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農機調研報告

農機調研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機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機調研報告

農機調研報告 篇1

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新時期加快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載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的基本途徑。建立農村合作服務組織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解決一家一户農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農民機手向自我發展、自主管理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區加快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導農機大户、農機户、農機專業户農機專業合作社取得了明顯效果。為今後我區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經驗。

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目前已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11家,總資產927萬元,,從業人員78人,擁有大型拖拉機76台,小麥聯合收割機44台,玉米聯合收割機22台,免耕播種機15台,其他配套農機具126台,全年營業收入272萬元,純收入190萬元。

2、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主要類型和組建模式。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建立 ,主要是對原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如農機作業隊、農機大户等帶有股份合作性質的農機服務組織的改制、擴建、整合與規範,鼓勵和引導農機各類服務組織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建農機合作服務組織。

依據我區實際及實踐經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主要類型為:種植型,農機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統一耕作;維修型,農機專業合作社+維修網點+農機户,統一維修服務等農機化專業合作社。

3、加強引導,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內部管理機構健全,成立了股東大會,選出董事會、監事會。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實行法人負責制,負責日常的經營服務工作。股東大會是合作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決定經營方向、經營決策、財產處置、利益分配等重大問題。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機械管理制度、職工獎罰制度、利益分配製度、安全生產製度科學規範的.制度體系。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產權關係明晰,責任、權力、義務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內部運行機制科學有效,形成一套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經營體系。

二、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揮的作用和效果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全區農機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發展數量少、影響帶動小,難以滿足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需求,影響力和帶動力明顯不足。

主體結構單一、服務領域不寬。農機合作社大都由清一色的農機大户組成,主體結構單一,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專業的管理人員、專職的信息人員以及其他後勤保障方面的人員;合作社大都以糧食生產機械化作業為主要服務內容,且以從事單一的機收服務居多,林牧漁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服務明顯不足。

管理制度有待規範、運作機制有待完善。對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許多農機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設置、工商登記、民主管理等方面還不夠完善;以農機大户牽頭組建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偏低;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扶持政策少。存放高性能、大型農機具的場庫棚建設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務性、經營性於一體的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等維修服務組織建設滯後;儘管相關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但一些地方的農機服務組織在享受工商登記、金融信貸、税收減免、用地安排、用電用油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實。

三、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議

(一)積極爭取,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進一步規範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扶持農機合作社發展的長效激勵機制。二是建立部門互動機制,積極協調農業、財政、工商、國土等有關部門,為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註冊登記、資金扶持、税收優惠、庫房用地等便利。

(二)多措並舉,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一是強化宣傳,及時總結農機合作社典型經驗。二是強化培訓,對合作社負責人、社員以及農機大户進行梯級培訓,不斷提高合作社從業人員的素質。三是加強與農機合作社的密切聯繫,不斷提高農機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四是發揮農機合作社裝備優勢和組織優勢,提高農機作業組織化、規模化程度。

(三)加大扶持,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對農機合作社購買先進適用農機具予以優先補貼,數量限制適當放寬,並對服務領域廣、服務規模大、管理模式好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給予一定的扶持。

農機調研報告 篇2

開學前夕,我們專業聯合農業工程專業進行了專業認識實習。

此次專業認識實習總共分為兩大部分共三天:外出到基地參觀和在本校參觀實驗室。

首先是九月七號,上午到了昌平的校屬的良種奶牛繁育基地。這個應該算是畜牧業的機械化,基地從奶牛飼料的種植、收穫,到奶牛的餵養、擠奶,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

基地裏有專門的播種機,各類收割機,像小麥收割機,玉米收割機。轉化飼料的青貯窖還是比較傳統的。然後就是擠奶設備,只需要人工將設備安裝好,剩下的就可以自動的進行了。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因此偌大的基地只需十幾個人就可以運行的起來。

在這個繁育基地,我們初步瞭解了播種機和收穫機的原理,和聯合收割機的工作流程。在那裏我見到的最有意思的機器就是專門收割青貯飼料原料——玉米秸稈——的一個收割機,那個收割機的前端有兩個轉輪,輪上多個齒狀圈,上下相隔不同的距離。收割時兩輪相向轉動,將前方的玉米秸稈收攏,底面的刀刃將秸稈根部切斷,然後兩邊的鋸齒將秸稈分成多段粉碎之後收入車中,從而免去了收割完畢後還得重新粉碎的麻煩,提高了效率。

最關鍵的是這個機器不是進口的,而是我們自己研究改造的,它結合實際情況,理論聯繫實際,我想我們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的所學吧。

下午去了小湯山的精準農業示範基地,那裏集結了相當一部分精英人才,研究開發了各種設備,申請很多專利,甚至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我們先看了一個簡短的介紹片,大致瞭解了這個示範基地的作用,任務,它這裏的農業水平是全國頂尖的,有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領先於世界。

緊接着我們就參觀了一下大廳裏陳列的一些設備,像各式各樣的驅鳥器,和一些土壤的監測設備,還有一些小型的農業自動澆灌、噴灑工具等。

然後我們就開始圍繞基地進行參觀,首先來到一片果園,簡易的瞭解了一下滴灌的原理,並且體會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別。比如,滴灌並不是想象中每棵樹都澆那麼多水,而是靠近路邊的要多給點水,因為果園中間的樹可以與四周的樹進行分享,而靠路的樹就少很多分享來源。

除了滴灌,我們還了解了微噴系統,就是利用水流通過低壓管道系統以一定的速度從特別的噴頭噴出,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水滴,落到作物及周圍土地上,達到及時補水的目的。這種設備在我校的草坪澆灌中就可以見到。而基地的`科研員充分聯繫實際改進了微噴系統,創新性的發明了小管出流的澆灌方法。這事為了避免灌水器堵塞的問題和改善農業生產管理水平低的問題。

順着路看到了很多先進的種植技術,像灌溉首部控制室,全自動精確灌溉施肥機等等。並且還參觀了一個大棚,瞭解了一下這些大棚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向陽面有大棚,而且背陰一邊也有大棚,這樣在冬天就算是温度低到零下二十度,向陽的大棚也不需要加温設備,可以從背陰的一邊分享熱能。

走着走着就到了我們的專業:農機庫。在那裏我們瞭解到了比上午更多種類的機械和改進機械。我們見到一個聯合收割機,可以收多種作物,可是一台機器的成本也是相當高,所以科研員們對該設備進行改造,改進為一輛專門的收割機,雖然收割的種類少了,但是成本也降低了很多,更加適合我國的國情。

我們還看了用作牽引的拖拉機車頭,我們都對前面有個突出的東西很感興

趣,經過老師解釋,原來是用來增加車頭重量的,以免後面拖拉的東西過多而造成車頭上揚。這讓我們體會到了這門學科的嚴謹,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因素。

之後我們在基地的門口進行了合影,就結束了我們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機電的實驗室,瞭解了機電一體化的意義。雖然只是師兄師姐編的很簡單的程序,但是我們仍可以深刻了解到機電一體化真的能提高生產率,而且讓生產更加安全。

第三天上午,我們去了農機的實驗室,更加詳細的瞭解了一些農業機械的工作原理,當然,實驗室裏都是一些很小型的機械,有的還需要手動操作很多。

下午我們參觀了一下車輛的實驗室,看到被拆成一個個零件的車體,發動機,感覺還是蠻壯觀的。

通過三天的專業認識實習,我不僅初步瞭解了農業機械化,還認識到我國處在農業機械化的機遇時期。農業機械化是我國必經的一條路,並且優質農業、精品農業、高效農業迫切需要精準機械化。比如有些地區大力推廣小麥膜側精播技術,不僅抗旱增收75-100公斤,而且每畝地節省種子6公斤左右,充分顯示了精準機械化的威力。

而且農業機械並非大型才是王道,符合實際才是最好的。就像農業機械化研究院教授張波屏委員説的一樣,現在農民不僅需要多功能的耕整機械,而且需要通用的播種機械;不僅要求有稻麥聯合收割機,而且要能在收穫玉米的同時進行秸稈還田作業。農作物乾燥機械也是一樣,既要大型也要小型,既要求精準烘乾又要求適應多種作物和各種各樣的地區特點和氣候特點。他提醒農機廠家,要深入研究我國農業的發展趨勢,充分考慮農民的實際需要,這樣生產出來的產本站會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農機行業只有深入研究這些轉變趨勢和發展態勢,才能和我國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同步甚至搶佔先機,從而實現農機行業的重大發展。而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農機調研報告 篇3

為在今後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更好的制定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引導農民科學合理地購置適合自己的機械,推動全縣農業生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自8月1以來,臨邑縣農機局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了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專題調研活動。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財務股、推廣站、鄉鎮農機站等部門技術人員為成員的專題調查組,在全縣12個鄉鎮(街道)開展了詳細的摸底調查。通過與享受補貼户及農民座談、聽取鄉鎮(街道)領導及村委負責人介紹,實地察看地塊、發放徵求意見表等方式,獲得了大量基礎性資料。經分析研究,進一步認識到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不足,並提出對策及建議。

(一)基本情況

今年,上級安排給臨邑縣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10萬元。該縣農機局在省、市農機辦的'領導和指導下,針對本地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引導農民科學合理的購置先進、適用機械。共補貼各種農機具321台,其中,玉米聯合收穫機184台、小麥免耕播種機13台,大型拖拉機39台,其他各種機具85台,228户農民受益,直接拉動農民投資XX多萬元。這些機具的投入使用,促進了臨邑縣農機化事業迅猛發展,取得顯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取得的成效

1、農機裝備水平快速提高,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化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民投資農機的積極性,農機總量持續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已達到176萬千瓦,農機總值7.9億元,拖拉機4.1萬台,其它機引配套田間作業機械3.6萬台。由於補貼額度達到機具總額的30%,使農民對大中型、新型機具買的起,買起來划算,大馬力、聯合作業機械增長較快,全縣玉米聯合收穫機新增184台,大中型拖拉機新增153台,小麥免耕播種機新增15台,農機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優化,土豆收穫機、條播機、耘耕機等新型農業機械也從無到有,逐步增長。這些性能優越、先進適用、節能環保機具的迅速普及,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裝備支撐。

2、農機作業水平持續攀高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推進了臨邑縣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有了顯着提高。今年由於氣候原因,小麥成熟晚,與河南等地僅差3—5天,從外地引機數量鋭減,加上麥收期間正值汛期,小麥搶收工作形勢嚴峻。為此,臨邑縣農機局積極協調近年來補貼的307台自走式收穫機和279大型拖拉機(配備小麥割台),緊急投入三夏搶收工作。並引導農民開展小麥機收、秸稈還田、玉米貼茬播種的“一條龍”農機作業模式,減少作業環節,縮短作業時間,加快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全縣77.83萬畝小麥全部及時收穫、顆粒歸倉,實現小麥機收76萬畝,機收率達到98%。

3、保護性耕作實現新跨越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從而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不僅減少作業環節、節約成本、增產增效,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臨邑縣農機局在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過程中,把玉米聯合收穫機、小麥免耕播種機等保護性耕作機具確定為補貼重點,大力推廣普及。截至目前,臨邑縣擁有玉米聯合收穫機728台,小麥免耕播種機145台,今年小麥免耕播種面積達到9萬畝,建設成方連片小麥免耕播種示範基地12處,其中,臨邑鎮劉雙廟村的示範基地達到1200畝,500—1000畝的2處,200-500畝的3處,200畝以下的6處,實現新的突破。經專家測產,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小麥畝產達到580公斤,比常規播種增產23公斤,增產效果明顯。

4、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勃蓬髮展

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吸引了更多農民購買大型、新型農機具,造就了一批農機大户,臨邑縣農機局因勢利導,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整合農機資源,開展規模作業、合同訂單作業、以及玉米聯合收穫、秸稈粉碎還田、小麥播種“一條龍”作業,不僅促進了農業生產,而且他們所取得的巨大的經濟效益又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機手加入到農機合作組織。當前,臨邑縣已建立農機合作社12個,社員335人,擁有各種農業機械389台,總資產800餘萬元。農機協會75個,擁有各種大型農業機械6700多台。同時,積極引導農機中介組織、農機專業大户等各類服務組織迅速發展。目前,以農機合作社為龍頭的農機服務組織承擔了全縣50%以上的農業生產作業量,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推動土地流轉、農業規模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機調研報告 篇4

為破解農民和農機合作經濟組織經營農機的資金瓶頸,促進農機化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xx縣農機局成立了由一名副局長任組長、3名業務骨幹為成員的健全農機化投融資機制專題調研小組。調研組一行深入到全縣12個鄉鎮(街道)和廣大農村,通過與部分鄉鎮幹部和羣眾進行座談,詳細瞭解了全縣農機化事業投融資情況。結合農機化統計資料,經深入研究,深刻分析了當前農機化投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歸納整理出幾點建議。具體如下:

一、農機化事業投融資需求情況

近年來,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進一步發展以及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xx縣農機化事業的發展逐步與市場接軌,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20xx年,農機總動力達到174.8萬千瓦,耕、播、收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1.2%,其中,小麥耕、播、收機械化水平均達到98%以上,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穩產高產、農民穩定增收。但是,由於資金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機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農機化事業發展資金需求情況

1、農機購置資金需求狀況。近幾年,特別是20xx年以來,由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導作用,農民購買先進、大型農業機械的熱情持續高漲,農機裝備水平顯著提高。以20xx年為例,xx縣農民共購置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旋耕機、播種機等各種機械6800餘台,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但於,現在的大型機具一般需要5萬元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萬元,這相對於很多農民的購買力來説,都是天文數字,許多農民由於無法籌集到充足的資金,只能放棄購買大型農機的想法。

2、發展農機合作經濟組織資金需求狀況。近年來,由於種田效益低,許多農民紛紛外出打工,形成一定程度的土地閒置,促進了耕地的規模流轉經營,xx縣順應形勢發展的需求,積極引導建立各種形式的農機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規模作業,服務農業生產。目前,已建立各種農機協會72個,農機合作社11個,入會會員(社員)4200人,擁有各種大型機械6800多台,總資產達到9000多萬元。但是,由於地塊分散、機具價格上漲、作業價格低等原因,導致有的農機協會和農機合作社資金積累困難,無力添置設備擴大規模,也無力通過開展技術培訓來提升服務水平;甚至有的協會和合作社由於經營不善,掙錢少,導致許多會員(社員)退出,經營難以為繼。

3、農用燃油資金需求狀況。自今年1月份開始實施燃油税改革後,農用柴油的税率由原來的0.1元/升上漲為現在的0.8元/升,每升要多支出0.7元。據統計,全縣每年農業生產燃油消耗約為0.85萬噸,僅此一項,全縣農業機械用户每年就要多支出大約700萬元,增加了農機户和農機服務組織的費用,降低了收入水平。

(二)農機化發展資金供給情況及方式

當前,xx縣農機化事業投融資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農機户自籌資金,這是農機化投融資主要來源。二是上級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自20xx年以來,中央、省財政共安排該縣專項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84萬元,全部補貼給購買農機具的農民。三是向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貸款。由於利率高、難度大、手續繁雜、期限短等原因,同時也受大型農機價格高、回收成本時間長等因素影響,選擇貸款買農機的只是很少數農民。

二、農機化投融資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財政支農資金數量少、方向單一。儘管近幾年該縣獲得上級安排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684萬元,為農機化事業發展注入了較大的活力,但是相對於農業發展的需要和農民的需求來説,缺口還是很大的。而在推進農機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機燃油等方面,尚未安排資金扶持資金和扶持政策。

(二)貸款難度大、利率高、期限短。目前,該縣農機用户貸款主要以農村信用社為主。據許多農民反映,辦理貸款難度很大,經信用社嚴格審核後才能辦出來,並且手續繁雜。貸款利率也較高,都在1分以上,農機户的利息負擔過重。同時,貸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內,而農民購置一台大型農機一般在5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投入10幾萬元,一般情況下,需要3—5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貸款期限與農民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三)農機户經營資金外流現象嚴重。很多農機户經營農機掙錢後,由於要蓋新房、買家電及操辦婚喪嫁娶等事宜,致使農機經營資金大量外流,難以積累資金更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農機協會和農機合作社通過開展農機經營獲得收益後,很多會員(社員)不是羣策羣力的積累集體資金,而是各行其是,把資金過多地用到家庭事務方面;同時,由於管理困難,收取會費的難度較大,協會(合作社)難以積累資金、擴大經營規模,嚴重影響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進程,有的協會(合作社)甚至出現難以繼續經營的窘境。

三、健全完善農機化投融資機制的建議

(一)增大財政扶持資金。一是盡最大努力爭取更多的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爭取種類更多、數額更大的農機化發展資金,對農機購置、農機燃油、農機合作經營組織都要進行補貼,使農民不僅買得起農業機械,還要用得起、用得好。

(二)建立更為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一是政府與各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合作,推出針對農機户的專項貸款,出台低息及貼息貸款政策、延長貸款期限。二是借鑑重慶等地的經驗做法,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成立小額貸款公司,並加強管理,使農機户和農機合作服務組織更加方便、快捷的籌集到資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三)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農機化投資機制。可以制定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和社會投資者投資農業。應逐步建立以農民個人投資為主體,國家財政性投資為引導,信貸、社會資金等各類資金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農機化投資格局。

農機調研報告 篇5

XX縣位於魯西北,屬黃泛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全縣38萬人口,農業人口30萬,耕地面積68萬畝。隨着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加快,我縣農業機械化裝備結構不斷加強,作業水平不斷提高,農機化從業人員隊伍不斷壯大。20 年末,全縣農機管理從業人員(含鄉鎮農機站)56人,其中農機化教育培訓人員20人,農機化服務人員1.2萬人(國中文化程度以上的1.1萬人),其中各類農業機械駕駛操作人員0.5萬人。農機化教育培訓是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縣農機化培訓工作堅持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農機化培訓機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適應市場變化,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師資素質,改進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培養了更多、更好的有知識、有技能的實用型現代農民,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

一、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基本情況及成效

XX縣農業機械化學校教學設備、教學設施和教練場地齊全,教練車12台、配套農機具52套(件),教師8人、教練12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20 年,共舉辦各類人員培訓班36期、現場教學演示會14次,培訓購機農民551人、聯合收穫保護性耕作技術553人、經濟作物機械化技術166、申領駕駛證234人、農機經營服務155人、農機管理人員培訓115人、農機技術人員培訓483人,其他技術操作人員1035人(包含陽光工程培訓300人)。另外我校對全縣1992名機手進行了複訓,使全年培訓人數達到了4895人。

培訓工作取得了七個方面的實效:一是通過對基層農機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大家認清了形勢,把握了工作重點,掌握了農機化管理相關業務知識和農機化新技術,提高了服務農機化工作的本領。二是圍繞玉米收穫保護性耕作等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培訓了一批新型農機具操作手,使農機操作人員隊伍不斷壯大。三是通過舉辦農機化新技術培訓和新機具現場演示活動,為農機科技項目實施和各類示範點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四是通過對農機維修網點從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及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户經營管理知識、農機作業標準的培訓,使農機社會化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五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宣傳和服務活動,使廣大農民對農機化促進法等法規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有進一步的瞭解,激發了農民購置使用農機具的熱情。六是通過開展農機維修工、電焊工等職業技能培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七是通過對機手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機械常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使農機作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是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科技素質較低,法律意識不強,安全觀念淡薄。由於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直接導致農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當一部分農民駕駛操作人員,在購買了農機後,思想上產生了模糊概念,認為從事農田作業,或在個別時間上道路行駛,不需要掛牌入户,也不願意參加技術培訓,辦理駕駛執照。更有甚者,在農忙季節,無視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把安全問題當兒戲,看的比較簡單,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於不顧,給農機安全生產埋下了嚴重隱患。

二是農機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了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從目前我縣農機校情況看,事業經費嚴重不足,只保"吃飯",培訓質量無法提檔。教學上,缺乏先進實用的電教設備和教學直觀的實物教具和教學掛圖,不能及時更新培訓新知識、新技術,嚴重影響了農機培訓工作的進展。

三是近年來分配的農機專業院校畢業生少,高學歷、高技能師資缺乏,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強化壯大。

三、建議

1、廣開生源,適應形勢。生源是農機培訓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生源,其它工作就無從談起。生源不足是困擾農機培訓機構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採取切實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農機化有了大的發展,對農機培訓的需求自然會大大增加。二要農機監理部門加強田檢路查,杜絕無證駕駛現象。三要廣開辦學門路,拓寬培訓領域,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師資、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四要在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壓縮培訓時間,使機手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真正學會實用的操作、維修等技術,切實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創造社會重視的濃厚氛圍。有計劃地定期對農機培訓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提升其行業榮譽感。

3、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的從業人員大多來自於農村,經濟條件較差。同時,基層工作站也受到經費的制約,培訓時間和教學內容不能達到培訓的最終目的。因此,建議要積極爭取財政的支持,讓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訓和鑑定經費,保障農機職業技能鑑定工作的順利開展。

4、發揮整體效能,創建 "平安農機".搞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培訓,是農機教育培訓部門的重要職責,是從源頭上保障"平安農機"建設的重要措施。要正確處理好培訓與監理的關係、切實解決好重管理輕培訓的問題,堅決杜絕只收費不培訓的現象。農機監理部門要加強監督,凡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發放駕駛證件,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農機培訓和農機監理、農機推廣等部門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充分發揮各自作用。

5、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機以及工業機械新技術也將得到充分推廣和利用。在培訓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資力量的強弱。這就要求教師集理論教育和技能教育為一體,在教學中打破理論試驗實習的界限,把其合為一體,做到講、練、做同時進行。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學習進修,不斷補充新的知識,來提高教師素質,使其成為既是講師又是工程師的優秀人才。

農機調研報告 篇6

根據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農機辦、省經信委《關於貫徹實施國家四部門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通知》(魯質監質發〔20xx〕115號文件)和魯農機修字〔20xx〕9號文件及市局濟農機函字〔20xx〕44號文件要求,我單位認真做好了農業機械三包維修企業情況調查摸底工作。

為確保調查摸底工作的順利進行,積極與質監局、工商局搞好聯合,組成檢查領導小組,由分管局長帶隊,深入到農業機械三包維修企業,就三包維修企業(服務組織)的基本情況和三包維修企業(服務組織)技術力量狀況、是否持有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主要承擔哪些農機生產企業的售後維修服務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瞭解並掌握我市三包維修企業狀況,並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並提出三包維修行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形成調查總結如下:

一、我市農機三包維修業現狀及管理經驗

近年來,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機具更新速度和新購數量急劇增加,截止到現在,我市農機總動力已達為71.3萬千瓦,各種配套機具2.9萬台套。共有各類農機維修點62個,目前,一個多種經濟類型、多種經營形式、多種維修技術等級共同發展,遍佈城鎮鄉村的農機維修網絡已基本形成,為發展農村經濟作出了應有貢獻。

1、全市共有農機三包維修企業12處,均為整機營銷和售後三包維修服務一體化私營企業,6家手扶拖拉機經銷商分佈在鄒東山區不同鎮街,6家大經銷商集中在市區。

2、各企業都有2—3名維修服務人員,大部分取得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並且都取得了《維修技術合格證》,企業有簡易維修車間、維修設備,可進行簡易三包維修,其中部分經銷企業把三包時間適當延長,有的.開展上門維修服務,贏得了用户的好評。

3、各經銷企業的進貨渠道、配件質量參差不齊,沒有受到有效監管。有些企業在本地沒有三包維修基地,出現質量問題維修三包難。

4、隨着大、新型農機具的廣泛推廣應用,維修技術、人員、設備的相對落後日益凸顯。

5、三夏、三秋期間,由於機械作業時間集中,特別是三夏生產過程中,機械晝夜連續作業,機械故障頻繁出現。雖然有生產廠家派駐三包維修技術人員包片服務,但仍有時滿足不了機主及時接受維修服務的要求,有時維修服務不到位、配件發送不及時。

6、雖然成立了農機質量投訴機構,但是缺乏必要的經費,不能保障正常的工作開展。

二、原因

1、雖然有相關法律、法規賦予了農機質量監督管理機構對農機及配件經銷行業的質量監管職能,但是由於可操作性不強,無法真正實施有效監管。

2、農機使用者方面:農機使用者普遍認為農機是粗放技術,遇到機械故障自己敲敲打打或就近到維修鋪簡單處理能夠湊合就可使用,無需找專業廠修理,安全意識淡薄,質量意思不高。同時三包責任問題一般都是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發生的,由於農機作業的特殊性,所以要提供專業的、有力的證據比較困難。農機使用者缺乏維權意識,農機用户舉證難,有的怕麻煩,不願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得自己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3、現有機構體制導致我們與工商、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工作結合不夠緊密,無法組建政令統一,相輔相成,多部門聯動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三、建議

1、呼籲上級有關部門制定操作性強,執行力度大的法規或者實施細則,把行業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問題以法律形式給以明確,使農機三包維修行業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以便使農機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落到實處。

2、向上級財政部門申請檢測、培訓經費,以解決基層監督管理機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擾。

3、出台相應政策,促進各質量監管部門的密切配合。

農機調研報告 篇7

一、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下,我縣農機化發展勢頭強勁,農機裝備水平逐年提高。到20xx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達60.25萬千瓦,農業機械原值14226萬元。耕整地配套農機具1.1518萬台(套),聯合收割機242台,插秧機35台;(套);農產品初加工機械17137台(套);農機購置補貼從20xx年幾萬元中央補貼資金到現在的550萬元中央資金,補貼機具也從十幾台(套)機器增加到現在的兩千多台(套),興國縣農機化發展實現了新飛躍;同時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出和轉移,農業生產主要依靠農機來完成,農機作業水平穩步提升,20xx年度機耕面積33900公頃,機插面積3000公頃,機收面積23152公頃,全縣水稻機耕、機插、機收作業水平分別達69℅、4.2℅、41℅,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38.06℅。

二、制約我縣農機化發展的因素

(一)、規模經營受限。一是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分田到户,田塊劃得更細,種植品種多樣化,插花田隨處可見,既不利於機械的通行,更不利於機械化作業的開展,嚴重製約農機作業效率的提高。二是油價偏高。受市場因素影響,燃油價格一直在高位,有時還會出現燃油供應緊張局面,致使農機作業成本劇增。雖然現在國家將農機作業燃油價格補貼納入了農業

綜合補貼,但它是按田畝直接補給農户,實際從事農機作業的.機手卻得不到補貼,致使機手的作業積極性受挫。

(二)、農機購置補貼比例有待提高。有些適應山區丘陵地帶使用的農機具,但價格偏高,補貼金額又有限,如:一些小型的半喂入收割機農民普遍反映較好,但買不起,從而影響新型農機具的推廣應用和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三)、農業機械化的基礎設施薄弱,普遍存在“有機無路走、機閒無處放、機壞無處修”的現象,田間道路越來越小,農機維修技術人員和維修網點少,農機出現故障後,往往要等到生產廠家的技術員來維修等問題,嚴重的影響了農機化和現代農業的發展。

(四)、機械利用率不高。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機利用率和農機化水平是關鍵。在當前農村經濟狀況下,不少農民家裏基本上都有一兩個小型的農業機械,但農機具作業量不飽和,閒置時間長,造成了資源的閒置和嚴重浪費。

(五)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發展緩慢。一是發展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只有5家註冊,農户入股的資金少,沒有形成整組或連片入社,土地經營規模不大,機械化作業輻射面和帶動力不夠明顯。

三、發展農機化的建議

(一)、制定政策對農田作業所需燃油供應上要予以一定的補貼降低農機户的成本,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根據各地區情況,適當調整農機品目的補貼比例,使農民買得起自己所需的農機具,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

(三)、要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強力推進建立農機+農户產業發展模式,逐步培育和發展種糧大户。圍繞我縣農業產業開發重點,利用農機服務糧食、果樹、蔬菜、煙葉等四大產業,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發展全程機械化,為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具提供場所。

(四)、要扶持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户,使他們擁有先進的農機具,在農機化發展中真正起到示範帶動的“領頭雁”作用,成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同時加大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支持,使更多的農户參加合作社,從而提高農機的使用率。

農機調研報告 篇8

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據粗略統算,截至年底,全區農機總動力達30.69萬千瓦,農機總值實現1.52億元,完成農機經營收入0.954億元,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4.32%,分別比去年增長了5%、9%、6%、6%。全區農機工作呈現出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發展現狀

**農機局下設農業機械研究所、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農機校三個副科級事業單位,並設有業務科、推廣站、質量監督投訴站下設21個鄉鎮農機管理站、12個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全區農機大户3243個,擁有各類農機維修點51個,專業維修點13個,農機供應點18個,初步形成以農機局為龍頭,鄉鎮農機站為紐帶,村級農機大户為依託,集管理、推廣、培訓、安全監督為一體的管理和服務網絡。

1、農機裝備總量持續提升,結構進一步改善。今年落實中央農機補貼資金373萬元(是去年的3.85倍),帶動全區新增機具557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12台,免耕播種機52台,玉米聯收機15台,秸稈還田機17台,深耕犁21台,旋耕機59台,田園管理機256台,其他機械25台,受益農户達494户,帶動農民直接投入970萬元,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並呈現出高性能、高質量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2、農機作業水平穩步提高。全區共上陣機具6825台套,完成機收面積28.38萬畝,機耕面積25.5萬畝,機播面積35.98萬畝,全區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達到74.32%,同比增長近6個百分點。

3、跨區機收效益明顯。三夏三秋結束後,引導全區280台小麥聯收機和71台大型秋耕秋種機械到平度、乳山等地進行了跨區作業,跨區作業面積17.2萬畝,實現作業總收入720萬元。

4、農機服務組織蓬勃發展,產業化進程加快。通過政策宣傳、資金扶持、大户帶動,今年我們新組建了三家農機專業合作社,使註冊登記的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覆蓋全區16個鄉鎮、開發區、街道辦事處,組成了當地及跨區作業的主力軍,並承擔起了全區60%以上的收、耕、種作業量,打破了我區素來主要依賴外地機械作業的局面。

二、存在問題

1、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新型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區農機技術推廣站雖有一支較高素質的科技隊伍,但由於推廣經費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普及推廣。

2、鄉鎮農機站人員少,工作分管頭緒較多,不能專心從事農機工作,使農機業務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3、農機具無處存放現象嚴重。近年來,農機具場庫棚、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機化快速發展的短腿。由於場庫棚的建設投資大,農民無力承受,建設簡易場庫棚又不能很好的應對突發災害,而且用地審批難度非常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農機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建議與對策

當前,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強力實施,農業機械化發展正面臨着新的機遇。為此,我們要搶時奮力,強力推進,加快全區農機化發展進程。

一要高度重視。首先,在思想上重視。實施農業機械化作業,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民耕作效益,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級黨委、政府要將農機化擺上突出位置,納入到本地發展規劃之中,成立領導組織,加強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其次,在政策上扶持。藉助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農機項目支農資金,積極引進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在保證農機總量穩步增長的前提下,加快農機具的更新換代,努力提升全區農機化整體裝備水平。再次,在資金上支持。根據《農機化促進法》要求,區財政每年可適當增加專門經費,用於農機項目配套、農機具補貼和農機示範推廣工作。積極探索和完善“政府扶持、企業主導、項目支撐、大户帶動”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投入新機制。各鄉鎮也要拿出一定獎勵資金,以獎代補,鼓勵農民購買農機具,加快我區新型農機具的推廣步伐。

二要突出重點。圍繞農機產業化發展的要求,要在平原鄉鎮重點提升玉米收穫及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水平;在山區鄉鎮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重點提升以秸稈、黃煙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化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借鑑貴州先進經驗,建設由政府出資,農民交費有償使用的大型場庫棚,每台機械只需繳納30-50元不等,就可以在庫棚內存放一年。這種模式使得農機具集中存放,不僅便於技術人員檢修保養機具,而且最大程度地節省了農機存 放用地。同時,農民有償使用的模式也較好地解決了庫棚建設投資過大的問題,不失為一種解決農機具存放問題的好辦法。

三要完善體系。要建立農業機械化工作任期目標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把農機化發展作為農村經濟考評一項指標,健全考評細則,實行專項考核。要加強農機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區、鄉農機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着力培養農業機械化專業技術人才。大力實施“農機大户培訓工程”,在繼續辦好拖拉機和收割機駕駛人員培訓班的同時,分步驟開展工程機械維修培訓班,提高農機大户經營服務能力和增收後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協會、合作社、經紀人等中介服務組織,形成以區為中心、鄉鎮為骨幹、村為基本、專業户為補充的農機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要鼓勵和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機械經營服務組織,重點組織農機服務隊進行有序的跨區作業服務,建立和完善信息蒐集、整理和發佈制度,為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服務。積極探索建立區域推廣服務中心,逐步實施農機服務熱線和農機服務網站、農機連鎖經營、農機示範場以及農機作業和承包跨區作業等推廣模式,為農民增收創造平台。

農機調研報告 篇9

日前,天津市農機辦組織召開調研報告研習會。此次會議旨在提高調研工作水平,提升調研報告質量。來自各區縣農機中心,農機辦機關相關處室和下屬單位參與完成XX年度下達的各項調研任務的調研報告的主要執筆人20餘人參加會議。市農機辦副主任xx出席會議。

研習會圍繞調研報告的基本要求進行了培訓,對各單位、各部門提交的23個調研報告逐一進行了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xx指出,在各單位、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XX年下達的市農機系統調研任務圓滿完成,調研報告整體質量進一步提高,但水平參差不齊,還存在一定的缺欠。各單位要參照修改意見做好調研報告的修改完善。對今後的調研工作,他提出要從三個方面加強,一要克服調查不充分的問題;二要認真進行分析研究;三要提高寫作水平,從而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強有力的參考依據。xx縣是我省唯一的"省農機產業基地",農機機電產業納入了婁底市"xx"重點培育的十大產業集羣、全市6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並享受全省"xx"重點發展的50個產業集羣的政策支持。全縣現有各類農機生產、經營企業(門店)500家,其中農機機電生產企業138家,農機機電產業年產值達10.5億元,年出口額達500萬美元。現就有關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優勢明顯

(一)基礎條件較好。全縣有138家農機機電生產企業,具備了產業集羣基礎,經開區規劃了1600畝的農機機電產業園區,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專業市場",是中南地區重要的農機機電產品集散中心,市場輻射湘、鄂、川、雲、黔、豫、贛、浙、粵、桂等20多個省(區)及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年交易額達10多億元。由於園區和市場的輻射和集聚效應,還吸納了一些配套的軸承、電機、三角膠帶及標準件廠家進駐,興辦了一批鑄造廠、冷作件廠、塑件廠等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營銷網絡,擁有一支萬餘人的農機營銷隊伍常年活躍在全國各地以及越南、老撾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基本實現了產業與市場的有效對接,能夠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

(二)產品門類全。主要產品有微型組合米機、三輪車、拖拉機、水田耕整機、水稻聯合收割機、粉碎機、磨漿機、壓面機、水泵、電機、噴霧器、玉米脱粒機、半軸等60多個品種,300多種型號,其中大部分產品是全省的拳頭產品,已有27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16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購機補貼目錄,獲得國家專利產品近200項。去年,我們又與大學、農業大學、日本東星

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關係,聯合在我縣設立了農業機械研究開發基地,着力開發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適用範圍廣的新型農機具。

(三)品牌效應好。農機聲名遠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其中微型組合米機佔全國絕大部分米機市場,被譽為"全國米機之鄉",擁有4個"名牌"、2個"省著名商標"、38個省農博會金獎,1個產品正在申報國家免檢產品。特別是自以來我縣連續成功舉辦6次全國性的農機會展,農機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四)市場前景廣闊。隨着購機補貼等政策的連續出台,給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國外市場前景也十分看好,據我們瞭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農機化水平還相當低,農機產品的需求量相當大,8月,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孟加拉國的農業部官員和農機專家對我縣農機生產企業及農機機電大市場進行了認真考察,他們對我縣生產的耕整機、家用組合米機、小型水稻收割機、噴霧器等小型農機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非常歡迎我縣的農機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

二、近年來我縣發展農機產業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引導規範,強化行業自律。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針對國家不同時期的產業政策和我縣農機產業的發展實際,我們適時出台了相應政策,以規範產業的發展方向。出台了《關於做大做強農機機電產業若干問題的意見》;確定了"龍頭企業+產業園區+農機大市場+農機會展+自主創新"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明確走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系列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產業發展之路;制訂了《縣農機機電產業"xx"發展規劃》,明確了"xx"期間農機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扶持重點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經過連續這幾年的引導、規範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實,我縣農機機電產業步入良性互動的集聚發展軌道。

二是強化行業監管。成立了縣農機機電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縣農機機電產業管理辦公室,積極開展了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的工作,並組建了"縣農機機電產業協會",制訂了《協會章程》和《競爭公約》;針對行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又先後組織成立了農機產業協會鑄造分會、組合米機分會、電機分會和運輸機械分會,並通過了分會章程,選舉了分會組織機構,簽署了行業公約,繳納了履約保證金,較好地解決了行業內部惡性競爭的問題,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二)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後勁。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從全縣推進工業化基金、農機機電產業發展基金和科技三項經費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於產品研發投入。選擇1-2個科技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科技攻關;對自主開發或引進的新技術、新產品投產後每年生產經濟效益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農機企業,政府一次性獎勵3-5萬元。

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進行校企聯姻,加快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縮短產品的研發週期,降低產品的研發成本。9月,我們與大學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大學在我縣設立第一個縣級研發基地;11月,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就農機產業的從業人員培訓達成了長期合作意向;12月,我縣的農友機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團等企業與農業大學工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3月,湘圓技術有限公司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組建了"農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月,省農友機械有限公司與日本東星技研所達成聯合開發協議。

三是推進標準化生產。縣農機機電產業辦與農業大學、省農機鑑定站及我縣的部分農機生產企業聯合制訂了組合米機的省地方標準;主導制訂的省組合米機地方標準通過技術監督部門的審查,成功上升為國家行業標準,同時對電機、三角皮帶、篩片等主要農機配套產品實行了市場準入制度,對質量未達標準的不準進入市場,不得進入企業配套,從源頭上確保了農機產品質量的提高。

四是實行嚴格的生產許可證制度。加大了對無證企業的查處力度,堅決制止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企業從事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農機機電產品生產,確保產品質量。

(三)打造集約平台,促進聚集發展。

一是建設專業園區。率先在縣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省首個農機機電產業園區,規劃佔地1600畝,並出台了入園的相關税費、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機龍頭企業進駐農機機電產業園區。目前,農友,湘源、金峯、韶峯等10多家農機生產企業相繼入駐農機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

二是組建農機機電產業集團,搭建出口公共服務平台。充分運用國家農機購機補貼政策的槓桿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兼併重組和優化整合,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並擇機整體上市。目前,行業整合和集團組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9月,我們成功將五豐、金三角、五金、正興等運輸機械企業按股份制組建了運輸機械集團五豐機械廠,11月,農友、永旺、白碧、遠達、恆昌、興鑫、良華等七家企業組建成省農友機械集團,今年以來又陸續把14家組合米機企業、2家耕作機械企業和2家鑄造企業進行整合,組建了興華、南方、勁鬆、金峯等有限公司,目前產業整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三是實行專業化生產。嚴格控制整機生產企業數量,着力發展配套產品生產企業,實現專業化生產。目前整機生產企業從最高峯時期的138家降到現在的65家,配套企業從原來的63家發展到現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鋪鎮、青樹坪鎮為主的鑄件生產基地,以印塘鄉為主的冷作件生產基地,以縣經開區、永豐鎮為主的終端產品生產基地,基本實現了專業化、集約化生產。

(四)突出本地優勢,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建好專業市場。1997年,我縣建成了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通過招商引資,投資5000多萬元,進行了市場的'異地新建,其建築面積達到5萬多平方米,現有商户200多家,市場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其規模、銷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現已發展成為省有名的農機專業市場,中南地區重要的農機產品集散中心,並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專業市場"。

二是打造農機品牌。從起,連續6年成功舉辦了全國區域性的農機會展,每年參展客商1000多家,累計成交金額近40億元。去年,首次以我縣的名義舉辦了農機機電產品展覽會,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協會承辦、市場運作的會展舉辦模式,產生了會展效應,打造了農機品牌。

三是提高知名度。積極組織本地農機企業走出去參加全國、全省農機產品訂貨會及越南國際貿易展覽會、東盟博覽會等各類專業會展,進一步提升農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促進農機產業出口,推動國際經濟合作。

近三年來,我縣先後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峯、神手等5家企業已辦理好自營進出口權手續,擴大了農機機電出口實體,進一步加大了我縣農機產品走出國門的步伐,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內外產品大型展會,大力提高產品知名度。我們先後組織企業參加了第三、四屆越南(胡志明市)國際貿易博覽會,第三屆東盟博覽會和第八屆中國農機論壇暨第六屆亞洲農機峯會等國際性會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們組織農友、永旺等農機企業參加了在越南河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部分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國際展覽會,展會期間共接待越南、老撾等國家經銷商及客户達200多人次,簽訂合同30多份,預訂組合米機台,耕整機1000台,成交額達70多萬美元。我縣農友機械集團公司還與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聯手共同開發東南亞市場,目前已經在越南的河內、海陽、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長期銷售網點和維修服務部10多個,計劃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撾、泰國、緬甸、孟加拉國等國家設立4個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個銷售網點,產品出口額屆時將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大大提升產品在越南及其周邊東南亞國家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同時,我們還將積極引導金峯、神手等已有自營出口權的農機企業走出去,到境外開拓國際市場,把產品儘快推向國際市場,為今後一段時期"走出去"的高速發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撐,目前這兩家企業均已與國外客户取得聯繫,並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實現自營出口實績。

三、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後。骨幹企業和龍頭企業數量不多,帶動能力不強,絕大多數農機生產企業沿用家庭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企業建立和完善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二)資本存量不多,發展後勁不足。前段,我縣農機機電產業依靠低資源消耗、低勞動力成本、低原材料價格,走"低價佔領市場"之路,隨着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大幅減少,企業生產經營日益困難。同時,企業融資能力普遍較差,很難在銀信部門貸款,"滾雪球"的發展模式,嚴重製約了農機產業的發展後勁。

(三)技術含量偏低,創新能力不強。農機機電產業的從業人員,雖然一部分是原有集體企業改制下崗再就業的熟練產業工人,但他們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專業技術培訓,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欠缺,高素質的產品研發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引不進、更留不住。由於人才缺乏,企業自主創新開發產品的能力較弱,工藝裝備水平低,產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嚴重滯後,物流成本高。我縣的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尚沒有配套的貨運配送中心和農機會展中心,並沒有統一的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創業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物流時間長、成本較高。

(五)外貿人才缺乏。我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嚴重缺乏外語和外貿實務人才,特別缺乏既懂外語和國際貿易知識又熟悉生產的複合型人才。

(六)口岸聯檢機構不全,通關不便捷。由於婁底尚還沒有海關和商檢的辦事處,聯繫與業務辦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現在出關都要換海關監管車,既費時,又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國家税收政策調整等方面的影響,造成企業退税不能及時到位,一定程度影響企業出口創匯的積極性。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繼續加大行業整合和分工協作力度,走集團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發展道路。

(二)下大力氣引進農機產業戰略投資者,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省農機產業基地"。

(三)繼續加大自主創新和技術產品升級力度,進一步優化我縣農機產品結構。

農機調研報告 篇10

為全面瞭解、準確掌握我縣農機補貼產品實際市場銷售價格,維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嚴肅性、公平性,保護廣大購機者的利益,根據省農機局《關於開展補貼農機產品市場價格調研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選派人員,深入農村走訪農户98户,電話調查237户,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問題

此次共調查了29個廠家農機產品、10經銷商和335户農民。從調查情況來看,享受補貼的農機產品的市場實際銷售價格均未超過廠家銷售指導價格,實際補貼率約在11.69%—83.2%之間,大部分補貼農機產品的實際補貼率在30%左右。全喂入自走履帶式的聯合收割機實際補貼率均在22%以下,有的實際補貼率才達11.69%,比如久保田688;大部分輪式拖拉機、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手扶插秧機的實際補貼率超過了30%,有的達到40%、50%,比如中機南方半喂入收割機達到58.82%,部分輪式拖拉機超過35%。

二、調研原因分析

對於部分實際補貼率達30-50%左右的`輪式拖拉機、半喂入聯合收割機,超過國家規定的補貼率30%的原因是:

(1)生產廠家做活動,主要是提高市佔有率對補貼以外的農機具採取降價促銷。

(2)由於補貼機具產品價格虛高,廠家有很大的價格調整空間。

(3)經銷商為完成廠家銷售任務,放棄經營利潤,進行降價促銷。

根據目前補貼農機具的價格現現狀,歸根結底廠家的銷售指導價是虛高的,但是這些機具的實際銷售價格基本符合政策規定;對於上述個別實際補貼率超50%的農機產品,初步調查的原因是:生產企業為了順應當前政府大力推廣插秧機械而大幅讓利給購機農户所致,並非通過降低配置、減少功能等手段降低價格,同時經調查購機户,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沒發現大的質量問題。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抽查,若存在故意虛報產品市場銷售價格或者通過降低配置、減少功能等手段降低價格,導致補貼農機產品價格混亂等問題的,我們將按有關規定報請上級有關部門予以處理。

三、建議

1、省局督促生產企業如實申報並承諾產品市場價格。關鍵確保生產企業要誠信申報,如故意虛報,實際市場銷售價格與申報承諾的價格波動過大(如幅度超過20%),則嚴肅查處,取消補貼資格。

2、企業對其生產和銷售的農機產品要明碼標價,同時價格要向社會公佈,接受監督。建議上級農機部門對其申報的價格以及確定的產品補貼額全部向社會公開,接受農民、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

農機調研報告 篇11

為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xx縣農機部門紮實做好新機具、新技術推廣、農機“全程化”服務和“送科技送技術下鄉”等工作,努力做到機具準備充足、技術培訓到位、服務措施有效落實,全力以赴備戰春季農機化生產,現將有關情況調研分析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切實加強農機春耕備播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靠前抓,及早謀劃,精心組織,結合本地實際,抓住關鍵農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適時組織推廣站、修配站、農機化學校等站室下鄉督導和指導工作開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緊密配合,形成合力,迅速掀起農機春耕備播工作高潮。

(二)完善工作措施,做好機具檢修和作業準備。局黨組積極組織有關科室技術人員採取分片包乾、進村入户等形式,指導機手保養、調試和檢修各類農機具,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機具運行狀態良好。同時,協調農機銷售企業認真做好農機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儲備供應,開展支農、惠農、便農活動。縣農機維修管理站會同有關部門紮實做好春耕期間農機產品及零配件打假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淨化農機市場。

(三)深入基層,進一步加強機手培訓和農機科技技術推廣工作。縣農機部門迅速啟動20xx年農機科技下鄉工作,積極組織農機化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村基層第一線,進村入户,奔赴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推廣和培訓服務。工作中,以主要作物關鍵環節農機化新技術為重點,突出培訓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時效性,突出農機農藝技術融合。

(四)加強農機監管,為春耕備播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縣農機監理站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及早部署開展了春季安全檢驗工作,堅持送教下鄉、送檢下鄉,努力提高“掛牌率、檢驗率、持證率”。積極組織開展春季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嚴格查處無牌行駛、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消除農機事故隱患,預防農機事故發生。同時,認真組織實施設施農業裝備安全監管專項治理,全面做好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深入基層,做好綜合調研。針對全縣農業發展現狀,農機局黨組選派業務骨幹組成農機科技諮詢服務隊3個,利用“農機科技下鄉”等形式,到重點鄉鎮(街道)、村、農機化發展主要區域開展農機宣傳諮詢活動,瞭解全縣農機現存情況,摸清各鎮區(辦)春耕春播任務,調查麥田管理及春耕備播所需機械的種類和數量,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以及覆膜播種、保護性耕作等增墒保墒技術,切實提高春耕春播質量。

(六)強化輿論引導,營造良好氛圍。認真組織籌劃春季農機化工作的宣傳報道,重點宣傳農機春耕備播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農機購置和土地深鬆補貼政策。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科技下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宣傳頻次,增強宣傳效果。強化輿論引導,迅速掀起農機春耕備播熱潮,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預計,在今年的春耕備播工作中全縣上陣作業機械將達到1。6萬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將達到4100台套、深鬆機200台套、機電灌溉機械1。3萬台套、玉米播種機、鋪膜機、中耕機、化肥深施機、植保機械等4000餘台;計劃完成機耕(中耕)面積60萬畝、深鬆整地3萬畝、機播20萬畝、機電灌溉110萬畝、機械植保75萬畝。

二、當前春耕備播工作存在的困難及原因分析

1、農機作業成本高。由於受持續乾旱的影響,越冬小麥苗情略差,必須加大對抗旱灌溉機械及春季麥田管理的`投入,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農機作業油料價格上漲,人工工時、修理費用高,完成一畝地的機械化“耕、種、收”費用近200元,給農民羣眾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

2、機手素質有待提高。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勞動力大部分文化水平、科技素質、生產能力相對偏低,對春耕備播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近年來xx縣新型農機具發展較快,對新型農機具的操作和維修技能要求較高,農户對新型農機具的操作、維修技能急需加強。

3、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春耕生產期間,農機生產作業活動增多,廣大農民羣眾忙於春耕出行日漸頻繁,往往忽視安全,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4、基層農機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鎮區農機管理服務機構、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機專業大户三個層次構建了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鄉鎮農機管理服務機構專業從事農機工作的人員少、力量單薄、農機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

5、農村配套基礎設施不全。xx縣土地規模化程度低,土地不連片,田塊細碎化,作物品種不同,種收時間不同,農田獨户分散的經營現狀不利於規模化耕作,造成農業機械使用率較低。同時,與之配套的農村機耕道、農機具庫棚、農機維修和售後服務網點不健全,普遍存在“有機無路走、機閒無處放、機壞無處修”的現象,嚴重製約了“春耕備播”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發展。

6、缺乏優惠政策,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大。各級財政對農機服務組織的資金支持少,在財政、税收、信貸、政策性保險、用電、用油、用地等方面沒有具體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對農機服務組織及農機大户的扶持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建議和對策

1、建立和完善各類農機服務組織,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開展預約服務、承包服務、跨區服務以及租賃服務,採取整村承包、“一條龍服務”、代耕代種等服務方式,滿足“春耕備播”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應時之需,推動農機服務市場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2、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機社會化服務創造條件。農田基本建設滯後,是影響鉅野縣農機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建議政府出台加速土地流轉的有關政策,並加大農村機耕道、廠棚等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修建農村機耕道路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加強並規範農機加油站、維修網點等配套設施建設,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3、加大銀行的信貸力度,擴大貸款額度,繼續扶持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户,滿足其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的資金需求,支持農民擴大高產、高效農業的規模發展。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增加對農機化的投入,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努力促進農民提高收入,使農民自籌資金能力得到提高,增強購買春耕農業機械的投入能力,為春耕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4、強化技術培訓。以舉辦培訓班、召開演示會和印發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新購機人員和當地主推、新推農機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農機手駕駛操作技能和遵規守法意識,為春耕生產奠定了良好技術基礎。

5、抓好農機安全生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進行農機安全生產宣傳,以平安農機示範村、平安農機示範鄉鎮為平台,深入鄉村、農户、田間地頭宣傳安全法規和農機安全常識,努力提高廣大機手的安全意識和遵守農機安全法規的自覺性;農機監理站要積極與公安交警部門密切配合組織開展農機安全治理工作,糾正違章,杜絕農機事故發生。

農機調研報告 篇12

從XX年到XX年5月,XX市共組建農機合作社167個,為了更好地瞭解農機合作社在農業大生產中的作用和發展中其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才能更好推進合作社的發展等課題,近日,我站結合工作實際,組織人員對XX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因此,我結合調研實際提出如下一些不成熟的意見。

一、XX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

從XX年開始到XX年5月,XX市共組建農機合作社167個,加入合作社的人員有1320人,合作社的農機資產共7550多萬元,這167個農機合作社都是以農機大户牽頭的方式組建,不少合作社由最初在一個村組成立,逐步向跨村、跨鄉鎮發展。入社家庭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調研中我深切感受到,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之所以能在幾年時間內得以快速發展,是與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工作人員情繫“三農”、工作積極主動、大膽創新、勇爭上游分不開的。

通過此次調研,我切實體會到了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魅力”:他能解決一家一户“辦”不了、基層組織“統”不下、政府“包”不了、農業龍頭企業“做”不了的一些產前、產中、產後的組織生產、開展服務等問題。進而推動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業生產佈局和結構的調整、優化,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加快農業標準化進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等。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實踐證明,農機合作社的組建並正常運行,很好地推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也使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如韋華甫是宜州烽火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該合作社成立於XX年4月,它是宜州福龍鄉由有志於發展現代農業的7位農民組成的服務組織,按照上級農機部門的要求去年其組建了水稻工廠化育秧廠房,該廠房佔地30多畝,目前,該廠成立育秧中心、機械化烘乾中心。自XX年元月至今,該廠育秧中心已投入資金149萬元,已初步建成能夠每季能供20xx畝大田用秧的機械化育秧中心。機械化烘乾中心,已完成245平方米場地平整和大棚及烘乾中心建設,完成日處理量為60噸稻穀機械化烘乾中心的機械化烘乾塔建設及烘乾設備的購置,通過自治區農機部門考核,該項目通過了驗收。在當地政府扶助及農機部門的引導下,烽火農機合作社在農業大生產中,起到了龍頭的帶動作用。其結合當地實際,他在農業生產中,實現械化作業,解放了農村大量勞動力,XX年韋華甫同志被廣西區政府評為廣西種糧大户,其為農業的增效、農民的增收、農村的繁榮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環江縣東興鎮為才農機合作社,最近筆者採訪到他時,他深有感觸地對我説,非常感謝農機部門為我們着想,在我們最需要時刻送來幫助,現在我們合作社已經有收割機2台、中拖2台、手拖3台小型機械15台、插秧機3台、催芽加温機1台、機械殺蟲噴霧器10台、加上近日農機部門補助購買的水稻播種機,我們農機合作社機械化初具規模,這些現代高科技讓我發家致富,實現年收入50萬元,也給我們村及周邊村屯羣眾帶來效益,能解放勞動力800至900人,有了農機化,現在我們種田都不需要那麼多人了,讓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安心為家庭掙錢,我們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出路就在於農業機械化。

然而,從XX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看,XX農機合作社真正發揮作用的合作社僅有35%,很多農機合作社,由於自然環境影響和組建的動機原因,當初成立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有組織的開展農機作業,有的縣,農機部門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動員農機户,農户則是看到購置新機具時能多得一點農機補貼款。有的組建農機專業合作以後基本上都是單打獨鬥形式開展農機作業,並沒有形成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農機作業,只能完成各家作業需求。可見組建農機合作社,並使其正常運作還存在很多困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許多合作社雖然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但沒有貫徹執行,財務賬目不清楚、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等,此外,就大多數合作社而言,業務比較單一,服務領域相當狹窄,主要集中在農作物生產的'耕種收幾個環節和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等方面。

2、管理和服務水平低。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大多是村幹部、農機大户及村能人,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作用,但大多數缺乏組織管理、統籌協調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而大多數機手操作技術不高,有的在為農民做也是隻圖速度不管作業質量,更不管是否符合當地農藝要求。

3、是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低,農機服務成本增大。在現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土地流轉程度不高,導致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低,農機服務內容少,加上田塊分散,品種不統一,增加了農機作業的難度和成本,這些問題嚴重製約着農機作業規模化、農機服務社會化。

4、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扶持政策少。存放高性能、大型農機具的場庫棚建設用地、資金短缺,集公益性、服務性、經營性於一體的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等維修服務組織建設滯後。

三、推進農機合作社發展的一些意見

1、大力扶持,增強發展意識。為了提高農機户、農户對農機合作社的信任度,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農機户、政府、農户等方面的橋樑紐帶作用,從政策、技術、資金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是農機合作社,要以農機站為龍頭,利用現有人才、技術、場地、設備優勢把農機户組織起來(農機站應考慮一定的業務服務收入提成);二是由農機能人(或農機大户)牽頭,種糧大户、農機手等按股份制原則入社,優化農機資源配置,迅速實現農機大户和農民羣眾增效、增收的雙贏目標。

2、因勢利導,抓規模化建設。農機合作社在運營方式上要實行統一業務聯繫、統一作業調度、統一服務質量、統一機具修理、統一收費結算的“五統一”管理模式,避免惡性競爭,減少機具田間無效轉移時間,增加農機作業量。農機合作社規範化建設,使農機大户由原來的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只有這樣,才能使合作社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狀大。農機部門,在引導農機合作社在實施好合作社章程的基礎上,建立安全生產管理、財務管理制度、機車管理制度和維修管理制度等,提高合作社經營和管理水平。

3、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服務。進一步健全機制,增強活力。努力拓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獲利空間,農機部門要鼓勵合作社積極引進、試驗、推廣新技術、新機具,拓展服領域,加強橫向聯繫,實行“社社合作,優勢互補,互利雙蠃”的運作模式,整合其資源,使他們資源優勢互補,互利雙蠃。進一步培育發展農機大户,在現有的農機科技示範户中,發現、培育典型代表,引導農機户做強做大,進行市場運作,簽單經營,取長補短,抱團致富。同時還要異地合作,實現跨區域作業,努力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延長農機服務產業鏈。讓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有事做、有錢掙,不斷創新農機服務模式,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

4、加快土地流轉。鼓勵農户採取承包、股份合作、長期租賃經營等多種流轉形式,適當集中規模生產,搞多種經營,走出單純水稻生產傳統,向林業、竹業、果業、蔬菜、甘蔗等方面發展,培育一批種糧大户、甘蔗大户、果業大户、蔬菜大户,從根本上解決家庭小規模生產和機械化規模作業之間的矛盾,從而促進農機使用率的提高。

5、遠近結合,有序實施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人才培訓”工程。建議投入專項資金,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輔導員培訓;同時,把農機專業合作社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訓列入“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教育培訓工作計劃”,有序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管理者的教育培訓。

農機調研報告 篇13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各類農機數量迅速增長,農機道路交通運輸、田間作業日益繁忙。由於人、車、路、管發展不協調,農機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出來,農機事故發生頻繁,給國家和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造成農機事故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農機駕駛人素質不高。駕駛人作為農機安全管理的基礎和源頭,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農機事故的多少。但是近年來隨着駕駛人隊伍的日益壯大,整個隊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駕駛人文化素質低下,思想素質不過硬,安全觀念不強等問題日益突出。同時,由於駕駛人教育培訓比較落後的局面還沒有根本好轉,在培訓、考核中,培訓課程、方式方法、考試內容、程序、嚴格程度等都在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中,因此,在現實中,駕駛人技術不高,處理問題能力不強,尤其是在緊急狀態下,如何正確採取果斷措施等都影響農機安全。

二、農民農機安全和農機法制意識淡薄。由於農機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面相對較窄,農民的安全知識普及程度較低,相當一部分缺乏必要的農機安全常識,不遵守交通法規,隨意行車走路現象十分普遍。近年來,雖然農機管理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斷翻新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形式,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由於宣傳少,羣眾缺乏對農機管理工作的認識,不能正確理解和自覺遵守農機法規,甚至認為農機管理部門執法是故意刁難,從而不支持、不配合農機管理工作。另外,受傳統觀念影響,一些農民沒有認識到農機交通、作業違法行為的嚴重後果,隨意違法行車、走路,甚至逃避、抗拒執法現象時有發生。

三、農機監理隊伍力量薄弱。農機管理部門編制少,人力不足,人員構成複雜,素質較低,經費、裝備、科技投入等方面都有諸多困難,直接影響農機管理工作水平。人員的嚴重不足,導致日常管理捉襟見肘,顧此失彼,尤其是鄉村道路長期處於失漏管狀態。此外,由於財政困難,不能及時撥付必需的辦公經費,車輛裝備、通訊裝備落後,不能適應農機管理工作的需要。

針對目前農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以消除農機事故隱患:

一、提高駕駛人素質。駕駛人的素質提高決不僅僅是駕駛技能的提高,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及安全意識的養成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做好農機駕駛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其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斷提高預防安全事故的意識。其次要嚴把駕駛人“進門關”,強化駕駛證考領工作,把好考試、發證關,以確保考試質量。此外,還應堅持開展技能培訓、法規學習,切實提高駕駛人熟練駕駛技能,農機管理部門要堅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會制度,組織學習農機各項法律法規、觀看警示片、通報安全形勢、剖析典型事故,使駕駛人對農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從靈魂深處得到高度認識,做到自覺遵守農機法律法規。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農機安全意識。提高全民的農機安全意識是當務之急,但僅僅依靠農機一家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依靠整個社會的力量進行共同努力。農機部門可以通過對駕駛員、車輛和道路田間的管理以及向社會和羣眾宣傳來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但是要提高全民的農機安全意識,還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農機安全應當從娃娃抓起,從兒童一入學就要灌輸農機安全意識,轉而會進一步影響其父母、祖父母等親戚朋友,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在提高全民農機安全意識方面,要多作一些有關農機安全方面的宣傳報道,使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各種活動,怎樣行進才能保障安全,怎樣才能避免發生農機事故,使農機安全這個主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農機安全宣傳是一項社會工程,僅靠農機一家唱獨角戲顯得勢單力薄,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為推進農機安全宣傳的社會化進程,全方位開展農機安全宣傳,首先要由政府牽頭,將農機安全宣傳教育納入普法教育的軌道,明確各職能部門在宣教工作中的職責,建立社會化的宣傳教育網絡,形成強大的宣傳教育聲勢。其次要更新宣傳教育形式,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地提升羣眾的安全道德水平。以往宣傳教育形式的單一很難產生深入的影響,要適應當前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行政理念,通過開展文藝演出、徵文比賽、攝影比賽等活動,廣泛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還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辦好宣傳教育欄目,擴大社會影響。

上述問題,歸根結底是與政府管理農機的整體水平不高,與農機管理法制化的不完善密不可分。因此,為了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羣眾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機化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切實解決處理農機安全生產中的各種難題。通過規範農機駕駛行為,明確權利義務關係,保證人民羣眾合法權益。通過確定法律制度,增強農機安全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過規範執法行為,增強公民的守法意識,保障農機安全生產有序、安全和暢通,推動我市的現代化農機事業進一步發展,建設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機安全管理體制。

農機調研報告 篇14

一、基本情況

(一)發展現狀

縣位於市西北部,地處黃土高塬殘塬溝壑區,全縣總面積17.1平方公里,轄9鎮兩個發展服務中心171個行政村,總人口18萬,其中農業人口16萬。現有耕地面積29萬畝,年種植小麥11多萬畝,玉米5.5萬畝。蘋果20萬畝,擁有各類農業機械3920多台(件),其中拖拉機673台,農機配套機具1768台(件),農機總動力擁有116822千瓦,擁有科技示範户109户,鄉村從業人員3700人,年均培訓200人。

(二)組織機構建設情況

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是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內設農機推廣站、安全監理、農機化學校等四個股室,11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中心幹部職工16人;副科級以上領導3人,(本科1人,大專2人)公務員3人,高級工8人,中級工2人,11個鄉(鎮)共有54人,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現有人員年齡偏大,知識層次低。

資金投資主要來源是:一是國家財政撥款,主要負擔人員工資,二是爭取農機化項目資金,直接用於公共服務體系資金很少。

二、工作成效

近年來,我縣農機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市中心的業務指導下和店裏支持下,着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大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拓寬社會化服務領域,農機服務市場化和產業化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農機耕作水平不斷提高,XX年,完成機收小麥9.5萬畝,機收率佔98%,還田6萬畝,機械碾打3.5萬畝,機耕面積11.5萬畝,機耕率100%。其中深耕7萬畝,機播9.8萬畝,機播率100%,其中免耕施肥播種7萬畝,全縣農機化水平逐年提升,目前平均達到78%以上。

(二)新技術發展步伐加快,從XX年開始,我縣連續七年實施省級保護性耕作項目,先後,建立巨家車圈、亭口、昭仁、棗元等4個示範園區,其推廣保護性耕作示範田7.0022萬畝。從而轉變了廣大羣眾的耕作觀念,示範基地宣傳帶動作用明顯。

(三)農機化服務領域不斷拓寬,目前,全縣新成立農機合作社2個,合作社農機户45户,農機協會14個,從業人員1870人,農機社會化服務範圍日益擴大。

(四)農機化培訓教育不斷投入,近年來,我中心採取課堂教育與操作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先後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農機操作人員380人,農機技術人員120人,頒發職業技能資格證30人,駕駛證30本,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農機手的安全知識和安全駕駛操作意識。

(五)農機安全監理規範化建設紮實推進,圍繞創建"平安農機""安全生產月"活動,下大力氣提高農業機械化檢驗率,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XX年共檢驗拖拉機405台,職業技能鑑定30人,新增維修網點11個,辦理農機互助保險175分,安全互助會員175名。

(六)農機購置補貼項目順利實施,XX年我縣爭取省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20萬元,帶動農民投入20xx萬元,購置補貼政策覆蓋全縣所有農業即其它特色產業,目前,補貼各類農機具3293台,受益户2418户。

三、存在問題

(一)農機管理部門力量薄弱,工作人員少,僅有幹部職工16人,農機化服務量大面廣,開展推廣、培訓、監理執法工作受人員、經費限制。開展不盡人意。

(二)服務網絡不健全,各鎮政府為配套專職或兼職農機管理員,村級更沒有農機下屬聯絡員,11個鄉鎮的農機管理服務站由於工作人員身分、待遇問題得不到落實,多年不發工資,老無所養,站所坍塌,機械設備老化,中樞帶頭作用難以發揮,導致基層無服務。

(三)專業技術人員薄弱,農機專業技術隊伍,人員年齡偏大,大多都出生於六十年代,加之知識老化,專幹不專,因此,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等帶來一定影響。

(四)發展農機化服務組織後勁不足,專業化程度較低。服務組織發展緩慢,農機作業人員年齡偏大,80後無人從事農機事業,加之特別是專業合作社,在承接土地流轉方面啟動資金短缺,羣眾認識還有待提高,致使農機化服務工作發展滯後。

四、對策建議

(一)穩定農機隊伍,強化專業技術學習和職工隊伍建設

縣級農機管理機構是國家在基層的行政事業單位,全體農機管理服務人員都是國家方針政策的執行者。從有利於農機化事業出發,應加強專業技術培訓,穩定農機隊伍,因現有職工大多數是非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能力差。給農機化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現急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培訓提高,為農機化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培育新的服務組織,開拓新的服務領域

隨着農業產業化結構的不斷調整,特色農業不斷興起,對於農機來説,也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求我們突破傳統的管理經驗和服務模式,積極嘗試新機具、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並且讓技術和機具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也能實現農機自身的效益,使農機活的了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發展多種形式,靈活多變的農機服務和經營模式,培育各種專業性和綜合型的新型農機化服務組織,適應當前農業生產形式,農機要全方位系列化的滲透到農業服務新領域開展服務。

(三)搞好體系建設規劃,提高隊伍素質

農機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有明確目標,進一步理清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做到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穩步推進,使其成為規模適度,功能健全,設施配套。農機成人教育,技術鑑定,管理組織,行政執法等系列化服務的龍頭,加強鄉鎮基層站建設發揮中骨幹作用,積極培育新型農機專業大户,有計劃的開展對農機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進行知識更新,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充實農機隊伍,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農機科技創新能力和增強農機人員的工作責任感。

(四)優化政策環境,增加農機投入

農機化社會服務體系,發展建設是農業關鍵,增加農機化投入要走以投入為導向,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從政策上對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的扶持。提供優惠條件,已達到興機富民的有效實施。增加農機化投入,走自我積累,自我更新,自我發展之路,要堅持"以服務為主,綜合經營"的方針,進一步增強服務功能,要積極探索產業化經營,創辦農機產業化龍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結成新的利益共同體,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投入發展農機化事業。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為全面瞭解和掌握全縣大中型農機具銷售、管理和服務情況,近日,我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縣人大代表,採取一看(看兩個農機具銷售單位)、二聽(聽取縣農機總站的工作彙報)、三查(查看大中型農機具補貼台帳)、四座談(在縣農機總站會議室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對全縣農機具銷售、管理和服務情況進行了調查。縣政府主管農業的副縣長杜永新、縣農機總站站長任長山等一同參加了調查。

一、全縣農機具銷售、管理和服務情況

至XX年底,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51.73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7163台,配套農具19975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9651台,配套農具13500台套。水稻插秧機7139台,聯合收穫機1389台。全縣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1.6%,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主要表現在:

1、農機具銷售步伐明顯加快。XX年,藉助國家的補貼政策,全縣更新大中型拖拉機1930台,水稻插秧機1025台,收穫機106台,繼續保持了良好的銷售勢頭。

2、農機管理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一是政策落實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多方努力,積極爭取,全年完成補貼任務757萬元,其中省補貼項目資金200萬元,水田整地項目資金319萬元,農機水田合作社項目資金80萬元;市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158萬元,購置農機具796台,大中型拖拉機262台,配套農機具407台,水稻收穫機19台,插秧機108台。做到了程序嚴謹,賬目清晰,發放有序。二是安全監理意識明顯增強。全年共發放《黑龍江省農機管理條例》、《黑龍江省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宣傳單7000份,宣傳資料3000份,懸掛宣傳標語20幅,出動宣傳車30台次,電視宣傳3次,做到了有機户家喻户曉。

3、農機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一是培訓工作有新起色。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5場次,發放培訓資料6000冊,初訓駕駛員1760人,複訓2200人,現場示範200餘次,培訓農機技術人員1000人,農機化整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二是機具檢修質量明顯提高。全年共檢修大中型拖拉機1410台,大中型農機具510台,小型農機具3000多台(套),農機具技術狀態完好率達到96%,為保證農機化各項任務指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證、牌辦理日趨規範。全年共辦理機車落户1900台,經考試合格為1760人發放了農機駕駛證,做到了手續健全,檔案齊備,全力營造了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的良好氛圍。四是技術推廣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重點推廣了六項實用新技術。即,大型機車深鬆整地技術、玉米產業帶機械化精良點播技術、秸稈根茬粉碎還田技術、水稻產業帶機械化插秧技術、水稻產業帶機械化收穫技術、玉米產業帶機械化收穫技術,全縣水稻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了92%,全省領先。

二、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我縣農機工作在縣政府和主管部門的積極努力下,取得長足了發展,農用機械保有量全省領先,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政策宣傳力度還不夠到位。從視察情況看,農民在購買農機具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盲目搶購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小型農機具閒置浪費,大型農機具重點不突出,數量不足。建議縣政府及主管部門應在政策宣傳上加大力度,採取和農民算效益對比帳的辦法,引導農民獨資、合資在購買大型農機具上下功夫,徹底打破小而全,精而少的格局。

二是農機化服務水平還有待於提高。從視察情況看,農機化服務存有斷層,尤其是鄉鎮農機服務中心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農機合作社作用不夠明顯。建議縣政府及主管部門應在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上採取大動作,在整合農機合作社資源上作文章,真正發揮農機合作社在加快農機化進程中的引領作用。

三是農用車駕駛員培訓工作還有待於加強。隨着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用機車越來越多,農用車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較差,酒後駕車、無證駕駛現象時有發生。建議縣政府及主管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切實加大對農用車駕駛員的培訓力度,強化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對不參加駕駛員培訓的堅決不給發證,杜絕人情辦證,真正做到嚴管、嚴處、嚴懲。

標籤: 調研 農機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wwvj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