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6篇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6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6篇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1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應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透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透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着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因此"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能夠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當我懂事後,當我懂事後親身應對了死亡後,在應對死亡後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着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着我,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後我父母的死和最後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此刻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祕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着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它需要有什麼來明白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職責。人類根本的職責,是發展科學,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展科技,在現今的狀況來看,只有持續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於世俗了。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2

但凡想到哲學,總是出現安靜沉穩的哲學家,通篇長論的哲學文獻,還有千轉百彎的哲學思維。對於我們大多數人,哲學是高深莫測難以觸及的,可是正因為它的深,我們更需要去領略在不同於我們常讀的校園小説之外的另一種境界,一種哲人的俯瞰這個世界的視野。

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閲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用一顆安靜的心去閲讀,更有利於我們哲學思維的`形成。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知識外的教條。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我因此也想到,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白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 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式思維。

羅素接着説,哲學象科學一樣訴諸於理性而不是訴諸於權威,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啟示的權威。這裏傳統的權威是指國家機器的強力,啟示的權威則是指神學中的教條,上帝旨意之類。既然哲學和科學一樣理性,那哲學存在的必要在哪裏呢?羅素認為,科學回答不了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而神學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經不象過去幾個世紀那樣使人信服。羅素舉了好多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問題,個人認為遠不如這三個直觀:“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當然羅素的問題層次較高。象這三個問題在實驗室裏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説,神學家的答案已經失去光輝。而哲學恰好來鑽研這類業務。 再回到羅素這篇緒論的開頭,來談談哲學的特徵。羅素説,“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與倫理,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就科學這個詞最廣泛的意義而言。至於這兩種因素在哲學家的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則各個哲學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同時存在,這是一個問題,但也確實如此。心靈往哪裏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揮,只有你的心靈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還是一個迴避不了的烙印問題。

總而言之,讀羅素,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次心靈的洗滌,也是對自我的昇華,哲學,是智慧的代名,讀過<西方哲學史>,讓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3

讀梯利版《西方哲學史》,這是我繼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學史》和羅素版《西方哲學史》後讀過的第三部西方哲學史著作。與那兩部相比,我更喜愛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雖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學者所普遍擁有的“自我中心優越感”,但從該書整體編寫來看,是我讀過的線索最為清晰,表述最為客觀的哲學史書;其二,哲學本身是一門需要爭論的學問,作者作為一名現代的哲學學者,卻能夠儘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場進行評論,而是使用歷史上不一樣哲學家的觀點,以歷史客觀背景為基礎,進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這樣的寫作風格,頗具“信史”之功,讀來也讓我收穫頗豐。

閒言少敍,直接説説我的讀後感吧:

1.從作者的哲學史脈絡中,能夠真切地看到思想的發展不是斷裂的,是一脈相承和不斷融合、折中、反動的結果,有理、有據、有節,讓我一下子將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梳理個透徹明白。梳理清楚後才真正發現,思想的發展原來才是世界發展的真正推動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學史發展脈絡後,才真正明白了哲學所關注的三個問題及關注這三個問題的原因:

哲學關注三個問題及原因是: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只有明白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明白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明白“根源”,進而明白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麼?就應怎樣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明白,到底是什麼?就應怎樣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羣體的角度明白,到底是什麼?就應怎樣過?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3.透過哲學史的閲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展脈絡,並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有潛質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訴諸於“宗教”

階段二:隨着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展屬於自己的“哲學”;

階段三:由於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後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並將着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階段四:隨着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人類很難運用理智解決意志問題,因此,人類開始將哲學與神學分離,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懷疑和反叛意識,將人類從對神的思考拉回到對人、對世界的思考上,近代哲學肇始於此,在近代哲學中,人類的思想意識形態之因此有了很大進步,源自於人類更加“務實”,同時,也使用了更加“務實”的思考方法。總的來看,近代哲學的.着力點放在了“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即知識論上”,人類綜合了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又補充了培根、穆勒的歸納法,還加上了更為現代的新方法,從而使得人類有了飛快的進步;

如果按照目前已知的哲學史發展的歷史規律大膽地進行推測,在未來,哲學的下一次大發展就應會把研究的問題再次關注信仰和意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運用已有的、更為有效的方法進行研究,並最終將着力點回歸到“人的問題上”,從而促進整個世界再來一次更為驚喜的發展過程。

思及至此,突然有了一種想法:中國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向將“人”的問題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如此看來,未來世界哲學發展的起始點很有可能就在我們中華大地喲,很有可能伴隨一次中華禮貌的文藝復興和啟蒙户外後,使中華大地成為未來世界思想的爆發點和引領地,就像近代哲學發端於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户外一樣……雖然覺得這個思想復興和啟蒙的户外有可能並非在我們此刻這一時代進行,甚至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可能看不到這個過程,但這樣一想還是不免有一些小興奮,真心但願如此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4

本週繼續閲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説,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説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裏,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祕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

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迴,而有金字塔;而後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於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的一天24小時,一週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繫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的來裏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於青銅時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展,不管哪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

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為之傾倒。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5

《西方哲學史》我選取了梯俐、伍德編著的版本。正因看到有些書上評論説:它擁有更通俗的解釋和客觀的立場,因此就選取了它,望讀能讓自己對哲學史有個基礎性的瞭解。此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刻把它讀完了,但留在腦子裏的東西不是很多,還好,我做了筆記,能夠隨時翻來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書。

這本書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希臘哲學、中古哲學、近代哲學。每個部分後面也包括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以及哲學流派。當然凡是影響重大的哲學家和流派所做的説佔的資料都是比較多的,如柏拉圖,奧古斯丁,康德等人。當我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我驚訝的是它講的是自然主義哲學,這點讓我很不解。正因我總覺得自然是跟科學有關聯的,跟人文扯不上關聯。而到讀了後面的具體資料時,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樣一回事。正因哲學的起源和發展是離不開一些條件的,而自然條件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希臘哲學是自然主義的哲學的一個原因吧。在這個部分裏,人們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構成的的本質,是户外還是靜止?讀完這個環節的時候,我已經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麼構成的了。但當我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思考的時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卻有個疑問:馬克思關於世界本質的認識是不是也存在問題呢?後面主要講了希臘哲學頂峯時期的狀況,即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個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於這三個人物無論是文學還是教育學都是講的很多的。我覺得這個時期的哲學是任何一個年代都無法超越和凌駕的。有人説蘇格拉底的思想到此刻都影響着西方人,也有人説蘇格拉底推動了西方科技的發展,由此可見這時期的哲學的價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學,我對這部分哲學很感興趣,源於我對宗教的興趣,正因我是在三種宗教信仰的包圍中成長的,但是我沒有宗教信仰,多種宗教環境讓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終都把宗教當成了一種文化,我也始終不能明白他們做禱告、禮拜以及跪拜的行為。個性是我的同學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們一向告訴我説,你不是穆斯林,因此你不能明白作為穆斯林的驕傲和自豪,當然你也不能明白我們的拜功。我確實感受不到他們的那種虔誠,正因我總覺的.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就應是一個無神論者,為什麼還會篤信虛無的神會賜予我們所有呢?這是我的一點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實讀這一部分時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這時期的哲學家大談特談神或者是上帝的時候,我開始懷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們那麼多論述後,我竟然出現了堅信上帝存在的傾向,還好,這個時刻很短暫,我是唯物主義者,由此我覺得宗教對人的“殺傷力”很大。我是帶着神祕感來讀這部分哲學的,但是最後並沒有多大的神祕感,因此我覺得中世紀的哲學,正因某種原因提前給自己蒙了一塊麪紗,面紗背後,其實什麼也沒有,但是中世紀的文化藝術,還是很值得人們去欣賞的,我比較喜愛以中世紀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原因是充滿了激情,浪漫,自由與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學,他離我的年代比起前兩部分是近的,可在明白上卻趨向了一種複雜。當應對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很激動,正因不會像中世紀帶着宗教的束縛,而是一點點的展露出科學精神的曙光,用科學的規律性的東西去解釋世界和禮貌,心裏彷彿一下子亮堂了許多。儘管如此,但它並沒有完全同經院哲學決裂,神學的偏見依然存在。然而當哲學走到康德那裏的時候,他説,休謨把他從“獨斷的睡夢中喚醒”,同時他也把我從理性的夢中喚醒了。他説:“一向到此刻為止,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行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潛質,此刻務必批判或開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潛質”。於是有了他的三個批判,對我而言,是種風暴。正因我沒有懷疑過理性,而且崇尚理性。此刻看來,我有點錯了,理性也會存在問題,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當讀到黑格爾的時候,我再一次激動了,正因有部分資料我能夠明白。之後我才找到了原因,是正因我所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一部分是源於黑格爾的哲學。我覺得他的偉大不僅僅是提出自己獨具特色的觀點而且促進了哲學史和宗教史的發展,在他之後產生一批哲學史家如費舍、策勒爾、文德爾班等。再到之後,我覺得哲學真的是飛躍了,但是也越難解讀了。我對胡塞爾真的是提不起興趣來了,海德格爾給我比較詩意的感覺,看到他彷彿看到美麗的詩意的棲息的生命,但是他的《存在與時刻》讓我很痛苦。還是很喜愛他那句話: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織着因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杯具性的焦慮和苦惱。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句話,讓我有了活着的勇氣,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開,此刻看開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種活的方式。一向都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正視死亡和杯具!我想我會堅強的應對……生活中隨之而來的一切!

這本書讀完我總體的感覺就是:腦子一邊是水,一邊是麪粉,攪攪成了漿糊。我覺得如果不對裏面具體的人物及著作做詳細的閲讀的話,僅憑史上帶給的資料,是很難讀懂這些哲學思想的。通讀之後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當別人提起伊壁鳩魯,施特勞斯,伯格森等人的時候,我不再陌生,但是也只能到達見過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覆去閲讀做到整體的把握,給我的專業學習帶給幫忙。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6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試思維。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標籤: 哲學史 讀書 西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jrvq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