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1

一天,老師問我們:“何為家風?”同學們思考了一會兒,説:“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具有的優秀品質。”老師又問道:“那你們的家風是什麼呢?”頓時,教室裏鴉雀無聲。後來,我知道了,我們的家風是懂禮貌,遵禮儀。

小時候的一天,媽媽做了我最愛吃的糖醋鯉魚,這可把我這個“小饞貓”樂壞了。一開飯,我就迫不及待的坐在椅子上,夾起一塊肉就往嘴裏送。突然,爸爸使勁打了我的手一下,我的筷子掉在了地上,爸爸怒氣衝衝的説:“我不是告訴過你,要等大人們來了才能吃嗎?你怎麼就是記不住,你的腦子裏裝的是什麼?”我放下筷子,強忍住眼裏的淚花,耐心的等着爺爺奶奶。不一會兒,大人們都到齊了。這次,我等着大人們動筷子之後,我才慢騰騰的拿起筷子。

這美味的魚肉讓我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我感到口渴,就拿起水杯喝起來,結果,我又一次被爸爸打了。爸爸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媽媽在一旁幫腔着説:“這孩子,一點兒禮貌都沒有。要是帶她去人家做客,那不得丟死人?”這一次,我的“金豆豆”終於掉了下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在飯桌上亂動了。

時光飛逝,我已經成為了一名國小生。那時,小姨要結婚了,請我們一家去參加她的婚禮。當然,爸媽也帶上了我。在路上,爸爸看着窗外的的風景,和媽媽談笑風生,卻一點也沒有教育我到了那裏不要亂動亂説。我知道,爸爸媽媽覺得我長大了,不會再令他們失望了。

到了那裏,人們都在吃飯,我們一家也找了一個空位坐了下來。我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等着媽媽給我夾菜。而旁邊桌子上的孩子互相搶着食物,那情景,真是不堪入目。再看他們的父母,就像沒看到似的,根本不理睬。這時,我才意識到,沒有教養,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使我不至於被人恥笑。到了晚上,小姨的婚禮結束了。我們準備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媽媽説:“爸媽,謝謝你們。”爸爸媽媽莫名其妙的看着我:“謝什麼?”我説:“謝謝你們教育我要遵守禮儀。今天看見鄰桌的孩子不文明的行為,我明白了許多。”爸爸媽媽笑起來,爸爸説:“《三字經》裏有這樣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這就説明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爸爸的話,將是我一生的財富。等我以後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要把爸爸的話告訴他,教育他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這就是我的家風:懂禮貌、遵禮儀。這種家風,將使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2

家風是什麼?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是家族中長輩對後輩的默默影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學會孝敬長輩。記得兩三歲那年吃團圓飯,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夾。這時爸爸媽媽立刻制止了我,語重心長地説:“我們要學會尊敬長輩,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等爺爺奶奶他們來才能一起吃!”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那時還不明白話中的真正含義,但我還是乖巧地安安靜靜地等長輩們來。從那以後,“孝”的種子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裏,漸漸生根發芽。

外婆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只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着我去看外婆。由於外婆説話不太清楚,媽媽總是貼近外婆細心聆聽,猜測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顧她。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着“孝”的含義。此時,“孝”的種子已在我心裏開花結果。現在我們中學生,並不能也沒必要為父母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説,為人處世要講禮。

“禮”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一次爸爸帶我出去玩,要問路。於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請問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還年輕呢,爸爸仍用了尊稱,最後還不忘説“謝謝”。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個微笑,一句感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帶給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以後不管在家在外我都會牢記家風,注意禮儀。

奶奶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勤勞能幹。

奶奶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都會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我吃飯總是掉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奶奶心靈手巧,總是修復舊物。被子這裏縫縫那裏補補便繼續蓋,衣服也是打着補丁。奶奶還特別有創意,經常舊物改造,廢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縫一個小枕套,奶粉罐綁在一起又是一個凳子。從奶奶手中出來的東西既美觀又實用。她還叮囑我們要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久而久之,我們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我還學會了做人要善良、寬容、誠實等等,我會銘記家風,並將家風發揚大!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3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了我們的家風。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媽的時候,我就自己在心裏説,孩子媽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也就從那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腳步,唱不清的歌詞,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我愛孩子的認真,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着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在敬老院,説話並不清楚的他卻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爺走去。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他把一張義工的聯繫卡給了老大爺,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我拉着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麼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媽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都破了個洞,衣服破破爛爛的嗎?他家裏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我是小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爺爺,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孩子走進國小,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攀比心也愈發的重。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我問為什麼,兒子回答,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我是小義工的領導。我説,為什麼呢。孩子説,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想當好人。我笑着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首先一個不誠實的人不配當義工。再説,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為此,我罰兒子寫拼音表兩遍,因為他向同學撒謊了。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的現場,他把這番話講給了同去的小孩。並嚴肅的告訴他,“如果撒謊會剝奪你當義工的權利”。

如今我們一家都在從事公益事業,每次兒子都會以能參加義工活動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總是愛不釋手的擺弄我獲得的道德模範獎盃。他説,媽媽,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為我長大了也會得到這個獎盃。在他的心裏,他也正在以做一個好人而嚴格要求自己。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樂善良。

因為真誠而善良,因為善良而美麗。沿着真善美的家風之路,我相信孩子的明天會更燦爛!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4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家訓、家規就是反映一個家庭的德行和品格,所以這三要素是至關重要的。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見證了我的一次次成長和蜕變。

首先是家風,家風反映了一個家的風氣和作風。我家的家風是助人,這家反映在我們家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上的。我們向來都是禮貌待人、助人為樂。對於遇到困難的鄰居和朋友,我們會去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對於工作中的同事,我們會關心他們、互幫互助。對於受到挫折、情緒失落的同學,我會敞開心扉,分擔同學的一半憂愁,帶給同學一半歡樂。其實,助人為樂的這種好家風會讓你成為熱情善良的人,會讓你成為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人,會讓你成為人際關係特好的人。所以,我喜歡我家的家風,它是我成長路上的美景。

其次是家訓,家訓是一個家的動力所在。我們家的家訓會在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做錯事情時,它會嚴厲訓斥我們,告訴我們錯誤的重要性,讓我們從錯誤中明白了道理,學會了成長。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它會鼓勵我們、安慰我們,它就像一個老師一樣指引我們克服困難、戰勝自己,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完美蜕變。當我們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而感到鬱悶、煩躁時,它會幫助我們走出這種失落的情緒,向我們展現快樂的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幸福。所以,家訓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是家規,家規展現了一個家的規章制度。家規在我們家是源源不斷的,許多的規則給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安全和幫助。正是因為這些規則讓我們能行為的當、言談得體,讓我們養成了遵規守紀的好習慣,讓我們成為一個彬彬有禮、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這些規則能讓我們自我監督、自我反省、自我糾正。家規還能讓我們在一次次的迷失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幫助我們向人生的理想無所畏懼、一往直前,而它正是你的人生嚮導、精神支柱。所以,家規是非常有利的,有利於我們的成長和蜕變。

家風、家訓、家規是我們家的象徵。無論走到哪兒,走多遠,直要想起這三個象徵,就會想起温暖的家和自己的成長,心中是多麼暖啊!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5

説起家風,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靠自己。這感受的由來還要從父輩們的事情説起。

我爸爸兄弟三個。由於家庭貧窮,我爸老大,必須回農村老家照顧弟弟們上學,放棄了在南海艦隊留員(當年全軍只有一個名額)。我的叔叔們比較爭氣,都考學出去了,大叔在濰坊電廠,小叔在河口區政府。叔叔們參加工作後,條件都逐漸的好了起來,可是家裏從來不給他們添麻煩,要求不做違背原則上的事情,家風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了。

小時候,家裏種蘋果園,叔叔想通過單位給幫忙處理一些蘋果,爸爸每次都是拒絕了。因為他的原則是——違背原則的事不要做,掙錢要賺踏實錢。

後來,我和我哥逐漸長大,一直沒有享受到"有關係"的好處。我大叔當時在濰坊電廠電校當校長,上完電校即可安排在電廠上班。能有到電廠上班的機會在那時別人都很羨慕,説我家以後孩子上班沒有問題了,但是我爸不讓我們去,説別人誰去不管,你們就是不能去,要好好的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在此後的幾年裏,我度過了艱難的求學之路。參加工作以後,我起初也想通過長輩的關係,能夠給找個好點的工作,但是被叔叔拒絕了,自己出去闖蕩吧,不然早晚就吃虧的。

當時我還非常的生氣,很羨慕別人的親戚朋友給找的"捷徑",感覺比別人高人一頭樣子,特別是在我們村裏也有個在電廠上班的同姓叔叔,給老家兄弟們又是找工作,又是幫忙做生意什麼的。就在前年的時候,那個同姓的叔(正處級幹部)被檢察院帶走了。這時才深刻的體會到,父輩們堅持不照顧、不走捷徑,而是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方乃順利走好人生之路。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6

人人都有自家的家風家訓,爸爸媽媽從小就要求我誠信待人,他們從小就告訴我“言即出,行必果。”所以,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守信,真誠待人。”

為了讓我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爸爸給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日本留學生,業餘在飯店打工。飯店有個規定,刷盤子必須刷七遍,但是日本留學生每次都少刷兩三遍,但是餐館老闆檢查盤子時發現盤子不夠潔淨,於是就把他辭退了。這個日本留學生在這個城市留下了不誠實守信的名聲。他想在這個城市換一份別的工作,但是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因為日本留學生不誠實的事已經傳開。他只有離開這個城市,隱姓埋名到另一個城市,一切重新開始。我聽了這個故事後,感到十分驚訝,原來不誠實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決定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絕不會不守承諾。

關於誠實守信,還有一件難忘的事。那是在星期天,我和一個朋友約好出去玩,但是那天剛好下雨了。我一時犯了難,我想:如果我去約定地方而他沒有來怎麼辦,如果我不去但他在約定地點怎麼辦?這時,媽媽看見我愁眉不展的樣子便問我怎麼了,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就批評我説:“你怎麼能這樣,不管你朋友來不來,你都要去,你必須遵守承諾。如果你去你朋友沒有來,那是他不守信用,如果你去你朋友也來了,那你朋友就是一個遵守承諾的人,你快去吧。”我只好去了,朋友果然在哪裏等我,幸虧我去了,不然我有可能失去這個朋友,我們兩個約好改天再玩。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遵守承諾。

還有一件關於誠實守信的事令我難以忘記:我和一位同學交換書看,約好一個星期後換回來。把書拿回家後,我迅速地看了一遍,覺得特別好看。之後,因為我還要幹別的事情,所以把書拋到腦後,漸漸地忘記了換書這回事。一個星期後,那個同學如約把書還給我,我這才想起交換書這件事。我有些愧疚地説:“對不起,我忘記帶書了。”那個同學笑了笑説“沒關係,下次還我也行。”我頓時為自己沒信守承諾而感到慚愧。回到家後,我立刻把書還給了他。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答應了別人的事,要時刻記着,不能忘記。

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為我家的家風而驕傲,因為它代表了我家的美好品質。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7

社會大發展的大浪已經迅猛地將許多民風民俗排入大海深處,但這也是表面上的消失而已,而它們卻早已植根於我們的心中,一言一行都在實施這些。在過去,許多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家訓來維持家庭的一切。如今,家訓已經銷聲匿跡,但其所藴含的家風卻早已深深刻在我們的心中,同時,我們也在踐行這影響深刻的家風。

我的家庭,很普通,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其中也藴含着影響我生活的家風。簡單的説,我的家風有三點,即勤儉節約,堅強面對困難,有寬容之心。而這些家風,還得從我爺爺身上説起:

那時我很小,爺爺的話便如同聖旨一般不敢違抗,爺爺也是家中最有威望的人。在飯桌上,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着午飯,但就是小小的兩件事,他教會了我勤儉節約。我因不小心將碗中的米飯掉到了地上,他那嚴厲的目光便迅速地看向我,頓時,心中波濤洶湧,臉瞬間嚴肅起來,微微地向下低去,他的臉上毫無表情,突然嚴厲地説;把地上的飯粒撿起來。我便聽從旨令。屋外陽光高照,白雲無憂無慮地飄在其中,悠然自得。想起還有小夥伴在召集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吃幾口,放下碗筷便飛向門外,身後又是那熟悉而嚴厲的聲音;往哪兒去,回來。把碗裏的飯吃乾淨。只因碗裏剩了一小撮飯,又被狠狠批評了一番。從此以後,我的碗總是很乾淨,地上也很少再掉飯粒。因為他告訴我應該學會勤儉節約。

直到現在,我也很少去浪費東西,在生活中,也學會去節儉,不僅如此,他還從他的人生中給我講了不少道理。他曾説過;如果現在我還能有力氣走,我一定要帶你走一遍我當初上學的路途。當時他在大河讀書,而從我的老家三胡走去,聽他説要走上一天,而且身上還要帶上自己的衣物,糧食等,那時沒有布鞋,只有用稻草製成的草鞋,他每次需要帶上兩雙,因為長途跋涉會使鞋磨損嚴重變形,所以要穿上另外一雙繼續趕路。就這樣年復一年,他才得以在堅強中成就自我,正是他經常説起以前的事,我才懂得他的堅強,才知道堅強面對困難。

現在,他已經70多歲,卻仍很堅強。我想這種精神已經融於他的心,顯現於生活的一舉一動中。寬容,更是他一生中的行為。曾經還是農村公社化時,農村當時是按公來記錄,最後分發糧食。每個隊上都有一個大隊長,不免出現以公謀私的現象,甚至針對他。他們狼狽為奸,處處針對他,而且惡毒的整他,他只是接受,忍耐,以寬容之心對待他們的惡行。故意少算工分,排擠他,最後他不得他出村去城裏闖蕩。他和我説這些時,臉上絲毫沒有憤怒,他很平靜,輕輕地訴説着他的過去。他説;沒有必要記住這些,相反,正是他們的排擠,我的人生才發生了變化,至少我們不該去懷有恨意。

這就是我的家庭裏的大家長,我的家風也都是從他身上傳播。是他,讓我學會珍惜每一粒飯粒;是他,教會我堅強面對任何困難;也是他,讓我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家風如同一條隱形的紐帶,將整個家庭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我的學習,我的生活都被這無形的家風薰陶,更重要的是已將它融化於心,顯現於行。

家教家風建設主題心得體會8

【雨露滋養 花木生長】

俗話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每家每户都有着獨自的家風家訓。這種良好的品質,將會從上一輩的心裏,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並把它傳承下去。

“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強健的體魄,你用什麼服人?”這句話,母親從小就對我説,因為家中原來經營着一家書屋,我也從小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母親對我很嚴厲,自打我認識字以來,她便不再給我念童話書了。這也使得我的童年過得特別快,甚至我還沒有發覺自己長大了,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不過,這也帶給我別樣的收穫,在同類孩子中,我總會顯得格外的成熟,這讓我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親告誡我:“你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多認幾個字就能怎麼樣了,外面比你爭氣的人多多了!”聽了這話,不爭氣的我不爭氣地哭了,這淚水把我心中那囂張的氣焰滅了個灰飛煙滅,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不過想同其他母親般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驕傲。

父親總是温和的,可我卻有着如此潑辣幹練的性格,大概是隨母親吧。“做人輕浮,態度隨便,這可不是個好孩子的表現喔!”父親為了告訴我這個道理,做事經常慢慢的,母親見了是要罵的,我不由得替他擔心,直到有一天夜裏,我下牀上廁所,偶然聽到母親與父親的對話。“你不要這麼兇嗎,”這是父親的聲音,“孩子還小,有些習慣要慢慢養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親的聲音比平常温柔了許多,父親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裏,做事情老是一會走神,一會認真,這怎麼行嘛。我要告訴他,做事首先要態度認真,什麼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親不同於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彷彿比別人更細,更密。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不能丟,如何使人既遵循規則,又能學習良好品質,還能傳承傳統。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於其他父母的特點了。記得那時候我還小,吃年夜飯時,因為無知,而坐到了正對門的“上八位”,這是長輩的位置。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同我説起“上八位”是長輩坐的,問我能不能和外婆換個位置,我第一次見母親温和的樣子,便爽快的答應了,事後,母親對我説:“兒子,你要學會尊敬長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我們,就沒有你了,對嗎?所以,我們要通過每一件事情來表現出對長輩的愛,對吧!”我點了點頭,看見母親笑得那麼美,那麼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家風家訓會伴着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帶給我們許多良好的品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m6gj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