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工作彙報 >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接觸到彙報的情況與日俱增,彙報可以是工作開始前的規劃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後的分析總結,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寫彙報而發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歡迎閲讀與收藏。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彙報材料

本學年,我校審時度勢,借鑑“學案教學”優勢,結合“閲讀-體驗-互動-鞏固”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認真診視了我校的課堂教學,下面就把我校20xx學年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推進工作結合以八字為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情況做一闡述:

一、改觀念,健制度

1.開學初,學校專門成立了學案教學推進領導小組,把備課、學習型小組的構建,以及各操作制度、評價制度的修改作為學案教學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並將該重點工作落實於每一位老師的實際行動中,讓教師實施中有方向,有目標,有指導。

2.針對目標,健全制度,優化管理

一學年中,我校狠抓落實,定時檢查評估,不定時抽查教師的教學各環節,將教師的自評、教研組的組評、學校的普評有機結合,不斷強化跟進措施,確保各項教學常規工作推進的層次化、序列化,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抓環節,提課效

(一)備課:我校教導處及時改進教學常規制度,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擬定了相應的備課制度、細則、標準。我們結合本年度的導學案模式加強了以下幾項要求:

①備學生需求。把學生置於教學的核心地位,以學生的學為主線,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引導學生自主的學。

②備教學資源。不僅要備知識點,更要備知識背後隱藏着的方法和過程;備有關教學網絡資源——郊區國小學案,充分利用優秀教師的智慧,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

③備導學方法。關注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如何從教學的“獨白”過渡到“對話”;關注如何指導學生會學,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

修訂了的備課細則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計劃與進度、教學環節、備課形式、導學案審批、缺課情況。

學案評價標準等級分三個層次:具體標準是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要體現分層的思想;板書設計要點清線明,做到重點突出;反思要有價值,學案要有創新。“導學案”的`編寫要按課時進行,做到與教師上課同步。

取得的效果:在進行了近一年的嘗試摸索之後各教師真正對學案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體會到了這種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改變了以往以講為主的教案教學,到目前為止,各教師已能熟練設計導學案。

(二)上課:我校針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變化了課堂教學的評價制度及評價細則。上課時制度中進一步強調要科學的把握教學內容,做到無知識性錯誤,思路清晰,講在當講處,少講精講,合理使用學案,做到取其精華,合理整合學案各環節,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強烈的合作意識,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習型小組的功效。

教學評價細則包含目標定向、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導學互動、教學技能、評價檢測。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具體針對六個環節制定:標—科學合理;温故—立足課堂,抓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導讀—學習小組活動要有實效,體現學習小組活動有實效,體現民主、互動、開放原則,積極運用互學助學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自檢—設計針對重難點、疑點,能反映出學生易錯的地方。互動解疑環節—教學過程結構清晰,設計合理。根據“導學案”的教學模式確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並能明顯體現。教師講解準確、精練,重難點突出。教師精講時間不超過15分鐘。體現分層教學思想,保護並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和興趣,注重激勵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導學方法,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簡練,富有感染力。板書簡明,能熟練而有效地運用多媒體。分層設計—目標練習,重難點突出,容量大,效果好。時效性強,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拓展延伸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課堂檢測—圍繞目標展開,目標檢測注重落實“堂堂清”。

通過實踐,教師知道了各種課型怎麼上,呈現出的情景是上課做到少講、精講、多練,強調交流互動和及時小結,充分利用學習型小組的優勢,積極調動全班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來,利用組長的作用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課堂動起來”成為我校本次課改的亮點。“互學—助學”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的顯著形式。

(三)學習型小組:實現導學案教學的最佳效果,其重要的途徑是構建有效的學習型小組並加以運用。為此我校從開學初就十分注重學習型小組的構建。第一學期進行了初步地嘗試和有效地整合,基本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第二學期加以運用推廣。

具體做法:小組的構建緊緊圍繞以班主任為中心展開,結合任課教師的意見對學生分組,採用對半分和搭配的方式進行,各班成立小組並建立名單報於教導處,教導處存檔並以此為依據在聽評課時使用,看教師的操作是否真實有效,小組的作用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發揮。運行情況:教師對學生做好理論上的培訓;對學生的小組學習進行方法上的指導,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校的學習型小組的運用收到了應有的效果,“習慣成自然”是最好的體現與證明。

另外,我校建立了相應的評價制度:

一、職責輪換制度:小組中設立組長、副組長。組長為常任制,副組長為輪換制。

二、學習規範制度:自學階段,要獨立學習,不能打擾別人;交流階段,輪流發言,組員先講,組長作補充,要學會傾聽和表達;展示階段,可以是組長集思廣益後發言,也可以是組長派代表發言。

三、小組交流規範:不僅要討論答案對錯,而且要搞清為什麼、錯在哪裏、理由是什麼等。

四、對小組實施捆綁式評價,不看個別人的表現,採用“木桶效應”評價小組。

五、小組文化建設制度:個性化組名、組規、小組標誌牌、小組管理等。

評價細則:

1、小組內分工明確,組長、組員各司其職;

2、課堂學習活動中積極參與、展示,形式靈活多樣,反饋效果好;

3、質疑有創新、有深度;

4、遵守課堂紀律、能認真傾聽、與小組同學相互配合;

5、完成學案高效率,合作交流能解決問題;

6、轉化學困生效果好。

7、各組得到不同學科教師的表揚,給予笑臉、積分或星數獎勵,累計達到要求後可升級。

8、一月結束,以各項指標的積分多少來評價小組,學期結束,以積分多少,作為評模、選優的重要依據。

評價標準涉及作業情況、課堂發言情況、組內成員課堂過關情況、考試名次進退步情況、紀律情況、衞生情況、附加分等。

成效:在推行學案教學之後,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任務有了一個清晰地認識,對所要完成的任務能積極參與;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小組學習中建立了一種較強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和爭先的念頭。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加工意識明顯提升,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別於之前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有明顯改觀。

三、抓教研,深研究

本學年,我校以區《關於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為指引,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實際,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導學案”為主導教學模式,以實踐中教師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行為研究為主要方式,構建學習化組織,努力為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研活動。

本年度,我們建立了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校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教研製度。着力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堅持“近、小、實”的原則,加強對“導學案”六個環節的細研究、深研究。為此,我中心校在原有的基礎上,本着問題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教研思路,以“庫——案——研——效”的校本教研模式開展活動。所謂“庫”就是指在開學初,學校教導處收集教師在上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庫,從中提取主要的、實質性的問題作為新學期研究的重中之重;“案”就是針對研究的問題確立具體的研究計劃與安排;“研”指開展的一系列的教研活動;“效”就是指預期的收效與實際的是否吻合,如果經過研究還沒有解決則進一步跟蹤研究,直到解決為止。本學期,我們主要圍繞“學習型小組的構建與運用、導案的設計、課堂教學”等問題開展研究。教研過程中學校領導堅持蹲點參與,嚴格要求,加強管理。通過有效地教研活動,促進實習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化,夯實和提高了課效。

具體措施:

(1)計劃、制度的有效制定。

建立了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校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教研製度。以中心校牽頭,組建了兩個層次的教研網絡,即中心校教研組,各基層校教研組,各教研組在教研工作整體謀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各級教研工作計劃。學校領導參與,及時把握教學動態,和教師共同研究,使計劃的制定能抓住教育教學的本質與內涵,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受益,教師受益。

(2)確保活動的有效組織。

研訓計劃確立後,每次活動都在教導處的組織管理下,各學科教研組按既定的時間、計劃開展研究活動,在活動中,組織者要事先設計好活動的程序,並調動所有成員圍繞主題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看法,意見,使所有參與者都能有所啟發,有所受益。

(3)使個別化學習研究到位。

為了使教師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我們利用外出學習、自主學習、集體學習、網上研修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培訓,信息技術培訓,做到了“五個結合”,即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集中輔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專題講座與討論交流相結合、培訓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典型引路與普及運用相結合,提高了校本研修實效。

(4)自我反思,促進提高。教師個體進行自我反思是進行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礎。校本研修只有轉變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願的行為,才能得到有效落實和實施。廣大教師在課改實踐中,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三反思”即課時反思、日反思、月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每節課的得與失。使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5)新老結合,以點帶面。老教師的經驗豐富,年輕教師的精力充沛,老的傳,新的學,共進共成長。

(6)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派新進教師到外校學習觀摩,講課研討,帶回新的思想;請區教學骨幹、新秀到我校作課,彼此交流,共同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huibao/d4v9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