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醫學教育的價值體現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醫學教育的價值體現論文

【摘要】隨着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也被逐漸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關注,這使得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產生了新的認識。我國教育部與2014年頒佈實施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其中要求各類各級學校強化教育工作中的中國傳統文化,這也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中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指導。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醫學教育的價值體現論文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醫學;教育

中醫學是以生命和人文為基礎的一門學科,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發展的跟進,也是中醫學不斷髮展的動力。中醫學是一種人文與科學雙重屬性同時具備的醫學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名族特徵,其發展需要以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為跟進,並從中吸取精神養分。但是,在我國當今的中醫學教育領域,很多學生都經過數、理、化等現代科學的長期薰陶,逐步形成了概念化、邏輯化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因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吸取較差,也不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所推崇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對於中醫學理論的理解能力較差,甚至完全失去興趣,所以,在中醫學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醫學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也有助於學生名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的增強。

  1.幫助學生建立中醫思維模式

1.1體驗思維

體驗思維指的是人們在日常活動過程中,以各類經驗的概括、分類、比較和積累為基礎獲得結論的一種思維模式。中醫學的思維方式通常源自於中國傳統哲學,其本質有在於生命哲學,中國傳統哲學都是以精神、元氣、陰陽、生、心、情、意、性等生命體驗直接相關內容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經過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維過程,逐步建立起各類事物與人類之間本質聯繫的認識網絡,最終通於天地、返歸內心,融自我和萬物為一體。

1.2辨證思維

對於陰陽這一辨證矛盾範疇及概念的認識是中醫學理論的開端和起源,陰陽兩者之間是相互平衡、此消彼長、相互制約的統一體,兩者共同構成了中醫辨證邏輯體系。按照陰陽消長轉化、對立制約、動態平衡的邏輯關係對人體生命運動的各個節段、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矛盾運動進行規律性分析,能夠獲得一個逐級矛盾分析式的辨證邏輯體系。針對於疾病不同發展階段的患者,實施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就是中醫學辨證論治的思想,也是傳統哲學中樸素辨證法思想的體現[1-2]。

1.3整體思維

中醫學領域中的整體思維指的是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統一、人體自身完整性與統一性的結合,這也是中醫學領域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在“天人相應”理念的指導下,中醫學理論首先會將自然與人體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但人又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整體思維是中醫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存在於疾病治療、養生、辨證、診療、病理和生理的各個方面。整體思維是中醫學辨證思維和古代唯物論的重要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鮮明,也是一項重要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3-4]。

1.4意象思維

意象思維能夠深刻解釋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源,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在中國傳統文化於中醫學教育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意象思維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意象的思維模式,例如,陰陽、五行、八卦、干支等都是對中醫產生深刻影響的思維方式,也為中醫學“以象定髒”思維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中醫意象思維符合傳統思維方式動態變易、直覺感悟的及統一整體的特徵,其媒介為象徵、類比的方法,能夠對人體病理變化和生理功能進行靈活把握,也能夠實現對於疾病診療、表現和生命現象的動態、整體思考,這一思維方式可以忽略邏輯的影響,因而也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中醫學思維方式,有助於中醫學學生對於患者疾病形成更加整體的認識,並與客觀邏輯相結合,保證診療活動的準確性。

  2.加強學生傳統醫德培養

傳統醫德是中醫藥文化的關鍵內容,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傳統醫德堅持“貴義賤利,自正己德”的基本原則、“醫貴乎精,仁術濟世”的精神價值、“醫乃仁術,濟人為本”的思想本質以及“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堅定信念,因而帶有理性的光輝和人性的亮點。在中醫學發展的數千年以來,傳統醫德都為醫者提供了不斷改善醫技,樹立道德的精神動力,這正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尊重人生命的本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修身文化,而這一理念在傳統醫德中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傳統醫德強調人的修養、行為事件醫技慎獨精神,這都是道德自律精神的體現。另一方面,仁術也是傳統醫德的中藥內容,符合醫學領域的職業特徵和職能特點,是維繫整個傳統醫德體系的重要內容。《本草綱目·序》中曾經提到:“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衞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這不僅是儒家行醫治病中仁術精神的重要實踐,更是“仁”理論的充分體現,將“仁”和“醫”兩者融為一體,能夠體現醫生職業“好生之德”的特徵[5-6]。

  3.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中醫學教育十分關注學生的中醫思考方式以及“師從自然”學習態度的培養,但是,從以往的教學方式和習慣來看,新文化運動以前的中醫學教育,主要在於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而在西方文化逐步滲透以後,中醫學教育的意識形態和知識結構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結構中以文、史、哲為主的教學內容和結構逐步轉化為了以數、理、化為主,而這也是西方科學知識結構的中藥代表,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數量概念理論以及分析還原的思維方式[7-8]。

從目前的中醫學教育模式來看,雖然學生基本能夠掌握教學的內容,但是,在現代西方思維的影響下,在學生切實進入臨牀階段以後,其仍然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甚至是質疑中醫學臨牀療效,而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逐漸變成了應付考試的工具,缺乏實際的應用價值,這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當前中國教育系統的整體情況來看,已經基本沒有了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智慧和哲學的教學內容安排,這就會導致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逐步疏遠,甚至被完全以往。因此,在中醫學教育甚至整個教育體系之中,都應更加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應用,在其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習題,從而深化學生對於中醫學的領悟和理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中醫學的發展和傳承[9-10]。

  4.總結

綜上所述,將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中醫學教育中,有助於向學生説明人體疾病診療和病理的客觀規律,吸取中國古代哲學理論的精華,對生命現象進行更加客觀的解釋,同時,也有助於學生傳統醫德的培養,將傳統文化融入其精神內核之中,從而更加深刻解釋本土文化印跡。對於中醫學學子而言,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利於其中醫思維模式的建立,形成傳統醫德,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最終促進中醫學的發展與傳承。

  參考文獻

[1]趙敏.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升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05):789-790.

[2]王豔春,任曠.寓人文精神與醫學教育的實踐之中[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08):106-107.

[3]楊澤寅,曾紅,陳晶.論道家醫學倫理對醫學教育的意義與價值[J].教育教學論壇,2015,3(39):9-10.

[4]袁綱,李和偉,張榮興等.在德育中融入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2013,12(10):1078-1079.

[5]呂慶建,畢於建.完善醫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西北?學教育,2016,24(02):263-264.

[6]趙仁龍,任傑.隋前正史醫事倫理探驪[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28(04):507-508.

[7]金麗.中醫學教育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藴之思考[J].光明中醫,2015,30(04):903-904.

[8]楊國利.醫學人文: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J].醫學與哲學,2013,34(10A):30-31.

[9]樑曉春.寓傳統醫德於醫學院校的中醫教學[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2011,10(01):71-72.

[10]潘秋平.醫學院校醫學人文教育的缺失與傳統文化的救贖[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2013,12(03):291-29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4mk3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