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1

人力資源專家劉婷霞表示,有競爭力的薪酬已成為企業搶奪人才的重要砝碼,其實從登上top50榜首的中國移動身上可以看出,學生更多是從薪酬福利與品牌實力兩個方面考慮是否加入企業。在cpi一路看漲的今天,薪酬待遇更是為初涉社會,自食其力的大學生就業人羣所看重。同時,企業知名度及工作環境兩項指標比例的躍升,意味着大學生越來越關注環境和職業健康,對工作的滿意度和愉悦感有了更高要求。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本身,大學畢業後,都希望能進入有一定知名度、規模的企業,畢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從學校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大學生們來説,跨國公司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規範的用人機制、明快的辦事作風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它們的“品牌效應”也頗為吸引人。但在現實的就業形勢面前,讓許多大學生不得不考慮,向左還是向右?

從第六屆大學生僱主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本土企業日益受到大學生青睞。繼XX年top50強榜單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平分秋色之後,XX年本土企業的上榜數量明顯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資企業,佔據了過半比例。同時,國有企業的青睞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數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學生入職首選國有企業,國家電網、三一重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國有企業。而選擇“中外合營”與“外商獨資”企業的比例則有所下降。從行業分佈看,汽車、房地產、金融、能源化工關注度增加,但對計算機、互聯網的熱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學生偏愛行業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張廷文認為,在就業環境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穩定的僱傭關係、較好的福利保障制度等優勢突出,而且隨着國有企業市場化水平的提升,改制和重組的深化,特別是國有企業創造利潤能力的提升,帶來了員工薪酬水平和發展空間的整體改善。品牌競爭力穩步上升,大學生對國有企業的一些偏見正在消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也是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三十年。截止到XX年,民營企業就業已經佔到全國就業的75%,對國家的税收貢獻已經達到55%。民營企業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國企和外資企業,很多民營企業用十年走過了跨國公司和國有企業五十年的道路和歷程。從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體現民族企業具備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然而具有成長潛力的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就是人力資本的不足。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業國際化,人才的國際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這樣的民營企業實質上是低成本進入國際人才市場的一個捷徑。這也成為吸引大學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外資企業雖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從前。這一調查結果也向外資企業發出一個信號:必須提供更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否則將面臨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人才的分流。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2

為全面瞭解省大學生當前心理健康狀況,省社會科學院省情綜合研究中心、大明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於9月至11月對省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大學生就業心態日趨理性,而且不怕吃苦,希望提高自身能力以應對就業難。

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40份,回收率為94%,其中男生372人,女生568人;本科生686人,研究生254人。

在“你希望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的調查中,33.88%的大學生選擇了“在工作中尋找機會深造”,30.69%的學生選擇了“繼續深造”,24.92%的學生選擇了“就業”,還有10.51%的學生選擇了出國發展。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日益理性。在“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調查中,選擇“符合自己專長”、“有發展空間”兩項的學生都佔被調查者的一半以上,34.36%的學生傾向於找“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選擇“無所謂”和“要我就不錯了”等選項的學生均佔被調查者的2%左右。在“畢業後你希望在哪工作”的調查中,45.98%的學生選擇“省內”和“省內發達城市”,23.94%的學生選擇“北京、上海等國內經濟發達城市”,10.87%的學生選擇“回生源地”。

此外,在“你是否能吃苦耐勞”選項調查中,75.11%的大學生選擇了“可以,吃苦能夠鍛鍊自己的毅力”。敢於吃苦、勇於拼搏仍然是大學生的主流精神狀態。

“如果能改變自己,你最想改變的是什麼?”此項調查發現,38.65%的學生選擇了“能力”,19.50%的學生選擇“知識”,11.67%的學生選擇“習慣”,還有10.33%的學生選擇“財富”。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3

為全面瞭解山東省大學生當前心理健康狀況,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省情綜合研究中心、山東大明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於XX年9月至11月對山東省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山東大學生就業心態日趨理性,而且不怕吃苦,希望提高自身能力以應對就業難。

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40份,回收率為94%,其中男生372人,女生568人;本科生686人,研究生254人。

在“你希望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的調查中,33.88%的大學生選擇了“在工作中尋找機會深造”,30.69%的學生選擇了“繼續深造”,24.92%的學生選擇了“就業”,還有10.51%的學生選擇了出國發展。

調查顯示,山東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日益理性。在“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調查中,選擇“符合自己專長”、“有發展空間”兩項的學生都佔被調查者的一半以上,34.36%的學生傾向於找“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選擇“無所謂”和“要我就不錯了”等選項的學生均佔被調查者的2%左右。在“畢業後你希望在哪工作”的調查中,45.98%的學生選擇“省內”和“省內發達城市”,23.94%的學生選擇“北京、上海等國內經濟發達城市”,10.87%的學生選擇“回生源地”。

此外,在“你是否能吃苦耐勞”選項調查中,75.11%的山東大學生選擇了“可以,吃苦能夠鍛鍊自己的毅力”。敢於吃苦、勇於拼搏仍然是山東大學生的主流精神狀態。

“如果能改變自己,你最想改變的是什麼?”此項調查發現,38.65%的學生選擇了“能力”,19.50%的學生選擇“知識”,11.67%的學生選擇“習慣”,還有10.33%的學生選擇“財富”。.

學生就業心態調查報告4

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大學生畢業就業心理的主要因素,並深入研究產生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從而找到緩解這些心理壓力的方法。

調查結果:

(一)調查對象:目前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調查他們的學業水平、擇業要求及其它考慮因素。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這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別、學歷、專業、所在年級、就業水平、就業還是創業、工資水平要求、工作地點、工作是否與專業相關、是否繼續深造、就業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擔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調查問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網絡收集為主。資料收集時間為一個月。後續工作包括:數據統計,數據分析,主要因素歸集,調查造成因素的原因,總結所分析的內容,收集各種解決心理問題的建議,總結收集到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三)調查數據分析:

1.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男女比例:男同學佔46.2%,女同學佔53.8%。説明調查的學生當中女同學比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於後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2.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學歷:本科生佔73.8%,專科生佔26.2%,調查的學生當中本科生較多,而我們目前所讀的是本科,此數據説明後續數據的分析比較接近我們的狀況。

3.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大一佔10.8%,大二佔33.8%,大三佔41.3%,大四佔12.3%,其中大三的學生較多,其觀點比較接近我們大部分人目前的觀點,説明後續數據有可取性。

4.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所讀專業:外語佔6.2%,電子佔9.2%,化藥佔6.2%,計算機佔7.7%,會計佔10.8%,金融佔9.2%,其它專業佔50.8%,説明調查的大學生中所讀的專業種類繁多。

5.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畢業後創業的佔16.9%,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就業,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創業。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大多都因為創業有一定風險且需要資金而選擇就業,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則大多都有資金支持且願意接受創業的風險並相信創業能帶來就業機會而選擇創業。

6.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就業的佔83.1%,選擇考研的佔7.7%,選擇出國留學的佔9.2%,説明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畢業後就業。另外一部分選擇考研的學生,大部分都覺得讀完研究生後找工作會比較容易,且願意多讀幾年書;一部分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則大部分家裏比較富裕,有足夠的資金供其出國留學,且普遍認為出國留學歸國後會比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選擇畢業後留在畢業城市工作的佔61.5%,選擇畢業後回家鄉城市工作的佔38.5%,説明大部分同學都打算留在畢業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覺得在畢業城市找工作較容易,在畢業城市工作比較有發展潛力,家鄉城市較落後等,更有部分人認為沒有一番作為就回家鄉很沒出息。

8.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工資水平要求:1000~20xx元的佔26.2%,20xx~3000元的佔41.5%,3000~4000元的佔9.2%,4000~5000元的佔9.2%,5000元以上的佔13.8%。説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20xx~3000元比較適合,主要原因有:剛畢業,工作經驗不足;認為不能勝任很高收入的職位;工資太低的會覺得自己跟沒讀過大學的人待遇一樣等。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比較保守,但又不會太低,足夠解決日常用度的工資水平。

9.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擔心、焦慮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佔7.7%,有點擔心但覺得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佔72.3%,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佔20%。説明大部分學生雖然擔心畢業後就業問題,但是對就業還是抱積極態度。

10.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家庭因素的看法:認為就業因自己決定而不該由家庭因素決定的佔18.5%,十分重視家庭因素及家裏人意見的佔21.5%,視情況而定的佔60%。説明大部分學生都在乎家裏人意見,但有時考慮到實際情況,還是不能完全聽從家裏人意見。顧家的思想在中國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11.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的就業方式:選擇參加現場招聘會的佔53.8%,選擇上網找工作的佔12.3%,選擇親友介紹的佔27.7%,選擇上門推銷自己的佔6.2%。説明大部分學生選擇參加現場招聘會或親友介紹的就業方式。上網找工作同樣要面試,參加現場招聘會可以馬上把握機會;親友介紹的工作比較大可能會被錄用。

12.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缺乏的能力:認為自己缺乏創新能力的佔36.9%,缺乏組織能力的佔23.1%,缺乏交際能力的佔24.6%,缺乏獨立能力的佔15.4%。表明認為自己缺乏創新能力的學生居多,中國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還是以“填鴨式”為主,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較少。

13. 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工作是否該與專業相關的看法:認為必須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的佔24.6%,認為只要找到工作,不管是否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都可以的佔29.2%,想找與自己專業相關,但找不到也不強求的佔40%,本來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想從事其他工作的佔6.2%。説明想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學生佔多數,不管其立場是否堅定。但考慮到目前畢業找工作困難的情況,較多的學生還是會選擇先找到工作,再考慮是否與專業相關。

總結及建議:

v 調查結果總結:調查的男女比例相對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學生,多選擇畢業後就業,會擔心就業問題,但相信會找到工作,打算參加現場招聘會的人較多,在考慮家庭因素的同時,也會結合現實情況再決定工作問題,由於經驗不足等問題,對工資要求不會過高。

v 影響因素總結: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多,同樣學歷的人比比皆是,但崗位不足,導致競爭激烈;剛畢業,工作經驗不足,很多企業都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機會相對較少;家庭壓力和感情壓力,各種抱負太多,心理壓力太大,往往影響在面試中、工作中的表現;初次步入社會,感覺彷徨無助,適應能力不強,面對社會複雜容易手足無措;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太難的崗位沒有能力勝任,太低的職位又不願意嘗試。

v 消極心理總結: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引起的鬱悶心情,對畢業找工作的焦慮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 建議確定方向: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這樣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慮,還可以及時做好準備,有針對性的學習更多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大好基礎,積累經驗。

v 建議多做運動:多做運動不但有利身體健康,促進新陳代謝,同時提高學習效率,緩解疲勞。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v 建議多交朋友:交際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度,在以後的工作中相互幫助,同樣會讓你事半功倍。

v 建議參加實習:多參加實習工作,不但可以讓你更快的熟悉專業工作,而且還可以積累社會經驗,這對畢業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樣的學歷,企業總會選擇有經驗的人。

v 建議多與人交流:與人交流不但可以傾訴心事、緩解疲勞,還可能會得到朋友的幫助,這樣又能減輕壓力與煩惱。

隨着時間的推移,就業情況會有所改變,調查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議也會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調查報告雖不能絕對錶明目前大學生的畢業就業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學生的畢業就業心理狀況。總結出的建議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但希望這些建議能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一點幫助。這次調查報告的完成,讓作為大三的我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7o76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