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精華】研究報告作文錦集九篇

【精華】研究報告作文錦集九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研究報告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研究報告作文錦集九篇

研究報告作文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每當學生升入七年級後,老師和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種奇怪現象:有些同學進入國中後,簡直判若兩人。在國小他們作文寫得很好,記事清楚、完整,層次還分明,經常獲得老師的讚譽;可到了國中,他們卻感覺無從下筆,寫作絲毫沒有進步,有的甚至還退步。經過仔細分析研究,我們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小作文教學不銜接,導致學生寫作學習困難、教師教學艱澀,致使整個作文教學陷入困境,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中國小語文教師的一個棘手問題。

怎樣指導學生的作文由國小順利過渡到國中呢?教育學、心理學的規律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明確教學目的是關鍵,是起點;要實現教學目的,就要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解決好這些問題,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及語文成績至關重要。

(二)實驗的理論依據

1、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而語文學科以它獨有的方式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素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實踐基地,其地位更是舉足輕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作文先做人”,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開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文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着學生語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2、根據系統論觀點,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學是一個整體,國小、國中階段是作文教學的基礎階段,將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作文教學結合,始終堅持從作文教學的整體性、相關性、層次性、有序性出發,及時靈活地調節各教學要素、各教學環節組合的方式,從整體優化的角度協調處理好兩者的銜接,使作文教學過程處於良好、有效、有體系的運行狀態,最終實現中國小作文教學協調的、連續的發展

3、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表現自我的空間,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不同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4、教學最優化理論: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的核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案並加以實施。教學中的分層評價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

(1)實踐性原則

我們知道,作文與生活緊相連,作文是生活的真實反映。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活動的“平台”,在課內外和校內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作文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延伸作文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的作文活動,引導學生從熱愛作文活動中“暗渡陳倉”,從而巧妙地讓學生熱愛作文,逐步提高個性化作文能力。

(2)開放性原則。在教學觀念上,要緊密聯繫生活,在教學內容上以現行教材為載體,但又不侷限於現行教材,課內與課外自然銜接;在教學模式上,不固守一種單一的模式,力求用多樣化的作文教學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發現新途徑。

(3)分類指導與全體參與原則: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分類指導學生,儘可能地引導每一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都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中國小作文銜接過渡。

(4)求實性原則。我們倡導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通過實驗,探索閲讀和寫作教學的普遍規律,追求最佳的閲讀和寫作教學效果。

(5)開放性原則。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廣泛吸收已有的實驗研究成果,廣泛團結有志於教學實驗與改革的同仁,求同存異,共同切磋探討。使課題研究呈現生動活潑,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四)研究目標及方法

目前,中國小語文作文教學銜接出現了嚴重脱節的現象,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此,探討出中國小語文作文教學銜接的途徑和方法,使中國小作文教學銜接時少走彎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要求、內容、方法和手段的差異。

2、探討出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空白處,尋求突破口。

3、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的時間安排、學習方法、習慣對語文能力的影響。

4、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脱節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與學生心理對話的途徑,在教法與學法的結合上尋求接軌點。

5、探討中國小作文教學銜接的途徑、方法和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中國小作文教學方式、內容,作文模式及現狀。

2.實驗法主要是對制定的方案開展實驗。

3.統計法主要是統計學生的作文成績和課題研究資料。把大量的、零散的樣本數據,經過統計處理,分析變化規律。

4.追蹤法主要是記錄實驗班中每一個學生的階段作文測驗成績,歸納正確的實驗結論。

(五)實施步驟

瞭解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現狀,探索中國小作文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的銜接。

第一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實驗準備階段

確定實驗對象,組成課題組;查找相關資料,學習心理學、寫作學、系統論等相關理論;搞好學情調查,主要了解國中及國小高年級段作文教學現狀;編擬實驗方案。

(1)教師理論準備:學習新課標理論,把中國小作文教學目的、要求、內容進行比較,明確中國小兩個階段的差異與聯繫,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分析學情,採取時適時教學方法。

(2)做好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的銜接:要向學生講明國小字、詞等基礎知識多,閲讀理解少,時間充足,重機械記憶,形象思維。國中由於課目增多,相應地學習語文的時間少,重理解記憶,抽象思維;老師講得少,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多,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應大大加強。

(3)做好學情抽樣調查,瞭解國中及國小高年級段作文教學現狀,編寫調查報告,並以此為依據,編擬好實驗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實驗初級階段

形成研究網絡,初步形成教研常態模式;組織學習,開展活動;寫好實驗教案,搞好實驗研究;收集試驗優秀作文等。

(1)加大語文知識的積累量,做好記憶、思維的銜接。七年級學生面對增多的課程和加難的課文,難免有諸多不適應,國小是記憶詩歌的黃金時期。老師要把住記憶特點--機械記憶,讓學生大量背誦古典詩歌、名言警句。二是根據思維特點,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適當重視形象思維。如充分利用電教設備的視聽效果進行直觀教學,使抽象語言形象化。用遊戲、表演、比賽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語文豐富多彩的廣闊天地。

(2)貫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做好作文習慣、作文方法的銜接。適當引導學生研究“單元學習要求”及“預習提示”,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講授新課,重點不在於分析解答,而在於引導發現作文的方法,逐漸改變依賴老師的習慣,養成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

(3)展開讀寫雙翼,做好由套路作文向開放式讀寫的大語文銜接。讀寫被稱為語文的兩翼,是語文的兩支柱,但是在國小大多數學生寫的都是“套路文”。老師一讓寫好人好事,不是誰給誰補課,就是下雨了誰的傘自己捨不得用,留給別人。這種作文內容陳舊化、形式模式化,反映了部分國小語文教師教思想的封閉和僵化,學生思維靈性被扼殺。必須從這種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把閲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從閲讀或學到方法或理解內涵,再延伸到寫作,或談感受,或學技巧,把兩者結合得比國小時再緊密些,樹立讀是為了寫好,寫能更好地促進讀。

有人説:“日記很小,只容得下我一個人,日記很大,又可包羅萬象。”由於日記特殊的魅力,決定了日記提高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領的特殊作用。記日記是國小時形成的良好習慣,中學需要鞏固好發揚好,使它成為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助推器。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實驗中期階段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搞好階段性總結,針對存在問題,調整實驗方案,繼續進行實驗;收集整理好試驗教案,實驗總結,實驗報告,實驗文章,實驗作文,競賽成果等。

(1)開展實驗彙報課,課題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上階段成果。

(2)繼續抓好學生作文積累工作,完善“讀書報告會”、“觀察描寫作文訓練”模式,並在其它實驗班推廣。

(3)開展學生作文競賽,評選優秀作文,並彙編成冊。

第四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實驗驗收結題階段

舉辦優秀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撰寫試驗總結;準備好結題所需各種材料,迎接結題驗收。

(1)舉辦實驗優秀課堂展示活動,評選出兩節優質公開課示範推廣。

(2)收集彙總實驗材料,並進行篩選整合,彙編成冊。

(3)進行實驗總結,撰寫結題報告。

(六)研究的主要成果與分析:

1、通過調查分析總結,發現中國小作文教學存在着以下現狀:

(1)作文的重要性沒有得到體現,師生普遍不夠重視。

調查結果顯示,88.3%的教師認為作文很重要,認為作文不重要的為0;42.3%的老師認為學生寫作文的態度是被動的,純粹為了完成作業。57.2%的學生討厭作文,61.3%的學生不願意寫作文。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普遍都認為,作文不像數理化、外語一樣,短時間內難以見成效,即使再努力,作文也就70-80分,要想得高分,難上加難。其次是考試分值的安排,作文從屬於語文學科,在語文的120分中,作文佔據了50分,可謂是是重中之重。其他學科與語文地位相當,作文當然沒法比較。第三,作文教學從屬於語文教學,語文所涉及的內容眾多,作文教學是其中一部分,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解課文,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精力過多地光顧作文,每週一節作文課就算是很奢侈的,學校也未另行安排作文課。這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作文教學被輕視,作文的重要性只停留在表面上,沒有真正得到大家的認可,致使作文教學成低效教學。

(2)中國小作文教學方法不同,造成中國小作文教學脱節。

中國小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各自根據教材編排的內容教學,沒有機會或者根本不會去想了解中國小作文銜接教學中應具有的共性,各行其事,不照顧全局,不統籌兼顧,因而教學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77.3%的國小生認為教師指導作文方法是反覆講解,輔以範例,一篇文章反覆寫。67.5%的國小生認為老師重點講的是語言表達,很少涉及表達技巧;41.9%的中學生認為中學教師指導作文是講解再寫作再講解再寫,51.7%的同學認為老師重點講表達技巧。調查中我們發現國小高年級作文訓練大多按照命題——審題——立意——選材——起草——謄寫——批改——講評程序進行,教師一般結合範文或範例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模仿範例,基本上能寫出一篇語句通順、條理清晰的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把學生置於完全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只是一味的模仿,很少會變通,有的學生甚至乾脆背篇範文,交差了事。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觀察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訓練,學生依賴性強,導致學生進入七年級後,因教師不能再提供範文而不知如何下筆,學生作文水平何談提高。

(3)中國小作文教學側重點不同,評判標準不同,造成中國小作文教學難以銜接。

新課標對國小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是: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新課標更多關注學生的記敍能力,對錶達方式沒有具體要求。新課標對中學作文教學的要求是: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根據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根據這個要求,中國小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指導時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調查結果表明,國小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中,有56.2%注重的是語言表達,40.1%注重結構佈局;而中學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中,有40.3%的教師注重語言表達,35.5%的教師注重的是表達技巧。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國小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在自己掌握的語言、文字、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敍寫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條理清晰地、具體、形象、生動地表述出來,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這樣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就能得高分。而中學階段,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時,不但語言表達比國小要求更高,更重要的是行文技巧和表達技巧的訓練,這對以前沒有經過這方面專門訓練的國小生來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國小作文的認知水平只停留在“寫實”這一感性認識上,知道什麼就寫什麼,中學則強調的是“寫意”,它涉及了表達方式、表達技巧之類的抽象思維內容,這無疑是一個質的飛躍。因而國小生升入國中,再按國小作文的模式行文,其作品就會被國中教師以“平淡、乏味、毫無文采可言”而判為劣作,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剛進入國中就對作文感到茫然而無所適從,造成作文不但沒進步,反而還不如國小水平的現象。

(4)閲讀積累的缺失,造成學生寫作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閲讀是寫作的基礎,閲讀是吸收,習作是表達,材料的積累是寫好文章的關鍵。從調查數據來看,只有23.7%的學生經常閲讀課外書,有57.1%的學生偶爾讀讀,而19.2%的學生根本不讀;有15.6%的學生堅持寫日記或讀書筆記,66.3%的學生偶爾寫寫,18.1%的.學生根本不寫。從這些數據來看,很多學生對課外閲讀不夠重視,比較隨意,只憑自己的興趣,沒有當做一項學習內容來對待。究其原因,是學生對閲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教師引導不到位。閲讀的缺失,造成寫作材料缺乏,從國小到國中反反覆覆就是那麼幾件事,事例陳舊,老套,要寫新穎獨特的內容,學生就無話可説了,自然就不願寫作了。

2、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1)改變教學理念,提升對國中及國小高年級段作文重要性的認識。

根據新課標的“大語文觀”,作文教學也要樹立“大語文觀”,要深刻領會新課標對中國小作文的總體要求和階段目標,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視,給作文教學以應有的地位。認清中國小作文教學的目的,要培養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恰當地表達思想情感,不能就作文而作文。學校要保證作文教學時間,為作文教學的提高創造條件。

(2)加強教師作文教學,探索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教師作文指導水平的高低,是搞好作文教學的關鍵。要提高教師的作文專業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加強教師的專業理論的培訓,實踐經驗的操作,可以舉辦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培訓班或研討活動,也可以利用網絡這一先進設備,進行網上通識培訓,將好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推廣,以此來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同時,教學研究人員要深入學校,和一線教師一起,根據各學段的不同要求,編寫出專門的作文教材,明確作文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用以指導實踐。

(3)改變作文指導方式,注意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的傳授。

當前作文教學指導,主要是以教師點撥為主,總體上是按照“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模式進行,教師指導時往往以範文為摹本,引導學生如何模仿,更有甚者乾脆讓學生硬背範文,應付考試。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處於被動狀態,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新的作文教學機制,這個機制應是以學生為本,教師要根據學生生活的特點,選取切合學生生活的話題,這樣學生才能調動自己的生活儲備,才有話可説,有事可寫。國小高年級教師在進行作文指當時,應將眼光放遠一些,適當對學生進行一些表達方式的引導,讓學生提前站上高一級台階,為中學打好基礎。中學教師在學生剛入國中時切不可過快地提高要求,應給學生一段磨合的時間,承續國小的教學重點,逐步轉移到中學軌道上來。然後才正式介入寫作知識與寫作技巧的指導,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審題,如何構思,如何選材,如何立意,如何表達,循序漸進,日趨提高。切不可操之過急,急於求成。

(4)重視閲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這是許多作文成功的經驗。現行的學生課本中大量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美文,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除了讓學生學習文章內容之外,更應當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即要讓學生在理解作者“寫了什麼”的同時,更要知道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樣學生在獲得閲讀體驗的同時,又獲得了寫作知識。當然,光有課本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要告訴學生眼光可以放高一些,可以看看名著,還可以閲讀一些精美雜誌,諸如《讀者》,《少年文藝》《意林》之類,讓學生從中選取一些文質兼美的美文來閲讀,只要學生看得懂,就一定會有收穫。另外,一味地看書,不做筆記,效果特差,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摘抄,抄優美語句,抄哲理名言,抄自己最喜歡的語句,還可以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將自己閲讀所得及時記錄下來,這些都可以成為今後作文的良好素材。有了這些素材,學生寫作猶“如魚得水”,還愁寫不出好文章?

教師的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由於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引導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進行深入探討,大膽進行實驗,所以廣大教師在學習與實踐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幹。

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心理及精神狀態發生了顯著變化

實施三年來,學生學習內驅力顯著增強,興趣提高了。學生作文速度、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從學生和家長的反映看,效果喜人,這在以往是從未有過的現象。

學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自信了、活潑了,友愛了,堅強了。學生再也不會“談寫色變”了,寫作積極性的大增,帶來了成績的提高。

(七)研究結果評估

通過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1、通過對中國小作文教學內容、要求、方法、手段的差異的探討,提高了教師作文教學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有效地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2、作文現狀的分析對國小作文教學有借鑑、警示、指導作用,薄弱環節可以及早加強;對中學作文教學有前瞻性,避免中學的重複教學,從而全面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八)實驗反思

1、雖然對課題實驗研究的正確理念已進行多次學習,但將正確理念轉變為教學的行為,仍存在着差距。

2、課堂教學是課題實驗應該關注的重點。觀念的轉變,師生關係的正確定位,有待進一步解決。目前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狀仍然在一定程度的存在着。

3、課題實驗的諸多問題還有待解決。如超前性與統一性;實驗性與常規性;指導性與研究性;機械性與靈活性;研究性與發展性;模式化與個性化;試驗研究與理論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綱要》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中學語文》中的《國中作文分層次能力訓練的實驗研究》20xx.4.3

《語文新課程標準》

魏書生《語文教學探案》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加載中,請稍候......

研究報告作文 篇2

一、 問題的提出

上五年級了,班級裏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眼鏡將會在整個班級“普及”了。近視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了許多不方便,洗臉刷牙,吃飯行走,眼鏡如同人身上的一個器官,怎麼也離不開它了。同學們的視力為什麼會下降?是否和平時的學習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呢?

二、 調查方法

1 看書

2上網找資料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具體內容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網絡 近視怎麼形成及治療

近視眼發生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發育因素。近視眼有一定遺傳的傾向,高度近視更是如此。正常情況下,至青春期眼球可發育正常,如過度發育即形成近視,這種近視一般到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進行性發展可變成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從事文字工作和近距離工作的人容易發生近視,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用眼過度使睫狀肌和眼外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是形成青少年近視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視視力衞生極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習慣,注意燈光照明,注意讀書姿勢,避免閲讀時間過長,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都能達到防治近視的作用。

書籍 怎麼樣會近視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衞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四 、 結論

1.遺傳因素:根據大量的調查資料,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中度以下近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高度近視的遺傳類型,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遺傳又往往受客觀環境,即生活條件的影響使之變異,增加了遺傳的複雜性。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這是最古老的學説,雖然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大量國內外有關調查研究報告看,已公認遺傳與環境是近視眼形成的主要原因,並指出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但是,在近距離閲讀或近距離工作的影響下,為什麼能產生近視?對此還沒有一致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論:

(1)調節學説: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青少年時代出現,由於青少年眼的調節力特別強,對近距離工作學習有高度適應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勞。但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緊張,睫狀肌會發生疲勞甚至痙攣而出現調節性近視,不及時消除持續發展則可成為不可逆轉的真性近視。或通過其他途徑影響到眼球軸的延長。

(2)輻輳學説:近距離工作使用調節時,也需要兩眼同時內轉的輻輳功能加強,由此可以導致眼肌對眼球加壓,而引起眼球軸的延長。

(3)環境適應學説:幼兒時期眼球小,多數呈現遠視,隨着年齡增長眼球增大達到正視狀態。在這一發育過程中近距離閲讀過多,眼球為適應這種調節需要而成為近視。這一學説受到許多反對,但是在發育期可塑性很強, 對近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已是共識。

其他學説不作介紹,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諸如照明光線、閲讀姿勢、對比度、字小模糊、距離太近和閲讀時間長等外部因素都能影響以上因素的作用。

3.營養體質學説:從一些資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鎘、鍶和鋅等的缺乏和體質的薄弱也可影響到近視的發生,但是這些因素是通過什麼途徑影響近視則各有説法。

總之,從以上可以看出近視是有許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體質因素的相互影響,而非某單一因素而成。

研究報告作文 篇3

我們語文課題組在上級領導的直接關心領導下,做到人人蔘與,紮實開展了各項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一路走來,我們腳踏實地探索着,也採擷到了甜美的果實。

一、研究的基本情況:

1、對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認識。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本是精神產品的獨創,學生只有寫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親身經歷,自己最熟悉的、最動情的東西,才有可能説真話,抒真情,才會寫出感人的作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寫作目標中談到:“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突破傳統作文的樊籬,為學生創設開放的作文大課堂,引導學生去關心生活,觀察生活,參與生活,重視生活的積累與體驗,做生活的有心人。體驗式作文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要求學生要綜合利用學習要素,它能比傳統的作文教學在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有很大的突破,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教學。

2、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我校派出了齊灝等五位教師參加了在世紀中學召開的關於體驗式作文報告會,觀摩了來自上海的李白堅教授精彩授課,以及來自張店七中魏俊峯老師的關於體驗式作文的嘗試的報告後,老師們熱情很高,認為體驗式作文非常適合在我們農村中學開展。在邢基光校長的帶領下,以教研組長帶頭在教研組會上就怎樣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展開廣泛討論,並確定了課題重點實施年級,為六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和課題重點實施教師:商娜、郭承業、顧秀霞、張俊愛、劉金枝、劉華、齊灝、王循茂。並擬定以骨幹教師帶動策略。決定以實施體驗式作文教學為契機,改變我校語文教學目前存在的現狀。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

(一)、在學校生活中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台,這座舞台上發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學校師生之間的交往,班幹部競選演講,觀看演出等活動,同學們參加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也都成了學生體驗的機會,為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我們老師的積極引導,都成了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途徑。俗話説:“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作文的體驗感悟也是如此。為此,我組教師有意識地創設機會,結合文本,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課堂上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初四的王循茂和齊灝老師則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了以“秋雨”為主題的作文活動。通過觀察秋雨,傾聽秋雨,讀描寫秋雨的文章,體驗秋雨,在此基礎上齊媛媛寫出的《雨思》張麗偉的《秋天·秋雨》均以描寫細膩真實而受到語文組老師的好評。

讓生活與作文緊密聯繫,在生活中學習作文。向生活要素材,讓學生留心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注意收集觀察的第一手資料。把豐富的校園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動、温馨的家庭生活、四季交替帶來的景物天氣變化等引進作文課堂 。因此, “當老師做操的時候”、“大自然的聲音”、“遊蟠龍山”“ 老師遲到了2分鐘”、 等等生活題材在我組廣大教師的引導下,都成了學生習作、説話的題材。如劉華老師上的八年級作文課——《背起行囊走四方-----感受家鄉》,是一堂將生活和語文結合分組調查:1、調查家鄉歷史、家鄉傳説、發展變化等等; 2、調查後:交流家鄉與其它地方的異同、學習寫作,交流評價。在此基礎上傅曉陽寫出了“家鄉美―――傅山” 彭巖同學寫了“蟠龍山遊記――家鄉掠影”發表在校報上。

(二)、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

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的一片天地。我校教師郭承業開展了以“環保小課題”的調查研究的體驗式作文試驗。通過對周圍的垃圾進行調查,引起他們對自然、對生活、對社會的關注。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由組長、資料員、調查員、聯絡員、撰稿人等組成。組長負責全面協調、統籌全程(由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資料員負責查找相關的材料,供全組使用(由具備較強的閲讀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最好是家裏有電腦、能上網的學生擔任);調查員負責制定調查問卷、發放問卷、訪問對象等(由表達能力、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撰稿人負責將調查的結果撰寫成書面報告。將文化、生活、語文融為一體。

(三)、在家庭生活中學習語文。

家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我組顧秀霞、張俊愛教師抓住了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開展了“愛心故事”為主題的`體驗式作文活動,讓學生從家庭中找愛心,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讓談談家長掙錢的艱辛等等。通過交流體會到父母的愛心。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也覺得有東西可寫了。

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的作文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模仿抄襲的少了説空話假話的少了,學生認識到要寫好作文就要細緻的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要寫出好文章就要説真話、抒真情。

二、存在的問題

1、反思評價階段仍有少數老師以教師講評為主,不敢放手讓學生評作文。

學生評作文中教師的指導不到位,讓學生互改是個好方法.也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但是,為了提高批改的整體質量,要有計劃地積極引導學生實施“專項批改”,即每次習作訓練以一個方面的教學目標為批改重點,提高批改的針對性,顯然在這方面教師還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

2、設置體驗式作文的活動太籠統,活動設計不具體,簡單化。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方式方法不夠靈活,操作性差。所以學生的體驗不夠深刻,寫出的東西不夠感人。

如在“愛心故事”的主題體驗活動中,學生在交流中只是泛泛而談,還缺乏對父母的愛深入體會。

三、研究的困惑

在實踐過程中,老師們普遍感到體驗式教學還缺乏系統性。體驗式教學的開放性較強,同時它的隨意性也很大。目前老師們的體驗式作文的探討還主要是圍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而進行。對於體驗式作文還存在模式化傾向,對於體驗式作文的形式探討的還不夠。 很多孩子只是很興奮地看看別人給自己做的修改,卻不會去進行自己的“再修改”。教師的引導不夠,批前的指導不到位。同時,對於教師在學生互批之時扮演怎樣的角色,還沒有清晰地認識。

四、今後的打算:

1、全組教師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探究學習關於體驗式作文的理論文章

2、進一步強化科研意識,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全體教師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在實踐中勇於探索,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並整理成文。

3、在課題研究的成果及推廣上,有待於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輔導作用和輻射作用,廣泛引領全組語文教師繼續投入到課題研究中去,努力多出成果。

4、加強交流合作,尤其是向在體驗式教學中做得較成功的學校學習先進經驗。

總之,全組教師依託體驗式作文教學開展了紮實有效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上,留下我們努力探索、辛勤耕耘的足跡。 由於受各種條件限制,我們在體驗式作文方面的研究還很粗糙,在今後的教科研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將語文教學繼續紮根於生活這一片沃土,努力多開花、多結果。

研究報告作文 篇4

一、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我們的課題《國小作文教學難點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説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空話把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寫下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工具性能力培養在於語文實踐,人文性在於薰陶,二者相輔相成。在作文教學中,應結合國小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相應於課程標準中闡述,國小生作文能力培養強調的是過程和方法維度,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大自然,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的課題就是基於作文教學中的實際,通過在學生作文諸環節中的交融與共性策略的具體研究,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全面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在作文教學領域中的有機統一,從而全面實現提高國小作文教學的質量。然而,很多學生寫的作文語言平淡,內容不豐富充斥其中,令人不忍卒讀。語文老師如果只懂得埋怨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生活閲歷單調,情感單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我們應該努力探索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指導學生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1.據資料可查,20xx年重慶珊瑚國小開展了課題為《心與作文》的課題研究,他們研究的是國小生的真心真情作文,取得了優秀成果。20xx年,江都吳橋中心國小開展了《留守兒童習作》課題研究。20xx年江蘇省陶湖中心校開展了《留守兒童感恩教育作文》的課題研究。上述研究較好地探索出國小生習作教育的具體內容、方式和評價標準。

2.國外對作文教育非常重視,其中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中國小的作文教育很有特色,相關研究成果較為豐富。美國的教育對作文的格式有一定的模式,內容卻沒有要求,反而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美國從國小階段起就非常重視寫作教學。他們認為,寫作包括複雜的多維度的認知能力,學生在掌握寫作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過程中,會遇到重重困難,必須從小開始進行訓練。而且,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綜

合的整體的發展,聽説讀寫各項能力之間是相互制約的、相輔相成的。某一項能力的發展過分滯後,都會影響到其他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為此,他們提出了整體語言教學觀,即在語言教學中強調聽説讀寫能力的互相促進,和諧發展。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通過對現行國小作文教學中出現的“知識面窄、內容空洞,千人一面,層次不分,缺乏想象、有創意的表達,作文中盡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一瓶頸,進行深層的剖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農村特有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注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水平,更新作文教學理念,革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的形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的材料,還作文教學於生活的本位,激發學生內在習作動機,孕育寫作文的激情,讓學生學會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並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寫作、鑑賞水平。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進行作文修改實踐,提高學生作文品位,同時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展示平台中,真正實現自我需要,讓學生樂於表達,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研究重點

本課題將圍繞新課標精神,着重就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的瓶頸,學生的作文基礎,國小現有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繫,學生心理、生理、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等諸多作文因素,作一全面深層的調查研究,探尋國小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讓老師知道“怎麼教”,學生真正明白“怎麼寫”,整體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水平,提高學生作文的綜合素養。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課題研究的思路

在國小語文新課標精神指引下,圍繞現實中“教師難教,學生寫不生動”這一現象,對照課程標準關於國小作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分別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對現行的蘇教國標版小語教材作文的編排體系,編排用意,各年級段作文教學特點及內在聯繫等作文教學的諸多因素,進行研究,加強教師作文教學的理論學習,更新觀念,走出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突出重點,抓作文教學研討與實踐的過程管理,及時總結反思歸納,加大作文教學觀摩研討及理論培訓的力度,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及特色。

課題研究的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 12月

研究情報資料,開展論證調查,擬寫研究方案,填報《申報評審書》,組織研究力量。

(2)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2月

開題論證:20xx年 5月,舉行開題論證會,組織教師實施研究。 中期論證:20xx年5月,撰寫中期論證報告,課題景象中期論證,交流研究論文,進行作文教學課堂展示,接受專家組中期評估驗收,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

(3)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2月

撰寫課題終端報告、工作報告,展示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進行結題鑑定。

編寫論文集,有效作文教學案例集,形成學校作文有效教學實施提要。召開結題鑑定會:課題工作報告、研究報告,接受專家評審。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在準備階段,主要採用調查法、實驗法、文獻法:在實施階段主要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個案研究法;在總結階段主要採用經驗總結法。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是純理論研究,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用理論指導作文教學實踐的開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及科研水平。我們將在學校作文教研,教師個體作文教學實踐,單元習作訓練的諸多實踐中,踐行課改理念,探索國小作文有效教學的創新之路。

五、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主要觀點:教育家陶行知曾説:“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能幹;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能説;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能到大自然中去擴大事業,取得豐富的學問”。《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應做到五點:

(一)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作文的首席自主性。立足學生,構建教學思路。

(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積澱情感。

(三)建構開放型作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認識,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創作空間。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增強習作自信。

(五)開發整合作文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創意作文的表達,提供廣闊的空間。 創新之處:

1、將作文教學的環節前置,讓學生真正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細節,積累寫作素材,還學生作文教學於生活的本位,真正實現魯迅先生所説的“讀書就像蜜蜂採蜜一樣, 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讓學生採生活之蜜,孕育寫作的激情。

2、改變教學模式,還作文權利於學生,讓學生學會在共同探究、合作、討論中,學會審題、選材,構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學會評價,並在評價中增強作文的信心,提高習作的鑑賞水平。

3、讓學生在實踐認知的基礎上,再次對評講後的作文,進行再次修改實踐,真正實現作文水平質的飛躍。

七、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課題組核心成員的學術或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課題將由參加主持市級科研課題,經驗豐富的本校校長高永忠加盟,並全程指導。參加課題研究的成員都是本校一線的教學骨幹。低、中、高,各個年級段都有。他們有優厚的全面的研究資源,又有多次實踐、研討、反思、總結的機會。其中,劉海蘭,王存明等同志一直致力於研究閲讀教學與作文的關係,並在這方面做了種種嘗試,充分挖掘閲讀教學中作文因素,運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積累、練筆、賞析??拓展了文本的空間,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語文教學綜合素質較強,曾在高郵市參加中青年教師賽課,獲得了獎次。撰寫的有關閲讀的論文,在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潘維霞,朱正剛雖是年輕教師,在教學之餘,積極參與教研,特別是閲讀與寫作的研究,頗見成效。曾先後多次參加高郵市中青年教師賽課活動,並獲獎。潘維霞所帶班級的口語交際能力及寫話能力較強,深受家長的好評,在低、中年級段教學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課題主持人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①1988年中師畢業,在漢留國小教學27年,一直致力於作文教學的研究。先後獲得江蘇教育學院國小教育大專學歷。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學歷。

②從教以來,一直積極致力於作文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並參加了高郵市“珠湖課改星光大舞台”賽課獲得一等獎。教學之餘,積極撰寫作文教學論文。其中,《有效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基石》在“全國論文教育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我的預習教學》獲市19次論文評比一等獎,《活用教材 指導寫作》獲市第17次論文評比三等獎,《學會合作》在高郵市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二等獎,《讓廉潔之花綻放在語文課堂》在高郵市課堂教學滲透廉潔文化建設比賽中獲二等獎。《媒體輔助,錦上添花》獲揚州市三等獎。在近幾年工作中,指導學生作文百餘篇在省市報刊發表或獲獎。其中沈月的《唉,都是讀書惹的禍》獲揚州市一等獎,沈珠月《給爸爸的一封信》獲揚州市廉潔徵文二等獎,馮茜《難忘精彩》獲揚州市七彩語文三等獎等。

準備工作:課題組翻閲了許多文獻,思考課題研究方向。主持人設計問題調查,博覽書刊,上網搜尋資料,瞭解他人的研究動態,撰寫研究方案。研究資料的獲得來源於四點:一是從學校圖書館、閲覽室裏借閲課題研究資料,這為課題組提供了物質保證。二是課題組成員大多參加過課題研究,對教育理論書刊特別敏感,平時有購買收藏的習慣。三是利用網絡搜取相關信息,篩選下載,課題組內傳閲。四是主動向教育科研部門請教,同時利用好研討會的材料。

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我校對教育科研工作十分重視,積極支持老師搞教育科研,如科研業務費:課題開題論證、結題費、調查問卷等的材料費、專題研討會費用,還有教師參加會議、研討等活動的差旅費、會務費,學校都給予報銷。結題後,對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的老師給予適當的獎勵。

研究報告作文 篇5

今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在電腦上看到了一些有關於我國水資源的報告: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噸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100,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佈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時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

我們看了以後,深受影響,決定組織一個“水資源挽救小分隊”,我們將級別、工作都分好了,我們準備去街上進行採訪調查。我們一共三人,我和王健一組,負則採訪,朱柳締負則記錄。我和王健個拿了幾樣採訪工具,便在路頭採訪一些市名,大部份人説:“都怪那些把垃圾拋到河裏的人,不然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覺得也有道理,歸納一下,我們“水資源挽救小分隊”覺得應該恰當地使用水資源:沒用的廢水可以澆灌花草;淘米水可用以沖刷馬桶……我們也建議人們應該節約用水,並且我們也不能把垃圾、廢水等雜物拋入河中。

研究報告作文 篇6

在我們的校園裏,幾乎是走到哪裏都能看到一羣近視生,所以説近視的情況十分的嚴重,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可想而知,近視的人是多麼得多啊!正好藉助上個星期體檢的機會,我做了一個小調查。

我最討厭及最害怕體檢了,我的眼睛也不是很好,每次一遇到體檢我渾身的雞皮疙瘩就會豎起來,多麼想逃避它…可是,怎麼逃也逃不掉,只能把它留到最後一個了。她指的那些東西都很模糊,我幾乎都看不清楚,我心想:完了,肯定很差的。果不其然,聽到那個人説我的視力是4.1的時候,我瞬間就崩潰了。

等我體完檢後,我就連忙把體檢單折了起來,去問楊揚:“你的視力多少啊?肯定比我高!”“我兩隻都是4.3哎。”

問了問李雪茹,她的眼睛可比我好多了,一隻4.7,一隻4.8。劉蘇雯的眼睛和李雪茹差不多,她是一隻眼睛4.9,一隻眼睛5.0.

這些近視的'源頭,幾乎都是因為電腦電視而引起,導致這些近視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來源於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近視應該是大家都重視的。但是近年來,雖然對近視的態度有所改變,但是改變不大,導致全國中國小生近視發病率直線提高。我們班就有一些人得了近視眼,當然我也包括在內。

我覺得,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不在光線過強、過暗的環境下看書;

2、不在晃動的車船上看書;

3、保持真確的姿勢,保持與書本一尺的距離;

4、平時多做户外運動。只有這樣,你的眼睛才會更明亮!

研究報告作文 篇7

大家都知道,現在低碳生活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那麼什麼是低碳生活呢?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呢?碳排放是關於温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做汽車要耗費燃油,燃油燃燒就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氣中就會增加碳排放。我們每天都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要耗費電能,電能的產生就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是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過節約能源,節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是屬於低碳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低碳排量是可以計算的。如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度數*0.785.根據這個計算公式我們還可以算出市民開車,坐飛機,吃漢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從而計算出碳排放量。

低碳生活被認為是一種時尚生活逐漸被人們所認同,單實施的人羣相對較少,因此,我們以國小生的名義,向大家倡議低碳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細節:1.儘量少開電視,少開空調,一減少電能的排放。2.去超市或菜市,儘量自己帶現成的,或自制的環保購物袋。3.儘量步行或騎自行車,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4.養魚的水用來澆花,還能促進花木的生長。

低碳生活,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

研究報告作文 篇8

我在去年的暑假去了南昌的植物園,令人念念不忘的是人心果、菩提樹、象腿樹,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人心果。

人心果是一種橢圓形的紅色果實。長不過2釐米,表面上看去沒有什麼神祕的地方。可聽講解員阿姨説:"人心果的'神祕之處在於它能改變人的味覺。當人食用後,再食用酸味、苦味、辣味等各種味道的食物時,會立即變為甜味,時間可持續30-50分鐘。“那天,我回到家心想:為什麼人心果吃進嘴裏,一切都會變成甜的?

後來,我問了爸爸媽媽,他們説:”可能裏面有變味的東西,具體不太明瞭。“於是我上網查看資料,才知道原來它含有一種變味白酶(又稱神祕果素),它雖然不能真正改變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變人的味覺,使吃過的食物感覺都是甜的。所以,人們吃過神祕果後,再吃任何食物都覺得是甜的。

看來,人心果的作用真大啊!我想下次在吃藥前吃一些人心果,那該不感覺到苦啦!植物是我們的朋友,請大家不要傷害它!

研究報告作文 篇9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是探索萬物的工具,更是我們身體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可是在學校裏我發現有不少同學都變成了“四眼田雞”,鼻樑上架着一副沉甸甸的眼鏡。

通過網上查找關於近視的資料,我看到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中國近視人數全球最多,近視眼人數竟已近4億,其中青少年約為2.7億,佔世界第二位,每年新增近視眼約為6%。其中,我國學生近視發病率居世界第二,近視發病率高達50%至60%。

項目 國小生 國中生 高中生 大學生 弱視發病率 34.17% 54.96% 80.36% 87.67% 近視發病率 23% 55% 85% 76% 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也和眼鏡交上了朋友。據方老師統計,我班近視人數竟然是全校最多的。是什麼原因導致同學們近視的呢?我採取隨機採訪的.方法,對同學近視作了一番調查。

同學 近視情況 產生原因 A同學 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看書寫字喜歡趴在桌子上,還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 B同學 成了“眯眯眼” 經常玩手機、電腦,看電視,長時期不休息。 C同學 看東西模糊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喜歡吃甜食。 除此之外,近視還跟父母遺傳、環境衞生、個人體質和睡眠等因素有關。但導致我們國小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手機、寫作姿勢不對、睡眠不足等不良用眼習慣有關。

眼鏡雖然是近視同學們的好朋友,但它戴久了會影響到眼睛變形,沒有神彩,鼻樑因長期被物壓導致塌陷,影響到個人五官的發育,甚至引發各種併發症,導致嚴重眼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需要每個人用美的眼睛去發現美。擦亮眼睛,保護好心靈之窗。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出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多吃胡蘿蔔這樣對眼睛有益的蔬菜。剋制自己玩電腦手機、看電視的時間,每1小時休息一下,距離不要太近。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每日堅持遠眺,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定期檢查眼睛,發現有眼病及時治療。

讓我們遠離近視,摘掉眼鏡,用明亮的雙眸去迎接璀璨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omkk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