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社會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1

在這個寒假裏,我作了有關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一個調查,發現總體情況並不是很好。在我的學校中情況稍好,可在居住的地方情況卻很差。大多數人對此並不在意。

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經過了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其底藴之深厚,內容之豐富,是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在這個過程中,它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儒家文化為主的有機統一的整體,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巨大的財富與精神的食糧。

中華傳統文化內容極其豐富,儒家文化是其核心內容,是傳承至今的主流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文化以外,還有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文化流派。這些都是我們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除此之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道德準則與價值觀念,是每一代炎黃子孫的重要學習資源。在《樂羊子妻》這篇文中這樣説道:“羊子路遇金餅,拾之歸家,妻見大怒,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短短一句話,卻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祖先的道德追求。在《三字經》中還有這樣一段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它清楚地表達了為人便要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禮讓兄弟這個道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書簡單易懂,成為古代孩子們經典的啟蒙讀物。

除文章以外,唐詩宋詞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存在。一首詩詞便是一個江湖,一次凝眸就是一個過場。我想念我心中的那個女子,想念那長安城中叱吒風雲的女皇;想念那“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的.巾幗宰相;想念那“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卻只為黎民兮嫁與天一方的烏孫公主;想念玉環那仙樂風飄的霓裳......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朔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人生百年,滄海一粟,有時候,世界似乎只剩下一扇窗。有人望出去,是山河故鄉;有人望出去,是淨土氣象。看蘇子聊發少年狂,挽雕弓,射西北天狼;盼岳飛收拾舊山河,百死報家國,守土復開疆。永不改變的是他們滿腔的壯志豪情,永不磨滅的是他們一生不變的信仰。

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應充分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應該明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沉澱下來的精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對歷史的瞭解,對文化的瞭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另外,萬物發展皆有其相通之處,數千年的文化史,亦是中國人民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以史鑑今,可以提高我們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我們應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它,做到承前啟後,據舊創新,沉澱底藴,厚積“厚發”,積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使之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2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相識也在不斷的發生着改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加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煥發出自己的光彩。所以,在寒假期間開展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春節的調查,加強高校生對傳統文化的相識和了解,以便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關於春節的介紹

1.1春節的起源

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七年級,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許多説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今,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喧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始終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1.2春節的習俗

掃塵

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緻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妙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妙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飾得紅火富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憧憬和祝福,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華蜜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很多興盛快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實的風俗和信仰,寄予着他們對將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盼着新的一年祥瑞如意。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打算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3春節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改變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包餃子

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特別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祥瑞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關於高校生對春節的相識瞭解調查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加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寒假期間,對在校高校生,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瞭解他們對春節的相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78.2%,問卷所反映出的問題詳細如下:

2.1中國傳統春節跟西方聖誕節相比,您更喜愛哪一個?

a春節b聖誕節

由圖表可知,94%的同學更喜愛春節,這説明在文化開放交融的今日,當代高校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一點是值得確定的。

2.2您瞭解春節的習俗嗎?

a特別瞭解b瞭解部分c不太瞭解

由圖表可知,86%的同學對於春節的習俗只是瞭解部分,並不非常清晰春節的詳細習俗。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卻越來越少,必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程度。

2.3您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a特別清晰b不太清晰c不知道

由圖表可知,僅有34%的同學特別瞭解春節的來歷,而11%的同學不知道春節的來歷,這反映出,當今高校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太少,缺乏對傳統文化深化了解,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幹什麼?(單選)

a看春晚,吃年夜飯b上網通宵(玩嬉戲、閒聊)

c出去玩(放鞭炮、煙花)等d其他

由圖表可知,71%的同學在年三十晚上還是會進行守歲、吃年夜飯的活動,10%的同學喜愛出門放鞭炮、煙花等,這説明,對於春節中一些常規性的活動,同學們還是比較能傳承的。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習俗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所以還須要多一些關注。

2.5您給親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選)

a手機短信b打電話c上網發賀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裏問候e不拜年

由圖表可知,42%的同學選擇打電話拜年,18%的同學選擇通過網絡拜年,15%的同學選擇電話拜年,僅有24%的同學選擇去家裏問候拜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溝通日益便捷,手機短信,網絡閒聊。這些技術在便利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會面越來越少。與以前挨家挨户拜年相比,現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種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這值得我們去反思。

3存在問題

3.1西方文化的影響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會感覺身心乏累,因而須要機會放鬆。此外,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文化之間相互交融也非常明顯。中國的傳統節日注意的是一種習俗和紀念,比如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等,而西方的節日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放鬆和情感的表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青年人漸漸熱衷於西方節日,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萬聖節,這些節日為廣闊青年供應了一個放鬆自己、張揚特性、表達情感的平台,同時商家也迎合了這股潮流,捕獲、甚至製造消費熱點。從以前的不為人知,到現在的眾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聞媒體的宣揚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説,青年們更加追求一種享受,而漸漸淡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喜愛春節的,但春節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節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必需正視各種文化,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3.2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化了解

隨着社會的發展,中年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很少關注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對於青少年來説,更加註意生活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總之,現代社會的人們可能只是瞭解有哪些傳統節日,而真正瞭解節日起源,深化體會傳統文化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漸漸淡化,許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失傳,對於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説,無形是一重大損失。

3.3對傳統文化的實踐不充分

以前,人們對待傳統節日都很期盼,而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拿春節來説,以前的人們總是提前幾周起先打算年貨,做新衣服,整理屋子,做各種春節食物,而現在,由於工作繁忙,人們很少去在意這些事情,多數到了春節前幾天才起先打算。現在的春節,少了許多過年的味道。對於春節的各種習俗,以前人們總是習慣自己寫對聯以表示對新春的祝願,而現在,大街上各種對聯花樣十足,雖是好看,但卻少了好多意義。

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生疏了不少。拿拜年來説,以前人們總會挨家挨户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願,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通過短信、網絡等進行祝願。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漸漸削減。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親身實踐越來越少,不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4建議與對策

4.1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程度,合理的調整各種傳統節日的休假實踐。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得到身心的放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體會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政府應當加大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愛護程度,對於那些即將失傳的傳統藝術,應當賜予相應的財政支持,愛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政府可以建設相應的組織,以督促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為文化的旺盛發展供應更多可行的途徑。

4.2學校及各工作單位

學校可以多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們參加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忱,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優秀文章徵稿以及春節對聯等活動。這樣,學生們可以從中收穫許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從而更好的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要加強教化力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多關注、多實踐,在創新中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4.3媒體部門

媒體可以加大宣揚的力度,增加各種途徑,拓寬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體方面應當迎合廣闊人們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更好的宣揚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廣告,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相識。

4.4個人

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自身做起,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利用空閒時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瞭解、多思索、多實踐,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要具有責隨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聰慧才智,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寫一幅對聯,做一個油燈等等。用實際行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應當做好宣揚工作,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5參考資料

《春節的起源》

《春節的各種習俗》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3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了“宣揚中醫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下鄉宣揚活動,為期兩週時間,感受頗深,收穫多多。瞭解了在民眾心中中醫傳統文化的知曉度及他們的平常就醫方式,瞭解方式,以及中醫藥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自身的優缺點。現逐一述説如下:

我們選擇的目標羣體為北京郊區東八間房北石家村的全部民眾。選擇理由:

1,離北京較近,文化程度較好,普及廣,能代表大眾;

2,處在城鄉結合的過度地段,選擇就醫方式有中醫及西醫,在調查過程中有所對比,符合當前醫學治療狀況;

3,目標羣體數量穩定,有利於調查普及的實施和效果;

4,交通便利,有利於我們團隊每天便利定時到達,並按安排實施方案;

5,有本地醫療機構和村委會主動協作,取得了便利足夠的活動場所,並獲得足夠的信任度;

6,羣體年齡分佈勻稱,18-70歲不等。

我們實行的活動方式為現場義診,包括量血壓,測心率,穴位貼附,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現場演示,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宣揚冊,現場詢問,現場講座及探討。

經過為期兩週的活動,我們獲得大量資料,經分析總結,當面瞭解發覺,中醫傳統文化及中醫藥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認為中醫藥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認為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中優於西醫;25%的人稱生了病,情願首先看中醫,89.1%的人認為中醫實惠但不便利,治病效果較慢;21%的人不瞭解中醫;13.2%的人不信任中醫;53.5%的人平常習慣選擇中醫就診;68.9%的人認為現如今中醫應當在保健領域加快步伐;91%的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比較好。

通過了解,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媒體瞭解中醫傳統文化,部分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瞭解中醫,親身體驗並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見過中醫診治,但並未就醫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過閲讀書籍,講座等了解。

在對他們的回訪中,我們總結出中醫藥的缺點和普及中醫藥將遇到的問題:

1,中醫療效較慢,對大多數疾病來説,人們首選西醫,中醫漸漸被忽視;

2,中醫藥治病,熬藥繁瑣費時,在生活節奏較快的條件下,為了便利,節約時間,人們不願去抓草藥,熬草藥;

3,草藥味道苦澀難下,特殊是現在的許多人,不能接受;

4,中醫看病主觀性強,不能令患者一目瞭然,從心裏接受;

5,國家對中醫藥的宣揚及重視程度處在“點”的狀態,並未達到“面”的效果,力度範圍還不夠;

6,中醫藥的宣揚缺乏現場或生動的展示,在宣揚過程中假如能親身體會和參加就診活動,可謂眼見為實,心服口服;

7,西方文化的衝擊,是中醫傳統文化受到肯定的阻礙。

但還是有其更多的優點:

1,中醫治本,緩解症狀的同時,調整機體內部環境,功在千秋;

2,中醫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症中有肯定優勢,通過長期堅持服藥,可做到完全復原或臨牀症狀消逝或維持當前正邪相抗衡的動態平衡;

3,藥物自然,副作用小;

4,在保健養生方面獨具特色,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

5,醫療費用較西醫廉價,適合各類羣體,削減有病不治,小病變大病,有病沒錢治病的發生。

總之,中醫藥傳統文化還須要大力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醫,瞭解中醫,並使中醫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遠期目標。本次活動開展期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醫,並親身體驗了鍼灸,拔罐,推拿等治療,為很多老人測血壓,心率,呼吸,為他們的健康做了指導,並提出了很多可行建議,以及在今後如何調理預防。在養生保健方面也給他們發放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查閲學習,大大便利實惠了眾多中老年人。甚至為有些病人當場解除疾病苦痛。我們也通過此次活動的反覆宣揚,瞭解了目前中醫藥傳統文化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大眾的認知與需求度,從而為我們今後宣揚,普及中醫藥文化駕馭了重要信息掃清道路。亦讓我們在學習中與現實相結合,真正讓中醫以一種更合理的,貼心的方式,讓患者去感知接受。

另外,本次活動也促進了高校生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與溝通,是我們更有責任心的去關注民眾的健康問題,也是民眾對高校生的實踐活動強力支持,並給與我們珍貴的建議。同樣此次活動也促進了我們與當地醫療機構的溝通合作,為我們醫學生的成長和走向社會起舉足作用。作為團體中的一員,在享受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成長了很多。大家團結一樣,相互幫助,是完成團隊使命的重要保證。在工作過程中,相互激勵,相互關愛,是我們多了幾分樂趣,更多了很多熱忱,使我們朝氣的青春在此次活動中健康華蜜的漂亮綻放。也讓我們相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在這樣一個朝氣的團隊,在這樣一個漂亮的青春,在這樣絢麗陽光的大環境下,我們完備的完成我們的安排,正打算着新的挑戰!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4

行程簡介:在老師的帶領下第一天我們首先來到了南化村,這是一個建設的比較好的村落。村長給我們作了一些講話,然後學生走訪了一些村民。之後來到了大佛寺、臨濟寺,讓我們瞭解佛教文化。第二天我們到文廟參拜孔老夫子,瞭解孔老夫子的思想,吸取有用之處。然後來到金夢影樓聽張總講一些道理。下午來到弘文中學,瞭解傳統文化在中學中的普及和影響。第三天我們來到大寨村,和南化村情況相近,行程簡介就到這兒了。

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給我的啟發和教育很深,在這先感謝老師們的關懷和教誨,讓我知道了理解了許多東西,而且對我自身都有很大的提高。

1月21日早晨,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這次社會調查的第一站—南化村。這個村子在正定來説是建設的比較好的村子了,主要是這幾年的變化挺大的,村長也為村裏辦了許多實事,為什麼變化這麼大呢?讓我們來看看吧。來到村中,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大教堂,此教堂主要是供村民觀看傳統文化教育片,學習傳統文化用的。走進裏面,立即感覺到身處傳統文化的教育裏,人們變得嚴肅了,思想中雜念被趕出腦海,此教堂有利於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在裏面我看到了前任村長留下的一篇文章,題目為金錢觀和權力觀,其中闡述的頗有見解,深入淺出能調整人們對金錢權力的心態。然後我們去了村民活動中心,村長髮表了講話,講了許多村中的變化其中還説到村要長治久安要以孝為主,個人也要以孝為主,孝是人道第一步,往大了説國家也要有軟勢力,就是以文化作後盾。現在主要是孩子,現在的孩子接受的太多而奉獻的太少,所以我們更應當學好傳統文化學好弟子規,

在天安門廣場上立孔子像不就説明國家重視傳統文化嗎,我們更應該學好。我們在村中走訪也感覺到村長為村裏辦了不少好事,路面硬化了,路燈也安裝了,村裏也有專門的專項的保險和補助,村民意外傷害保險、學生保險、大學生補助、老人補助等,此村還獲得衞生村、小康村、文明村等許多榮譽稱號。我和同學也走訪了幾户人家,叔叔阿姨們臉上都掛着笑容,談起村子時也覺得不錯,我們走在大街上人們説説笑笑、自由熱鬧,我也覺得這村民風不錯,看來傳統文化教育(弟子規等)起着重要作用。要説這個村子還有哪些方面需加強或建設,我認為一個村子要想發展必先穩定。傳統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孝道更是重中之重。在走訪過程中打聽到一些無工作的閒散人員,還有一些有餘力的半老人員,我認識可成立一個工作介紹所為村裏人找工作。

下午我們先後來到了隆興寺、臨濟寺,來接觸佛教文化,剛來到隆興寺走到門口,就看到一尊大佛,前走幾步大佛的全貌顯現出來,心中也變得虔誠。跟着老師和導遊,在隆興寺裏參拜各佛,走在這充斥着佛教文化的地方,心也跟着肅然起敬。在臨濟寺裏,大殿中,有位師傅給我們介紹了許多佛,我們帶着崇敬的心聽着,每位佛都有一個世界,我們所處的只是一個別婆娑世界而已。隆興寺、臨濟寺的這些佛像都是遺留下來的,時間在上面留下了斑駁的痕跡,隨之遺留的還有那佛教文化,雖説現在已不盛行,但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看着這些面孔就好象世人的處世態度一樣,萬般不同。每面佛都在教育着人們深刻的道理。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取回的是一顆佛心,用它來教化世人,讓人變得善良,讓人與人相處變得友好,社會更和諧。

第二天,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文廟,參拜孔子。現在天安門廣場上都立了孔子象,我們今天社會的文化中儒家文化有重要作用,而孔子又是儒家庭代表人物,可見他在中國史上的地位之重。我們懷着一顆敬仰的心走近孔子,瞭解他的事蹟,從中學習他的思想。孔老夫子的思想對後代人影響極遠,其中在牆上看到孔子的倫理思想,孔子認為倫理道德是合理處理人與人之間正常關係的準則,何事都要受倫理道德的約束。孔子的道德規範體系龐大就不再介紹了。此思想對現代來説仍適用,所以學習孔子的思想很有必要,在文廟裏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有文天祥的滹沱河詩,有許多偉人的事蹟等等,在這裏受益不淺。

之後我們來到了正定最大的婚紗攝影樓—金夢影樓,非常感謝張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們講課,張總講的大部分來説都對我們學生有用,是我們現階段須學習的或應提高的能

力。張總主要從孝道、自身能力、管理、飲食健康、社會危機等方面給我們講的課,讓我們的認識思想都提高了許多,對以後的行為有了指導作用。張總講孝道時給我們列舉了幾個例子,情況基本一樣,都是講述老人的孤苦無依,子女不盡孝的例子,教育我們不僅要孝順父母,而且要教育好下一代,使其能繼續盡孝。在自身能力方面張總讓我們要擅長表達擅長自我推銷,這對我們以後找工作有利,我相信大部分同學是會虛心接受的,在飲食方面提倡我們吃素,並給我們放了畜牧業的危害、吃肉的危害等片子,讓我們對吃素有了新的認識它不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會讓人變得健康。在此給我們放的災難片,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心靈上的'震撼,我們感到了世界岌岌可危,給了我們危機感,讓我們更應努力行動。張總尤其是在管理企業方面為其他人作出了榜樣張總用傳統文化教育員工,從而提高了他們的思想道德,也就是讓他們變得更有良心,而不用定金、賠償等措施管理員工,可以説從作人的根本上管理,這樣比那些更有效率,更為妥善,更為根本。也使人與人之間相處變得容易變得善良。之後吳老師借次機會給我們講了“孝”我對父母的無私和偉大又深深體會到了。什麼時間行孝?人間孝道,及時莫遲疑啊,不是工作後,不是有錢後,就是現在!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了正定的一所具有辦學特色的中學—弘文中學。它包括國小、中學、高中。在校長的介紹中我們對它慢慢了解了。它的特色是把傳統文化看的很重要,用它來教育學生,弘文中學的理念也為“先學作人,後作學問”其制度也與傳統文化掛鈎,讓學生身處於這樣一個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有利於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學校充分利用時間,讓學生接觸熟悉傳統文化,早中晚讀經誦典,自己寫省身日記。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在此或多或少的的都能體現出來,在校園中看到的名句都記錄了下來,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現代社會上多少青少年發生道德敗壞的事,所以在學校應向弘文中學學習,讓學生多接觸傳統文化。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大寨村,這是最後一站,這也是正定發展較快建設較好的村落了。走進村中,看到硬化的路面,路邊的太陽能路燈,我們瞭解到原來這個村被稱為“野豬林”意思是村裏人野蠻、不講理,買賣人都不敢過這個村,現在經過幾年的文化建設此村人素質已有很大提高,此村和南化村有許多相似處,其中都離不開一個好的村長。對於此村的建議同南化村。此外農村還有一些問題,如市場意識不高、農業負擔過重、生態環境破壞、生產技術等,環境這塊就是秸杆焚燒,沼氣池等,還要讓村民學習生產技術和農業知識等。

行程到此就要結束了,我也充分了解到傳統文化在公民素質中的重要地位,也瞭解到公民素質對文化建設、經濟建設的巨大推動力,同時也明白了傳統文化對自身及以後的重要作用。再次謝謝老師給予的關懷和教育。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5

我的祖國,我的民族

——“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長卷史詩。理清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糟粕,吸收精華,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與自然的長期交往活動中所積累的和積澱下來的物質和精神的各種事物的總和。

身為華夏子孫,中華民族的一員,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的學習是一門必修課,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今天的中國,然而隨着改革開放的潮流湧進,對於外國事物的接觸越來越多,其中表現最明顯的是對於節日的態度。在情人節的玫瑰、巧克力,聖誕節的蘋果,萬聖節的南瓜燈,裝扮在我們城市的街頭時,我們卻忘記了在重陽節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句問候。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忙碌中甚至連春節都無法抽身回家陪伴年年邁的父母。我們的傳統節日中除了端午以外,都跟“閤家團圓”有關係。但處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國,年輕人的家庭觀念是相對淡薄的。而且中國人總是習慣性的把某種節日和食品聯繫在一起,彷彿除了吃這種食品過節就沒別的了。

總之,這都是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浮躁心態所導致的。傳統節日是有生命力的,等到整個社會重新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重新找回傳統文化的價值時,也就重新重視傳統節日了。

我認為我們過外國節日是在吸取外國的一些好的內容,這是可以的,但是我們也應該要更加關注我們的傳統節日,關注外國節日固然不傷大雅,但是我們卻不應該將外國節日看得比我國的傳統文化更重

要,過外國節日只不過是一種娛樂而已,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卻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我們要充分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營養,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繼承和發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做到古為今用。

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進行文化創新,努力繁榮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對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我們應該全面、系統地認識。應以以人為本,在尊重為前提而繼承,在創新的理念下進一步充實、完善、提高,以滿足廣大人民不斷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

我的祖國是多民族國家,我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生活在蒙古族的聚集地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這裏有很濃厚的民族氣息,也很高興能借此次社會實踐的機會為更多的人介紹我的家鄉和我的民族。

蒙古族在中國來説算是少數民族裏人數很多的一個民族,也是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早在公元一世紀,就有了蒙古族最初的祖先,匈奴人,在數千年的遊牧生活中也產生了很多專屬的民族節日和習俗。同漢族人一樣,蒙古族人民也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小年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又稱為“年火”,帶有迷信色彩的傳説是:要在這一天送“火神爺”上天,因為火神是賜與人們幸福與財富的,所以蒙古族羣眾對火是很尊重的。平時用火小心慎重,不讓小孩玩火,隨意跨越火堆,出門遠行先要祭火,出外歸家要檢點新柴放到爐灶裏,以表示對火的虔誠。待到小年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獻羊胸叉骨和哈達、香燭、奶食品等,並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飲酒娛樂,夜以繼日,將“祭灶”飯吃七天。 大年(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從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鄂爾多斯蒙古族稱正月為“察幹薩日”。‘察幹”即白色,“薩日”即月。他們認為白色是萬物之母,象徵着純潔、吉祥,這種風俗在草原上流傳很廣。據馬可·波羅在他的<紀行>中記載:“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習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正月七年級開始都‘服白衣’;‘皆白袍’,人們互相饋贈白色之物”,以“白色為吉服”,白色為“吉祥納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稱之為“白月”。“白月”的元旦,元朝國內各地蒙古各部紛紛向蒙古大汗獻“九九”白色之馬駝,友鄰各國還要獻“九九”白色之大象。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各自的節日。譬如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奶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裏,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燃燈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這一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八年級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裏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裏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讚。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曆四月八年級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裏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着,敲鑼打鼓,遊走各村寨,然後,大家彙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絃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羣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載歌載舞,場面十分活躍。

而在我的家鄉,最著名的莫過於,查幹湖的蒙古族人民的冬季捕魚節。每每到捕魚的季節都有上萬人慕名而來,觀看壯觀的冬捕場景。在查幹湖“冬捕節”開幕式上最神祕的是“祭湖、醒網”儀式。按照歷代流傳下來的習俗,查幹湖冬季捕魚必須首先舉行祭祀湖神,喚醒冬網,奉拜天父地母,保佑萬物生靈永續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儀式主要包括跳查瑪舞(一種蒙古族特有的宗教舞蹈)、誦佛經,魚把頭唱祭詞,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壯行酒等。整個祭祀過程極具民族特色,內容相當豐富,先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也頗費心思,供桌、供品以及出場人物、出場順序都有定數、定序,不可偏差。通常情況下,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漁把頭主持儀式,在開網眼的冰面上,擺放糖塊、炒米、水果、奶乾等供品,點燃香火、炭火鍋,進行讚語祝辭,祝願冬捕平平安安,多出魚、出好魚。其中第一網打上來的魚中最大的一個被稱之為“頭魚”每年的.頭魚的拍賣價格都非常之高。

當然那達慕大會自然也是蒙古族不得不提的一項重大節日。“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盛會,“那達慕”是蒙古語音譯,意為“娛樂”或“遊戲”。

那達慕的歷史淵遠流長。蒙古人的祖先遠在公元前2000多年時就在蒙古草原的廣闊地域上活動。壯美清秀的台爾古納河,是蒙古民族歷史的搖籃。原始社會,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逐漸掌握了與野獸格鬥的本領,後來,又使用了“騎射”這種較為先進的狩獵方式。隨着社會的發展,摔跤、射箭、賽馬成為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軍事訓練的三個基本項目。隨着人們精神生活的不斷提高,它又成為人們的體育、遊藝活動。青銅器的產生,使摔跤、射箭、賽馬的條件越來越好。現在的那達慕,內容比過去更為豐富,比賽項目除了傳統的射箭、賽馬、摔跤外,又增加了馬術、步槍射擊、柔道、摩托車表演、蒙古象棋等項目。七八月的草原,正是牧草茂盛、牛羊肥壯的豐收季節,牧民們這時需要出售牲畜和畜產品,購買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於是,物資交流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那達慕大會的一項新的重要內容,商業部門搭起臨時帳篷作為臨時商店,及時地把大批商品運到大會所在地,供牧民們選購。各地區的文工團、劇團,烏蘭木騎演出隊、電影放映隊和科技展覽部門也雲集而來,為牧民演出和服務。那達慕大會上還有飯館、茶攤、書攤、説書棚,蒙古包內外歡聲笑語,整個草原一派歡騰。 作為一箇中國人,包括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瞭解,繼承和發展我們的傳動文化使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身份標識,是中華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寄託。我們應該本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對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6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為使我們大學生在實踐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將自身的成長成才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在實踐中增長才幹,我選擇了在自己生長的地方—x鎮中心學校來完成此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希望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一、活動地點簡介

x鎮中心學校,位於x省x市x區,是x鎮教育系統行政管理機構,設立了黨總支委員會,下轄兩所初級中學,5所完全國小,共有教職工318名,在校中國小生4850人。學校年逾半百,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鬥。桃花源中育人,幾十年碩果累累。選此處作為活動地點原因在於這裏人口流動量極大,多為教師和學生,對民族文化有較高的理解和素質基礎作為支撐,使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弘揚活動得到更有利的推動。

二、民族傳統文化的含義及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包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精神思想,及書法、印章、傳統歌舞、戲劇、樂器、文房四寶,絲綢瓷器等實物,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而中華民族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儀也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當今世界,人類共同面臨着錯綜複雜的衝突危機、社會危機、道德危機、信仰危機、價值危機。

作為中華文化精神和標誌的和合思想,能為化解衝突和危機提供有力的文化資源、合理的指導思想、有效的操作設想和有益的方法啟迪。中國在和平崛起過程中以和合為中心思想構建中華文化標誌城更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中華文化標誌城應該首先建成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典範區,使周禮盡在魯國的古風具有更深遠的寓意;應該為建構一個和諧、安寧、幸福的人類社會而貢獻出獨有的價值示範效用;應該為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影響力提供動力。這些正是中華文化標誌城在構建過程中應該考慮並予以實現的。

世界未來需要一箇中華文明軸活動及採訪的過程讓我也很有觸動,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

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記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優秀的文化更優秀,並讓這種優秀深植與每個人的心上。

結束語

在此次活動中,通過我們的親身體驗和聽到大眾的聲音,讓我們知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一直都進行再每個人的心中,而且這條路還需要每個人,長期的堅持和努力。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而本次實踐也使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調查、觀察、交際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對中華傳統文化多了一份熱愛和敬仰,希望通過自己以後的不懈努力,在繼續學習追求精華的路上越走越遠。此次調研活動必將給以後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帶來重要的影響。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7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了“宣傳中醫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下鄉宣傳活動,為期兩週時間,感受頗深,收穫多多。瞭解了在民眾心中中醫傳統文化的知曉度及他們的平時就醫方式,瞭解方式,以及中醫藥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自身的優缺點。現逐一述説如下:我們選擇的目標羣體為北京郊區東八間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眾。

選擇理由:

1,離北京較近,文化程度較好,普及廣,能代表大眾;

2,處在城鄉結合的過度地段,選擇就醫方式有中醫及西醫,在調查過程中有所對比,符合當前醫學治療狀況;

3,目標羣體數量穩定,有利於調查普及的實施和效果;

4,交通方便,有利於我們團隊每天方便定時到達,並按計劃實施方案;

5,有本地醫療機構和村委會積極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夠的活動場所,並獲得足夠的信任度;

6,羣體年齡分佈均勻,18—70歲不等。我們採取的活動方式為現場義診,包括量血壓,測心率,穴位貼附,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現場演示,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冊,現場諮詢,現場講座及討論。經過為期兩週的活動,我們獲得大量資料,經分析總結,當面瞭解發現,中醫傳統文化及中醫藥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認為中醫藥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認為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中優於西醫;25%的人稱生了病,願意首先看中醫,89。1%的人認為中醫實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較慢;21%的人不瞭解中醫;13。2%的人不相信中醫;53。5%的.人平時習慣選擇中醫就診;68。9%的人認為現如今中醫應當在保健領域加快步伐;91%的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比較好。通過了解,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媒體瞭解中醫傳統文化,部分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瞭解中醫,親身體驗並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見過中醫診治,但並未就醫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過閲讀書籍,講座等了解。

在對他們的回訪中,我們總結出中醫藥的缺點和普及中醫藥將遇到的問題:

1,中醫療效較慢,對大多數疾病來説,人們首選西醫,中醫逐漸被忽視;

2,中醫藥治病,熬藥繁瑣費時,在生活節奏較快的條件下,為了方便,節省時間,人們不願去抓草藥,熬草藥;

3,草藥味道苦澀難下,特別是現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

4,中醫看病主觀性強,不能令患者一目瞭然,從心裏接受;

5,國家對中醫藥的宣傳及重視程度處在“點”的狀態,並未達到“面”的效果,力度範圍還不夠;

6,中醫藥的宣傳缺乏現場或生動的展示,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親身體會和參與就診活動,可謂眼見為實,心服口服;

7,西方文化的衝擊,是中醫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礙。

但還是有其更多的優點:

1,中醫治本,緩解症狀的同時,調整機體內部環境,功在千秋;

2,中醫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症中有絕對優勢,通過長期堅持服藥,可做到完全恢復或臨牀症狀消失或維持當前正邪相抗衡的動態平衡;

3藥物天然,副作用小;

4,在保健養生方面獨具特色,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

5,醫療費用較西醫廉價,適合各類羣體,減少有病不治,小病變大病,有病沒錢治病的發生。

總之,中醫藥傳統文化還需要大力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醫,瞭解中醫,並使中醫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遠期目標。本次活動開展期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醫,並親身體驗了鍼灸,拔罐,推拿等治療,為許多老人測血壓,心率,呼吸,為他們的健康做了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可行建議,以及在今後如何調理預防。在養生保健方面也給他們發放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查閲學習,大大方便實惠了眾多中老年人。甚至為有些病人當場解除疾病痛苦。我們也通過此次活動的反覆宣傳,瞭解了目前中醫藥傳統文化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大眾的認知與需求度,從而為我們今後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掌握了重要信息掃清道路。亦讓我們在學習中與現實相結合,真正讓中醫以一種更合理的,貼心的方式,讓患者去感知接受。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8

一、調查目的:

春節期間感受傳統文化,瞭解民風民俗。

二、調查對象:

寒假期間的各個傳統節日。

三、調查內容:

這些節日的由來、傳説、習俗以及意義。

四、調查方式:

資料法。

五、調查時間:

1月15日~2月11日

六、社會實踐調查結果:

在這期間,我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除夕、春節、元宵節這三個。首先,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其次是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

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説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最後是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七、調查體會:

通過這次調查,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新的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是悠久的、深厚的,更是不可玷污與冒充的。或許現在很多中國人都聽説過這件事:那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與日本竟然拿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去申請專利!這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當然,這也提醒着我們也該重視起這些傳統節日,這些民風民俗;不然哪天或許我們真的保護不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了。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宣傳和呼籲這個社會的人們,一起來了解和保護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吧!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9

時間過的真快啊!又一個充實的寒假過去了。在xx年的寒假,我有了一個充實的、難忘的社會實踐經歷。我度過了一段被人稱為“老師”的難忘的,陽光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就有一個夢想,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可是後來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我成為了一名學習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可兒時的那個夢想卻一直都沒有消逝。老師那高大的形象和偉岸的身軀,“好大一棵樹”的優美旋律卻依然在我腦海中縈繞,在身邊迴響。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一石三鳥”的經歷。可以實現我的兒時夢想;能多一種不同的人生經歷;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完成學業。後來我發現不僅僅讓我學會了這幾種東西。而使自己更加清楚的瞭解了自身的能力和學到了許多課堂以外學不到的東西。

在假期前兩三週我就找到了家教的工作。雖然做家教的地方離家很遠,薪水給的也很少,我還有暈車的毛病,可是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還是欣然前往了。第一天是試講,我給兩位高中生補習數學,為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高中時代的課本重新翻閲了幾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講。儘管有些緊張,但是我還是通過了第一關。當時我心中唯一的感受就是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不容易呀。

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我便做起了我的“老師”了。可能是第一次給學生做家教吧,我格外認真,每次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備課,生怕講錯了那一道題。可是這樣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次我講錯了一道題,當時要是有一個地縫,我恨不得鑽進去。就這樣我每天早出晚歸,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卻很充實,算是順利的完成了我的家教任務。學生家長也對我很認可,那兩個學生也對我很尊敬,我們也成為了好朋友。特別是他們管我叫“孫老師”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好像是飄向了天,很自豪,很光榮。那時我才真正的明白人們為什麼説老師是太陽低下最高尚的職業

做了一個月的“靈魂工程師”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我的那兩個學生在考試中,數學成績提高了20多分,聽到了這個消息我高興極了,我好像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名人民教師了,兩個學生的家長還讓我下個假期繼續去做家教,但是我婉言拒絕了,並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覺得我應該去體驗更多的人生經歷,更多的豐富自己的人生。

一個月過去了。而我人生的實踐經歷卻才剛剛開始。這段時間裏,我更加清楚的瞭解了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我要不斷的完善自己,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次經歷將會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和從各方面去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全面的發展的創新型社會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要想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經歷的比別人更多。因為那也是你的人生財富,而且的是無價的。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個人的人生都將會是輝煌的。

傳統節日是我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以及傳統習俗,他們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正是因為差異的存在才彰顯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傳統信仰。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節日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地域文化的具體體現。

1、小年夜

小年夜是個喜慶的日子,也是歡樂過大年的衝鋒號。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樂呵呵地圍桌吃飯、聊天,分享這一年的收穫和喜悦。在我們這裏小年夜是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三號。在這一天我們一般都會到祠堂(我們當地的話叫做“廳屋”)祭祖,這個儀式是要整個族人都參加。

2、掃屋

過年的時候,什麼都需要有個新面貌,所以連屋子也不例外。“掃屋”也稱“掃塵”,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掃衞生。一般情況下“掃屋”是定在二十四號。由於現在的人都不太講究以前的規矩,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掃屋”在當地寓意為掃去晦氣,迎接新一年的好運。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參與進來。

3、做年糕

民以食為天,吃才是最實在的事情。所以過年的時候肯定少不了吃的東西。

——年糕。我們當地的年糕都是手工製造的,自給自足的。現在還保持着相當傳統的製作工藝,都是比較古老的製作方法。我們使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時代”的工具——石磨。首先製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將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狀,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力氣來完成的。 有了“米粉”這個原材料就可以開始製作年糕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最後得出圖片中的成品。它的寓意為步步高昇。這種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來很有韌勁,是不錯的過年佳品。

4、貼春聯與春節習俗。

這是過年重要的習俗,在很多地區都很流行這樣的傳統。除舊換新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氣象,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春聯也不例外。春聯的貼法在我們當地還是保留着古老的傳統。比如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都是有講究的,還有就是很多春聯都是那些老一輩的人自主創作的,完全手工製作。這樣的春聯既有特色,又能準確的表達主人家的新一年的期望與祝福。 5、大年三十

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慶的一天。所有人都會在這一天變得生龍活虎,精神抖擻。當地人很早就吃過晚飯,然後家裏的人都出轉悠,拜早年。小孩通常都是最開心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在這一天玩個不停——放鞭炮、玩遊戲、買東西。我們當地還有一個老習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點要祭祖。大家都會把自己準備好的年貨供奉給祖先,祈求保佑平安幸福。這個儀式完成後就是熱鬧的時候了,各家各户會盡情地燃放鞭炮,煙花。熱鬧的氣氛會隨着漂亮的煙花和響亮的鞭炮聲直到天亮。

6、長壽米粉與春節習俗。

開年第一天是歡樂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分享着快樂。大年七年級,所有小孩都要起牀很早,然後見到大人就要問候。這種不變的習俗一直被默默的傳承下來。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家人一起開心的吃着米粉,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因為米粉形狀都很長,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長壽。因此吃米粉的時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長越好,這是對他們的祝福。

7、回孃家

人人都説“嫁出去的女兒,潑出的水”,可是我們當地嫁出去的女兒每年的正月八年級都要回孃家。每個嫁出去的女兒都會精心準備好要帶回去的東西,而且還要帶上孩子。其實她們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女兒回來就已經很開心了,根本不會在乎他們有沒有帶東西來。親情是永遠無法割捨的。有哪個父母不惦記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子女不想家的?

隨着大年初五的帶來,人們歡樂的情緒開始沉澱下來,為新的一年奮鬥做好準備。這一天被當地人稱為“散節”,意味着歡樂的春節要告一段落了。我的調研也隨着“散節”的到來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10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了“宣傳中醫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下鄉宣傳活動,為期兩週時間,感受頗深,收穫多多。瞭解了在民眾心中中醫傳統文化的知曉度及他們的平時就醫方式,瞭解方式,以及中醫藥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自身的優缺點。現逐一述説如下:

我們選擇的目標羣體為北京郊區東八間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眾。選擇理由:

1、離北京較近,文化程度較好,普及廣,能代表大眾;

2、處在城鄉結合的過度地段,選擇就醫方式有中醫及西醫,在調查過程中有所對比,符合當前醫學治療狀況;

3、目標羣體數量穩定,有利於調查普及的實施和效果;

4、交通方便,有利於我們團隊每天方便定時到達,並按計劃實施方案;

5、有本地醫療機構和村委會積極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夠的活動場所,並獲得足夠的信任度;

6、羣體年齡分佈均勻,18-70歲不等。

我們採取的活動方式為現場義診,包括量血壓,測心率,穴位貼附,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現場演示,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冊,現場諮詢,現場講座及討論。

經過為期兩週的活動,我們獲得大量資料,經分析總結,當面瞭解發現,中醫傳統文化及中醫藥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認為中醫藥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認為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中優於西醫;25%的人稱生了病,願意首先看中醫,89.1%的人認為中醫實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較慢;21%的人不瞭解中醫;13.2%的人不相信中醫;53.5%的人平時習慣選擇中醫就診;68.9%的人認為現如今中醫應當在保健領域加快步伐;91%的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比較好。

通過了解,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媒體瞭解中醫傳統文化,部分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瞭解中醫,親身體驗並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見過中醫診治,但並未就醫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過閲讀書籍,講座等了解。

在對他們的回訪中,我們總結出中醫藥的缺點和普及中醫藥將遇到的問題:

1、中醫療效較慢,對大多數疾病來説,人們首選西醫,中醫逐漸被忽視;

2、中醫藥治病,熬藥繁瑣費時,在生活節奏較快的條件下,為了方便,節省時間,人們不願去抓草藥,熬草藥;

3、草藥味道苦澀難下,特別是現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

4、中醫看病主觀性強,不能令患者一目瞭然,從心裏接受;

5、國家對中醫藥的宣傳及重視程度處在“點”的狀態,並未達到“面”的效果,力度範圍還不夠;

6、中醫藥的宣傳缺乏現場或生動的展示,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親身體會和參與就診活動,可謂眼見為實,心服口服;

7、西方文化的衝擊,是中醫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礙。

但還是有其更多的優點:

1、中醫治本,緩解症狀的同時,調整機體內部環境,功在千秋;

2、中醫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症中有絕對優勢,通過長期堅持服藥,可做到完全恢復或臨牀症狀消失或維持當前正邪相抗衡的動態平衡;

3、藥物天然,副作用小;

4、在保健養生方面獨具特色,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

5、醫療費用較西醫廉價,適合各類羣體,減少有病不治,小病變大病,有病沒錢治病的發生。

總之,中醫藥傳統文化還需要大力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醫,瞭解中醫,並使中醫成為他們健康的守護者,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遠期目標。本次活動開展期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醫,並親身體驗了鍼灸,拔罐,推拿等治療,為許多老人測血壓,心率,呼吸,為他們的健康做了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可行建議,以及在今後如何調理預防。在養生保健方面也給他們發放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查閲學習,方便實惠了眾多中老年人。甚至為有些病人當場解除疾病痛苦。我們也通過此次活動的反覆宣傳,瞭解了目前中醫藥傳統文化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大眾的認知與需求度,從而為我們今後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掌握了重要信息掃清道路。亦讓我們在學習中與現實相結合,真正讓中醫以一種更合理的,貼心的`方式,讓患者去感知接受。

另外,本次活動也促進了大學生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與交流,是我們更有責任心的去關注民眾的健康問題,也是民眾對大學生的實踐活動強力支持,並給與我們寶貴的建議。同樣此次活動也促進了我們與當地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為我們醫學生的成長和走向社會起舉足作用。

作為團體中的一員,在享受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成長了許多。大家團結一致,相互協助,是完成團隊使命的重要保證。在工作過程中,相互鼓勵,相互關愛,是我們多了幾分樂趣,更多了許多熱情,使我們朝氣的青春在此次活動中健康幸福的美麗綻放。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在這樣一個朝氣的團隊,在這樣一個美麗的青春,在這樣燦爛陽光的大環境下,我們完美的完成我們的計劃,正準備着新的挑戰!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11

摘要: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有特色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最重要和重視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有很多習俗,例如:貼春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看春晚、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放鞭炮、出門拜年、掛燈籠、貼窗花等等。

研究背景: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又稱為農曆新年,我們叫它為“過年”,它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天,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在春節期間,全國人民都要舉辦一些有趣味的活動來慶祝,以祈求自己來年可以平安健康,工作學習順利。活動很豐富,到處充滿着喜氣洋洋的景象。春節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已經蔓延到了許多國家,這些國家和我們一同歡度春節。

正文: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年除夕都會出來害人,當又一年後人們正要逃往深山避難時,從外村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下決心要把“年”獸趕走,那晚,老人身披紅袍,放鞭炮、掛燈籠,“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知道了“年”最怕紅色,於是每年都張燈結綵慶祝。這一天稱為春節。中國傳統節日中怕是沒有比春節還熱鬧的了。辦年貨,過年出門去拜年都要送禮,大多數是送酒的,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祝福;大掃除,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把不好的、晦氣的,都掃出家門,不然怎能説是辭舊迎新呢?大年三十這一天,每家每户都拿出剛買的春聯,貼在門上,牆上等地,還要把舊的窗花撕下來,貼上新的,有的人家外面掛上2個大燈籠,夜晚紅彤彤的很好看。除夕夜的年夜飯無疑最令人期待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大餐,一起看春晚,不管在外面有多忙,一定要回來過個好年,。年夜飯自然是很豐富了,有一桌子的美味佳餚,第一道菜是一種叫“全家福”的湯,希望新的一年以福為主,並貫穿全年。人們互贈吉祥話,希望新的一年能夠一帆風順,羊年大吉。接着大傢伙一起看春晚,到12:00跨年時,便可聽到到處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美麗的煙花不斷爭相上飛,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真是吸引人的眼球!

大年七年級要早早起牀拜年,要穿上新的衣服,希望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去別人家拜年,人家總是給大把大把的糖,年長的老人還會給紅包,在別人家小坐一會兒,聊一下過去一年的生活,新的一年的打算。七年級至初十,這一期間。都要出去走親訪友。有些人的家裏,把已逝的親人的牌位放在桌子上進行祭奠,擺着香爐,點上香,再擺上一些吃的,例如:饅頭,水果,菜等,不僅我們活人要過年,也不能忘了已逝的親人,再把神靈請回來那一刻一直到大年八年級晚上,香火都不可以斷,除夕拜年時,自家的親人來給老人拜年時都要上香磕頭,表達對逝者的尊敬。

春節不僅為我們帶來快樂,使常年在外打工拼搏的'年輕人得到休息,使鄰居之間的關係更加友善,甚至給一些墮落的人帶來新的希望,使他們重振旗鼓,揚帆起航,使世界真正成為了一個大家庭,彼此互助,構建和諧社會。

春節也是把雙刃劍。也帶來諸如浪費、污染、攀比、交通擁擠等問題。春節期間,每家每户請客浪費是不可避免的情況,因為中國人認為菜很少是一件很丟臉的一件事情,面子成為人們浪費的藉口,所以大量的剩飯倒入垃圾桶,孰不知浪費農門伯伯多少辛勤的汗水。“辛辛苦苦攢積蓄,一餐回到解放前”我們應該響應光盤行動,以浪費為恥,以適量為榮,沒有人會瞧不起你的節儉,只有你不珍惜自己的勞動,大手大腳,肆意揮霍。春節期間產生的鉅額浪費,會拯救許多無家可歸的人。第二個問題是春節放鞭炮嚴重污染了環境,家家户户放鞭炮,看似喜慶有趣增加年味,實則放煙花所產生的煙,會嚴重污染環境,煙花產生的刺鼻氣味,不僅傷及人體,而且還會污染大氣。過年過節每家每户求團圓,私家車爭先恐後的闖入每個家庭,每逢春節必定人人回家過年,交通問題也接踵而來,造成道路擁擠,幾乎連人也不可以穿行,不僅如此,過年春節買火車票回家過年,更是有許多人回不了家,每日的客流量高達幾萬人,使交通擁擠問題又提高了一個等級,不可避免的給了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的機會,倒賣火車票,甚至進行詐騙,危害社會風氣,給年增加了一個不好的插曲。新年新氣象,每個人都要添一些新衣服,看似穿上新衣服是一個新開始,但這卻被人們當作攀比的條件,簡直敗壞社會風氣!

過春節既有利又有弊,我們要摒棄惡習,保持優秀的文化傳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瞭解傳統文化,發掘其精髓。讓我們過一個積極健康的幸福年!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12

實現中國夢需要集中一切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而傳統文化就是一項主要的資源,是最有利於調動國人的積極因素。但傳統文化也有其侷限,如果不深入探究其精神實質,一味模仿復古,只會起消極作用。如果不注意創造性轉化,也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而且傳統文化的正確理念往往只停留在概念,集中於精英,今天必須使之形成社會實踐,面向大眾,方能發揮作用。

例如中國的傳統孝道,如果我們只是理解為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那其他文化無不如此;如果只是讓青少年披上漢服,穿上唐裝,叩頭跪拜,更是連形式也做不到。實際上,孝道的本質在於維繫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證家族和社會的繁衍,所以才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説法。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孝道的繼承與弘揚起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今天現代化國家和發達地區都面臨着生育率降低、人口數量下降、老齡化加劇的難題。如果將傳統的孝道轉化為現代的價值觀念,即保證家庭和社會的繁衍是每一個人的義務,更是青年不可推卸的職責,同時摒棄將“後”限制為男性的陳腐概念,保障男女平等,那麼這種孝道就能在中國發揮獨特的巨大作用。

傳統文化社會報告 篇13

時間過的真快啊!又一個充溢的寒假過去了。在xx年的寒假,我有了一個充溢的、難忘的社會實踐經驗。我度過了一段被人稱為“老師”的難忘的,陽光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就有一個幻想,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老師。可是後來經驗了人生的種種,我成為了一名學習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生。可兒時的那個幻想卻始終都沒有消逝。老師那高大的形象和偉岸的身軀,“好大一棵樹”的美麗旋律卻依舊在我腦海中縈繞,在身邊迴響。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一石三鳥”的經驗。可以實現我的兒時幻想;能多一種不同的人生經驗;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完成學業。後來我發覺不僅僅讓我學會了這幾種東西。而使自己更加清晰的瞭解了自身的實力和學到了很多課堂以外學不到的東西。

在假期前兩三週我就找到了家教的工作。雖然做家教的地方離家很遠,薪水給的也很少,我還有暈車的毛病,可是為了我的志向和追求,我還是欣然前往了。第一天是試講,我給兩位中學生補習數學,為了能做的更好,我又把中學時代的課本重新翻閲了幾遍,走上了我的人生第一講。儘管有些驚慌,但是我還是通過了第一關。當時我心中唯一的感受就是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不簡單呀。

一回生,二回熟,就這樣我便做起了我的“老師”了。可能是第一次給學生做家教吧,我特別仔細,每次講課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很努力的備課,生怕講錯了那一道題。可是這樣事情還是發生了,有一次我講錯了一道題,當時要是有一個地縫,我恨不得鑽進去。就這樣我每天早出晚歸,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卻很充溢,算是順當的完成了我的家教任務。學生家長也對我很認可,那兩個學生也對我很敬重,我們也成為了好摯友。特殊是他們管我叫“孫老師”的時候,我的感覺就似乎是飄向了天,很驕傲,很光榮。那時我才真正的明白人們為什麼説老師是太陽低下最高尚的職業。

做了一個月的“靈魂工程師”我學到了許多的東西。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我的那兩個學生在考試中,數學成果提高了20多分,聽到了這個消息我興奮極了,我似乎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名人民老師了,兩個學生的家長還讓我下個假期接着去做家教,但是我婉言拒絕了,並不是我不情願,而是我覺得我應當去體驗更多的人生經驗,更多的豐富自己的人生。

一個月過去了。而我人生的實踐經驗卻才剛剛起先。這段時間裏,我更加清晰的瞭解了自己,對自己的實力有了進一步的相識,我的身上還有許多的不足和缺點,我要不斷的完善自己,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一名高素養的人才。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次經驗將會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和從各方面去充溢自己,使自己成為全面的發展的創新型社會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要想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狀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要經驗的比別人更多。因為那也是你的人生財寶,而且的是無價的.。所以,努力吧!只要你去拼搏,去努力,每個人的人生都將會是輝煌的。

傳統節日是我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以及傳統習俗,他們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正是因為差異的存在才彰顯了民族的特色,也代表了民族的傳統信仰。此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節日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地域文化的詳細體現。

1、小年夜

小年夜是個喜慶的日子,也是快樂過大年的衝鋒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樂呵呵地圍桌吃飯、閒聊,共享這一年的收穫和喜悦。在我們這裏小年夜是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三號。在這一天我們一般都會到祠堂(我們當地的話叫做“廳屋”)祭祖,這個儀式是要整個族人都參與。

2、掃屋

過年的時候,什麼都須要有個新面貌,所以連屋子也不例外。“掃屋”也稱“掃塵”,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知道是打掃衞生。一般狀況下“掃屋”是定在二十四號。由於現在的人都不太講究以前的規則,只要在大年夜前做完就可以了。“掃屋”在當地寓意為掃去晦氣,迎接新一年的好運。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須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本上全家人都要參加進來。

3、做年糕

民以食為天,吃才是最實在的事情。所以過年的時候確定少不了吃的東西。

——年糕。我們當地的年糕都是手工製造的,自給自足的。現在還保持着相當傳統的製作工藝,都是比較古老的製作方法。我們運用的工具也是近“石器時代”的工具——石磨。首先製作年糕的第一步就是將一般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粉狀,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力氣來完成的。有了“米粉”這個原材料就可以起先製作年糕了。經過一系列困難的工序最終得出圖片中的成品。它的寓意為步步高昇。這種年糕的味道甜甜的,嚼起來很有韌勁,是不錯的過年佳品。

4、貼春聯與春節習俗。

這是過年重要的習俗,在許多地區都很流行這樣的傳統。除舊換新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家都希望新年有新氣象,一切都是嶄新的起先,春聯也不例外。春聯的貼法在我們當地還是保留着古老的傳統。比如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都是有講究的,還有就是許多春聯都是那些老一輩的人自主創作的,完全手工製作。這樣的春聯既有特色,又能精確的表達主子家的新一年的期望與祝願。

5、大年三十

這是最隆重的一天,也是最喜慶的一天。全部人都會在這一天變得生龍活虎,精神飽滿。當地人很早就吃過晚飯,然後家裏的人都出轉悠,拜早年。小孩通常都是最快樂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在這一天玩個不停——放鞭炮、玩嬉戲、買東西。我們當地還有一個老習俗,就是在除夕夜的整十二點要祭祖。大家都會把自己打算好的年貨供奉給祖先,祈求保佑平安華蜜。這個儀式完成後就是喧鬧的時候了,各家各户會盡情地燃放鞭炮,煙花。喧鬧的氣氛會隨着美麗的煙花和洪亮的鞭炮聲直到天亮。

6、長壽米粉與春節習俗。

開年第一天是快樂的一天,家家户户洋溢着華蜜,共享着歡樂。大年七年級,全部小孩都要起牀很早,然後見到大人就要問候。這種不變的習俗始終被靜默的傳承下來。這一天的早餐一般都是吃米粉,一家人一起快樂的吃着米粉,沉醉在快樂的氣氛中。因為米粉形態都很長,所以它寓意着健康長壽。因此吃米粉的時候,老人吃的米粉越長越好,這是對他們的祝願。

7、回孃家

人人都説“嫁出去的女兒,潑出的水”,可是我們當地嫁出去的女兒每年的正月八年級都要回孃家。每個嫁出去的女兒都會細心打算好要帶回去的東西,而且還要帶上孩子。其實她們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女兒回來就已經很快樂了,根本不會在乎他們有沒有帶東西來。親情是恆久無法割捨的。有哪個父母不惦記自己的孩子,又有哪個子女不想家的?

隨着大年初五的帶來,人們快樂的心情起先沉澱下來,為新的一年奮鬥做好打算。這一天被當地人稱為“散節”,意味着快樂的春節要告一段落了。我的調研也隨着“散節”的到來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標籤: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1wew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