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教育考察報告

教育考察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考察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考察報告

教育考察報告1

20xx年9月23日,天氣晴朗。第十八期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48名學員在省培訓中心韓茂疇科長的帶領下,考察了北京市團結湖第三中學,考察期間,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學院大力支持與幫助,得到了團結湖三中學校領導的熱情接待。學員們在該校校長韓希文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該校的校容校貌、教學設備、教學成果展示、校務公開欄和觀摩課堂教學,並聽取了該校李副校長介紹該校的管理經驗報告,下面就我對北京市團結湖三中的考察情況作如下彙報。

北京市團結湖三中是朝陽區一所普通的初級中學,曾獲得“北京市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單位”、“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中學JIP第三輪實驗全國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是朝陽區普通中學示範學校。該校校園面積只有十多畝,規模不大,現有學生780人,開設19個班,其中七年級7個班,八年級6個班,九年級6個班,一線老師52名。教室與各種實驗室集中在一幢五層大樓裏。大樓每層前面是教室,後面是實驗室,走廊兩邊是科技展示或學生作品展,每層通道上面都是掛着三個字“敬靜淨”,學校開設多種特長班,有英語實驗班、棋類特長班、樂團特長班、科技特長班等。各類特長生多次獲獎,教師多次在市級、A級課大獎中獲獎。團結湖三中總體概括為:校園狹小整潔、班級人數標準,教學設備齊全,師資合理優秀,校風民主和諧,教改成效顯着。

團結湖三中在韓希文校長帶領下,堅持“人文精神、和諧發展、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五年規劃》和《八項工程》為抓手,突現“出名師、育名生、創名校”的辦學目標。確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提高質量,培養人才”的辦學策略,發揚“奉獻、和諧、全力、發展”的校園精神,團結奮進提質量,務實創新求發展,構建適應素質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一)注重校本課程建設,構建學習+特長的班集體。

團結湖三中把具有共同愛好、興趣的同學集中編班,以學習為主、輔助特長,配備有實力的教師指導,使學生的能力與思維品質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有利於班級文化的建設,有利於創建優秀班集體,形成了團結湖三中的一大辦學特色:開設了樂團、棋類、科技、英語等特長班,並開設了拓展課、選修課、活動課等課程,由七年級至九年級年級的全體學生自由選擇(每人至少參加一項)。拓展了教學領域和學生活動的空間、時間,開闊了學生視野,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二)以人為本,科學管理。

團結湖三中在管理上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國家要求,適應學校師生的規章制度,使學校羣體達到“奉獻、合力、和諧、發展”。以人為本,一切從學生出發,全面發展一切學生,倡導“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JIP理念,構建學習+特長的班集體,弘揚個性,發展個性,把人文與素質落實到行動中去,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思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關愛每一個學生。以人為本,一切從教師出發,不拘一格推名師,堅持“三個有利於”的指導思想。一切有利於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一切有利於發揮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一切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待遇。強調“班子、質量、隊伍、團體、待遇”的十字要領和“質量是生命線、科研是水平線、隊伍是基礎線”的三線標準。以人為本、科學管理、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促進了學校的發展,開創了團結湖三中可持續與穩定的發展的新局面。

(三)多層次、高層次、深層次的德育工作格局。

(1)堅持德智一體化辦學思想。

團結湖三中以德育的實效性出發,針對不同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認識結構,對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實施分層系列教育。七年級注重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級注重做人教育與法律常識教育;九年級注重社會發展與國情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為培養高層次的精神文明建設者奠定了根基。

加強日常常規管理,注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訓小幹部參與日常管理工作,並建立相應的德知體綜合測評制度,形成有效激勵機制。

(2)遵循“嚴、緊、細、實”的工作方針,全員全程、全方位德育。

從學生行為規範做起,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制定了學校的《一日常規》、《衞生工作要求》、《公物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從七年級開始就嚴格規範地進行養成教育和訓練,細緻地做好各項工作,切實抓好各個環節,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全體教職員工積極參與德育管理,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做到時時育人;從學生進校到學生離校,回到家中、進入社會、學校進行跟蹤教育,創設育人環境,處處育人。團三中全員、全程德育和全方位的德育觀,使德育工作的科學化、系列化、制度化、規範化得以有效的開展,形成優良的班風、學風和校風、綜合體現出學校教育成果和管理效能。

從團結湖三中的管理經驗中,使我認識到教育管理光有熱情是不夠,必須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並且嚴格執行。吸收別人的經驗,必須取長補短,細心地品味團結湖三中的辦學經驗,團三中的經驗是可以借鑑的,能有機地溶入當前農村學校的管理當中,團三中是我們的前驅者。面對學校當前的各種情況和管理措施,我久久地思考着……

教育考察報告2

*市教育局非常重視此項工作,不僅投入大量經費,而且在掛職對象、掛職時間、掛職學校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

到目前為止,此項工作已經開展了五期,其中“鄉進城”兩期共24人,“城下鄉”兩期共12人。“鄉進城”是由海城、枱安、岫巖、千山四個縣(市)區各選送6名年輕有為、有培養前途的正職中國小校長,分別到市內三城區的24所學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掛職鍛鍊。這24所學校都是該地區管理水平較高且有特色的學校,共同特點是“重管理、求實效、講創新、辦特色”。“城下鄉”是由市內三城區各選派2名中國小校長,分別到海城、枱安、岫巖三個縣(市)區的12所中國小進行為期5周的掛職鍛鍊,他們均是年齡在45歲以下的市級和區級名校長,其中有3名校長是*市首屆骨幹校長高級研修班學員。

通過兩種形式的掛職鍛鍊,城、鄉中國小校長普遍感到受益匪淺,他們在學習、交流和實踐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農村中國小校長不僅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更增強了緊迫感和使命感。城市學校辦學理念提升之快、學校管理之規範、辦學模式之新穎令他們始料不及,他們在感歎農村學校硬件建設落後的同時,深刻意識到思想觀念上存在的差距。“以人為本”的管理、“為發展而教育”以及“小班化教學”,這些原本抽象的新知識和新理念都變得生動、鮮活,具有可操作性,使農村校長深受啟發。他們目睹了專家型、學者型校長的風采,掌握了科學管理的內涵,體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成效,領悟到了因地制宜辦特色學校的“真諦”。他們還嘗試由後台走向前台,親自主持城市學校工作,參與一系列教學、教研活動,這些親身經歷使他們平添了勇氣,增強了學、趕先進校長的信心。

市內三城區的掛職校長,在毫不保留地做好傳、幫、帶,充分發揮名校、名校長輻射作用的同時,他們本身也得到鍛鍊和提高。農村艱苦的教學環境和教師執着的敬業精神使城市校長的心靈受到洗禮和淨化,豐富了人生閲歷,磨練了意志品質,為打造明星校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加掛職鍛鍊的校長們還充分利用這個契機,主動擔負起橋樑和紐帶的作用,與對口學校建立起長期幫扶關係,並不斷深化這種姊妹校友誼,互通有無,彼此促進,共同發展。

實踐證明,選派優秀中國小校長掛職鍛鍊是一項功在當前、利在長遠的工作,是提高領導幹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管理資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最好嘗試。為了確保此項工作積極穩妥、健康有效地運行下去,*市教育局在認真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注意不斷加強管理和完善制度。20*年就掛職校長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交流、主持工作等方面提出了量化指標,制定了《關於中國小校長掛職鍛鍊工作的有關要求》,統一印製了《中國小校長掛職鍛鍊考核紀實表》和《中國小校長掛職鍛鍊工作考核手冊》等,使這項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學化和規範化,收效更為顯著。

教育考察報告3

  在基礎教育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無錫”。無錫的基礎教育,究竟如何呢?帶着這一疑惑,我受XX市教育局的委派來到了江蘇省XX市,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無錫教育考察實踐活動。

無錫是全國首批基礎教育課改示範區。課程改革工作無論是組織形式還是經驗成績已走在前列。在此次活動中,我們主要走訪了XX區、XX區、XX區等十餘所知名學校,向那裏的老師與學生了解了一些情況,拜訪了幾位著名的特級教師並採訪了教育局的一些領導。通過實際採訪與座談、參與活動,我們獲得了一些比較真實、可靠的信息,對無錫的教育現象也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一、“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

無錫的政治、經濟、教育之所以走在全國的前列,其主要原因應是無錫人從古至今的一種“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和育人模式。實際上也就是幾千年來所積澱的“吳地文化”滋養了這一方人。“崇工、善文、重教”是吳地人重視教育,注重實踐與創新,不斷總結,加大改革開放與宣傳力度的高度概括。更是吳地文化的精髓。這一理念也指導着當前的教育改革工作,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也是十分吻合的。

在無錫感受較深的是無錫的教育人對家鄉的熱愛和以家鄉為自豪的精神,以及對無錫的未來充滿信心。初到無錫,市教育局組織處的言處長在介紹無錫教育時,就先談到無錫的歷史、政治、經濟。言談舉止中,無不透露出對無錫的熱愛與自豪,到了堰橋中心國小,胡校長在介紹學校情況時也是這樣,到其他學校考察、參觀,那裏的校長們也是這樣做的。而且很多學校都建起了校史陳列館與名人廳,以此來激勵師生們熱愛家鄉,奮發向上。

我認為:正是這些教育人對家鄉的這種感情,才使得無錫的教育得以現在的成果。由此,我又想到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工作。在新課程實施中,XX市自上而下的相當重視,並把這項工作作為政府行為,而不是單純的教育行為。在成立課改工作領導小組時,區政府的主要領導為組長,以協調、理順各種關係,並提供人力、物力、資金等各種保障。並由政府出資聘請高校的教育專家,給予理論上的把握與實踐中的指導。他們認為,在教育發展的今天,教育的低投入,只能以教育的低水平為代價。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領導者先進的理念,與廣大教育人的積極參與,同時還有社會各界對教育的理解、重視與支持配合,加上整個無錫已經形成了“崇工、善文、重教”的社會風氣和文化氛圍。那無錫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定是必然的。

二、嚴謹、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

在無錫考察期間,我們一行9人走訪了十幾所學校,瞭解了校長們先進的辦學思想、教育教學管理等工作。雖各具特色,但我們有着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無錫教育人有一種嚴謹、務實的敬業精神。

水秀中學的秦校長向我們介紹:教育科研堅決不能搞“空中樓閣”,要讓教師從身邊的事情做起,我們搞的是教研而不是科研。提出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實際問題為原則,並鼓勵把教學中產生的問題結合新課程理念寫成案例。他們反對學術規範,主張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與思想。堰橋中心國小的胡志強校長對教師們提出:事情要做,做了要説,説了要寫,寫了還要發表。特別是堰小的各種會議及活動,從籌劃到開展,各部門都能分工明確,但又團結協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隨時產生非常真實、詳細的系列資料。無錫六中的領導更認為;現代管理要從過去的硬管理轉變為現在的軟管理,把學校的發展和教師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即首先要有利於個人的發展,再談學校的發展。鼓勵教職工先談職業再談事業。引導每位教師先上好每一堂課,提高每節課的質量,把經驗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目標是使教師增值。在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上,更能體現他們務實的思想:第一個5年計劃是辦象一個學校;第二個5年計劃是辦好一個學校;第三個5年計劃是辦特色學校;第四個5年計劃是辦成一流完中,後來又提出辦成重點中學;無錫一中也提出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要有3年奮鬥目標,要新秀—能手—學科帶頭人—名師—特色。XX區峯影國小更是提出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加速教師的發展,從而推動學校的發展。我認為:只有這種求真務實的思想、踏踏實實地做事,才能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校際結對,建立課改發展共同體

在無錫的很多學校之間,以校際結對為形式,建立起課改發展的共同體,並以此為載體,構建起“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課改協作機制,達成榮辱共擔,攜手發展的目的。

我所考察的堰橋中心國小與西漳、長安三所中心國小,為了進一步交流課改經驗,共享優秀資源,以教育創新為導向,以教育科研為手段,以課改促進師生素質、能力的提高。三校達成共識,建立了課改發展的共同體,做到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形成了競爭對手與合作伙伴的關係,真正達到了共同發展的目的。在合作中,三所學校依據

目前現實情況,與課改推進的客觀需要,和多年來自己學校形成的優勢,自主決策,實施課改實驗。需要協作、研究的項目,則打破界限,實施跨“地方”、跨“層次”的互助。他們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則,建立起平等協作的關係,形成推進課改發展的利益共同體。不存在主客雙方,而強調互補、競爭、都贏。在活動中,他們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教師們尋找高手過招、研練,開展主題觀摩、經驗介紹、聯誼等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和職能部門的參與積極性,積極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不斷創新教師培訓的手段和方法,使結對活動真正成為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的舞台,最終達成課改實施效益的目的。並取得教育局對共同體活動的指導、調控與支持。另外,校長之間也建立起了“校長沙龍”,經常開展活動。他們在一起暢談辦學思想,探討課改方法,交流管理經驗。校長們在活動中先進的理念得以提升,在爭論中又產生新的思想。

四、模式樣式

在無錫考察的這段時間裏,作為XX區堰橋中心國小領導班子成員之一,我全方位地感受了堰小的辦學宗旨、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方法、課堂教學以及教育科研等。同時走訪了十幾所學校。的確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通過這次考察鍛鍊活動,使我增長了見識、豐富了經歷、獲得了經驗,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鍊。也使我對教育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也學到了很多工作的方法。懂得了什麼是教育思想的領導,什麼是凝聚人心的管理,體悟到學校的發展繫於老師,學校只有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學習樂園、自身發展的學園,才能真正帶來孩子們純真活潑天性的釋放、身心潛能的開發。

雖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不能搞“拿來主義”。我認為,無錫教育模式只是我們學習和參考的樣式。借鑑他們的經驗與教訓,能使我們在教育管理與科研工作方面少走彎路,從而加速我們教育發展的進程,或者説,為我們的發展增高了起點。但決不是模式,我們不可能照搬他們的做法。我們要有機地汲取無錫教育的先進經驗,形成自己的思想,結合我地教育發展的現狀,發揮我市、我區的教育改革的優勢,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抓手,創新地開展工作,探索出徐州教育的新模式、打造泉山教育的新品牌。對此,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人,我滿懷信心。

教育考察報告4

20xx年11月,保監會派員訪問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澳大利亞保險理事會、澳大利亞保險集團公司、澳大利亞oamps保險經紀公司等機構,重點考察了保險市場發展狀況以及保險職業教育培訓情況。

一、澳大利亞保險市場基本情況及其特點

(一)保險市場基本情況。截至20xx年底,澳大利亞共有人口20xx萬,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043億澳元(1澳元約合人民幣5.8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近4萬澳元。澳大利亞保險業比較發達。20xx年,全國保費收入為558億澳元,世界排名第12位;保險密度2762澳元,排名第14位;保險深度8.03%,排名第17位。

壽險市場。截至20xx年12月31日,澳大利亞共有37家壽險公司,管理的資產約為20xx億澳元,保費收入為350億澳元。養老金業務佔壽險公司資產的87%,佔壽險總保費的86%,其他份額為普通業務。約26%的養老金資產是以壽險保單形式持有的。躉交業務佔壽險保費的80%,其中大部分為與養老金相關的產品。銀行控股的壽險公司佔壽險總資產的40%,新單業務保費的45%,總保費的43%。外資壽險公司佔總保費的31%。

財產險市場。截至20xx年6月30日,澳大利亞共有財產保險公司133家,淨保費收入為211億澳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財險市場淨損失率為62%,比上年同期增長58%。淨承保綜合賠付率為86%。税後淨利潤為51億澳元。財產險公司總資產為801億澳元,總負債為560億澳元,淨資產為241億澳元。

(二)保險市場主要特點。

一是保險市場集中度高。少數保險公司通過購併和重組,實現集團化經營,佔據保險市場大部分份額。截至20xx年底,前3大保險集團佔壽險保費收入的58%,前10大保險集團更是高達90%。截至20xx年6月,澳大利亞前5大保險集團佔財產險保費收入的70%,投資收入的67%,總資產的63%。

二是保險產品多樣化,非傳統型產品比重高。澳大利亞社會福利水平高,居民在養老、醫療、教育和就業方面的壓力較小,因此在保險需求上對傳統產品需求較少,而對投資理財類產品需求廣泛。截至20xx年底,澳大利亞的壽險保費中,投資類產品佔73.4%(其中投資連結產品為60%,投資型分配年金為7%,投資連結賬户型產品佔6.4%),風險型保費佔12.7%,其他類型年金佔11.4%,傳統型產品約佔2%,非投連型分配年金佔0.5%。

三是保險中介在保險市場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澳大利亞有保險經紀公司500多家。保險經紀公司不僅提供保險銷售服務,而且具有開發保險產品、提供保費融資的功能。保險經紀公司積極開發產品、進行保費融資,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澳大利亞法律不禁止保險人投資保險經紀公司,但保險人向保險經紀公司的投資超過14.9%時,應向監管機關報告。不過目前在澳大利亞由保險人全資擁有的保險經紀公司很少,主要是因為此類保險經紀人的身份很難得到其他保險公司的認同。

四是監管部門重視發揮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澳大利亞保險監管部門除對強制性險種的手續費率有規定外,如僱員賠償保險的手續費率為5%,汽車意外傷害保險的手續費率為10%,對其他險種的手續費率沒有限制,完全由市場調節,税務部門允許手續費全部進成本。市場競爭使各家保險公司的手續費率大體相當,如車險手續費率總體水平為15%左右。同時,保險消費者有權瞭解保險公司支付的手續費高低,消費者的監督使保險交易保持了較高的透明度。

五是購併和重組是保險企業擴張的有效途徑。iag是目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大的財產險集團,旗下共有7個子公司,但70年前該公司只是一個向道路救援服務會員提供汽車保險的互助社。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一系列收購和重組,iag發展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非壽險公司。

六是保險行業協會發揮了較大作用。澳大利亞最大的非壽險保險行業協會——澳大利亞保險理事會,共有58家會員,會員業務佔行業的90%以上。該理事會在維護會員利益和為政府分憂解難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在過去費率統一時,主要協調各家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費率放開後,主要代表行業與政府監管部門協調有關政策。

二、澳大利亞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

澳大利亞的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主要是由保險協會或學會組織推動的。澳大利亞主要有四家保險行業組織,即:澳大利亞保險理事會、投資和金融服務協會、全國保險中介人協會、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這裏重點介紹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保險與金融學會(anziiif,以下簡稱澳新學會)。

澳新學會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首屈一指的保險教育和培訓機構,實施的培訓活動主要包括學位授予培訓計劃和會員資格考試製度。該學會於20xx年在澳大利亞保險學會和新西蘭保險學會基礎上合併而成,目前有合格會員11794名,在各州和領地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在新西蘭)都設有分支機構辦公室。

澳新學會授予學位的保險培訓計劃。包括非壽險、壽險、保險經紀、損失理算、財務規劃。其畢業生可以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一些大學申請修讀本科、碩士和mba課程。此外,澳新學會還設計了“繼續職業發展計劃”,所有會員可以自願選修。澳新學會各分支機構每年為會員進行職業培訓和組織社會活動超過200次。此外,學會確立了保險業員工需要的核心能力標準,促使其他提供保險教育的機構據此重新規劃教育和培訓方案,並且設計了相應的評估方案以確定員工是否符合這些標準。

澳新學會的保險學會會員資格考試製度。澳新學會開辦的會員資格考試是為保險、金融界人士開辦的一種專業考試。該項資格考試分為財產保險、保險經紀、損失理算和人壽保險四大類,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財產保險準會員考試課程包括服務消費者、保險法與監管、保險產品、核保引論、理賠。保險經紀準會員考試包括經紀環境、風險管理與經紀人、管理經紀業務、經紀程序與實務、管理客户服務。損失理算會員考試包括損失理算原理和實務、理算協調、準備損失理算報告、財產保險損失理算、意外險損失理算、組織管理6門必修課和其他2門選修課。人壽保險準會員考試包括人壽保險核保、應用人壽保險法、精算基礎與報告、人壽保險營銷原理與實務、營銷組織、退休金保單與實務引論。

三、啟示與建議

(一)集團化經營必須注重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建設。集團化要達到高效率,其前提條件是集團公司擁有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和企業風險管理文化。目前,我國共有6家保險集團公司,集團化綜合經營的規模效應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尤其是在加強保險公司法人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今後,應將保險公司集團化綜合經營與加強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緊密結合起來,發揮集團化經營的優勢,儘快形成一批公司治理富有效率、內部控制嚴密、競爭力強的保險企業集團。

(二)探索符合我國實際的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模式。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是培養保險人才、促進保險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澳新學會的發展歷程顯示了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還剛剛起步,儘管已經存在一些保險職業培訓機構,但大都實力較弱,沒有形成市場品牌。應借鑑國外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經驗,立足於國內保險業發展實際,採取“監管部門推動、行業組織主辦、保險公司參與”的模式,密切聯繫市場,積極引進和開發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議建立全國性的保險考試培訓中心,負責對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和監管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知識的培訓。

(三)保險經營應因地制宜,適時拓展業務領域。和澳大利亞相比,我國保險需求呈現多層次、差異大的特點。隨着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一部分收入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的城市居民對理財類保險產品需求較大;而廣大農村地區則對傳統型的低保費、高保障的風險型保險產品需求較大。同時,隨着社會養老、醫療制度的改革,城鎮居民對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我國保險企業在開發保險產品和制定市場開拓戰略時,應找準市場切入點,沒有必要盲目跟風,喪失經營特色。

(四)大力發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中介是保險市場社會化分工的必然結果。發展保險中介有利於提高保險資源的配置效率。建議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社會化經營,支持和發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允許保險經紀公司開發和設計保險新產品,提供保費融資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市場的對外開放力度,引進資金實力較強、管理經驗豐富、經營記錄良好的外資保險代理和公估機構,促進保險中介市場的專業化水平;完善保險專業中介從業人員的持續教育和培訓制度,嘗試建立“保險經紀師”、“保險公估師”等職業資格考試製度。

(五)加強保險行業協會建設。目前,我國保險行業協會遠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建議:一是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實現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二是賦予協會更多職能,使保險行業協會成為政府監管的有效補充。三是推進協會專業化,分別成立壽險協會、非壽險協會、保險經紀人協會、保險代理人協會、保險公估人協會等。

教育考察報告5

20xx年12月13至19日,由市教研室蘇明光主任帶隊,部分區縣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教學副校長,市教研室高中教研員一行33人,赴江蘇南通進行了為期6天的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瞭解江蘇教育先進地區普通高中的辦學情況,學習借鑑優質高中的教學管理、教學組織實施的經驗,解讀先進地區普通高中教學質量高效率、高水平成功的原因與操作過程。通過聽取教研室領導、學校校長介紹,實地考察瞭解、深入課堂聽課,深入教研組座談、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等形式,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我市普通高中教學指導工作的基本思路與策略,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辦學效益,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一、重視教科研工作體系建設

XX市教研室的教研、科研工作,組織體系完整,工作制度健全,常規工作開展有序。科研工作不搞純理論研究,側重於應用性研究。教科研課題堅持來源於教育教學實踐,並做到了教科類研究課題與教研類研究課題並舉。教研室每年都根據教師的實際分不同的層次對教師進行短期培訓。

二、紮實搞好市級學科基地建設

南通設有市級高中學科基地9處。學科基地的主要任務為組織、承辦全市的學科會議,組織試題的擬定與審定等活動,在全市學科建設中起帶動與輻射作用。市教育局每年給學科基地撥付一定的活動經費,並依據大學聯考成績給與一定的獎勵。學科基地的設置、組織管理由市教育局負責,學科基地的業務指導由市教研室負責。

三、加強大學聯考備考的研究

1、堅持學法指導,注重優秀生示範、榜樣的引領。

每年XX市教研室都將部分學習品質好、成績突出、中等生轉化成優等生的學生請列市裏來,讓他們談學習的思路、學習的方法、學習提高的捷徑等,錄像後,組織新高一、新高三學生觀看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學習先進的學習方法。

2、與考試中心同步思維,加強試題的研究。

大學聯考試題的命制是有一定之規的,應儘量做到與其同步思維。XX市教研室每年都設法參加國家考試命題中心組織的試題評價會,每年在春節前都要與考試中心的各科祕書見面,瞭解信息,增進友誼與感情。從不同層面瞭解命題的過程、思維的方式、操作模式等等,從而強化備考的針對性與方向性。

3、堅持抓知識的結合點,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骨幹教師積極地編寫“學案”、“個案”,起到引領的作用;教好第一遍,學好第一遍,搞好第一輪複習;選好資料,只用一套,用好一套;講必精,練必批,批必評,錯必糾,要保證練習的充分必要性;針對學生實際的自編練習有明確的質量和數量的要求;向教學常規要質量,建立課堂教學的雙目標結構,即:知識目標和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對知識點的認識能力的目標。

對一些模糊點也有自己的主張,例如“校本課程”不鼓勵,“地方課程”慎重進行。

一、基本情況

江蘇啟東中學,設新老兩個校區,共有96個班,5600名學生,460名教師。專門設有奧賽指導中心。學校為公辦民營性質,國中收費1。8萬元,高中收費按成績分數分別為840元、3萬元、3萬元加贊助物品。每年招高一學生為1200名。20xx年升本科718名,一個班考上12個清華大學,今年倪嘉以719分名列江蘇省第2名,李真獲第5屆亞洲物理奧賽和35屆國際物理奧賽金牌。現在啟東中學獎牌總數達十金二銀。

二、特色與經驗

(一)推行高中教學目標責任制

根據市教育局下達的升學目標,與年級組、備課組、班主任老師簽訂目標責任書。目標的設定分為高分段人數目標、本科人數目標、平均分目標。大學聯考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羣體分別是班教育組和備課組。如:簽訂的內容有600分以上班級要達到多少人;數理化必須在江蘇省平均分居前三位;語文居前四位;歷史政治居前五位等。奧賽教練員的目標為必須有一名學生進入全國冬訓隊。今年數理化各有一名學生進入國家冬訓隊。

(二)加強教學隊伍的管理

學校教學管理的層次是校長----分管校長----年級主任----備課組長和班主任老師。分管校長主要精力要放在高三上。年級主任主要負責教風、學風的管理。 學生作業量偏多的問題,由年級主任調控,並且管理強硬,並隨時聽取學習委員對各科作業時間的反饋。年級主任在高二升高三時,負責提出教師任用方案。年級主任能做到辦事公正、協調能力強,工作獨擋一面、雷厲風行。

(三)加強備課組建設

一是備課組長能統得住,最成功的經驗就是一定要團結,備課組成員不能各自為戰,不然就會一團散沙。二是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注重青藍工程,新老教師要相互聽課。青年教師必須跟班聽課(做到新授課每節都要聽),而導師的帶徒工作效果就是要把青年教師送到上一個年級。備課組通過集體備課,統一教案,統一作業,統一資料。由於大學聯考成績評價到備課組,導致備課組的整體聯動功能強,各項工作能夠做到和諧共振。

(四)大學聯考備考

高三第一輪複習,知識點要講的全面,紮紮實實,基本的知識點要疏而不漏。學校一方面加強自身的檢查,對高三年級的教案、作業、上課要評估;另一方面也積極地邀請市教研員來聽課會診。

(五)注重教法與學法研究

基礎年級教學進度要放慢,在高二時可以快一些。切實抓好弱科弱勢學生的分數,教學定位在中等偏下的學生身上。

學法研究也十分重要,在學生會上,讓好學生作經驗介紹,講稿翻印給學生,讓學生效仿。

(六)注重大學聯考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工作,注重獎懲的機制等

學校注重考試説明的研究,解題規範的研究,考試信息的研究,同時也加大獎勵的力度,一塊奧賽金牌獎3萬元,縣市再獎3萬元。

學校堅持和諧發展,統力合作,所有的工作都要向高三傾斜。每年也因為教學成績、工作態度等原因,調出教師10至20名。

一、基本情況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1938年建校,1955年辦高中,1978年定為省重點,1991年通過江蘇省國家級重點中學驗收,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學校佔地240畝,現有60個教學班,師生3800人。學校追求的目標是“生態型、人文性、數字化”。大學聯考成績連續10年位居江蘇省重點中學前列,有三名學生成為江蘇省文理科狀元。每年有95%以上考生入本科,其中70%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大等中國80強名校。學校為股份制民營機制。昌亞平校長説,是用自己的力量辦了學校。連續11年大學聯考位居省第4名,“二高”即平均分高,本科人數高。

學校的困難是:教學起點難以把握,平均分班,生源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特別是來自城市如南京、無錫、蘇州的學生;政府投入不足,光靠學生收費,每生3萬元。

學校提出: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努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員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因材施教、分層要求,教師要有分層教學的思想,做到分層輔導、分層作業,對優秀學生以放為主,放中有輔(放,主要指增加其自主學習的時間;輔,指輔導);對中等的學生以輔為主,輔中有放。

二、特色經驗

(一)進一步強化教育教學目標責任制。

每年九月下旬召開學校教學工作會議,校長與各班主任老師及高三年級各科備課組長簽訂責任狀,確定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年級組對縣教育局下達的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下達到每個班級。同時對學科教學加強過程目標控制,每次全縣統考,在全體學生參加統計的情況下,各學科要保證年級均分在全縣處於領先位置。在目前高校招生規模年年擴大,社會對學校升學率的期望值不斷升温的新形勢下,在狠抓高分羣體的培養上加大力度,加強與名牌大學的聯繫,把提高學生升學檔次作為努力方向。紮實抓好高出本一線60分以上的高分羣體,第一學期期中統考、四縣聯考及市一模後,召開年級前三十名學生座談會,瞭解他們對學校教學的意見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他們能以良好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參加大學聯考。加強競賽輔導,力爭一等獎人數有較大突破,為高分羣體的培養奠定基礎。各班對高中入學的中高檔學生進行跟蹤分析,確保高分層學生隊伍的穩定和提高。

學年度初制定教學工作備忘錄,按時間、按部門分解工作目標。備忘錄第一學期按月制定,第二學期前半段按周制定,二摸考試後按日製定。工作目標層次分明,即:明確學校大學聯考成績在全省的位次要求,班級本一、本二上線目標,學科大學聯考成績在全省的位次要求,學生本人的學習目標、要求。

(二)加強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管理

校級班子分工,每人聯繫一個年級抓教學,靠前指揮。配備管理能力較強的中層幹部分管年級,加強對年級分管主任、年級組長和班主任老師的培訓,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管理中的統籌、協調、督查和激勵作用。對第一次做高三班主任老師的教師落實新老掛鈎和專人指導等措施,對新接班的分管主任和班主任老師,做好年級或班級情況的交接工作。定期召開年級分管主任交流會,實現管理經驗的共享與互補;定期召開班主任老師例會,及時交流經驗、通報情況、分析現狀、研究對策、解決問題。

(三)切實加強備課組建設

在充分發揮年級組、教研組作用的同時,注重備課組建設,要把備課組建設作為教學管理的重頭戲。各年級精心選配備課組長,加強備課組長的責任制落實和備課組的目標考核。要切實加強備課組活動的過程控制,將備課組活動排入課程表,落實固定地點、活動內容和主講教師,將教法研討和資料使用作為備課組活動的主要內容。針對目前高中事業規模擴大的實際情況,集體備課要備好教學的起點,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做到面向中下層,課堂上教好第一遍,同時在“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夯實基礎、滾動提高”上下功夫。在重視學生知識積累的前提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起點恰當,容量適度,落腳準。文科類科目強調學生背誦記憶,理科類科目加強訓練和規律總結,強化應試訓練,複習突出“講、練、評”三結合,努力提高教學達成度。所有教師從研究學法入手,切切實實改革教法,認認真真指導學法,把學法指導滲透到一切教學過程當中,並且有計劃地進行階段小結,促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

教學處和督導室加強對備課組活動進行督查,將備課組活動一覽表交教研室,高三年級定期邀請教研員參加學校的備課組活動。加強聽課交流,組織好聽課後的評課活動,任課教師每學期每人聽課與被聽課不少於20節,至少寫1篇教學總結分析文章。中層以上行政人員每月聽課不少於八節,並及時將聽課評價交分管校長,每月安排一次全校教職工大會,進行校長評課。督導室充分發揮其督查、指導、參謀作用,教學處切實做好教學服務工作。積極參與全縣統一的教研、科研活動,併為在本校開展活動給予支持與便利。

(四)充分發揮教學骨幹隊伍的作用

在統籌兼顧、優化組合的前提下,努力營造師徒結對、互學共進的良好氛圍。落實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培養新教師的責任制,切實發揮他們在平時教學中的凝聚力和骨幹帶頭作用。在努力實行循環教學責任制的同時,保證高三年級有一定數量相對穩定的把關教師,凡第一次上高中課特別是第一次上高三課的老師,都必須先聽同學科其他老師的課再上課,教案要在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指導認可後再實施,儘快提高新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新教師通過聽課、説課,上亮相課、過關課、彙報課、比武課、研究課等形式,力爭在1年乃至更短的時間裏入門,不斷提高,縮短骨幹成長的週期。

(五)切實抓好教學六認真的落實

認真學習、把握和運用新大綱、新教材,認真研究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特別要研究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來統領教學,切實增強教學中的大學聯考意識。把教學六認真落實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一是認真備課,備課要在吃透大綱考綱、教材的前提下,強調備好學生,備好教法,備好例題和練習;二是認真上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杜絕廢課,不講廢話;三是認真選編、批改、評講作業,作業精選精編,認真批改,講評到位,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任課教師建立錯題檔案,抓實學生的錯題訂正,提高目標達成度,每學期每科自編專題訓練與試題不少於15套;四是認真輔導,在集體輔導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個別輔導,通過輔導,實現培優拔尖和醫瘸補缺兩不誤;特別是針對成績落後的學生,要一對一輔導,然後通過成績檢驗,效果不行的要分析原因,查找是否個別輔導。五是認真組織考試,不斷研究考試的模式與方法,從編制試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講評,都要以效果為落腳點;六是認真組織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讓尖子學生有用武之地,讓所有學生都有發展空間。

(六)切實加強考試管理,狠抓考試的三個環節

考前抓命題,確保試題的質量。指定專人出題,並由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把好質量關。要求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並結合學生實際和前階段作業質量情況有針對性地出題,每份試題都印上出題人和校對人的姓名,並送一份到教學處。

考中抓監考,每次考試,都按照大學聯考的要求,全年級分科混編考場,發准考證、桌上貼號碼,單人單座,不準用計算器和膠帶紙,並要求教師按大學聯考的要求嚴格監考,學校分管校長、分管主任正常進行督查和巡視,造成一種實戰的氛圍,確保考試能正確反映教師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正確反映學生的真正水平,確保學生經過訓練能以平和的心態進入考場,正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考後抓分析,教學處和年級組及時搞好數據分析,及時開好三個分析會,即學科組分析會、班級分析會和年級組分析會,一是對照試題的目標達成度分析學生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各能力點的達成情況及主要存在問題,對學生知識掌握得不好的部分在後面的複習中有針對性的給予進一步的加強。二是分析個體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查補差輔導的效果,針對學生試題中出現的問題,是知識缺陷的補知識,是方法問題、習慣問題的在個別輔導面批時給予點撥和指導。三是按照學校下達指標的達成情況,分析班級現狀,提出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

實行全校期中、期末、高三聯考和模擬考試等交流會審制度,凡成績滑坡的班級班主任老師和學科備課組長,必須親自到分管校長和年級分管主任處彙報,年級主任每月一次向行政會或校長辦公會彙報年級教育教學管理情況。自查差距找原因,落實措施促平衡。

加強對學生英語口語、聽力、計算機及實驗操作的教學和考試考查研究,所有年級均安排每天15分鐘的英語聽力時間,確保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提高,開足開齊計算機課和所有理化生學生分組實驗,確保計算機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七)積極參與各級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蒐集、整理、分析和合理使用大學聯考信息加強與市、縣學科基地的聯繫,積極配合教研室組織教研活動,上好教學示範課,編寫參考試題,精選精用資料,學生一科一種為主,教師一科多本,每校每科都要在精選精編(特別是自編)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大學聯考資料庫,並進入學校數碼工作室,實行優質教學資源校內共享。學科教學大綱做到人手一冊,高三的新教材和相關複習資料及時提供給高二、高一備課組,使高一、高二的教師提前進入狀態,實行高中教學資料年級交接制度,對資料交接好的高三備課組進行獎勵。

重視大學聯考信息的蒐集、整理、分析與研究,要積極引進、消化和運用大學聯考信息,依託全縣教育信息化網絡建設篩選和發佈學科信息,實現全縣資源共享。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學科專題研討活動。積極發揮示範輻射作用,每學年舉行一次面向全縣完中的公開教學活動,加強與掛鈎學校之間的聯繫,互相溝通信息,交流教學管理經驗,促進共同提高。

加速微機管理教學和處理信息的進程,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及時做好成績數據分析。提高教研室下發的統計數據的利用率,指導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尋找和發現有效的教學研究信息,努力將信息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的資源。

(八)全面關心教師的健康成長

評優、晉級、福利、獎金、住房等等,都要向教學一線教師特別是骨幹教師傾斜。實行校內教師津貼考核發放制,拉開檔次,做到優績優酬。學校每年拿出一定數量(不低於65萬元)的專項經費用於獎勵在教育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並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對教師的獎勵辦法做到終端獎勵和過程獎勵相結合,針對“3+2”新大學聯考模式下分班後出現的學生羣體差異,實行高一、高二同類班級發展性評估和交接班制,每次縣統考後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階段評價,對教學效果優異的備課組給予獎勵,及時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有效實施過程調控。每年暑假將組織高三一線優秀教師外出學習、參觀、考察和療養。

(九)強化“三風”(校風、班風、學風)建設

將“三風”建設貫穿高三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強化常規管理,每學年評一次十佳學習標兵,十佳優幹、十佳團員、十佳愛校標兵,對各年級學習成績最優秀的學生頒發獎學金,激發學習動力,優化學習風氣。確保學生的自學、體育、娛樂、休息時間,形成既勤奮刻苦又生動活潑的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優化非智力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三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全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質。特別是關注女生的變化,要組織女教師走進女生,解決她們的思想問題。從這幾年看,女生問題解決的好,成績就突飛猛進。

(十)要加強宏觀指導和部門協調

凸顯“教學中心”意識,全校各部門協同作戰,全校一盤棋,確保凡是教學需要的一路綠燈。校長室、教學處要充分發揮教學指導作用、橋樑作用,加強對教育教學的全程調控。行政人員每星期至少聽二節課,每月向校長辦公會彙報聽課情況,並由校長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作點評,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重點分析、重點調節,做好跟蹤調查。每個行政人員都要聯繫年級或學科組,把教學質量同行政人員的工作實績聯繫起來考評。

統籌使用優質人才資源。合理安排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到各年級任教,既要保證高三教師隊伍的質量,又要保證高一、高二年級有一定數量的把關教師。充分發揮我縣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作用,由教學處定期安排有關人員到各年級、各班級上課或做講座。

堅持分管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老師和任課教師協同作戰,妥善處理好領導與教師、班主任老師與任課老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等多種關係,確保教學整體的和諧發展。進一步加強“捆綁考核”的力度,不斷強化整體協調發展意識。根據實際,加大薄弱學科建設的力度,及時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學科間的平衡發展,以求整體優化與最大效益。保證和協調各學科的教學時間,嚴格控制作業量,不擠不讓,統籌兼顧,平時要確保學生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識的時間。

(十一)加速、加強科學人文環境的建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信息量

學校的櫥窗、畫廊、讀報欄、廣播台、電視台以及班級的黑板報等媒體由專人精心編排,每週更換,保證每週都有新鮮的美文佳作評點賞析、新科技和新成果介紹。認真組織電教、政治教師錄製、篩選重要的電視新聞,彙編成一週要聞集錦,組織學生集中收看。語文加強閲讀、寫作訓練(每週至少當堂限時完成1篇作文);數學加強基礎訓練、思維訓練與應用訓練;英語在加強閲讀訓練的同時尤其要強化聽力訓練,由教學處統一安排,確保每個年級每天15分鐘的英語聽力,做到英語作文每週至少1篇,同時要加強英語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理科學科要開設新科技新知識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關注新科技成果,瞭解科學人文方面的眾多信息。

一、強化責任目標意識,向目標管理要質量

啟東中學和如東中學,他們的第一條經驗就是分層鑑定目標責任書,

他們的目標是根據縣市下達的目標進行合理分解,他們主要是以高分段人數、學科平均分為基本的槓桿單位。校長與年級主任、班主任老師、備課組長一一鑑定目標責任書。

結合我市情況看,對本科目標也有分解,但具體到學科目標,就沒有具體的要求,這樣工作還是落不到實處,落不到每位任課教師的身上。

正因為有了目標,加強弱科管理,注重邊緣生、落後生,才會提高整體的水平與質量。

啟東中學的目標,是根據入學分數、高一、高二的幾次成績確定的,這些都值得研究。如東中學則是規定學科平均分不低於全省前四位,這個要求也是相當高的。為目標而奮鬥,這已成為這兩所學校行動的指針,有目標才有幹勁,才有出路。

二、樹立向教學傾斜,向教師傾斜,向高三傾斜的戰略

這些學校給人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向教學一線傾斜,向高三傾斜的戰略。如東中學校長介紹20xx年的高三教師力量相對穩定,僅有兩名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師,學校要求這2名教師必須先聽了老教師的課再上自己的課,不然不能上課;今年送高三的教師中又有7位年青教師,張校長三番五次地講,必須要確保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師的授課質量。啟東中學也十分注重高三教師的水平,在保證高一、高二備課組長的前題下,由高三年級主任挑選上高三的教師。

從我們與這兩所學校高三教師的交流中發現,大部分教師都是老教師,教齡大都在8年以上。

骨幹教師是學校的生命,一切的一切只有通過教師來實現,這就是成功的源泉。

三、充分發揮年級主任的作用,注重責、權、利和諧統一

從啟東、如東中學看,學校一律實行年級主任制,年級主任一般選有能力、有水平、能協調、肯務實的人員擔任。年級主任的工作相當繁重,既要自己備課上課,還要協調全年級的工作,每次月考的命題、印製、分析,都要一一落實到位。

年級主任有責任,同時也有權利,有威望。當然,年級主任的工作必須在學校大環境的要求之下進行。因為一個學校的教風、學風決定了各個年級,這就是説年級主任起較大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教風、學風的養成,這需要全校的努力。

四、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細節”,向細緻、精微處下功夫

兩所學校都強調學生只使用一套資料,教師可以有十幾套資料,每一節課都有訓練,每一訓練都要批閲;每週一套綜合訓練,由備課組人員分工輪流承擔,不能用成題,必須拼題。我們到啟東、如東中學各備課組發現,他們使用的題,幾乎全部由自己擬定的,這一方面説明工作的責任心,另一方面説明“個性”的東西才有效果,才出效益。

兩所學校十分注重月考以及成績的分析,例如如東中學的英語月考,學生在前75個選擇題中錯在哪個方面,是a是b,都在表格中展示出來,這説明,學校在第ⅰ卷的成績統計中十分細緻,這些數據對教師講評試卷,有極大的幫助。

針對弱科現象,如東中學的經驗更為突出。假如這次月考某個學生成績不理想,學校要求教師一對一輔導,如果下次考試這個學生還沒有進展,學校會找這位學生談話,老師也必須向學校説明該學生落後的原因。

可見,如東中學的要求是如此細緻,也從另一方面説明成績高的原因了。

五、關心教師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尊重教師的勞動

如東中學在評優、晉級、福利、獎金、住房等等,都向一線教師特別是骨幹教師傾斜,實行校內教師津貼考核發放制度,拉開檔次,優績優酬。每年拿出65萬獎勵教師,高一、高二、高三的課時補助不一樣,每次縣市統一組織的考試,都要根據成績給予教師獎勵。

如東中學的校長説是“一加一減”。“加”是加待遇,“減”是減壓力。XX縣教育局教研室在統一的考試中,都要對全縣120個教學班排隊(按平均分),並註明任課教師,誰先誰後一目瞭然,這也給一線教師造成了無形的壓力。這也是XX縣教研室的一條經驗。學校在此基礎上,在分析成績的同時,對落後的班級任課教師給予一定的關懷,幫助其分析原因,力求下一次有較大的提升。

學校十分注重教師的業務發展,為外出學習、交流提供方便;並對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發表的論文發“雙酬”獎勵,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積極性的發揮。

六、加強奧賽輔導,打造學校個性特色品牌

啟東中學是以奧賽聞名全國的學校,它在老校建立了公辦民營性國中,吸納了國中的優秀生源,並在國中建立奧賽班。到了啟東高中,在高一辦兩個奧賽班,數理化課程在高一年級學完整個高中課程;到高二時兩個班變成一個班,挑選50幾個學生進入該班;高三時只剩下40個人,組成奧賽衝刺班。一個班12個清華,就是指的該班。從高一起,數理化就有專門教師輔導,一直到高三。學校有專門的奧賽教練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在高二時就滲透大學的內容

教育考察報告6

20xx年5月下旬,筆者利用去雲南麗江參加第六屆全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的機會,取道昆明、杭州和上海,對我國旅遊教育起步較早的幾所南方高等院校進行了考察和調研,並與相關單位旅遊專業的負責人和旅遊專家進行了廣泛地交流。5月23日,在浙江大學旅遊管理專業三年級學生章小云同學的幫助下,筆者首先拜見了管理學院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主任助理郭毅博士,在與郭博士的交談中,筆者瞭解到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下屬有四個系,即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旅遊管理系及農業經濟與管理系,其中旅遊管理系下設旅遊研究所和飯店管理研究所,現有師資23人。據郭博士介紹,他們系的強項是旅遊飯店管理,因而經常接待和培訓來自全國著名飯店特別是旅遊飯店的從業人員。鑑於他們的發展勢頭,大學領導層特別為旅遊管理系制定了優惠政策,即在對外交往中把旅遊管理系提升為旅遊學院,所謂“一套班子,兩個牌子”。

在郭博士的引見下,5月24日筆者拜見了浙大旅遊學院副院長、旅遊研究所副所長周玲強博士,周博士詳細向筆者介紹了旅遊管理系的發展概況。據周副院長講,浙大旅遊管理系是於x年在國家旅遊局首批投資布點的我國第一個旅遊管理本科專業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的`,早在x年就擁有了我國第一個旅遊管理碩士點。旅遊管理系旨在培養德才兼備的中高級旅遊業管理人才、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旅遊業管理、旅遊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遊景區規劃與管理。現有專業教師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講師13人;主要學術骨幹中有博士2人,碩士12人。在交談中,周副院長高度評價了北京林業大學,特別對園林學院給予了肯定。他説:“我們相信你們北林大的水平,所以接受了貴校園林學院推薦來的學生”。筆者知道他指的是我校旅遊管理專業免試推薦的鄭聰輝同學。5月25日,筆者還在浙江日報社大樓拜見了浙大旅遊研究所副所長、旅遊地理學專家周進步教授。雖然此次相見是筆者與周先生第一次謀面,但兩人就旅遊學的話題談得非常投機。聽説筆者第二天還要去上海考察,他熱情地向筆者推薦了去上海應該會面的幾個旅遊學人士。

5月28日,筆者到復旦大學瞭解情況,早知道他們的旅遊管理專業屬於歷史系。有意思的是雖屬於歷史系,但也被稱為旅遊學系。目前有教師9人,同時招收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但規模不大。交談中瞭解到他們的強項是旅遊文化。計劃準備約見的夏林根教授,也是上海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同時擔任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祕書長和《發現》雜誌副理事長,是中國文化和旅遊學方面的專家,可惜趕上出差,未能謀面。

通過本次考察,對筆者來説,感覺收穫很大。既開闊了眼界,也增長了知識。現粗略總結以下幾點,以就正於識者。

1.旅遊管理專業大都是在原有的優勢背景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大學均有各自的特色。比如雲南大學最初是在英語專業基礎上成立的,後來又和工商管理合並(現在學院名稱為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強強結合,達到了快速發展的效果。

2.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招生規模受學校總體發展的制約,人數均不是很多。比如浙大,一屆只能招收50人左右。

3.課程設置基本上是原來的背景專業課佔據1/3,旅遊方面佔1/3,公共課佔1/3。

4.師資力量普遍比較強,考察的5所大學,人數上最少的也達到9人,最多的達29人。

5.雲南大學已經擁有旅遊管理專業的博士點。

本次考察得到園林學院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旅遊管理教研室 xxx

20xx年6月12日

教育考察報告7

中央電教館、中國電化教育協會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織的中國教育信息技術赴美考察團於20xx年10月16日-10月31日對美國遠程教育和教育技術進行了為期15天的考察。考察團由18人組成,分別來自我國電教館、廣播電視大學及高校電教系統的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考察團成員既有來自沿海地區的福建省、浙江省、青島市的代表,也有來自內地或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黑龍江、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和內蒙古等地的代表。考察團赴美期間重點考察了舊金山西北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丹佛市國際技術學院、加洲大學商學院,參加了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召開的20xx年第二次國際會議。此次中國教育信息技術考察團,是繼20xx年2月份中國電教協會和美國AECT取得工作聯繫之後第二次參加會議。此舉引起了美國AECT主席、前主席以及下一屆主席、祕書長、全體理事專門為中國教育技術信息考察團安排了一個午餐會。午餐會上,中國教育信息技術考察團全體成員和AECT組織的全體理事就教育技術、遠程教育、兩國協會的交流等多個議題進行了廣泛、友好的交流,為發展中美兩國教育技術的合作交流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討。會上,考察團團長張大展和在美國進行學者訪問的背景師範大學劉美風老師作了專題發言。

一、中國教育信息技術考察團赴美考察期間,對美國高等院校的遠程教育印象深刻,強烈感受到遠程教育在美國發展很快

美國的遠程教育起步於本世紀80年代初,具有起步早,應用廣泛,注重實用性,且效率較高等特點。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衞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和因特風的廣泛應用,更加推進了這項事業的迅速發展。

美國的遠程教育機構成立於1984年,它是一個非盈利的私營機構,即NTU。本部只有50餘人,負責教學組織工作,與此聯合辦學的大學達52所,均為名牌高校,開設碩士研究生學位的課程和短期培訓項目,面向世界各地招生。目前它擁有GE-3衞星KU波段的轉發器,播出16套教學節目,已成為美國著名的遠程教育專門機構。

美國高等院校的遠程教育應用廣泛,效果顯著。斯坦福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加州州立大學等許多著名的大學開展遠程教育,一方面是為培養碩士研究生服務,另一方面是為企業、研究單位培訓人員和更新知識服務。

美國高校的遠程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辦學規模大,地域覆蓋面廣。美國國立技術大學開展的現代遠程教育,在以對美國國內學生招生為主的同時,也對其它一些國家進行招生,如北美洲、亞洲、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上的一些國家。在我國也可接收到該校課程。該校在校生8500人,開設150門課程,既有學歷教育也有非學歷教育,包括大量的專業技術培訓課程,確實體現出現代遠程教育開放性的特點,不受地域、空間限制,發揮出較強優勢。

(二)從形式到內容完全實行現代遠程教育。師生始終不見面,處於分離狀態。教與學完全靠現代教學技術和現代化手段。學校運用衞星數控傳輸,每天有三個頻道播放它們的課程,學生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有問題在網上答疑。

(三)學生素質較高。招收的學生均為大學本科畢業生或研究生,大部分是在職的工作人員,他們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很強。而且每個學生想學什麼專業,需經教師對學生特點進行考察,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工作需要確定該學什麼專業。入學的學生一般在經濟效益好的公司裏擔任業務骨幹,公司選送他們上學更新知識,為的是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

(四)實行兩級管理。學校作為辦學機構,負責專業設計,制訂教學計劃,製作教學節目和教學軟件,播放教學課程。公司作為辦學點,負責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學校只對學生所在公司負責,不直接對學生,由公司直接對學生。因為學生是公司的員工,這樣由公司直接管學生,力度大,效果好。

(五)以學養學。把教育作為產業推向市場,政府對學校不投入經費,學校完全靠收取學費來支撐教學。公司為學生承擔學費,每個學生學完全部學業大約需2萬美金(共12門課程。每門課費用約1800美元)。公司承擔全部學費,既能為學生減輕經費壓力,同時更有利於學生安心學習和努力工作來回報公司。

(六)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學校播放、傳授知識主要採用錄像帶、光盤、因特網、衞星轉入服務器等。學生學習勻為自學,自己從實際出發安排自學時間,或看錄像教材(光盤)、或上網學習等。學生在學習中遇有疑難問題均可在網上詢問。教師通過網上佈置、批改作業和考試評卷,通過設置密碼方式進行考試,避免學生。

(七)與普通高校密切配合。國立技術大學與美國各地52所普通高校簽訂協議,從這些學校聘請最好的教師,由受聘教師組織教材和教學,並將學生每門課程收取的1800美元學費的900美元給受聘教師所在學校,使受聘教師得到豐厚的待遇,學校也得到利益。

(八)教學質量較高。從國立技術大學學生每門課程成績與工作崗位實際表現看,這裏的畢業生質量明顯高於其他學校,深受學生所在公司歡迎。該校畢業生質量高的原因是:學生素質好;聘請名師;學生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強;學生均來自工作崗位,有實踐經驗;由學生單位直接管理學生,力度大,效果好。

二、美國中國小教育與教育體制和國情相適應,中國小教育技術的發展無專門機構推進,產生了地區間的不平衡和學校間的差異

美國中國小教育有公產和私立之分,私立學校約佔公立學校的2/3之多。中國小教育為培養尖子人才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所以有人説,美國的基礎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多數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知識即可,少數優等生重點培養,尤其是公立學校。其原因是,大多數人有了勞動就業的基本能力就可以了,且美國高等教育比較發達,一般都能取得高等學校的學歷文憑。中國小在校生人數少。小班化教育是美國的特點,師生雙邊交互、自由討論的學習方式在美國極為普遍。由於美國科技與經濟比較發達,因此學校的教育技術裝備條件是一流的,網絡與計算機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學生應用也極為普及。但是政府指導在這一塊顯得不足,深層次的推廣與應用比較欠缺,企業與中國小校的結合還不緊密。

三、美國AECT組織

20xx年10月25日至28日,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召開了本年度的第二次國際會議,這也是僱用新的祕書組和總部遷往印第安納州之後的第二次國際會議。會議以“開闢新天地”為主題,昭示着教育技術未來的發展與希望。從會議的論文發表情況來看,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文章是與“網絡教學”、“遠距離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其中,在談論“遠距離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文章中,又大多涉及網絡在遠距離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對教師進行網絡方面的培訓等。可見,網絡教育與教學是今年AECT國際會議的一個熱點。

對網絡教學進行講座的論文涉及從宏觀到微觀的多個方面。比如關於網絡建立方面:大型的分散的網絡建立的策略、合作建立網絡系統的機制、通過網絡提供遠距離教育的學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把課堂教學轉化成網絡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等等。關於網絡教學則包括:設計網絡課程、把網絡教學整合到中國小課堂教學中去;網絡教學與課程的整合;課堂和網上教學環境、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相同與不同、教學設計的模式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創建並發展網絡教學中的學生團體;個人的差異對網絡績效影響的研究、學生的能力或品質的情況以及其他影響其網絡學生成功的因素;網絡特徵和教學策略的連接;敍述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網絡教學中的交互性和對話,對網絡教學的評價等等方面。可見教育技術界對網絡教學的研究已經在實施和評價等階段比較深入地發展着。

利用網絡開展遠距離教育教學,特別是通過這種方式頒發碩士學位和進行高中教育,是隨着網絡發展而出現的一個新的現象。如何把課堂教學轉化成網絡教學以提供遠距離教育,圖書館如何對這種教育形式進行支持,如何鼓勵和刺激教師進行遠距離教學,對遠距離教育的管理等等是這次會議中比較新的議題。

會議有多篇文章關注對教師進行技術培訓,如對職員使用技術的策略方案、媒體中心給未來教師授權、在線教師職員的發展、把教育技術浸入到教師教育計劃中、在教學技術和教師教育項目之間建立建全夥伴關係等。由於網絡的發展,對教師進行培訓又有了一個新的、更為有效的途徑。

AECT是美國民間的羣眾團體,這個組織每年舉辦1-2次年會,今年是第2次。美國教育技術94新定義對我國影響較大,近年來,我國電教協會與AECT交往頻繁,合作增多。這次我國教育技術考察團參加AECT年會,受到熱情接待。我國代表團在小組會議期間,作了重要發言,取得了較好影響。開拓與創新是本屆AECT年會的宗旨。教育技術在美國很有影響,教育技術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受用人單位歡迎,他們極為重視培養人才知識結構的廣泛性與新穎性。這次AECT年會期間,還舉辦了大型展覽會,有近4千家廠商參展,盛況空前,擴大了AECT的影響。

四、體會與思考

(一)美國的教育意識

美國教育的優勢在於能夠把基本的學習技能傳授到幾乎全體國民,同時向有能力勝任高層次工作和研究的人員提供受教育的機會。美國基礎教育的功能十分明顯,一般老百姓都能明顯感受到。美國本土出生的人,與移民到美國的美國人有着潛在差別,基礎教育塑造了一個美國人的基本品質,以至形成了一條法律,只有美國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才能競選美國總統。對於教育的重視和追求成了每個美國人的願望。近年來,諾貝爾獲獎者中美國人佔40%以上。

(二)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豐富多彩

美國的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目的性十分明確。如基礎教育為完成義務教育目標,可以有公立學校,也可以有私立學校;中學學制有4年制、6年市。6年制中有初高中分開的三三制,也有合為一起的6年制;大學有2年制學院、4年制學院,4年制大學,專業學院,有2年加2年的加州州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等。大學收費各有不同,公立大學收費低,但學制長。私立大學學制短,但收費高。學生根據各自情況自由選擇,但都面向社會培養學生,畢業生要由社會檢驗,能否為經濟發展所接受,能否掙到高工資,直接影響着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這樣學校教育講求效益,形式和手段就變得豐富多彩了。遠距離教育由於能有效地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在美國已經取得成功。各種專業文憑,如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學位都可以通過遠距離教育來獲得。由於科技的迅速發展,在學科專業發展的同時,學科間交互性也更強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各個層面的運用將更加必要。但教育要為社會服務,教育的發展要有新鮮血液。我們認為,教育目標認定以後,教育模式、方式和手段應該多樣化,要豐富多彩,才會有生命力。

(三)教學手段和媒體應用要講求效益

美國教育水平較高,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水平也在國際前列,他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益,並未成為刻板的教條。我們扭到美國社會交通和通訊條件都非常現代化,社區都有光纜接入,即使地處美國中部落基山脈的小鎮,商家都用電腦,通過光纜進行商務工作。據介紹,全美國中國小校幾乎全有光纜接入學校,目前主要用於教育教學管理,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還未發展到顯著地位,教師和學生更多地用於個體學習之中。我們分析可能有技術上的原因。當前科技還未能廉價解決顯示設備,同樣在遠距離教育中也更多地運用了視音頻技術,這也是由於數字通訊的顯示設備技術不夠完備和費用較高吧。但同時雙向音頻視頻技術CD-ROM技術、錄像帶傳遞等,都被充分利用。學校、飯店、會議室、學校新型的計算機、液晶投影器等並列擺放備用,大學計算機教室中光學投影器也是講台上的重要教學設備。在與美國教育技術同行交流中,他們認為教學技術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都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教學媒體沒有先進落後之分,只有如何優化、組合的區別,哪種媒體好就用哪種。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也要關注效益的發揮,在關注網絡技術、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情況下,更要關注常規電化教育手段的運用,發揮其效益。

五、運用市場調節機制,降低教學技術運用成本

美國社會運用社會機制已非常自如,全美教育技術交流研討會期間,同時舉辦教學技術展銷會,數千家大型廠商參加,推出各類計算機軟件硬件產品,場面十分熱烈。與教育技術同行交流得知,投影技術目前仍在運用,投影教材由社會廠商生產,每套只要5-10美元,每片單價只有幾美分,相比之下,我國的教學投影片太貴了。要讓教育軟件佔領學校,也需要市場機制,軟件產業培育最大的障礙也許還是教育的自我封閉狀態,改革開放才是出路。

六、合理配置資源,發展高科技產品

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大多在西部加州一帶,這裏自然條件與東部地區相比要差許多,乾旱缺水,發展工農業條件並不好,用來發展高科技產品的投資卻相對節省,對國家整體來講,資源配置是合理的。這種佈置的格局需要有前提條件: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政策寬鬆,能吸引高水平人才、高科技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部門在當地可以很好發展。我國當今開發大西北工作中也應關注這一問題,以高科技帶動大發展,以基礎建設吸引高科技。

教育考察報告8

12日至14日,我們在教育局教師研修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培訓處的組織下,考察了******國小。以下是我本次考察的一些真實體會。

感激

我們出去的這一週,是學校工作特別繁忙的一週,很多事情接踵而至,週六的學生書法考級、週日的全縣送培到鎮活動、週二到週四的縣學生運動會、週四到週五的市校本研修管理培訓等,因此我覺得能在這樣一個時間段讓我們有機會、有心情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是心懷感激的。局領導能為我們安排這樣一個學習、調整的機會,我們當然感激,學校能讓我抽出身來參加這樣一個考察活動,我也同樣感激,還有我的老師、我的同事、我的愛人在學校為我上課,讓我沒有後顧之憂,我也一樣感激。

感動

1.因校長感動

在車上,我們就聽**主任為我們介紹了有關顧校長的事情,值得驚奇的是國小這所有着百年厚重文化積澱的學校,確是由一位年輕的從事多年幼兒教育的女校長擔當。正是懷着這樣的驚奇、這樣的期盼,我們來到了國小。高大氣勢的學校門廳、古樸典雅的學校樓館、亭台樓閣、曲徑長廊,宛如走入了園林,但我們來不及欣賞學校的美景,顧不上品味學校的內涵,就被顧校長的言談舉止深深吸引了。親切、大方是我對顧校長的第一印象。可隨着交談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了顧校長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維、以及她對教育的理解、對學校管理的理解,特別認同顧校長的一句話: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是她對於教育、對於管理最成功的演繹。

2.因愛心感動

走進校園,我們看到了老師、孩子一起嬉戲的場面;走進課堂,我們看到了老師俯下身子、側耳傾聽學生回答的一幕,走進校長室,我們看到了校長茶几上的一盤子糖,一些校長不明究竟:顧校長,還用糖招待客人?“這是我招待來我辦公室找我的小朋友的。”當時我的心中就一顫,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可我們平時不屑於這些“小事”,可顧校長做到了,其實這些在學生眼裏可不是小事。後來聽顧校長做講座,她説她曾經專門輔導過教師怎樣和學生做遊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這是一所“愛心育人”的學校,在這樣的愛心校園中,師生的行為也處處讓我們感動:學生十歲生日會上,學生們把不大的蛋糕送給了老師、送給了校長、送給了爸爸媽媽;一位老師因打掃衞生骨折,打上石膏的第二天就由父母親揹着她前來上班,一堅持就是兩個月……

卡爾容格説:課程必須有一個個知識點構成,但對於成長中的植物和孩子的心靈來説,温暖才是最重要的。顧校長和她的團隊們用自己的愛心温暖着孩子們,潤澤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在這樣的學校學習生活,孩子無疑是幸福的、快樂的。在這樣的學校工作、生活,教師無疑是開心的、愉悦的。

3.因情趣感動。

聽説,顧校長是一位有着一些“小資”情調的校長。近距離接觸、聽其講座,確實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校長的“情趣”。特別感動於他對學校管理的理解。“教師第一”是顧校長一貫秉承的管理思想,“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是顧校長核心的與人思想,她將“老師的成功”作為自己做校長最大的快樂,正是有着這樣的胸懷,顧校長帶着他的團隊不斷向前,咖啡廳中有他們一起談工作的身影,教師家中,有他們共同討論的場面,學校的教師讀書沙龍研討會上,有音樂、有咖啡、有飲料,宛若一場音樂會。顧校長説:富有情趣的生活會更好推動教師工作的狀態。這一點對我們啟發很大,很多時候,我們在心繫教師專業成長的時候,把教師的生活忽略了。因此我想説:生活因情趣因精彩,管理因情趣而成功。

感慨

走進,我們有視覺上的衝擊,這衝擊源於學校精緻、典雅的環境;我們有心靈上的震撼,這震撼源於學校師生積極向上、快樂健康的生活狀態,在的校園中,孩子永遠是那麼快樂,教師永遠是那麼激情;我們有無限的感慨,這感慨來自於一位“小女子”,是她用瘦弱的身軀撐起一所百年老校,但她絲毫沒有怨言、沒有不滿,常常掛在她嘴裏的一句話:我很愛國小,我真的真的很愛國小……,一個愛學校勝過愛自己的校長,怎能不受到教師的愛戴?“只為”是顧校長、顧校長的團隊永遠的工作信條。因為有了這個信念,他們在努力的工作、他們在虔誠的讀書,他們都在做“做好的自己”。

石磐由天礪,梅香自苦寒。考察雖然結束,但我們的感慨沒有結束,思考仍在繼續,我將把我的思考、我的體會整理出來,與我們的老師一起分享。我也將以此次考察為新的起點,重新審視我的教學管理,反思我的工作方式,規劃今後努力的方向,爭取做得更好!

教育考察報告9

由XX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組織的我市第一期教育事業管理(新加坡)培訓班,從5月15日開始到5月23日結束,歷時9天。培訓班先後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聽取關於新加坡國情、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等6場專題報告,實地考察了4所學校,並與兩國的教師、校長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交流。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出國培訓和考察活動,感觸頗深,收穫良多。

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其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和諧共處的多元民族,乾淨整潔的街巷道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狀況,遍佈全國的綠樹鮮花以及普遍優秀的國民素質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作為一個建國曆史不長,地域面積不廣,資源能源貧乏的國家,經過短短几十年的奮鬥,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經濟高度發達和社會高度文明的國家。研究新加坡發展的奧祕,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發展與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和發展教育息息相關。

作為東西方文明融合的典範,新加坡獨特的教育制度、先進的教育理念、嚴格的教育管理、大量的教育投入以及敏鋭的改革意識,在聆聽報告、實地參觀、交流探討及考察體驗過程中,時時給我們以啟發。新加坡教育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深思和借鑑的地方,而新加坡教育有許多新的名詞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的興趣與注意,也激起了我的探究慾望。對這些名詞作深入的解讀,也許可以窺探到一些新加坡教育的成功元素,從而可以引發對我們基礎教育改革、對學校管理改善的一些思考,並予以學習和借鑑。

  深 廣 活 動

名詞出處:南洋女中是新加坡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有着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輝煌的辦學成果。在南洋女中,我第一次聽到了這樣一個學校教育中的新名詞----深廣活動。

名詞描述:為了擴大學習範圍,讓學生充分利用學習機會,每年11月間,南洋女中為所有的中三學生安排一系列的年終深廣活動,學生可根據興趣與能力,選擇她們想要參加的活動。中三年終深廣活動包括以下項目:海外浸濡學習計劃:學生可選擇到中國、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的頂尖學府浸濡學習;社區服務計劃:學生可選擇留在國內做社區報務,也可選擇到泰國清邁或海南島去進行社區服務,如建雞寮、教導鄉下孩子基本衞生常識等等;工作實習計劃:這個計劃讓學生在正式踏入社會之前,有機會嘗試工作的滋味,體驗和學校不一樣的生活;其它活動包括企業課程、高級生命科學課程、環境科學課程等等,體現了一種實實在在的職業和升學指導。

而在中一、中二,也安排了日常的深廣活動課程,包括中、英文口藝訓練課程,中、英文戲劇訓練課程,中華文化欣賞課程,跨學科專題作業舞蹈課程,青少年哲學,資訊科技課程,馬來語和馬來文化課程,思維訓練課程等。這些課程的開設既滿足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對學生而言又是一種選擇的導向。

名詞解讀:新加坡教育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從國小四年級開始就實施分流,這樣的分流將伴隨着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應該説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伴隨着不斷的分流,在考試及升學方面的壓力是巨大的,這與我們國內目前的教育狀況情形基本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可透過上述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深廣活動,我們卻驚異地發現:新加坡對學生的教育培養目標是全方位的,絕非是單一的學科教育。他們重視的是學生除學業以外的各種能力的培養、公民意識的培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因而學生的素質及發展也是全面的,他們實施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説,更象是素質教育。這可以從南洋女中的辦學宗旨中得到印證。南洋女中的辦學宗旨是:在於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成為一個品嚐兼優、堂堂正正的人。南中學生身心健康,有濃厚的藝術修養,掌握先進的資訊科技,富有創意,勇於創新,有團隊精神,是卓越的領袖人才。南中學生好學不倦,志在四方,心繫祖國,獻身社會。

為何面臨着巨大的考試及升學核壓力,新加坡還能如此重視並大力開展這樣的深廣活動呢?深入探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從新加坡的國情看,“以人取勝”意識特別強,只有培養普遍優秀的人才才是國家迅速崛起並長盛不衰的關鍵。雖然新加坡實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絕不是培養只會讀書的書呆子,而是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因認清了世界人才培養目標變化革新的趨勢。因而他們能夠正確妥善處理學業與活動的關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正是我們應該思索和借鑑的。我特別關注的是繁重的學業考試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甚至是十分對立的矛盾,能將兩者較好地予以調和,我想是一種理念的作用,更是一種制度的制約。在南洋國小、南洋女中,我們都親身感受到了制度保障輔助課程、深廣活動蓬勃開展的強大作用,使兩者能夠艱難地予以融合。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當然素質會更全面、公民意識會更強烈、社會責任感更強,將來能更加適應新的形勢,成為優秀的國民。

  深入、廣泛的

深廣活動,令我們耳目一新,感觸良多。看看目前我們的教育狀況又是如何?與新加坡相同的是,我們一樣十分重視學生的文化學業,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全面的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等方面,我們空有口號,缺少的是一種強烈的意識,更缺少一種制度的保障,教育的真正轉軌還有待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加倍努力。

新加坡的教育選擇既是一種民族化的選擇,又是一種世界性的選擇,還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普遍性選擇,這種選擇無疑能激起我們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創新。

  專 題 作 業

名詞出處:趙靜姣,一名在國內從事12年教學工作,原吉林XX市實驗國小的教師,自1999年到新加坡定居以後,一直從事華文教學工作,教過很多中國小。在她所作的《新、中兩國中國小教育發展、制度的比較》報告中,兩次提到了“專題作業”這一新名詞。

名詞描述:專題作業在中學及國小中均有,是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學的有關單位,學生蒐集材料、製作海報、集中展出,專人講解,老師點評。學生學習主要用電腦,兼以用紙。它已經成為新加坡中國小教學的主題,新加坡還經常舉辦全國性的學生“專題作業”的評比活動。

名詞解讀:“專題作業”與國內目前推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中推崇的“綜合實踐活動”及學科教學中的“綜合性作業”有相似之外。所不同的是,在新加坡每個學科都有專題作業,涉及的面很廣泛,而且已經成為中國小教學的主題。

聯想到許多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階段,也早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實踐與探索,甚至在國小階段就有《試論二次大戰》這樣鴻篇鉅作般的論文作業。新加坡十分注意吸納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跟上世界教育的嶄新潮流,以此來推進本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因此新加坡學校借鑑了西方的經驗,並結合自身的特點,注意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合作精神。

新加坡學校的考試試題知識面廣,涉及範圍大,有時幾乎不考教材內容,需要學生有較為寬廣的閲讀面以及較強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創意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專題作業”這一形式能夠較好地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踐、鍛鍊和發展的機會,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而目前我們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因為缺乏必要的綱要、教材、模式及評價等憑藉和依據,只憑着一種全新的理念以及課程表上的課時安排,在包括師資、指導等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上陣,致使許多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僅僅流於形式,有時甚至有名無實,到了難以為繼的尷尬境地,實在令人擔憂。而學科教學中的綜合性作業,也僅僅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沒有引起廣大教師的注意,更無從形成教學的主流。因此,新加坡學校“專題作業”的做法,應該值得我們深究及學習,否則,課程改革到頭來只能走入理念與實踐脱節的死衚衕。

  學 校 優 秀 模式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名詞出處:在新加坡培訓期間,有幸聆聽了陳瑞才校長的兩場報告,其中他介紹的新加坡學校管理中的“學校優秀模式”(sem)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

名詞描述:“學校優秀模式”是學習優秀的管理經驗及新加坡的評估經驗而整合出來的,可評估學校的全面工作,學校亦可根據此對自己做內部的評估。sem是建立在七項基本的價值觀及原則上的,這些價值觀與原則考慮到學校成功的各種因素,把sem定義為“使學校獲得持續進步並創新的工具”。

學校優秀模式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評估領導者,着重評估三個方面,即人事管理,策略性計劃,以及資源的管理;第二部分,評估學校改進過程,這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過程,着重聽取學校的意見,員工的意見,社區的意見;第三部分評估學校主要成績表現,表現在學校的德智體美羣等幾個方面。

名詞解讀:新加坡一向以嚴格的管理而著稱,其學校的管理當然也有獨特的一面,而現行的“學校優秀模式”則是評估學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此模式有着其獨到的價值觀,它把整個學校管理可看成是“人+系統=組織優秀”,“人的”含義豐富,即以學生為第一,教師為鑰匙,還包括有目標的領導;“系統”即學校的整個管理過程,包括學校系統的支持,與夥伴的合作,理性的管理;“組織優秀”即是學校及其部門組織持續的改進與創新。以上七個中心價值觀突出了至上的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教育過程都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學校要取得優秀的成績,取決於領導人的獻身及對這七項價值觀及原則的接受。他們之間的關係為:“人”是新概念、進步及創新的來源,要達到持恆的好成績就有賴於學校中的所有“人”。資源與動力系統使教育得到成果。學校的領導層如何管理這些資源,將決定學校取得教育成果的程度。

從這個模式的研究與探討中,可以給我們以下幾個印象深刻的啟示:一是,新加坡學校的教育理念真正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而決非是一句空泛的口號。從新加坡教育部的四個核心辦學理念(雙語政策與多元社會,強調母語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與分流,教育政策因時制宜)可以看出,教育的全部理念均歸於“以人為本”。因而,在學校教育管理及其過程中,包括對學校的評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過程,“以人為本”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否則,口號只能永遠停留在口頭上、報告中或者宣傳牌上,只能成為教育的一個美麗的謊言。二是,在學校管理中,校長的作用更加凸現,因為學校要取得優秀的成績,取決於學校領導人即校長對模式中的價值觀及原則的接受,還取決於校長的獻身敬業精神。所以,新加坡的校長壓力更大,承擔着比我們國內校長更為沉重的負擔。雖然他們不用像我們國內校長一樣要化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用於辦學經費的籌集,但他們面臨的考試排名、學校管理、社會家長監督等方面的壓力也是我們所無法比擬的,他們的敬業精神更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三是,此模式既是學校一切管理工作的依據,同時也是上級對學校評估的依據,所以學校的管理更加全面,更加規範,更加有效。這樣的標準與我們國內現行的常規管理學校、省級實驗國小及各類先進的評估標準有類似之處。但我們國內的各項評比類別太多,區別太大,每一類評估都要按照其標準和要求做一套資料,做一次準備,學校常常疲於應付。如果有一套比較統一與集中的評估標準,可以使學校能夠集中精力、物力與財力,做好學校應該做好的事情,而不是象現在一樣,四處出擊,到處創建,浪費了許多寶貴的資源與時間,而真正的意義與效果卻並不理想。

  sem,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東西方文化的精華,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更有着獨到的見地,值得我們去學習、考察及探究,而本人因學習時間短,觀察思考不夠,缺乏敏鋭的分析比較,因此上述見解實在是掛一漏萬,甚至錯誤百出,敬請批評指正。

教育考察報告10

民族的未來,人們常説國小生是祖國的花朵。所以他健康成長從長遠來看也將直接影響到國社會前進的步伐。據一項調查顯示,國去年國小生因安全意識的疏忽而造成的傷害仍然佔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國已於年將3月31日定為我國“中國小生安全知識教育日”並要求各單位、各學校等大力加強對中國小生關於防火、防電以及其他安全知識的教育。那麼,目前為止,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呢?為此,藉着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紀檢部和青年志願者協會在雅安八小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活動的同時,進行了一次有針對性的考察報告。

隨機抽取了60位不同年齡階段的國小生以及40位家長,此次調查中。從許多方面逐一做了解。調查結果如下:

綠燈行”過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以及“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識。然而對於地震、滑坡、雷擊等自然災害方面卻瞭解甚少,75%國小生能夠掌握“紅燈停。只有9%對於煤氣中毒、家庭火災等方面因年齡而異表現不同,年齡稍大的四年級以上)國小生能略知一二,其他基本上都是一臉茫然。而對家長的問卷調查則令我略感欣慰。幾乎所有的家長一致認為必須加強對孩子門的安全知識教育。這之中,83%家長認為對自己機孩子的安全教育比較滿意,15%家長則認為還有待提高,另有2%家長認為這項工作應由學校來完成。比較起來,對學生的調查中,近70%國小生表示願意聽取父母關於安全知識的講解。這説明家庭在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教育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另人遺憾的62%和97%家長和國小生不知道3月31日是國家法定的全國中國小生安全知識教育日”因此,社會、學校等等個方面的宣傳力度和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也對此次活動的效果做了一個調查:有接近90%學生和家長認為這次活動宣傳效果很好,同時。今後應多開展此類活動。也有4%家長認為沒有取得他想象的效果,6%家長認為無所謂。雅安八小的李校長也表示新穎有趣的安全知識宣傳活動可以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知識,希望能和我今後在這方面有更好的合作。認為,對於國小生這類知識的宣傳,不應僅僅侷限在這樣的宣傳形式。學校應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爭取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接受,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僅如此,調查報告顯示85%家長表示更願意讓他孩子在學校接受安全知識的教育,因此學校對於這種教育的強弱程度將更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雖然我抽取的調查對象還不夠多,綜上所述。有些問題反映的還不夠全面,但這次調查基本上説明了對於國小生安全知識的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此,衷心的希望各方面能夠更加重視當前對於國小生的安全知識教育,讓我祖國的花朵能夠更好的茁壯成長。

標籤: 考察報告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pklo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