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國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的傳播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的傳播論文

【摘要】隨着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學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到傳統文化,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中國所獨有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在語文教育的傳播論文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國小生語文

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還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民族文化知識。國小階段是學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較關鍵的時期,在這階段傳授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國小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識字過程中學習傳統文化

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漢字,在識字過程中進行文化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國小語文學習階段,學生要學習比較多的生字,在課文量上也比較多,關於傳統文化知識的閲讀內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在教學中可以將這些內容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瞭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是知識的承載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模仿者,為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質,在教學中要注重文字的書寫,只要教師能夠書寫比較好的文字,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認識到文字的美感。由於很多學生的文字書寫方式和教師的差不多,為此,國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書寫的美觀、大方,讓學生感受到書寫的魅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書寫中,不僅能夠學習到相應的書寫知識,還能夠在書寫中感受傳統文化,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習詩文時感受傳統文化

古詩詞的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滲透傳統文化,對學生在寫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講解詩文時可以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視角來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誦讀也是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誦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很多的相關知識。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孔子認識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終生憂勞不悔;“憂道不憂貧”,屈原憂國不復興,君不明察,憂“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杜甫也始終憂勞不輟,寫出了驚警後世的“三吏三別”,目的是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孫中山面臨“賊氛方熾”的混亂社會,痛感“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於三十年前”……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民族向前的動力,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築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以此在詩文的學習中更好地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課本內容中感受傳統文化

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課本內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書籍進行學習的,然後再經過現代作家的改編成為教材。因此,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中感受傳統文化。例如《開天闢地》主要是講解萬事萬物的由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又如在《司馬光砸缸》中主要講述的是七歲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成年人的思維,當別的孩子在玩時,他卻在讀書。當有個孩子玩耍掉進水缸裏時,別的孩子都比較緊張,只有司馬光想到用石頭救出落水的孩子。這個故事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從這個故事的學習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還能夠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

四、結語

新課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學中更多地能夠促進學生髮展的要求。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在教學中,可以將識字內容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在講解詩文時可以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視角來給學生講解相應的知識,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另外,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房殊.怎樣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2]童一峯.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5(23).

[3]於春霞.國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7wq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