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地質學實習報告

地質學實習報告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質學實習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質學實習報告

地質學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鞏固和加深第二章關於巖石和礦物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瞭解不同礦物的分類、形態、顏色、解理、硬度和鑑別方法;學會分析不同的巖石,清楚不同分類巖石的形成原因及構成和結構;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2日

三、實習地點:

土木工程學院樓巖土標本室

四、實驗內容:

1)礦物的肉眼鑑定方法

(1)、礦物的形態。包括礦物單體和礦物集合體

(2)、礦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a)顏色: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可見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應,是最明顯、最直觀的物理性質。

b)光澤:是礦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等等

(3)硬度。礦物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稱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劃來大概瞭解礦物的硬度。小刀為6~6、5,指甲為2~2、5

(4)、解理和斷口。礦物受外力打擊後,嚴格按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為解理。

2)礦物的鑑定步驟

(1)、首先應先找到礦物的新鮮面,只有礦物的新鮮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特徵

(2)、其次觀察、鑑別礦物的形態和物理性質

(3)、最後,根據觀察到的礦物的物理性質,結合常見造巖礦物的特徵,對礦物進行命名。

一、六種礦物的鑑定過程

1、正長石首先找到正長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短柱狀、板狀,顏色是肉紅色(可以確定為正長石),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澤,先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為6,觀察解理面有兩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2、橄欖石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為淡黃綠色至黑綠色,在陽光下觀察,有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劃不動,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觀察解理面時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由顏色、硬度、形態可知該礦物為橄欖石。

3、白雲石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為灰白色,在陽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為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為2~3之間,在觀察解理面時有三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體。綜上所述可確定為白雲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片狀、塊狀,顏色白色、淡黃色、淺灰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反射光亮不明顯,成蠟狀光澤,用指甲刻劃就能刻劃的動,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為1(可確定為滑石),在觀察解理面只有一組即完全解理面。可確定為滑石。還有就是在實驗室中,用手摸滑石會感覺有點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粒狀、菱形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顏色為棕、棕紅色,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也刻劃不動説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欖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實驗室),最後觀察解理面,發現無解理面、不規則斷口。可確定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塊狀、粒狀、菱面體,顏色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小刀刻劃,能刻劃的動,説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比2大,最後觀察解理面有三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體(有方解石和白雲石),綜上所述可確定為方解石。

二、三大類巖石各描述兩種巖石的鑑別過程

三大類巖石的總體的步驟是:先觀察構造,再觀察結構,最後觀察成分。

(一)巖漿巖

1、流紋巖先觀察他的構造,巖石中不同顏色的條紋、拉長了的氣孔,以及長方形礦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紋狀構造,很明顯發現他是最典型的流紋構造,可知道他是噴出巖。再觀察他的結構,顯而易見是斑狀結構。顏色為肉紅色(正長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礦物成分為長石和石英組成。

2、正長巖先觀察他的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佈比較均勻,無定向排列,為塊狀結構,可知為深成巖。再觀察他的結構,巖石全部由結晶礦物所組成,為全晶質結構。顏色多成肉紅色、淺灰色,可知其主要礦物成分為正長石,其次為黑雲母和角閃石。

(二)沉積巖

1、碎屑巖鑑定碎屑巖時着重觀察其巖石結構與主要礦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結構,抓住這一特徵,就不會與其它巖石相混淆了。要仔細觀察碎屑顆粒大小:粒徑大於2毫米的礫巖,2~0、05毫米是砂巖,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巖。粉砂巖顆粒肉眼難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輕微砂感。對於礫巖,還應注意觀察其顆粒形狀,顆粒外形呈稜角狀的是角礫巖,由磨圓較好的礫石膠結成的稱為礫巖。其次,看碎屑巖的礦物成分。礫巖類的碎屑成分複雜,分選較差,顆粒較大,一般不參與命名;砂巖,主要成分有石英、長石和一些巖石碎屑

2、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最常見的是由碳酸鹽組成的巖石,以石灰巖和白雲巖最為廣泛。石灰巖顏色呈深灰色、淺灰色多成緻密狀,用指甲可以刻劃動,所以硬度較小,解理面無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鹽酸劇烈起泡初步斷定為石灰巖。白雲巖顏色呈淺灰色、灰白色,呈隱晶質結構用指甲可以刻劃動,硬度較小比灰巖略大,觀察解理面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紋,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紋,在常温下滴加稀鹽酸不起泡,但加熱或研磨成粉末後則起泡。

(三)變質巖

1、片麻巖具有清楚的帶狀,麻巖的顆粒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長石。片麻巖上的條狀是由巖石中不同比例的礦物分佈形成的,比如深色條帶中含有鎂鐵質礦物,淺色條帶中含有長石、石英物質多。另外,顆粒大小也可產生條帶狀。認為他們是變質沉積巖,根據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鋁礦物的長英質片麻巖與比較均勻的、含黑雲母和角閃石的灰色片麻巖,呈互層狀共生。認為他的主要是英雲閃長巖、奧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等深成侵入體經變質和變形作用形成。

2、大理巖各種大理巖除純白色外,有的還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花紋,常見的顏色有淺灰、淺紅、淺黃、綠色、褐色、黑色等,產生不同顏色和花紋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巖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礦物和雜質。大理石具有粒狀變晶結構,粒度一般為中、細粒,有時為粗粒,巖石中的方解石和白雲石顆粒之間成緊密鑲嵌結構。大理石的構造多為塊狀構造,也有不少大理巖具有大小不等的條帶、條紋、斑點或斑塊等構造。

實習總結

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加深了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認識,讓我對三大類巖石和造巖礦物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學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知識變活,還有就是在實習中,老師通過實物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在課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次實習時間有點短,學校應該多組織些這樣的實習,把時間延長些,這樣就能更好的學習工程地質。

地質學實習報告2

實習目的

通過對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地區和雨城區上裏古鎮地區(由雨城區市區沿318國道至蘆山縣沿途地區及雨城區市區至上裏古鎮沿途)的地質地貌特徵的實地觀察,使我們對課本上的地學知識有了從理論到實際的認識。更加深入的鞏固了我們的地學知識,也讓我們認識到了該地區在土地利用規劃和災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為將來的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的學習和實踐打下基礎。

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4日

實習地點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飛仙關——蘆山縣沿途地區和雨城區——碧峯峽鎮——上裏古鎮——白馬泉地區(由雨城區市區沿318國道至蘆山縣沿途地區:茶馬古道、豬兒嘴、陸王溝、老君崗、龍門溶洞、龍門鄉紅星村,以及雨城區市區至上裏古鎮沿途地區:太平橋、太平電站、隴西大滑坡、白馬泉、上裏古鎮二仙橋)四、實習內容1、地區概況雅安市位於川藏、川滇公路交會處,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結合過渡地帶,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户和必經之路,曾為西康省省會。它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遊城,有“雨城”之稱。北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與南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面有成都、眉山、樂山3市,市域呈南北較長,東西較狹的不規則圖形。概括起來講,雅安東鄰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户”、“民族走廊”之稱。[1]雅安市位於川西地槽區和川東地台之間,地殼運動劇烈。從震旦紀以來,歷次構造運動為雅安地區遺留下北東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種走向的褶曲和斷裂。在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作用下,產生拉伸、壓縮、剪切、彎曲、扭轉等種類俱2全的巖石變形,構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類型多樣的構造體系。

地下水資源白馬泉白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於山體外部的破碎帶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氣體,液體與氣體產生的震盪發出“嗒嗒”之聲,猶如駿馬奔馳的聲音,故人們將此泉水稱之為“白馬泉”。由於水在巖層中滲透時,礦物質對水有過濾作用,溶解有益物質,大量的溪溝對地下水有補給作用,同時由於巖層中的多層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對於大氣温度來説,相對穩定,冬天時低温高於氣温,夏天時,低温低於氣温。所以這裏的水喝起來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適,冬温夏涼。因為巖層對水體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幾度,冬天比人體温度高,夏天比人體温度低,所以喝起來很爽口,並且也不會因為乾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是水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於地表水有很多優越之處,地下水的分佈範圍廣,其流量一般不受季節的變化的影響,在乾旱地區、乾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為突出。在地下水入滲及滲流過程中,由於巖層過濾,水質都比較純淨不易受污染,但當地下水被污染後,比地表水更難於淨化。地下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種數量有限的資源。隨着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及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大量而集中的開採地下水,很快引起區域性水位下降,出現地下水資源枯竭的現實威脅時,人們才會意識到地下水是一種數量有限的珍貴資源,必須查明數量,有計劃的開發利用。白馬泉被科學的利用於旅遊開發,是對地質資源的有效利用開發,不僅保護了白馬泉的水資源,還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入。

地質構造與地貌

單面山:豬兒嘴豬兒嘴是最為典型的單面山構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羣地層,泥巖夾薄層粉砂巖,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順向坡長而緩,地質條件穩定,水系發達,土壤較為肥沃,適合農業開發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穩定,易發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適合農業生產,亦不利於城建規劃。在巖層中可以看見地下水出露,水流從逆坡流向順坡,5故在順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飛來石:龍門鄉紅星村在龍門鄉紅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礫巖,當地的耕地均在礫巖表面風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層上。很容易看到,在紅星村的周圍山體均為泥巖,而此處的出現的很多礫巖沉積,此處應為典型的“飛來石”奇觀,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如此大範圍的飛來石都是極其罕見的。據老師講解,此區域內大量出現“飛來石”可能是因為數億年前的造山運動時,地殼板塊活動,使同一山體的兩邊向旁邊擠壓,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體斷裂產生的碎裂物質,在巖體斷裂時彈射到當今紅星村所處區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現在所看到的“飛來石”奇觀。這些礫巖大小不一,對於研究古代造陸、地質運動、地殼活動等有珍貴的科考價值。飛來石的存在極大地阻礙了當地的農業發展,零星分佈的礫巖,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使得原先較為平坦的地區變得混亂,無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處“飛來石”中的巖石均為鈣質巖類,石灰巖含量高,鹼性偏強,在雨水的作用下,鈣質物逐漸與土壤混合,致使土壤鹼性增強,影響作物生長,使得該地區極不利於農業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規劃也存在巨大困難。

地塹:隴西河太平橋地區兩條大致平行的相向傾斜的正斷層,中間部分巖塊下降,形成地塹。隴西河太平橋地區,巖層趨於水平,此處為龍泉院大石板斷層和吳家山廟子崗斷層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塹地形。在橋下觀察可以看出,該處巖層傾角較小,地質條件穩定,此處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橋。穩定的地塹構造,也使得當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當地農田佈設緊湊,具有穩定的農業耕作環境。太平橋地區四周高,中間低,使得農田、居民點的排水問題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農田的周圍有很多的排水溝,水利設施比較健全,農業發展和土地規劃的現狀都很好。

筆架山:上裏古鎮二仙橋站在上裏古鎮二仙橋上,可以看到不遠處有很多個並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於軟硬巖層相間產生的差別風化,軟巖層更容易被風化,而應巖層殘留下來6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整個連綿的羣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與山峯,看起來像筆架,因此被稱作“筆架山”。該地區是白堊紀貫口組地層,多磚紅泥巖及鈣質粉砂巖。這個區域的地質環境較好,位於一二級階地之上,有豐盛的土地資源。四處高兩頭低的地形,適於高灌低排,農業生產很是便利。此地為與單面山的裂傾坡,本不適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許多居民點為于山腳。總體來説,是由於山體有大量的植物覆蓋,對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使得巖石不至於裸露在外,而且裂傾坡的坡度並不很大,相對比較緩。故居民點修建在山下能較好的調節室內環境,筆架山可以阻擋強烈的太陽光,減緩風的對流運動。於是,形成了非常有利於人們居住的“風水寶地”。

實習心得

近兩天的實習,使我更加深刻的鞏固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並知道了理論知識如何結合實際,應用於生產生活中,為人類造福。本次野外實習,使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地質學與地貌學》與本專業的聯繫。這次地學野外實習豐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書本所講內容,鞏固了書本知識,還學到了當面對實際問題時,必須考慮到人文、社會、經濟的各方面情況。要活學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進行治理類似的地址災害時,不僅僅是在治理,不顧其他諸如人文、社會、經濟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確保在保護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應該考慮到百姓的生活,爭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較好成績,其措施才是長遠的。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運動,大自然在上百萬年的運動中,或者悄無聲息或者劇烈的運動之中,改變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動,影響着人民的生活,同時也創造8了非常多的奇觀為世人驚歎。從山體的褶皺、山體的斷層,以及遺留下來的風化沉積物,我似乎看到了過去此地的地理形態,我似乎能想象到當時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只能順應着自然的規律前進,否則只能自取滅亡。在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區域內,我們看到了多種地質構造,地質奇觀及一些災害治理的工程。學到了很多關於土地利用規劃的知識,學會了辯證的看待問題,以及靈活的.處理問題,還學到了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本次野外實習是我學習生涯中的一次重要體驗,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質學實習報告3

一、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瞭解地質學的基本內容,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瞭解和掌握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重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巖石、礦產,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和古生物的主要類型、分佈及其演化規律,及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等,並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性,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學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然而光從理論上認識只能讓大學生紙上談兵,因而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同時,這也是給我們一個找出自身知識的不足與缺陷的實踐機會。

二、實習地區概況

主要實習地點是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

三、實習內容

(一)5月9號實習前準備

在課堂上我們已經學習了地質地貌學這門課程,對地質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馬上就要去野外實習了,我們都很興奮,都在為實習做準備。首先我們上網查了實習地的概況(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大概瞭解到:約在距今19億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顯著的地殼運動,叫“呂梁運動”,使中元古界與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觸,呂梁運動以後,相對穩定地層的範圍不斷擴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較複雜。有些地層在久經腐蝕以後,開始下沉,形成地質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海浸,無脊椎動物和菌藻類植物開始出現,一直到距今大約8億年的寒武紀時代,京娘湖地區還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約兩億五千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稱為“燕山運動”。由於地殼斷層,大部分海水向東消退,京娘湖地區仍處於大海的邊沿,洶湧的海濤沖刷巖石,形成千姿百態的溝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約6500萬年的時候,地殼又發生了一次大運動,叫“喜馬拉雅”運動,西部地殼相對隆起,東部地殼相對下沉,海水向東消退,整個太行山脈的雄姿也由於海水的消退展現出來,這裏形成了北台、太行、唐縣三層夷平面,培養了京娘湖、古武當山、七步溝、武西嶽的石英砂巖峽谷峯林景區。古武當山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

(二)5月10號古武當山實習

上午坐車到達古武當山,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沿山路向上爬,觀察當地的地質組成,地質構造。

老師給我們介紹到古武當山地區的巖石主要為砂巖,大部分屬於三大巖石中的沉積巖,還有少量的變質巖。砂巖是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的,其中砂裏粒含量要大於50%。決大部分砂巖是由石英或長石組成的。變質巖是指受到地球內部力量(温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巖石。固態的巖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温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

1、巖層的節理

它是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巖石裂開而裂面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巖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巖石的裂縫。這是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以節理與巖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巖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巖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巖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面大致平行於巖層層面。

2、斷層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正斷層:逆斷層的斷層面也幾乎垂直,但上盤向上移動,而下盤向下移動,這種類型的斷層是由於板塊擠壓形成的。衝斷層與逆斷層的移動方式相同,但斷層帶幾乎是水平的。在這類同樣是由擠壓形成的斷層中,上盤的巖石實際被向上推移至下盤的頂部,這是在聚合板塊邊界中產生的斷層類型。

逆斷層:在平移斷層中,巖石塊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動。正如轉換板塊邊界中所述,地殼塊相互滑動時形成這些斷層。

平移斷層:在所有類型的斷層中,不同的巖石塊緊密地相互擠壓,在移動過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這種摩擦足夠大,這兩塊巖石將咬合,因為摩擦力使它們無法相互滑動。在這種情況下,來自板塊的力量繼續推動巖石,從而增大施加在斷層上的壓力。

3、尖滅

“尖滅”指具有一定體積的物體其逐漸縮小直至消失的現象。地層的尖滅指的是沉積層向着沉積盆地邊緣,其厚度逐漸變薄直至沒有沉積。超覆是海侵時隨着沉積範圍的擴大,上覆巖層的沉積範圍大於下伏巖層的現象。

4、褶皺構造

褶皺構造是巖層因在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而變形,形成的一系列連續彎曲。巖層的連續完整性未遭到破壞,是巖石塑性變形的表現。它在層狀巖層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是地殼上最常見的一種地質構造形式。褶皺是最重要的構造現象,因而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5月11號京娘湖實習

今天我來到京娘湖,將對波痕、泥裂進行觀察,對河谷形態、河谷的發育形成進行認識性的學習。

1、波痕

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峯、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動力將波痕分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風成波痕等;然後再根據其大小,形態或對稱性作進一步的劃分。出現於巖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巖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巖層的頂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3、河流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四、實習感想

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種巖石呈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老師細緻的講解,我們更深一層的瞭解到各種巖石的性質,從外表到巖石的組成及結構。地質學確實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們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肯定會用到很多地質知識,這是我們的基礎。總的來説,本次實習不輕鬆,首先,短時間接觸到這麼多的巖石,想要了解透徹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查閲資料。其次,本次實習對我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小的考驗,但作為土木工程的學生,本次實習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學校學習之餘多參加這些室外實習有助於我們從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質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對知識的瞭解更加深刻!

標籤: 實習 地質學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qvdn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