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集錦15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集錦15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集錦15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

黨的十八大已經勝利召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時代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的精神生活迫切需要提高,優秀傳統文化迫切需要得到發揚和繼承。文化傳承問題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問題。易經作為其中的一份子當然需要我們的傳承和發揚。

為了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配合國家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提高同學們精神生活,加深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傳統文化典籍的尊重和愛護,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傳統文化社於20xx年11月15日舉辦了易經講座活動,李文明老師精彩生動言語讓人們陶醉在易經的文化之中。更加加深了同學們對易經的瞭解。

這次講座活動現場十分活躍,不斷有同學提問,老師也做了十分詳盡的回答。老師風趣的語言不時讓同學們笑聲不斷。然而本次活動也存在許多問題,講座會場上,紀律不是很好有同學竊竊私語,有同學玩手機,有同學打瞌睡,紀律比較散漫。另外,話筒等電子用具沒有做好檢查工作,導致活動過程中出現聲音效果不到位的情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次講座受到院領導和校傳統文化社高度重視,也取得了”解讀易經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活動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整個講座卻是十分成功的。老師講的十分精彩,同學們互動也很精彩,同學們也深刻感受到易經的魅力。活動雖然十分成功,但是對於本次活動出現的問題日,不斷進步後一定要改正。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2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區域文化精髓,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傳統文化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學校經研究決定重點圍繞傳統文化中的“仁”、“信”、“禮”、“孝”、“廉”五方面內容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宣教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確保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湯國柱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明確職責分工,由教務處和團委共同完成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確保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並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學習踐行活動。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論語》的學習、踐行活動

根據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由團委統籌安排,在全校學生中開展《論語》的背誦活動。學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組織下達到人人會背。20xx年9月份舉行了全校的《論語》背誦大賽,抽查的學生背誦流利,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在重陽節學生進行了《論語》的踐行活動,“給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沏茶”等踐行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行孝的美德。20xx年11月份要求各班召開了《論語》誦讀班會,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每天早自習班主任安排學生進行20分鐘的誦讀經典活動;每週開設一節誦讀課(班主任自行安排);每月安排一次誦讀為主題的班會(團委統籌安排),通過這樣系列的誦讀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優秀品質。

除此之外,20xx年10月學校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主會場的直播,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講座,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從而樹立好好學習的志向。

10月20日,我校召開了第十三屆文藝活動。活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展出了繪畫、硬軟筆書法、剪紙等優秀作品,用多樣的活動形式展示了學生的特長,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徵,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其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師長,孝敬父母,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積極發展學生特長為原則,20xx年10月份開始了特長教育活動。特長教育活動在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下,精選特長教師,給學生創造展示特長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3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提高中國小生文化素質,推動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我校組織織開展了有效活動,取得一定成效。

一、工作部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國小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我校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開設了傳統文化教育課程。

二、工作內容與形式

我校1—6年級都開設了傳統文化教育課,每週1課時。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之中。每個年級以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教科書(試用)《傳統文化》作為教材,教材內容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旨,涉及蒙書誦讀、詩歌誦讀、古城建築文學巨匠、魅力漢語、曆法與生肖、民間傳説、娛樂體育、曲藝與雜技、對外交流、傳統工藝、陶瓷藝術、歷史名臣、科學技術、中華河流、政治人物內容,我校要求每週不少於一節傳統文化教育課,保證教學保質保量完成,並倡導通過有關課程及活動開展了相關活動。

三、取得的成效

《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設,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代美,而且意藴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藴和職業道德操守,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藴。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4

為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增強學生以及廣大社區居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國小積極響應上級《關於舉辦中國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的通知》,國慶期間在社區開展了以“用心傳承文明,用行成就未來”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引導學生以及社區居民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地瞭解與體驗。現就學校組織開展的這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悉心組織

在接到上級文件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這一精神。在國慶放假前,及時召開相關會議,下發主題系列活動文件。認真研讀文件內容,結合“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集思廣益,在學校德育科的帶領下悉心組織這次活動。為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各抒己見,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精神。

二、精心策劃,形式多樣

根據文件精神,我學校主要策劃了以下幾項活動:

1.戲劇表演。同學們給社區帶來了精彩的戲劇表演,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天台山國小的風貌。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

2.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為了讓學生和社區居民更直觀的瞭解傳統文化的魅力,老師特意準備了一堂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在課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出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得到了學生和社區居民的熱烈響應。

3.書法展示。傳統的書法有着獨特的魅力,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國小的學生們給社區居民展示了他們的書法作品,並和居民一起現場體驗了書法的魅力。

三、積極分享,及時總結

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隊員們滿載而歸,在國慶假期開學的第一天,在中隊輔導員的組織下,各中隊就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隊員們紛紛分享收穫。各自分享總結活動間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瞭解。同學們和社區居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此次活動更促進了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加深了傳統文化在校園和社區的傳承與創新!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5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的理論支持。三年來,我校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教育活動的內容,使中華傳統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

領導在思想上重視,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教研會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宣傳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教師利用班會、誦讀課向學生明確需要以傳統文化塗亮人生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誦讀益處。學校的柵欄上懸掛的《弟子規》、《論語》、《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的宣傳板畫,校園內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裏、教室裏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時刻感受着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學校開展的有關活動也通過校園網站和校報及時報道,擴大影響。

二、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1、組織健全,職責明確

我校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黨委書記具體抓,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全體班主任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部分語文教師為主要成員。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人員的分工,職責的明確,活動方案的起草;教務科負責誦讀課程的安排落實,學生科、職教科負責日常班級誦讀情況的督查並組織開展誦讀比賽;語

文教師負責安排學習內容,並進行專題講座;學生科負責所有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2、成立傳統文化大講堂專業團隊

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涵蓋內容非常廣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需要精心選擇和安排。學校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專業優勢和閲歷豐富,知識淵博的老教師的特長,組建了傳統文化大講堂講師團。根據宣講內容,結合個人特點,講師團成員各司其職,通過查找資料,認真組織,每個人都針對不同的內容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學,為全校師生快速解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提升個人修養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三、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講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利用每天上午早讀前10分鐘和每天中午上課前10分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科、職教科分別對高中、中職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

3、組織比賽,隆重頒獎

為檢驗誦讀效果,由學生科負責組織了各班級的誦讀比賽,比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校學生均參與其中。經過預賽、決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學校拿出一定資金進行獎勵,並專門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暨〈弟子規〉展演》頒獎典禮。除了部分獲獎節

目展演外,又組織編排了體現中華傳統精髓的節目,獲得觀眾一致好評,並被扎蘭屯電視台全程錄製,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典範。

4、學校全面開展書法大練兵活動,積極創建書法名校。聘請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吳全仁老師為全校師生進行書法講座,由校內書法教師進行指導,定期為教職工上書法課,檢查教職工的書法作業,全校上下形成了大練鋼筆字的良好局面。學校還組織全體教職工收集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修身、勵志、做人”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請書法老師撰寫,印製成校本教材,供師生習練書法,同時還有育人作用,一舉兩得。

5、組織傳統文化講學活動,三年來,學校組織了多次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講學內容主要是《論語》、《道德經》中相關篇目,王鋭明老師做了《如何解讀,<論語>》,《學習<論語>的意義》、《略讀<道德經>》《從<道德經>的思想智慧中汲取教育管理創新營養》、《道德經給我們的人生啟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道德經>中學習學生管理的智慧》《<老子>》老在何處》《<道德經>中人與自然、社會和諧》《<道德經>的養生學》等,學校還要繼續開展講學活動。

6、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太極二十四式操的習練,太極操作為中華傳統之瑰寶,一方面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修身養性。為強化學習,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和教職工練習。

7、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開展剪紙、手繪臉譜等手工藝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取得的成果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

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藴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誦讀和講學活動,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四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4、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藴和職業道德操守

開展經典誦讀和講學活動,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藴。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雖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積累了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感覺到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活動的形式還可再多樣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傳統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定會有所突破!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6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區域文化精髓,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傳統文化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深入落實學習、踐行《弟子規》活動實施方案,學校經研究決定重點圍繞傳統文化中的“仁”、“信”、“禮”、“孝”、“廉”五方面內容,我校於20xx年開始在學生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宣教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確保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明確職責分工,由政工處完成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確保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並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學習踐行活動

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徵,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其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師長,孝敬父母,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0xx年4月我校在清明節時組織學生進行網上祭英烈活動。讓學生觀看英烈的先進事蹟,瞭解英烈的過去,給孩子講解有關清明節的知識,瞭解傳統文化。

20xx年5月由政工處組織學生進行母親節孝親活動。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孝敬自己的母親,例如:跟母親説句真心話,給媽媽洗一次腳,幫助媽媽做一次家務,給媽媽捶捶背等等。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家長的辛苦,增進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並且也教育孩子不要僅僅在母親節這樣做,每天都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盡孝。

20xx年6月我校政工處組織全校各班進行端午節活動。學生們在各位班主任的帶領和指導下自己動手包了種子。不僅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文化,而且還鍛鍊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並且也品嚐到了自己勞動的甜蜜。

政工處組織全校學生觀看了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對全校學生提出了文明禮儀方面的要求,讓學生明白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政工處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並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三、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

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利用板報、櫥窗宣傳、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營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同學們暢遊在書的海洋,汲取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總之,我校在校長的高度重視下,統籌安排,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載體,積極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豐富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讓他們成為祖國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7

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我校教師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相關理論,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開展研究活動,有效地推動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教學和教育能力,我校的傳統文化進課堂教育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樹立傳統文化的學習觀

重視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引導學習,引導學生樹立“處處有傳統”的觀念,指導學生在課堂中關注傳統文化,拓寬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渠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語文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積累、探索,關注周圍的人、事、物,開展傳統文化的積累交流評比活動,養成看報、聽廣播、做筆記、記日記等習慣。通過樹立學生傳統文化學習觀,不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意識,從中體驗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促進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2、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的逐句逐段細嚼慢品的教學模式,找準接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對文中涉及的傳統文化進行合適的拓展講解。課堂上教師充分啟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

閲歷等主體經驗,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慾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體驗、感

受,用自己語言表達出來。

3、以教學設計為主,積極開展傳統文化語文教學模式的優質課賽課活動。課題組成員每人都必須參加並參與評價,課堂模式實用且效果較好的給於獎勵並在課題組中進行推行。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8

自“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以來,我校根據制定的活動方案,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傳統文化的活動。

一、經典在手,每日記誦。給全體學生髮放了《弟子規》讀本,做到了全體學生人手一本傳統文化經典,每天學習記誦。互相交流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並且很快的把其中的精髓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二、利用週一晨會、週四班會課詩文誦讀課反覆薰陶,重複教育,反覆抓,抓反覆,日久天長,學生無形中理解了其中內涵,成為自發的精神支柱,促進了學習與生活。

三、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活動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的牆文化突出經典名句;校宣傳欄對《弟子規》內容進行細化與分解宣傳;

四、開展了以“誦讀傳統經典”為主題的徵文比賽,通過活動讓學生更加喜愛傳統文化,並學會積極運用傳統文化。這些措施不僅可以讓師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更給我校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五、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領略民族文化風采,接受人文薰陶。語文本來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歷來是一個人文化水準的最外在、最鮮明的標識。因此,它本來就該滿貯着文化的精華來到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甜味與魅力。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9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兩個班的傳統文化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教科書《傳統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四個教學手段誦、説、背、寫。下面就每個方面具體談一談。

一、誦

本冊書所選的篇目都是經典篇目,對學生的做人和學習有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美美的誦讀課文是一種享受精神的享受和知識的享受。所以我採用了泛讀課文,自讀課文,譯讀課文等多種方式。每學一篇古文古詩,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學生自讀的時候,我會把古文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讀。針對部分學生識字量較少,不能順利讀下來的情況,也為了使得學生認識更多的字,我會找出一部分難認的詞語或者生字教學生讀。等學生能正確認讀沒有拼音的古文後,再放開手讓學生讀熟。比如,教《詩經。衞風》這一課,學生總讀不熟,我一遍一遍地教讀,仍有一部分孩子讀不熟,我採取分節奏教讀、個別指導等方法,幫助學生能熟練朗讀。

二、説

文言文對於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先採用讀後才讓他們“説”,在説中體會文中深奧的內涵!在一遍遍誦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對古文的內容有所理解和感悟。我根據文章特點帶領學生對古文內容做簡單理解。有的文章,我會把文後的解釋讀一遍,再讓學

生自己想想懂了什麼意思;有的文章,我會讓學生説説是怎樣理解的。比如,學習《墨子。染於蒼則蒼》一詩,我讓學生自己説説明白了哪一句,好幾個學生説的很準確。可見,在自讀自誦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

三、背

熟讀成誦經典美文,對孩子來説是個很好的事情,可以説是終生受益!背誦是最關鍵的教學環節。我要求每一篇古文古詩必須都要背熟,無一例外。今學期教給學生最主要的背誦方法是反覆朗讀,讀到一定程度自然背過。很多孩子已經比較熟練的接受了這樣多讀成誦的方法。

四、寫

每次背完一篇古文古詩,我會要求學生把它抄寫在練習本上。一是為了鞏固背誦,二是為了能提示重視書寫古文古詩。寫完後,同位兩個再互相批閲。這樣的訓練還有一個私心,就是希望學生再期末考試的時候,若遇到默寫課外的古詩時能把《傳統文化》上的古詩寫上去。

一學期下來,我看到我們班的學生能熟練背誦每篇古詩古文,能重視這門課程,能掌握了一定的背誦方法,頭腦裏有了一些積累,心裏覺得了安慰。相信隨着這門課程教學的深入,我們班的孩子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0

20xx年我校將傳統文化列為學校自主發展項目之一,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按照當初制定的規劃進行操作,基本完成了規劃目標,本着“以誦讀為基礎,以育人為目標,以活動求深化”的工作思路,達到了學背結合,在誦讀的基礎上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營造校園良好的文化氛圍的總目標。現將幾年來的工作做一小結。

一、學習內容

明確各年級教學內容:六年級《三字經》、《弟子規》;七年級《論語》、古代詩詞歌賦及毛澤東詩詞等。編寫傳統文化教材,制定教學進度及實施方案。

二、學習形式

1、每學期開學前兩個月為集中背誦階段,學校列出日程推進表,按時間、進度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程度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基礎上每週背誦一個篇章,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熟練掌握誦讀內容。

2、利用早讀時間組織學生誦讀。俗話説:一日之計在一晨,早晨使學生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因此老師們每天上早讀前縣組織學生誦讀《三字經》、《論語》。朗朗的讀書聲為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3、語文課課前活動與傳統文化結合。每節語文課前的活動同學們以講故事、演講、朗誦等形式將傳統文化內容滲透進去,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

三、以活動促學習

1、開展傳統文化誦讀活動,以活動求深化,在同年段中班與班之間進行評比。幾年來已經形成規律,每到春暖花開時節學校便要開展大型誦讀活動,融表演、舞蹈、繪畫、書法於一體的誦讀活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演繹的淋漓盡致。

2、假期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活動,用充分的數據親身體驗社會的變遷、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我校師生在假期開展的社會調查《內蒙古滿洲里的民間傳説》被收入中央教科所編寫的《感悟中國-------學生調查報告文集》中,且是滿洲里地區唯一入選作品。

3、成立文學社,定期開展文學沙龍活動,出版文學社期刊《野草》,將學生的優秀作品編輯出版,同時也想《滿洲里學生報》、《一本週刊》等刊物推薦。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發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近幾年我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多人次獲獎,20xx年3月參加滿市教育局和電信公司聯合組織的“電信杯”作文大賽中,我校7名學生獲獎,是獲獎學生做多的學校。我校也榮獲優秀組織獎,且是中學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

4、開展讀書活動,創建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學校規定每天下午第七節課後30分鐘為讀書時間,班主任深入班級,其他教師在辦公室,所有的人集中讀書。每年寒暑假期學校都要佈置讀書為方便讀書,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圖書架,校圖書室圖書進班級。優雅的環境,濃郁的氛圍縈繞校園。

5、開展手抄報、演講賽等活動。結合一些重大節日及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演講賽、讀書徵文、作文大賽等活動。

四、以科研促教研

1、我校語文組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課教學》的子課題和自治區級科研課題《語文教學中的高效閲讀研究法》以及呼倫貝爾市科研課題《中語整改》的子課題《作文教學》的研究。我校還是《傳統文化與語文課教學》課題的實驗基地,這為學校開展傳統文化課提供了科研依據。

2、在語文教師中開展觀摩課和傳幫帶活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推動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

3、借鑑洋思經驗和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經驗學校開發出自己的教學模式“三層四步導學”,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xx年會考中,我校鄂秋彤同學以615分的成績取得全市第一名,胡博文同學以118分的成績奪得全市語文最高分。

傳統文化在我校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模式,以嚴格的監督機制健全的管理網絡逐步完善此項工作,為以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積累經驗。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1

本學年,我們五年級開設了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年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學期結束之際,,現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本學年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引導學生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學會獨立。

2.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

3.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三、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學期我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會以科學發展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立足現實,着眼未來,遵循規律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引領廣大學生閲讀經典、閲讀思想、閲讀文化、閲讀精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2

20xx年,市文體旅遊局緊緊圍繞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積極主動開展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來非遺保護工作成果,推進非遺保護和傳承,大力弘揚我市優秀傳統文化,20xx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非遺主題活動在文廟隆重舉行。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和成果,廣大市民羣眾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品嚐非遺美食、感受非遺魅力,現場氣氛熱烈。通過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期待更多的人關注、支持非遺保護工作,使得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護、傳承和發展。

二、祭孔,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舉行的隆重祭典。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的薪火,市文體旅遊局每逢9月28日舉辦紀念孔子誕辰活動,以“禮”為主題,祭奠至聖先師,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

三、以我市非遺藝術博物館為代表的非遺文化傳承基地,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提升羣眾文化素養,推動地方文化事業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非遺藝術博物館建成於2018年底,屬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鄉鎮級“非遺藝術博物館”,由“展示館”和“體驗館”兩部分組成。館內現成列了以“漢州農民版畫”、“漢州陶藝”、“漢州面具”等共五項本土非遺代表項目,共展示非遺傳承人作品100餘件,以及本土藝術家書畫(法)作品10餘件,自開館以來,先後接待省內外遊客20000餘人次。2019年底,又在博物館旁新建了一座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鄉村美術館”,目前與“非遺傳習所”和“漢州面具文創社”一起均對外免費開放,供遊客和愛好者體驗非遺創作魅力。

四、積極採取措施,搶救地方瀕危劇種——漢劇。召集原劇團退休演員,商定將《三孃教子》、《牧虎關》、《生死牌》、《二度梅》、《鍘美案》等五個漢劇唱段作為錄製保護內容,並組織專人對老藝人的唱段進行錄音和視頻製作,為搶救性記錄漢劇聲腔邁出了第一步,為我市留下了第一批珍貴的數字化高清視頻資料。與此同時,堅持送戲曲進校園,讓學生們瞭解、學習川劇及不同劇種的戲曲,並適時邀請川劇藝術家及團隊走進中國小校,舉行戲劇專場演出和戲曲輔導,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疫情期間,市文化館專門開辦線上“音樂戲曲”欄目,將漢調二簧《三孃教子》、漢調桄恍《生死牌》、《鍘美案》以及原創劇目《牽絲配》等漢劇高清視頻免費提供給廣大市民,弘揚傳統戲曲文化。

五、市圖書館與青白江區圖書館、青白江區博物館聯辦“穿梭古今”國學經典誦讀以及傳統拓片體驗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過程中,銘記經典,傳承經典。

六、市圖書館做好漢州志數字化前期工作,20xx年掃描嘉慶版本漢州志(清嘉慶版本和同治版本兩套)十二冊,為正式發行出版《漢州志》校注版、影印版做好準備工作。同時,全面清理古籍書庫中戴季陶捐贈書籍,合計685冊,其中已經修復151冊,未修復2xx冊。戴季陶捐贈書籍包括明版5種15冊,清版10種357冊,其餘為民國時期書籍。

20xx年,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文化活動,不斷增加我市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弘揚傳統文化。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組織本土優秀傳統文化進城市、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開展傳統文化項目體驗、產品試製等,擴大傳統文化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繼續實施“非遺”光彩行動。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3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了《大學》、《論語》、《中庸》,回眸這一學期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相長

在一學期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我在教學模式上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斷地實踐和思考中,每篇古文的課堂教學模式大體固定下來,主要經過五個步驟:導課、指導初讀、指導流利朗讀、理解文意和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意方面,這學期我們做得更深了一步,一年級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對古文內容不做解釋和感悟。這學期藉助課件的直觀作用和課後的文意,我引導學生最起碼粗略理解古文意思。教材在這方面也做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能理解古文的意思,並要求學生在這方面做出自我評價。經過這樣逐步地實踐,我感到傳統文化課堂漸漸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一套學生熟悉的教學流程,擔負起了向學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生也有了很多收穫。許多學生被激發起了誦讀古文的熱情,在課堂上積極朗誦,有的孩子還能在課外提前預習,先於別人背誦下來。不難看出孩子們喜歡這樣的韻文,喜歡一遍遍重複着吟誦。在吟誦中,在感悟理解中,孩子們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會到古文的特色,增強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喜愛。在準備傳統文化誦讀比賽內容的時候,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自主琢磨形式,形成了一個還不錯的節目,受到了家長們和老師們的好評。

二、教法學法

教學策略主要有:

1、重視範讀和帶讀的作用。畢竟是古文,他們喜歡老師範讀和帶讀,老師一範讀和帶讀很多難的知識變得容易多了。

2、藉助多媒體的作用增強教學直觀性。我把教學內容製作成課件,有針對性地強化一些教學要點,對於化解難度和激發興趣很有幫助。

3、教給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有怎樣獨立背誦的方法,有同位合作背誦的方法,還有小組合作背誦的方法。

4、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在課堂上,我都會讓很多孩子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背誦給大家聽,在聽取學生誦讀的時候,我都會給予適當地評價。

三、改進措施

1、繼續發展現有的經過實踐檢驗過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進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地方,完善教學模式。

2、研究更多激發學生學習古文興趣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3、關注研究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4、研究新的評價方式,使評價起到促進教學的有效作用。

5、研究新的古文誦讀的方式,結合下學期的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探索一些喜聞樂見、切合文化內涵的展示方式。

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7

一年級開展了傳統文化的教學工作,這對孩子們是好事,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多學一些傳統的詩詞,對加深孩子們的文化底藴是很有幫助的。

傳統文化教學之初,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拗口的古文讓孩子們背誦起來着實非常困難。我們反覆誦讀誦讀,為了讓孩子們有興趣,不至於感到枯燥無味,我開展了很多的小遊戲。先是老師高聲的讀,學生小聲跟讀,反覆幾次之後,學生老師比賽,看誰讀得聲音洪亮,字正腔圓,字音準確,工作總結《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最後讓孩子們領着老師讀,孩子們開展比賽。一路下來不少孩子已經背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給他們自由誦讀的時間,提出要求,讓他們通過誦讀,讀出自己的聲音。同時,還可以通過誦讀達到背誦的目的。孩子們背誦的興致很高,我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想法。背過之後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孩子們極容易把辛辛苦苦背過的東西遺忘。於是又要反覆的複習,讓孩子們反覆背。不過,這個年齡記住的東西會深刻的記在最心底,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磨滅掉。

我發現,今天的孩子讀起這些古文來也帶了不少市井的氣息。不似當年的歸有光,在斑駁的桂影下,在窗明几淨的項脊軒裏讀書的心平氣和,他們的心裏沒有裝着一個古人的心思,沒有古人的情懷。聽他們讀起這些東西來,心裏難免會有一絲絲的酸楚。

無論怎樣,孩子們並沒有排斥,學而優則仕,希望我們今天的努力,換來孩子們以後美好的生活。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4

中華民族連綿五千年,積累了豐厚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寶藏,面對如此豐富深厚的民族瑰寶,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充分發掘它來教化子孫,塑造新時代社會主義傳人。近年來,我校以傳統文化教育為重點開展學校特色建設工作,旨在通過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青少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傳統文化精華內化於青少年的心智,外化為青少年的行為,提升學生古文化修養,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綜合素養。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活動組織

20xx年,學校孔校長確立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陶冶思想情操、追求自主進步、提升綜合素質”為新時期學校辦學特色,並提出以加強對學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為工作重心,積極爭創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特色學校,為此成立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落實本學期活動安排。學校政教處每學期確立一個活動讀本或主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心編寫學習材料,並利用校本課程組織傳統文化專題講座;學校團委結合讀書活動,適時開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徵文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各班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手抄報、主題班會等活動;學校精選《明日歌》《春曉》等古詩詞歌曲,利用校廣播室等進行課間循環播放,組織部分師生創作經典名言書法作品,並精心製作成牌匾,佈置在學校宣傳長廊,懸掛在校園樓梯口,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使學生時時處處耳濡目染,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在整個德育工作中唱響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由於校長室高度重視,政教處、團委會及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近年來我校的德育特色創建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

二、活動開展

一年來,學校先後圍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等傳統經典,開展系列讀書教育活動,並將各班活動開展情況納入文明班級考核。活動一般分為讀、講、賽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讀。學校政教處精心編選經典誦讀材料,印發全體師生,由語文教師負責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並對每週所背內容作適當文字疏通,並組織默寫批閲,確保人人熟記內容;班主任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引導學生愛讀經典,自覺接受傳統美德的薰陶。第二階段:講。政教處、團委邀請校內外老師,利用校本課程舉辦經典誦讀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第三階段:賽。結合活動主題,開展諸如誦讀、徵文、演講、知識競賽、手抄報、書畫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寓教於賽,以賽促學。

隨着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班掀啟了經典誦讀的高潮,湧現了不少誦讀之星,他們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收穫了知識,提升了道德修養,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

上學期學校開展《三字經》讀書教育活動,各班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三字經》,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在此基礎上,政教處利用校本課程舉辦《三字經》解讀專題講座,講座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細緻而深入,多角度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12月份,學校開展了《三字經》誦讀比賽,經過各班初賽、年級複賽和學校決賽三輪比賽,評選出學校《三字經》誦讀之星,並面向全區開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會,邀請市教育局和兄弟學校領導親臨指導,活動形式新穎,高潮迭起,贏得上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學校先後圍繞《弟子規》和《增廣賢文》讀本,組織學生誦讀、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學生廣泛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提升了古文化修養,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養成了良好的品行。

20xx年春學期,學校徵訂發放了《文明美德》讀本,各班利用校本課組織學生認真閲讀,學校團委和政教處在組織徵文競賽的基礎上,面向全區組織“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觀摩活動,活動中何校長做了深情並茂的即興講話,讓每一位學生都沉浸於反思與動容之中。

20xx年學期,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撰寫經典名言書法作品,精心製作成牌匾,懸掛在教學樓及綜合樓各樓層間,全校師生在欣賞書法美的過程中,也自覺的以這些名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激勵自己努力向上,奮發有為。政教處和團委協同語文組適時開展經典名言誦讀、專題解讀和知識競賽活動。

三、活動措施

1、重視宣傳,加強領導。

我校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領導小組,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科室和教研組具體組織落實、各學科老師協同配合的局面。並把該項活動納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劃之中,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國旗下講話、牆報、畫廊等多種宣傳陣地的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2、立足校本,科學規劃。

學校結合師生的具體情況,立足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具體、明確、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體做法,內容簡要、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

3、改善條件,提供保障。

學校爭取多方支持,籌集資金,購買了一套舞台音響設備,為活動開展提供硬件保障;選購一批文質兼美的經典書籍,不充實學校的圖書館,增加藏書量;加強和改進圖書館和閲覽室的管理,改善閲覽室的條件,延長開放時間,努力為學生的借書和課外閲讀提供有利條件。

4、指導檢閲,規範提高。

學校將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納入學校特色建設評比、文明班級考評之中,及時檢查督促各班活動開展情況,使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我校的自覺行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規性活動。每學期定期開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彙報展示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為教師的教學指導提供交流的平台。

四、活動成果

一年來,學校堅持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特色教育活動,並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列入學校德育工作的中長期規劃,促使校風、學風、班風有了根本轉變。學生言行文明,教師愛崗敬業,學校温馨和諧,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教育永恆的魅力。

在傳統文化精神的薰陶感召下,多數學生能拋棄陋習,擁抱文明,做到“有禮貌、講文明、懂廉恥”。課間,亂扔垃圾的少了,主動拾撿垃圾的多了;説髒話粗話的少了,遇到老師主動問好行禮的多了;破壞公物的少了,隨手關水龍頭的多了,文明禮儀蔚然成風,校園衞生環境也煥然一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少年。”已成為每一個學生心中的標杆。他們懂得是父母給了他們生命,養育他們長大;是老師給了他們知識,教育他們成人。他們知道珍惜父母來之不易的金錢,他們努力用優良的成績回報父母、老師的養育之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生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批評與自我批評,學會嚴於律己,寬容別人,一年來,學校未出現一起惡性案件,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進一步和諧。傳統文化教育,讓每一位學生觸動了心靈,撿回一份責任,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得到了家長們廣泛讚許。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創建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學校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兩年的努力,我校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成績,但為後續的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各方面的工作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相信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會越來越紮實,效果會越來越明顯。

新的學期我們將奮然前行。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5

近年來,傳統節日日和民俗文化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於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出現了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我們應該保護和傳承;時過境遷,國際化的社會裏傳統民俗和文化被淘汰是很正常的。為了瞭解雅安市民對這兩種觀點的看法,我們團隊在雅安市雨城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街頭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分為兩組:一組是四川農業大學學生調查;另一組是新康路街頭調查。

在調查之前,團隊成員召開會議擬定問卷題目;確認調查地點;小組成員各自分工以及成員的安全培訓。一切準備就緒,我們便在20xx年xx月xx日前往調查地點展開調查。

過程中,市民的參與熱情較高大多樂意填寫調查問卷,並回答相關問題。調查結束後,團隊成員回到學校開始統計調查結果,和總結活動過程。

問卷內容包括:答卷人信息;基礎問答;深入調查;看法與改進四個部分。問題涉及傳統節日日期及習俗,民俗的來歷,相關傳統工藝等知識的拓展。依據調查結果看來15.3%的人更趨向於過西方節日,參與洋文化。39.1%的人認為無所謂,不影響,而45.6%的人堅持繼承和發揚傳統中國民俗文化。

是呀,雖然時代在發展,人們生活腳步在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這的確是是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好處,國門打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西方的文化,我們越來越興過西方的節日,卻忽略掉了本國的一些傳統的節日,這是不是有點崇洋媚外,這都還是次要的,xx主要的是如果我們不保護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勢必有一天這些都會消逝,那麼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只是一句空談,沒有了實質性的意義了。如今許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一天天的消逝,這不能不説是令人痛惜的。

民俗節日在中國民眾農耕生活中經過了幾千年自發的傳承,早已形成了世世代代傳襲不斷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每一個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對穩定的完美和諧的特徵。它們始終作為中國人傳統節日的根基,伴隨着祖祖輩輩數以億計的農耕民羣體,從遠古走來,直至現在,始終與全世界十多億華人息息相關,融為一體,不可分離,依然發揮着強力支配作用,使它們繼續保持着固有的文化活力。但是也確有幾代人已經對屬於自己的民俗節日的由來和發展十分陌生,喚醒節日民俗文化記憶的措施當然十分必要。

標籤: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02r7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