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集錦5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説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額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鬆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着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説,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峯。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裏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裏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着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説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説,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説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説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於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着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説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係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説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幷蓄直到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説,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藴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選取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愛哲學,尤其是喜愛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説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正因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説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用心好處。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簡單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發奮。能夠説,中國文化在必須程度上到達了高峯。我們此刻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個性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禮貌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禮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樣。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正因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裏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裏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

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着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到達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到達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代替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美空出身是什麼意思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説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説,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就應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應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能夠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就應不關心哲學,正因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就應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以前説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須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正因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帶給了各種各樣可供選取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説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於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着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説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聯上,因此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説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説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

國曆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qq姓名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幷蓄直到這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應對外來文化時一向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堅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説,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藴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但是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務必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帶給的最高福分。”期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近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掩卷沉思,意猶未盡,遂決定為案頭書,之後可常習也。

不知什麼原因,自己對哲學很有興趣。只是沒有機緣深究。早期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學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費爾巴哈、黑格爾之類,淺嘗輒止而已。後來,曾讀了一點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感覺到了一些哲學的奧妙,便耿耿不能忘懷。後來,也曾探究過一段希臘哲學,也只是興趣而已,未得要領。

關於中國哲學,只限於文化層面,感覺始終不得要領。總覺得,只有西方的哲學稱其為哲學,有一套嚴密的體系,而中國哲學,似乎是凌亂的,在體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認識也是渾渾噩噩的。當然,現在看來,這純粹是自己的無知。這似乎也和我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所形成的意識形態有關,也和文革破四舊否定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有關。還有,由於西學東漸,哲學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學的人,以西方哲學的標準來比附我國先秦思想,對我國古代哲學持一種否定態度,也混淆了人們對中國哲學的認識。但是,不管怎麼説,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認識還是近於無知。如果説知道一點的話,也是很膚淺的。

這次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我的頭腦裏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框架。看到了一個有別於西方的另類特色的哲學體系。當然,這種認識還很不到位,還需要再讀書再學習,爭取有一個通常性的瞭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國哲學也是東方哲學的代表。我還曾讀過一本有關印度的哲學書,當時也很覺得了得。其實,每個民族及其文化發展,都有其精華的東西,我們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華之深,我們都應想到。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開闊的視野。

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的哲學大師,人們並不陌生,也是中國文化哲學史上少有的幾個有自己哲學體系的大學者之一。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就職於清華大學。《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是其代表作。馮先生稱《中國哲學簡史》為小史,是為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導引。

該書主要闡述了先秦哲學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以及後來的新儒家、禪宗、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梳理了中國哲學發展的脈絡。最後簡述了中國哲學和世界哲學的關聯和特點。可以説,這本書給我們繪製了一幅中國哲學由古至今的發展網絡圖。其中,對涉及的要點進行着很好的解讀。使我們不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簡明扼要的中國哲學讀本。

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文化和哲學混為一談。這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們知道了許多中華文明史的東西,往往缺少哲學性的解釋。哲學是從深層次尋找原因。是文明發展的內在的邏輯力量。是一種認識、觀點和精神的嚮導。如果我們有了這種思考,我們就會明瞭許多社會現象。為什麼是這樣發展而不會是那樣發展。就會明白,一種思想、一種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它體現了哪些源流。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收穫頗豐,自然不用概述。但讀書中的許多火花還是有必要記述一下的。雖然屬於掛一漏萬。比如,中國哲學精神對人的主導,以儒家為例,主張入世,主張成為聖人,其人格特徵為“內聖外王”。“內聖”是其修養的成就,“外王”則是在社會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道家主張出世,但道家也沒有不問世事。《莊子》中説,儒家遊方於內,道家遊方於外。這個方即社會。外也好,內也好,都以“方”為座標。所以,儒道兩家正好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兩面,既強調入世也不排除出世。這就使得中國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識分子最為典型,有句話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就是這種入世出世的生動寫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為無為的`問題。孔子對自己的人生曾有一個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裏的“學”不是我們現在所説的學,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這裏的立,是指“立於禮”,是説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就很得當。這裏的不惑,是説這時成為智者,論語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則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違的東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變的。在儒家看來,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以外的東西。人在能控制的範圍內要竭盡全力,對於命的東西,也就是無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東西,人們只好平靜地接受。這就是“知命”的意思。這就引出了有為和無為的的問題。我們知道,儒家講究有為,道家講究無為。道家的無為是強調順其自然,而儒家的有為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定勝天”只能作為口號,鼓舞士氣,真正天數定了的東西,你是無法戰勝的。儒家主張的是在知天命的情況下的有為。有一種説法,叫盡人事,聽天命,表現為一種積極正確的態度。

還有,程朱的理學和陸王的心學。朱熹講萬物歸於理。所以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他説:“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都是其理。舉例説,人發明舟、車之前,已有舟、車之理。有如西方哲學抽象之規律。理,看不見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導者萬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隸,只有順從理而行事。陸王的心學則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認為,宇宙是一個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世界。用句通俗的話説,無我即無世界。像西方唯心主義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認為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只有與人相交時才有意義。不相交時,對於宇宙或對於人都是“歸於寂”的。應用於社會,人的行為歸於“良知”。

最後,説説馮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説。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馮先生認為有四個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順着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所做之事並無覺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識到自己,為自己做各種事。但並不總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瞭解到社會的存在,意識到是社會的一員,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具有道德的意義。四是天地境界。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意識到自己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為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情,構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們大多數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爭取做的好一點。在利己的同時,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爭取上一個層次,到道德境界,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至於天地境界,我們仰望就可以了。馮先生説,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大家都見賢思齊吧。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説,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大學聯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於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説,對於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台《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後,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瞭解。有人所説,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於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聖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於西方聖經的論斷。於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祕。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閲讀,我認為這本書對於一個哲學白丁來説,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於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後,大致能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為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後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説,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為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為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並簡明扼要地説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説,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歎,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着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於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看閒書、做閒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為忙着賺錢、養家餬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瞭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於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慾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於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鬆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於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為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鍊,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迴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後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説很多很多話,然後保持沉默。藉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近日,我重温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縱觀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哲學思想經歷了由分化到融合的過程。正如書中所分析,周朝後期中央權威下降,官師一體走向官、師分離,由此產生了諸子百家哲學思想,按西漢時期著名學者劉歆所分析,“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隨着秦、漢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與鞏固,儒家從諸子百家之中脱穎而出,成為官學,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來的佛家思想所長,在宋朝時形成了儒釋道合流的新儒學。通過不斷融合實現完善發展的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系統地回答瞭如何處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關於人與自身的關係:修身養性、追求幸福。無論是作為入世哲學的儒家,還是作為出世哲學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與自身的關係。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內聖,就需要注重內在修煉,修煉的重點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論上,新儒家“陸王心學”引入了佛學中禪宗頓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後以敬存之,強調通過“格物正事”實現“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學”則強調尊“理”養“氣”,“氣,使人各不相同”,並認為通過個體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實現個體快樂。道家更關注於人如何獲得自身幸福,通過追求個體自由自在地發展實現相對幸福,通過“以理化情”實現絕對幸福。

關於人與他人的關係:仁者愛人、兼愛非攻。儒學的核心是“仁”,所謂“仁者,愛人”,強調的是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對他人的博愛,並且這種博愛由孔子時期分為“君子”、“小人”有差別的愛演變成了孟子時期無差別的愛。道家雖然不主張損害自己利益去關愛他人,但也反對損害他人利益。就連武士階層出生的墨家,也強調主張“兼愛”,並將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衞為主的“非攻”範圍。

關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家國天下、內聖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內聖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國天下”,路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方法是構建一套以“禮”(對君子)和“刑”(對小人)為核心的人倫和社會治理體系(例如三綱五常等)。然而,現實中,“內聖”的人,未必能成為“外王”,例如,奉行“仁義”的宋襄公失敗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卻成功了。對此,儒家給予的“內聖外王”的解釋是:“內聖”可以為“外王”,“內聖”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選,但“內聖”不一定最終成為實際的“外王”。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領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真諦,無論在什麼狀態、無論在什麼職位,我們都需要盡力做到“內聖”、主動做好自己、承擔好自己的職責,這本身就是在踐行“家國天下”的夢想。

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知行一體。儒家在早期並未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的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隨着儒家與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學派”將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強調“天理”,人的行為應遵循天理,實現“天人合一”。新儒家“陸王學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則將宇宙視為一個精神的整體,“心即理也”,通過不斷地實踐來實現“致良知”。而道家則認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運行規律“常”。

中國哲學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是中國文化的基石。通過閲讀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對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系統解釋,然而,作為中國哲學主流的儒學並未真正解決人們的動力問題。早期儒學認為一切天定,要求人們“盡人事、聽天命”,新儒學認為遵循“天理”、“良知”,但並未解決“天命”、“天理”、“良知”是什麼、為什麼要遵循的問題。在激勵約束機制上,採用外部的“禮”、“刑”對人們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予以規範矯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個人身上的自我監督約束機制,這樣必然導致社會監督成本過高、效果不甚理想。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補充,根據道教,個人自覺修身可以實現長生不老;根據佛教,個人據禮行事、遵紀守法是前生“業”的“果”和來世“果”的“業”。事實上,我們知道,促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新教倫理的核心動力機制也是建立在個人基礎上的——為了贖自身的“原罪”。當前,我們國家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整體國力的顯著增強需要強大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支撐,需要構建適應我國當前歷史發展階段的、統一的、強大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的主流哲學思想體系。如何基於個體自我監督而非社會監督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核心動力機制,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立這一思想體系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因應當今中國面臨的新環境、新形勢和新變化。

當今中國,日新月異。與高度穩定的傳統農業社會相比,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着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們的主要生產方式已經從以家庭為單元的農業經濟轉向以大規模組織生產為單元的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人們的社會組織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產生了重大變化,家庭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與此對應,集體、組織和單位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上升。同時,隨着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顯現,家庭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發生變化,家族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勢必下降。此外,由於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於血緣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於共同社區和基於共同興趣的社會網絡生活方式轉變,由此,人們的自我修養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響,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必將呈現出越來越鮮明的“去血緣”、“去家族”化。最後,隨着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超道德力量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弱,人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追求探尋規律性而非神祕力量。這些新變化,對中國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則,解題者誰?

標籤: 讀後感 集錦 簡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kl4m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