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1

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單從某一個方面去努力是不行的。既不能脱離農村信用社的實際,不顧農村信用社的生存土壤,而簡單適用商業銀行信貸管理辦法。我們應該敢於正視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農村金融環境變化的現實,制定與時俱進的管理措施,採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堅持服務“三農”方向,在確保信貸資金安全營運的同時,努力實現農村信用社經濟效益的提高。筆者現就做好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談以下粗淺看法。

一、存在問題

眾所周知,信貸管理工作是農村信用社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因其位置重要、意義重大,所以我們大會講、小會講,不斷警示每一位幹部職工。近年來,舞鋼市農村信用社信貸運行總體情況平穩,貸款質量逐步提高,但就全轄信用社整體情況來看,貸款質量不容樂觀,仍存在不良貸款佔比較高、前清後增、“源源不斷”等現象,且部分社的問題還相當嚴重。如果我們不引起重視,認真加以研究解決,勢必會影響我們全轄的整體工作,會喪失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遇,也會阻礙全面鋪開的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通過結合實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梳理,當前信貸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貸新還舊、收息換據、債務置換,將本來有問題的貸款或者説非正常貸款通過這些手段人為轉為正常貸款。這些弄虛作假、靠調整貸款形態來應付檢查和盤活資金的做法,不僅違反了信貸管理規定和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原則,而且也誤導了聯社的整體經營決策,為以後的工作埋下了隱患。

(二)信貸管理落後。良好的信貸管理有助於信用社及時識別、防範、化解信貸風險,然而從部分信用社的信貸運作的全部過程來看,由於各種原因,信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存在問題。1、信貸檔案管理不規範。完整的信貸檔案可以幫助信用社提高貸款質量並減少貸款損失。然而有些信用社並沒有重視信貸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信貸檔案不完整,記錄要素不全,信息反映失真,分散管理,沒有明確的檔案存檔、借閲和檢查制度等問題。2、信貸“三查”制度流於形式。從貸前調查來看,有些人員不知道貸前調查從何處入手,沒能認真堅持實地原則、多人原則、多方原則、多次原則等,調查報告信息收集不全、不準確。有些信貸工作人員在進行授信調查時經常犯先入為主的毛病,即帶着某種假定,並不自覺地把它作為結論看待。結果授信調查就成了印證或取證的過程,必然片面、不客觀;從貸時審查來看,由於各種利益關係的存在,有些審貸委員會成員不敢或者不願提出異議,結果使信貸集體審批變成了個人審批;從貸後調查來看,有部分信用社把貸款發放出去之後就不管了,一直到貸款到期才去催收,不能及時發現借款人的各種風險。3、對同一個借款人有多元授信主體。一般來説,對同一借款人只能有一個主辦授信信用社,然而由於信用社之間相互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使有些借款人在多個信用社借款,增大了貸款風險。4、第一責任人制度落實難。信貸理機制不健全,貸款的發放與回收,沒有充分貫徹落實第一責任人追究制,平時有些社只注重貸款的收息及總體盤活的考核,而沒對單筆不良貸款進行量化考核,對因發放人工作失誤導致的風險,沒有制定責任追究的可操作辦法,致使貸款第一責任人追究制很難落實,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三)信貸人員素質落後。信貸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不能正確分析風險和應對風險,是造成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1、專業能力差。目前大多數信貸人員邊工作邊學習,零星學過一些信貸管理方面的知識,沒有真正系統地學過企業會計、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客觀上存在學識水平的先天不足。2、職業道德差。一是鑽制度的漏洞。任何制度、規定都不可能嚴密到一點漏洞也沒有。所以信貸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就必不可少,如果信貸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或企業忠誠意識,就會去補漏洞;反之,就會去“鑽漏洞”。是“鑽”,還是“補”,對於信用社經營來説效果是天壤之別。二是違規違紀。有些信貸人員利用手中的職權或者不顧信用社的信貸紀律,以貸謀私,向貸户“吃、拿、卡、要、報”,不見好處不辦事,嚴重敗壞信用社的整體形象和聲譽,挫傷社農感情,發放關係人情貸款、跨區貸款、冒名貸款、壘大户貸款、超權限貸款、私貸公用貸款、自批貸款、先斬後奏貸款等。還有極少數信貸人員甚至夥同貸户一起騙取信用社貸款。三是責任心不強。個別社主任對貸款把關不嚴,得過且過,放鬆管理,集體審批流於形式,明知是違規貸款,還審批發放,使信貸管理制度棚架。

(四)制度制定落後。制度供給上的缺陷,使某些信貸人員失去了責任和紀律約束,結果給信用社的信貸資產帶來了相當大的風險。

1、對信貸調查人員缺乏制度約束。為部分信貸人員提供了違規違紀發放貸款機會或為他們信貸調查走形式、不負責任提供了環境。

2、人員調動缺乏制度約束。由於部分信用社信貸工作人員調整、調動頻繁,導致信貸信息收集中斷,責任貸款“推諉扯皮”出現斷檔,更有部分農户因為此種原因不願還款。對於貸款責任人調動,許多信用社也沒有明確規定責任人應承擔什麼樣的清收責任,往往一走了之。

3、沒有信貸風險預警系統。不良貸款的產生,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在短期內成為不良貸款。在正常貸款成為不良貸款,或已形成的不良貸款在進一步惡化之前,往往會出現很多徵兆。通過建立貸款預警機制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採取措施,解決或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然而許多信用社沒有建立信貸風險預警系統,通常是貸款已出了問題才引起重視。

4、對信貸決策人缺乏有效制度約束。有些信用社從上至下雖然建立了逐級審批貸款管理體制,但實際上還是一個人説了算,貸款集體審批流於形式。

二、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信貸人員隊伍建設。“事在人為,人定勝天”是古之名理,“以人為本”是真知灼見。提高員工素質是信貸風險控制的關鍵要防範和化解不良貸款,員工素質是關鍵,特別是需要一支高素質的信貸管理隊伍。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努力把提高職工素質體現信貸管理工作當中,下大力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貸職工隊伍。一是要時刻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增強職工的責任感、事業心,提高做好信用社信貸管理工作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同時要抓好職業道德教育,提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樹立“嚴格、規範、謹慎、誠信、創新”的十字行風;抓好員工的法制及遵章守紀教育,做到依法合規、穩健經營。同時,要加強對信貸人員的行為監督管理;二是要提高管理素質,強化道德約束。信貸管理説到底是要人來完成的,有什麼樣的人員素質,就有什麼樣的信貸管理績效。要提高信用社信貸風險防範的能力,就必須有一支具有良好正直的道德修養、紮實的信貸業務知識、豐富的風險識別、控制的經驗和能

力的信貸管理人員隊伍。因此,加強對現有信貸管理人員的培訓,可以説是當務之急。要建立嚴格的雙考制度,抓好員工的業務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技能和業務素質,推行持證上崗制度,使在崗人員達到應知應會的要求。三是要培育、打造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樹立團結、自信、奉獻、必勝的人文精神,把信貸人員感召到“社興我榮、以社為家”的氛圍之中。

(二)強化內控制度建設。信貸管理工作要健康的發展下去,必須要有制度作保障,沒有有效的制度,個人的行為就有可能四處遊離,影響正常信貸資產運行質量。要用制度作保障,用制度引導信貸工作人員的行為,使他們明白什麼信貸行為是可行的,什麼信貸行為是不可行的,違反規定要受到什麼樣的制裁。一要完善貸款公開制度,關口前移,變貸後公開為貸前公開,做到不公開不審批;二要突出“控制風險的三道防線”,完善自控、互控、監控的體系,不僅要“控下”,而且還要“控上”,突破決策層內控的“盲區”,使內控制度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三要從崗位職責入手,完善內控制度。參與信貸管理的不同崗位,職責要分配合理、明確、科學,體現相互制約的目標,每一崗位必須對內控措施的落實承擔責任;四要建立健全業務、會計、稽核和監察事前監督協調運轉的內部控制制度。要通過嚴格的貸款責任制和合理的授信授權等制度安排,規範貸款的操作程序,增加貸款發放的透明度,抑制內部違規行為,弱化道德風險影響。加強對貸款管理過程的監督,加大對違規貸款和違規責任人的檢查和處罰力度,從根本上遏制不良貸款“非正常”增加的趨勢。做到一筆貸款,從發放之日起,就要連續監控,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變化將其劃分到適當的檔次,並且採取措施催收,必要時停止向同一借款人發放新的貸款。要走出“沒到期的貸款就是正常貸款”這一認識誤區。許多人正是認為沒到期的貸款就是正常貸款,放鬆了對正常貸款的日常管理,注重更多的是非正常貸款,一旦貸款逾了期、出了問題才會引起重視,然而已是“亡羊補牢”。

(三)實施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實施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將新舊貸款劃分成兩個部分,對新發放的貸款適用新規定,實行嚴厲的追究,保證貸款低風險高質量;對歷年存量的舊貸款,實行“誰在崗誰負責”,靠清收責任追究逐步收回,從而達到盤活舊貸,增加優質資產總量的目的。一是對舊貸款實行“誰在崗誰負責”的管理。在崗信貸員對舊貸款承擔管理、收回和保全資產責任,屬於人為造成未能保全而發生損失的'貸款,由在崗信貸員承擔賠償責任,杜絕“新信貸員不理舊帳”、“新辦法不管老貸款”的問題。二是對新發放貸款實行“三包一掛鈎”責任制。即包發放、包管理、包收回,同信貸員的收入掛鈎。三是嚴格實行貸款責任認定,做到責、權、利的有機結合。對在發放和管理貸款過程中,因違規、失職行為導致貸款風險的,由聯社稽核、業務部門根據有關規定調查核實,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報聯社貸款責任評定小組確認後,下達貸款風險責任認定通知書,責任人在規定期限內收回貸款本息。對損失數額巨大,責任人無力收回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直至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通過完善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制,改變以往貸款發生損失後責任不清的狀況,增強信貸責任人的工作責任感、使命感,確保貸款低風險高質量。四是建立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對造成貸款損失的應給予處罰,對正確決策帶來良好經濟效果的給予獎勵。有效改善在信貸管理中對信貸員只罰不獎、重罰輕獎的考核辦法,調動信貸員發放、管理、收回貸款的積極性。

(四)創新信貸管理機制。一是實施業務創新。拓寬創新思路,要努力開發具有風險轉移、風險降低、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或多種功能融為一體的金融產品,改善當前信用社金融

產品比較單一的局面。二是資產業務創新。別人有的,我們可以申請辦,別人沒有的,可以自主去辦,積極擴大低風險權數的貸款品種。要積極為富裕資金找出路、想辦法。要完善期限管理,堅持貸款期限與農產品生產週期相吻合,根據季節、生產期限,實行常收常貸,到期收回,形成良性循環。同時要擴大服務對,重點支持農户經濟、鄉鎮產業結構調整大户和個體、民營經濟的發展。三是實施客户中心戰略,鞏固和穩住一批原有的優質客户,開發一批新的黃金客户,清理淘汰一批劣質客户,對效益高、風險小、前景好的產業,我們要適時發放貸款,通過優化貸款投向帶動信用社效益的全面提高。四是創新小額農貸模式,推行“客户經理”和“農户協管員”制度,適度突破授信額度的限度,推行聯保貸款等方式,優化小額農貸營銷方式組合,保持小額農貸的活力。同時要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資源和對市場的預期,有計劃地控制或擴大小額農貸投放量,並堅持“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則,以防止風險向單一項目集中。五是實行信貸員評級獎懲制度。改革信貸員工資分配辦法,根據信貸員工作業績確定收入。改變以往信貸員工作業績好壞一個樣、工資多少一個樣的狀況,有效調動信貸人員的積極性。六是要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索不良貸款盤活新路子,對以前形成的沉澱貸款,進行重點攻堅。並且要嘗試不良貸款“公開競價招標”、“打包出售”等盤活新路子。充分調動信貸員盤活不良貸款的主觀能動性和貸户還款的積極性。七是堅持“小額、分散、流動”的信貸管理原則。小額是前提,分散是基礎,流動是結果,因為小額、分散是安全性的具體表現,安全性愈高,流動性愈大。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2

農村信用社推進以縣級聯社為統一法人的經營管理體制,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問題。當今,農村信用社改革不論是推行股份商業化經營體制,或是推行了以縣聯社為一級法人的經營體制,信貸管理依然是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強信貸管理,提高信貸資金的週轉速度、使用質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貸資產的風險度。為此,本文擬就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問題、成因分析與解決對策,略作探討。

(一)目前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的現狀

1、信貸管理運行體制。目前農村信用社在信貸管理運行推行的是集體管理決策、分級授信授權體制,從省級聯社到基層信用社都相應成立了信貸管理審查(諮詢)、審批委員會(信用社設立審貸小組),各委員會下面還專業設置有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並輔助監事會的監督和理事長的否決作用。從程式上看,信用社為貸前調查崗,縣聯社信貸管理與風險管理部門為貸中審查、評估崗,委員會(包括省、市兩級諮詢委員會)則為貸款的最終審批崗。這種採取民主化集約管理、程式化審查審批的模式,對於超過授信授權的貸款的確取到了規避信貸風險、防止“一長獨大”、控制操作風險的效用。

2、信貸管理運行規則。農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經營原則,是靠資金組織——資金運用——資金管理——資金利潤的經營規則來生存和發展。準確的説,負債經營決定信貸資產擴張的規模和擴張的數量,資金運用決定信貸資產的週轉速度和週轉質量,信貸管理決定信貸資金的安全和質量,資金利潤則是信貸管理運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贏利性。明顯可以看出,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在整個信貸資金管理運行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貸資金,也就管好了一盤棋和走活了一盤棋。

3、信貸管理評級授信流程。信用社對借款人發放貸款,首先得予以評級,其次再給授信,並套用“信息採集→信用等級測算與認定→授信額度測算與認定”設定的格式,這是對原來只憑一份申請書、一頁調查表、一張借據合同就決定貸款的是否發放,無疑是很大的進步。因為評級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來綜合評價客户的信用等級的。而授信則是以評級為依據和基礎,來確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內申請貸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額度。信用社對借款人評級授信實行動態管理,適時調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4、信貸管理運行的責任追究制。信貸管理責任追究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責任人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貸前調查崗不盡職調查的第一責任人進行追責;二是對審查失職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聯社信貸管理和風險管理部門人員的'追責;三是對集體決策失誤的責任追究。這種責任主要是對審貸委員會成員及聯社理事長的追責。從追責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開”的作法,也有“七二一開”的做法,即調查機關負責50%或70%的責任,審查機關負責30%或20%責任,審批機關負責20%或10%的責任。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型的推行責任追究,既體現了風險同控、責任共擔的原則,也強化了農村信用社信貸的運行管理。

(二)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有了上述相對較好的信貸管理與運行現狀,按理説農村信用社在信貸領域就不應該存在大的問題,但事實上即或是規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規範、體制運行再合理、處罰機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隱埋着以下問題,並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着。其具體表現在於:

1、壘大户貸款越壘越大。在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運行中,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壘大户貸款。這些壘大户貸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因擴大再生產的需要或流動資金的緊張,在沒有償還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為被動牽制的行為。再就是在長期的經營中,信用社為保全債務,通過利轉本長期積累形成的。由原來的幾萬元翻到十幾萬元,原來的十幾萬元翻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導致客户在償還債務的主觀意識上悲觀消極。主要表現在三點:一沒償還債務信心;二沒償還債務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從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質量日趨惡化,看活卻不活,看似正常卻不正常。比如,某縣級聯社原只發放給某水泥廠幾百萬元貸款,現在因利轉本已達到了二千多萬元,形成了重大風險。

2、冒名、借名貸款觸目驚心。一方面,由於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經營,一些別有用心的借款人鑽信用社信貸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證、假户口簿冒名貸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數信用社的信貸員人為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貸款,從中謀取個人私利和好處。這兩方面的貸款不僅過去有,現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潛藏有很大的案件隱患。如近期某市銀監部門針對農村信用社正開展有聲勢、大規模的假、冒名貸款專項治理活動,就可見其存在的嚴峻性和嚴重性。除此,更有甚者採取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不入賬的辦法,違規經營,非法某利,無論內在的還是外在的都給信用社經營帶來了巨大破壞性和生存危機。

3、化整為零貸款難以遏制。這類情況在各地農村信用社均普遍存在着,也是誘發案件高發的原因之一。其具體表現就是一些信貸員或某些審貸機關,為了掩蓋超權貸款行為,把超過授權的大額貸款通過多筆多頭、化整拆散的形式發放出去,有意違反信貸管理的約束。比如某縣基層信用社主任利用只有一萬元的貸款權利,短時期內就給某客户發放了三百多毛筆達三百多萬元的違章貸款,並造成重大損失(已立案查處,當事人被判刑)。再如某聯社信貸部門在授權範圍內發放化整為零的貸款也屢見不鮮,且大多行為是出於關係與自身利益因素而為,上行下效,導致了信貸管理的混亂和不少案件的誘發。

4、行政干預貸款難收回。農村信用社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作為一級地方金融服務機構,很大的程度上都無法迴避與行政部門打交道和受其制約。這種特殊的背景也將長期地保存下去,且難以更改。基於此,行政干預農村信用社貸款的行為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也將會是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癥結。比如某縣在清並農村基金會時,為了緩解兑付存款所帶來的壓力,以某部門的名義向信用社貸款三百萬元,至今除還少數本息外,已結欠本息達五百多萬元,成為歷史問題。又如某縣直管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向信用社借貸累計達四百多萬元,並欠息二百多萬元,均形成了嚴重的不良。另外,行政干預信用社投資城建、企改、工業項目的貸款也不在少數,且有相當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負面反響。

5、貸款運行的不對稱。主要表現在:貸前信用分析階段,獲得的貸款信息不完全,貸款項目評估質量不高。部分信貸人員缺乏必要的信用評估、財務分析知識和經驗,以致貸款時發放了調查不充分、信貸資料有缺陷、抵押物變現力差、不足值的貸款;貸款的審批階段,未嚴格把關貸款審批條件,貸款集中程度過高,過分集中於某一借款人、某一行業、某一種類貸款,致使貸款風險相對集中,貸款金額超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而無力償還;貸款發放階段,由於監督不力,存在“重放輕收輕管”的現象,貸款發放出去後根本沒有按照信貸事後操作規程去執行等等。

6、信貸人員素質的失準。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的數量有限,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在風險的預測方面,有的信貸人員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憑主觀經驗的成分較重,用經驗代替制度。加之由於管理體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對滯後,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自然加大了貸款管理的難度。

(三)對策與建議

1、建立信貸資產運行長效管理和監管機制。

其一,信貸資產運行真正意義上的“零風險”是不存在的,但從管理角度出發,降低最大風險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管好信貸資產要從源頭抓起,堅持“人是第一要素”的信貸管理經營理念,只有管好人才能從根本上管好信貸資產,因為人是物質創造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唯一管好信貸資產基礎的基礎,是信貸管理實施長效管理的最好保障。其二,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到,信用社在信貸資產管理上,也重視了管理,操作與審批程序也有效大改進。但最大的的問題是,對放出後的貸款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因此,要借信貸上線改革的東風,全面加強信貸風險的監管,經常及時跟蹤放出貸款的事後檢查,發現風險苗頭,立即發出預警信號,抓好風險管理監督防範,努力控制貸款的“不作為”風險。

2、嚴把“四關”,提高新增貸款的質量。

一是實行四崗制(即調查崗、審查崗、審批崗、檢查崗),把好審、貸、查三權分離關。要改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在操作規程上必須借鑑商業銀行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凡新發放的貸款,不論金額大小均不得單人操作。通過審、貸、查環節方能發放,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有效機制,違者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二是實行貸款權限區別控制,把好貸款風險關。即改變一概以金額大小確定貸款審批權限的做法,而是要根據各信用社信貸營銷環境、信貸資產質量、信貸管理水平,以及經營管理能力,區別對待,科學授權授信。三是實行抵押物現場鑑定,把好抵押物足額、變現關。應對貸款抵押物實行縣聯社鑑定制,其做法是:由縣聯社成立鑑定小組,負責對貸款的抵押物進行合法性、合規性,及市場實際價值現場鑑定。並根據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業價值建築物構造等不同情況,對抵押值與貸款額之間的比例實行區域差別,做出鑑定意見,確定貸款的最高限額。四是實行法律顧問制,把好貸款手續合法關。應在縣聯社一級設置專門的法律諮詢機構,配備既懂法律,又懂金融業務的骨幹為法律顧問。並行文明確:縣聯社大額貸款必須經過法律顧問簽署意見,方能研究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3、改進信貸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貸管理體制。

一是按照“預防為主”的思想,構築信貸風險防範多道“防火牆”。要建立全員參與,全體相關人員監督的內控機制,使信貸業務的上下部門或上下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確認並掌握業務部門或流程中的風險控制點,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便能夠迅速進行風險的識別、衡量、防範、處置。二是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實、靈敏的信息數據與統計分析系統,提高信貸決策的科學性。在受理每筆貸款前,先在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系統或本行業聯網的計算機中進行查詢,防止多頭貸款和壘大户貸款,對有不良貸款記錄的實行信貸制裁。三是建立糾正和預防、控制程序,確保信貸管理的持續改進。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經常性的稽核審查制度,採取具體的糾正、預防措施,以不斷評價、發現、改進信貸流程,推進信貸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顯得尤為必要。

4、以人為本,加強對信貸人員的管理和提高其素質。

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貸崗位,充實調整信貸人員,使信貸人員數量達到員工總人數的30%。要優先選拔年輕的、文化層次較高的,思想作風優良、與農民感情深厚的人員,把他們充實到信貸崗位鍛鍊。成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拔,提高信貸人員的羣體活力。二是強化員工培訓,提高信貸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建立規範的培訓管理程序,保持信貸人員教育、培訓、技能、經驗、職務鍛鍊、知識更新等工作的持續開展。重點對信貸人員進行敬業愛崗教育和責任心的培養,積極培育其市場意識、營銷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建立貸款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大對違規違紀放貸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嚴格執行貸款發放的終身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貸款“四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內容,並加強經常性的檢查。同時,對信用社員工實行考試、考評、考核“三考”制度,定編定崗定責定任務,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差者退,調動幹部職工敬業愛崗爭上游、盡職盡責創一流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起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

5、打造誠信政府應從根本上引起高度重視。

金融經濟需要社會誠信,只有確立基本誠信原則,才能保證金融環境健康穩定發展。而政府的誠信、公正就是社會誠信的最根本保證。政府誠信可以影響部門誠信,部門誠信可以影響單位誠信,單位誠信可以影響個人誠信,而個人誠信就會形成強大的社會誠信,有了社會誠信作強力的保障,就不愁沒有良好金融信用環境。可見,政府作為領導者,就更應以身作則,率先為範,以誠信為本,努力塑造一個言行一致,帶頭守信的政府。特別是在信貸領域就更不要缺失信用和用權力去幹預信用,而影響了自己的威信和形象。

關於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情況調研報告3

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是新形勢下農信社支持三農的首選貸款方式,也是打造誠信農信、平安農信的重要措施。近幾年來,農信社通過發放小額信用貸款,擴大了大款投放面,密切了農信社和廣大農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為信用社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存在的問題

1、對小額信用貸款認識不到位。一是有一些基層信用社習慣於幾十年的抵押擔保貸款,對發放這些類型的貸款的心應手。而一旦讓其發放信用貸款總感覺不放心,一旦貸款沉澱沒有“撇繩”,因而對評定信用户及發放小額信用貸款不積極、不主動。二是個別信貸工作人員嫌評定信用户太麻煩,步驟太繁瑣,對此項工作不熱心。三是認為信用貸款大部分是小額,與其“廣種薄收”,倒不如看準幾個大户集中投放來得痛快。四是少數鄉鎮政府及村兩委份內的工作很多,讓他們介入信用户的評定工作認為是額外負擔,還有的村幹部不願意在有關欄目內簽字,怕將來承擔經濟責任。

2、信用户對信用證認識模糊。評定信用户是一項十分嚴肅認真的事情,一旦農户拿到了信用證,就意味着他的信用程度得到了信用社的認可,他就可以憑信用證直接到信用社像取款那樣十分方便地獲得貸款。但有些信用户對得來不易的信用證並不十分珍惜,有的隨便出借,有的隨便把信用證扔到桌上,有的還把信用證和其他無關緊要的證件放在一起,有的還形成丟失。

3、信用社在具體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少數信貸管理人員對持證農户取得貸款心存顧慮,總愛對貸款的用途、償債能力再三追問,唯恐債務懸空,挫傷了一部分信用户的貸款積極性。二是少數信用社因受資金承受能力的限制,就人為地附加一些貸款條件予以限制。三是極個別信貸人員對信用貸款不能實行利率優惠。

二、工作建議

(一)大力宣傳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的重大意義

農户小額信用貸款是密切信用社和廣大農民羣眾關係的粘合劑,是解決農户貸款難的重要措施,是農信社實現農社雙贏的主要途徑,是新形勢下農信社信貸管理方面的重大改革。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不僅能激發廣大農民羣眾的貸款熱情,引導貸款需求,擴大農信社市場佔有份額,而且對於轉變信用社經營理念,擴展信用社經營空間,使之立於不敗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緊緊依靠當地黨政部門,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信用等級評定體系

信用社是地方金融組織,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參與和支持。信用社應積極地、主動地將信用評定工作向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進行彙報,引起他們的.重視與支持。在具體工作中,還要充分發揮村幹部的積極能動作用,讓他們全程參與、全程跟蹤。由村幹部、村民代表、社員代表、信用社工作人員組成的農村信用評定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地熟、人熟、情況熟的優勢,對申請要求成為信用户的農户,要從其信用程度、威望高低、家產狀況、全年收入、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瞭解,在此基礎上確定信用户的名額。

(三)建立一套科學的信用等級監測體系

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它絕不是權宜之計,也決不是應景之作,此項工作耗時費力,同時細緻縝密,因此有“系統工程”之説。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得之不易的各種數據要倍加珍惜。對這些數據最有效的保存辦法就是用微機科學分類,建立數據庫,將全套評定資料納入數據庫管理。縣聯社一級法人核算的,縣聯社設一個數據庫即可;縣鄉兩級法人核算的,縣聯社可設總庫、各獨立核算的信用社設立分庫。數據庫建立之後,要對信用評定指標實行動態管理、適時管理、定期檢測。檢測可分為現場監測和非現場檢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k1jy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