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大學生調查報告20篇

大學生調查報告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大學生調查報告20篇

大學生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及意義: 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手機的普及率正在日益的提升。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機技術的發展,更是提高了人民對手機的消費需求。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與一般羣體的手機消費相比,大學生的手機消費觀存在着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又有着各種各樣的因素。因此,對大學生手機消費進行調查,分析他們在手機消費方面的現狀,有利於進一步瞭解現在大學生的消費觀中所存在的積極與消極的一面。

調查採樣地點:石家莊經濟學院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調查方式:發放網絡調查100份,收回76份,回收率達76% 根據調查結果,生成以下報告。

一.調查基本情況

1對手機適合的價格.1000元以下的佔28.6%,1000元~20xx元的佔63.5%,20xx元~3000元的佔4.8%,3000元~4000元的佔1.6%,4000元以上佔1.6%。可見調查大學生認為適合的手機價格大概在1000~20xx左右。

2.對於購買手機的原因,用與聯繫的佔66.7%,用於娛樂的佔32.6%,看別人有,自己也想買的佔0.7%。大學生在手機購買方面在數據上主要表表示為以通訊為主。

3.對於手機是否對學習有用,有超過80%的受調查的同學認為有幫助,僅有20%的同學認為是沒有幫助甚至是起消極作用的。具體數據為:12.7%的同學認為很有幫助,68.3%的同學認為有幫助,15.3%的同學認為是沒有幫助的,僅有3.8%的同學認為是起消極作用的。由此可見大學生中大部分人還是認為手機有助於學習

4.對於選購手機時所看重的因素,超過四成的的同學都選擇了性能因素。具體數據為:43%的同學選擇性能因素,7.9%選擇價格因素,35.6%選擇品牌因素(考慮是否是名牌),4%選擇外觀因素,3.2%選擇便捷性因素,4%選擇售後服務因素,2.4%選擇其他因素。

5.關於手機購買的金錢來源,有64.3%的同學是靠父母給出錢,有24.6%的同學是父母和自己各出一半,只有11.1%的同學是用自己的錢。

6.對於購買手機時所參考的信息,4%的同學是通過廣告,6.3%的同學是參考媒體產品測評,28.6%的同學是通過直觀產品的展示操作。

2.4%的同學通過銷售人員的介紹推薦,31.7%的同學通過參考網絡有關的參數,18.3%的同學是經過親戚朋友的介紹,其他方面的同學佔8.7%。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

1選擇同類商品中價格比較中檔的,1000~20xx是大學生認為比較適合的價格.而這個價格是在手機市場中中檔的價格。中檔價格應該是大學生現今所能暫時承當的,這也導致大學生在選購商品時選擇一些中檔價格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學生少有收入來源,雖然有父母的資助,但是他們消費依然會去刻意節省。儘量選擇中檔價格以保證價格和質量都可以接受。

2. 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在上面的調查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以質量作為選購手機的主要原因,除了質量,他們還考慮到了手機在大學中對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作用,雖然有一部分的同學認為手機的娛樂性大於學習性,但是手機的的學習性為更多人接受。也因此,手機的學習性成為了手機實用性所考慮的因素之一。實用性也成為大學生對手機選購的第一要素。從中也可以類比得知,大學生平時也應該更注重商品的實用性。

3.購買更多地藉助媒體信息作為參考,在上面的調查中。大部分大學生喜歡藉助電視和互聯網來了解產品的性能,還有的同學聽取家人親戚的意見作為參考。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同學喜歡親身體驗。

4. 金錢來源多來自父母,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來説,手機可謂是高檔奢侈品,但是為了在大學能夠更好的與人交流,大部分學生最終都是選擇向父母伸手。

三、核心問題闡述------手機消費所反映的大學生消費觀中的積極與消極一面

(一)積極的一面

1.追求實用和理性消費。從上面的調查裏來看,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以產品的性能作為第一選購因素,卻很少有人以產品的外觀華麗程度作為第一選購因素。這表明現代的大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理性的消費觀念,大學生在當今日趨實用化的價值趨向影響是下,逐步地產生了物有所值的追求

2.能夠很好地利用媒體信息,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年代,大學生們都學會了利用各種各樣的媒體為自己購物提供參考,而互聯網更是其中大學生所使用的最多的媒體工具,因為互聯網具有速度快,信息更新週期短,覆蓋面廣的特點。對網絡的使用有利於大學生們更好地瞭解產品信息和貨比三家,從而選出最適合最便宜的商品。

(二)消極的一面

1.存在超前消費,大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羣體,他們並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基本是不能自食其力,生活費也主要是靠父母,但在第四媒體網絡的支持下,大學生了解到了世界最時尚的信息,他們的消費也逐漸體現出時尚化潮流化,雖然質量重要,但是更多人也會認為越新潮質量也會更好而選擇更新的手機,但這些費用的支付最終依然是拮据的父母買單,所以説,大學生存在超前消費。

2. 追求差異,喜歡個性消費。在調查過程中,本文作者曾向受訪者提出觀看手機的請求,並且發現受訪者中大部分人的手機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的手機品牌與款式,同款手機卻有着不同顏色殼。各種各樣不同的手機懸掛飾物,都顯示着他們各自的差異。其實這也是市場經濟所導致的,市場經濟以尊重個體為根本的出發點,個人價值地位得到提升,它為主體的自由與平等創造了現實的社會基礎。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大學生在消費方面也表現出獨特的個性的特點。同時,家庭收入的差異也是大學生求個性消費差異的基礎,個性化消費固然雖然張揚了個性,但是也增加了一些家庭的負擔。

3.鍾愛品牌消費,在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大量的外國商品湧入了中國市場,外國商品質量並不是特別的好,但相比於本土商品卻貴出一兩成。然而,大學生們卻依然是對外國商品樂此不疲。在調查中,有3成的人在選手機時考慮品牌,而且大都買像諾基亞,索愛這樣的大品牌,而國產機性能雖然差不了多少,卻依然無人問津。這反映出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往往選擇過分相信名牌,認為名牌就一定質量好,卻缺乏對產品質量真正的考究。

四、結論

一部小小的手機,反應的是大學生當下的消費心理。在全球化日益加強的今天,各國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碰撞。而我們這些大學生也在這樣的環境中受着傳統消費觀影響和現代消費觀的衝擊,同時還有着對本土消費觀的無奈和對西方消費觀的渴求。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大學生所需要的。大學應加強國情,民情教育,傳授現代現代消費觀,引導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同時立足文化傳統,瞭解世界發展趨勢,讓大學生將傳統消費觀與現代消費觀相結合,從而讓大學生在堅持勤儉節約

的傳統消費觀的同時,樹立當代所倡導的綠色消費觀和環保消費觀。

五、結語

本次調查,作者做了許多準備,除了自己調查的數據,還參考了網上的多方數據,可以算是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雖然調查過程有點短,但是調查的問卷基本還是能覆蓋調查主題的需要,以保證問卷的調查的廣泛性和針對性。

大學生調查報告2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研究,那麼,大學生代購的調查報告怎樣寫?

調查背景

時下,打開微信,我們的朋友圈經常被各種代購廣告刷屏,其內容無非是宣傳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炫耀各種高消費的生活。有的,還配上一些雞湯式的語錄:“不要問我,跟我做代購,能掙多少,當你問這句話的時候,你的思想還停留在給別人打工的階段,能掙多少,你得問你自己想掙多少”;“boss都是很有野心的,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收入,收入決定你生活的品質,加入我們的團隊,你就是boss”......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勵志語錄後都頗為心動,甚至有躍躍欲試的衝動;而更多人是對此產生疑問:他們説的是真的嗎?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們研究小組對此展開了調查。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9日

調查人員

xx、唐xx、程xx

調查方式

實地調查與採訪,邀請身邊做過代購的同學介紹相關情況

調查內容

大學生兼職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既能為今後踏入職場積累經驗,還能在閒暇之餘賺上人生第一桶金。對於涉世未深的在校生,推廣微商代購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此,我們採訪了我們身邊一位曾經做過微商代購的王同學,通過他了解微商代購繁榮的背後真相。

據這位王同學透露,朋友圈中分享的月入過萬,每天一輛法拉利的勵志雞湯文其實是假的,宣稱自己可以藉着互聯網代購泰國、歐洲、美國、澳洲......的高檔奢侈品更是誇大其詞。為了讓朋友圈好友信以為真,他們每天發着支付寶交易截圖,隨便一轉賬就是四位數,通常再配上一句“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做到哦”。其實,這些都是微商們運用一款轉賬神奇的軟件偽造的轉賬截圖,有了這款軟件,想轉多少轉多少。同時,為了營造出一種交易市場的欣欣向榮的假象,時不時還會配上打包發貨的圖片和發貨單,感覺好像每天很忙的樣子,其實就是買了幾十個紙箱和幾卷膠帶。

有時還會上傳和買家的對話,內容要麼是買家拿着大把錢買產品以及各種好評,要麼是忽悠下線發展做代理。到此,很多人不禁要問,都有聊天記錄了難道還不真實嗎?其實不然。據王同學透露,這些看似無比真實的對話截圖是微商們通過一款微信對話生成器的軟件,一人扮演兩角色,自導自演唱雙簧。最後微商們還會根據時事新聞,牽強附會地證明微商代購必定會成為中國的下一個掘金點,比如我國領導人雙十一明明是去視察義烏了,卻被他們杜撰成是去慰問微商了。

那做微商代購到底賺不賺錢?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小王同學介紹:任何行業都有賺錢的和賠錢的,對於那些勤勤懇懇做良心代購的微商們而言,這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謀生之道,因為電子商務目前在我國是一個生命力非常旺盛的行業,當年馬雲不就是藉助這個平台如今成為我國第一富豪的嘛。但是,對於那些想要憑藉微商代購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人們,這不異於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很多微商代購賺錢靠的不是賣產品,發展下線代理才是他們的核心,他們把飢餓營銷運用的爐火純青。

比如,你會在朋友圈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華東、華中、華北地區代理已經全部結束,現在只剩幾個名額了,趕快加入我們吧!只需要進10盒就能成為我們的代理,帶你一起賺錢!”這種看似代理名額萬分緊張的局面只是他們的誘餌,一旦你加入他們所謂的團隊,成為他們的下線,他們就會要求你先買幾盒囤着,還大言不慚的説:不要害怕囤貨,囤的越多,賺的越多。最後等下線交完錢,囤的貨賣不出去的時候,他們就會發出各種培訓稿,心靈雞湯,用來證明賣不出去是你沒有掌握銷售方法,不懂營銷技巧,以此撇清他們的責任。

最後無奈的下線們只能趕快把自己手裏的貨賠錢處理掉,眼看着發財夢就此破碎。而這些一級代理們每天要做的就是給下級代理們灌雞湯,畫大餅。在朋友圈裏分享買家秀,成交單供下線轉發。有時還發布一些微商正能量的段子鼓舞下線們的信心。當最底層的代理還在為了成為下一個馬雲而拼命刷屏的時候,哪知道自己已經處在這個利益鏈條的最底層。相當多的微商就是一羣想要快速發家致富的人們虛構的一個守株待兔的童話,從而真正養活一羣智商略高,想不勞而獲的人,可惜童話裏都是騙人的。

調查啟示

通過此次調查,調查人員不禁發出同樣的感慨:原來我們之前都被騙了。微信朋友圈各種各樣的代購廣告,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尤其是對於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此次調查啟示我們,想要通過朋友圈代購的話一定要擦亮雙眼,查清真偽再做決定,而如果想要成為代購二級代理髮家致富的話,則更加要慎之又慎,以免得不償失。

大學生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的: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調查對象:

本校學生

三、調查方式:

通過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

四、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説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説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大學生調查報告4

調查目的:

在我國,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羣體。本次調查主要是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調查資料:

學生收支情景,學習支出情景,一是消費情景,電子通訊情景,電子通訊消費情景,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資料,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有必須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本事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貼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遊,穿着打扮佔比重最大,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我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粧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異常是女生對衣飾化粧品方面。這也證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可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景,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供給。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景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羣體內部的消費情景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理解,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明白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本事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我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學校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必須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僅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必須的積蓄。

對策與提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提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我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

如果自我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我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大學生調查報告5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紀較輕,羣體較特別,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的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尚未獨立,消費受到較大地制約。超前的消費觀念和滯後的消費實力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的消費。因此,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研究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培養他們正確的消費觀並引導其最終走向健康消費成為了各大高校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次調查以XX大學為例,通過校園網及校園隨機發放問卷的形式對在校大學生月消費狀況進行調查。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對象為管理學院共90名學生,其中07級28人,08級30人,09級32人。男女比例基本上做到1:2

2、調查方法:本次調查採用以問卷調查為主,個人訪談為輔的形式。問卷調查採用分層抽樣的方式,按照人數隨機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共收回問卷93份,其中有效問卷90份。回收率93%,有效率90%。對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訪談。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支出數額基本合理,但月消費總額差距較大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月消費支出總額在700元~1000元的學生佔64.33%,700元以下的佔9.45%,1000元以上的佔26.22%。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月消費支出總額為700元~1000元之間,處於較合理的範圍內。

但是,消費支出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據調查,最高月消費總額約為最低月消費總額的4倍。由此可見差距之大。同時地區之間的差異對月消費支出有一定的影響。來自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學生的月消費支出要比來自河南、內蒙古等二線城市的學生的月消費支出高。

2、消費結構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因素

在月消費支出中,飲食支出佔64.7%,服飾支出佔11.6%,娛樂支出佔6.4%,通訊支出佔4.2%,外出就餐和請同學吃飯支出佔5.3%,網絡支出佔4%,讀書支出佔2%,其他支出佔1.8%。由此看來,飲食支出佔主要部分,而其他支出如服飾、聚會、娛樂、通訊、外出就餐等支出佔次要部分,這種消費結構基本上處於合理水平。

但是,其中存在者不合理因素。除了飲食支出,娛樂支出和外出就餐支出較大,網絡支出和通訊支出次之,而讀書支出較少。這表明我們大學生的娛樂網絡等活動較多,而對於讀書的支出則大部分集中在課外輔導班上,自己主動去買書、讀書的支出少之又少。這一方面説明我們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交方面的需要,更加註重社交活動;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們大學生越來越不重視學習和讀書,而把過多的時間放在上網和娛樂上。同時過多通過課外補習班來促使自己學習知識,使得大學生自學能力逐漸下降。

3、遊玩、戀愛支出呈增長趨勢

近年來,隨着我國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世博會的召開,以及大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旅遊景點的增多,使得大學生在旅遊這方面的消費有了需求。據調查,大學生一般每半年會出遊一次,大部分為集體出遊或者與兩三個好朋友通行。大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追求新潮和刺激。另外,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48%正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談戀愛的費用為300元~500元,佔他們月消費總額的一半多。對於學生來説,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消費。

4、性別間呈現消費差距

調查結果顯示,女生支出普遍多於男生支出。在建立和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進行娛樂和網絡活動上,男生的開支要比女生多;而在外表裝飾和形象包裝上,女生要略勝一籌。而且女生的盲目消費要多於男生。對於處於戀愛中的情侶來説,男生用於戀愛消費的支出要大於女生。

5、經濟來源以家庭供給為主

據調查,大部分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為家庭提供。只有3%的學生通過助學貸款來獲得資金,且這些大學生都為貧困生。而貧困生對於兼職的渴望程度要高於一般的學生,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由此可見,貧困生比普通學生更有從社會中鍛鍊自己並早日融入社會的意識。這也説明大部分大學生對於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意識還很薄弱。

6、超前的消費形式悄然成風

調查顯示,將近35%的大學生喜歡用信用卡進行消費。由此可見,一些超前的消費形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正逐漸成為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形式,而一些校園卡、銀行卡和信用卡等將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需品。使用信用卡的超前消費形式正逐漸悄然成風。

7、其它

旅遊在大學生消費娛樂項目佔有一定比例,但因費用較高,平均每人一年一次左右,其實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以及合適的價位同學們還是很願意去旅遊的。同時去快餐店的次數也是平均每人一月1~2次。

三、結論與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符合社會的發展潮流

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等方面的消費支出較多,顯然大學生圈子已經成了一個社會中“小社會”,更多的大學生更加註重社交和建立人際關係。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較早地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也深受大學生的喜歡。可見,大學生在經濟上大部分雖然沒有跟上社會,但是其消費意識已經和社會發展同步。

2、大學生消費種類及方式呈現多樣化

大學生除了飲食支出外,還有諸如服飾、通訊、娛樂、網絡等支出,而且一些大學生通過淘寶網等方式來買各種東西,如MP3、數碼相機等,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種類以及消費方式正在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3、大學生消費以及消費結構具有一定的非理性

雖然大學生月消費總額和消費結構基本合理,但是差距還很大,結構仍存在不合理因素。由於大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而且其自主消費經驗較少,自控能力不強,容易造成不理性消費。

4、戀愛費、遊玩費支出過高

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許多大學生為了穩固愛情而付出大量的“戀愛費”,並導致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情況時常存在。另外,許多大學生喜歡旅遊,並花費大量“遊玩費”,認為這是在不斷增長知識,大量投入是值得的。這些不合理的消費會導致一種不正確的價值觀,容易讓大學生認為愛情和知識是用錢堆起來的,並且導致大學生不重視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本末倒置。因此過高的“戀愛費”和“遊玩費”應該受到制止。

5、讀書支出較少

這反映了當今大學生不愛讀書的狀況。大學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最後一站,因此更多的大學生把社交和人際關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調查中,一些大學生經常因為社團、娛樂、網絡等活動而逃課、不學習,從而導致大量掛科。經常忙於活動而忘記作業和上課,導致大學生思維上沒有得到鍛鍊,不會思考。這種情形令人擔憂。

6、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仍十分薄弱,計劃、理財和儲蓄意識應增強調查中,大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現在的消費構成很不合理,但是極少的大學生有計劃自己消費的意識,他們大多會盲目地追隨校園的消費潮流,而缺乏自主判斷意識,經常不知不覺超出了預算。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理財意識和儲蓄習慣

7、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

(1)價格與質量:注入現代內涵

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質量的影響作用是明顯的。大學生對所購商品的質量與價格的重視,使他們的消費方式注入了現代消費的內涵,即注重理性與科學。

(2)品牌與廣告:突破現代框架

品牌與廣告體現的主要不再是客體的物質性,而是通過一個商品符號來體現象徵性和理想性。此外,商品的包裝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多數同學肯定了其重要性。但大學生消費經驗不足、消費心理不成熟,盲從輕信極易上當受騙。

(3)流行與時尚: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據調研表明: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而在國外,孩子16歲後父母就不再是他們經濟的主要來源,這種做法對孩子日後獨立成長必將產生積極作用。沒有嘗過賺錢的辛苦,卻享受着金錢帶來的滿足感。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花起錢來更是大手大腳,他們的行為會對貧困學生產生一定壓力。因為那些家庭條件不寬裕的學生要和他們交往勢必也要多花錢,因此也就不願和他們交往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隔閡。久而久之,會對一些學生的心理及個性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一些學生的家境並不怎麼寬裕,也打腫臉充胖子,拿“錢”包裝自己。在節約成為難以啟齒的話題時,我們在此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僅僅因為我們愛我們的父母且珍惜他們的勞動,更是為了將來獨立生活做好積極準備。花錢前的考慮及統籌安排應得到我們充分的重視。一位男生説:“本來月初時計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學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難控制消費金額了,自己也是處於無奈才透支下個月的生活費的。”另一位同學這樣反映道:“書太貴了,有時看到好書就買了,然後超支在所難免。”更有人説:“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來,客觀因素也的確,影響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

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學生的消費。流行以金錢作為基礎,面子更使一些大學生喪失了管理金錢的能力,幾乎沒有人能逃脱此等命運,為什麼錢字頭上沒有以把刀,讓我們看清其中的厲害關係呢?

於是乎,當老教授陶醉於遠古詩歌中時,此起彼伏的鈴聲將悠遠的意境打得七零八落。於是乎,一天發四百條短信息,快餐時代的愛情變得更為赤裸而張狂。於是乎,如何從網上下載流行音樂成了機友們最熱衷的談資。於是乎,白花花的銀子在一聲聲“哈羅”與“拜拜”之間“恰似一江春水相東流”。一月300多元的通話費是小case,有的甚至達到四位數。

可是手機在他們的生活中真的如此不可或缺嗎?手提電話的作用説到底就是讓想找到你的人隨時隨地地找到你。而提起電話最常聞的一句卻是“喂,你在幹什麼?”這種情況下,手機發揮的是隨時隨地聯絡感情的作用。手機的安置也有講究:藏着不如彆着,彆着不如掛着。有心直口快者説得明白:“買了就為給別人看的,要不花那冤枉錢幹嗎。”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又充當了時尚的裝飾品。

據心理專家分析,手機以及戀愛消費受示範效應和攀比心理影響較大,但主要還由大學生在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中的特殊定位決定。要解決大學生依附於家庭的特殊消費過高的問題,不僅需要對大學生加強教育,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大學生調查報告6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信息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於人類,尤其是對於我們大學生羣體,網絡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學生作為信息時代最積極最活躍的人羣,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主要用户。一方面,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着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正如有大學生言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正是弄潮兒。”這智慧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長的一代,將成為明天中國網絡事業和教育事業的推進者,今天的幾句建議,就有可能是明天網絡發展和教學管理的方向。因此本次調查報告關注的正是這羣精英,關注的正是這羣精英的成長成才和他們與互聯網的相關問題。

二、調查對象

由於受人力資源限制,本次調查主要集中於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學生。學生的分佈情況為:大一15人;大二30人;大三10人;大四9人。

三、調查數據分析

調查表明,大學生上網率為84%。網齡小於1年、1年—3年、3年—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別為上網學生的43%、51%、2%和4%,每週上網時數小於5、5—10、10—15和大於15小時者分別為77%、13%、6%和4%,上網地點在家中、校內、網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別為11%、38%、71%和2%。38%的學生每個月都在50—100元,幾乎佔了生活費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僅有18%,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很重視上網的。有6%的學生上網費用在100元以上,幾乎天天都在網吧。對於這麼高的網費的來源零花錢佔到了76%,還有2%的同學是跟同學來借錢上網的,那些借錢上網的同學應該好好反省了,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使用上,上網就佔到了很大的比例。據調查,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網的時間在4—10小時佔44%,週末或節假日中10小時以下的最多佔38%,從這點可以看出在節假日學生還是選擇出去和同學旅遊或者回家等,而在平時的工作日大家都把這些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因為上網具有臨時性,不需要有很多的準備。

每天上網時間分為白天上,還有就是晚上通宵上網了,通宵上相對比較便宜。但是通宵上網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容易讓人神經迷亂,認為可以偶然通宵上網的佔68%,堅決反對和很贊同的都一樣佔16%。學生不但是為了省錢來通宵上,而且通宵可以調節人的生活,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樂意偶爾去的。現在網絡遊戲非常盛行,對於遊戲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雖然很多人沉迷於網絡遊戲,甚至不可自拔。但是遊戲畢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和開心的一面,所以自制力不好的學生最好不要去玩網絡遊戲,一旦上癮後果就嚴重了。通過調查40%的人認為可以適當去玩,26%的人認為網絡遊戲毫無意義不應該去玩。但是一般的喜歡上網的人都玩網遊,因為其他事情不可能佔用很長時間的。所以大學生的平時課餘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後學習看書的時間太少,網絡對學生學習影響很大。

除了網遊,學生上網的目的還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是查找學習資料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5%,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絡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絡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閲讀新聞只有24%,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這個調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問題存在這幾點不足:

第一,既影響身體健康,又費錢。上網的環境以及網費的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小時兩塊,一般人一次上網都要5塊錢以上。要是喜歡上網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網費,網吧的空氣容易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不習慣出現歐土等異常反映。

第二,影響學習成績。由於大學生的課程比較鬆,課餘時間上網的較多,所以課後複習這一工作作的不夠,一旦沉迷網絡成績可能是一落千丈,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害處。

第三,網絡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麼。只喜歡玩遊戲,聊天交友這類。所以學生在對網絡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的。很少人知道發賀卡,電子郵件等一些網絡常用的工具。對網絡知識瞭解更少,更不要説黑客技術等。

第四,隨意性大。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意性。都沒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麼的。

對此,我們的老師還有學生自己要進行反省,學校進行宣傳網絡科學知識,以及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有錯誤使用網絡所帶來的後果。正確引導我們學生使用正確網絡資源,讓我們走在網絡知識的前沿,不斷的增加就業信息和其他相關知識。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應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網絡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可以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紛繁的現象背後,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來看待網絡。

大學生調查報告7

在父母的資助下拼搏學業,還尚無經濟收入的大學生,在不斷出現的外界新事物的影響下,其消費觀念逐漸轉變,這催生了當代大學生消費慾望的激增。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是如何消費的?他們持有怎麼樣的消費觀念呢?為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我們對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一些調查研究。

一、主要研究分析分為以下四方面:

1、經濟來源。

2、消費金額及支出範圍。

3、購買商品的態度。

4、計劃消費。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統計,88.6%的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完全來自於父母,只有不到2%的大學生依靠自己。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自食其力,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樑和未來,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大學生去建設、開闢,因此,我們應儘早自立,自己用雙手去創造財富,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教育他兒子,讓他兒子18歲以後就依靠自己賺錢來養活自己,自己買飯吃,並且其子已經買到車,一切都靠自己的雙手!我們並不比他兒子小,可是試想,假如沒有了我們的父母,我們會怎樣。是讓自己憑藉勤勞的雙手和發達的大腦努力工作創造財富,為祖國做貢獻?還是離了父母就不能生活,讓自己成為社會的負擔?道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任何一個有進取心得大學生都會選擇第一種生活方式,雖然這條道路上佈滿荊棘!

我們再試着從父母的角度分析。家長含辛茹苦把兒女養育成人,日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承認,為社會做貢獻,看到兒女能幸福美滿是他們最大的欣慰。因此,為了讓父母額頭上的皺紋少一些,為了讓他們頭上的白髮不再增多,讓他們省心,我們大學生沒有理由不自己動手,或者説不全依靠父母。正如那句話所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同時,儘早融入社會可以讓我們當代大學生更好地瞭解社會,深入社會,獲取一定的社會經驗,從而在以後少走彎路,另外,如果可能我們當代大學生應儘可能地為父母減輕負擔,我想,父母一定會為他們懂事的兒女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從更大的社會角度上分析,我們自己賺錢可以為國家減少不必要的税務開支,讓更多的錢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做到錢盡其用,也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

二、正常消費金額及支出範圍

由調查分析得出,一個普通大學生月正常消費為500——800元,主要支出為伙食費,佔了總費用的60%——70%。下面是對部分支出開銷的評價。

幾乎每個同學每月都有100——200元是自由支配的,經分析,只有不足10%的同學在學習方面用了10%的自由支出。而且還是一些專業必備的學習用具。由此可見,在一定程度上,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還不是很強。另一方面的同學主要支出為買衣服,因為此次調查的主要是男生,出現這個情況有些出乎意料,而且買衣服主要是由於個人的攀比心理,而且在東西時不太考慮其購買物是否實用,甚至有些東西買回來就沒有怎麼用過。

除外,在同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借錢消費。優勢,迴應為一些較貴重的物品而透支財政,由此就拆東牆補西牆,以借來的錢補這個空子,下個月又省錢來補上月的錢,導致剛還上又借,再還再借的惡性循環,這主要因同學們很少計劃理財,下一點會着重講。由此上可看出,當代大學生在消費支出方面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且發展趨勢趨向壞一面。

三、計劃消費。

在調查分析中發現,當代大學生缺乏計劃理財消費的習慣,從而導致“借錢消費”惡性循還,同時,還有一些人對於理財根本沒有考慮過,即使支出很少,但也糊里糊塗不知將錢花哪了,該怎麼花。

同樣一樣工資的兩人,會計劃理財的幾年內可能就會買上汽車等,而不會理財的,可能只能淪為“月光族”。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的新主人,理應學會計劃理財消費。一人不會一家窮;一羣不會,國家窮。計劃理財消費無非將一月的消費支出列一列,分析一下哪些可省哪些必須,從而就可輕鬆最大限度的用錢,花得明白踏實,為下個月計劃一下支出,心裏有數,豈不是樂事一件!

四、購買商品的態度

對於自己喜歡的商品的態度,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大學生主要持以下觀點:50%的大學生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商品,價格合理便會購買,40%的人認為他會慎重考慮後再購買,還剩下10%的人則不管多貴都買或者不買,從這些數據可以不難發現。首先,大學生活經濟實力不是很強,而且大部分學會合理的選擇消費,因為只有少部分人會購買很貴的商品,這部分人包括家庭經濟寬裕的大學生和家庭經濟不寬裕但大膽消費的大學生,其次,大學生消費時較為合理也偏向理性。從對待商品的態度可以看出:看到商品時,40%的大學生會謹慎考慮再買。大學生消費趨於理性,大學生能認識到自己作為學生消費應該節約、體貼父母,減輕爸媽的經濟負擔,這一方面值得發展和表揚的,然後,對於較貴商品的承受能力,大多數學生不選擇貴的商品,從中可以得知:當代大多數學生當代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有很多來自農村、偏遠山區的,他們的經濟實力較差。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大學生消費比較適度,既無太保守也非很大膽。從40%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學生面對的消費商品的態度比較樂觀。雖然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他們向消費是趨於理性的。

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遠離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作為大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應時刻以學習為主,更心靈美才是最真實的美,華美昂貴的外衣掩蓋不了醜陋平庸的內心,破舊衣服也遮蔽不了高尚的品質。所以我提倡大學生消費時不攀比,不盲目追求名牌。要對社會上的新興事物要學會辨別,增強消費意識,提高自主消費能力。

因此,大學消費商品的態度:40%趨於適度,50%較理性,還有10%較為大膽和相當保守,但總體消費趨於樂觀,對商品較為熱愛,喜歡購物。

針對以上指出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儘早學會自立,減輕家庭負擔,同時也鍛鍊自己。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即適度、合理、綠色消費,同時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3、加強辨別能力,不輕易受虛假廣告的誘惑,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4、計劃理性消費,掌握自己的財富主動權。

5、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學會節約。

望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從中受益,為自己人生鋪設一條光明大道!

大學生調查報告8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的激烈競爭,近年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出現了很多新動向,在社會實踐的目的、組織、時間、內容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多學生針對社會實踐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偏好不同,對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程度認識不同。面對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加上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精神,讓學生正確面對社會現實,引導學生觀念;更深入有效地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何激勵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何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更好條件並提供優質服務等諸多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我們將就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為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一定參考。

一、調查概況

為了瞭解本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狀況,瞭解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意見,態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適應當今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的對象為西南政法大學全體學生。此次調查對象,我們根據年級、性別、專業劃分出了三個維度進行具體的調查。10級的學生比例為34%,09級的學生比例為30%,08級學生的比例為20%,07級學生的比例為16%左右。男生佔43%左右,女生佔57%左右。法學專業學生佔48%左右,管理學專業佔11%左右,經濟學專業展13%左右,刑偵專業佔10%左右,新聞學專業佔6%左右,語言學專業佔6%左右,政治學專業佔8%左右。

二、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採取的是系統抽樣方法,以全校學生所住宿舍號為樣本,抽取1518個宿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此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以訪談為輔。此次調查問卷一共1518份,收回13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244份,有效回收率為82%左右;此次訪談隨機抽取了15個訪談對象。

三、調查時間:

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四、調查內容

1.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情況,包括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態度、意見和看法,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和內容,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的場所取向等。(此次問卷調查我們一共設計了15個問題)

2.訪談主要調查了一下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實踐工作、實踐困難、實踐目的、對實踐的態度、意見、看法。

五、調查説明

1.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在調查的實際狀況中,有一部分拒訪和不在宿舍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宿舍是輔導員辦公室,由此導致我們的樣本有小幅度減少。

2.此次數據統計,我們採取了控制變量法(年級)進行統計,因此我們的調查結果也將以年級為標準進行説明。

3.此次調查,我們是面向廣大會員徵召調查員和統計員,由於一部分調查員對問卷調查和統計並非十分了解,是本次調查的不足之處。

六、調查結果

(一)問卷調查結果: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來看,其中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佔四分之三左右,28%(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的必要性來看,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非常有必要參加社會實踐,那是必修課;也有較大一部分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值得嘗試一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沒必要的或者是抱着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來看,各大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社會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較大部分的同學是為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突出表現在09級和08級。這説明大學生都很自然地把參加社會實踐和就業、社會接觸聯繫在一起了。同時,各年級大約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掙取零花錢。當然為就業做準備更是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目的之一,這方面突出表現在08級和07級。還有一大部分同學是為了增長見識、廣交朋友。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途徑來看,各年級有超過一半的人數會選擇學校的途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對周圍環境不熟悉,因此對學校的依賴比較大。還有大部分同學會選擇自己找,只有較少的同學會選擇廣告和就業中介的途徑。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強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和內容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實踐內容,只有較少數的同學不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內容。其中以兼職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63%、67%、70%、71%;以主題調研作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4%、29%、33%、40%;以參觀交流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8%、33%、40%、36%;以自主創業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1%、22%、25%、21%;還有一小部分會採用其他形式。

參加社會實踐)居多數。選擇政府機關、學校、公益性組織作為自己的實習單位的大一、大二的同學相差不大,但是大三、大四的同學此時則偏向於選擇政府機關作為自己的實踐單位。這可能與大學生的專業聯繫比較大。

從大學生選擇實踐地點來看,絕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在商業區附近和學校附近,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居民區附近,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其他地點參加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選擇來看,選擇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的同學佔絕大多數,也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課餘實踐和週末進行社會實踐,還有較少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節日進行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來看,參加不到一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的比例分佈依次為8%、7%、4%、21%;參加天數在1—15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分佈依次為33%、43%、37%、36%;參加天數在16—30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14%、18%、26%、27%;參加社會實踐天數在30天以上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8%、11%、19%、26%,這則數據顯示個年級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集中在1—15天左右,而大三、大四的同學可能是因為課程比較少的緣故,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明顯大於大一、大二的同學。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困難來看,聯繫合適的實踐單位是各大年級同學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最大困難,由此我們可以多在聯繫實踐單位方面對大學生加以幫助;同時各年級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學認為在確定實踐項目方面比較困難,這種情況突出表現在08、07級;而認為在組織實踐團隊、資金投入、政策保障方面還需加大力度的同學10級佔21%左右,09級佔27%左右,08級佔35%左右,07級佔30%左右。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來看,極大一部分同學認為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間太短,無法真正進入角色;較大一部分同學認為相關的組織管理有待提高,活動不務實,形式主義較強,沒有什麼創新性。

當涉及到學校可以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同學希望學校應該多為大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機會,聯繫實踐單位;也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講座)進行正確引導;還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訪談調查結果:

據此次訪談結果顯示:接受訪談對象都有過參加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還有極個別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他們通常會選擇在寒暑假、週末、節假日參加一些兼職、支教、實習、三下鄉活動之類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了解訪談對象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他們大部分是為了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為參加工作做準備。也有少部分人是為了掙零花錢補貼家用。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所遇困難的瞭解,

主要有兼職機會少、交通不便等客觀困難,也有受訪者個人毅力不夠、缺乏耐心等主觀因素。不過在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受訪者都不瞭解或是不太瞭解。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的看法的瞭解,我們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很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並希望以此鍛鍊自己的能力。

七、調查建議

1.學校多為廣大同學聯繫合適的實踐單位,以疏通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渠道。

a.學校可以與各大商場建立合作關係,為其提供兼職人員,商場為學生提供兼職機會,做一些節假日促銷、銷售類的工作。

b.學校可以根據廣大學生的專業訴求,提供一些對口的實習單位。比如為法學專業的同學聯繫律師事務所,為管理專業的同學聯繫企事業單位等。

2.學校能夠開設相關方面的課程,舉行相關方面的講座,進行正確的理論引導。

a.學校可以開設關於大學生實踐方面的指導課程,讓同學打好理論基礎。

b.學校可以邀請一些知名企業的領袖現身説法,分享走向成功的社會實戰經驗。

3.學校能加大在組織和管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投入和支持。

a.學校可以在財力上加大對大學生參加實踐的投入和支持,並制定成文的管理制度。

b.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大學生實踐管理機構,對有意願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登記註冊管理。

c.學校應該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提供相關的證明。

4.大學生也要加強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能力鍛鍊與培養。

a.學生本身應該在夯實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對實踐能力的鍛鍊。

b.學生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便找到對口的實習機會。

大學生調查報告9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有75%以上都有過兼職經歷,全國百萬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而同時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騙取中介費用。行走在寧靜大學校園,你一定能夠看到牆壁上、宣傳板上、櫥窗內形形色色的廣告,是機會還是誘惑?面對急聘、招募、家教信息我們該何去何從?為此本刊聯合南農學通社記者團就大學生兼職狀況做了一次廣泛的問卷與網絡調查。

此次調查我們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1份,有效率達85.5%。網絡問卷瀏覽量將近1000,在各高校論壇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對廣大想做或已經在做兼職的同學有所幫助。

男生兼職多半為鍛鍊自己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説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着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為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數據是41.5%。

男生中為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為賺錢的佔了大半。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為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為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着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數據,記者發現裏面隱藏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數據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為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家教和勤工助學最有保障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為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數據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大學生調查報告10

一、調查背景

大學是社會人才的主要輸出地,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備受社會關注,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如何關係到一個學校的聲譽,也關係到一個大學生將來的就業狀況和對社會的貢獻程度。目前,我院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小,課餘時間充足,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課外時間,大學生的讀書狀況、消費狀況、參加社團狀況、戀愛狀況等如何,是我們這次調查和關注的問題。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目的在於通過對大學生的讀書、消費、參加社團、戀愛等的調查分析,進一步的瞭解當前我院大學生讀書觀、消費觀、參加社團觀、戀愛觀,為大學生進一步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如何讀好書、談好戀愛等提出建議和對策。

三、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高職院校大學生(以我院大一、大二學生為主要的調查對象)

四、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抽樣調查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和訪問座談法

五、調查程序及流程

第一階段:確定調查主題,安排組隊人員分工。

第二階段:

(1)第一階段的任務完善

(2)根據主題設計問卷,各成員共同完成題目設計,交流修改完善調查問卷,交予老師審核。

第三階段:

(1)第二階段工作完成,整合工作成果,打印調查問卷初稿

(2)正式打印問卷,發放問卷,通過走訪自習室和宿舍,並收集問卷。

第四階段:各個成員利用專業知識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這次調查的數據處理

第五階段:將問卷進行處理信息和數據彙總,撰寫此次調查的總結和分析報告

六、學生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1)小組成員:5人組成一個調查小組,每班分成若干小組,

(2)調查時間:20xx年6月9日——6月20日(第16周、第17周)

(3)交調查報告的時間:20xx年6月24日前。

(4)對撰寫調查報告的要求:

1、調查報告文字不能少於20xx字

2、調查報告需要用A4紙統一打印,裝訂成冊

3、調查報告需要有單獨的封面,在封面上要寫明以下事項:調查題目,調查組成員姓名、分工、班級、學號及時間等

4、調查報告後面要附上本組設計的調查問卷

(4)本次社會調查活動是我院大一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課外實踐活動,所有學生必須參加,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學生,計4節實踐課學時。

七、老師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1、必須認真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本次課外社會實踐活動,

2、必須認真指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撰寫調查報告,

3、必須對學生調查報告進行批閲打分,在7月3號完成,批閲後,調查報告統一裝訂,上交思政部資料室保存。

4、本次社會調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每班計算4個課時工作量,沒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務的,不能計算工作量。

八、調查題目(可以從中任選一個調查題目)

1、大學生課餘時間安排的調查與分析

2、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與分析

3、大學生讀書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4、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5、大學生社區服務(或參加學院社團)的調查與分析

大學生調查報告11

從古至今,書籍一直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從最早的圖形文字記載到後來的甲骨文、竹簡,那時的書籍因價值昂貴,做工考究細緻,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書籍都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的奢侈品。直到東漢時期,蔡倫造出了紙,印刷術被髮明,書本才被大量印刷,書籍、知識才被更好的傳播,也因為書籍的價格更平民化,儲存攜帶更便捷,書籍得以大量推廣,成為了一個民族知識乃至精神的載體。而到了21世紀,因特網的發展打破了這一定律。網絡小説、電子書開始暢行。人們的閲讀習慣也得以很大程度的改變。

而在閲讀書籍來源方面,從最初的書店購買,到日益健全的公共圖書借用系統,再到現在的電子書、網上書城,隨着時代的發展變遷,讀者書籍的來源更加豐富多樣化。

當今的大學生,在課內接觸了很多專業課本,這跟能力專業技能相關。而在課外閲讀方面,年輕人的口味十分難捉摸。我們小組本次的調查就想了解天津市大學生在課外讀物方面的情況。

調查內容:天津市大學生課外閲讀的時間、閲讀量、閲讀偏好和原因、影響閲讀的因素、課外閲讀的途徑等情況。

調查對象: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對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採取紙質問卷調查方式來了解其外閲讀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9-10日

問卷發放與回收情況:共發放調查問卷60份,回收調查問卷60份。

一、調查結果及現狀

1.課外閲讀的時間

43.3%的同學每天閲讀1小時以下,28.3%的同學每天閲讀1-2小時,16.7%的同學每天閲讀2-4小時,11.7%的同學每天閲讀4小時以上。

2.課外閲讀喜歡哪方面的內容

46.3%的同學喜歡閲讀休閒娛樂方面的書籍,25.3%的同學喜歡閲讀課外的專業用書,19.7%的同學喜歡閲讀文學經典,8.7%的同學喜歡閲讀科普讀物。

3.選擇一本課外書籍的主要原因

33%的同學看重作者知名度,46%的同學看重內容可讀性,3%的同學選擇書籍或封面設計比較吸引人,10%的同學是他人推薦,6%則喜歡看在同類書籍中比較著名的書籍,2%的同學選擇了其它。

4.閲讀方式

46%的'同學會圈圈點點寫批註,13%則會只看不做任何記號,35%會摘抄有益的段落和句子,1%的同學會寫讀後感,5%為其他。

5.對自己的閲讀量滿意與否

51%的同學對自己的閲讀量不滿意並表示沒有閒暇時間看書。26%的同學表示對自己的閲讀量感覺一般。20%的同學對自己的閲讀量比較滿意。3%的同學對自己的閲讀量非常滿意。

6.獲得書籍途徑

69%的同學喜歡網上看書,11%的同學選擇在圖書館閲覽,16%的同學去書店買書看,4%的同學表示從不看書。

7.是否有閲讀計劃

28%的同學有閲讀計劃,按計劃有規律的讀書。21%的同學有一定的計劃。47%的同學表示沒有計劃隨便看。而有4%的同學選擇從不閲讀。

8.大學生對待課外閲讀的態度

34%的同學表示應該多讀課外書拓寬知識。41%的同學表示應該適當讀些課外書。23%的同學表示讀不讀都一樣。2%的同學表示應該少讀。

二、調查結果分析及對策

1.閲讀範圍狹窄,讀書類型結構不合理

對於喜愛的書籍類型這一問題,46.3%的同學喜歡閲讀休閒娛樂方面的書籍,25.3%的同學喜歡閲讀課外的專業用書,19.7%的同學喜歡閲讀文學經典,8.7%的同學喜歡閲讀科普讀物。由此可見,同學們的閲讀範圍主要集中在閲讀休閒娛樂方面的書籍,而對於其他方面的書籍則涉獵甚少,知識結構不完善,不利於同學們的全面發展,不利於同學們綜合素質的提升。

同學們應該多閲讀些專業的或者文學經典科普讀物,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及其文化素養。使自己全面發展,更加適應社會。

2.大學生對課外閲讀有所重視,但程度有待提高

對於課外閲讀時間的問題43.3%的同學每天閲讀1小時以下,28.3%的同學每天閲讀1-2小時,16.7%的同學每天閲讀2-4小時,11.7%的同學每天閲讀4小時以上。由此可見大學生們課外閲讀時間普遍太少,對課外閲讀不重視。

在大學校園裏,我們應該舉辦更多調動學生讀書積極性的活動,邀請風趣、博學的文學教師、抓家定期做講座,提高同學們的閲讀意識,進而提高對閲讀的重視程度。

3.讀書源於興趣,類別豐富,但方式欠妥

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閲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但這也許會忽視書用於提升自我修養,提高自我能力的價值;時尚休閒類書籍佔大學生閲讀書籍的主流,豐富了緊張忙碌的學習很多同學只追求了閲讀速度,忽視了高效,沒有仔細體味、領悟作者的思想內涵。在日後的閲讀中,我們還是應該養成記筆記、細品味、勤交流的好習慣,提高每本書籍的閲讀效果。

圖書館是學生讀書的最佳場所。圖書館是書的海洋,知識的殿堂,同時也是提升修養、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圖書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開放性功能。為了讓學生在圖書館中的閲讀收穫最大,學校應該不斷豐富圖書館的書目種類,增加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嚴格圖書館的借閲制度。使學生在這裏得到詩意的棲居,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

4.理性思維淡化讀書目的的功利性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大學生讀書目的越來越實際。但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的讀書目的開始改變,我們應該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急躁,多一份修身養性的從容。大學生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與就業,完善自我,得到精神享受也是大學生們所喜聞樂見的。這種改變是當代大學生理智的體現,更是大學生在進行了人生思考與自我認識後得到的結果。

5.閲讀渠道多樣

在“你所讀書的來源”問題上有69%的同學喜歡網上看書,11%的同學選擇在圖書館閲覽,16%的同學去書店買書看,4%的同學表示從不看書。這一數字説明,由於電子書的方便易攜帶,極其便宜甚至免費閲讀,越來越多的同學願意選擇這一方式閲讀;而圖書館是大學生閲讀的主要渠道,對大學生擴大閲讀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從結果中也明顯地發現電子閲讀越來越成為大學生閲讀不可忽視的媒介。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讀物的出現已經開始挑戰傳統的紙質書籍,並悄然改變大學生的閲讀方式。

網絡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都為電子閲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相比於紙質閲讀,電子閲讀不但價格便宜,而且易於檢索與互動。電子書可全文檢索,作者與讀者能透過網路互動。電子閲讀日趨多元化,多媒體可供閲讀的平台越來越多源化,電子書內容亦呈現多媒體影音資料。使讀者能同時進行視聽享受。當代大學生越來越趨向使用電子閲讀,是他們閲讀方式的轉變,也是大學生與時俱進的體現。

6.網絡和休閒娛樂擠佔了大部分讀書時間。

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休閒娛樂活動的多樣化,使得大學生們不再滿足象牙塔裏單調的讀書生活,他們的業餘時間被各種娛樂活動所佔據。如今的娛樂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如網上聊天、網絡遊戲、KTV、電影、旅遊等等。除此之外,大學校園中的人際交往也日益豐富,男女朋友、各種老鄉會、學生社團活動層出不窮,這讓剛剛從高壓式應試教育禁錮中掙脱出來的大學生們眼前一亮,不覺陶醉其間、樂此不疲,如此一來,閲讀時間更為大大減少。

如今,大學校園裏的社團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頻繁的社團活動佔用了學生很多課餘時間,使他們用於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如果學校也能組織一些讀書方面的社團活動,這對大學生的閲讀生活無疑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如定期開展讀書競賽活動、讀書彙報會、讀書演講會等,這樣就會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讀書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同時也讓他們在活動和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閲讀的質量和閲讀的效果。久而久之,積極健康的閲讀活動自然成了引領學生人生導向的主陣地,在學校德育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結論

近年來,隨着大學課程的增加和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通過調查,使我們看到當前天津市大學生課外閲讀中存在着一些明顯的不足,大學生閲讀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這與我們建設和諧校園是不相符合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涵養性情,陶冶情操,培養直麪人生的心態,形成成熟的性格。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外閲讀更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當代大學生的讀書現狀應該引起每一個人的關注,閲讀更應該成為一種全社會的行為,除了學校和學生,社會也有責任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形成一個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的濃郁的讀書氛圍。相信通過多方面的合作,當代大學生的課外閲讀現狀會向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12

時下,大學生創業已成為一個時代流行的新名詞,自從我國實行大學生畢業自主擇業制度以來,大學生選擇回到小縣城或者農村自我勤勞致富,開辦屬於自我的小型企業或工廠,或幾個人合夥成立專業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進行養殖和種植業,已成為當代大學生擇業的一種時尚選擇。

筆者有幸能夠接觸和緊密聯繫他們的工作,對20xx年至20xx年時間段的我縣32名大學生創業者做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從調研中瞭解到,32名大學生中從事工業生產項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學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軌,1個公司舉債經營。從事服務業項目的有16名,有11個公司運轉正常,4個公司舉債經營、1個公司瀕將倒閉。從事手工業項目的有6人,有3個公司發展良好,1個公司舉債經營,2個公司已倒閉。從事農村種植、養殖業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經營,2家已轉行。綜上所述,32名大學生中有21名創業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成功率為65%。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失意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請失意者對再次創業暢談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結合成功企業家的一些觀點,對大學生創業的知識積累途徑、大學生創業時應規避的風險、大學生創業的優點和弊端、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等方面進行一個深入淺出的分析,期望到達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積累途徑:

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我的將來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如果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在各方面都要早作準備,要從多方面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業務和管理本事,歸結起來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過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和網絡媒介積累

大學生創業者經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異常是經過教師的講解和察看實例後,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記憶猶新,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將會受益無窮。另外,能夠針對性地到圖書館找一些關於創業理論方面的報刊和書籍進行學習,紙質媒體中的人才類、經濟類等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等。網絡媒體中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科技園、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知名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能夠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經過廣泛閲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拓展個人的思維方式、豐富個人的社會知識,提高自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經過與政、商界人士廣泛交流積累

一是大學生畢業後應多與自我創業項目所對應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如工業、農業、商業、科技、創業辦等單位。一方面深入瞭解創業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規定,諮詢大學生創業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經過他們推薦多參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辦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人脈資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場。二是經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請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創業項目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異常是初次創業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三)經過“曲線創業”積累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由於自我各方面閲歷和經驗都不夠,畢業後,先到相關的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必須的經驗和知識再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對企業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管理、公司的運作都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能夠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信息和創業知識,對企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以及加強和改善的措施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利於自我創業後舉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糾正。

總之,創業知識來自於大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實踐,只要善於學習,刻苦鑽研,總能找到施展自我才能的途徑,但在信息氾濫的社會之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二、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我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哪些是能夠控制的,哪些是不能夠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應當如何應對和化解,異常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明白的風險是什麼,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我是否有本事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少前期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只憑自我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必須會碰得頭破血流,在創業初期必須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説,大學生創業者資金較弱,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餐飲行業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搞好調研工作,其選擇的餐飲位置地段較為偏僻,又沒較廣的人脈資源和固定的客源,在開張一年半後便只能另僻門路。

(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向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研究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説,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能夠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或者申請創業富民扶持資金等融資渠道。在32個大學生創業者中,有8人因懂創業政策申請到了3至10萬元不等的創業扶持資金,在必須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

(三)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立、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感到十分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我人際交往的範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生產生物製劑的公司,其產品能夠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農作物20%的產量,應當説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沒有對產品進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羣眾對其產品沒有普遍認可和理解,沒有銷售市場,所以只得關門大吉。筆者認為,該公司應多與農業部門合作,極力推介自我的產品,如果能得到農業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相信它的創業結果會截然不一樣。

(四)管理上的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本事普遍不足,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開虛擬店鍛鍊創業本事,也能夠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在調研中發現,11名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異常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五)競爭風險

競爭在經濟社會中是必然的,如何應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研究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對於大企業來説,由於規模效益和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來説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所以,研究好如何應對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者生存的必要準備。

(六)團隊分岐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快速的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藴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到達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異常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七)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説,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所以,企業是否具有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靠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為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重要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廣闊的市場,很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核心人員的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類關鍵技術的業務人員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

(九)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的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靠他人、回本的心理等,這些意識作為一個新生企業來説都是要極力避免的。

總之,大學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我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弊端

(一)存在的優勢:

1、有“敢闖”精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期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2、有“科技”精神。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進行投資。

3、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業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載本事”較弱。

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許多大學生創業,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夢想主義,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僅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社會經驗”欠缺。

急於求成,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必須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本事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主角。

3、“夢想主義”較濃。

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而對於諸於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此刻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有多大,都是現實主義。另外,有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對於這些產品和服務,你也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才可能贏得投資。

四、對大學生創業供給社會支持的提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為此提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氛圍。

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鼓勵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共青團、青聯等青年羣眾組織和媒體要運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務實圖強”的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創業為榮、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本事。

高校要高度重視,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體系,有條件的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在高校開展與專業相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提議有關部門推出一批大企業作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區。

(三)完善創業政策,供給創業保障。

重點是針對大學生創業計劃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具有成功創業可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供給切實保障。包括提高貼息的小額貸款額度、延長償還期限;建立創業投資風險基金,緩解創業大學生創業失敗後的經濟壓力;鼓勵建立創業孵化器,鼓勵工業集聚區域建立創業孵化器,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優先進行孵化等等。

(四)建設服務平台,提高服務水平。

經過出台政策,重點支持建立專利項目代理、創業項目評估、政策法規諮詢和公司財務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務機構,彌補大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加強信息平台建設,便於大學生創業者及時獲取政策以及資金、項目、人才和市場動態等創業相關信息;建立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為大學生創業供給便捷、高效的服務。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大學生羣體具有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等特點,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為創業者並實現成功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職責。期望全社會都來鼓勵、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業,為優化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開創新的局面。

大學生調查報告13

我們大連地區的高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消費理念又是怎樣的呢?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大連地區選取了幾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對其校的大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關注大連地區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行為和結構,引導在校大學生最終走向健康消費。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羣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我們既是以此為出發點,以問卷調查及採訪等形式確定“大連市高校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與分析”為課題的社會實踐,其意義和目的在於通過對部分高校的實地調研及調查、研究、分析:

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消費與自身條件之間的聯繫”及衝突;調查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合理規劃性、理性、成熟性;

調查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和主要消費項目及消費心態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費狀況。

實地調查之後做出分析總結規劃,能夠真實反映大連市大學生消費狀況,為大學生消費提供合理的參考方案。

倡導“節約型校園文化”。當然作為調查人員的我們要從自身做起,並影響到周圍的同學。

深層次的講,通過調查並對結果的發佈,希望結果能令當代大學生髮人深省,意識到合理消費的重要性。這對形成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理財更對整個社會消費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二、問卷及採訪概況

1問卷的發放

本次問卷共發放450份,有效問卷410份,佔所有問卷的91.1%。發放時,我們以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大連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為主,隨機發放,基本上做到了男女生1:1的比例發放。

2問卷的內容

問卷內容包括消費結構和消費理念兩大部分,問題大致包括:月消費額及伙食費用、通訊及網絡費用、戀愛支出、文娛方面、儲蓄方面、購物態度和理念以及消費的自我滿意度。

3採訪的內容

採訪採取隨機的形式,與問卷的發放和填寫同時進行,隨機選取同學進行交談,內容與問卷內容相關,採訪問題大致包括家庭經濟狀況、生活費來源狀況、兼職方面、自我消費結構的評價及談談自身條件與自我消費合理性的聯繫等,問題由組員隨機提出,在交談中獲取有效信息。

三、數據統計與採訪的分析

1大學生消費結構分析

(1)大學生消費結構總體概況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總額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500以下。其中有54.07%的同學月消費集中在500—800元,23.98%集中在500元以下,而伙食費又佔總消費的74.80%。由此看來,我們身邊的大學生的消費還算合理。

(2)儲蓄方面

數據表明,37.40%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所以説大連地區的大學生儲蓄觀念並不強。

(3)生活資金來源

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不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説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大部分同學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較高,因此,再回頭看前面大額的、驚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們還要問一個問題,是不是賺得多了,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大手大腳的花錢?

(4)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53.2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消費結構比較合理,同時不合理和非常糟糕也佔到了28.86%,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數字。

綜上所述,在消費結構方面,伙食費佔去了生活費的很大一部分,有74%之多,其次是休閒娛樂和日常用品的花銷,學習費用與人情交際費用排於其後,文娛方面消費逐漸增加,大學生受社會及周圍同學的消費影響,攀比及虛榮心有滋長的苗頭,這滿足大學生作為純消費羣體的生活費狀況,有強烈的消費慾望但尚未能獲得經濟獨立所以在消費上又受到了很多的制約,消費結構是合情合理的又是滿足大連當地物價等狀況的。

2.大學生消費理念

(1)合理消費是主流

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41.46%的學生在購買商品時最注重的是價格合理,其次的是質量問題。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73.98%的大學生遇見促銷的商品只是偶爾購買,所以總體來説上大學生的消費比較理性,合理消費還是主流。

(1)時尚名牌“永葆青春”

大學生處於時代的前沿,追求新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所以我們在問卷中也提到了相關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85%。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在採訪中,有同學介紹,有的女同學為了買名牌產品,以自己的身體為代價,節食—不僅保持身體苗條而且省錢。可見大學生對時尚名牌的熱忠非同一斑。

(3)消費方式多元化

如今的大學已不再是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4)消費方式信息化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大學生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逐漸在取代現金交易,刷卡逐漸成為現代大學生主要的支付手段。

總的來説,大連地區高校大學生的消費理念符合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情況,與其他地區大學生的理念基本保持一致,力求合理消費、追求時尚名牌、消費方式多元化、消費方式信息化是我們身邊大學生共有的特徵。作為幾乎的純消費羣體,我們都希望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費,進行理性的消費,但在現實中往往又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費慾,這是我們的弊病。絕大多數的同學不會很受外界廣告的影響而大量地購買促銷產品,更重視的是商品的質量即是否耐用、價格是否合理,當然也有少部分同學購買衣物及用品時講求“稀奇有趣張揚個性”,這於家庭環境和個人的消費理念有很大的聯繫。在問及勤儉節方面時,51.22%的同學認為在一定範圍內可以提倡勤儉節約,43.50%的同學認同“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永遠不會過時”,這是欣慰的。而追求時尚品牌又永遠都是一個不老的話題,男女生裝扮方面觀念相當,有約12%的同學每月將要用去400元以上的費用來包裝自己,消費理念影響着大家消費結構安排的合理性,我們要聯繫家庭的實際情況,不攀比,不盲從,不衝動,不盲目,針對需要的、必要的進行消費,將錢花在刀刃上做到精打細算才是正確消費理念塑造的關鍵步驟。

四、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

1、消費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23.98%的同學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54.07%的同學月消費在500——800元之間,有18.70%的同學月消費在800—1200元之間,有3.25%的同學有1200元以上高消費。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現在高校校園裏,不乏這樣的“新新人類”,他們身上穿着阿迪達斯的T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着新款手機或Mp3,出入高級的娛樂場所,一個月消費5000元是常事。當然高校校園裏也不乏這樣的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100元,有的甚至去拾別的同學吃剩的饅頭或是不吃晚飯,他們的消費僅僅停留在生存這一層次。在採訪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於家庭供給、親友資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於生源來自不同地區,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學生勉強維持學業,只有月消費在800元以上者才比較自由、瀟灑,才可以衣、食、遊無憂。

一般來講,農村學生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兩個集合的交集較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及城鎮生源與農村生源在消費上的差異,更多地體現為經濟狀況良好的生源與經濟狀況困難的生源的消費差異。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一差距會逐漸縮小,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

2、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説,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3、人情交際消費愈演愈烈

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通訊手段的便捷,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同學、朋友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大學生人情消費有蔓延之勢。同學過生日、入黨提幹、比賽獲獎、評上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視為不夠人情。請客者檔次越高,被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有“人性消費”,每月的人情消費超過了100元。人情“包袱”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五、大學生消費狀況原因與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家庭薰陶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所以家庭是培養自己孩子的第一環境,要重視家庭的薰陶。

2、社會影響

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3、學校風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六、問題的應對之策

1、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

科學消費觀是指人們在正確的人生觀指導下,根據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自覺地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合理消費,以實現消費者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一種消費態度和消費觀念。當今的大學生在消費時往往比較衝動,他們缺少消費的理性,缺少消費中的算計,因而常易發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腳無端浪費等不會花錢的現象,他們敢花錢但不會花錢,缺乏理財方面的知識。因此要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在消費實踐中學會花錢,克服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腳無端浪費等毛病。另外我們認為大學可以在合適的課程中加入一些理財的內容,以指導大學生合理消費,使在校大學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費原則,吃要營養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簡單實用,行要省錢方便。引導學生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追求檔次講究攀比,更多地應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教會學生學會記賬和編制預算等。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期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往往可以受益終生。

2、社會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確立公正的市場環境

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

3、學校加強學生對消費觀念的培養,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14

調查時間

xx年x月x日

調查對象

汽車工程學院學生

調查目的:

大學生從事兼職活動在各大高校中已經十分普遍,兼職觀念已經深入大學生的內心.大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在從事兼職工作的時候往往充當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角色.為了賺錢或者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對兼職工作基本上沒有什麼選擇,一般是有工作就去做,往往不計較勞動成本的,容易受到能力,同時也可以掙一部分錢.此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初步瞭解和反映大學生兼職基本情況.

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生兼職活動的目的、從事職業、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兼職與學習的關係、家庭意見以及在兼職中遇見的障礙和困難等.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汽車工程學院共分發70份問卷,回收60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佔75%,女生佔25%.調查結果分析:

(一)、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數比例以及性別差別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0名同學中,其中有50%的同學做過兼職活動,而男生各佔絕大對數,有50%的人沒有進行過兼職活動.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比例等同於沒有的人,而且男女比例失衡.分析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和襄陽市的基本社會狀況我們可以瞭解到,可能由於社會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做兼職所佔比例不是很明顯,但是在條件極不充分的情況下,人數過半,也可以從側面説明大學生做兼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二)、兼職活動的目的對進行兼職活動的主要目的調查中,有40%的人分別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為將來工作做準備;而有45%的人是為了賺錢的,只有15%人是隨大流或者滿足好奇心而從事兼職活動的通過數據顯示大部分人從事兼職活動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少部分人以掙錢為目的的,極少數人是沒有目的性的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從事兼職活動對自己是有幫助,持肯定態度的,無論是為了提高能力還是賺錢,只有極少部分人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進行兼職活動,隨機性比較大.這也從正面反映出從事兼職活動的觀念深入人心.

(三)、從事職業的調查

1、職業類型: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0%的選擇做家教,20%選擇餐飲服務工作,20%的選擇發放傳單,25%選擇做促銷工作,5%的選擇其他類型的工作.通過上述數據可以初步得出,家教和傳單是在校大學生主要選擇的兼職工作.家教工作比較固定,比較適合大學生這種知識羣體,同時工資也比較可觀,不浪費過多的學習時間,深受大學生喜歡.但是畢竟家教工作不是很容易找到,機會不多,所以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從事促銷工作.促銷工作市面上比較多,而且工資相對較高,同時所在單位的信譽相對較好,所以更多學生選擇促銷工作.各有20%的人選擇餐飲服務和發放傳單的工作,這種工作隨即性比較大,工資相對較低,所以選擇的人相對較少,有5的人選擇其他一些類型的

2、職業與專業相關度:

在調查學生中,只有4%的同學選擇的兼職工作是與專業完全相關的,30%是完全不相關的,66%的是部分與專業相關的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在校的專業理論性比較強,在社會中實踐的機會不多,而且想要找到一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真的很困難,社會資源限制.同時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社會上的人也不會把機會給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來做的,沒有更好的機會能夠給同學們機會去實踐自己的理論知識.大部分的兼職選擇就是考慮到時間和工資的問題,很少考慮與專業的相關度.

(四)、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通過此次問卷調查,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這些數據充分説明了同學們對外出兼職還是存在很大顧慮的,往往是通過相對於比較可靠的途徑來獲取兼職信息的,很少通過一些廣告宣傳.大學生做兼職的隱患還是安全問題,通過朋友或者學校一些相對熟悉的機構,安全性比較好,可能有時也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但是機率相對於小廣告小的多.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係在上課與兼職衝突時如何選擇的調查中,有40%同學選擇上課,放棄兼職,有40%的選擇是課程的重要程度而定,只有20%的同學選擇逃課去做兼職.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學習.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能夠做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學為了兼職而放棄學習的其實我們做兼職很重要的成分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的,然後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們要合理安排我們的時間,儘量不要是自己處在兩難的境地,要敢於做出取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能力.

(六)、家長對兼職的看法在調查家長對學生做兼職的看法中,46%的家長比較支持子女在校從事兼職活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有18%的學生家長反對學生做兼職,認為學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做兼職上;而有36%的家長對子女是否做兼職不加干涉,由學生自己決定.

(七)、兼職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

1、在兼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首先就是獲取兼職信息的的障礙,在調查中共有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通過調查顯示同學們獲取兼職的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而且大部分是私人性質且專業性不強,沒有任何公共機構為想做兼職的同學提供信息及其他幫助,在這種環境中同學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取信息,而且信息的準確和真實性也不能保證這位同學們的兼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在兼職過程中還存在上當受騙的可能,而作為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更加容易受騙,同時在受騙的同時往往不能很好及時的解決問題,這也是大學生兼職的一大困難.在調查中,有26%的同學選擇與領導交涉,有7%的選擇忍氣吞聲,46%的選擇到相關部門投訴,18%的選擇直接報警,14%的會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大學生調查報告15

調查地點:

全國

調查內容:

關於中國在校大學生健康狀況的調查

調查方式:

在線調查

創辦30年的中國大學生運動會盡管越來越不被人關注,然而今天舉行的第九屆大運會新聞發佈會所傳達的一個信息卻不容人們忽視——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多項健康指標呈下降趨勢。

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第九屆大運會組委會祕書長王登峯今天在天津説:“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他説,如果普通大學生的體質沒有明顯提升,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就無從談起。

王登峯今天引述了教育部等部門自1985年以來第6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這項實施於20xx年的調研發現,相較20xx年,中國小生身體素質下滑趨勢得到遏制,但大學生身體素質卻“繼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儘管下降幅度明顯減小。

此項調研通過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握力和跑步成績等考察學生的爆發力、柔韌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發現19~22歲年齡組的學生除柔韌素質指標外,爆發力、力量、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如與20xx年相比,19~22歲城市男生、鄉村男生立定跳遠成績分別平均下降1.29、0.23釐米,10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鄉村女生立定跳遠成績分別平均下降2.72、0.92釐米,8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3.17、1.87秒。

結語:學校體育仍是教育的薄弱環節,有些地方存在着學校體育“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投入較少,體制不健全,發展不均衡,必須切實加以解決。目前全國各地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通過大運會的舉辦,達到加強高校體育工作、繁榮校園體育文化、激發大學生體育鍛煉熱情、提高大學生體質的目的。

大學生調查報告16

最近閒來無事做一報告,希望我説的對的幫我頂頂哈,不對就説出個人觀點我還重新修改報告,大學生一個時代的新名詞,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象徵。

在我們農村有一個觀點,讀一個大學,離開落後的農村,隨認現在農村發生啦很大的變化,但是傳統思想還停留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在農村有很多人都這樣認為,讀啦一個大學,多少要高人一等,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過去有工分,吃國邊,一生無憂。隨認時代變啦很多,但是這個思想多多少少還有點停留在上一輩的腦海中。認為自己的孩子只要讀啦大學就會有發展,就會賺大錢。為什麼呢,可能很多家庭並不富有,為啦佩養一個大學生把家裏得一點老本都拿光啦。以前很紅光的家庭一下就變的不那莫好,有人説不就是五六萬快錢嗎,對有些家庭來説這點錢並不算什麼,可又有多少家庭都有十幾萬呢,我看不是很多,有是有。

都是農村娃我最瞭解農村情況。有的人家送一個大學生撈空啦家底,窮他不怕,怕人家説他,你崽讀啦大學怎麼也跟我崽一樣,有人説打人不打臉,可這個話就打啦人家臉,。讀大學的崽是他家一家的驕傲,你説他可能沒關係,可你不能説他孩子謬用。可現實就是那樣,有的人就會説人家短處,(我説話比較直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我認為正確我會做出修改,謝謝大家支持),就這樣,家庭父母就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很成功,能當上高薪簇,能買車買房,可現實往往相反,社會永遠不給你夢想,老闆也是一樣,他給你開五千,你就必須跟他賺到一萬。可想而之,家庭給啦太多的壓力給你,給你背啦一個大包,你怎麼能跑的過出來早,又處事圓滑的七零後呢。現實永遠是現實,從不給你講價。你就的必須面對,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出來兩三年,以前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學生你叫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家人的不理解,外面行事的堅難,讓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白手是弄不到芝麻的。空有一腔熱情不會給你帶來成功之路。

所以很多大學生開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出路在那裏,愛上啦網絡遊戲,愛上啦上網,只有那裏才能找到自己感情的着點,憑心説,我很理解你們,在我身邊看到過很多落寞的大學生,有時也只能説兩個安慰的話。有的大學生説,家庭希望我很成功,可要成功真的很難,對前途一片迷茫。我能理解,都是農村娃,知道農村人的看發,知道他們那思想,我還是真心的提醒一個,穩打穩幹,步步為營是你們成功的保障,好高毋遠那真的是前途迷茫。有幾大的鍋就下多少米,不要過分去要求結果,用心去幹好眼前的事是你最大的成功。

大學生調查報告17

一、調查背景

隨着網絡普及,電腦成本的不斷下降,網上購物已經慢慢地從一個新鮮的事物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正在衝擊着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和思維、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優勢而逐漸深入人心。因此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以瞭解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認識和接受情況及通過對影響網購因素研究對網購未來發展做出預期。

二、調查目的

1.瞭解大學生網上購物情況;

2.瞭解影響大學生網上購物的因素;

3.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未來發展預期。

三、調查內容

1.我校大學生網購的經歷;

2.我校大學生網購的產品;

3.影響我校大學生網購的因素。

四、調查範圍及對象

安徽工業大學東校區在校大一到大四的學生

五、調查方法

(一)抽樣方案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式,隨機從大一到大四的學生中抽取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二)問卷設計

見附表一

六、經費預算

問卷打印費:0.2__00=20(元)

七、調查小組人員及規定和工作安排

(一)調查人員:劉遠仲(學號089114270)英正興(學號089114288)吳進(學號089114282)

負責人:劉遠仲

調查人員規定:1、儀表端正,穿着大方。

2、工作認真,積極負責。

3、舉止談吐得體,態度友好熱情。

4、訪員要能把握談話氣氛和方向。

(三)工作安排:(分工不嚴格,有交叉交流。)

總方案制定

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發放

資料整理

資料分析

調查報告撰寫

附表一:

關於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我們是經濟學院統計系的學生,目前正在進行一項有關我校大學生網購意向的調查,目的是瞭解我校網購情況,希望你能協助我們完成這份調查問卷。根據我國《統計法》的規定,我們將對你提供的信息嚴格保密!

非常感謝你的協助!

1、你的性別:( )

A男B女

2、你是否有過網購經歷?( )

A有B沒有

(注:若選有,回答5—11題;若選沒有,回答3—4題)

3、你沒有嘗試網上購物的原因是(可多選)( )

A上網不方便B不信任賣家怕受騙C產品質量不能保證D商品遞送不及時E售後服務沒保障F擔心支付不安全G 網購程序太複雜H沒有網購習慣I不瞭解網購

4、你未來會嘗試網上購物嗎?( )

A會B不會C不好説

5、你進行網絡購物的頻率是( )

A每天一次B每週一次C每月一次D有需要時才網上購物

6、你平均每月用於網購的消費金額是( )

A 50元以下B 50—100元C 100—200元D 200元以上E隨物品購買價格而定

7、你網購時經常購買何類產品?(可多選)( )

A服裝及鞋類B化粧品及飾品C食品D數碼產品E音像製品F點卡充值類G書籍H體育用品I車票、電影票類J其他__________

8、你選擇網購的原因(可多選)()

A節省時間B價格低廉C品種齊全D可異地購物E送貨上門F新潮時尚G朋友推薦

9、你覺得網購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可多選)( )

A商品描述不清楚B實物與看到的圖片不符C商品試用不方便D商品質量差E店主服務態度差F送貨速度慢G退貨困難H程序複雜不易操作I容易發生欺詐行為J其他__________

10、相比較而言,你更喜歡哪種購物方式?

A傳統方式B 網上購物

11、你認為網購的發展前景如何?( )

A潛力很大,會被人們接受B很難説,存在太多問題C不會有較大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18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調查目的

1、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調查方式

1、利用qq羣、人人網等通信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查閲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數據。

四、調查報告結果

1、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鈎,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裏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閲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閲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閲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脱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信息,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羣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羣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c、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難免會有碰撞的時候,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否和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意志有莫大的關聯。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調查對象有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這就使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之路上有了健全的心理準備。

(2)、客觀方面:

a、經濟基礎

現階段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相對落後,創業投資熱潮更是剛剛冒出苗頭,融資還比較困難。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優秀作品難以“紙外行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薄弱經濟基礎迫切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經濟支持。

b、外界支持

自主創業,如果脱離了外界環境,根本是獨立難行的,這就要求社會能夠營造一種氛圍,給予自主創業者的大學生們各方面的支持。以下從三方面説明:

政府:大學生自主創業並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鼓勵政策不多,大學生自主創業舉步維艱,自然難以高效率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政府全面發展其實是可以雙贏的,在這方面,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等許多外國成功的例子可以值得我們借鑑。

學校:目前校園講座的質量比較差,高校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訓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系統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改變“高智低能”人才損失的局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家庭:大學生是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成人的過度階段,對家庭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自小養成的習慣和歸屬感讓大學生對家庭的重視程度相對要高,所以,家庭的支持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c、市場信息

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很好地瞭解市場動態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邁向成功。特別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形成,處於複雜的國際市場經濟情況下,經濟的高速運轉使得信息有特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們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對創業有關信息多作溝通和交流,清楚獨特資源的優勢,明確市場目標,對特定的消費羣體和消費環境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知其所需,投其所好,從而率先打開市場大門。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精明的投資,從而一擊即中,這對於社會經驗並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説是特別重要的。

五、給希望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1、性格不合適,不必偏執

如果個人性格確實不適合進行自我創業,就不必太過強制自己進行創業,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2、行業眾多,要慎重選擇

創業千百萬不能單純的相信無論做什麼生意,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賺錢.有很多行業的生意。再努力也不來錢,這不是沒有運氣的問題,而是由整個宏觀形勢和產業結構所決定的。

3、學會與人合作

俗話説:“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活中是這樣,商場中也是這樣當今,商界戰場上硝煙四起,競爭異常激烈。想在這場上中獲勝,單靠自己的力量,恐怕誰也都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亦難成大氣候。

4、要保持不斷創新,切忌停滯不前

任何產品,都逃不脱“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變規律,最終都會被淘汰,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有錢賺,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走出舊的產品的“陷阱”,不斷擁有新產品和新項目。

大學生調查報告19

協步入大學,我們都不再是中學裏衣食住行全部都由父母來承擔的孩子,離開了家庭,應對一個人的生活,就要學着照顧自我。此刻社會的提高是無法預計和形容的,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期望,同時也揹着多重的身份站立在這個社會中,其一就是消費者。在大學裏,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對我們今後在價值觀、世界觀的構成和定位上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關注我們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洞察我們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特徵,及時培養在消費上正確的觀念和方法,成為了當代各界人士相當關注的話題。

按時所以,此次特地做了以“大學生消費觀調查”為主題的採訪調查對象是我校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我們主要以隨機採訪的方式記錄了我校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實際情景,並整理分析成文。

採訪問題設置

1.每月生活費為多少

2.主要消費項目有哪些

3.生活費的主要來源途徑

4.是否使用網絡平台貸款,如花唄,借唄等惆悵長岑長惆悵長岑長惆悵

5.平時有沒有理財的習慣?

6.對購買奢侈品的看法

主要觀點

一、理性消費是主流

在我們的周圍,有着來自不一樣地方的有着不一樣家境的同學,這在必須程度上也體現出我校學生基本具有較為理性的消費觀。在普通人羣中,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從我們的問題設置中能夠看出,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研究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一樣,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我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本事有限,大多數的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還是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這種種的現象表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整體呈理性趨勢發展。

二、攀比心理着實存在

採訪中我們發現有不少同學都開通了花唄等網上貸款服務,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攀比現象着實存在在我們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當中,個別者還較為嚴重。

在採訪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雙名牌鞋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或者買上一部電腦、相機等,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我的其他必要開支。而有的同學明明明白自我的金錢並不寬裕的時候,當自我是一個人的時候,會很注意自我的花銷,儘量節儉,可適當與同學朋友在一齊消費的時候就表現的很不一樣,出現了“大手大腳”、“浪費”、甚至是“奢侈”的現象。這些現象都能夠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構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其實人存在適度的攀比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一個現象,沒有比較,沒有發現,又怎樣會有提高呢。可是,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有個度,超過了這個適宜的度,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就如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各種例子,在他不合理性質的基礎上,往往會給我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心理行為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者還會影響深遠,波及一生。

三、消費分化兩極端嚴重

在同一個團體之中,不一樣同學的每月的生活費不盡相同,但大體維持在較為合理的範圍內,可是最低和最高的兩種消費中能夠看出,此刻的消費分化兩極端還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刻經濟體制和我們國家的居民收入現狀整體呈“貧富差距大”的局面不無關係,大學生此刻的經濟來源大多還是由父母供給,每個人的消費狀況大多都會結合自我家中情景進行適度消費,源於家庭本身就有較大的差距,隨之而來的,大學生消費整體呈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也不無道理。

四、儲蓄觀念淡薄

大多數大學生在此次調查當中反映,當月的消費狀況並不是很清楚,只是平時花該花的錢,做該做的消費,而整體共消費多少錢財,心中並無概念,同時,進行消費後記賬的同學更少,而大多數同學每次到去取錢的時候才發現錢已經不多甚至透支,而每到這種時候,就只能向家人、朋友、同學求救。在應對如何處理金錢或者生活費的時候,很少有周全合理的計劃安排。可見,大學生的儲蓄觀念仍處淡薄狀態,有待加強。

五、學生消費觀需引導

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寄送生活的時候,會採取兩種方法,一個是每月寄送定額生活費,限制孩子的花銷,一個是把錢交給孩子任其支配,待不夠用的時候再寄送。從這些現象中我們能夠發現家長對孩子的消費還是缺乏引導的,究其原因,能夠歸結到教育方法和體制上,父母不是限制孩子或者放縱孩子花錢消費,而是,父母在批評或者教導孩子的時候沒有發現引導的重要性,要試着讓孩子能夠主動的進行合理消費,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景,培養正確的消費觀。甚者,農村裏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大學裏受委屈,會砸血本會孩子購置物品,完全超出了本事範圍之外,而城市裏的家長也會放縱孩子的消費,可見,家長間也存在不一樣程度的攀比心理,而正是這些種種,造成了對大學生構成正確消費觀的障礙。

我們的提議:

1、調查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職協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堅持正確健康、勤儉節儉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期望教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脱空洞無物的説教。我們認為今後教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忙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構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大學生的理財本事

所謂理財,它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處理本事,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為此,專家提出了“財商”的説法,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能夠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本事,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本事,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本事。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資料: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本事;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本事。我們提議教師圍繞這兩方面的資料,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到達教育目的。

03、注重校風對消費的提倡

職協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方面。環境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生活在一個質樸、節儉、善修的環境當中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作出良好的行為,所以,學校要在這一方面有所提倡和側重,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發生之後,一切就會變得容易多了。在大學生實實在在存在的若干不良現象中進行深入的工作,如如何克服在消費上出現無計

大學生調查報告20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樹大大三學生的情感現狀

2、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3、當前大三學生情感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比較全面(見附)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個寢室的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對學生座談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當代大三大學情感現狀分析

1、交際困難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三學生在人際關係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往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2、壓力大

調查顯示。約有30%的大三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並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於內在衝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3、情感困惑

調查顯示,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張的學生説,“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脱。”

4、其他

調查顯示,還有12%有這樣那樣的情感困惑。

(二)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顯不同。

1、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的加強。

2、人際交往太過狹窄。

3、戀愛與情感問題比較突出。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情感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樹人大學大三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大三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已經深入到每個角落,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改革運動使中國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學校大學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畢業就失業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當代經濟浪潮中。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負擔讀大學的高額費用過高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大學教育變成大眾進程中,各地大學一味的追求高入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培養。還有,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學生和社會的脱節。

4、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也在擴大。

5、社會的影響

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社會意義重大,但伴隨着也有很多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也帶進了學校,這對學生也產生了消極不良的影響。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情感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務十分艱鉅。針對本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心理測評師、哲學碩士張小平分析説,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於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衝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衝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衝突如果存在過於強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

從現實生活來看,大學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勢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脅,也會使之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此外,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佔了很大的比重。獨生子女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鍊,心理較為脆弱,也容易引發上述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2pv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