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人力資源管理 >

孔子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孔子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以人性理論為基礎對人的全面認識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一個顯著特點。孔子的思想對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孔子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説。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只是指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 語》)美國漢學家黃仁宇先生認為,孔子傾向於性惡論。但是,孔子在“畏於匡”時,曾説過“天生德於予,匡人其如予何!”神聖的上天所給予他的德,當然不可能是不良之德。這種“天生之德”是不是近於善呢?還有,孔子一貫主張“忠恕”之道,“忠”為盡己為人之謂;“恕”為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之謂。實行“忠恕” 之道的前提,必須是主體本身的'心情要端正,否則,只能導致惡而不可能導致善,孔子提倡恕道,説明對人心的善良是有信心的。另外,孔子強調德治的基本前提是以人性近善為出發點的,這也是中國儒家的基本出發點。孔子沒有直接説出人性本善本惡,但他非常強調後天的“習”。正式探討孔子人性假説,其重點在於 “習”。它對人力資源管理來説有着借鑑作用。

孔子所説的“習”是指後天的成長環境和道德實踐。不同的“習”會塑造不同的人。關於怎樣“成人”問題,孔子認為“若藏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成人矣”。孔子是針對不同人的成長環境和道德實踐來説的。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來説,不同“習”即企業管理環境會造就不同素質的員工。一般來説,管理原則都是建立在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基礎之上的。每個公司制定規章、程序、工作進度、安全標準和職務説明書,所有這些都隱含着假定人的本質或善或惡。人力資源模式對人性假定是近善的,即對工作並不是天生就厭惡的,人們要求對自己參加擬訂的目標作出貢獻,絕大多數人能運用更多的創造力、責任、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超過了他們現在所任工作的要求。因此,管理者的基本任務是設法利用未開發的人力資源,必須創造出一種環境,使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竭力作出最大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renli/rv3w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