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合集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合集15篇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

為提高我區中國小教導主任、國中教研組長的教學變革研究力和課程改革執行力,全面推進我區“學為中心”的教學變革,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12月2日,鹿城區第一批中國小深化課程改革試點校教導主任、區首期國中教研組長研修班學員,在區教師培訓和科研中心的領導和導師帶領下,啟程前往嘉興市南湖區和平湖區,進行為期3天的新課程改革專題培訓。

【課堂觀摩有新意】

與以往的統一行程、統一內容的培訓不同,本次培訓根據參訓人員的學段不同,分為中學組和國小組。而中學組的第一站培訓地點——南湖區南湖國際實驗學校也貼心的為不同學科的老師,準備了語、數、英、科四堂觀摩課,供老師自選。這與本輪新課程改革中的“自主選擇”竟也不謀而合,體現出培訓安排者的巧思。

【學校報告有心意】

本次培訓,中學教師供參觀了三所學校。南湖區南湖國際實驗中學的高文榮校長作校方經驗交流《深化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介紹與交流》;南湖區南湖國際實驗學校馮霞老師作題為《學校“全科閲讀”教改與課程建設》學校特色課程建設的經驗介紹;平湖市乍浦天妃國小的校長王中平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新一輪課程改革實踐者,作《學校課程改革經驗介紹》。每所學校的校長或代表教師,都誠意拳拳,把學校最新最好最突出的課改情況傾囊而出,並認真的解答老師們的當堂困惑和現實疑難。真正做到“授之於魚”。

【專家講座有深意】

本次培訓的專家講座也頗具重量級,一位是嘉興市南湖區教研室的朱德江主任。他從本次的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為引,作《區域教改專題講座:基於學習力發展的學與教方式變革》的講座。向學員們揭示本輪課改的五大任務、六大策略、主要疑難以及具體實踐成果。

另一位更是親自參與本次課程改革省級文件撰寫和修改的嘉興教育學院的張建芳主任,他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課程建設與選課走班》為題,向學員們闡述了浙江省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三個緯度,暨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評價改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繫。並且,張主任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員們解釋了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育藍圖,介紹了現今階段中國小開展課程改革的切實可行的若干個方案。

兩場專家講座,深入淺出,引經據典。使學員們從更好的教育層面領會到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含義和深遠影響。

【校園考察有創意】

除了聽課和講座之外,校園考察也是本次培訓的一大亮點。中學主要參觀的兩所學校,在校園環境規劃和佈置上,無論是南湖區南湖國際實驗學校的“讀書廊”、“石文化”、“成長樹”;還是平湖市乍浦天妃國小的“陶藝節”、“文化走廊”、“校史牆”,兩個學校都各具特色,充滿了學校教育者愛心和創意。令學員們流連忘返,讚歎不已。

通過本次培訓,學員們滿揣着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即將在自己的學校進行一系列有關於新課程改革的團隊交流、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個人研修,並將這些實踐轉化為自己對此次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推進個人成長,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為鹿城教育繼續做出貢獻。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2

我有幸參加由湛江市教育局組織的“湛江市中學體育科組長培訓”,這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留給我的收穫與思考頗豐。這次培訓通過專家講座、典型案例分析、主題研討、實地考察、體驗學習等方式進行。

教育專家們的講座精心、課件精美、發言精彩。他們身上、言語中透露出來的精神光芒,給我們每一位學習者以智慧的啟迪,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改變了我們的工作觀念和態度。

通過學習也使我意識到了作為教研組長身肩的使命和責任,同時也使我有了方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開展好本科組教研工作。使我充分地認識到,團結才能有力量,教研組作為一個整體,必須共同協作,共同進步,必須要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來促進教學,管理教學,促進教研組的進步。為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對此有幾點感受:

一、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能力。

有這麼一句話——工作需要助跑器。是的,教研組長就是教研組的助跑器。我們要擁有一支具有凝聚力、團結、和諧的團隊;我們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需要有良好的協調能力;要在教學中有一塊自由支配的“自留地”,在快樂中收穫總結經驗;要把組內的每一位老師當成自己的老師,互相學習。讓組內的第一位老師都不斷成長,使教研組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共同體。

二、轉變教研觀念,推動組內發展。

新課程改革對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研工作、教研經驗、教研方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研組長應以新課程目標為導向,用新的教研觀念和教育理念圍繞新課程的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有新的創意,要採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為教學研究的發展探索新路。

三、加強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校本研究的水平。校本研究以學校為主體,教師是否轉變成為一個研究者,直接關係到校本研究能否得到落實。所以我認為校本教研要以科學的態度、科研的方法進行,每位老師只能不斷深入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

通過次培訓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研組長賦有的責任。我知道培訓只是一個引領,一個導航,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總結,去反思。科組長培訓給了我成長的挑戰,同樣也給我一個磨礪的平台。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為做一名稱職的科組長而努力。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3

xxxx年1月12日在我們朵朵幼兒園進行了一次中班教研組長的培訓,其中包括區域觀摩、集體活動展示、教研活動及玩具推薦會。

在佳佳幼兒園崔惟老師的帶領下為我們組織了一次比較有效的教研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體會有以下兩點:

一、充分的活動準備

在組織一次教研活動前,作為教研組織者,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崔惟老師為了更好地把握整個教研活動,她在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1、與執教老師的溝通:崔惟老師首先讓我梳理應彩雲老師的教案,其次還讓我把自己的活動修改內容告知於她,使她自己在教研活動中做到心中有數。

2、理論支撐:由於所要研討的課例是音樂活動,所以崔老師在事前準備了一些關於音樂活動的理論知識,包括唱歌活動、節奏樂及韻律活動等,幫助教師們梳理相關經驗。

3、關鍵性提問的預設:在制定教研方案時,崔老師都能很清楚地把握每一環節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在解決每一環節時,崔老師都會有一些關鍵性的提問,讓教師們能夠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有一定的針對性。

二、有效的互動技巧

崔老師在組織本次教研活動時,都會給我們一種很輕鬆的氛圍,所以教師們都很樂意去表達。

1、在每一環節結束時,崔老師會針對教師們的回答或是各片經驗的交流進行小結,梳理相關經驗,這其實與上集體活動是類似的。

2、崔老師在教研過程中還運用了現場模擬體驗的形式,充分調動了教師們參與教研的興趣。以上兩點就是我對參加本次教研活動後的一些體會。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4

暑期裏,鹿城區首期教研組長培訓班的學員們趕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進行為期5天的專題培訓。培訓的內容涉及教師的教學素養、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等通識培訓,也有教研組長與教研組建設等專題培訓,還有各學科的專題講座及分組討論等。

給我們做講座的有各學科的名師、特級教師、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等。他們或德高望重,或知識淵博,或富有人格魅力。讓我們不禁感歎,上海的教育不愧是走在全國最前列的老大。

在眾多講座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上海師資培訓中心的專家、高級教師王珏老師。王珏老師在教育第一線工作了近二十年,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她曾第一批參加上海市名師班,被評為英語學科中唯一一名重點培養對象,現已為第二批名師基地的專家組成員。

本次培訓中,王老師給我們做的講座主題是:語篇與語言學習。語篇教學是當今教育界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法,也是我們一線老師熱切希望瞭解更多的一個話題。我們對於語篇教學的概念的理解、語篇教學中的新知識點與篇章整體性處理, 以及如何通過語篇教學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等問題的解決,都是我們急於求知的。王老師首先解釋了語篇的概念,接着讓我們討論了語篇和語言學習的關係。她讓我們知道了,應該是語篇帶動詞句學習,而不是詞句帶動語篇學習(我們現在大部分老師在進行的語篇教學都是這種)。她通過對第一語言學習早期和第二語言學習早期的對比,得出結論:第二語言的學習要關注情境、輸入和交際,即在教學中要把握語境、語量和語用。她還強調,一節課成功與否,看是否有語境,語量大不大,語用有沒有。這樣的評課標準讓我們能很清楚地去評價一節課。王老師以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教材立體化”的理念,讓我們對這看似深奧的概念輕易地就理解了。並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身邊的教學資源是何等的豐富,只要我們去做個有心的教師。她同時還跟我們分享了一些她收集的網絡資源。王老師通過生動的實例,講解了課堂情景創設、語言輸入量、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各學科的融合,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貫穿整個報告,預留的思維空間激發了大家的思考,我們從她的講座受益匪淺。

本次暑期上海華師大培訓之旅,讓我們聆聽到眾多教育名家的講座,他們的學識、專業素養、個人魅力都讓我們深深地折服,也激勵我們努力提升自己,向他們靠近……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5

我有幸於3月12日和13日參加了進修校組織的“數學教研組長培訓”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規範數學教研活動,探究有效的教研方法,着力提高教學質量。其內容豐富,有集體備課活動,有名師講座還有優秀教師的示範課;形式也多樣化,有分散有集中更有互動研討,教研氛圍濃厚將活動開展地轟轟烈烈,也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有效”的數學教研,現將我的一些感悟與各位同仁一同分享。

一、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和教研組長

學習是教師的生命,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用知識來拓寬生命的寬度和高度,可以讓有限的生命走向無限。在當今科技化信息化的時代,教師更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的智者,讓學生為你淵博的知識而折服。我作為一名教師既要向有經驗的名師學習更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不如你的老師學習,因為他們的遺憾將會是我通向成功的奠基之石,只有這樣不斷學習的我才能教出學科的味道,教出學科的品味,教出學科的境界;作為同時教研組長的我還要帶領全校老師共同學習,讓年青教師向老教師學習,讓他們稚嫩的羽翼豐滿起來;同時發揮老教師的傳代作用,讓他們體現自身的價值同時幫他們消除職業的倦怠;有機會還可以組織大家去名校向名師學習,讓大家都成為業務精湛的專家。

二、要做敏於思考的先鋒

思考可以讓我們不斷成長,讓我們進步,因此我們要在思考的狀態下工作。教學中要思考教什麼,該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這些在我平時的工作中都做到了,但這次活動讓我明白我們要思考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除了要思考上述的內容外,還要思考編者的目的以及這些內容還可以怎樣變化。

三、要做善於寫反思集的能手

這點是我的軟弱之處,其實在教學中我也經常反思,也有很多靈感和想法,但遺憾的是我竟讓這些寶貴的東西轉眼即逝,沒有留住他們思維的痕跡,這也是我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吧。李雪梅老師説的好“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如寫三年的反思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不但要要求自己勤寫反思集,我還要帶領全校老師一起寫反思集。

四、談談我自己在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困惑

我們學校的所有數學老師工作都很認真,教學也很努力,間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和説課活動都開展的有聲有色,確實將教研活動落到了實處,但是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我們的理論知識太貧乏了,我時常覺得連自己很多理論方面的知識都不成熟,所以我非常希望進修校多組織一些教研活動,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向城裏面的優秀教師和名師學習,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非常感謝進修校組織了這樣一次活動,讓我學習了不少的知識和教研經驗以及教學方法,我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再接再厲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好。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6

20xx年4月25日——27日,我有幸參加了衞輝市首次中國小教研組長培訓。在這次培訓中,聽了豐玉萍老師的講座《關於“走上教師專業發展的高速路----怎樣有效備課》,候舒霞老師的講座《心之力》,張薇張主任的講座。下面是我聽了老師們講座的自我反思

(一)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 這些專家與名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讀書,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讀書。這次培訓讓我覺得自身知識的貧乏。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進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

(二)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重要的工作陣地就是課堂。但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教學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各位老師的講座,讓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數學課堂要以人為本、迴歸生活、注重發展,儘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具體的、摸得着的、看得見的、可操作的數學。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引領學生不斷經歷艱辛的自主探索學習過程,讓學生親歷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不僅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讓學生感受如何學習,實現數學課程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和諧發展的特點。其實平時教學我也會萌發許多的想法,閃現許多的靈感,但是事後總是沒有把這種思維的火花及時地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一種教育資源。這幾天集中學習讓我靜下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了很多誤區,也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所以不斷總結、及時反思這種優秀行為應成為一種堅持的習慣。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7

xx—xx年3月12日——13日,我有幸在xx—xx國小參加市中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收穫很大,現將心得小結如下:

一、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老師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掌握知識,或作為班主任,對於調皮的學生,會向學生髮脾氣。在我聆聽到李雪梅老師説的:學校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育是一羣不完美的人,帶領着一羣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以及《南風與北風》的故事,深深地打動着我,讓我豁然開朗,讓我明白,在對待問題學生時,只有發自心底的,才能打動心底,讓我們懷着感恩的情結,擁有陽光心態,博大胸懷,當好一名教師。

二、做一個合格的教研組長

在以前,我們教研活動走形式的較多,學校希望教研組長們能帶動每個組能真正開展有效的活動,但我覺得實際操作起來較難。後來,近兩學期中,學校教科室擬訂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教研活動的有效性。雙週二下午作為活動時間,學校會為每次活動定好主題,並提前通知做好準備。這樣活動時每人都有準備,氣氛濃厚,效果比較好。

但當我聽了李雪梅老師的講座後,我才發現,自己作為教研組長做得遠遠不夠,如:終身學習的楷模,敏與思考的先鋒,研究反思的能手,活動策劃的主角,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的。

兩天的學習讓我體會還很多,如:李鎮西老師的“五個一”,羅淑清老師他們縣小如何打造好一節課,團體精神。我希望以後能多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促進自己反思,促進自己學習,促進自己勤於筆耕,讓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8

20xx年11月我有幸參加了由Xx市教育局主辦、Xx學院協辦的Xx市義務教育階段教研組長培訓。在這為期七天的培訓中,我們聆聽了Xx師院龍教授的《課程改革綱要》基本精神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再認識,胡教授的《課例研究,中國小老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台》,市教研室李主任,禹主任精彩的專題講座,以及Xx學院的幾位教授所做的精彩報告,同時我們還觀摩了我們團結國小的集體備課和齊樓國中的.校本教研,使我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學習,使我的的思想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擁有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研組長的作用和職責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現將培訓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能力。

教師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的智者,讓學生為你擁有淵博的知識而折服。我們應該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將學習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為高效。教師互動合作是學校教研的標誌和靈魂,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交流與衝突是非常寶貴的。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這是當前一個重要工作。在觀摩我校集體備課時,作為團結國小的一員,當我在觀摩的隊伍中聽到同行們的好評時我感到驕傲與自豪。備課組老師精心的備課,對教材的挖掘,發言的深度與廣度,獨到的見解以及良好的個人素養,定案的可操作性都對觀摩團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各集體備課的氛圍下,形成資源共享,我們的課堂教學怎麼會低效呢?只有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合作意識,才能使我們的教研更具有實效性。

二、轉變教研觀念,推動教研發展。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研工作,教研經驗,教研方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研組長應以新課程目標為導向,用新的教研觀念和教育理念圍繞新課的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教學研究,在探究過程中要有新的創意,要採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為教學研究的發展探索新路。教研組是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的基層組織,是校本教研的主陣地。教研組長是教研組的“脊樑”,更是凝聚同伴的學術引領者,職位雖小,責任重要。我將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把管理、學習、思考與教研很好地結合起來,儘快提高自己的教研管理水平和能力。通過學習將提高我們的教學研究工作水平,並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管理方略和教學研究風格,努力向專家型教研組長、研究型教師的目標不斷邁進。

三、加強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展。

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要求老師改進教學方法,不再“一言堂”,“滿堂灌”,而是要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增加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Xx師院龍教授的高效課堂理論提出了為課堂教學減肥瘦身,説明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精髓:用核心知識教學來“修剪”課堂,讓教學活動露出脊樑,變得精幹,給學生的學習騰出足夠的空間。在齊樓國中的課堂上,我看到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積極參與,他們很好的詮釋了“學會—會學—想學”的過程,成為最好的教學方式。

教研組長個人的發展,關係着整個教研組的發展,關係着學校大家庭的發展。這一次的培訓我受益頗深,不但提升了教育理念,還開闊了個人視野。參加這樣的培訓機會難能可貴,我要好好品味,慢慢消化,讓它漸漸的滲入到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同時將學習到的新理論,新經驗帶回到自己的學校,運用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的實踐中,促進學校內涵式、深層次、高層次發展。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9

這次培訓分兩次階段,第一階段以專家和老師的專題報告為主,明確教研組長的職責和如何去做好教研組的建設,第二階段年級集體備課活動展示體會如何開展年級集體備課,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第一階段,理論性較強,雖有三位一線的主任或組長介紹他們好的做法,但是還不夠具體,或是覺得創新性不夠,較常規,各年級的集體備課落實問題一直是我作為組長所困惑的問題。在第二階段,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的參加給人一種新意。下面以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為主,談談自己的體會。

南昌二中七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活動,在組長曾華的主持下,他們以教師研修本為藍本進行集體備課反思,大部分老師很年輕,不斷在反思中成長,集體研修活動的流程分為上週授課情況的反思和總結,以及下週內容安排。下週內容安排的初步制定由一位老師主講進行同課同構,下週教學內容及安排的討論修訂。

(一)課堂教學反思和總結對於上週的四到五節課,每節課在成功點、失敗點、補救點、遺漏點、改進點、創新點六個方面進行反思,老師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需填寫。

(二)校本作業本對於題目的錯誤,合適、合理性,如時間等方面進行修訂。

(三)下週課初步制定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盲點易錯點以及引入、過程與方法、活動安排、作業。

(四)就這位老師的構想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得出最終的修改方案。

我們應從三方面改變教學理念:

(1)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

(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做好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後輔導,課堂教學案例研究。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0

一、對建構主義的重新認識

建構主義是課程改革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動力源泉。可以看到數學課程標準、課標教材就是遵循建構主義這一指導思想制定和編寫的。在基層進行的課程改革實驗也是基於對建構主義的認識而進行的。讀了鄭教授的“建構主義審思”一文,會發現過去我們對建構主義在認識上有誤解和偏差。

建構主義的核心所在是:學習並非學生對於教師所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依據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所作的主動建構。

但是,是不是知識不可能由教師直接傳遞給學生,或者説,只有通過主動探究,學生才有可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呢?實際上,“探究學習”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曾得到積極倡導,但最終失敗了。“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就在於其基本立場的錯誤性。

鄭教授指出:“我們不應將學習者的主動建構與向其他人學習絕對地對立起來。恰恰相反,在明確肯定學習者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必須清楚地指明向其他人(包括各種教材與書本)學習,特別是教師的指導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台灣國小數學教育改革主要策劃者之一蔣治邦給予我們的主要啟示:“實驗課程的教學觀點被冠以‘建構教學法’的卷標後,成為目前教育工作者之間爭議的焦點……‘實驗課程的精神是教師不可以告訴學童任何事’、‘任何解題方式必須由學童自己想出來’是目前對實驗課程最嚴重的誤解,必須……澄清。”

還有對於建構主義的一種誤解即認為學生的“主動建構”主要地應被理解成“動手實踐,實物操作”。事實上,建構主義所直接涉及的只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內在的思維活動,而沒有指明任何一種具體的學習形式。

反觀當下的課堂教學,哪一節課不是讓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如果這一節課沒有探究和發現,可能老師都不知道該怎麼上了,或者被冠以“傳統教學”的帽子。實際上,根據鄭教授對建構主義的論述,課堂教學既可以有探究活動,也可以沒有探究活動,既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究,也可以由老師直接講授出來,既可以有顯性的動手活動,也可以沒有顯性的動手活動,既可以創設生活情景,也可以直接從數學出發。建構主義的實質不在於外顯的活動,而在於內心的活動是否有意義、是否積極。

二、對課程改革長期性複雜性的思考

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應當説,對於課程改革的方向、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大家是接受的,是支持的。如果再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去,大家肯定是不答應的。關鍵是,課程改進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迴避,需要認真思考,尋找解決的辦法。

鄭教授在《數學課程改革:何去何從》一文中指出:“數學教育改革必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按照某個事先劃定的時間表畢其功於一役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放慢節奏,認真總結,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前進。”同時,課程改革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我完全贊同鄭教授的觀點。

這次課程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應該預見到改革的艱鉅性、複雜性,決不會按照改革設計者的“一廂情願”畢其功於一役的。記得抗日戰爭初期,毛澤東就提出了“論持久戰”的觀點,其實質就是“以空間換時間”。以中國廣袤的大地使日本陷入“人民戰爭的泥潭”,經過防禦、相持進入反攻,最後果真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現在的情形是,擁有高學歷的、專業水平比較高的國小數學教師在全國畢竟鳳毛麟角,大量的是年齡較大、學歷較低、專業水平較低的教師,這是不容迴避的事實。要想使得他們經過幾次培訓就能“脱胎換骨”,是不現實的。對待這樣的問題只能以“時間換空間”,課程改革只能是長期的、漸進的過程。

課程改革不是單向的,是雙向互動的。如果只是上面在搖旗吶喊,下面卻無動於衷,改革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即使再好的東西,也要大家接受了才能發揮好的作用。記得前幾年山東大學聯考實行標準分,應當説這是科學的計分方法,但為什麼不能實行下去了而又採用了原始分呢?原因就是懂得的人太少了。

三、對教材的再認識

課標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確實先進多了,傳統教材表現形式單一,冷漠無情;注重知識結構的嚴謹,嚴重脱離生活實際;注重知識的規範性和標準性,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內容狹窄,數與計算佔了非常大的份量等等。新教材在這些方面都進行了糾正,內容豐富多彩,表現形式靈活多樣,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關注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廣大教師對新教材是歡迎的,是支持的。學生更是對新教材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但新教材也明顯存在着一些不足,值得我們注意。

鄭教授反對“一層卡一層”的現象,也就是課程標準“卡”教材,教材“卡”教師的教學。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年1月7日,我有幸參加了xx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中學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培訓班。通過培訓受益匪淺。

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彩。有專題講座、課堂教學觀摩、實踐操作和教研組工作經驗交流。進修學校中學部主任對《如何做好教研組長工作》進行了專題講座。各學科教研員對《新課程標準》進行了解讀。四位學校的教研組長介紹了本校教研組的工作經驗。

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卻給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以鼓勵和鞭策,同時也指明瞭工作和學習前行的方向。原以為一名教研組長只是為組員服務,多幹活就行,殊不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研組組長,還要有科學發展的觀念。所以在今後的教研組工作中,自己要做到:

1、端正認識,正確定位,明確責任。

作為教研組長,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上讓領導放心,下對組員負責。要時刻牢記領導的信任與囑託,時刻把教研組工作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一部分,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力求讓英語教研組擁有最強的凝聚力,以它獨特的魅力感染影響着我們組的每一個成員。自己將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研組工作中,和英語組組員一起創出更多的精彩與輝煌。

2、上傳下達、團結同事、創新工作。

教研組長是學校教研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在學校和教師之間起着紐帶作用,是教師和學校進行溝通的橋樑,上下信息暢通才能有效保證學校教學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在組內,自己要團結同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凝聚每一個成員,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發掘每一人的教學閃光點,人人都出一招,促進教育教研工作的開展。

3、立足實際、強化教研、以研促教。

我們教研組是全校最大教研組之一。我們將立足我校實際,提升教研軟環境。一是多學習,走出去向先進學校學習,坐下來內部觀摩。二是健全教研製度,培養每一位英語教師都能上一節校級公開課。三是加強校本教研,堅持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把集體備課活動落到實處。四是注意資料蒐集積累,並做到資源共享。

4、加強學習、提升專業、學研結合。

作為教研組長,理應是教學教研的示範者,個人的素質修養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教研活動的效果乃至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正因為如此,教研組長的職責促使自己將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確保自己走在學科教研的前沿,以便更好地帶動全組教師。自己曾經參加新課程的學習,聽過許多成功的課堂教學的案例,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從備課、課堂教學、作業佈置、學生輔導、學生評價等許多方面進行了探索,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我都將拿來和同組的教師一起分享,讓老師少走彎路。

5、網絡研修 專業發展 共同提高

伴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課程改革,網絡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網絡教研也在各地蓬勃發展。自己將帶領全組老師利用網絡優勢,拓展教研空間,積極參加網絡教研活動。通過加入qq羣組、撰寫教學博客、走進uc教研空間,使我們在感知新信息、新理念、新構想等方面獲益,同時也將對我們自己教研成果的一種反思和展示。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2

兩天的培訓很快結束了,回顧這兩天的學習過程,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理論學習……。感受很深,感悟頗多,同時還聽了兩節高質量的數學課,這兩節課教師帶的輕鬆,學生學得輕鬆,我們聽得輕鬆,真的是一種享受。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提: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應體現在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就是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穫,有進步,學生在認知上,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從不智到智。“知”,指的是知道,掌握知識;“會”指掌握基本方法,學會學習;“能”指提高學習能力;“智”指發展智力。而這兩節課,我認為都儘可能的做到有效教學。

一、導課,突出“生活”二字。

導課是一堂課的開始。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的衝動,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引人入勝,滿堂生輝。一節課的導入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通盤考慮、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24時計時法》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去猜想:8時的明明在幹什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旋轉和平移》一課從遊樂園入手,讓學生模仿遊樂園各種運動的動作或聲音…… 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新課,突出“有效”二字。

新授是一節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師生之間的情意互動作用。老師們儘量做到理論和實踐,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這兩節課從“有效”兩字入手,讓自己的確課堂實實在在的“有效”起來。

1、引導學生有效觀察。

兩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和操作機會,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現象。通過比較、概括,反映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直觀性的特徵,就能獲得正確表象。特別是《旋轉和平移》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小魚在格子圖上的平移時,由點的平移,到線的平移,最後到面的平移。讓學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含義,掌握了平移的特徵。

2、有效的教學有有效的提問。

仔細回味這兩節課,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都做了充分的考慮和準備。問題有開放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

3、有效的教學有效的傾聽。

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能夠極大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例如:遊老師請一個學生對黑板上的小人發出指令。一個學生髮出指令:把小人向下平移。遊老師説:“你的指令很準確,如果再加上一個請字就更好了。”經老師這一提醒,後面的學生在這一方面就表現的很好。一個學生在發指令時説:“請把小人向上斜着平移。”遊老師輕輕的提醒:“向上怎樣斜着平移呢?”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指令不夠準確,立即修改自己的指令:“請把小人向右上角斜着平移。” 遊教師將提問的過程變成使學生相信自己,展示自己,欣賞自己的過程。

三、練習,突出“實用“二字。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個環節。它既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兩位老師在練習的編排上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練習結果的處理上,做到了及時的反饋與評價,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弄清區別,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聯繫,在評價中受到激勵。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3

本人有幸於20xx年11月10日接到關於舉辦“省培計劃(20xx)”——國小音樂教研組長校本研修組織與實施能力培訓長春師範大學培訓班的通知,倍感喜悦的同時也非常珍惜本次學習機會。

本次培訓會共集中六天,採用專家引導、合作研究、課堂現場診斷、參與體驗等多種培訓方式,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強化案例教學、交流研討、教學觀摩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本次培訓我們帶着困惑而來載着喜悦而歸!

我們都知道要想上好一節音樂課,前提必須要備好課。那麼如何備好音樂課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困惑。也曾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吸引學生,但都沒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此次培訓吳斌老師為我們指點迷津,使我們茅塞頓開。

當我們拿到教材以後,首先不是匆忙設計課堂教學流程,而是應該對每一單元每一課的作品進行理性分析。一首歌曲、一首視唱曲、一首供欣賞的樂曲,既已選進教材,必定是經過編寫者們精心挑選的。其中必有很多的“潛能”,備課時一定要竭盡全力從各個方面將這些“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從思想性、藝術性及其表現手段等作全面的正確的理解,音樂課一定要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抓住音樂的音高、節奏、速度、力度、旋律構成、情緒色彩、歌詞內容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點,把作品應有的教育價值與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達到音樂教學應有的目的。

備課的時候,不能侷限於教科書,那樣會讓我們的思維受到約束,我們應該先有自己的構思,自己的設計,再翻看以往的教學反思,看哪些是需要在課堂上注意和強調的,然後再看參考書、上網查閲一些資料或者借鑑一些相鄰、相關學科的知識補充到自己的教案中,這樣做並不是要擴大教學的範圍,而是要讓自己在教學中立於主動、有效的地位。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作為老師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儘量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走進他們的生活,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瞭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

國小階段的音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所以備課時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音樂基礎,也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例如:備課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對於一些學生問題可以簡單些,對於一些音樂特長生就可以問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題,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故我們設計課堂教學時要“稚化”自己,把自己當作學生,用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課堂上學生有可能會提出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以孩子的“口吻”作答才能兒童化、趣味化。

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取決於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可以借鑑網上的一些精品課,或者汲取一些專家學者課的精華部分,但需要我們在模仿中創造,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要設計出有自己風格特色的課。

國小生的興趣容易轉移,上課只以唱歌為模式的教學法會使我們的學生害怕甚至厭惡音樂課堂,所以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注重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有:啟發引導式、聽音跟唱法,情境表演、故事法、競賽,對比、講述法、練習法、提問法、蒐集資料法,示範法,討論法,小組合作、以組表演,才藝展示,就是唱同一首歌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如:齊唱、對唱、邊表演邊唱,分組合作唱,一領眾和等。

不論什麼方法,都要設計和準備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學習,使音樂課有音樂課的味道,有音樂的魅力。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除了以上説的心備外,還要增加一些備課內容,那就是“口備”與“手備”。“口備”不僅要備唱,還要備講,音樂課上的教師語言導入怎樣簡單明瞭,引人入勝?過度語怎樣才能承上啟下?結束語怎麼能起到概括、點播、歸納的作用。有時,音樂課的教學語言也可以設計成一些帶有音樂特性的節奏語或者視唱語……“手備”不僅要備彈(彈歌曲伴奏或即興演奏),還要備指揮,彈琴要熟練自如,眼睛還要看着課堂,指揮不僅能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的節奏。教師雙手的運用包含了很多的語言,這也是需要我們很好地掌握的。

音樂教師備課還要備教具:包括手風琴、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掛圖、投影片、自制教具、及課件……為保證實際操作中的成功率,教學順利進行,教師在上課前應將所用手段事先操作一遍。

備課就像蓋房,雖然框架結構一樣,但是因裝修風格、裝修材料不同,所以就會產生個性迥異的“同課異構”。不論是精裝版的裝修,還是簡約版的裝修,我們都要講究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備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是流於形式,所以備課中要學會反問自己——我的課堂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嗎?我的課堂設計會讓學生學的主動嗎?我的課堂設計中師生的互動有效嗎?我的課堂設計能做到面向全體嗎?我的課堂設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嗎?……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我堅信,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裏就有一分的成果!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4

從XX年2月22日-2月24日,在xx進修學校我有幸參加了教研員、學科組長培訓學習,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穫頗多。xx老師關於有效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與思考中説到學校要成長為一個科研型的學校,那麼老師就要成為科研型的教師。通過此次培訓,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穫很豐厚,真正瞭解教研員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職責,同時感到教研員的責任重大。以下兩點是我在學習中的最大收穫:

一、反思自己,提高認識

通過x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確了校本教研的方式與流程。聽了包頭市教研員王榮和內蒙古電教館劉彥澤等專家的講座,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工作。我們除了缺少專家自身的優勢和理論研究者的扶持外,實踐經驗不該缺乏,我們本身是一線的教師,都深入課堂,平時聽的課也不少,只是把握不準方向,使我們的問題改進並不大。反思自己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稀裏糊塗,只是就事論事,沒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沒有一個具體的活動流程和有效的活動方式,所以教師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每次的活動效果也可想而知。通過學習讓我跳出來看自己的所為,由於我們自身的欠缺和條件限制,致使我們的眼界狹窄,看問題沒有深度。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忽略了好多關鍵性的東西,對一些教學現象、教學行為所引發的結果,分析不透,甚至不會分析。我們不僅僅缺乏嚴謹務實的學術態度、理論聯繫實踐的認知、科學可行的操作方法,我們更缺少的是做業務的心境。所以在盡頭的教研活動中應多注意以上問題,爭取有大地突破。

二、找準切入點,開展教研活動

有培訓就有學習,有學習就會與收穫,構建有效教研,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我們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從五個環節來進行教研活動:

1、明確教研活動的目標;

2、找準教研活動的切入點;

3、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精心設記教研活動內容,滿足教師的實際需求;

5、讓教師帶着問題、困惑來,明明白白的回去。在每次的教研活動後,要認真反思,正如專家所講“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反思就一定能成為名師。”教研員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每次的教研活動。我們應該既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研員,更要做一個求真務實的教研員。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深知自己的綜合素質離一個合格的教研員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系統的掌握學科知識,還要掌握教研的總體趨勢、學科的發展趨勢。因為只有瞭解前沿的態勢,瞭解所在區域教研狀況,知己知彼,才能準確的為自身工作定位,把握好研究方向。

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對所學知識認真進行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工作的財富,把本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指導好自己的工作,並以這次學習為新的起點,自己增強學習意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

教研組長培訓心得體會15

序篇:到來

金色的九月,秋高氣爽,陽光灑在大地上,我有幸參加了由北華大學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班活動,主辦地點是吉林市的吉林農機學院培訓基地,在29月11日我又一次回到了這個我18年前大學——北華大學前身吉林師範學院所在的城市,經過20年的發展,這裏的變化可謂煥然一新,但我總是在腦海中以為還是曾經的熟悉。

主篇:學習篇

從9月12日開始我們進入到了學習階段,到9月16日曆時5天時間,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記憶是長久的。此次學習活動由北華大學教師劉君老師擔任主講與班主任工作,還請到了東北師大的李淑文老師,北華大學的姜元正老師,北華大學的楊鳳雲老師,東北師大的韓繼偉老師,北華大學的譚希麗老師進行了相關的講座。

首先,由北華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劉君老師做了開幕式與主講了《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職業發展》。

其次,由楊鳳雲老師組織了破冰之旅,使我們明白瞭如何調整工作中的緊張與集中精力,並做了一些相關的智慧類遊戲,使學習生活更加豐富,使我們知道不僅要關心學生們的學習,還要關心學生們的身體,做到身心全面發展。

之後,又有韓繼偉老師主講的《高中數學教學困境及應對策略》,在講解中使我明白了老師教學要回到事物的根源,看到概念的本質,追本溯源。譚希麗老師主講的《SPSS軟件在成績數據分析中應用》,學會了新的評價手段。李淑文老師的《關於核心教育的思考——基於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姜元正老師主講的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一,二。主要講解了微課與幾何畫板。劉君老師主講的《專題研討——如何集體備課》、《如何解讀高中新課程標準》、《如何撰寫教育科研論文》。

昇華篇:學習心得

各位專家老師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和優美詼諧的語言為我們進行了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的講解。使我們從中學習了很多東西,取得了相應的提升,使我們對於教研的工作有了深入的瞭解與認識,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義。

劉老師從教研組建設的價值、功能、導向、困惑、組長、活動、評價、案例等8個方面展開闡述,對我們教研組長的工作是一種巨大的鞭策與鼓舞。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作為教研組長身肩的使命和責任,同時也使我有了方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開展好本校教研組工作。自從聽了劉老師的講座,我初步明確瞭如何建設一個合格的教研組,認清了教研組長工作的基本方向,也知道當好一名教研組長應該具備的人格魅力、精湛業務、改革先鋒等基本素質。尤其是劉老師“如何解讀高中新課程標準”使我們明確了方向,有了找到組織的感覺。一個個精彩的案例和理論,讓我一次次與大師們近距離的接觸,沐浴着如春風般的教育理論,徐徐吹開我心頭緊鎖的濃霧,讓我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姜老師的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講解實在、好用、適用,還介紹了翻轉課堂,體味了新事物的運用與現實條件間的關係,介紹了永吉四中在這一面取得的成績,充分説明了這一課堂形式的價值,也介紹了一些地方失敗的原因,使我們認識到了不是人家成功了的就一定是好的,適合才是真道理。

通過本次學習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團結才能有力量,教研組作為一個整體,必須共同協作,共同進步,必須要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來促進教學,管理教學。最後,我明白了重視教研組建設,研究教研組管理的基本原則,開展富有個性的校本研究,使教研組管理邁上新台階,這是我本次參加培訓的主要奮鬥目標。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不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寬了視野。體會是可以記錄的,但心靈的感受可能是無法言語的,只有自己的經歷,才會有認識上的提高。各位專家給我的就像指路明燈,就像大海上漂泊船隻的領航員。我感到自己在改變,課堂在改變,學生在改變,我的內心激動、興奮,有了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提高,我的內心有按捺不住的快樂與幸福。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以豐實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將課堂教學提升到新的高度。腳踏實地開展教研組的活動建設,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學校的教學工作獻出一份力量。

後序篇:希望

學以致用才是硬道理,才是事物價值的真正的體現,讓我們用未來的成果來回報本次學習吧,希望我國組織的國培與省培活動越辦越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41k0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