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鄉村的調查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

“美麗鄉村”應該是環境優美、村舍整潔、經濟繁榮、民主法治、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會和諧。而“美麗鄉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是是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眾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要實現“美麗鄉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農村經濟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存在,“美麗鄉村”建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美麗鄉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建設“美麗鄉村”的意義

建設“美麗鄉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部分地區農村面貌變化相對較小,一些地方的農村還存在羣眾看不起病、農民子女上不起學、貧富差距擴大。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空話。因此,我們要通過“美麗鄉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

建設“美麗鄉村”,是在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係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更好地維護農民羣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二、海運村農村現狀

慈溪市崇壽鎮海運村村地處杭州灣跨海大橋橋頭堡——崇壽鎮最東邊,原是1958年移民新村,現有總農户數817户,總人口20xx人,19個村民小組,有耕地1427畝,20xx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0269。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6092元。農業以種植棉花、蔬菜等作物為主,大多數村民以簡單的服裝加工為主,同時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村內共有5家企業,以生產電燈、五金為主。海運村是一個市級貧困村,村年集體經濟收入55。7萬元,其中上級補助55萬元。近年來,海運村通過村莊環境、社會治安等多方面的舉措,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先後獲得了浙江省衞生村、寧波市文明村、寧波市衞生村、寧波市生態村、寧波市科普示範村、慈溪市優秀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雖然近年來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改觀,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是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大農民現實的期盼。但“美麗鄉村”建設還面臨許多困難,任重而道遠。

三、存在的問題

1、勞動力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後。廣大農村羣眾舊習俗、舊觀念束縛嚴重,思想不解放,幹部羣眾創新意識不強,不思進取,小農經濟意識色彩濃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農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難以接受新文化、新技術和新觀念,阻礙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2、組織建設不強。為官一任,造富一方,為村幹部不僅要管理一方還要做羣眾致富的引路人和帶頭人,能選出真正的村官成為廣大農民的企盼。村務公開、村民監督和幹部作風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

3、農村經濟水平低。受農業基礎、農業推廣水平等影響,農村經濟總量少,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速度緩慢,城鄉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美麗鄉村”建設乏力。

4、農村醫療衞生制度不健全。雖然合作醫療組織,參保率達到96%以上,但受報償標準較低的影響,還存在着因病返貧和看不起病的現象,再者藥品價格反映強烈,醫療衞生狀況令人堪憂。

5、村內二、三產業發展緩慢,推動力不強,不能有效吸納剩餘勞動力,增加村民的收入。

6、村社缺乏整體規劃,村莊建設零亂,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嚴重影響着村社的美觀。

四、建設“美麗鄉村”的構想

1、建設“美麗鄉村”要搞好村鎮規劃。只有抓好規劃,確保建設的科學有序,才能逐步改變村鎮建設雜亂無章、水平低下的問題,切實改善農民羣眾的生產生活環境。首先,抓好村鎮建設整體規劃,做到科學佈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體現文化內涵、保護生態環境。其次,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推行“一户一宅”,鼓勵農民拆舊建新。

2、建設“美麗鄉村”要以創建文明村鎮為先導,塑造新風貌。我們應着力整治農村環境,植樹造林,美化、淨化村容鎮貌,儘快改變農村的髒亂差現象。同時,紮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農民羣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3、建設“美麗鄉村”,要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要構築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揮公共財政職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使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4、建設“美麗鄉村”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抓主導產業促經濟發展。只有發展富民產業,使農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海運村大力發展大棚蔬菜基地、水果園、農家樂等項目,促進一、三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5、建設“美麗鄉村”應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引導農民樹立科學觀念,消除愚昧、落後的舊思想、舊觀念。應通過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幫助農民劃清科學與迷信、文明與愚昧的界限,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從根本上剷除愚昧、迷信賴以存在和蔓延的社會土壤。各部門應努力抓好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以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羣眾性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來佔領農村陣地,抵禦和消除不良文化對農村的侵襲。要狠剎封建迷信歪風,對當前小廟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風,要結合農業農村現代化教育,採取教育與懲戒並重的方法,加大打擊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鋭注意各類宗教活動在農村中的新動向,對於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動,堅決取締和制止,對於民間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職業者,應一打到底,徹底淨化農村社會風氣;並通過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和宣傳教育,使賭博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所改變。

6、建設“美麗鄉村”要有好的基層帶頭人和領導班子。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組織實施者。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建好班子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高農村幹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2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為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村振興,20xx年暑期,臨沂大學24個學院、2個校區,組建150餘支暑期“三下鄉”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鄉村田野,實地開展義務支教、科技助農、鄉村文化建設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創新支教課堂,助力鄉村教育

為豐富鄉村學生暑期生活,提升鄉村教育水平,實踐團結合專業優勢,奔赴各地開展支教活動。體育與健康學院“奧運情健康行”鄉村體育健康傳播實踐隊和“少年情·健康行·中國興”鄉村振興體育健康傳播實踐隊分別赴莒南縣團林新城社區與平邑縣桃峪村,為青少年傳播體育健康知識,開展生動有趣的營養膳食專題課堂,帶領他們進行體育運動,探尋運動樂趣。臨沂大學星光護航員支教團前往臨沂市莒南縣團林新城社區進行鄉村支教。支教團開設了生態課、手工課、美術課、音樂課等一系列特色課程。在支教團成員們的指導下,孩子們利用彩泥、舊紙杯製作出精美的擺件,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所思所想。支教團成員還將“藍曬”工藝帶到課堂上,讓孩子們體驗到傳統工藝與大自然的美。

農林科學學院成立教育振興實踐團——建設‘沂’‘莒’奪魁學習屋實踐團,在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大仕溝社區建立學習屋,實踐團成員給小朋友們測體温做登記、發放水杯、輔導作業,教小朋友唱歌、做手工、學舞蹈,針對性為中、小、幼等不同學齡階段的青少年提供高質量伴讀服務和課業輔導活動,打通鄉村振興教育提升“最後一公里”。歷史文化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走訪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與當地留守兒童聊天談心、分享成長經歷,主動承擔起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的責任,進行教育關愛。

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利用專業優勢,結合各地風俗特色,分別在新疆、河北,山東臨沂、青島、濰坊、泰安等地,走村入户,通過吟誦黨史詩詞,校正孩子鄉音方言,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

調研鄉村發展,推動科技助農

物流學院“青春向黨,沂往無前”實踐隊前往野店鎮北晏子村與全國勞動模範牛慶花交流,走訪當地村民,瞭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向、特色農產品種植及銷路等,並下地體驗,參觀蜜桃種植地,進一步調查農產品的品質、村民收入和農產品銷售狀況。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指尖青春·碼上未來”科技助農實踐團前往臨沂市蘭山區葡豐源種植家庭農場——鮮桃園深入社會實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鄉村振興助農,通過實地採訪和調查,瞭解當地的農業政策與農業技術的發展運用狀況,更好地響應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運用所學知識,為鄉村產業振興添磚加瓦。

數學與統計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結合專業知識,對臨沂朱村、濟南三澗溪村、東營楊廟社區、青島上流佳苑及大棗園社區的數字化鄉村振興展開由點到線的實地調研學習,瞭解電商直播、數字賦能雲平台、鄉村致富特色產業鏈等一系列智能化、便民化、科技化的振興途徑。醫學院“枝葉情,鄉村興”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臨沂市平邑縣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參觀考察等方式深入瞭解平邑科技創新產業園園區生產、建設的基本概況及“技術轉移中心+科研研究院+創新創業園”的新型運行模式,依託平邑縣科技創新產業園和山東茗日紅茶業有限公司金銀花種植基地,開展中藥材資源調研,積極搭建大學生中草藥項目創業就業實踐基地,深入體會科技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激活鄉村文化,建設美麗鄉村

激活鄉村文化底藴,推進鄉村文化建設。臨沂大學與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藝術學院、濟南大學聯合,共同圍繞當地特色開展了“弘揚沂蒙精神推進鄉村振興”主題牆繪活動。圖文並茂的.牆繪,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更營造了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文化的薰陶,感受精神文明建設新風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星火”發展成就觀察團走進蒙陰縣桃墟鎮安康村及百泉峪村,訪問桃木雕刻傳承人石少鬆,以實地調研的形式,探索全域綠色生態資源價值轉換路徑,打造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大學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了走進鄉村、瞭解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鄉村的重要途徑。臨沂大學作為紅色大學,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成立山東省高校首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鼓勵更多青年學生深入鄉村實踐,融入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為各地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3

【內容摘要】

正如經濟上城鄉差距很大一樣,鄉下的教育也是遠不及城市裏的。鄉下的教育硬件設施在變好,但是依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伴隨着農村税費改革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經費的緊張,師資隊伍沒有注入足夠的新鮮血液,鄉下人的觀念,本身環境等等,都制約着鄉村教育的改善。發展鄉村教育,依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

【關鍵詞】

鄉村教育,教育現狀,改善,制約因素

一、調查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世界各個國家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不同歷史階段的共同話題之一,在現代文明社會和知識經濟的語境中,教育更成為了決定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因素。在中國,農村人口占了大部分,鄉村教育自然也是國家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調查目的

我們組的人都是鄉下的孩子,都關心着自己家鄉教育的發展。藉着這次三下鄉的機會,暑假我們就鄉下教育情況展開了一次調查。希望更全面地瞭解家鄉的現在的教育狀況,為其出一點綿薄之力。

三、調查方式

通過走訪當地居民、訪問鄉下學校在教老師、實地拍攝的方式,對鄉下的學校設施、環境、教學質量,鄉下人的受教育程度進行了一次調查。以下是我們組的成員在自己家鄉通過調查得到的信息。

四、調查內容及分析

(一)、如今鄉下學校教育實況

鄉下的教育水平低。俗話説凡事要從基礎抓起,重基礎才能有更高的成就,而鄉下的孩子們基礎是不紮實的,成績不好,沒有學到教學任務規定的內容是普遍現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上,70%的學生是做不到認真聽講,甚者,吃零食,講笑話,嬉笑玩罵干擾其他同學上課的現象非常嚴重,較之往年竟然有增加的趨勢。

2.作業:70%的同學獨立完成作業的質量是非常低的,也沒有勤學好問的習慣,因此抄作業的現象較為嚴重

3.課後,80%的同學沒有科學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後也不認真完成作業,更不用説自覺的鞏固和複習

4.農村孩子的知識面窄,攝取信息的途徑少,電視是他們瞭解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孩子們看電視看得是電視劇動畫片等趣味性節目,對一些科普類的拓寬知識素養的瞭解較少。

(二)、近兩年來學校發生的一些可喜的變化

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硬件方面:現在不管是農村的國小還是國中,都在重建。有了新的教學樓,瞧,還正在建設當中的學校新的體育室學校還更新了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設備

軟件方面:中心國小李老師説:”學校現在也是把: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作為重點來抓。為了使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提高同學們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我們除了以往的每學期評“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之外,還組織我們的學生選舉“班級之星“,既對錶現好的同學給予嘉獎,也想提倡其他同學學習身邊的一些好的習慣和品質,課外活動比前幾年辦,

得多了一些,什麼歌詠比賽啊,校園文化節啊等等,

(三)、為了讓調查結果更具有説服力,我們也調查了鄰近的村子。以下是他們村子教育的一些具體情況。

1.近年來在外務工人數增加,許多人半路輟學,並且城鄉經濟水平差距拉大,生活水平高低不平,於是人源大批往縣城遷出,大批的生源流失,使得宋巷國小生數量驟然減少,雖有從幼兒園到八年級九個年級,但總人數卻只有342

2.從我諮詢的曾任地理老師孫再紅老師口中的得知,教師總人數近年也在大量減少,九個年級的老師卻只有27人。其中幼兒園中的大中小三個班卻只有2個老師擔任識字,唱歌、跳舞、娛樂等所有教程;而國小生卻只有語數外體四個科目,他們的體育活動也就只有單雙槓,盪鞦韆,跑步、打籃球等項目;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政治、歷史、化學、生物課程兩個班的老師是同一個人,另外他們的化學生物實驗也絕大部分並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從以上情況可知鄉村老師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接受學習任務單調,娛樂欠缺,進一步説明鄉村教育落後。另外由於鄉村經濟力量薄弱,老師工資低,許多老師前往省城以解決生計,剩下的現任老師都是年紀已過40歲的人許多老師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紀,但是現在又難得招到新的年輕的老師。這又使得鄉村教育水準更難得提高。

3.以前的宋巷中學變為現在的中國小綜合性學校,而之前的國小已經成了破舊的君愛製衣廠了。而現今的國小雖然有了實驗樓、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綜合樓等建築(這些本來打算擴建中學的),然而其中的實驗樓卻大部分空置,裏面只有少量的實驗裝置,宿舍樓只有部分的國中生寄住,因此宿舍樓也是大部分空置,教學樓每個班的學生也就30人左右。貌似現在國小建築越來越好,但是生源質量較差,鄉村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差,玩心較重,取得的成績大多不盡人意。

(四)、其實差異不僅存在於城鄉之間,村與村之間也有着細小的差異。

1.不僅是教學設施等硬件方面還是學生和教師素質等軟件方面,就整體來説,鄉下城裏還是沒法比的,當然個別優秀的除外。

圖(一)為縣城一所國小的照片,圖(二)為一農村國小的照片

2.規模大,經濟狀況好一些的村子,他們就更加有能力和資本向城市靠攏。他們的學校也能更好的組織學生們展開課堂內外的活動。許多鄉下學校在重建,有些大一些的村子的學校教學樓辦公樓也還不錯。

(五)、鄉下人的受教育程度

1.7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沒接收過什麼教育,只有20%的老人進過學堂。其中,男的比女的又要多些。50-70歲這一年齡段的'情況稍好一些,60%的人上過學。其中,大部分只上過國小,少部分上到了國中,更少一部分有幸讀了高中甚至大學。30-50人羣中,85%的人接受過學校的教育,而這85%中有20%的人上了大學,而且大部分是讀了師範,現在成了當地國中和縣城裏高中的教師。隨着經濟狀況的改善,30歲以下的人100%的上過學,只是分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已。

2.30歲以下的青年,學歷的高低,不僅跟家庭經濟狀況有關,跟個人自身也有很大的關係。家庭經濟狀況好一些的上國中高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偶爾也會出一兩個大學生。上學也成了農村家家户户能夠享受的,尤其是近些年“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實行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在農村上國小國中學早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有少部分人並不是那麼愛學習,提前離開學校沒有上完國中。

3.詢問了周邊的人,許多學生讀完國中便沒有選擇繼續學習,與我年齡相仿的同學許多已為人妻人夫,甚至還抱着小孩。在大學生遍地都是的今天,在農村,依然,考上大學不容易,大學生依然不常見。當然,隨着高校的大量擴招,農村學生上大學的也越來越多,只是在農村供一個大學生並不容易。

儘管農村孩子的教育已經得到政府的重視,但是農村教育落後的問題還沒有決,農村教學規模逐漸縮小,教學質量跟不上,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1.教學設施不先進,教室雖然有了多媒體,但是老師不常用,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一書一粉筆一黑板“教學模式,

2.城鄉經濟差距大,農村經濟相對落後,留不住好的尤其是年輕老師,鄉下國小的老師很多是已經在校任教多年的年齡大的老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教學觀念落後,而且在這個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時代,這些老師本身也沒有汲取很多新的知識,也就不能傳授同學們什麼除書本以外的東西。且教學方式單一,很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3.教學規模逐漸縮小。鄉下一些父母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他們願花更多的錢,想盡一切辦法的讓自己的孩子去城裏上學,接受比在農村更嚴格更先進的教育。而我們縣裏及市裏的一些好的中學,在國小升國中的時候也會到鄉下來招生,他們更會有對優秀學生的一些優惠政策來吸引各地尖子生。於是鄉下的學生尤其是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少,規模便越小,規模小便教學制度和活動便越不完善,越不完善則教學質量越不好。由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4.某些家長也不注重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在鄉下,80%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採取的是聽之任之的態度,孩子自己學的好就好,要學什麼就給他學,知道孩子的學習不好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很少過問孩子們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孩子意志薄弱,貪玩,在學校缺乏老師的嚴格要求,在家缺乏家長的科學引導,於是很多孩子從小就不愛學習,沒有好的學習習慣。

5.當今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現如今的大學生早已不是以往人們心目中的天之驕子。農村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實屬不易,而很多畢業了仍舊沒有一個好的出路。當問及“要不要上高中,想不想讀大學?”的時候,在我們調查的學生級家長中,10%的人表示不想,他們認為:現在讀大學也沒多大用,苦了父母苦了孩子到頭來也沒個好工作。30%的説想上,但是成績不好,也學習不進,考不上。20%的説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不上。40%的表示接受多的教育還是好的,家長累點也沒關係,會支持孩子上學。

五、實踐總結和感悟

經過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更深入的瞭解了家鄉的教育狀況。儘管我們小組的人員有限,只是調查了南方四個省份的部分農村,但是它反映出來的問題卻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看到學校設施越來越好很是欣喜,同時也為家鄉的孩子呆在農村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而擔憂。影響一個地方的教育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地理位置的限制,有些家庭的因素。但是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不管是為了解決基本的生計還是為了農村人口中所謂的:以後有出息,找份好的工作,或是提高自身素質。

中國的農村人口占得分量很大,解決農村各個方面的問題尤為重要,對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國民的文化素養都有着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這足以證明國家對鄉下教育的重視。這些年來,像“兩免一補”,“一村一大學生”等政策確實對鄉村教育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要真的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還有很長遠的工作要做。包括提高鄉村經濟水平,引進人才等等。

而對於我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來説,關心和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是非常應該的。我現在經歷着一般村民體會不到的生活,儘管現在在全國來説大學生早已遍地,但是在我們的那個小鄉村來説可是説是罕見的。現在的大學生早已不是先年的天之驕子,可是依然應該承擔起建設家鄉的責任。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4

(一)一張藍圖幹到底。

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通過15年的努力,圍繞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建設目標,一任接着一任幹,最終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先於、高於、優於雲南是這樣,於今天我們的發展而言,對時間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項難以跨越的歷史規律。

(二)強化規劃引領。

注重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規劃理念上,充分結合實際和發揮自身優勢,“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推進美麗鄉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設。外桐塢村借力自身優勢,在中國美院的協助下,着力打造藝術村落,對整村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設計,並且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處理全覆蓋和軟硬件全面配套。同時,從機關幹部、村組成員至普通百姓,依次劃定時限,拆除院落圍牆和違建,有力保障了規劃的有效實施。在經濟發展方面努力夯實藝術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藝術品展示拍賣等產業發展基礎,實現了從原來單一依靠西湖龍井生產,向藝術旅遊、休閒養生、名家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江南藝術旅遊第一村”的轉變。外桐塢的這一轉變與西湖龍井產業的聯繫似乎可以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但除了底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錯落,有致分部,優雅有序的村莊建設,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藝術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環境整治。

注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建立完善環境治理體系。桐廬縣環溪村、荻浦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分類處理,村裏大街小巷分類設置垃圾桶,將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類存放,每家每户也統一配發了有編號的垃圾袋,引導農户分類傾倒,分類處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資源化利用站製成有機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後運至垃圾處理場,實現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鎮中轉”。另外微型化的污水處理設施也較為特色,相對於我們實施的村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而言,環溪村污水處理設施主要特點是小,有的`結合地勢環境收集處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過管網彙集到村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時,還實現了村內污水2級以上的生態處理。

(四)注重資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蹟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一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環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頤後代集居地,該村深度挖掘《愛蓮説》文化底藴,不斷將“清蓮環溪”文化發揚光大,打造成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顯傳承千年孝廉價值觀。在荻浦村,當地羣眾還將從前的豬圈、牛圈修繕,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豬欄咖啡屋、牛欄咖啡屋,挖掘了鄉土文化。二是安吉魯家村創新運行架構,在村委會領導下設立魯家兩山學院以及安吉鄉土農業發展和安吉鄉土旅遊服務兩家有限公司,特別是“魯家兩山學院”承擔的“兩山理論”研學和理念輸出,固然是歷史機遇的造就,但在意識的先進、機遇的把握和資源的挖掘方面,對比而言,我們的落後可能比兩省之間的gdp差距還要大得多。

(五)着力產業發展。

牢固樹立建設和經營並重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規模種養、農家樂和休閒鄉村旅遊,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多樣化的同時,只要將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村美與民富相結合,發展工業也未嘗不可。一是航民村佔地不足2平方公里,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xx年創建的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經營範圍,至今蕭山航民集團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達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熱電、船運、酒店、黃金飾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團公司,至20xx年年底全集團公司實現工業產值133.8億元,利潤9.1億元,擁有職工1.2萬人。村民每年分紅達6.5萬元,從國小至大學村民實現免費入學,大米、食用油等無償供應。二是日昌升集團作為一家建築新材料生產為主的企業,以建設美好生活為願景,引領產業變革、推動產業進步為使命,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自20xx年成立以來,組建了國內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數十項技術專利,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第四代新材料製造工藝。在生產廠區創新性的採取自上而下的台階是開採模式,真正實現了邊開採、邊恢復,採區見不到揚塵、黃土,大型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轉有效,花園試的廠區環境對傳統高科技企業來説可能不那麼難,但在一個以礦石開採、沙石料生產的企業而言,不僅僅是廠區環境優美,富春江邊的碼頭水質也碧綠清澈,就更讓人長見識了。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5

我們是一所鄉村級的初級中學,學校有77名教師,鄉村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主力,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準確全面地瞭解鄉村教師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幫助鄉村教師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穩定鄉村教師隊伍,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現學校工會對部分教師進行專項問卷調查,對鄉村教師的經濟收入、工作環境、專業發展、身心健康、思想狀況等方面作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情況

(一)農村教育發展快,勢頭好,農村教師待遇逐步提高。一是各級政府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級政府對教師的工資都能按時發放,保證到位。農村教師的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三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關注和重視。

(二)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1、學校教師配備不足,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同時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農村教師工作負擔較重。國中教師為16節左右;在校工作時間平均達10 個小時以上,還不包括教師備課、批改作業、查閲資料、課外輔導、培訓學習、家庭訪問、興趣

小組等所需時間。

3、農村教師日常生活存在諸多困難。

(1)住房方面。經對30位教師調查:學校建了教師週轉房,解決了部分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沒有住房,沒有得到任何住房補貼,這也造成他們不安心工作。

(2)鄉村教師心理壓力過大。據對30位教師的調查,感到經常身心疲憊的有15 人(佔50%);感到心理壓力較大,有時身心疲憊的9 人( 佔30%);很少感到身心疲憊的只有6人(佔20%)。通過與教師座談,他們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來自工作。即工作負荷重,內容繁雜,工作時間長,問題學生難教,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付出了很多心血卻得不到回報等;二是來自生活。收入低,物價高,家庭負擔重,家庭照顧不上等;三是來自社會。教師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教師的付出和成績得不到社會的認同等。

(3)農村教師的收入偏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月工資2500 元左右,扣養老保險等項後,剩下的就20xx 元左右,加上鄉鎮補貼也才2500 元,工作了十年的教師拿到手的也就3000 元左右,這點工資只夠解決温飽。因此,一些教師對未來心灰意冷,一些教師寄希望於漲工資,可“物價總是比工資漲得快”仍是很多教師的無奈心聲。

二、提出建議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切實為鄉村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學習和

生活環境,尤其要加快改善鄉鎮的辦學條件,增強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提高鄉村教師的穩定性。一是要確保教育經費按時足額到位,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及教師的辦公條件;二是要對鄉村教師適度傾斜政策,實行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制度,分級確定補貼額度。政府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通過注入專項資金來解決鄉村教師待遇低的問題,使他們享受到與經濟發達地區教師差不多的待遇;三是要特別關注鄉村困難教師羣體,及時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安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進一步關心農村中國小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為了吸引優秀青年投身鄉村基礎教育,以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除了要保證教師必要的物質待遇外,各級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關心教師的個人成長與專業發展,採取有效的措施,營造出以教師為本的良好氛圍,從而使中國小教師崗位不僅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業平台,而且是教師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精神家園,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三)充分發揮學校工會的作用,用工會的臂膀搭起關愛鄉村教師的橋樑。學校工會首先要突出工會維權職能,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教師的實際困難,贏得黨政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關注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爭取從體制、政策層面得到解決。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教代會制度,讓教師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發言權、參與權、監督權,積極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校園

環境,讓教師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其次工會組織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教職工的素質。首先通過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再次工會組織要增強服務意識,多為農村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特別要關注困難教職工羣體,通過送温暖、結對幫扶、愛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温暖和人間的真情。此外,工會組織還應關注教師的思想心理狀況,通過談心、心理諮詢熱線等形式及時與他們交流溝通,隨時瞭解教師真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困擾,使教師消極的負面情緒向積極樂觀的情緒轉化,真正能彰顯工會組織在提高教師全面素質、穩定教師隊伍中的獨特作用。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6

一、xx市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一)農村金融體系不斷豐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xx市農村金融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完善的過程,初步建立起以農村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為主,以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輔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村金融體系。截至2020年xx月末,全市共有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xx發展銀行)x個、商業性金融機構(xx銀行、xx銀行)x個、合作性金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xx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xx個。

經過xx多年的改革和發展,xx市的農村金融體系在不斷完善的同時,也為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二)農村金融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惠農惠民的金融產品,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貸服務。如農行“連貸通”、郵儲銀行“小微易貸”、農信社(農商行)“鄉村振興貸”、工行“網貸通”以及建行“税易貸”等產品,有效發揮了金融在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作用,有力支持了春耕備耕、糧食生產和收儲制度改革以及水電氣網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截至2020年x月末,全市涉農貸款餘額xxx。xx億元,較20xx年末增加xxx。x億元,增長xx。xx%。“十三五”期間,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不斷增強,涉農貸款規模不斷擴大,有效滿足了涉農企業和農户的金融需求。

(三)農村金融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一是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不斷推進。20xx年以來,按照《xx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縣級聯社分批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發〔20xx〕xx號)要求,xx市分四批完成了x家農信社改制農商行工作,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二是xx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相繼成立。中國農業銀行xx市縣兩級分支機構相繼成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明確了三農金融事業部“縣域+涉農”的職能邊界,對推動“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農村抵押物範圍不斷拓寬。為解決農村抵質押物不足問題,20xx年,xx縣、xx縣被xx省列為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發展重點縣。20xx年,xx縣被列為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兩權”等抵押範圍的擴大,為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增加農業生產中長期和規模化經營資金投入,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四)農村金融生態不斷優化

一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x月末,全市農村地區銀行網點xxx個,布放ATM機xxx台,POS機具xxxxx台,農村人均持卡量x。xx張。二是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近年來,人民銀行xx市中心支行深入推進“信用鄉、信用村、信用户”創建工作,全市採集農户信用信息xx。xx萬户,佔全部農户數的xx%。共評定信用户xx。xx萬户,信用村xxx個,信用鄉鎮xx個,佔全市xxx個鄉鎮的xx。x%。xxxx年,全市共有x。x萬户農户享受到了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和優惠利率,金額達x。x億元,平均利率x。xx%,為農户節約成本約xxx萬元。三是金融消費權益得到有效保護。人民銀行按年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情況進行評估,20xx年度全市評定A類機構x家,B類機構xx家,C類機構x家。同時,持續加強現場來訪投訴諮詢人員的.接訪和xxxx投訴諮詢電話及時分處辦理。2020年辦理xxxxx投訴xx起。

(五)政策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人民銀行xx市中心支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扶貧、民營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貨幣政策執行效果。一是確保人總行新設的兩項直達實體工具落地見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xx中支通過靈活運用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和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資金週轉難題。截至xxxx年xx月末,通過“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成功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x。xx億元再貸款資金支持,排名全省第三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金額x。xx億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延期激勵資金xxx。xx萬元,排名全省第一位。二是存款準備金政策得到有效落實。xxxx年x次定向降準,增加法人金融機構可貸資金xx億元;xxxx年x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x。x個百分點,為全市法人金融機構釋放資金約x。xx億元,有效增強了法人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三是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的運用不斷強化。xxxx年以來,全市人民銀行累計投放支農(含扶貧)再貸款資金xx。xx億元(含展期),xxxx年xx月末,全市支農(含扶貧)再貸款餘額xx。xx億元,有效加大了金融機構對三農、扶貧、民營小微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較為緩慢,金融發揮作用渠道不足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少。因轄內農村區域廣且分散,農村地區資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躍,涉農金融機構基礎設施投入收益低,導致金融機構布點和基礎設施投入的積極性不高。當前xx市農村地區銀行網點數為xxx個,遠少於xxx個行政村的數量。二是農村地區電信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農村地區人口分散,加之交通不便,農村地區的電信網絡建設普遍落後,信號差、網速慢、費用高、用户體驗不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動支付的發展。

(二)農村產業發展不強,金融發揮作用支撐不足

xx市地處滇中腹地,屬於傳統的農業大市。從農村產業來看,主要為煙草、蔬菜、種養殖,缺少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夠高。從層次上看,大多數農產品屬於初級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生態農業以採摘、休閒和觀光旅遊為主,對人文歷史、民族風情等利用較少。同時,農村主導產業同質化明顯,競爭比較激烈。產業發展不強導致金融資源缺少支撐,難以有效落地。

(三)風險緩釋機制不完善,金融發揮作用動力不足

一是融資擔保體系不完善。目前,全市共有融資擔保有限公司x家,但正常開展擔保業務的只有xx市融資擔保公司x家,由於在縣域一級尚未成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難以有效滿足融資擔保需要。二是農業保險廣度、深度不夠。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抵押貸款大多用於種植及收購農產品,一旦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或市場價格波動,借款人的經營風險將迅速轉化為銀行的信貸風險。xxxx年,xx市人均保險密度xxxx。xx元、保險深度x。xx%,分別低於全省(人均保險密度xxxx元,保險深度x。x%)xxx。xx元、x。xx個百分點,低於全國(人均保險密度xxxx元,保險深度x。x%)xx。xx元、x。xx個百分點。三是沒有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或風險補償機制形同虛設。當前,xx市仍有縣市未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即使已經建立的縣市,也存在貸款出現不良難以代償的情況。以扶貧小額信貸為例,截至xxxx年x月末,全市扶貧小額信貸餘額xx。xx億元,出現不良貸款xxxx萬元,但只有x。x萬元實現代償,代償率x。xx%,風險收益不對等制約了金融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四是盡職免責制度未有效落實。當前,雖然各類政策要求金融機構完善和落實“盡職免責”制度,但在具體實踐中由於盡職免責證明過程和材料較為複雜,“盡職免責”制度難以有效落實和發揮作用。如xx市內某商業銀行共有職工xxxx多人,僅xxxx年就對xxxx人次進行了問責,給予xxxx人次經濟處罰,處罰金額xxx萬元,平均每人問責x。x次、罰款xxx元。另一商業銀行成立近xx年,歷史上僅有x個人實現盡職免責。在終身追責的背景下,信貸人員惜貸懼貸的心理普遍存在。

(四)農村產權配套政策缺失,金融發揮作用平台不足

雖然“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契合了縣域經濟主體的資源及銀行貸款條件,融資主體可利用林權、農房等資源作抵押申請貸款,但是與農村產權相關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與農村產權抵押貸款相關的體制、機制和平台缺位,導致確權不易、評估缺失、風險突出,運作流程不順暢,參與機構權責劃分不明晰,抵押貸款發放工作受到制約。以武定縣“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為例,截至xxxx年x月末,試點近x年來,武定縣農房頒證率僅為xx。xx%,農房抵押貸款不良率x。xx%,高於全市不良貸款率x。xx個百分點。

三、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一)從政府層面來説,要加強統籌規劃,促進經濟金融互惠發展

一是因地制宜,結合xx市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區位優勢及資源稟賦特點,選準農業產業發展方向,鞏固和擴大現有農業產業基礎(如xx縣“特色芒果”、xx縣“冬早蔬菜”、xx縣“xx壯雞”、xx縣“xx豬”),推進“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示範創建,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轉換,提高種養殖科技含量,推動農村產業走差異化發展、科技化發展、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發展之路。在培育農村產業、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實施“回家工程”,發展“歸雁經濟”,吸引各類人才向農村迴流,讓農村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和施展才華的舞台。二是推動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兩權”交易平台,依託不動產登記中心平台,統一規範管理農村產權市場交易。為實現抵押、擔保、轉讓和銀行貸款抵押物處置、抵押權實現創造條件。三是切實發揮財政資金效能。落實涉農貸款新增獎勵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和激勵金融加大涉農信貸投放。打通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最後一公里”,實現政策性擔保機構xx縣市全覆蓋,建立完善“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農業保險機構加大支農支小力度,穩步提高“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在保供給,切實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政策性擔保服務。

(二)從監管層面來説,要加強激勵引導,調整優化考核機制

一是支持和助推產業鏈金融發展。不斷完善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做好面向農業龍頭企業的推廣、對接和運用,整合農業產業上下游相關企業和農户信用,破解小企業和農户抵押物不足難題,為上下游不同的主體提供鏈條式金融服務。二是強化政策引導,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加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及時給予商業銀行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大涉農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引導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三是推動惠農、便民支付產品創新。立足農村地區羣眾支付需求,拓展政府電子支付平台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山區的覆蓋面,推進支付資源全民共享,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羣眾少跑腿”。四是健全差異化激勵機制。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從業務和機構兩方面採取差異化監管政策。對縣域一定比例存款用於當地貸款考核達標的、貸款投向主要用於“三農”等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機構,其新增支農再貸款額度,在支農再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下浮。適度提高涉農貸款不良容忍度,落實涉農不良貸款容忍度的監管考核要求。

(三)從銀行層面來説,要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盡職免責相關制度。探索制定行業統一的盡職免責操作細則,出台更為明確的標準化流程和模板。建立盡職免責保證制度,組建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責任認定第三方仲裁機構,使基層金融機構信貸人員在被追責時有上訴渠道。二是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工作重點,加大和優化商業銀行網點、ATM、POS機在農村地區的佈局,在未設立網點的地區,通過設立助農金融服務點延伸服務觸角,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現代化金融服務渠道。三是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根據農業生產週期和季節特徵,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積極拓寬農村抵質押物範圍,推動廠房和大型農機具抵押、倉單和應收賬款質押等信貸業務,依法合規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四是做好金融消費者教育與金融知識普及。探索設立鄉村金融宣傳員,開展“金融夜校”進鄉村活動,對村組幹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户等就防範金融詐騙、惠農金融產品、手機銀行使用、個人徵信報告、投資理財知識等內容進行培訓,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户瞭解金融、熟悉金融,進一步增強農村地區的整體金融意識,優化信用環境,減少失信行為。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7

20xx年暑假期間,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語”你同行實踐隊前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福堂鎮新溪村,開展主題為“連山同語,民族同心”的暑期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作為入選20xx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團隊,該實踐站充分運用學校普通話測試站師資力量,助力民族地區語言文字工作,推動語言文字事業發展。

推普課堂樂趣多

實踐隊依託新溪村文化道德講堂,策劃並開展了“一筆一畫書寫國學經典”“紅色歌曲我來傳唱”“把傳統文化‘捏’進黏土作品”“我是推普小能手”等教學專題。

通過普通話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系列活動,增強孩子們的`語言文字規範意識,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體驗民風民俗

為更好地瞭解壯族文化,實踐隊採訪了壯族八音傳承人——楊萬凱老師和他的八音隊部分成員,瞭解壯族八音的歷史由來、演奏樂器以及壯歌、嘗新節等傳統民俗,聆聽楊老師清唱《壯鄉六月六》,“沉浸式”學習演奏鑼、鼓、鈸、嗩吶、鐃等樂器,感受不同的傳統文化。

此外,通過入户調研,隊員們瞭解了壯族羣眾的普通話使用及民俗文化傳承等情況,並與當地村委會幹部、民俗文化傳承者進行座談。

專家線上“雲”宣講

在“雲”宣講課堂上,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廣東省普通話測試一級複審專家李雲霞為新溪村村幹部、青壯年進行關於語言文學的宣講及培訓。

“線上宣講的形式很好,坐在辦公室就能聽講座學習,還能進行語音互動,真心點贊!”新溪村黨員楊超玲説。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實踐隊隊員們深切感受到少數民族同胞的熱情好客、團結友善,感悟“書同文、語同音、人同心”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增強以青春之力推進語言文字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各民族交流的使命感。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8

我選擇將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慄源鎮逕口村扶貧情況作為調查課題的原因有幾點:

一是,逕口村作為我的家鄉,我對它比較瞭解,調查活動比較容易進行;

二是,宜章縣作為一個貧困縣,二逕口村又屬於其中一個小村莊,以小見大,從村裏的扶貧情況可看出縣裏的扶貧情況如何;

三是,隨着國家各項扶貧政策出台,各地政府對扶貧情況的.重視程度也隨之而增,作為生活在逕口村裏的人來説,扶貧情況的真假虛實及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我有切身體會及經歷,而且瞭解扶貧情況,傾聽貧困人口的真實感受,瞭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更有助於扶貧工作的進行。

我認為,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慄源鎮逕口村扶貧情況是一個很有研究性的課題,不僅具有現實價值,而且很有意義。截至20xx年,逕口村全村共轄13個村民小組、七個自然村,人口1850餘人,430餘户。黨員22名,定員幹部5人,耕地面積1130畝。其中,貧困户約有共有110户,佔了近四分之一。因此,選擇逕口村作為此次扶貧情況的調查地點,並開展調查活動。

首先我找到了村民委員會,向村幹部介紹了我的意圖和想法,説明了調查逕口村扶貧情況的重要意義,正好此時他們在進行村裏貧困人口的調查,於是欣然同意我跟着他們一起工作調查。接着我們通過整理現有資料,瞭解了部分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我也順帶了解了好些扶貧政策。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陸續對逕口村貧困户進行了走訪,做問卷調查,最後圓滿完成此次調查。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9

近年來,xx縣認真落實上級系列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特色產業、生態建設、城鄉一體、民生保障等工作,全縣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告別“貧瘠甲天下”,踏上鄉村振興路。

一、xx縣實施鄉村振興情況

經過不懈努力,xx縣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農民幸福感增強,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得益於上級的堅強領導,得益於xx的正確決策部署,得益於xx幹部羣眾埋頭苦幹、務實勤幹、創新巧幹、團結齊幹。

(一)堅持產業強縣不動搖,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振興戰略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制定出台鄉村振興系列方案和產業扶持政策,印發《xxxx年xx縣農業產業脱貧富民實施方案》,支持草畜產業和特色種養,對草畜產業、蔬菜產業、旱作農業、綠色產業、中藥材產業進行經濟補貼,推進產業融合,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創新農業發展方式,開拓產品市場等。舉全縣之力補短板,確保一個不落全面步入小康社會。

(二)堅持擴量提質不放鬆,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加強“xx辣椒”、“紅梅杏”、“朝那雞”等品牌創建,建設藥畜蔬糧等特色優勢產研基地,發展鄉村觀光農業和生態旅遊業,融合農村三大產業發展體系,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三)堅持共建共享不偏倚,樹立城鄉融合新理念。城鄉融合是實現全面小康和農業現代化重要前提,從xx縣地域廣闊、地形複雜、村莊分散實際出發,建設x鎮、x鎮、x鎮等特色小鎮,佈局建設一二三產融合、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發展與城鄉規劃相銜接的農業種植示範園區和農業綜合體,促進城鄉要素融合互動。

(四)堅持深化改革不停滯,激發鄉村內在新活力。全面深化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持續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全面激發激活農村發展內在動力。推動三權分置,完善監督體系,推進重點改革,落實責任清單,堅持問題導向,協同推進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政務環境。

(五)堅持勇於創新不退縮,開創鄉村建設新局面。大膽吸收和借鑑先進經驗,在創新理念中完善思路,在改革創新中破解難題,以理念引導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新藍圖。比如實施“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行動,培育鄉村旅遊綜合體,實現文化興村,夯實農村設施基礎等。

二、xx縣實施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xx縣在鄉村振興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

(一)特色產業水平較低,現代農業質量不高。以草畜、蔬菜、中藥材、小雜糧為主的特色產業鏈條發展不夠充分,農產品加工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價值低,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農業功能拓展不足,農民增收渠道依然狹窄。

(二)鄉村振興人才缺乏,發展動力不足。農村勞動力主體為中老年人,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從事農業,青壯年勞動力流失明顯,農業專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問題較為突出。

(三)鄉村文化投入不足,移風易俗力度不夠。鄉村文化較為薄弱、精品不多,對現有的民間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弘揚創作不夠,沒有引進現代文化與鄉土文化相結合。

(四)經濟發展與環境矛盾突出。自然生態環境脆弱,面源污染依然存在,農村人居環境衞生還有欠缺,全縣小城鎮建設乏力,基礎設施不夠健全。

(五)部分村級組織建設乏力。高知識人才流失,農村部分農村支部書記年齡及知識結構老化,在家老百姓知識接受能力普遍較低,法律意識不強。

三、xx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對策與建議

圍繞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推動鄉村五大振興上下硬功,在制度機制建設上用實力,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發展主導肉牛產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堅持市場導向,構建產業結構優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生態循環農業,延長產業鏈條,堅持以項目、資金、政策、產業為支撐,以養殖示範村、家庭牧場和養殖專業户培育為重點,以鞏固提升百萬畝紫花苜蓿基地建設和養殖示範村建設為總抓手,以優質青貯飼料為保障,以優質高檔肉牛、肉羊養殖關鍵技術推廣為抓手,全力打造飼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做大“xx肉牛”品牌。

(二)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夯實鄉村人才振興。面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開展農業技術、經營能力等技能培養培訓。繼續實施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注重培養帶富的“排頭兵”,把本地懂經營、會管理、能帶富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大户、返鄉青年、合作社負責人、復員退伍軍人等納入培養對象,造就一批職業農民領軍人才。加強“三農”幹部隊伍的培訓、配備、管理和使用,從機關推薦選拔作風紮實的優秀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注重從實績優秀的人員中選拔幹部,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

(三)繁榮興盛鄉村文化,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和文化設備配送工程,引導文化資源向鄉鎮和農村傾斜,加強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培養。實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支持“三農”題材文藝創作生產,鼓勵文藝工作者不斷創作更多富有西海固特色、謳歌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文藝作品,培育延伸產業鏈條,培育做靚文化產業。持續深入開展“講文明、除陋習、倡新風”等移風易俗行動,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發揮鄉村“一約四會”的積極作用,引導農民羣眾自覺抵制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陳規陋習。廣泛開展文明評選活動,評選表彰一批民風建設示範村、移風易俗示範户、民族團結示範户,以“榜樣的力量”示範引領農村精神文明創建。

(四)實施美麗鄉村行動,凸顯鄉村生態振興。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創建、畜禽養殖治污、農藥化肥“零增長”、農業節水增效等工程,積極推廣“種、養、加”立體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着力構建“減量、清潔、循環”綠色發展的新格局。圍繞農村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無序管理等“髒亂差”突出問題,集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探索和推廣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化運營的鄉村環衞模式,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實現舊莊點整治“全覆蓋”。注重“水旱”結合,因地制宜推進廁所革命,提升鄉村居民生活品質。突出產業融合、產村融合、產城融合、產旅融合,按照“中心縣城提升、重點城鎮示範、特色村鎮聯動”的思路,積極培育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大力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五)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強化鄉村組織振興。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從嚴抓好農村隊伍建設。選優配強村組織帶頭人,全面整頓農村軟弱渙散組織,選優配強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堅持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建在專業合作社、建在扶貧車間,建立“支部引領+合作社+基地+農户”模式,深入開展農村組織“三大三強”促脱貧富民行動,以創建星級基層組織為抓手,建立基層組織評星定級正向激勵、反向監督機制,推動基層組織向農村各類社會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延伸覆蓋。發揮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積極培育鄉村振興促進會、鄉賢參事會、老年協會、文體協會、環保協會、志願者隊伍等社會組織。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0

我的老家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但是我發現在路的兩旁,河的兩邊有許多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與我們美麗的`鄉村十分不和諧。帶着這個問題。我對鄉村垃圾的處理問題進了調查。

調查

我先對垃圾池進行了調查,發現離我家最近的一個垃圾池,也要走2公里左右才能到。在圩鎮周圍也只能看見幾個垃圾池。在公路兩旁依稀能看見幾個垃圾處理池。

然後我又對垃圾處理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我們村每條河岸邊都堆滿了垃圾,有的甚至被扔到河中央。村民的生活垃圾根本無人去處理。隨意堆放在河灘、路邊。

分析

1、這裏垃圾池少,羣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隨地扔垃圾

2、沒有環衞工人上門收垃圾

結論

造成羣眾亂扔垃圾的原因有:

1、垃圾池少,羣眾對公共環保的意識不強,所以造成隨地扔垃圾的現象發生。

2、處理簡單、隨意、環境污染嚴重

3、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有環衞工人上門收垃圾

建議

1、增強自治,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增強村民環保意識。讓村民主動清除農村垃圾;

2、行政引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建立垃圾回收制度。結合村莊特點建立回收站、小型處理廠。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一定的懲罰。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1

今年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將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並就該項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確定為年度監督工作的重點內容。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xxx將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關的省人大代表建議作為重點處理建議,牽頭督辦,並多次帶隊開展專題調研。6月初,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彙報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x聽取了省政府及省發改委、農委等15家部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彙報。隨後,帶隊赴xxx、xxx、xxx等地開展調研,廣泛聽取基層幹部、人大代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建議,實地考察了xxx市、xxx市、xxx縣農業農村發展、鎮村建設情況。7月11日,帶隊到省農委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如何做好專題詢問工作開展了走訪調研。同時,13個設區市和26個縣(市、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開展了上下聯動調研,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了39份調研報告。此外,我委還赴xx省、xx省開展了調研;通過發放徵求意見函,在xx網、xx網設立徵求意見專欄,全面徵集代表、網民對專題詢問的建議;創新調研方式,與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道設計針對工商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基層幹部、各級人大代表四類主體的調查問卷,廣泛徵求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提出的為全國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示範引領的要求,研究謀劃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定位、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並逐步付諸實施,各項工作推進有序、開局良好。

(一)加大組織領導力度,全面落實職責任務。

以思想解放提升謀全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健全鄉村振興領導體制,明確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鄉村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xxx市xx區建立了黨委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鄉村振興戰略分析研判工作會議。二是細化實施方案。出台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收入新增萬元、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方面5年的量化指標和政策措施。三是落實工作責任。明確了全省重點工程建設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了行動計劃,形成了任務分解表。xx市構建了市縣鄉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制度。

(二)加大推進實施力度,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找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着力點和結合點,加大力度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一是制定專項計劃。編制全省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圍繞打造優質稻麥、綠色蔬菜、休閒觀光農業等8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逐個細化實施方案。xx市下發《農產品品牌建設三年(20xx-20xx)行動計劃》,着力培育省內外有影響的“泰”字牌綠色農產品。二是開展專項活動。舉辦農村公路創意設計大賽,推動打造xx旅遊1號公路、睢寧淘寶小鎮產業路等一批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開展涉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和農產品電商“雙萬人培訓”行動,推動各類創新創業平台建設,舉辦新農民新技術創新項目創意大賽。三是注重典型選育。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產業融合、農村環境治理、基礎設施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採集、分析、研究典型案例,深入挖掘鄉村振興中整合人、地、錢等資源的典型模式,總結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和經驗,編印成冊供各地學習參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農業農村發展。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重點解決長期以來各種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的問題。加強財政支農。20xx年,省財政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233。78億元,同口徑增長7。1%。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着手推進“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合理確定約束性任務和指導性任務。注重金融惠農。無錫市級財政拿出1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各縣(市、區)也給予專項財政支持,對符合政策的工商資本投農項目可優先獲得“富農貸”、“金農貸”、“新農貸”等農業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貸款,同時在税收等方面享受優惠。開展人才認定。着手建立鄉土技能人才評價標準,開展鄉土人才技能等級評定。將鄉土人才納入國家和省特貼專家、大工匠等重點人才項目的。評選表彰範圍,組織認定省級傳統技藝技能大師。

(四)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以激活市場、激活主體、激活要素為重點,推進涉農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增強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統籌協調武進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徵地制度改革試點全面覆蓋、深度融合。二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出台關於深化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召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會議,推進整省試點工作,部署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創新集體經濟運行機制,規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三是探索農村綜合改革新路徑。xxx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全市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的決定》,動員全市深化對農村道路、河道、集體資產資源等公共空間治理。對梳理出的集體土地進行統一發包,進入產權交易平台成交總額6.2億元,進而有效激活了鄉村“沉睡”的資源。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省農業產業增加值增速保持穩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民增收致富增速良好。圍繞產業興旺,啟動“百園千村萬點”休閒農業精品行動,推進休閒觀光農業精品村和主體創意農園建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發佈推介制度,上半年休閒觀光農業綜合收入超過300億元。推進“一村一品一店”示範和省級鄉鎮電子商務特色產業園建設,上半年全省農產品網絡營銷額235億元。圍繞生態宜居,推進全國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省推進工作,省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與各市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全力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今年全省實施生活污水治理村莊新增1200多個,開展50個左右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省級試點鎮建設。圍繞鄉風文明,總結推廣xxx市xx區馬莊村經驗,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組織實施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提升行動,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申報和保護工作,已確定28座村落為“中國傳統村落”,列入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範圍。圍繞治理有效,出台《關於加強農村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意見》,為完善農村社區治理與服務,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供重要遵循。圍繞生活富裕,大力實施農民收入新增萬元工程和脱貧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續增強農民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提高到1.91萬元,今年上半年為11192元、同比增長了8.9%。

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省各有關部門,各設區市及部分縣(市、區)結合工作實際,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基層幹部羣眾也通過座談、郵件、電話等形式反映了一些關於多規合一、要素下鄉、環境整治、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問題。

一是規劃的科學合理性還不夠,特色不夠鮮明。

不少設區市及縣(市、區)的調研報告中提出,鎮村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現代農業發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等規劃之間相互銜接不夠,缺少一縣、一鎮的總體規劃整合。現有村莊規劃編制進展緩慢,特色不夠鮮明,融合農耕文化、民俗風情、人文資源、建築風格等要素,進行區域功能、居民住宅、產業發展、休閒旅遊等發展定位不明確,“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夠鮮明。規劃在引領村莊合理佈局、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發揮不夠,現有的省級規劃保留村莊數量太少,很多有歷史文化傳統特色的村莊未能作為保留村莊納入規劃。蘇北一些縣(市、區)在調研中反映,農村房屋多是磚木結構,構架相對簡單、功能單一,安全舒適性差,改建住房勢在必行,但現在政策對農民自建改建住房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和高度都控制太嚴,不利於農民居住環境改善和鄉村面貌提升。

二是本鄉本土人才不足,引進人才流失問題較為突出。

基層普遍反映,缺人才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從農村產業發展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網絡經濟時代的旅遊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更少。從農村技術支持看,缺少能夠長期紮根農村、從事農村技術研究推廣的“土專家”、“田秀才”。很多縣(市、區)及鄉鎮農技推廣隊伍多年沒有新人補充,面臨斷層的困境。農村教育、衞生等人才也存在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從農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的幹部平均年齡偏大,年輕後備幹部不足。選派的第一書記和選調的大學生村官流動性較大,穩定性不夠。從鄉村人才提升看,現有農村人才、鄉土人才評價機制還不健全。農業農村各類專業人才工作在基層一線,“論文寫在了大地上”,而評定職稱要考核論文發表數量,要進行英語能力測試,影響了基層人才提升職業能力的積極性。

三是建設用地政策落實還不到位,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力度還要加強。

基層普遍反映,現有政策將農產品冷鏈、初加工、休閒採摘、倉儲等設施建設按照農業用地管理,但這一政策沒有完全落地,一些地方還是按非農建設用地管理。對於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閒旅遊等項目建設,應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但由於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標基本上用於縣城房地產、開發區或其他非農產業,政策實施不到位。基層普遍反映,村莊綜合整治、集中居住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通過土地增減掛鈎、佔補平衡獲得的收益,村裏得到的很少。部分設區市反映,產權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資源變資產、變資金的通道還未真正打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民宅基地和住房等改革試點還在進行中,推廣試點經驗的步伐慢,“盆景”變“風景”的辦法不多,力度不大。有些基層幹部反映,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優化村莊用地佈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但目前省級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實際操作難。

四是財政資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有待加強,金融產品支農作用發揮不夠。

財政涉農資金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還不健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部分縣(市、區)財政支農投入有所下降。各部門對財政資金使用方向規定過於具體,缺乏靈活性,地方無法統籌使用。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和省級農業開發、糧食產能規劃等涉農項目資金分散、多頭管理,部分項目存在建設重疊。財政投入道路、住房、環境等公共設施建設的資金也較為分散,多個部門各自為戰。部分省人大代表指出,有些類似送電影下鄉這樣的支農做法是流於形式,基層羣眾看的不多,認可度不高,造成財政資金投入浪費。部分省級貧困縣反映,扶貧資金使用對時效兼顧不夠,扶貧項目精準落地慢。家庭農場主、創業大户普遍反映,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抵押貸款難。大部分農户反映小額貸款額度偏低,規定單户原則不能超過2萬元;期限偏短,一般不超過1年,滿足不了農户發展農業項目的需要。基層幹部反映,農業保險對地方特色農產品覆蓋不夠,不能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足夠的風險保障。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代辦機構存在辦事拖拉、勘災理賠不及時等問題,有的農户反映,春節前大雪壓倒蔬菜大棚,到5月底賠償還沒有到位。

五是農村產業發展還有待加強,帶動農民致富作用發揮不夠。

我省是農業大省,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優越,科技、裝備等基礎條件較好,但農村產業質量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農業結構相對還比較單一,糧食等傳統產業佔用全省80%的生產資源。新型職業農民少,大部分農民創業致富能力不強,農村創業創新氛圍不濃。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不夠,特別是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加工轉化效率不高,缺乏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品牌,支撐和帶動地方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的作用不強。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農產品電商等還處於培育階段,且大部分是工商資本創辦,與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健全,帶動農民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收益的辦法不多。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反映,創辦民宿存在消防設施審批門檻高、審批難的問題。

六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環境治理層次水平還不高。

由於歷史欠賬比較多,大部分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落後,農村道路、供排水和教育、衞生、文化等基礎條件依然是農村發展短板。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的政策不活,辦法不多。農村河道管護資金來源單一,特別是蘇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河道還大多停留在“以河養河”階段,管護保障嚴重不足。基層普遍反映,現有村莊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低,村莊污水治理全面覆蓋推進難度很大,縣級財政壓力大。另外,農村居住分散,水系發達,溝塘眾多,部分地區地下水位高,管網建設難度大。基層幹部反映,部分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收集不到污水,設施難以運行。有些縣(市、區)在調研報告中指出,環境整治工作中沒有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雜物亂堆放、垃圾亂拋灑等現象給黑臭水體整治、美麗村莊建設、農田基礎設施管護的長效管理帶來一定困難。

三、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了更好地推動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走在全國前列,提出以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進一步壓實責任,完善機制,強化考核,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體現到各個方面,真正做到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統籌整合各類要素和政策,推動資源力量下沉,強化對鄉村組織振興的支持和引導。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培養,選優配強工作力量,提升鄉鎮幹部整體能力水平。建立健全抓鎮促村機制,強化對市、縣、鄉黨委的指導考核,督促基層黨委聚焦主責主業,抓好鄉村組織振興。關心關愛鄉村黨員幹部,調動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強化頂層設計。

廣泛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實。主動適應新變化新形勢,儘快明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牽頭部門,建立省、市、縣三級鄉村振興協調領導小組制度。一是儘快出台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年)。科學謀劃,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職責和政策措施,形成今後五年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政策框架。規劃編制要注意分類推進、分步實施,防止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二是全面開展鎮村規劃編制。賦予設區市及縣(市、區)更多鎮村規劃自主權,科學合理地確定“一般村”、“重點村”、“特色村”,穩妥推進鄉村人口集中居住、項目集中落地、土地集中經營。儘快研究出台鎮村規劃編制指導性意見,並對規劃編制費用提出解決辦法。三是加快新一輪城鄉統籌規劃編制。明確相關部門主體責任,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優化細化鄉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佈局,加快形成城與鄉、人與自然、產業與生態和諧相融的新型城鄉空間形態。四是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評價體系。區分村(居)的資源稟賦、地域差別,率先形成以村(居)為單位,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治理等不同指標在內的評價考核標準。制定評價標準過程中,應堅持系統化,全面反映“五個振興”情況;堅持標準化,全面反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情況;堅持人性化,充分考慮羣眾的獲得感。

(三)進一步優化結構,實現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按照高質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積極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加大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優化現代化、智能化設施裝備補貼,形成專項工作實施意見。推動更多種植大户、農業企業主動參與綠色蔬菜、應時鮮果等高效作物生產。儘快出台產業興村強縣計劃具體實施方案,加快引導培育年產值超10億元的特色產業。二是加大品牌農業培育力度。支持大品牌建設,對銷售額超億元的區域公用品牌、銷售額超5000萬元的產品品牌給予資金扶持。設立“農業大企業”培育基金,支持企業兼併重組、技術改造、對外合作。通過專項資金扶持、政府性基金投資推動一批農業中小企業做精做專。三是加大科技興農支持力度。形成具體實施辦法,推動企業與農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創新、創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制定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具體辦法,推動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向企業流動,促進我省更多科技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四是創新產業融合模式。制定“農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加快推動農業與休閒旅遊、農耕體驗、健康養生、文化傳承的融合發展。大豐區恆北村,以梨為媒,不僅梨產品網上銷售紅火,還給村裏帶來了温泉度假村、精品民宿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相關經驗值得省級層面總結推廣。吳江區在調研報告中建議,出台省級消防等專項審核辦法,對農村閒置房、農民空心房等有規劃、有條件改建為民宿的給予支持。

(四)進一步育才引才,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

將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納入全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制定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一是注重本土人才培養。依託基層黨校、成教中心、遠程教育站點、職業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現有農村人才資源,開展系統培訓。儘快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重點圍繞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領辦人及有創業計劃的大學畢業生、退伍返鄉軍人等分類開展訂單式線上、線下培訓。二是注重專業人才培育。加大財政對有涉農專業高等院校、大中專職業學校的支持力度,引導其擴大招生規模。總結推广部分設區市及縣(市、區)開展的農業人才定向委培模式,加大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儘快制定農技人員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取得合理報酬的指導性文件,為基層農技人員能夠全身心投入農技推廣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注重服務人才引進。把地方引進農業產業發展相配套的高學歷人才納入人才工作考核體系,把農業人才指標納入地方發展指標。近年來,宿遷市遴選1324名本鄉本村的創業型大學生(平均年齡29。7歲)到村掛任副書記或副主任,進一步增強了村支兩委發展活力,緩解了大學生留不下來的問題。要總結相關做法,研究鼓勵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返鄉就業的財政支持辦法。制定公職人員回鄉到村任職實施辦法,發揮省、市、縣各級機關幹部懂政策、會管理的優勢,提升村(居)發展水平。

(五)進一步用足用活政策,推動更多要素下鄉。

以推進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在政策制定上為鄉村發展鬆綁,在激活要素上為鄉村注入活力。一是優化財政投入機制。加快建立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形成省、市、縣各級涉農財政資金可整合目錄,切實落實“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開展分散在各部門的項目建設資金管理權下放到縣級試點,實行目標、任務、資金、權責落實到縣,推動各地集中力量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總結xxx市阜寧縣等地整合資金投入康居工程的有效做法,全面推動鄉村居住條件改善。二是落實好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建議對各地落實設施農業用地政策的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督促相關政策執行到位。出台支持鄉村旅遊發展的土地政策,加強工作指導,確保單獨選址的農業休閒旅遊設施等有預留規劃建設用地。三是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形成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性文件,擴大財政以獎代補和貸款貼息投入規模,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切實緩解“三農”領域的融資難題。完善農業保險政策,適應農業結構調整需要,根據各地特色產業發展現狀,重點開發符合適度規模經營需求的多層次、高保障農業保險產品與服務。四是妥善引導工商資本下鄉。以現代農業園區、特色田園鄉村、特色小鎮為載體,引導支持工商資本、社會力量深度參與鄉村發展。總結無錫市開展“百企建百園”工程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推動更多工商企業建設農業園,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投入農業領域。

(六)進一步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提高鄉村生產生活水平。

一是高標準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村莊佈局優化,把農村道路交通、農田水利、供水供電、通訊網絡、污水處理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與“重點村”、“特色村”打造相銜接。二是統籌建立公共設施管護機制。在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預留一定比例的管護經費,並形成制度性規定,確保基礎設施建好、用好。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過程中,提留一定比例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的長期管護。將鄉鎮、村(居)環境保護、公共設施管護等崗位設置與促進失地農民、低保户等特殊羣體就業結合起來。三是高質量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瞄準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形成推動義務教育、醫療衞生、就業服務、社會保障、農村養老等服務進村的實施辦法。建立教育、衞生人才在縣城與鄉鎮、村(居)之間定期流動機制,提高在鎮村工作人才的待遇。四是注重鄉村環境的長期維護。加大對農村自然生態系統、山水林田湖草、重要水源涵養區、自然濕地的保護,重點是加大破壞環境行為的檢查和打擊力度。圍繞5年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的目標任務,制定年度河湖聯通和疏浚清淤工作計劃。出台農村環境管護實施意見,形成農村河道、道路交通、綠化美化、環境保護和公共設施“五位一體”的管護辦法。總結推廣xxx市開展公共空間清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對河道護坡亂耕亂種、道路兩側亂搭亂建、村莊內亂堆亂放等加大治理力度,切實打造農民認可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五是更加精準推進脱貧攻堅。加大對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定期不定期抽查兜底保障的公平性與覆蓋面,督查有勞動能力貧困户增收措施落實情況。

(七)進一步強化農村治理,夯實農村基層基礎。

一是加強涉農法制建設。堅持法規立改廢相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法制保障。今年內,省有關部門要對涉農法規和規章進行一次統一梳理,逐條逐項進行研究,對不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一些條文進行修改。各級人大要繼續完善涉農法律法規,發揮鄉村振興立法方面的主導作用。二是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宣傳推廣xxx、xxx、淮安等地動員各級人大代表助力脱貧奔小康的有效做法,動員更多人大代表深入羣眾傾聽意見,參與到項目推動、政策制定中來,通過人大代表之家等多種載體,搭建法律法規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平台。三是完善自治機制。引導村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促進村民自治。開展農村道德宣講活動,傳承發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最美鄉賢選樹、表彰等活動,充分發揮鄉賢在矛盾調解、民情聯絡、敦風化俗中的作用。四是培育特色文明鄉風。制定農村健康、科普、法治等文化活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加快推進運動健身設施建設。儘快啟動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試點。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文明村鎮創評活動,提升鄉村文明水平。五是激發鎮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細化針對基層幹部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貫徹落實的工作方案。形成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的具體辦法,加大工資及考核獎勵向基層幹部傾斜的力度,形成選拔任用優先考慮基層幹部、涉農幹部的良好氛圍。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2

在放寒假期間我參加了xx鄉xx村的幾項調查活動。在調查期間讓我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教育

我們調查了xx村受教育狀況,村民中有30%的人受過初等教育,10%的人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裏只有20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80%的孩子八歲才上一年級。

生活

我們還調查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製品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醬醋。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左右。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貧困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的2/3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向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讓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xx村的鄉親們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大學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手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的地給老少邊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淡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種歧視成分呢?不是因為我是一個農村的學生,我才説這樣的話,而這是我們調查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方面我有過親身的體驗。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農村對知識的渴望,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慎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村的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於有一些想法的'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為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xx村成功的經驗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道路

以前該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豬和種糧食,公路通到村公所,這樣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更多的糧食,還可以養豬,養牛銷售出去。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淡薄,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實,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在我們調查完了以上項目之後。我們還參加xx村旱災的調查。自xx年10月以來,持續的乾旱,無有效降水。使xx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幹旱。在我和村委會成員參觀過程中。我們主要調查了,旱災對越冬作物的影響,如何應對特大旱情。目前為止,隨着春灌的展開,小麥的乾旱可以得到有效地緩解。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3

一、基本情況

(一)、人口、土地、耕地及經濟收入情況:烏蘇市**鄉位於天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的烏蘇市西北8公里處,南與世界上最大的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護區相毗鄰,東與車排子鎮為鄰,西與農七師126團接壤,北與12團、127團隔奎屯河相望。全鄉幅原1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萬畝,現有耕地萬畝。全鄉8個村,19户,96人,**鄉於1992年6月建鄉,是本市最偏遠的鄉鎮之一。是一個以棉花生產為主,農牧結合,二、三產業齊頭並舉的自治區級明示範鄉鎮。20xx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162億元,總產皮棉68萬公斤;農業總產值722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76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140萬元,三產比重為44:466:8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78元;財政總供養人口14人。

二、財政收支情況:20xx年,全鄉實現鄉村兩級財政收入6746萬元,鄉級收入201萬元,村級收入14萬元,其中包括:財政撥款萬元,轉移支付萬元,行政經費萬元,税收返還萬元,土地承包費徵收萬元,加工廠利潤上繳萬元,村集體收入財政總支出201萬元,其中行政經費2724萬元;公用經費82萬元;科技三項費用62萬元;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00萬元;道路修建支出28萬元,全鄉財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村隊基本情況:全鄉共8個行政村,全鄉村幹部總數為8人,20xx年實現村級總收入萬元,包括財政轉移支付收入萬元。。。。,“一事一議”收入;村級總支出萬元,其中:包括:。。。。

二、鄉村債務基本情況:

税費改革後,鄉村兩級收入劇減,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全鄉建設與發展。取消農業税以後,我鄉村級歷史債務更加突顯出。由於鄉村財政收入的鋭減,財政體制的配套改革,鄉村兩級組織化解鄉村債務的門路喪失。我鄉面對沉重債務索取壓力,日子將異常艱難。據鄉農經站最近的統計數據,截止目前全鄉鄉村兩級形成債務萬元,其中鄉政府1819萬元,包括100萬的防風治沙工程貸款,高新節水項目配套資金欠款4萬元,歷欠各類工程款80餘萬元,其他欠款;村級496萬元,包括。。。。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形成鄉村兩級債務的主要原因是:

我鄉鄉村債務的形成原因有現行制度、體制、法律等宏觀方面的因素,也有經濟基礎薄弱、資金短缺,舉債辦事等微觀方面的原因。既是歷史遺留問題,更是一個現實問題。一方面,公共品供給,國家一直是向城市傾斜,很少惠及農村,於是本該由國家提供的農村公共品,卻讓鄉村基層組織承擔,加之事權和財權的不對稱,鄉村只有負債經營,舉債辦事,從而導致長期債務的形成。另一方面,由於制度的慣性,雖然國家實施了税費改革,取消了農業税,讓“皇糧國税”成為歷史,但是,某些制度弊端仍然在鄉村組織運轉中起作用,慣性作用不可避免。進一步分析,形成我鄉鄉村兩級大量不良債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興辦公益事業是形成鄉村債務的主要原因。近年許多一些公益事業急待要辦,向上爭取資金又比較困難,且向農民集資只能籌措到一小部分的錢,大部分資金缺口只有通過借款解決。據鄉農經站清查統計,全鄉鄉村兩級債務中,用於公益事業建設支出的債務高達萬元,佔鄉級債務總額的%;在鄉政府債務中,用於公益事業支出的債務萬元,佔鄉鎮級債務總額的%。公益事業建設包括鄉村學校、道路、植樹造林、自水、農電改造、水利設施、醫療衞生建設等,這些公益事業建設主要依靠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國家只給少量的補貼和扶持。鄉村幹部在公益事業建設上面臨的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強上項目,且進行高標準建設,使得鄉村公益事業建設不能實事求是地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沒有資金只好大量舉債。如200年爭取的防風治沙項目中為完成農田防護林建設上而形成債務100萬元,佔全鄉債務總額的%。在20xx年全鄉小城鎮建設中耗資萬元用於道路村莊環境建設,上級僅補助萬元後,形成債務萬元;這些債務除向農民集資償還部分債務外,全鄉仍有萬元的債務無法化解。

(二)盲目投資興辦鄉村企業形成不良債務。建鄉之初,上級大力提倡興辦企業,並將此納入年度考核。一些項目便盲目上馬,舉債辦企業,最終由於管理不善,投資無法收回,債務無力償還,給政府造成了損失。

(三)墊交水費是導致鄉村負債的重要原因。過去水費徵收過程中迫於生產需要,我們想方設法通過墊支的方式完成水費的繳納,採取借貸等辦法,拆東牆補西牆地為少數欠帳的“針子户”墊交水費任務形成鄉村負債。在全鄉八個村的債務中,墊水費負債總額達萬元,佔村級債務總額的%。

(四)沉重的利息負擔導致鄉村債務不斷增加。據調查,我鄉村級債務主要是由村幹部在民間高息借貸引起,借款年利率一般是8%至1%不等,高的甚至達到20%左右,且每年換據結息,息轉本,本生息,基本上是至8年債務本金要翻一番。如**村在小城鎮開發時,借萬元,每年都要支付利息萬元,?年多共支付利息餘萬元,但本金仍未償還。全鄉村級債務總額中,因支付借款利息而形成的負債萬元,佔鄉鎮債務總額的%;沉重的利息負擔,使鄉村債務進入了惡性循環。

(五)經費開支差口是產生鄉村債務的重要因素。取消農業税後,財政收入渠道更加變窄,硬性支出又必須保證,加劇了鄉村收支矛盾,農村税費改革後,我鄉的辦公經費盡管通過上級轉移支付得到了一定彌補,但也非常有限,維持日常運轉差口較大。據調查,全鄉按幹部人均撥付公務費元,只夠鄉政府辦公電話、打印資料、水、電和幹部出差補貼;召開會議、人客接待和幹部職工年終考核獎勵等必須的經費沒有資金,只有依靠負債維持。村級除在職幹部報酬、優撫、五保户補貼列入預算外,每村僅預算辦公費元。從實際運行情況看,村級辦公費主要用於了徵訂報刊,沒有直接撥付到村,村級的一些正常支出難以保證。加之部分村隊財經管理不善,不該支的錢支出了,應收的款項又收不上,造成支出大於收入,只有依靠借款維持收支平衡,由此也帶一些不必要的債務負擔。

---鄉村債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帶的負面影響:

(一)嚴重影響着我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由於債務過重,全鄉幹部為鄉村集體墊支了日常費用,有的多年以沒有領取過工資,手中握的是欠條,難以調動鄉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少數村級組織幾乎處於癱瘓狀態。

(二)嚴重影響着幹羣關係和政府形象。在我們實施借款時,大都是我們的鄉村幹部在還款時間、利息等方面作出的承諾,由於到期償債資金不落實,無法兑現還款計劃時,致使幹部的威信和信譽下降,嚴重影響了幹羣關係和政府形象。

(三)嚴重影響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由於債務較大,資金沒着落,我們的教育、敬老、廣播、公路、水利設施的維修等公益性事業無力興辦,直接影響到羣眾對基層組織的信任程度,幹部威信下降,正常工作難開展,嚴重影響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嚴重影響着基層組織建設。部分幹部由於集體欠他們的錢,他們對政府怨聲載道,不相信政府,根本不認真工作,政府因無錢兑現他們的欠款很難對其進行調整,導致村級基層許多工作不能正常開展。

(五)嚴重影響着農村社會的穩定。由於償債資金不落實,加劇了債權人與鄉村基層組織的矛盾,有的債權人結夥到鄉政府或村幹部家中催要欠款,甚至因債務糾紛而發生矛盾衝突,從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有的債權人在鄉村討債不成,就糾纏鄉政府主要領導不放,有的甚至損壞公共設施和財物,聚眾討債,嚴重影響了鄉鎮工作的.正常開展和農村社會穩定。

三、化解鄉村債務的做法及成效

面對鄉村兩級沉重的債務,鄉黨委政府在廣泛調研、多方徵求幹羣意見後,以加強班子建設、提高羣眾積極性、開闢集體新財為突破口,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壯大集體經濟、化解村級債務,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具體做法:

(一)加強領導,完善組織,落實責任。

近年,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化解鄉村兩級債務工作,按照上級有關精神,立足本鄉實際,順應發展要求,創新思路、創新制度、創新措施,加強領導,成立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化解村級債務領導小組,確定了發展目標,明確責任,細化工作方案,認真抓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為全鄉集體經濟的壯大與村級債務的化解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多措並舉,突出重點,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大力化解村級債務。

1、抓班子,強基固本,為壯大集體經濟、化解村級債務夯實基礎。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切實化解村級債務,不斷增強村隊經濟實力,關鍵要有一個好的村級班子。近年,全鄉以“抓班子,促經濟”的思路,按照政治強、靠得住、會管理、肯奉獻的標準,狠抓了村隊班子建設,使村隊班子帶民致富、發展經濟的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一是選好“領頭雁”。以“兩推一選”活動為載體,以抓村黨支部書記的領導能力和帶富能力為目標,本着“精幹、高效”的原則,採取下派掛職、交叉任職等多種措施,對軟弱渙散的村隊班子及時進行了調整,從200年以,共調整村隊幹部29人,切實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並下派6名機關幹部指導督促各村工作,有力地帶動了村級班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化解村級債務和帶領廣大農牧民致富的能力。二是二是精簡機構和人員,做到減員增效。農村税費改革配套改革中,各村大力精減集體幹部職數,積極開展選派下村政府幹部到各村任職,實行交叉任職,提倡兼職。幾年共精減集體幹部2人,鎮政府每年可節約開支1萬元;三是強化教育培訓。以“科技之冬”活動為契機,對農村基層幹部羣眾進行經常性的市場經濟知識、實用技術、政策法規的培訓,增強農村幹部的市場觀念和發展創新意識,提高村幹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能力。四是強化監督激勵機制。制訂完善村幹部監督激勵辦法,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和成效作為考核的硬指標,激勵村幹部把精力聚集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羣眾致富上。

2、調查摸底、清理資產、化解債務。

20xx年,我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資產、清收債權、落實債務工作。我們實事求是地對8個村的各類資產、債權債務進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家底,經過清理,鄉級債務達萬元,村級債務達16萬元。根據清理結果,當年,在開展各項費用回收之際,鄉黨委、政府制定降息、減息和三角債抵頂轉賬等多項措施,鼓勵和引導各村多渠道的化解和清理村級債務,20xx年共化解鄉級債務萬元,村級債務146萬元,200年化解鄉級債務萬元,村級債務萬元,20xx年化解鄉級債務萬元,村級債務萬元。三年內共化解鄉級債務萬元,村級債務萬元。

3、建立完善制度,加強村集體資金管理。

一是按照《自治區村級組織工作規範》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村級財務管理》、《村級民主管理》、《村級民主監督》等村級財務監管制度,堅持“村有鄉管縣監督”的管理體制,發揮好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以及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對村民委員會的財產收支及公開情況實施檢查和監督,堵塞了財務管理漏洞。

二是堅持村務財務定期公開制度,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透明度。

三是對非生產性開支進行壓縮。對村幹部工資、補助等,積極推廣“費用包乾,定項限額”的辦法,根據各村經濟、人口規模、合理確定村幹部人數和工資補助標準;對村級招待費實行零控制,嚴格審批程序,使集體積累逐年得到了增加,杜絕了不良集體債務發生。

4、盤活土地資,確保集體土地的合理開發利用

近年,我鄉始終把土地問題看作是農民的根本及全鄉經濟發展的基礎抓,加強管理,成立了土地管理領導小組,完善全鄉土地檔案,在現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整合、盤活土地資,規範土地規劃和審批程序,通過土地的租賃、承包等方式不斷拓寬鄉村兩級收渠道,切實解決好“一塊地”的問題。

一是將家庭承包土地與村集體機動地、四荒地劃分開,明確地塊,確定屬性,劃分歸類。為便於管理,合理統籌利用土地資。經鄉土地管理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凡人均6畝地以外的土地均屬於井地和鄉村機動四荒地的範疇,且分別核定了收費標準。其中井地承包費為8元/年/畝(所收費用歸村集體所有);機動地和四荒地承包費為10元/年/畝(其中2元歸鄉政府、78元歸所在村集體),並規定每年須在播種前上繳完承包租賃費後方可耕種。

二是針對近年各村土地面積賬實不符問題,20xx年、20xx年分別組織了兩次土地丈量清查工作,通過清查核實,全鄉耕地新增耕地面積為畝;包括機動四荒地面積9906畝,井地8919畝,僅機動地和井地兩項每年就可新增鄉政府收入7967112元,新增村級收入117819780元。

新增政府收入=9906*2元/畝+660*8元/畝=7967112元

新增村級收入=9906*78元/畝+29119*8元/畝=11781978元

三是統一規劃,鼓勵合理利用夾荒地,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由於近年全鄉水利改革試點工作的成功,配水到户工作進展順利,加之各項節水項目的實施,使全鄉計劃用水略有節餘,為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合理開發現有土地,使之迅速轉化為經濟優勢。經鄉土地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凡新開發的集體夾荒地(指非公益林區),均由鄉土地和林業部門現場鑑定,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益牧則牧,並拿出初步規劃渠、林、路、地的方案,經領導小組審批後統一編號、招標和發包,最後由承包方上繳一次性土地開發使用費後報鄉農經站建立土地檔案。

、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選好路子,促進集體經濟穩步增收。

鄉黨委、政府按照“五個一”工程的要求,圍繞服務農牧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立足本地資優勢,搞活鄉棉花加工廠經營,穩定其龍頭企業地位,從各方面給予扶持,使加工廠逐步適應和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不斷自我發展和壯大,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200年給鄉政府上交承包費1萬元,拓寬了政府收入。

6、積極爭取項目,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近年,為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鄉黨委政府能夠積極申報和爭取農業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多方位、多渠道籌集資金,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從200年至今全鄉共爭取高新節水項目11000畝,補助資金0萬元,建成了高新節水項目示範區,提高了棉花產量,促進了農民增收,有力的帶動了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市鄉信用社積極出台扶助政策,對基層村隊提供了集體經濟發展的信貸資金支持,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增添了新的活力。

7、立足實際,切實加大各項費用的回收力度。

近年,為足額將各項應收費用及時收回,鄉黨委政府每年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徵收方案。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包片領導為副組長的費用徵收領導小組,並下派了8個工作組,指導協助各村切實開展好費用的回收工作;二是出台優厚獎勵措施,全力提高幹羣積極性。對凡在鄉政府規定期限內完成各項費用的農户,最高按上交費用總額的7%給予獎勵,對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各項任務的村隊,按完成額的1%給予獎勵,充分調動了全鄉幹羣交款積極性,從20xx年至今,三年共回收各類費用達萬元,其中20xx年回收額達萬元,200年回收額達282萬元,20xx年回收額達萬元。

四、化解鄉村債務制止的建議

鄉村債務的形成,有較長的歷史過程和較為複雜的社會背景,解決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必然會導致舊債未還又添新債。我們認為,應本着“不操之過急、不增加農民負擔、確保農村穩定”的原則,按照“禁增新債、化解舊債、分類處理、逐步消化”的思路,在政策、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大膽探索各種有效的化解辦法。

(一)妥善處理現有的債權債務。一是對目前存在的鄉村兩級債務,我們將制定還款計劃,按年度正常收入,建立償債基金,依一定的比例定額逐年清償。二是對不同的債務的化解,個人借款要明晰借款原因,明確債務;銀行及信用社貸款要積極爭取核減,停止利息,以償本為主,逐年定量償還;財政借款要加強預算,定量清償,界定呆帳給予核減。三是建議改革現行財政管理體制,重新核定收支,調整上解補助比例。

(二)進一步規範財務管理,加強“鄉財縣管”力度。一是實行財務預算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項目,特別是固定資產購建、公辦公益事業、招待費等支出嚴格實行預算控制,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理財。二是要制定和完善農村集體資產法規,明確鄉村集體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建立集體資產出售,登記、報告制度,明確債權、債務責任。三是堅決實行幹部離任審計制度。鄉村兩級幹部在離任時必須進行審計,並將審計結果作為其繼續使用和升遷的主要依據。對任期內債務大量增加的幹部不得繼續使用、提拔,對任職內積極化解債務,債務明顯下降的幹部應優先考慮使用。

(三)進一步盤活土地等資產還債。對我鄉目前閒置機動地、林地、小型水利設施、“四荒地”等資,按程序討論、報批後,進行資產評估和產權界定,合理估價,採取公開拍賣、招標、租賃、承包等方式,綜合開發利用,盤活存量資,籌集資金還債。

(四)採取果斷措施,制止新的債務發生。為此今後,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即禁止舉債搞基礎建設,禁止購置豪華辦公設施和小汽車,禁止舉債辦公益事業為名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禁止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搞超越實際的工程建設,防止新的不良債務產生。建立新增不良債務責任追究制,對不按程序擅自借貸形成的債務,按照“誰舉債,誰償還”的原則處理。上級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解決免徵農業税後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加大鄉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的投放力度,切實減輕鄉村負擔,防止新的不良債務產生,從而使農村真正走上繁榮和穩定。

總之,在今後的化解鄉村兩級債務中,我們要立足實際,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擴大財,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逐步清償。

對鄉村的調查報告 篇14

調查地點: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

調查時間:XX年2月4日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生活周邊的文明情況,引導孩子在家尊敬長輩,在校尊重老師,在外遵守社會公德,做文明禮貌的“美麗學生”

調查方法:

1、詢問周邊附近的人

2、通過相關途徑查詢資料

3、走訪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尋找周邊的垃圾,並拍下照片做證據。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中國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營。在途中,亂丟垃圾的是中國小朋友,遲到早退的是中國小朋友,受不住這種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還是中國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較獨立的,即使自己發着高燒,生着病,也不耽誤行程。

在説説我們的家鄉安吉吧。從XX年開始安吉創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到XX年,安吉被聯合國評為最佳人居獎,這是我們安吉人的驕傲。但是,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已把亂丟垃圾當成了一種習慣了。為了調查與避免這種現象,我們小組全體成員於XX年2月4日開展了一次‘‘我身邊的文明’’社會調查。

根據調查的情況與相關資料的整理,我們不難發現:垃圾幾乎是隨處可見,尤其在大街上,人們吃完東西好,就把食品包裝袋隨處亂扔,還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煙頭……而在小區裏,這種現象就比較少了,因為小區裏常常有相關人員來清理垃圾,所以比較乾淨。這些亂丟垃圾的現象人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把垃圾往車窗外扔,往家裏的窗户外扔。這些現象,真讓人寒心。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幾個穿着制服的爺爺奶奶,拿着掃帚,或是鉗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懇懇的清理着垃圾。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家園才如此美麗,如此整潔。

是的,每個人都知道不能亂丟垃圾,也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亂丟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又有多少次,為了方便,你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遠處,可你為了便利,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兒明明立這“不準亂丟垃圾”的告示牌,你卻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丟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

根據調查,許多家長認為,現在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懂不懂文明沒什麼關係,只要學習好就行;還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嬌生慣養,儘可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這樣,不僅使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什麼文明,根本不知道,還讓孩子越來越霸道、傲慢。這些都是不對的。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會慢慢的培養出一個個壞習慣;不懂文明的人,就會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培養一個個好習慣,還可以受人稱讚。

從現在開始,從不亂丟垃圾開始,相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文明的人。

標籤: 調查報告 鄉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67p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