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推薦】傳統文化的作文十篇

【推薦】傳統文化的作文十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傳統文化的作文十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現在不少人對我們的傳統節日淡漠了。傳統節日藴含着我們民族的情感追求。端午節,人們 吃粽子,划龍舟,都有着憑弔屈原的主題。人們懷念屈原實際是在傳遞着愛國精神的火炬。中秋節吃月餅、除夕夜吃餃子,這都反映了我們民族重團圓、重親情、重 和諧的情感追求。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深入的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另外我們應該調查瞭解家鄉特有的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廣泛閲讀有關家鄉的文選典籍,並初步瞭解家鄉婚嫁文化、飲食文化、節令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考察家鄉的名勝古蹟與由來。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蹟。考察家鄉某些地名的由來。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訪問民間藝 人,瞭解傳統工藝。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就是那夢中的伊人,她美麗着,微笑着,深思着…… 回到源頭,走進古典,彷彿進入了豁然開朗的桃花源。我們掬古典之泉,濯蒙塵之心,我們在愉悦中學會孝敬,學會關愛,學會誠信,學會思考,學會勤奮,學會優美,學會深刻……傳統文化讓我們快樂,傳統文化讓我們高尚,傳統文化讓我們有了內涵。

儒家的厚德載物、剛正不阿、誠信仁愛、尊師重道,道家的順應自然、淡泊名利、虛懷若谷,佛學的寵辱不驚、進退從容、自然清靜,這些都值得學生去學習、體會和進行創造性轉化。長期沐浴在書香裏、浸潤在文化中的學 生會變得情趣高雅、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氣質優雅。

總之,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讓我們在靈魂深處夯實傳統文化殿堂之基,淨化我們的心靈,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除夕節也就是大年三十,大人們都會給我們許多壓歲錢,那麼,壓歲錢的來歷是怎麼樣的呢?

傳説,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上長着尖尖的犄角,有着一雙非常大的眼睛,一個大又是寬的嘴,樣子十分可怕。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夕會跑出來,用手去摸睡着的孩子,孩子往往會被嚇得哭起來,接着就會頭疼、發熱,變傻。

有一對夫妻,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成為夫妻。那天,“夕”正好出來。

夫妻倆的婚禮上,正好他們都穿着紅色的衣服,“夕”來時夫妻倆的紅衣把“夕”嚇得灰溜溜地跑了。

原來,“夕”怕紅色的東西,於是,每年,挨家挨户都會掛上紅燈籠,從此“夕”再也沒來過。

於是,大家又把過年稱為 “除夕”了。

原來,媽媽給我扎紅絲帶、戴紅帽子、穿紅裙子、穿紅鞋子是傳統文化啊!然後,我拆開煙花,讓爸爸點燃,只聽“叭”地一聲一顆“流星”飛上了天,變成了一朵朵花,我大叫:“啊,好美呀!”

我愛除夕,真希望每時每刻都是除夕!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台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國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着其最獨特的傳説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國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國兒女訴説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温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國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説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説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春節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像放鞭炮、貼對聯、吃湯圓,如何來慶賀這個節日呢?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了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麪,隨後我便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裏,又拿碗倒了一些水在盆裏,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之後我便又加了點水在盆裏,面又都粘在手上。哎,水總是加得不合適,光和麪就這麼難,要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猴年馬月呀!我又加了一點乾的麪粉,但是還是沒成形,我只好向媽媽求助,在媽媽的幫助下,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説面還要放半個小時,我等得不耐煩了,我有點焦躁不安。媽媽見我這副樣子,便過來對我説:“你連這點小小的困難都要生氣,那還談什麼吃餃子呢?”媽媽這句話激勵了我。

我便耐心地等待,面放了半小時後,我迫不及待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着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得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有媽媽在一旁輔導我,不然,我真不知道怎麼辦。然而,揉了好長的時間終於揉好了。

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想到這裏,又使我對餃子美味產生嚮往之情。雖然餃子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吧!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然而擀皮也是最難做的一個步驟,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而皮卻沒有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

我一手拿着小餅,一手拿着擀麪仗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真的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起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到了該包餃子的時候了,我讓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葱餡。我拿起擀好了的皮在媽媽面前學着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也不是那麼因難。我便叫媽媽與我一起加快了包餃子的速度,不一會兒,餃子終於包好了,可以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着餃子煮熟。看着餃子在鍋裏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都熟了!嘴裏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特別有成就感,嘴裏説不出的開心。

霎時,我覺得自己離中國傳統文化又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我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銘記在心。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二胡的悠揚踩着三月斜雨的韻腳,沁過薄霧和窗紗,微微的還有些許暖意。冉冉檀香瀰漫着空氣,讓我不覺神遊於五千年的古國文化長河中。

天地初開,萬物終歸混沌。祖先們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哲學思想,理論無一不體現着祖先們的智慧,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爭鳴,如一聲春雷驚雨,給華夏大地一片潤澤。道家,法家,儒家諸如雨後春筍紛湧而出。其文學思想,道德學説更是沿用至今,令我們受益匪淺。自春秋《詩經》開始,先秦,魏晉文學,後唐詩宋詞元曲,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學的博大精深。從孔子的“詩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給人們打上了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岳飛的“談笑可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這種憂患意識逐步上升到愛國情懷,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崇高天倫。“天行健,則君子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的高尚道德。

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功業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閒落,月靜春山空”的天人共鳴都是西方文化所望塵莫及的。當世界文化的鐵蹄滾襲而來時,總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抵擋的。在這個物質利益至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者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慾望、拜金、權利等都充斥着人們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蝕着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洋節”,昔日的傳統文化正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歡的,是沒錯。可這又何嘗不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漠視?那些我們都曾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都去哪兒了?

我記得魯迅曾説:“唯有民魂是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有進步。”奧巴也曾説:“當中國忘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時就是我們攻打這個民族的時候。”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熱血來傳承優秀民族文化,來構造我們祖國的輝煌。我們是龍的傳人,頭頂着祖國的藍天,腳踏着祖國的大地,血管裏流着的是祖國的熱血,生命力延續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這一詩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實寫照,温暖的陽關不再照耀大地,接替它的反而是陰雨連綿。小小的雨滴落在地上,敲打在窗邊,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那斷斷續續充滿悲傷與哀愁的懷念。

我家也在為清明節的籌備當中,只是意外層出不窮。奶奶把飯菜的做好了讓我去叫爸媽,可是爸媽卻不見了。於是我給他們打了電話,剛開始還不接,於是我又打了幾次,最後終於接了,我便知道他們原來去了外婆家裏,我舅舅已去世3年,但親人們的懷戀和惋惜依舊。媽媽在電話裏的聲音是淒涼的,我還聽到了哭聲,媽媽説讓我們等會兒,説他們馬上就回,可我們等了半天,還是沒有回,過了一會兒,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她説他們快到了讓我們把飯菜熱一下等着他們。於是我便去和奶奶説,然後發現奶奶也不見了,於是我便去奶奶家找,可是家裏門鎖着,然後我就去別的地方找,最後在一家小賣部找到了奶奶,她在那裏看別人打麻將。奶奶看到我來了,就問我是不是爸媽回來了,我説他們快了,説讓您把飯菜熱着等他們回來,然後奶奶便回到家準備熱飯。可是卻發現家裏的煤氣完了,奶奶就把飯菜裝起來,拿到自己家裏熱。隨後爸媽便回來了,然後我們家開始燒紙錢,放鞭炮。完了以後就去上墳,上墳燒紙時,天空中下了小雨,一滴一滴的落下來,落在我的臉頰上,也落在了爸爸那歷經風霜的臉龐上。

我不喜歡淋雨和燒紙錢,還有放鞭炮,所以我做了一個愚蠢的事,我説爸媽,我不想燒了,沒意義,我先回去了,媽媽先是反對,最後還是無奈的讓我回去了,在回去的最後一刻,我看到爸爸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憂愁。我的心突然有一種酸酸的感覺,但我還是回到了家,回到家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爸媽送傘過去,可是想了想,他們並不像我這樣討厭下雨,可能他們還願意在這個傳統的節日的淋下雨呢,於是我便向奶奶家走去,幫奶奶撐着傘,奶奶手裏端着的就是放滿了飯菜的東西。我説奶奶重不重啊,要不要您來撐傘吧,我來幫您拿,她説,不重,我拿着就好了。我想幾盤菜可能也不是很重,於是我便沒有再多説,繼續幫奶奶撐着傘,到了家門口的時候,正好爸媽回來了,可能他們看到了我為奶奶撐傘便原諒了我,後來也沒有在那件事上説什麼,這件事可能就這麼不了了之了吧。

最後,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着清明節的這頓飯。飯菜很好吃,可是氣氛卻不是很好,最後是爺爺打破了沉寂,隨後便在桌上都聊了起來,這種氣氛多好,大家開開心心的吃完了飯,於是便都離開了,爸爸去了武漢,媽媽出去了,爺爺奶奶也都回家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獨自在家裏體驗着清明節的孤獨與寂寞。

讓我們從這個春天,這個清明開始,珍惜時間生命,畢竟,生命也像春天一樣燦爛!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民族習俗,家家户户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還有穿新衣,吃餃子,大人還要給我年錢。在這些習俗中,我最喜歡的是裝年錢的小紅包了。拿着小紅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門,我就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他們在樓下的小廣場正進行煙花比賽呢!只聽“??”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這美麗的煙花,心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好多倍”。於是,我趕緊去買煙花,拿着自已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後向着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當我抬頭望着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見“啪”的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看着天空被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春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説。傳説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為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0xx年的春節快到了,我盼望着到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新年的到來,我的心情也快樂無比,那麼我來向大家道道我的新年趣事。

大年除夕的晚上,我剛吃完年夜飯,就聽見有人喊:“孟丙辰,快下來放炮呀!”於是我就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下樓和他們匯合。我們先放花炮,我先把引線點燃,只聽“嘶”的一聲,炮筒裏出現了五顏六色的火花,時不時的還發出聲響。我又放了一種像火箭的炮,那炮迅速的飛上了天,接着是重頭戲了,我把最大的炮引線點燃,我們就立刻捂住耳朵,只聽“啪”的一聲飛上了天,又是巨響,只見天上充滿了無數顆五顏六色的星星,天上頓時變白了。那也就是幾秒鐘的呈現。後來那些全部化為烏有,抬頭望望天,只是一片濃煙…。

雖然除夕晚上過的很熱鬧,七年級也毫不遜色。

只聽“新年好!新年好!”我就知道有人來家拜年了,於是我迅速穿好新衣服,和媽媽一起給鄰居拜年。媽媽告訴我抱拳施禮要左手上,右手下。我們挨家串户…。七年級上午就這樣過去,我的口袋也收穫很大,什麼糖啊、瓜子啊都有,還有20塊錢…。

啊!過年真有趣!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在xxxx年的元旦,厚街鎮富民商業步行街舉行了厚街鎮首屆美食節。

在富民商業街裏,擺了很多檔位。厚街有許多傳統美食,如:南瓜餅、馬蹄糕、客家糖環、鬆糕、粽子、糖不甩、壽司、香蕉芋角、笑口棗等等。在這些傳統美食中,有些食品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如南瓜餅是黃澄澄的,上面還印了一些圖案;馬蹄糕是透明的,裏面有一些“馬蹄”;壽司的顏色有綠的、紅的、黃的、紫的等等。它們的配料和味道也各不相同:馬蹄糕是冰涼的;糖環由白糖、糯米、雞蛋混合做成的;鬆糕由白糖、糯米、花生等混合做成的;粽子是由艾葉、豬肉、糖(鹽)、草、糯米等混合一起做成的;糖不甩裏面有糯米粉和片糖;壽司裏面有黃瓜、香腸、肉絲、雞蛋、紫菜;香蕉芋角里則有香蕉和芋頭……。

一位做馬蹄糕的阿姨向我們介紹了馬蹄糕的做法:第一步:把馬蹄去皮洗乾淨並切成小粒。第二步:把水和糖以10?9放進鍋裏,煮成濃的糖水,再用水和馬蹄粉以重量2?1混合成生漿糊。第三步:倒生漿糊到糖水裏,邊倒邊攪均勻,做成半生半熟漿糊。第四步:把馬蹄粒倒進半生半熟漿糊,並攪均勻,然後用盆裝好,大火蒸三十分鐘即可。

在談到舉辦美食節的意義時,鎮教辦王劍雄主任説:“我很贊同舉辦美食節,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厚街的美食,有利於保留厚街的傳統美食,也利於發揚厚街傳統的文化,在生產、製作這些美食的傳統工藝過程中,也體現了厚街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同時希望年輕一代能繼續發揚厚街人民的優良傳統美德,為厚街乃至全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是的,舉辦美食節,既能保留傳統的美食,又能發揚傳統的文化!讓我們共同努力吧!把厚街建設得更美好!(厚街中心國小小記者:鄧昱)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0

中國社會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與自然的生產實踐中和與人和人的關係的調整和改善的社會實踐中,富於創造的中華先民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積累,中華民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從而使得中華民族一直以來能成為和愛琴文明、猶太文明一樣的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彩一筆。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學主義和西方現代文明主義的衝擊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卻受到了質疑和挑戰。於是重新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理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化之間的關係決定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存與亡。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對於文化的概念。學術界許多年來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理解和解讀。雖然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和學術視野當中。對文化概念的闡發不一而同,但是對於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種共識,即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化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總和;狹義上的文化主要指人類精神產品的凝結。我們所探討的文化主要是指狹義的文化。我們所説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行為準則等。

在漫長的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勤勞勇敢地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以“仁”為核心的“以人為本,人性關懷”的仁愛精神,不但包括人對於同類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關懷.還包括自然界一切生靈和萬物的愛;以“義”為信仰的“公平正義,堅守原則”的倫理道德,是一個社會公認為適宜的、應該的道德行為準則;以“禮”為內容的“恭敬尊重,禮儀文明”的禮儀規範,對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促進人對人的恭敬與尊重,協調人際關係和睦,倡導言談舉止的文明禮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為對象的“崇尚知識,追求真理”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對於知識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會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為標尺的“忠於職責,誠實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學關於誠信的思想,是我們建立信用體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資源,我們應當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資源。

另外,“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中庸之道”的處世之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和胸懷、“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的自強不息的精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精神座標等等,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伴隨着中華民族跨越歷史幾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思想寶庫中的經典。

標籤: 十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7o1o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