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熱門)中國哲學簡史11篇

(熱門)中國哲學簡史11篇

中國哲學簡史 篇1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根據演講稿改編而來的,演講稿是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的關於中國哲學報告。隨後數十年間,《中國哲學簡史》被翻譯成多個版本,《中國哲學簡史》十分短小精悍,而且內容十分扼要,《中國哲學簡史》準確地表達了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觀點,《中國哲學簡史》對人生、處事等對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論述,反映出中國人對處事為人的基本哲學,這些哲學理論就是中國的文化經典,本文將從哲學的內涵、哲學研究方法等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內涵。

(熱門)中國哲學簡史11篇

《中國哲學簡史》由美國麥米倫公司1948年出版,《中國哲學簡史》英文版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其對歐美髮達國家的影響很大,上世紀80年代,馮友蘭先生的學生塗又光先生將《中國哲學簡史》翻譯成中文,至此《中國哲學簡史》迴歸中國文化的世界,馮友蘭先生在自序中評註為“小史者,非徒鉅著之節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其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哲學簡史》並非講述“節略”,而是“全史在胸”。《中國哲學簡史》以馮友蘭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國哲學史》以及《貞觀六書》為基礎,《中國哲學簡史》貫穿了中國各個朝代的哲學理論,是一部十分系統的哲學著作,下面將詳細闡述《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念,並將《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做對比。

1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觀

1.1 哲學的內容

“哲學”一詞並非源自中國本土,哲學實質上屬於舶來品,但哲學與中國的“大道”類似,是所有科學的科學。早在古希臘時期古人們將哲學分為論理學、物理學以及倫理學,而現代哲學理論將其分為人生論、宇宙論以及知識論。《中國哲學簡史》記述了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馮友蘭先生將哲學看作是對人生的系統理解。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人為天地靈長,人對世界的思考也是世界的折射,而世界是人思想的背景,人類現有的任何認知均為知識,思想本身就是知識,而且《中國哲學簡史》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連貫性的,人生論、知識論、宇宙論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研究重點,同時也是三個相互聯繫的理論。

1.2 哲學的特徵

《中國哲學簡史》中將哲學描述為“不可思議,不可言説者”,而哲學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無用”,《中國哲學簡史》以 “無用之大用”推出哲學自身的特徵,哲學本身是十分模糊的,而且不具備討論性,每個人對哲學的理解都是哲學的反應,這種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十分模糊。中國傳統哲學以“無用”定義自然大道,哲學不同於傳統學科,哲學不能直接增加人的技能與知識,《中國哲學簡史》將哲學看作是自然大道,是人對自然的理解,使人類獲得與自然共存的基礎。

1.3 哲學的用處

《中國哲學簡史》中對哲學用處的理解是“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論,哲學的作用是幫助人類達到超乎自然的境界,使人們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中國哲學簡史》的經典理論就是“無用之大用”,哲學的“無用之大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聖”,哲學是通過內在修為的提高創造境界,哲學可以提高人的內在境界,從內在境界超脱自然,從而獲得“心靈的歸宿”,二是“外王”,外界的王者並非手段超羣,而是具備最高的'精神人格,《中國哲學簡史》對哲學作用的理解符合中國古代賢人理解的“內聖外王之道”。

1.4 哲學的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歸納了兩種研究哲學的方法,包括正方法以及負方法,正方法實質上是説明哲學的研究對象,《中國哲學簡史》以理性思維模式對形上學以及範疇進行分析,直接從正面詮釋了行上學方法,《中國哲學簡史》對這種方法定義為“邏輯分析的方法”以及“形式主義的方法”,用名詞的方法表達肯定的分析,其本身屬於不可言説的方法,《中國哲學簡史》中的很多觀點均採用了“形式主義”的方法。負方法主要用於研究不可言的事物,中國傳統哲學方法往往是以意達言,《中國哲學簡史》將這種方法稱為“直覺主義方法”。

2 《中國哲學簡史》的哲學史

《中國哲學簡史》不僅僅單純地闡述了中國的哲學史,同時也在中國哲學史的基礎上提煉出了系統的哲學史觀。馮友蘭先生對歷史的解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事情的過程名為歷史,二是事情的記敍也可以成為歷史,前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客觀性,後面一點體現了歷史的主觀性,歷史的好壞在於記敍的真實性,因此歷史“亦惟須永遠重寫而已”,中國哲學史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哲學史本身,二是後人記敍的哲學史,客觀哲學史本身只有一部,但主觀的解釋卻有很多種類,《中國哲學簡史》將探索哲學的真面目作為哲學發展的主要目的。

3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對比

《中國哲學簡史》與《中國哲學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哲學史劃分方式,二是哲學史的宏觀把握。《中國哲學簡史》捨棄《中國哲學史》的歷史分期方法,而是以中國哲學的自身發展為綱領進行劃分,將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脈絡顯示得更加清晰,《中國哲學史》以子學時代” 與“ 經學時代” 劃分,可以突出秦漢時期的哲學統一思想,而《中國哲學簡史》沒有將歷史作為主要的線索,將中國哲學的發展作為主要脈絡,突出了中國哲學史發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與《中國哲學史》相比,《中國哲學簡史》形成了對中國哲學史的整體把握,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中國哲學史的發展,以中國哲學與宗教的關係為例,每種宗教的核心都存在着其內在哲學含義,哲學上層建築是迷信、教條以及組織等形式,《中國哲學簡史》的上述觀點闡述了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一個本質特點,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倫理作為精神支柱,除此之外,《中國哲學簡史》對“道德價值”與“超道德價值”進行了準確區分。

中國哲學簡史 篇2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盃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裏,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鉅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聖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並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麼怎麼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麼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麼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裏,使我們帶着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於一切的答案。

中國哲學簡史 篇3

哲學始於思想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説,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説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説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 篇4

大概不知道哪裏來的心血來潮,然後一門心思的尋找哲學方面書籍要閲讀。經過網上查詢,朋友推薦,終於選擇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然後當即在網上選購,坐等到貨。

速度蠻快,然後拿到書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後就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沉入到其中,瞭解古往今來的哲學家思想,去思考相關問題。我想,哲學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後來,瞭解到作者馮友蘭先生寫這本書是在國外。學生根據其日常授課進行整理,編纂了此書。一開始只是英文版,先後翻譯成很多語言。後來才翻譯出了中文版,帶到國內。

《中國哲學簡史》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是熱愛。成了很多外國人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人瞭解古代諸子百家的好書籍。

好的書籍,我當然要涉獵一番。

書中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諸子百家的起源,分別講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陰陽家,中國佛學、禪宗。還有,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的發展和狀況。

總體來説,本書按照時間節點,敍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讀性,可觀賞性、可操作性極強。是研究哲學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能夠開啟和萌發相關思維。

説實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學。之前一直在閲讀古典書籍,雖然讀的都是精簡版,但是其中心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過閲讀古代書籍,能夠窺探一絲智慧,萌發我愚鈍的思維。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規律。

直到我閲讀《中國哲學簡史》,發現其實有很多苟合之處。正如《周易》一樣,其實講究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順着規律去推進;《道德經》的精髓莫過於,有和無,無為而治,講究唯心。而儒家歷經好幾個階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綱五常”。這也是我經常跟朋友聊天講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義禮智信”,儒家對於周朝禮法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後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思想成為治國理邦的規則。

概覽諸子百家,領略那個事情人們的思想,對於我來説,能夠細緻的.靜下心來去琢磨。

時間過得很快,年輪在無情的轉着。誰又能説,我們現在這個時刻,不是歷史的塵埃呢。通過這些,能夠促使我變得通透。

我想,對於我而言,更多的是,對於“得失”的一個拿捏。

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必須要去爭取,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應該去大刀闊斧的幹。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可以通過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現實的莫過於財富的增長,“買房置地”是古今人們的做法,也是苟活一世必須要乾的。

但是,在現實努力爭取之餘。我們的思想是否可以靜靜的去思考一番,是為了什麼?因為,社會分工不同,導致我們角色屬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貧賤的,最後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與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我也問過很多人,比我歲數大的,比我小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個人,每個人都炒一盤宮保雞丁,那麼炒出來的應該是是個宮保雞丁的味道。誠如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雖然做的事大體相同(出生,讀書求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體的做法和行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體會。

事實就是這樣~

我想,既然這樣,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那我還是想辦法去將生命的寬度繼續拓寬吧。長度不可把控,橫向的知識積累,人生價值的體驗要更豐富。所以,我不斷地去折騰,來回跑。因為,我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我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崇尚,直到最後,我不後悔!

如果説閲讀歷史,可以以史為鏡,明智;那麼閲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去領悟,頓悟。

瞭解天地人之間的聯繫,諸子百家的思想,不盡相同而又有雷同之處。

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讓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再一次,着實不錯,值得每一個人去觀看。

中國哲學簡史 篇5

翻開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我彷彿打開了一本“天書”。什麼佛家的獨尊,什麼道家的復興,都是類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難看懂,也不想讀懂。因為我對哲學的興趣的確説不上高漲,也許更多的應該是漠然或不以為然,因為哲學在我看來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無當。但是這一次為了完成任務,我必須硬性要求自己把這本書讀完。然而,就是這次的“無奈之舉”改變了我對哲學的傲慢與偏見,嘲諷與調侃。它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對哲學的理解和態度。於是我不再漠視它,而是如數珍寶似的品讀着書中的每一句話,並頗有體會。

黑格爾曾把哲學喻為“廟裏的神”,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個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一樣。”如果讓我來比喻的話,哲學就相當於人的靈魂,人如果沒有了思想和靈魂,那麼人只能稱得上是一具行屍走肉。此書內容令我頓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談話”這部分內容。很多人的確缺乏同自己談話的能力,缺乏對自己審視、懷疑、反省和懺悔的能力。所以會經常被自己矇蔽,糊里糊塗地虛耗和損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給別人給社會帶來傷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其實是告訴我們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沒有了自知之明,就會變得妄自尊大,最終變成別人取笑的對象。所以人在學會與別人交流的同時,也要學會同自己談話。也就是發現自己,發現另一個自己,發現假面具後面一個真實的自己。發現自己的侷限、偏見、愚昧、醜陋、冷漠和恐懼;發現自己的熱情、靈感、勇氣、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特的個性。當你學會了真正地發現自己時,你會在你身上找到許多隱藏很深的連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東西。所以人有時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開來,變成一個個分裂的個體,然後在分裂的各個自我之間進行平等、理性的對話,這正是一個人的內省過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個自我之間的訴説、解釋、勸慰乃至激烈的辯論中,人心深處的仁愛、智慧和正義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已經被繁忙的時代所導致麻木的頭腦又一次學會了驚訝;它讓我這顆原來只會跳動的心臟變成了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忙碌的信息時代,仍然需要有一個哲學的頭腦。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有些人可能不會相信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少它改變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八九點鐘,吃口飯之後便拿起遙控器以電視為伴,直到有些睏意,然後按照我的生物鐘規律我又開長達三四個小時的午睡,醒來後再拿起遙控器一天過得還算“充實”。整個假期幾乎都是被這樣複製着。等到臨近開學的時候,方有點兒浪費青春的遺憾,但一打聽同事,他們也和我大同小異,我也就很自然地不為自己的“虛度年華而悔恨了”。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也變成了一個“追星族”,變成了許多大哲學家的“粉絲”。因為他們的淵博,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底藴,他們的深遂,讓我無時無刻不在為之折服,為之感歎。然而追逐過後我便深深的思索起來: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獨到的見解?為什麼他們可以揭示人類和自然最深處的'奧祕?為什麼他們可以拋開世俗站在另一個高度來審視人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博覽羣書”。因為只有在閲讀中我們才能接受思想的薰陶,才能理解哲學概念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就是與哲學家進行思想對話,在思想的交鋒中,才能磨礪我們的思維,激發我們的智慧。所以曾經從不出入書店的我,也開始學會在那裏駐足;曾經最吝嗇買書的我,也會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經在圖書館裏只是走馬觀花的我,也學會了安靜地欣賞。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説過:“談話使人敏捷,寫作使人深刻。”練習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有條理的連貫思維和深入分析的習慣。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人們往往改變了許多習慣,有的人養成了好習慣,有的人學會了壞習慣,有的人則丟到了好習慣。我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寫點兒東西,絕不放過任何的靈感和激情,所以那時我很自豪地被同學稱為“才女”。然而,畢業以後經過了歲月的磨礪,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熱情和豪邁,而變得懶惰和平庸。有時我也會捫心自問,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我嗎?我難道就這樣隨波逐流一直下去嗎?於是,我也想力圖改變,但每次都是行動拖決心的後退。今天,《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不,應該是無數位中外的大哲人喚醒了我的鬥智,讓我開始去重新尋找過去的影子。於是,我又開始了嘗試寫一些東西,一點心得,一種感受,一絲啟發,一種疑問儘管手中的筆已有些陌生,儘管腦中的詞彙已有些匱乏,但我慶幸我又開始培養寫作的習慣了;我又可以用筆來傳遞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擁有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了;我又有一雙可以發現美和感到驚訝的眼睛了。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沒有驚訝的心理狀態,你就發現不了新的東西,也就將永遠生活在一個沒有變化、沒有發展、毫無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見,哲學使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所以説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哲學,感謝創造哲學的哲學家們,更應該感謝上級領導的敦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讓哲學成為了我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讓我從哲學裏邊獲得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養料、觀點的啟迪和思維的力量。我要把這本書變成我的起跑線,施令的槍聲已經打響,我會目視前方,竭盡全力,一直向前衝!

中國哲學簡史 篇6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 篇7

2XX的盛夏至今,光陰何其匆匆!在學院一個又一個的日子,不知不覺快存滿七年。高中語文教研員,這個常被戲稱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經歷摸索、提煉,在嚐遍酸甜苦辣之後,似乎走完了從喧囂到平靜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與“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會遭遇“七年之癢”?老實説,前一陣子,不能説心中沒有倦怠。雖然一樣在動口、動手、動腦,但動情的瞬間委實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別人的光芒,或者叫喊於眾人之間,眾人還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麼,教研員們,我們的自我在哪裏?當這些心靈的微光在腦海中劃過的時候,我觸碰到了自己的無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機會重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感覺居然一新。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説,而要深入理解之,閲歷、契機皆不可或缺。很幸運,去年年末,在北京清華園的洗禮以及在南京師範大學後山流連時的諸多頓悟,已經為我從《簡史》中獲得精義設好了鋪墊。於是,在儒家“內聖外王”的哲學世界裏,獲得了自我檢省的最好機會,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開釋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條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氏的這句話對我們理解哲學有幫助,對我們藉助哲學成為大寫的人則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煉的“內聖外王”四個字,可以啟迪我們去準確進行教研員的身份定位。很多時候,我們要麼衝得太前,要麼退得太后,或者亢奮,或者萎靡,別人看不懂,自己的內心更是惶惑。實際上,中國曆代聖哲都非不食人間煙火而終日山林漫遊,獨善其身的。內聖,是説他的內心致力於心靈的修養;外王,是説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於前者,教研員要明白學習研究以及內涵提升的價值,話語權決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學科素養;於後者,我們要懂得管理、指導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兩者一體兩面,不分軒輊,不可或缺,我們要學習真正的聖人,不以處理日常事務為苦,相反地,正是在這些事務中陶冶性情,以培養自己接近聖人的品格。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説:愛人。對於教研員來説,“內聖”最關鍵的,是要養成仁愛之心。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裏,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詞的基本內涵。教研員常常躲在幕後,他之仁的實踐首先要包含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説,“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然而,教研員之“仁”難在不僅“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還有另一方面,可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頭,也是它的完成。作為老師的老師,我們的內心要有衡量行為的一把尺,隨時都在使用它來衡量別人和自己。實施“仁”,做一個忠恕有道的教研員其實不難,孔子説:“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內聖”的路徑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具體指引。《大學》所教導的自我修養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對外界事物調查研究,擴大自己的知識;第二步是“用敬”,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現在,學院給教研員們創設的“格物”機會越來越多,但層出不窮的干擾和誘惑導致“用敬”越來越難。平衡兩者關係,對所格之物善加取捨,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相對“內聖”的綿韌,“外王”因其剛性,最難堅持。當你剛剛從事教研工作時,會不知所措而處處有措,時間久了,挫折多了,漸而氣餒,漸而無為。這種懈怠,與老莊之流的“無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無為”,實則“有為”,而情緒低落者往往將“無為”做到表裏如一,其實是很可悲的。

那麼,堅持的`動力從何而來?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説,“我在砌磚。”第二個砌磚工人説,“我在賺工資。”第三個工人説,“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也許你會豔羨於第三個工人的夢想與成就,也許你會鄙棄前兩者的低俗和短淺,實際上三者之差別,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境界層面。馮友蘭將人生分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在這四種人生的境界中,前兩種都是人的自然狀態,後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個境界可以説來自天然,後兩種境界則是人自己的心靈所創造的。哲學的任務是為了幫助人達到後兩種境界,特別是“天地境界”,因為唯有經驗哲學給人的宇宙情懷,人方始可能達到天地境界。當你進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內聖”,不僅自信滿滿,激情洋溢,而且面對“砌磚”的枯燥,既可以心無旁騖,也能夠拾級而上,從而“世上最美麗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層又一層地聳立起來,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間了。

讀書亦是行路,借《中國哲學簡史》,我對教研員的身份認識突破滯澀,順利地抵達了又一個彼岸。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將以“內聖外王”為訓示,格物、用敬,去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 篇8

在工作閒暇,我見縫插針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歷史浩淼,各個時期思想家數不勝數,各種思想各有所異,又有某種必然的相通。讀完後沒有對某種思想的深切認同,亦沒有對某種思想的強烈反對。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奧難解,讀後仍深感理解不夠到位,於是記憶便逐漸恢復模糊。閉起眼再做回味,有兩點似乎和哲學本身並無大關係的特點卻記憶猶新。

首先是本書的框架。作者幾乎開門見山的將中國哲學以內容做了分類,並告訴了讀者每種思想的起源,儘管借用的是漢代學者劉歆的話——-儒家者留蓋出於文士,墨家者留蓋者出於武士,道家者留蓋出於隱者,名家者留蓋出於辯者……接下來便按章節將各種思想娓娓道來。這種分類更讓人感到中國哲學的歷史悠久和廣博。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形成了各個學派,並且已經比較成熟,而西方的哲學鼻祖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現已比我們的祖先整整晚了幾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而西方哲學早期出名的無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藝復興後的西方近代哲學才可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百家爭鳴”媲美。但西方有學者竟聲稱“中國並無哲學,即使所謂的哲學也太過功利”。真想把四庫全書硬塞到這些人的腦子裏,然後他們就可以閉嘴了。

其次是作者對哲學著作被翻譯的態度。原文表明這種態度用了四個字“語言障礙”。意思是任何哲學著作只要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就好比饅頭被嚼碎後味給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無,那是語言本身的一種障礙。我頗同意這種翻譯所帶來的讓人痛心的後果,而這又是人類傳播不同語言的文明所必須要採取的方式。或許這四個字被説成是“語言缺陷”更準確些。語言的確有着非常強的專一性,一種語言對應着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語言對應着一種文化。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東西如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極大的錯位。儘管這是現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方式,我還是無法接受。我以為,不光是哲學,包括其他一些領域也類似,尤其主觀性較強的學科,猶如文學,宗教,同樣不能被翻譯,最好去讀原著。

這麼多年,我所讀過被翻譯的.外國著作極少,能想起來的也就是大學時代所讀的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什麼《挪威森林》《舞舞舞》《尋羊冒險記》……有些連名字現在都已忘卻,還有一些晦澀的西方哲學。讀這些書時,總會覺得彆扭,總懷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會有差別。曾經嘗試着去讀原版的英文書籍,儘管自己英語水平還基本能勝任,但只能勉強了解表面的意思,遠沒有讀漢語書籍的那種意味深長,淋漓酣暢。時日已久,便慢慢喪失了對外國著作的興趣。這是我的一點小遺憾,西方的語言和思維一定有着其自身的優勢,否則,西方人在近代也不會發展如此迅猛,也不會無論從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均超越了國人。很羨慕林語堂,錢鍾書那樣學貫中西的鴻儒,這些精通外語的大師在思維上的活躍和深刻,可能是我們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我有個願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去學習德語,並精通地掌握,然後就可以去貪婪地閲讀德語哲學著作了,因為在那個年齡,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學家,儘管當時對於他們的著作,我連兩成都無法讀懂,越是這樣,便越發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當時學習壓力大,博大的物理學在大學四年裏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個誘人的願望也慢慢化為泡影。

事隔多年,還有很多東西被這本書喚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結構以及作者對語言和翻譯的態度,這也是我所讀過所有哲學史中最難忘的一本。

中國哲學簡史 篇9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説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敍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為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着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説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敍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 篇10

馮友蘭先生繫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後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説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於什麼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為了便於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説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麼,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説: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盪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為本視商為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麼,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由於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為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為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迴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於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着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穫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 篇11

再次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這章。因為最近在寫道德經的解讀,興趣在這裏。興趣是讀書最大的推動力。

1、解開一個迷,道德經這本書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們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會認為道德經是比孔子更早的東西。不過按馮友蘭的考證,不是這回事。他認為《道德經》這本書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話在裏面,但有可能這本書並非他一人所撰寫。

我所要堅持的,只是説,整個地看來,這部書的思想體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時的產物。

馮友蘭認為,這書比孔子的時代要晚。這解開了我的一個疑問。我發現道德經很多內容,實際上是跟孔子唱反調的。比如,孔子主張聖人應該以仁為本,而老子則説: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果道德經的確成書於孔子之後,這種唱反調就容易理解了。

2、物極必反:自然的不變規律

老子認為,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這不是老子的原話,而是中國的成語,它的思想無疑是來自老子。老子的原話是"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和"逝曰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説,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轉變成它們的反面。

這構成一條自然規律。所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則得,多則惑"(第二十二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四十三章),"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讀書筆記。所有這些矛盾的説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規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這條規律的一般人看來,它們確實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説;"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這個道理,有兩個最直接的好處:

1、好處一:當你處在低谷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你對未來會更有信心。當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時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啟發,走出了低谷。後來當上了韓國總統。

2、好處二:當你處在頂峯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就會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經歷似乎説明了這點。她當上總統,達到了人生的頂峯。卻在此後遭遇了閨蜜門,急速下落重新迴歸低谷。

那麼,怎麼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後,避免達到極限,而急轉直下呢?

馮友蘭舉了牛頓的例子:

牛頓感覺到,他的知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對於海的知識。牛頓有這樣的.感覺,所以儘管他在物理學中已經取得偉大的成就,他的學問距離前進的極限仍然很遠。

馮友蘭另外舉了一個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個學生,剛剛學完物理教科書,就感覺到凡是科學要知道的他都已經知道了,他的學問就一定不會有所前進,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訴我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是人前進到了極端界限的標誌。驕,是人應該避免的第一件事。

還有一些物極必反的情況,跟超越客觀環境的極限有關。

比如,一個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來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變成有害的東西。一個人應當只吃適量的食物。這個適量,要接此人的年齡、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質量來定。

這都是事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老子把它們叫做"常"。他説:"知常曰明。"又説:"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

總結:

越淺薄的人越容易驕傲,越驕傲越容易淺薄。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不要膨脹,想想那麼偉大的牛頓,還那麼謙虛的講自己只是一個好奇的孩子,在海邊撿了幾個貝殼。

膨脹很容易讓我們達到極限,進而走向衰敗,最近沸沸揚揚的樂視公司,是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呢?

標籤: 簡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0wlm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