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總結 >

《温病學》各章節知識總結

《温病學》各章節知識總結

  《温病學》各章節知識總結

温病的發展:萌芽階段——戰國至晉唐時期 成長階段——宋金元時期 形成階段——明清時期

《温病學》各章節知識總結

1、温病名稱的最早記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2、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認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厲氣” 3、明末吳又可編着了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温病學專著??《温疫論》

4、清代温病四大家:葉桂(葉天士),薛雪(薛生白),吳瑭(吳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葉天士蓍《温熱論》(温病學理論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温熱大師”,創立了“衞氣營血”的辨證論治體系和“辨舌驗齒、”“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濕熱病篇》,立濕熱病專論。對濕熱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證和治療進行了系統論述。

7、吳鞠通蓍《温病條辨》,形成以“衞氣營血”和“三焦”辨證論治體系。 8王孟英着《温熱經緯》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論篇·詳論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多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外感熱病的總稱。 二、温病特點:

1、有特異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 3、病程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4、臨牀表現具有特殊性

三、範圍:風温,温熱,温疫,温毒,暑温,濕温,秋燥,冬温,温瘧 《温病條辨》 1、温熱類温病:風温、春温、暑温、秋燥、大頭瘟、爛喉痧、暑燥疫治療應以清熱保津

為原則

2、濕熱類温病:濕温、暑濕、伏暑、濕熱疫、霍亂治療重在化濕透熱。 3、根據發病初起見證分類: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4、命名:根據季節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時主氣分:風温、暑濕、濕温、秋燥:按發病特點:大頭瘟、爛喉痧等(可能多選)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與發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來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從外感受;性質屬熱;致病迅速;季節相關;病位有別 2、各種温邪的致病特點:

1)風熱病邪:多從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傷陰;變化迅速

2)暑熱病邪:傷人急速,先犯陽明氣分;暑性酷烈,易耗氣傷津;易直中心包,閉竅動風;易於兼夾濕邪,鬱阻氣分

3)濕熱病邪:病變以中焦脾胃為主;易困阻清陽,阻滯氣機;傳變較慢,病勢纏綿 4)燥熱病邪:病變以肺為主;易致津液乾燥;易從火化

5)温熱病邪:邪氣內伏,熱自裏發;裏熱內迫特性顯著;易耗傷陰液 6)温毒病邪:攻竄流走;藴結壅滯

7)癘氣病邪:致病力強;傳染性強;多從口鼻而入侵襲人體;有特異的病變定位 二、發病因素:體質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 三、感邪途徑:從皮毛而入;從口鼻而入 四、發病類型:

第三章 温病的辨證

一、辨證內容:以衞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為理論核心 二、衞氣營血辨證(葉天士創立)

衞氣營血辨證表

三、三焦辨證(吳鞠通倡導)

四、焦辨證表

第四章 温病常用診法

主要是辨舌驗齒,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見症狀 一、常見症狀: 1、發熱

發熱惡寒、寒熱往來、壯熱、日哺潮熱、身熱不揚(身熱稽留而熱象不顯,初捫皮膚不覺發熱,久捫始感體温升高,濕温初起)、身熱夜甚(發熱入夜尤甚,灼熱無汗,為熱入營份)、身熱肢厥、夜熱早涼(夜間發熱,天明熱退身涼而無汗,温病後期邪熱未淨)、低熱(熱勢地位,持續不退,且見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等症。温病後期,邪少虛多,內生虛熱) 2、汗出異常

無汗、時有汗出、大汗、戰汗(温病發展過程中突見肢冷爪青,脈沉伏,全身戰慄,繼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現) 3、口渴

口渴欲飲、口渴不欲飲、口苦而渴 4、神智異常

煩躁不安(熱擾心神)、神昏譫語(閉證、實證)、昏聵不語(痰熱阻閉心包)、神志昏蒙(濕熱類病症熱鬱於氣分,多重在脾胃,濕熱釀痰矇蔽清竅所致)、神志如狂、神情呆鈍 5、痙 實證、虛證 6、厥脱

熱厥、寒厥、亡陰、亡陽 二、辨斑疹、白培。

標籤: 温病 章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zongjie/m6o4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