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6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6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6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1

文藝復興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宗教改革也並不能突破神學的藩籬。在哲學層面上,十五、十六世紀的西方仍然處在精神矇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學的啟明星為其拉開了黎明的大幕,從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到萊布尼茨,不同領域,他們在推動了西方哲學的發展。羅素的這部《西方哲學史》帶我們重新回顧西方哲學發展的那幾百年,梳理西方哲學的發展。今天我就來淺談一下科學對西方哲學的影響。

天文與物理為科學奠基,對中世紀哲學觀的衝擊,始於天文學的領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學説的可能性假設而被教會燒死,他最偉大之處,可能正在於不以權威教條和直觀感覺,而以事實依據做判斷,並且大膽提出假設的精神,這也正是科學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學的衝擊是必然的,西方湧現出了許多的天文學家,泰寇·布剌、布拉赫、開普勒、伽利略等,他們有的支持舊天文學,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證明了開普勒的一些推論假設。他在力學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慣性定律。但是異端思想的泛濫當然讓天主教會倍感威脅,於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審判,並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個年代,科學之路可謂荊棘重生,險象重生,科學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險在做科研。終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在英國的牛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推導出了行星理論中所有事實。

這四位科學的先驅,將十七世紀的歐洲引向了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科學的昌明刺激了哲學的進步,十七世紀的哲學仍然帶着神學的桎梏,同樣需要開拓者們披荊斬棘,為我們開闢道路。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詳,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強調信仰的勝利,對哥白尼和開普勒的學説嗤之以鼻,對正在發生的科學事件也一無所知。托馬斯·霍布斯則在政治哲學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極端的王政政見,在《利維坦》和《公民論》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的出現,對近代哲學體系的創立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被稱為西方近代哲學的三座豐碑。他們很好的繼承前輩的理論,併發揚光大。

與很多朋友初讀這本書的感受一樣,讓人感覺枯燥且晦澀難懂,考驗個人意志,單單從這一點上來説,完整讀完這本書的人就有很多收穫。對於哲學,我是非常感興趣的,它能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2

哲學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時教科書裏所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論中所介紹的哲學,看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風趣,簡直能夠當一本稍微深奧一點的笑話書來看。這是促使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平時學習馬克思所説的哲學,或許是因為是編製成教科書供我們學習的原因,那裏面所説的資料總是異常深奧而又枯燥無味,致使我看到甚至聽到“哲學”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沒意思,可是羅素筆下的哲學,讓我忘卻了這種恐懼,他論述清晰,把其他哲學家原本很深奧難纏的東西講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淺出。

這本書從希臘禮貌開始,一向到19世紀的西方哲學家都有描述,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有所闡述的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敗的地方,所以讀來讓人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的深刻的瞭解和把握。

正如在緒論中作者説的: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社會環境塑造着哲學,而哲學又反過來影響環境。因而要理解一個時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學。十分深刻的話。我們此刻很多人對於此刻中國的種.種現象不理解,或者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實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有所瞭解後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情形、怪狀都會有所瞭解和欣然接納,這就是哲學受到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環境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例子。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它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也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説過,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説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説對一種哲學學説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能夠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讓我明白了,哲學能夠是一門淺顯易懂、實在的學問,而不是隻是學者口中的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3

哲學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時教科書裏所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論中所介紹的哲學,看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風趣,簡直可以當一本稍微深奧一點的笑話書來看。這是促使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平時學習馬克思所説的哲學,或許是因為是編製成教科書供我們學習的原因,那裏面所説的內容總是特別深奧而又枯燥無味,致使我看到甚至聽到“哲學”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沒意思,但是羅素筆下的哲學,讓我忘卻了這種恐懼,他論述清晰,把其他哲學家原本很深奧難纏的東西講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淺出。

這本書從希臘文明開始,一直到19 世紀的西方哲學家都有描述,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有所闡述的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敗的地方,因此讀來讓人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的深刻的瞭解和把握。

正如在緒論中作者説的: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社會環境塑造着哲學,而哲學又反過來影響環境。因而要理解一個時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學。非常深刻的話。我們現在很多人對於現在中國的種種現象不理解,或者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實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有所瞭解後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情形、怪狀都會有所瞭解和欣然接納,這就是哲學受到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環境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例子。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它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也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説過,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説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説對一種哲學學説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 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讓我明白了,哲學可以是一門淺顯易懂、實在的學問,而不是隻是學者口中的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4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面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通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通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着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日記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當我懂事後,當我懂事後親身面對了死亡後,在面對死亡後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着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着我,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後我父母的死和最後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現在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5

前段時間,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此書名為哲學,但西方所謂哲學乃為科學之科學,統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將此書視為歐洲文明發展簡史亦不為過。通讀猶如囫圇吞棗,卻也得出了些心得,現依據閲讀時的隨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脈絡清晰而以。本文相當枯燥,請選擇性閲讀。

按照歐洲歷史學派對古代社會的劃分觀點,將近代之前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者分界線是公元476年歐洲奴隸制社會的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與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光輝照耀整個歐洲。也就是説分成這麼幾個階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時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時期,也就是通常所説的中世紀,1500年之後又劃分為近代、現代等。

對照中國歷史年表,發現東、西兩個當時幾乎決裂的、獨立發展的`文明之間竟有如此巧合。(此處所説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統歐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晉朝滅亡,至此中國文化最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

公元十四世紀,明王朝建立,中國在經過短暫的元代統治之後,傳統學術界遭到毀滅性打擊,繼而進入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上古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文明猶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發展狀態。

中國傳統漢文化思想體系得到建立和確認,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為主,尤其以儒家為正統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綿延至今,之後數千年,中國再沒建立新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是對先秦思想體系得承襲、融和、分支和發展。史學上的極端觀點認為,秦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思想家了,而晉以後連真正的知識分子都很難找到了。

西方社會將古希臘稱為經典時代。那時期建立起來的哲學、科學體系被稱為經典哲學、經典數學等。丟番圖創建了代數學,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窮舉和趨近概念是微積分的原始思想。經典哲學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結束了“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家單一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的哲學體系,從此,哲學將人本身作為研究對象,並由此開始了倫理學、政治學、法學等重要社會學科的研究。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6

今天讀西方哲學史,驚歎東西方哲學的相同,是偶然還是自然安排,還是演化的奇妙之處。

荷馬史詩,和中國古詩,差不多生髮於同個時代,還是中國文字的優美,境界。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寫詩,為什麼,抒發情感。

時代文明的發展,差不多是在同個起跑線,全球多個文明一起發展,競爭,當然當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個地方有一樣的文明,都在尋找一樣的問題,寫一樣感人的詩,記錄當時的情景。

泰勒斯,説萬物是由水做成的,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復歸於它。你看水的形態,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結冰,蒸發,雲,遇到冷空氣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動物等都需要水,説明古人觀察細微,總結經驗,得到這個水是萬物之源,中國也有上善若水之説。只是沒有追問水之終極。還有説火是萬物之源,火的'形態,火的重要性,物質燃燒之後的灰燼,循環往復的過程,只是物質太單一了。

畢達哥拉斯,説萬物都是數,開創了數學,幾何,科學之根基,有一個只能顯示於理智而不能顯示於感官的永恆世界,牛人。

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1+1=2三角形,這種只在我們思想理性裏的數,也發展了演繹法,邏輯推理。如果沒有數,估計就沒有了後來的科學。

土氣火水

恩培多克勒,確定世界是有土氣火水這四種元素組成的,相互制約,平衡,中國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説,他已經發現了空氣的存在,他發現空氣是一種獨立的實體,證明這一點是由於觀察到一個瓶子或者任何類似的器皿倒着放進水裏的時候,水就不會進入瓶子裏面去。

希臘雅典是個哲學的土壤,奴隸制和商業的發達,給這些哲學家,不用去耕種,就能過很好的生活,他們有充沛精力時間找尋神學的根本,萬物的本源,我們看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構成的,到底有沒有來世,如果有,怎麼證明,看似很傻的問題,吃飽了沒有事情做。可是會有意外收穫。可能是我們現在説的生物學思維,自然生長。

商業的發達,也帶來了財富,包容,更多的思想,彙總,有好的問題,解決辦法,想法更條理,也更天馬行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ydmd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