥於某種特定的自然環境,所以説人是一種世界性的存在。因此我們想要了解人,必須要要回到世界的角度來看人,而要完全瞭解世界,又必須要理解人的一切。哲學就是不斷在從世界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世界中轉換。所以説,哲學看到的“對象世界”,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生活在的這個世界,包括社會等等。但是,人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人開創的,所以,這個世界是具有多重性的,或説是多重世界。“哲學世界”可以説是科學世界和神學世界的結合,因為它既有自然世界對人的“潛能世界”也有人們嚮往的“理想世界”,是自然的和屬人的,潛在的和理想的,物質的和精神的,主觀的和客觀的,必然的和自由的等等具有兩重性質結合的矛盾世界的。正是哲學的這些多重性才得以把握人在生存活動和發展活動中的多重性。因此,哲學,實際上是人以世界為中介的自我認識、自我理解、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的理論活動和理論表達。

在這一篇中,作者由淺及深,由一面到多面介紹了人與哲學的關係,我不敢説我完全理解並認同作者的每一個觀點,但是,我還是從中有一些新的啟迪和收穫,以及對於人性與哲學有了新的認識。

標籤: 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9grp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