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對策論文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對策論文

【摘要】隨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如何在道德視野下做好教育工作是我們面臨的嚴峻課題。即如何從道德教育、人文關懷的角度對中職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突出學生時代特點,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能型高素質人才,是討論重點。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對策論文

【關鍵詞】中職生;道德;思考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對於中職生的培養,一貫重視和支持。近年來,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一年一個台階呈遞進式發展。2007年,僅有部分家庭困難學生享受1000元補貼;2008年開始,所有農村學生每年均可享受1500元的助學金,城市户口學生經濟困難,寫出申請,當地街道辦事處出具貧困證明,即可享受。也就是説,只要個人提出申請,幾乎每個學生都能享受這項政策。覆蓋率達到95%以上;2009年,國家出台新政策,除了讓中職學生享受上述助學金補貼以外凡是學習農業、林業加工等專業的,全部免除學費。學習中職其他專業的,在校生的15%的學生可以享受免學費政策。隨着上述政策的傾斜和出台,讀取中職相關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就河南來説,每年升入普通高中的僅有國中畢業生的50%左右,另外50%左右的國中畢業生大部分就要跨入中職學校學習。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相比,他們進入社會要早於高中生3-5年,畢業的時候在15~16歲之間,文化基礎底子薄,人生觀處於形成和發展時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尚在培養之中,加強中職生管理工作迫不及待。本文試圖從道德教育角度展開學生管理工作探討。

一、“00後”中職生現狀

目前,中職生大部分都是“00後”在社會大環境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由於年齡小,文化程度不高,辨別是非能力差等因素,無法辨別糟粕與精華部分人一味追求時尚,愛慕虛榮,甚至醜惡不分,混淆是非,乃至於達到一概吸收的程度。但他們目的明確:自我。網絡語言、玩QQ、寫博客、帶手機,用火星文、留爆炸頭等成為時代一景。他們的物質條件豐富,生活安逸。由於父母親整日忙於工作,加上獨生子女,產生一種孤獨、失落、空虛的感覺,為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認可,養成張揚、傲慢、任性、叛逆、怪異的性格。甚至將打架、抽煙、酗酒、早戀作為放鬆自己的極佳方式。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願望讓“00後”的學習壓力一步步加大。與青春期的“00後”探求自我渴望自由的主旋律形成鮮明對比,發生激烈碰撞。在老師眼裏,這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與往屆畢業生相比迥異,管理方面甚至讓人束手無策,令人失去信心。根本原因在於:社會在變化,時代在進步,年輕人的觀念和思想也在急劇變化之中,他們之中的新思維、新想法、新套路向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更難、更新的管理模式的挑戰。

二、對策

1.明確道德教育合目的性,常抓不懈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道德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經之路。對於中職學校教育來講,把學生培養成既有能力又有道德的技能型實用性人才,離開道德教育是無法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的。現代社會更加註重人本教育,“人本主義認為傳統的學校德育是壓抑人性的,必須堅決反對硬性灌輸道德信條和機械的行為習慣的訓練。他要求學校裏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圍,主要的是師生之間的關係應當是坦誠真實的,教師對學生的人格要充分的尊重。”實踐證明,道德教育講究三位一體,即學校、家庭和社會。只有通過家庭道德影響和説教、學校道德教育的直觀化與社會道德實踐過程相結合,中職生的道德才能得到質的昇華和豐富,道德教育的目的性才能融入到人才培養中去。

2.強化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提高中職生“免疫力”

洛克認為,青年的紳士應當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而在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學校老師要把握住青少年生理、心理變化階段,促其道德實踐價值體現在學習和生活中,現在的中職生對社會充滿好奇,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毫無心理準備,更無道德實踐支撐,要抓住每次機會結合實際讓他們理解道德真實內涵。“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需要互相幫助,但是,所有成員又可能互相傷害。”特別是在人格養成上,要從“善”做起,引導他們尊重他人,互相幫助,不斷提高其抵禦不良思潮的免疫力。

3.突出倫理關懷,讓學生學會感恩

愛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情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的'疑惑不僅表現在專業上,還表現在思想上、道德上、人格上。“理想人格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內心品質和意志的堅定。”老師如何關懷學生,學生如何感恩老師,師生之間的感情乃是“父子之間”“父女之間”的真情實感的流露,老師要從靈魂深處真正體現出愛生如愛子,愛生如愛女這樣一種真情實感,進而變成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和行動,這就是一種大愛無疆真諦所在。當然,隨着社會的進步,人際之間也變得越來越文明規範,人與人之間包括師生之間也變成了朋友。所以,師生之間的愛和感恩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相信這種師生關係對世世代代教育產生一種巨大的推動力,成為人類教育發展的粘合劑,轉化成一種巨大的人間愛。

4.原則性要求和理智引導相結合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尺子,就是一杆秤。目前的中職生95%都是“00後”,倡導平等是他們的訴求,遇到事情總要弄出一個所以然和是非曲直來。但是老師就要懂得平等是有原則的平等,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平等,更不是每個人説了都算,每個人做了都正確這樣的平等。這裏面涉及到一個紀律、制度和法律的問題。學校、家庭、社會是一個不同範圍的“家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就要求老師要適時調控好這個度,要有管理者一種管理尊嚴,當然這個尊嚴是教師用自己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融合了老師的道德説教和優先示範多用。“康的主張道德的優先性。道德律是所有善的東西的最高條件,我們作為道德行為者的目的,規定着我們所有其他的目標,包括對幸福的追求,就是努力追求德性,促進一個道德的社會—這一目的王國,在這裏,每個人的尊嚴都得到尊重”既要做學生益友又要學生的良師。師生之間公私分明,限度分清,樹立威信,讓學生信服。上課是師生關係,課後是朋友關係。老師應該幫助學生理清這個觀念,引導學生理智地處理好師生關係。

5.樹立道德師範作用,提高影響力

“不難想象,道德教育的內容如果不能被受教育者認同和接受,那麼這種教育本身就失去了它的價值。”中職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時候,社會人的形象對他影響很大,特別是早晚相處的老師,影響力是巨大的。“德育過程是教師教導下學生的能動的道德活動過程”,教師是學生道德養成的督促者、指導者,對學生起起到師範和影響作用。教師是愛的集合體,是力量的象徵,是學生心中美好的形象,正所謂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多年來中國的教師們實踐的諾言。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體現在傳授知識方面,也體現在師德修養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上,這就是一名中職教師應該具備的影響力和師範能力。

參考文獻:

[1]金一鳴.教育原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360.

[2][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傅任敢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119.

[3][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謝宗林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103.

[4]高希國.道德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79.

[5]高希國.道德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24.

[6]張斌,郭永鬆,張國芳.維護共同利益:醫學道德存在的現實基礎.醫學與哲學,2001,(8):3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vw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