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14篇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14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堂改革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14篇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1、學生是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味的採取壓制、強迫的手段,常常適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變了我錯誤的認識,學生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學時能夠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值得提倡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但完全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會學生不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知識的難度適當教會學生預習、學習、複習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

3、小組合作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是少數尖子生的課堂,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小組合作,有利於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有利於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快感,從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小組併發揮小組的作用不可忽視。

4、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向標

課程標準要求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前早將目標定位下來。一節課的任務完成與否,也需要對照目標。目標的展示,還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方向更明確。

5、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永無止境,而教師教學不能僅傳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創新,在學習生活中養成動腦、動手、探究的習慣。

二、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教學中總結了“三自”物理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對於物理課的改革,我沒有囿於所謂的三段六步、五環節等説法,而是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實際任務,制定不同的實際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課堂設計上,以理念引領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的革新

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實現目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傳統的學究式經驗教學已不受學生歡迎,學生內心的情感調動、自我碰撞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況且,學生的作題能力不是靠教師的講而培養出來的。為此,我在教學中從課本內容,學生心理因素出發,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體味到做主人的幸福。

四、教學內容的添新

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是改變了過去教材天下一統的格局,社會、生活、實踐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成為教學內容。死抱住練習不放,必然導致視野狹隘,物理教學資源缺失,物理素養營養不足。

五、物理實踐活動的出新

活動是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時娛樂,它對於解決當前困擾學校的教師厭教、學生厭學這一問題有着獨特的意義。我不喜歡板着臉孔教學生學習,願意用自己的熱情和陽光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六、存在的問題

1、講授過多

在上學期的學習中,我在教學中能夠採用上述理念教學,並且採用了小組合作、競爭等多種手段吸引學生參與,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本學期由於複習任務較重,課堂教學改革不夠深入,仍延續了傳統模式,並且以講授為主,剝奪了學生的權利。今後我將進一步研究探索複習課課堂教學改革策略,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2、改革不堅持

由於對課改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所以在改革過程中有動搖思想,甚至產生懷疑,唯恐因為改革影響教學質量,甚至有時候出現反覆。今後要堅定思想,大刀闊斧的深入進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改革的深入進行。

3、教學與改革的關係處理不好

教學需要遵循學科規律進行,改革需要遵循教育規律進行。我的實踐感受是在改革中重視了教育規律而忽視了教學規律,出現改革與教學兩層皮的問題。今後還需進一步探索,改進,加強。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2

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科都按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課改效果也是非常的顯著的。在課改的推動之下,我也是受益良多。我也認真地聽了非常多優秀老師的課程,在這一個過程之中,結合其他老師上課的模式和教學風格,我也不斷地在進行磨練和改變。

我所任教的是九年級歷史,歷史是一門內容比較多,並且需要花時間去記憶的一門課程。之前的想法是老派的、固化的,覺得老師講的多了學生也就學得多了,但往往是事與願違。一節課45分鐘,但是學生真正學進去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的短的,有些時候學生可能一不留神,或者是太累了,往往都會走神浪費了這45分鐘的時間。而博學課堂的目的,是要把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的角色不是一個從開始到結尾都一直在授課的角色,而是課程的幫助者和建設者。這兩個月,我們學科也在不斷地深化我們的模式,對於我們學科來説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把握住課堂45分鐘,不要耽誤學生其他的時間這樣往往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那麼45分鐘要提高效率,這就非常的考驗老師和學生了。

學習知識,真正的掌握的不是靠聽,而是要讓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講出來。那麼博學課堂的第一個環節自主預習就非常的重要了,在課堂開始的5分鐘,通常會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主要是已完成學法大視野為任務完成課前預習,第二步是讓學生們找到在課件上面提前佈置的任務。學習歷史,主要是把歷史事件的背景、時間、內容、影響或者意義弄清楚。我會提前的把這些問題在課件上羅列出來。完成學法大視野的自主預習之後,基本上就把書大概的瀏覽了一遍,那麼之後再把課件上的問題先找出來,在書上面標註好。標註完成之後再進行小組互助學習小組長進行檢查,發現小組內的成員沒有解決的問題之後一塊進行討論。討論結束之後,要求每一位小組都能夠把問題回答出來。討論結束之後,進行小組成員的展示,這個時候展示我會分為兩種情況進行展示第一種是隨意的抽查,因為已經過了小組討論。那麼隨意抽查進行展示。如果小組成員並沒有把問題回答出來,那麼會扣這個小組的分數,如果這個小組抽查的這位成員回答的特別好,那麼給予這個小組加分;另外一種情況是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我會讓同學們自己舉手展示,主動展示的學生也會給予加分,這就是小組的展示環節。小組展示環節完成之後,針對於剛剛小組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以及討論問題的積極程度進行加分,或者是一些小組,並沒有積極踴躍的參加討論的那麼給予一定的扣分。之後進行精講環節,主要是一部分難懂的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之中,注意精講,這個環節也是我現在把控的還不是非常好的一個環節,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精煉,讓學生能夠把不懂的地方通過老師的講解弄清楚。

精講完成之後就是課堂的鞏固和背誦的環節了,那麼對於我們的歷史學科來講,背誦的'內容的確會更多一點,所以我會選擇讓他們先背誦,把當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把它背誦完成,5分鐘左右的時間我會到課堂下面對學生進行抽背。抽背完成之後,會讓學生們完成當堂課學法大視野上面的選擇題部分,3分鐘左右的時間之後,讓小組同學進行答案的展示,對於一些錯得比較多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講解。

這就是歷史學科博學課堂的模式,我們在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之中,每一節課每一個班情況是不同的,在實行的過程之中也要進行簡單的變通。所以老師必須要清楚地掌握課程的環節和熟悉授課的內容以及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那麼在這些方面還要進行探索和反思。小組的加分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所以要把這個小組評價給同學們講的更加清楚一點。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學生展示回答之後,老師對同學們的評價要進一步的深化,不能表面的認同,進行簡單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得到老師的認可,讚賞,肯定。這也會大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優化,過程之中,多學習,多探討,才會獲得進步。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質年,我校根據縣局的精神,開展“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通過聽課、評課使我受益匪淺,體會如下:

一、

1、李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給學生直觀演示,使學生有所發現,聽“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

2、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反覆認讀生詞,教師指導正音。

3、教師強調動作與詞語的聯繫。

4、再讀課文,體會生詞在課文的`意思,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的規範性。

二、

1、徐老師運用故事聯繫實際創設情景,心得體會《聽“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研討課》。

2、通過實驗演示,發現新知識,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熱愛科學,增強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與情感共鳴,激活學生的思維。

3、徐老師重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貴在參與,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總之,兩節課緊扣教學目標,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4

我也在不斷的瞭解與學習課堂改革,我也在課改課堂中不斷的摸索、成長,我對課改也深有心得體會。

音樂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絕大程度決定了一節課的成敗與否,如何吸引到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需要在把握課程進度,充分備課的條件下,努力將課堂新穎化,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在課堂上講授教學內容時,一定要用多種表現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尤其是要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具體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吸引學生,讓學生參與進課堂。

在所用的湘教版音樂教材中,國中音樂已涉及五線譜教學,大部分學生未接觸過簡譜,更別提五線譜,這種音樂理論的基礎知識,相對於唱歌而言比較枯燥,需要轉換學生學習思路,讓學生對樂譜感興趣,主動學習。課堂改革在逐漸將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的課堂,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先學後教,讓教有針對性,上課學生能夠積極識譜認譜,把理論知識打下結實的基礎。

博學課堂突出的環節——小組合作。小組模式下,學生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每一個組都是聯合起來的羣體,把課堂交給學生之後還需要教師有效地將學生組織起來,“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幫學生”。充分利用同學之間的學習資源,來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受益的學習氛圍。音樂課堂中,個別學生內斂,唱歌聲音較小,如果設置兩組對決,比比哪組唱的聲音又大又好,競賽容易激發了學生積極性,在組內中有集體榮譽感,聲音自然而然隨着組員齊唱。每一個環節做好,學生學習過程逐步完善,當堂課的`內容當堂課消化,知識真正的存留在每個學生的腦海中。

在模式越來越系統化下,教育不單單只是看到了學習成績,日常按照各種學習、紀律、衞生、生活習慣都會有作出相應積分,按照個人積分,每月評比“雅正達人”、“博學之星”為大部分學生樹立了優秀榜樣。習慣的好壞影響着學生的個人分數和小組分數的高低,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個體的課堂注意力。

學生對“博學課堂”各環節都已熟悉,課堂中學生參與度逐漸提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了一定的控制,課會越上越輕鬆。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5

開學初,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變改革的熱潮,最近我又在網上觀看了淘師灣的16節教學視頻,我感受到教育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慾望,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像人們説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在參加了多次關於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後,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説“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麼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佈置也太沉悶了,教室佈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後,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着“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於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着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字:亂!剛剛湧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是不是哪裏做不到位呢?通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雲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把課改想得過於神祕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並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並不清高,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契訶夫説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温,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鬆,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課上,一個學生怯生生地對我説:“老師,咱課上能不能換位呀,我喜歡和某某一起做作業。”原先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這樣,但我都沒允許過,怕他們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課堂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自主,於是便微笑着點了點頭説:“老師滿足你的要求!”他聽後非常高興,2個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業做得非常優秀和成功。等課上了一半的時候,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這下可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説都願意自由組合,我一想這樣課堂不就亂套了呀,等換完座位就該下課了,我就沒答應他們的要求。等下課鈴聲一響,我剛走出教室,感覺一個“小尾巴”跟了上來,回頭一看,一個學生怯怯地問我“老師為什麼同意他換座位,不同意我們換,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呀?”一句話問的我語塞,我趕緊説“不是,不是,我怕換位耽誤大家的作業時間,下次上課之前可以提前換好就可以了,OK?”

這,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啟發:如果在課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創作,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而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學習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我便答應了所有學生們的要求。我又跟同學們説:“我滿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滿足老師的要求,做出讓老師最滿意的創作,而且還要注意課堂紀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響別人。” 再上課時,我發現每一自由組合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創作和學習。通過好的學生和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搭配組合,對後進生的轉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對他們的合作創作都滿意地點了點頭,説:“真不錯,繼續努力!”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願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並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着樂,樂着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着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6

不知不覺,對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已三月有餘。這三個月來,可以説是收穫滿滿。對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助我成功實現了由一個什麼都不會的教學小白到能夠順順當當完成課堂教學的教師的蜕變,不得不説,博學課堂是一個對老師十分友好的課堂,特別是對“新手”教師,它不僅便於老師對教學的全方位學習,且把課堂交予學生,老師充分扮演好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僅可,這既避免了學生“滿堂聽”的倦怠感,也免除了老師“滿堂灌”的疲憊感。同時,博學課堂更是一個對學生十分友好的課堂。在全面倡導減壓減負的背景下,博學課堂提供了一個足夠保證教學質量的課堂容量。且博學課堂倡導學生通過自學,對學,羣學去獲得知識、解決困惑。真正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從身體參與到身心俱在成為可能。

博學課堂給師生帶來的“紅利”是巨大的,但由於目前對博學課堂的認識理解還比較淺顯片面,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小組討論環節,博學班學生自律性不足,小組討論時常進行着進行着就演變成了小組課外聊天,後面通過明確的任務分配進行驅動雖改善了很多,但明確的'任務分配又導致學生只顧“自掃門前雪”,把不是自己小組任務的知識點扔在了一邊。且小組討論環節存在部分學生濫竽充數,單純成了答案的“複製機”,缺乏思考,沒有真正參與進去。後續就小組討論環節的把控,我還需進一步的學習摸索。

其次,堂堂清目標的完成在學風稍差的班級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些班級學生普遍存在專注度不高、做題拖拉的習慣,雖通過限定習題時間,到點展示答案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隨着課程內容難度的增加,他們在規定時間內能完成的題寥寥無幾,這樣即使進行習題講解,效果也很不理想,只能給他們延長習題時間,導致堂堂清目標無法完成。接下來我會通過進一步減輕習題難度,挑選更適合這些學生的習題,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對習題進行分層,希望能改善這一問題。

博學課堂的摸索道阻且長,但在今後教學中,我會堅定踐行博學課堂模式,不斷學習,努力成長,力求把自己的課堂塑造成一個高效高質高容量的趣味課堂。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7

課改已走過了的歷程,伴隨着這一年多的改革,我經歷過挫折,也有過失敗,但更多的是收穫。在此期間,我成長了很多,也有許多感悟。回憶高一剛開始課改時,確實有過牴觸情緒,因為覺得課改會降低成績,但當適應了這種模式之後,從整體上再看,我也確實進步了,不只是在成績上,更多的是在能力上。

其一,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則是一個傳授者,他只是把自己的知識機械地傳給學生,至於學生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接受了多少,不得而知。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中,由於學習的主角是學生,所以學生必須自主地做好預習工作。而且在自主學習中,並不只是簡單地熟悉書本,而是更深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所以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課前預習也成了一種習慣。

其二,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所進步。

新課改的要求是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也要求學生與老師身份互換。課由學生來講,老師只是起到了一個答疑的作用,或者只是把重點稍微強調一下即可,關鍵在於學生自己。所以這種模式就鍛鍊了我的口語表達能力。我是一個比較內向,不太擅長與人溝通的人,但是在課改之後,我敢在課堂上表達我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可以給別人提出建議。這些對於我來説,確實是個不小的進步。一次和國中同學聊天,他們説我變了,變得敢説話也會説話了,我想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應該與課改有關吧!

其三,我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課改,使我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課改,使自己的思維更活躍,方法靈活、有效,知識面更豐富、厚實。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使我的學習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課改使我自,更增強了自信。課改不僅使學生的能力提高,也培養了我們的團隊精神。課改要求把學生編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必須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才能使這個小組變得更加強大。這樣一來,組內成員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增加了默契。而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形成了“比、學、趕、幫”的氛圍,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為了自己的小組不落在後面,小組成員都在努力學習,從而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更重要是班級內部的學風更濃了。課改使學生的思路更廣泛,思維更開闊,在自主學習中,我們想的更多、更全面。在課堂展示中我捫得想辦法使我們表達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也得做好準備為別人解答疑問。所以,這就使我們主動地思路,開拓思維。很高興課改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很幸運學校能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鍛鍊自己的平台。我是一名住校生,我感覺正是由於課改的這種模式,讓我能夠在沒有家長的監督下還能自覺主動地學習。看着老師們為課改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看着同學們的積極配合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我相信課堂教學改革一定會不斷完善越變越好,使我得到提高。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8

在上級領導的積極倡導下,今年初,我校開展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為了儘快融入改革的隊伍之中,並在課改中積極實踐,不斷完善和提升,今年,主要與本組語文教師研究導學案的編寫工作,在研究、編寫和使用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專業素質也在不斷提升。

一、相互切磋,集思廣益

傳統教學中,教案的編寫主要是教師自己研讀教材、自己編寫教案。 而“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學案的編寫,注重的是教師的合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在每一單元備課前由備課組長精心安排,誰負責出哪一部分的知識點和導學案。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研究的內容集中、資源也可共享。導學案的編寫在學校總的“研---展---質---點---評”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包括自研環節、展示環節。展示環節又包括學習目標。課堂流程有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和課堂反饋當環節。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讓每一節導學案都成為精品,成為“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在主備人闡釋自己教學構思的同時,集體討論、質疑和補充,最後形成定案。長期堅持這樣研究,增強了教研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教師們的業務能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了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

學生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的預習部分。通過預習就理清了學習的思路和線索,明白了自己的學習障礙在哪裏?教師通過批改預習作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有目標的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學生可以從導學案上看到教師教學設計預計的課堂全過程,這樣既節約了教師呈現問題的時間,也避免了學生看完了課文依然理不清思路的情況。甚至部分學生還能夠在學案上補充問題,給其他的學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舉一反三。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學習的樂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教育教學成績的提高便可計日而待。

三、監督檢查,鞏固提升

傳統教學雖説是以講授為主,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夯得很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是活起來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知識掌握得很不紮實。常常是課堂上侃侃而談,而作業本上卻是令人大失所望。分析原因,主要是課堂上鞏固部分沒有落實到位,教師的講解有時也不是太到位。因此,導學案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要監督檢查到位,展示環節,如果學生沒有講解到位,教師一定要適時點撥、講解清楚。同時,要根據本節重點,及時鞏固相關知識點。反覆訓練、強化練習,這樣才能加深記憶。

四、及時反思、不斷完善

課堂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也就是説,無論你課前怎樣精心設計,由於課堂上有不斷生成的新內容,總是不能達到完全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及時反思,不斷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是導學案的三大特點。教學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實的,有效地去開展導學案編寫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們需要探究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9

我校提出“211”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和應用已經有有一段時間了,由最初的“照貓畫虎”忙亂跟從的,到如今已能有自己的高效課堂“風骨”。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學習、摸索。我們聽了很多高效課堂模式的授課,也進行了很多設計和思考,到底怎樣才是高效課堂,怎樣才能真正達到高效,我有一點看法。高效的目的是學生學到更多,更加合理的發揮課堂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穫,這才是最終的目的,但是如果只是簡單的套用先進學校的教學模式而沒有聯繫我們本校實際情況,就會成為東施效顰的尷尬局面,所以,我覺得更應該汲取別人高效課堂的精髓,讓我們老師進行自己的摸索,只要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課堂模式不要太苛刻要求,更注重課後的收穫評價,用一個更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評價模式來確認到底這堂課是否高效。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211”高效課堂改變了過去“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同學們可以大顯風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學生會的教師不教,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教。教師在課堂中抓住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學習、合作探究。教師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要設置豐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彙報探究結果。是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和創造性得到較好的發揮,真正體現“我的地盤我做主”。

二、建立“211”的高效教學模式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而不是教師單方的輸出和學生單方的接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了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的共同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人、生動活潑的人、有尊嚴的人,發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潛能的,最好的教師就是把學生的潛能開發出來。要改變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勵性的語言與學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提倡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高層次的學習方式,其作用在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上這些觀點體現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已有的經驗着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三、重視課後反思

有人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後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着“211”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歸屬與落腳的地方,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211”課堂教學的有效境界,它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持之以恆地貫穿於課堂內外。“211”高效課堂教育教學模式還有更長遠的路要走,要想有更輝煌的戰果,還需繼續探索,開拓創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形成是有實驗特色的高效課堂模式。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0

本學期教育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感慨歲月匆匆之時,回想這將近四個月的教學生涯,曾遭遇瓶頸,也曾困惑無解。慶幸的是,“博學課堂”模式的開展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指引方向,讓我在教學過程中不再迷茫。經過為期三個多月的教學實踐,我受益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前的有效預習

“博學課堂”模式之一的預習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學生有效的預習,作為教師,應當交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在語文這一學科中,預習任務主要為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解決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通過查閲課外資料或廣泛閲讀課外書籍來了解課文作者簡介;在閲讀課文之時圈點勾畫,找出不認識的字詞自查字典解決;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概括文章大意。學生將自己的預習成果記在預習本上,教師在上課之前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可通過小組長檢查預習本、教師提問、聽寫生字詞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預習檢測。

二、課堂上的自主學習

在已經預習過課文的基礎上,再次通讀課文,找準切入點,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內涵。教師可根據學生學情來安排自學任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讓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質疑,提出問題並嘗試分析、解決問題。而對於基礎稍微薄弱的學生可適當引導,給予一個具體的`問題或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要耐心放手,儘量過少的干預,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充分的發揮。

三、高效的合作學習

在自學時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這時可依靠小組的力量,共同參與合作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在合作討論環節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討論任務,討論目的,而不是無目的的探究。且探究的問題應當根據學情來設置,對於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不應設置過難的問題,否則會讓學生變得盲目而無所適從。在學生激烈討論之時,教師不能僅僅旁觀,而是要參與的學生的討論中,對於學生跑偏的思路及時予以調整,保證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四、課後的鞏固提升

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更應扛起“減負增效”的重任。當堂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當堂掌握,尤其在語文這一學科中,讀、背、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課堂上應該留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或是當堂背誦過關,或是消化課文知識,切實做到“減負增效”。

每一次總結都是一次新的成長,雖然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經過不斷反思和積極學習,將“博學課堂”的模式牢固掌握,並將其爛熟於心,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1

*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我參加了由中國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為期一週的“全國校本研修系列之教師課堂改革與教研組建設特色考察活動”。 活動期間,我們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併到上海的幾所名校集體觀摩,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對此次學習,我感觸頗多,這裏重點説説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吧!

首先,專家的報告內容充實,道出許多教研工作的真實經驗,讓我受益匪淺。

王俊校長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俊是江蘇宜興實驗中學的校長,是教改創新的知名專家學者,他為我們講的題目是“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工具-結構嘗試教學法的研究”。作為一個要總攬全校大局的校長,他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中去,把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做為重中之重去抓。教研是學校生存之本。王校長諳熟每個學科的教材及教學,他認為:學科知識中有這樣的“工具”,學生掌握了它,就能有效的學習某一類知識,解決某一類問題。王校長就語文學科中的現代文閲讀和作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明白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找到工具。他還列舉了很多地理、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歷史、生物學科教學中找到工具的方法,並一一聯繫實際進行講解,使人充分感受到了這位校長在教育教學研究領域涉及的深度與廣度。從他的講解中,我得出一個結論:無論哪個學科的學習,教師的總結歸納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教師能找出規律,教會學生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與學的關係。這也同時是王校長講的要從“舉三反一”到“舉一反三”。

王校長最後用一則小故事中的一句話結束了他精彩的報告,使我記憶猶新——“你的心在哪裏,你的智慧就在那裏,你的智慧在哪裏,你的幸福就在那裏”。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王校長作為一名校長,在教改創新方面做出如此顯著的成績,全是有賴於他把心放在了教學研究上,從而激發了他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那麼作為教研員的我們,是否更應該向他學習呢?怎樣在以後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智慧點和幸福感呢?怎樣啟發本學科教師們明白這個道理,從而幸福的工作呢?這都是我們在以後應該潛心研究和認真去做的事情。

還有著名校長導師餘慧斌,從學校管理的角度深入淺出的分析了“課程、課堂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寶貴經驗,都為我們以後的教學研究工作和培養教師工程提供了成功的依據、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其次,到名校的觀摩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們組先後到了上海外國語靜安外國語國小,上海寶山區實驗國小,上海閘北區第八中學等幾所學校參觀。幾所學校的主管校長熱情接待了我們,為我們耐心講解自己的校史及成功經驗,同時安排專人帶領我們參觀,併為我們準備了精彩的展示課。其中,上海閘北八中從一所生源及教學質量最差的學校成功轉變為一所優等名校的成功經驗給我最大的啟發和鼓舞。

16日上午,我們一行到達上海閘北八中,校園環境乾淨整潔,學校教學有序進行中。閘北八中的主管校長接待了我們,在學校報告廳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我們瞭解到: 閘北八中因歷史地域原因生源很差,學困生多,學校領導從1987年起針對困難學生反覆失敗形成失敗者心態的特點,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三個相信(即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理念,倡導“成功是成功之母,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在課堂改革中取得了大面積提高學生素質的效果,即閘北八中倡導的“成功教育”。他們的成功經驗是:一般認為,學習困難學生是沒有學習主動性的。他們做了大量的調查,發現在“幫助成功——講練結合的”的課堂模式下,學生聽懂了、會做了、做對了,基礎知識鞏固,基本成功心理形成,但他們並不滿足,説:“我們都像機械操作工,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去做,這樣的學習沒勁。”這大大出乎老師們的意料。事實證明:普通學生、學習困難學生也是有學習的主體性要求的。

報告會後,上海閘北八中的一名青年女教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七年級數學課。教師在課上充分展示了“學生主體學習,教師適當指導”的系列作法: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習,當取得成就時,他們的喜悦才是發自內心的,才是有成功和滿足感的。她的課給我的感覺是:真實,常態,每個環節的安排精心,都在為下一個環節做好準備,課件使用不多,但恰到好處。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練獲得成功的喜悦,豐富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概念,真真正正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所以,我覺得,教學就應該是這樣:不搞花架子,把最基礎的做好,實實在在做事,腳踏實地教學。把心用在學生身上: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

這次學訪活動,對我而言真的是不虛此行。通過這次活動,開闊了我的眼界,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也使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用心工作,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盛滿幸福。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借鑑專家和名校的先進教學教改經驗,豐富自己的工作內容,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讓自己在教學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2

一.國中數學課堂改革的起源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的教學僅僅是“教”,教給學生知識,而這實際上只能是老師單方面強加灌輸給學生知識而已,學生得到的也僅僅是知識,而不是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傳統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老師,教師佔據了大部分課堂時間和空間,這固然可以在課堂時間內講足夠多的知識點,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老師在課堂時間內所傳授的知識對於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説可能會感覺不夠,而對於一些學習能力差一些的學生則會不能消化掉聽到的內容,久而久之,這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所以,為了孩子的發展,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國中數學課堂改革的實踐與反思

為了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國家提出了新課程理念:新課程要求老師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管理者。改革首先從教師的備課開始,從原來的編寫教案到現在的編寫導學案。導學案是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數學教科書和學生已有的數學基礎為引導學生數學學習而做的充分預設,它預設了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過程,引導了每位學生經歷預設學習的全部過程。所以一經推出,導學案便表現出了勃勃生機與燎原之勢,許多學校紛紛改教案為導學案。我們學校也已實踐多年,其中受益良多漸漸的也積累了一些對導學案的反思。

結合我校數學科課堂的教學情況,可以把數學導學案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和預習自測,第二部分是課堂研究和要點歸納,第三部分當堂檢測,第四部分是課後練習。

第一部分中的學習目標包含三維目標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清楚每節課的要求和重難點,學起來有針對性。課前預習其實也就是學生的自學環節,學生以前之所以不預習,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根本就不會預習或不知道預習什麼。有了導學案,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中不再茫然,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對數學知識點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點、難點,目標,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數學學習。因此,讓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目標,並在學案的指導下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帶着問題看書,找出重點、難點,獨立完成導學案中預習自測部分,帶着問題進課堂,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在上課時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有的放矢。總的來説,課前預習確實提高了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的效率,老師在新課引入時也省了很多時間,有時直接由學生來説或提出疑惑,有時通過簡單的實例一帶而過,然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通過例題總結出題型與規律、方法與步驟。

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

1.學習目標、重難點在編寫上還欠妥當。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目標、重難點都來源於原來的教案,把教案中的“教學目標”在導學案中改成了“學習目標”,“重難點”則基本上是照搬照抄,實質內容沒有多少不同,事實也是這樣,絕大多數老師編寫的導學案基本沒有跳出教案的圈子。

2.課前預習有時就忽略了學生“感受新知、推導新知”的過程。預習的內容多是將要學的一些概念、定義,於是導學案上就會羅列一大堆概念和定義,其中多數編成了填空的形式,期望學生填寫幾個關鍵詞或是幾個問題來達到預習的目的。相反,如果學生沒有經歷預習式填空,教師可在課堂上藉助多媒體展示幾個實例,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探尋出幾個例子的共同特徵,再類比已學知識,十分自然的得出新知的.定義。然後針對其不完善之處,教師可通過反例啟發學生不斷糾錯,直至得出正確概念;最後可適當配一些判斷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如此處理,親歷了觀察、歸納、反思和完善的學生,才真正參與了知識形成的教學,才能真正理解概念。否則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學生會解很多題,但卻説不出數學的基本概念,更領會不了數學知識的本質。這樣的課堂教學滿足於學生記憶結論並模仿應用,認為“學生記住了也就會了”。這種方式的教學,也許學生學到了計算的技能,但卻學不到研究數學的方法,更領會不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3.課前預習也給學生加重了課業負擔。學生在完成原有的作業之後,還要通過閲讀新課預習新知,實際上加大了學生的作業量,其次,對一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原來新知完全靠老師一邊演示一邊引導獲得的,現在讓他們自己推導無疑是雪上加霜,拿着問題不知從何下手。

第二部分的課堂探究主要是例題的展示、分析與總結。有了導學案,教師往往會放手讓學生安靜的讀題思考,嘗試自己解決,突出學生主體作用,但是,卻忽視了教材編寫的意圖,教材對較難的例題不僅提供了證明的書寫範例,而且還提供了分析思路。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關注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再讓學生去做。課堂要以學生為主,但並非放棄教師的講解作用,尤其是引領作用。事實上,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課堂中學生臨時出現的個性化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迴應和引導,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比如,學生會提什麼樣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的學科本質在哪裏?對這個問題該如何作答?當不能立即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怎麼辦?上課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熱鬧,學生講了很多,但對知識點更深層次的挖掘還需要教師來揭示。

另外,我覺得恰當適時的小結,一方面可以配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達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學生在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從文字語言到符號語言的轉換能力,對自己想法的整理、驗證及歸納能力等)能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升。存在的問題:由於慣性思維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往往在寫小結時只是呆板的把老師的板書和書上的要點摘抄下來,用一句廣告語就是“我不是在小結我只是文字的搬運工”,缺少了自身的感悟和體會,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創造性的缺失。所以在使用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不僅要補全知識和結論,更應做好方法與技巧方面的批註,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各有側重。其次,數量不能多,1~2點足矣,否則對整個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時間上的影響。對於有些難度比較大的內容,教師也可適當幫助啟發。

第三部分是當堂檢測。在完成小結後,留下10~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課堂檢測題,其實也就是自我考試,因此在練習題的選擇上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注重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方面的訓練題,要保證訓練的形式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如此能有效的提高作業佈置、批改的質量,提高訓練檢測的效率。存在的問題:要保證學生緊張、有序的完成當堂檢測,對教師在時間的掌控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把握好每個環節的時間安排,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特點靈活設置。有時上課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問題比較少,時間相對寬裕,可是碰上內容難,不易理解,學生疑惑比較多,老師必須在課堂上解釋清楚,勢必費時較多,當堂檢測的時間就難以保證。課堂的任務很可能留到課後,無形中就加大了學生的作業量。

總之,導學案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設計方案。“教”的最好方式是“導”,學的最好方式是“研”。導學案實踐涉及使用前“如何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設計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學時“如何在學生自學基礎上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引導”。

在設計導學案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現有基礎和認識規律,以思維為核心,以知識為載體,設計有一定思維空間的板塊型宏觀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從而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深度學習。既關注知識、關注過程、關注學科方法,又滲透學法。要控制學習總量和每個板塊教學時間,如果加重學生負擔或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都不值得推崇。

在利用導學案教學中,要體現與採用其他方式教學的不同。教師更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彰顯自己學習所得,要把握學生主講,教師少講的原則,但絕對不是不講,畢竟學生的自學、助學、組學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3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學生的最大進步與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下面結合我們一年多的課改實踐談談自己的粗淺感受:

首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答案的肯定的,因為它促進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實現了課堂的高效率。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抱着學生走,之後發展為教師牽着學生走,而現在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跑着走。看“媽媽解放”的啟示:媽媽的責任是讓孩子吃飽吃好,而不是替代孩子吃飯,在襁褓中的孩子讓當媽的最累,只有當孩子可以獨立吃飯和行走時,媽媽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我們教師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技能。圍繞自主、合作、探究,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小組合作,異質同組,同質結對,競爭合作。教師重點抓小組長,小組長充當“教師助理”的角色,組內小展示由組長負責,班內大展示由教師負責,每個小組視為一個“小班”,高效課堂就等同於“小班化”教學。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説敢問,敢上黑板展示,積極主動,爭先恐後,學生活動人數多,密度大,課堂效果好,達標率高。

當然,實施課改有難度,有阻力,有風險。年紀大的、教學成績好的不願意改,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那也是多年辛勤積累的智慧結晶,怎麼捨得輕易丟掉?況且他們怕失敗。反而年輕人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單純,沒有顧慮,成為了課改的先行者。我屬於前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化學只有九年級才有,短短的十個月時間容不得我們去課改;況且我們只有兩個人,在教研這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遲遲未有行動。近兩兩年來我們出外學習的機會多了,看到其他學校轟轟烈烈的改革和隨之帶來的不凡的成績,讓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嘗試着用新的模式,結果發現新的課堂模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效果不錯。再多和年輕教師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大大的提升了我校的化學成績。

二、完全照搬他人的經驗是否適用

我個人認為,應該先繼承,再生成。沒有“臨帖”豈會“破貼”?就像練字一樣,先看着字帖在田字格里書寫,熟練以後,加入自己的風格,自成一體。 我們在開始階段進行模仿學習,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山東昌樂二中的“27 ”模式、鄭州 02中學的“自主開發式課堂”等名校的教學模式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還參觀了晉城五中、陽城四中、潤城中學、靈石二中等學校,吸收繼承他們的成功經驗,優秀做法,有時拿來主義也是一種很不錯的辦法。第二個階段是批判與生成,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嫁接生成自己的課堂特色,這個特色應該説是同質異性的,相同在高效上,不同在形態上。沒有批判和完善就沒有超越,也就不會有真正的生成,在繼承的基礎上確定了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導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當然這種模式還不是很完善,還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真正發揮其最大作用。

三、幾點困惑

時下對課堂教學有很多的觀點和見解,教育需要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決問題,就要奉行“實踐的力行”,今天的教育理念很多,但絕少有哪位專家願意手把手交給我們如何解決問題。只有靠行動尋找途徑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説”出來的。一線教師缺乏理論指導,專家的理論又缺乏實踐的支撐,該如何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我們感到有點力不從心。

以往的教學過分重視教師的導,而現在的教學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説“只要啞巴能讓學生學會,啞巴也能成為好教師”,好像有點過頭。我個人認為,教師適當的“導”還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處理好“導”與“學”的關係,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大困惑。

當然,以上幾點思考只是我個人的浮淺觀點。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課堂教學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課,哪怕是千錘百煉的示範課,當我們課後靜靜反思時,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然而,正是在不斷找尋策略、解決不足、彌補遺憾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飛躍。 十年前,教育局曾經發出這樣一個號召:“以飽滿的熱情,科學的態度,迎接課堂教學改革的春天”。如今,課改在獲澤大地上可以説已經是春光明媚,正在步入如火如荼,枝繁葉茂的夏天,相信碩果累累的秋天在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到來。讓我們風雨同舟,奮力拼搏,再創陽城教育的新輝煌!

課堂改革心得體會 篇14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整理完課堂教學改革心得,喝口水,抬頭望窗,夜不算深,有些明淨,宛如我此時的心情,輕鬆而明快。

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準備就已洶湧而來,似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通過學習xx等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我感受到課堂教學改革將是一場艱苦的,但卻是勢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樣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誰抓住了這一機遇,誰就適應了發展”。在去年xx市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一教育專家的這些話語激起了我藴藏在心底的豪情,同時也勾起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憧憬。

在參加了多次關於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後,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人教版美術新教材的編者胡知凡教授過説“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麼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佈置也太沉悶了,教室佈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全市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後,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着“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於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着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亂!剛剛湧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是不是哪裏做不到位呢。

通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雲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將課改想得過於神祕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並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並不清高,也不象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贊訶夫説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温,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鬆,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美術課上,一年級x班的.一個學生xx怯生生地對我説:“老師,咱課上能不能換位呀,我喜歡和xx一起做作業。”原先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這樣,但我都沒允許過,怕他們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稚嫩的小臉和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課堂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自主,又想到這個男生手工課對他是個弱項,這樣xx可以幫他,於是便微笑着點了點頭説:“老師滿足你的要求!”他聽後非常高興,2個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業做得非常優秀和成功。等課上了一半的時候,我表揚了他的進步。

這下可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説都願意自由組合,我一想這樣課堂不就亂套了呀,等換完座位就該下課了,我就沒答應他們的要求。等下課鈴聲一響,我剛走出教室,感覺一“小尾巴”跟了上來,回頭一看,xx怯怯地問我”老師為什麼同意他換座位,不同意我們換,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呀?”一句話問的我語塞,我趕緊説”不是,不是,我怕換位耽誤大家的作業時間,下次上課之前可以提前換好就可以了。”

這,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啟發:如果在課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創作,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而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學習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我便答應了所有學生們的要求。我又跟同學們説:“我滿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滿足老師的要求,做出讓老師最滿意的創作,而且還要注意課堂紀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響別人”再上課時,我發現每一自由組合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創作和學習。通過好的學生和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搭配組合,對後進生的轉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對他們的合作創作都滿意地點了點頭,説:“真不錯,繼續努力喲!”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願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jjn2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