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半導體 >

實踐改革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論文

實踐改革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論文

1國際一流大學課堂教學模式與中國高校教學模式之對比

實踐改革下的模擬電子技術論文

而對比當前中國高校,尤其對於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教育來説,課堂教育仍是主要教育途徑,國內存在幾種典型的課堂教育模式,譬如傳統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以學生自學活動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自學———指導教學模式”、以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目的“引導———發現教學模式”、以教師示範學習技能,學生模仿為主要方式的“示範———模仿教學模式”,這四種教學模式雖然教學方式有所不一,但都有嚴明的課堂紀律,老師也往往是嚴肅不苟言笑的教書者,學生受紀律和師嚴的約束,往往不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於是就會形成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就是學生是否聽從老師安排,是否按照所謂的標準答案答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缺乏探索問題的興趣及精神,參與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動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液很難得到實現.另外,我國高校教育體系在不斷改革,但培養目標仍是以就業率為主,於是就形成了以就業率為指揮棒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這某些專業尤為突出,譬如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的門檻,為了找到合適的工作,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樹立起計算機等級考試必過的目標,計算機等級考試佔比例較大的課,用心聽課,考試不涉及到的課程,乾脆逃課,而教師或者是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應付教學評估,也是出於無奈,以考試通過率為重,以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重,這樣無疑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以《模擬電子線路》課堂為例,分析新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創新改革與實踐

對於信息工程專業來説,現有的研究型教學改革已經相當完善,研究型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然而,作為一個熱點的教學改革模式,它所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比如在課堂中很難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研究,或者缺乏在課下進行充分交流的平台,本文將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驗分析四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型教學改革的探究.

2.1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模擬電子線路》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技術基礎課程,主要介紹模擬電路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模擬電路的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集成模擬電路的應用,是進行實驗、測量以及微機原理的基礎,也是高校理工科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基本的電路原理和估算方法後,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可以替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課程的性質決定教學目標,同時也決定了其授課方式.在理論學習方面,從13年開始,我校就在原有基礎上制定了新的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擬電子技術作為信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將和數字電子技術同時在第三學期開課,這樣就為模擬電子後續的課程比如嵌入式系統、FPGA、DSP等課程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既能保證合理的授課順序,也使學生儘早地掌握信工專業的基礎知識,有利於參加各項科技設計活動,參與實驗室開放性課題申請以及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在實驗教學方面,實驗課程體系由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課程設計以及開放性實驗構成,實驗課將在學期第八週開始,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也能夠保證實驗能夠針對理論知識進行及時驗證,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並且鼓勵學生在課外進入實驗室或者課題組,參與大學生創新訓練、飛思卡爾智能汽車競賽、以及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活動,並將這些課外活動列入培養方案,給予相應的額外學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真正達到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目的.

2.2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針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刪除了課程中比較繁瑣以及難度較高的部分,重點講解基礎知識和應用,着重介紹目前的前沿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課程針對教學改革後的學時安排,對以往陳舊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刪減,包括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功率放大器的部分內容以及波形電路及電源部分,針對部分可由EDA軟件自動完成部分比如卡諾圖部分,不再要求學生推導,只要求掌握過程即可.在刪減陳舊內容的同時,還應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進行適當拓寬,如集成運算放大器和其他模擬集成電路的應用.在每章小結部分引入EDA內容,圍繞教學的基本要求和重點內容進行仿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課堂理解.課堂教學不必照本宣科,也不必完全採取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灌輸模式,老師根據課程性質,開闢新的教學方法.在每節課接近下課時間佈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課後閲讀教材,分組討論,並且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下節課上課時,利用10—20分鐘的時間分組彙報學習心得並提出問題,由其他小組對該問題進行解釋.這樣的互動學習結束後,教師可以針對各小組的疑難問題,結合教材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行分析、講解,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查閲資料解答疑惑,同時,也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

2.3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對於研究型教學來説,網絡是老師發佈教學信息的平台,而目前多媒體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當前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網絡,因此,網絡並不應該只侷限於遠程教學,應該存在於任何需要應用的教學課堂中,作為老師和學生之間共同研究和交流的平台.第一,利用網絡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面對面授課,學生遇到難題,往往羞於向老師請教,或者在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失敗感,面對紛繁枯燥的知識點,學生往往感到力不從心,缺乏自信.而面對虛擬的網絡,學生不用擔心同老師的交流帶來的尷尬,面對網絡這一新型學習工具,面對網絡中豐富的知識,學生會有強烈的探索欲去探求新的知識.當然,這種探索是要在任課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進行.任課教師通過《模擬電子線路》站,將平時課堂上講授的重要知識點梳理出來放在網站上供學生們共享;建立BBS模電學習交流網站,供學生們就相關知識點發表自己的看法.任課老師只要稍加引導,就能將網絡變成教學陣地,為教師和學生共謀福利.第二,利用網絡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任課老師通過模電站,將知識點上傳到網絡中,並留給學生一定的自我動手機會,學生針對站中的大量知識點,可以進行整理、比較、分析,從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利於自身理解記憶的`部分.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任課教師還可以針對知識點佈置給學生諸如程序設計之類的課後作業,同一程序,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分析方式和解決方法,通過網絡信息平台上的交流,自然可以培養一種發散的思維方式.要實現以上要求,網絡平台必須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課堂區:作為每一節課後的延伸,主要包括課件區和作業區,老師在課堂區發佈該節課的課件以及課後作業供學生下載;

(2)綜合討論區:裏面包括各個老師認為重要知識點的分區,學生可以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提問和探討,針對問題和老師形成討論;

(3)懸賞區:老師不定期的發佈任務,並附加任務相應的分數,任務內容包括課堂知識的運用以及課堂延伸知識題目,學生領取任務並完成後可得到相應分數,允許學生在綜合討論區討論相關題目,在每期任務完成後公佈答案和完成人,實驗任務也可放入懸賞區;

(4)意見區:學生和老師可就教學情況進行溝通,幫助老師及時瞭解問題所在,幫助教學任務的完成.

2.4上好實驗課程,做好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銜接

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實驗課是理論課的有效指導以及必要補充,因此,實驗教學同樣是提高學生創新及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發現創新.通過網絡發佈實驗目的和實驗過程,指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驗證知識、開拓視野.最後通過網絡上傳實驗結果以及學習心得,提出疑惑並尋求答案,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真正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在課餘生活中,建立了一個完全開放性的實驗室,學生可以隨時進入到實驗室當中,通過完成實驗內容驗證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課程與實驗相結合,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中去驗證,通過在網絡發佈實驗任務,促使學生主動進入實驗室中完成任務並領取獎勵,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的參與網絡知識的探討,又可以有效的完善課堂教學,將網絡中的問題拿到課堂中與學生互相探討,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不斷的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3結語

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而且要在課後同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要求學習,通過網絡教學模式將課堂搬到網絡中,教學將變得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同時可以得到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通過這種過程來促進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bandaoti/729d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