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保險 >

保險調查報告14篇

保險調查報告14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保險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保險調查報告14篇

保險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人:

三、樑城村基本信息:

1、村莊狀況:樑城村轄9個小隊,總面積3200畝,總耕地面積2200畝,人均耕地2畝,其中水稻面積1100畝,旱地面積1100畝,

2、人口狀況:本村人口20xx多人,農業人口1500多人。

3、經濟狀況:本村經濟發達程度位於所在辦事處中上等水平,全部是農業區。

4、村中共4位幹部,全年個人工資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診所一個,圖書屋一處,村中有固定辦公場所。

四、調研背景及調研內容

我也是從農村貧窮家庭出來的,所以我對於農民患者“看病難”問題曾有過很深的瞭解,因此,當我成為一名大學生後,我更加關心這一問題,並把他納入我的調研課題。

目前我國把看病貴列為新的民生三大問題之一。多數農民由於無力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與此同時,他們由於缺乏保健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陷入惡性循環。醫療保障的缺乏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阻礙,再此背景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xx年10月誕生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自xx年開展至今,在全國已經有了多個試點,合作醫療制度正在逐步的發展和完善。我這次調研的內容便圍繞合作醫療展開,通過了解農作醫療的實施情況以及村民對合作醫療的滿意程度,以求進一步發現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而作為國家提出的一項惠民措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確實給農民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中間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我利用業餘時間對本村有關合作醫療方面事宜進行調研,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對本村合作醫療情況有一定的瞭解,對實施中出現的優缺點進行初步總結,以便對總體情況作大概的統計!

五、具體工作

在調研期間我以走訪的形式瞭解有關合作醫療方面事宜,然後以入户訪談的形式進行具體瞭解,並總結出了我村有關合作醫療的詳細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醫療定點診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診所進行。村醫療診所的醫生都有行醫證,農民在村衞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們與醫生交談時得知:“農民所交的保險金額全部歸農民所得,所交保險費用完以後另外每人還可以享受200的報銷。在鎮醫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報銷,到市級醫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報銷。到省醫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報銷。”

我們在於農民交談的時候得知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都非常滿意。他們説:“現在看病方便便宜,鄉村醫生服務態度好,村民們看病放心,現在也不愁生大病,國家可以報銷。”以上是我們交談及作調查問卷時他們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來思考吧!

比例由xx年的90%上升到xx年的95%,我村的合作醫療宣傳力度逐年增大,宣傳方式也不斷增多!同時由於xx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起到了宣傳作用,而國家的支持更是此項制度不斷擴展的堅實後盾。

報銷問題是合作醫療中的一個大問題。開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煩,怕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願去報銷:也有村民説報銷要走“後門”,而自己又一沒錢、二沒權,還是不要吃這個苦為好“也有村民認為家裏人身體都很好,沒有也不會遇到報銷的事,因此對此事漠不關心;還有一部分村民這樣解釋不瞭解報銷比例、報銷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詢問那些辦過報銷的家人,認為那是隱私的侵犯。部分得到報銷的村民説旗醫生服務態度好,每天的單子都會給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們會給你指點。後來,通過政府部門加大宣傳密度,村委會班子人員商們講解,讓羣眾瞭解合作醫療的好處,村幹部幫助農民到鎮合作醫療站點報銷。羣眾們逐步瞭解到了合作醫療的好處,由不願參加合作醫療轉變到自願參加。

我們從報銷較多一户瞭解到,夫妻二人同時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債務,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雖説補償的較少,不足以填補其家庭空缺,但從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絲安慰,也算是國家給咱們的交代。從此可見,因病至貧的事在農村還是較為普遍,想要徹底實現合作醫療的最終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從其他村民口中瞭解到大家對國家補償這件事還是相當滿意的。

六、調研分析

經調研發現新農村合作醫療在樑城村有了很好的開頭,而98%的參合率更能説明此項政策的可行性。同時我們也應從實際中找出潛在的問題。

1、仍有個別農民未參加合作醫療,任然對合作醫療存在質疑。有兩户較為特殊:一户是退休老教師,國家補助較好,且女兒遠嫁在外,老人家身體很好,因此對合作醫療很不在意。另一户是認為平常沒有生什麼大病,不需要看病就醫,於是就不辦合作醫療證。由此可見,第一:宣傳到位,解釋不到位。雖説都知到這項政策,但具體實施過程和實施內容並不為農民清楚。大部分人還是隨主流的加入,並不關心細節,容易吃啞巴虧。第二:”沒必要“我家有錢,家人身體都好,不需要加。第三:政府給着我補貼,你卻讓我出錢參合,這賠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説,誰知道錢落到哪裏了。

2、村民維護自身權益意識不強,不能及時瞭解政策變動上面説到有一家兩年都沒用合作醫療本,卻沒要求村幹部開證明,導致看病和不加合作醫療一樣,這就導致政策實施時有障礙,自身權益得不到實現。而有的村民看病從來不拿合作醫療本,問其原因,要不説忘記帶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麼用。

3、醫生素質有待提高,藥品價格應明碼標價對上面提到的`拿合作醫療本就漲價的現象,一方面應明碼標價,防止不法人員從藥價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強醫生素質的培養,嚴格把住人才關。

4、報銷比例小,範圍窄因病反貧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目前農村無法避免。而報銷只能是“事後諸葛”,許多高科技治療費用不在報銷範圍之內,這令許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農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補償制度,能真正符合現實需求。

5、農民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處於被動地位,“參與率”高而“參與度”低。樑城村總人口20xx人,其中農業人口1500人,據統計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村居民達1980人,參保率超過95%,然而我在入户中感到,不少農民對待合作醫療實際持懷疑和觀望態度。

作為一項“政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這裏,政府和衞生院管理部門理所當然是運作主體,旗鄉兩級公立醫療機構也是積極主動的,農民則完全處於被動狀態,被宣傳、被動員、被要求……始終被動的農民似乎不知道自己應當是合作醫療的主人和收益者。儘管有關部門通過動員、勸慰等方式獲得較高的“參與率”,但實際上農民的“參與度”並不高,即內心的認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熱情不高。

七、我的建議

經過調研,我對發現的問題作了總結:

第一: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能更深入、更詳細地向村民講解有關合作醫療的規章制度,使農民作到心中有數。如有必要,可定期開設培訓班,請有經驗的人員講解有關信息,也可請受益人獻身説教。

第二:農民是合作醫療的主力軍,只有真正動員他們,合作醫療才能算是最後的成功。

第三:基層幹部及醫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俗話説:一隻死老鼠壞了一鍋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誤或過失而影響整個政策的實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關鍵,因此要切實把好人才關,政府在選拔人才時要極其嚴格,從源頭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四:明牌標價每日都有部分藥價公佈,讓農民看到,瞭解到藥價的具體情況,真正讓他們作到心中有數。並且加大監管力度,如有可能讓農民參與監督,防於民、用於民。

八、結尾

通過這次調研,我以合作醫療為主要切入點,較為深入地瞭解了現行農村的一些基本情況。在中國這廣袤的土地上,或許良城村不能被稱之為農村的典型,但是通過這些年村支部各幹部的工作,我親身感覺到樑城村幹部及羣眾正在努力尋找出路,努力追趕時代步伐的,成為新農村的示範點。

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符合廣大農民羣眾切身利益,有利於我國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和不斷縮小城鄉貧富差距。他在實施的開始階段並不是順利的,一定會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這需要在推廣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我相信它在我們黨和人民的不斷努力下,將是我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事業改革中一個成功的典範,將為當前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偉大事業添磚加瓦。

保險調查報告 篇2

近幾年來,xx林場等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多次到市政府上訪,強烈要求認定為全民所有制職工,並以全民固定工身份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我作為主管全市企業改革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負責人,深深體會到市直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既勢在必行,又任重道遠。如何在全力支持事業單位推進改革和儘量保障廣大羣眾基本利益這兩個方面,搭建一座和諧橋樑,實現二者的雙贏?帶着這樣的思考,我選擇了農林漁工的養老保險改革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和認真解剖。

一、情況複雜

1、政策依據不足。全省是從1996年元月起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依據是湘政發[19xx]3號文件,只明確機關事業單位的國家幹部、全民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資關係掛靠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在人才交流機構的人員為參保對象,而農林漁工不屬於此參保範圍。但這四家單位的農林漁工相繼進入被冠以事業單位性質帽子的事業單位工作,因而不屬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致使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兩個養老保險之外。他們強烈要求比照同單位職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但政策依據不足,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國沒有統一的政策,全省仍處於試點階段。

2、改革方向不明。當前,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將事業單位劃分為行政職能性、社會公益性和生產經營性三大類的改革方向尚未確定。市農科所是我市唯一正處級差額撥款的農業科研機構,改革走勢不甚明確。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級差額撥款林業科研機構,市政府已於20xx年將xx林場、xx林場確定為公益性林場,擬由市林業局主管轉交市建設局主管,市政府已委託市建設局擬定接收方案。

3、身份參差不齊。這些農林漁工中既有建場初期的老資格,可以追溯到50年代,又有自然增長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農科所合併而來的`,又有從外地移民而來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從外省區調入的;既有編制部門簽發編制計劃、勞動部門批准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門批准招收的;既有按事業單位固定職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給土地按農民對待的。若按資歷深淺、年齡大小、進場時間長短確認其身份,無法做到公正、公平,相關職能部門也不好操作。

二、問題突出

1、參保無門。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初,農林漁工的問題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由於國家、省均無明確政策,一直被耽擱下來。近幾年,這部分農林漁工一直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反映,希望能按湘政發[1996]3號文件精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市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也積極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彙報,至今未能很好解決。

2、生活無助。這些農林漁工雖然高高興興地在人事部門領回了退休證,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退休待遇;雖然按時,卻不能足額領取退休費,僅為正常退休費的57%左右,xx林場和河洑林場農林漁工人平退休費分別為450元、600元,市農科所最低,僅為200元,該單位移民農工到退休年齡,只能享受一次性補助300元;xx林場在職不在崗的農林工,單位僅僅發給每月50元生活費,遠遠低於城鎮低保水平。

三、積極應對

1、深化改革。堅持養老保險低起點、廣覆蓋的原則,採取先改制、後參保的辦法,推進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場改革。參照湘政辦發[20xx]7號文件,先將這幾家單位改制轉企,將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整體劃歸市勞動社保處管理,未參保的農林漁工統一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移民農工享受國營企業兩個置換優惠政策,進入城鎮企業基本職工參保範圍。

2、分類管理。改制轉企後,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機制,中人搞過渡原則,實行分類管理。

一是對原在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參保的離退休人員,轉移到勞動社保後,保持待遇不變,今後待遇的調整按城鎮企業職工標準進行,與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調整後的待遇之差由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補足;

二是已退休的農林漁工退休待遇,按企業現行標準核定其基本養老金,與原退休待遇持平,差額部分採取補差方式,用林業基金或其他方式予以補足,實行社會化發放;

三是對於以後退休的人員,則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將其養老金領取與其個人帳户繳費情況掛鈎,核定養老金髮放標準。

保險調查報告 篇3

近幾年來,××林場等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多次到市政府上訪,強烈要求認定為全民所有制職工,並以全民固定工身份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我作為主管全市企業改革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負責人,深深體會到市直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既勢在必行,又任重道遠。如何在全力支持事業單位推進改革和儘量保障廣大羣眾基本利益這兩個方面,搭建一座和諧橋樑,實現二者的雙贏?帶着這樣的思考,我選擇了農林漁工的養老保險改革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和認真解剖。

一、情況複雜

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主要分佈在××林場、××林場(即市林科所)、市農科所和市水產良種場四家單位,共人,其中在職農林漁工人,已退休農林漁工人;市農科所還有移民農工人,其中在職人,已達退休年齡、人事未辦理退休手續人;其中市水產良種場名漁場工人已於年月按工齡每人每年元,另加萬元養老保險費實行了“買斷”。未參保的農林工人數較多,情況複雜。

⒈政策依據不足。全省是從年元月起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依據是湘政發號文件,只明確機關事業單位的國家幹部、全民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資關係掛靠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在人才交流機構的人員為參保對象,而農林漁工不屬於此參保範圍。但這四家單位的農林漁工相繼進入被冠以“事業單位性質”帽子的'事業單位工作,因而不屬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致使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兩個養老保險之外。他們強烈要求比照同單位職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但政策依據不足,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國沒有統一的政策,全省仍處於試點階段。

⒉改革方向不明。當前,全國事業單位的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將事業單位劃分為行政職能性、社會公益性和生產經營性三大類的改革方向尚未確定。市農科所是我市唯一正處級差額撥款的農業科研機構,改革走勢不甚明確。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級差額撥款林業科研機構,市政府已於××年將××林場、××林場確定為公益性林場,擬由市林業局主管轉交市建設局主管,市政府已委託市建設局擬定接收方案。

⒊身份參差不齊。這些農林漁工中既有建場初期的老資格,可以追溯到年代,又有自然增長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農科所合併而來的,又有從外地移民而來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從外省區調入的;既有編制部門簽發編制計劃、勞動部門批准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門批准招收的;既有按事業單位固定職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給土地按農民對待的。若按資歷深淺、年齡大小、進場時間長短確認其身份,無法做到公正、公平,相關職能部門也不好操作。

⒋收入來源不一。××林場每年財政撥款萬元,無自營收入,人平每月元。××林場每年財政撥款萬元,自營收入萬元,人平每月元。市農科所每年財政撥款萬元,科研經費萬元,人平每月元。水產良種場每年財政撥款萬元,自營收入萬元,人平每月元。

⒌參保成本不低。如果比照同單位固定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按在職人員月平元作為繳費基數,現行繳費比例,離退休人員月平元養老金標準,僅對××林場、河洑林場和市農科所進行測算的結果表明,這三家單位名在職農林工月繳養老保險費元,名退休農林工月支養老金元,每月收支兩抵缺口元,全年收支缺口元。現有在職農林漁工年齡普遍偏大,收支缺口會呈直線上升趨勢,給同級財政背上沉重包袱。類似這部分農林漁工,部分區、縣(市)還有近人,牽一髮而動全身,勢必引起連鎖反應。

二、問題突出

⒈參保無門。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初,農林漁工的問題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由於國家、省均無明確政策,一直被耽擱下來。近幾年,這部分農林漁工一直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反映,希望能按湘政發號文件精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市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也積極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彙報,至今未能很好解決。

⒉生活無助。這些農林漁工雖然高高興興地在人事部門領回了退休證,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退休待遇;雖然按時,卻不能足額領取退休費,僅為正常退休費的左右,××林場和河洑林場農林漁工人平退休費分別為元、元,市農科所最低,僅為元,該單位移民農工到退休年齡,只能享受一次性補助元;××林場在職不在崗的農林工,單位僅僅發給每月元生活費,遠遠低於城鎮低保水平。

⒊心理失衡。這四家單位的國家幹部、固定工和合同工都已在機關事業單位參保,其中××林場已實行了社會化發放,退休人員人平領取基本養老金分別為元、元、元和元,而退休農林漁工(除水產良種場退休漁工外)僅為元、元、元,對比同一單位農林漁工退休費相差一倍以上,最多的相差倍以上。收入差距過大,心理嚴重失衡。

⒋繳費無力。××林場、河洑林場和市農科所的名農林工,全年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元,而已參保的國家幹部、固定工和合同工每月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元,全年需繳元,兩者合計共繳納養老保險費元。若將移民農工計算在內,全年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在萬元以上,僅憑這幾家單位現有財力是難以承受的。

三、積極應對

⒈深化改革。堅持養老保險低起點、廣覆蓋的原則,採取先改制、後參保的辦法,推進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場改革。參照湘政辦發號文件,先將這幾家單位改制轉企,將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整體劃歸市勞動社保處管理,未參保的農林漁工統一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移民農工享受國營企業“兩個置換”優惠政策,進入城鎮企業基本職工參保範圍。

⒉分類管理。改制轉企後,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機制,中人搞過渡”原則,實行分類管理。一是對原在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參保的離退休人員,轉移到勞動社保後,保持待遇不變,今後待遇的調整按城鎮企業職工標準進行,與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調整後的待遇之差由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補足;二是已退休的農林漁工退休待遇,按企業現行標準核定其基本養老金,與原退休待遇持平,差額部分採取“補差”方式,用林業基金或其他方式予以補足,實行社會化發放;三是對於以後退休的人員,則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將其養老金領取與其個人帳户繳費情況掛鈎,核定養老金髮放標準。

保險調查報告 篇4

有句俗話説的好,農民頭上三把刀醫療、教育、打官司。但在這三項當中筆者覺得醫療是懸在農民頭上的最無法迴避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人們常講天災人禍,而疾病又恰恰是人禍中最重要的一樣。縱觀我們當今的農村,有多少人是因疾病而致窮的啊!有多少人是小病抗,中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見閻王的啊!有多少人是因為治不起病而離開了他還不應該離開的世界啊!看病有報銷是農民朋友期盼多年的願望,尤其是得了大病以後,能及時得到較大數額報銷,可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針對農村這一狀況,我們知道現在有實行的新型農村醫療合作醫療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些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也正是鑑於這一問題的現實性意義,我在今年暑假花了三週的時間到我們村、鎮和縣的有關單位瞭解情況,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進行了調查探討。

我國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一般以户為單位參保,自下而上彙總。如果居民在村裏,那麼由村委會組織參保、徵收保險費用。如果居民在鎮裏,則由社區組織參保,徵收保險費用。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要以户為單位繳納一定費用,領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即可從下一年度開始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定的看病補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農民在全縣範圍內可任意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看病;需要住院時可在全縣範圍內自主選擇定點鄉鎮衞生院或縣級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者報銷辦法各縣稍有區別,以我的家鄉蒼山縣為例:在村衞生室就診的報銷藥費的25%,在鎮衞生院就診的,醫藥費在3000元以下的報銷醫療費的30%,3000元以上及在縣級以上醫院就診的另有規定;每人每年最高補償2萬元(報銷所得)。

對參保對象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住院發生的治療費、藥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牀體位費等,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委會委託市人壽保險公司履行報銷手續。參保人因病在市區住院的,可以自由選擇市區合作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診治。在辦理住院手續的同時,應憑農保證和個人身份證(或户口簿)到該院的農保專員處登記。辦理出院手續時,應與該院農保專管員聯繫,辦理醫療費報銷手續,領取補償款。

當然,如果參保人遇到緊急情況也可以靈活就醫,但仍需要遵守相關規定。參保人如果因為急救的原因住院的,可在就近醫療機構治療。出院後,憑參保人的相關證明、農保證、急診住院證明、住院醫療費用原始發票、醫療費用明細清單、病歷、出院記錄到農保中心辦理報銷手續。

時光飛逝,3年彈指一揮間,我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從試點到現在已經有將近3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中,它取得了多方面較好的成效。關於這一方面的調查是最讓我感動的時刻。我有幸目睹了幾位大爺、大媽、大嬸拿到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報銷款後的喜悦勁,那不是用熱淚盈眶所能描述的,他們是以出聲哭泣的方式來感謝我們的黨和政府的!

二是一定程度上調節了收入差距,完善了社會的公平機制。由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實行參保户(農民)出小頭,國家地方財政出大頭的方式籌集經費的,所以國家財政資金投入在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上,這就是在縮小城鄉的貧富收入差距,是對我國公平機制的一種完善。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在治病前和治病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可以給得病者起到吃定心丸的作用,讓他們知道國家政府可以幫他們出一點醫療費用,讓他們能徹底地安心地治病;在治療後,報銷款的發放又相當於黨和政府給康復者的一份慰問金(劑),讓農民羣眾感到黨和國家政策的好和對他們真摯的關愛!

五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作為一種社會成員(農民)之間互助共濟的社會政策,通過一種在參保人之間分攤一部分資源費用或者説是通過參保人對患病者的間接支援關係,體現了我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這一新型社會關係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讓我國農民感受到了彼此之間的關愛和温暖。

當然在認識到我們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分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我的調查發現,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還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比較嚴重的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由於每人只有了30元的投保資金,每年所籌集的`資金差不多隻能支付當年的醫保開支,甚至還會出現不夠,因而相應的保障水平比較低。

觀念難轉變。對於大多數農民羣眾來説,一年拿10元錢並不困難,但一旦你去向他收取這10元的合作醫療基金時,就變得十分困難。原因在於過去的農村合作醫療反反覆覆,許多農民對此持懷疑態度,一陣風似地搞一兩年,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少部分農民羣眾還把對合作醫療的不信任轉嫁到對幹部、對醫務人員的不信任,認為減免的一點醫藥費還不是衞生部門又通過藥費漲價、多開處方給刨回去了。除此之外,農民羣眾尋求醫療保障的意識不強,無風險規避意識,儘管深知合作醫療的好處,一旦知道自己三年五年不害病時,就是不願掏那份不必要的錢,更不願眼看自己出錢別人吃藥。

由於新型合作醫療保險 涉及到村、鄉、政府、醫院、信用社等多家機構。而且農民在報銷過程中要出示合作醫療證、身份證等證件,萬一少了一樣,農民就得從城裏趕回家拿,這樣往返幾回又得花不少的錢,而且手續流程又是很繁雜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中的非成本因素。許多農民去醫院辦手續時都不知道到哪個部門好,也就是城裏鄉里幾趟跑,到了醫院還不知找哪好!

在全國大興打工經濟的繁榮時期,身強力壯的、有文化的、有能力的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外出人員參加合作醫療,必須在參保地就診,在縣外就診的不予報銷。這對於當地的合作醫療來説,外出打工的這部分對象勢必流失,參保的將是些老弱病殘的老人和婦女,而其發病的機會又多,報銷的頻率數額都比較大,這無疑對本就蒼白無力的合作醫療基金造成更大的壓力,使其運行更加艱難。

我對村裏的部分民工做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調查,也相應的對他們做了這方面的知識宣傳。在我調查的幾個民工中,大部分都知道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但都不是很瞭解。當問及他們對這一政策的滿意程度時,大部分人態度都不是很明確,但有個民工的話表達了大部分人的心聲:有總比沒有好。這説明大部分人還是認同這一政策的。

對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不足之處,我想在這裏提出一些建議,其中一些也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和採自網上的建議:

明確政府在改革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中的職責。隨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如雨後春筍,農村富裕勞動力由農村一線向非農產業轉移,大量的農民工從農村湧向城鎮,城鎮人口持續上升,如果這部分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會衝擊到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制度,影響其平穩運行。因此,各級政府要及時調整衞生投入政策,實行衞生投入向農村傾斜,保證各級財政都有足夠的衞生資金投入到農村,要將農村的醫療衞生保險政策納入國家的總體社會保障規劃。

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村醫療保障基金籌措機制。隨着地方經濟的發展,財政實力不斷增強,有條件的地方要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逐步提高國家部分的補助標準,直至對個人部分全免。要建立廣泛的經濟合作基礎,對於經濟實力發展較快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要給予本地的合作醫療制度予扶持,鼓勵鄉鎮企業、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和個人資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此壯大合作醫療的腰幹,逐步增強其實力,擴大受惠覆蓋面。在實施過程中,對於農村五保户參保的個人部分可由民政部門解決,對農村貧困户、特困户的個人部分,可由地方財政負擔,以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選擇科學合理的醫療保險模式。農村衞生機構的設置不必與行政機構相對應,可以根據地理環境、病人流向,結合行政村合併、鄉鎮合併,撤併部分村衞生室和鄉鎮衞生院,重新調整佈局。對於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建設,重點是要抓好衞生扶貧和對貧困人羣的醫療救助,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發生,要努力尋找經濟扶貧與衞生扶貧的最佳結合點,解決貧困地區的醫療衞生設施條件差和缺醫少藥的問題,大力實施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醫療救助行動,確保其健康生存權。

健全規範的合作醫療運行網絡機構。農村合作醫療能夠報銷的部分本身就十分有限,大部分還得農民自己掏腰包,而就是這有限的部分,不多的利惠,往往有可能被醫療部門吞噬:或是開大處方,重複開藥;或是開人情處方,達車開藥;或是藥價賣得高,出售假藥;或是多出檢查程序,抬高檢查費用;或是讓流醫黑店鑽了空子,搶吃合作醫療,等等。有鑑於以往合作醫療的教訓,現有的合作醫療要突破原有的合作範圍,以縣為基本單位,保障醫療經費,保障農民羣眾藥費的報銷。縣、鄉、村三級要層層設立專門機構,縣要成立合作醫療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合作醫療的政策制定及工作指導

建立新型合作醫療醫藥用品的政府採購機制。當前的醫藥市場,醫療藥品真假難辨,魚目混珠,價格千差萬別。為了切實管好用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將有限的基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成本,讓利於民,受惠於民,農村合作醫療的醫藥用品應該納入政府採購範圍。通過完善藥品購銷制度,徹底根除藥品回扣虛高藥品價格的不正之風,發揮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物價部門的職能作用,提高藥品質量,規範藥品及醫療服務價格,實行由政府牽頭、部門配合、農民代表共同參與管理的新格局,讓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羣眾對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擁有充分的管理監督權。

另外,作為新型合作醫療的具體實施部門---衞生系統,要積極探索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參與合作醫療的新辦法、新措施,以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人員參保率;要積極探索商業保險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新機制,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鑄起農村合作醫療的銅牆鐵壁。

保險調查報告 篇5

隨着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居民家庭收入不斷提高,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以及我國保險行業的對外開放,保險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保險行業也將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開發出更好的保險產品,完善保險各項制度,以便滿足人們的保險需求,此次,特對人們的保險意向展開了調查。

此次調查主要針對人們對各類壽險產品的保險意願,城市居民保險消費習慣和態度等進行分析探討。主要選取了父母年齡階層的中年人以及部分在校學生和老年人為調查對象,進行了小範圍調查。渠道包括直接問答、網上投票、電話諮詢等方式。此次調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些數據報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保險企業瞭解保險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及發展趨勢,有助於開發適合市場需要的保險產品,有助於更好的瞭解消費者的保險意識和需求狀況。

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都知道,中國家庭抵禦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都很低,御險資金主要來源於存款和親友借款,商業壽險尚未成為大部分中國家庭抵禦風險的主要手段。其中儲蓄仍然是中國人最主要的投資手段。可喜的是,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壽險中的商業醫療保險已經引起了人們的足夠重視。在人們保險購買意向的選項中,幾乎100%的人都勾選了商業醫療保險。這可能是由於現在家庭結構、社會制度的轉變引起的。現代社會醫療保險明顯不足,尤其針對社會保險沒有覆蓋的地方,我們應該加強商業醫療保險的宣傳。

但是對於醫療保險保費接受程度還普遍較低,50%以上得讓人選

擇了50~100元/月,這可能與調查人員的收入水平有關,大部分調查成員的家庭年收入是10~16萬。這些人大部分是知識分子,對商業醫療保險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對具體補償方法及內容還不甚清楚。在保險營銷時應特別注意將條款內容講解清楚。例如,有調查者反應,曾經購買多份醫療補償保險,卻未得到足夠的賠償。這與保險營銷人員在銷售保險時未將醫療保險的“補償”性質講清楚不無關係。這樣一次保險想必給這位被保險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以後購買保險則很有可能不會輕易相信。因此,保險銷售時務必要做到坦誠相待。

另外,人們對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和資金監管的透明度上還不是很滿意,很多人因為信不過保險公司而選擇不投保。因此,樹立一個良好的保險公司形象就顯得很有必要。在購買保險產品時,人們似乎更信賴品牌公司。調查中,人們對太平洋、平安和人壽等保險公司顯得信賴有加,三者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基本相當。數據還顯示,人們對壽險服務的`總體水平還是比較滿意的,關鍵是目前的保險產品還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保險需求。

在這次調查結果中,除了經濟收入和個人購買意願外,還有其他一些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的因素,影響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保險產品的特色、公司的口碑、售後服務、壽險公司售後服務以及公司實力。

對於其他商業壽險業務,其實際客户羣仍以中高收入家庭為主。現有壽險消費羣體的特徵為:家庭學歷較高、一般擔任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或者從事普通白領工作、家庭月收入水平5000元以上、消費能力穩定的兩口之家。有子女家庭是壽險的主要潛在消費者。

通過本次調查,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人們對於壽險尤其是商業醫療保險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2、保險業務在羣眾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開展,市場得到開發;

3、相當部分人存在着購買保險的意願;

4、縣域居民保險市場需求潛力較大、需求差異大;

5、保險業發展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問題:

例如居民獲得保險知識的渠道較單一,多來源於保險公司業務員及親朋好友介紹,較為片面。而保險公司或業務人員在推銷保險過程中也存在提供信息不確切或不全面的情況。這使得人們對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人員的信任程度不高。

另外,保險業在險種、價格和服務等多方面與人們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保險業務中一些具體工作仍需要改進或改善。比較突出的如保險條款過於繁瑣不易看懂的問題等。

6、保險業務進一步擴大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保險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目的: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的今天,養老問題成為我們日趨關注的問題之一。推動養老保險尤其是農村養老保險對於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當前推行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繼農村低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後的第三大農村社保制度,將使農民也能夠與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基本同等的社會保障權益。此次調查,我們通過對農村相關養老保險情況的調查分析,展現了當前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實施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闡述了相關問題產生的原因,並結合政府新型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一些見解及建議。

為了瞭解農村養老保險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在xx省xx縣進行了個別訪問調查,以獲得與調查相關的第一手資料。並對相關調查數據結果進行了分析,以便發現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的建設與推廣盡一份力。

二、調查情況

(一)、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情況

農村養老保險是目前較熱門的話題之一。為了更好的瞭解農村養老保險的相關基本情況,此次調查,我們對農村養老保險的參與度,合理性,利益性,存在問題,發展前景以及人們的期望值進行了調查訪問。在對調查數據及資料的彙總分析後得到如下的基本情況:

1、年齡段分佈:據統計,此次調查對象中有11.1%處於35-40年齡段,有60.7%處於40-50年齡段,有10.2%處於50-60年齡段,另有12.8%年齡在60歲以上。參與養老保險的人中以45-55年齡段最多。

2、調查發現有25的人對養老保險制度比較清楚,而35%的人對其不太瞭解。農村養老保險的參與度與普及度仍待提高。

3、據問卷及訪問結果顯示,目前不買養老保險的原因中,村民目前的經濟能力無法負擔這一項佔了很大比例,達到了總人數的51.1%。而有30%的人是因為不太瞭解農保的政策和制度不敢貿然參與,有13.3%的人認為以後每月拿到的養老金過少,還有5.6%的人是由於其他種種原因。而已經買了養老保險的人中,有42.2%是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有35.6%是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13.2%是為了其他原因,其中有77.8%的人認為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所要繳納的保險金額比較合理。

4、對於養老保險制度的利益性,被調查人員中有55.6%認為政府實行的'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一系列措施對於農民的切身利益比較有利,另有33.3%的人認為利益效果不明顯。

5、雖然現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還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難等問題,但仍有41.1%的人認為養老保險在農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46.7%認為養老保險在農村還會有一定的發展。人們對於農村養老保險的預期值很高。

(二)、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優點與不足是此次調查的重點。目前,我國積極推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有着重要的意義,它在提高農村生活保障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於現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還未完全統一與完善,因而在實施建設中難免存在着不足與缺陷及舊農保中原有問題的遺留,如制度不完善,政府官員行為阻滯,基金保值增值困難,覆蓋面小等。

1、農村養老保險的利益性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農村又一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它使農民也能夠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基本同等的社會保障權益。在解決農民養老的後顧之憂,使農民的基本生存得到安全預期,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減輕中青年養老負擔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調查顯示,在參保人員中,有42.2%是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有35.6%是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13.2%是為了其他原因。這一結果正是顯示了農村養老保險在減輕子女負擔,保障農民老年生活方面的重大利益性。

2、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此次調查,我們將重點放在了農村養老保險實施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上。我們在調查中設置了4個相關選項:缺乏應有的社會性和福利性;制度不穩定;基金保值

增值困難;覆蓋面小。

有30%的村民認為我國現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缺乏應有的社會性和福利性,有18.9%的人認為是制度不穩定,有12.2%的人認為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難,而有38.9%認為保險覆蓋面小。而且,從整體來看,大部分農村居民仍然延續了家庭養老的現狀,只有少數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五保供養、優撫安置和商業保險等某一種或幾種養老保險待遇。所以説農村養老保險的現狀並不理想,農村養老保險現狀亟待改善。

3、原因分析

在瞭解了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我們結合調查所得結果及相關資料對於其原因進行了探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大部分農村居民養老觀念落後,投保積極性不高。

調查對象中,有13.3%的村民認為養老養老保險能完全保障老年生活而70%認為需要與家庭養老相結合,還有16.7%的認為家庭養老更為可靠。在農村傳統家庭養老思想根深蒂固的前提下,農民對於養老保險的信賴不高,認識不深,投保的興趣與意願不高。在此情況下推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要求農民在較短的時間裏拋棄“養兒防老”的舊觀念,改為通過投保而養老,勢必會產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使農民的投保觀念與養老保險工作的推行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認識上的混亂。這就使得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廣與普及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2)養老資金籌集困難,籌資能力弱。這是農村養老保險建設實施的核心難點。目前農村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國家財政投入,二是農村集體經濟,三是農民自身收入,農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長緩慢更加大了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難度。

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農民總收入不高,大大低於城鎮居民收入水平,這直接制約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籌資渠道。狹隘的籌資渠道難以良好的改善和提高農村養老保險的效益性和福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穩定與完善。

(3)養老金無法起到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我們知道農民領取養老金的數量完全取決於個人繳費的多少和累計時間的長短,只有繳費越多,投保時間越長,收益才越多。但是原有養老保險保費的標準低,參保效益低,難以真正實現養老的功能。

(4)缺乏合格的管理運營人才,農村養老基金保值增值困難,隱藏着潛在的支付危機.。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既有商業保險的操作難度,又有依法實施的政策難度。由於機構的設置及人員的組成,以及缺乏合格的管理運營人才等多重原因。當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營運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一些地方,不僅增值困難,甚至連保值都成問題,潛藏着巨大的兑付危機。農民對於養老保險的信心及積極性受到打擊。

三、問題與建議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無可挑剔,雖然,新農保在很多方面做了許多政策上的修改與完善,但仍然還有一定的問題與缺陷。所以我覺得還應該制定一系列輔助政策來為新農保保駕護航,使新農保更好地為農民服務。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強化政府責任意識,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目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農民收入偏低,城鄉之間有一定差距。政府在制定相關措施時應適度向農村傾斜,為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廣與完善提高政策與財政方面的幫助。真正為農民的養老保障負起引導帶領責任。

(二)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為確保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全覆蓋,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在不同區域農村養老保障水平的現狀基礎上,以不同的養老保險方式進行因地制宜的設計與實施,建立與地區經濟增長相適應,真正為農民謀利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

(三)改革基金管理模式,提高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資代理,將部分養老保險基金交由專業投資公司進行投資,以提高積累資金的增值率。而不是如同現在將全部基金繳入銀行。同時,加強民眾及法律的監督力量,以保證參保農民的合法權益,明確投入資金的動向。

(四)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參保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如廣播、電視、網站等,採取形式多樣的方式,宣傳農村社保的政策及其效益,提高農民的養老保險意識,使農民真正意識到社會保險是養老的可靠的保障,從而自覺、積極參保。

保險調查報告 篇7

農村社會保障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人民羣眾尤其是困難羣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目前民政部門負責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有農村低保、農村五保、農村醫療救助、自然災害救助、臨時救助。近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農村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現狀

20xx年年底全縣總人口5.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5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0.3%。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5048户、12086人,符合供養條件的農村五保對象702人,佔農村總人口的36%。根據國家提出的建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要求和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下,結合我縣實際,按照強化政府領導,拓寬救助渠道,創新救助機制和整合救助資源的思路,全縣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特別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完善

我縣自20xx年起建立和實施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立了由相關部門組成的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各鄉鎮也成立了農村低保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農村低保工作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制定了《XX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意見》。農村低保對象全部錄入低保軟件,實行計算機管理,我局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的進村入户進行抽查、檢查或調研,及時準確掌握低保工作的進展及低保對象情況,農村低保做到了“動態管理”,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農村低保享受羣體為具有本縣農村户口,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我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補助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月補助由最初的2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73元。在春節前為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切實保障了農村貧困户的基本生活。

(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不斷提升

目前,我縣有五保對象702人(其中ⅲ度大骨節患者182名),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近年來,我縣把做好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工作作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初步建立了以集中供養為核心的農村五保供養體系,有效地保障了農村最弱勢羣體的基本生活。目前,全縣已建XX縣中心敬老院1所,鄉鎮敬老院1所,農村五保家園3處,全縣共集中供養210名老年人,集中供養率不斷提高,預計今年二期敬老院投入使用後供養率將達到40%以上,我局還計劃在多個鄉鎮新建或改擴建農村敬老院(五保家園),滿足更多五保老人的供養需求,逐步實現供養方式由分散供養向集中供養的轉變。

(三)農村醫療救助水平不斷提高

農村醫療救助是一項惠及農村特困羣眾的新工作、新任務,是新時期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縣的農村特困醫療救助工作自20xx年全面開展以來,我局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審批,嚴格把關救助範圍和救助程序,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給予救助。並對患重病無錢治病的農村低保户按程序辦理醫前救助,農村五保對象醫療費用全額報銷,還將因病致貧的低保邊緣家庭納入了救助範圍,從根本上解除了低保户、五保户、低保邊緣户重病醫療的後顧之憂。為有效解決優撫對象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過重問題,我局制定了《XX縣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意見》,建立了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和門診醫療減免制度。經過幾年努力,農村醫療救助逐步規範,救助標準逐年提高,救助病種逐步放寬。救助標準由20xx年人均救助54元,提高到20xx年的人均救助154元,20xx年至20xx年累計發放農村醫療救助金560萬元(包括資助農村低保、農村五保對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費用)。

(四)自然災害救助逐步完善

近年來,我縣氣候異常,低温冷凍、雪災、風雹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每年都會給全縣的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當有災害發生時,我局救災救濟股及時做好查災、核災、報災工作,相關股室積極組織災區羣眾抗災自救,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及時下撥救災款物,解決受災羣眾的具體困難,維護了社會穩定。20xx年至20xx年底,共下撥冬令救濟、臨時生活救助、其他困難救濟款物共20xx餘萬元,確保了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為建立健全應對重大突發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反應能力,我局修訂並印發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建立了全縣災情信息員制度,組建了“三級”民政災情信息員隊伍,在14個鄉鎮、105個村、3個社區分別配備了兼職的災情信息員,拓展了災情信息基層網絡;全面啟動了XX縣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工程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五)農村困難羣眾臨時救助能力進一步提高

縣政府制定出台了《XX縣城鄉困難羣眾臨時生活救助實施辦法》,對因病、因殘、因災等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城鄉困難羣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

通過有效實施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切實保障了農村困難羣眾基本生活,進一步弘揚了扶弱濟困的精神美德,促進了黨羣幹羣關係進一步密切,為實現全縣長治久安、跨越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採取的措施

(一)統一思想,加強組織領導

為保證農村社會保障各項工作運行順暢,落實到位,我縣成立了以縣級領導任組長,民政、財政、監察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農村低保、五保供養、醫療救助等社會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了“政府領導、民政負責、部門協作、部門參與”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二)完善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州、縣關於為民解困、改善民生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五保供養、災民救濟、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各項救助制度,在拓寬渠道、擴大覆蓋面、提高標準、分類施保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滿足困難羣眾的救助需要,更好地保障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

(三)加大宣傳力度,促進社會救助政策全面落實

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救助政策,使救助政策家喻户曉,保障羣眾的知情權,讓符合條件的困難羣眾及時得到救助,讓全社會都來關注支持社會救助工作,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四)規範完善程序,確保社會保障工作公平公正

堅持陽光操作、民主操作,更認真更嚴格地抓好居民收入核實準確、村民代表會議評議、成員單位集體評議、社會救助事務公開等關鍵環節,最大限度地體現公平正義,維護救助對象的合法權益。

(五)加強工作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

城鄉社會救助工作政策性越來越強,任務日益繁重。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一支相對專業、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工作隊伍,才能更好地讓困難羣眾受惠到救助政策。

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縣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穩步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但農村困難羣眾多方面的需求與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不相適應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救助整體力量薄弱,一是鄉鎮專職民政助理員配置不足,全縣14個鄉鎮有15名民政助理員,僅有2名專職民政助理員,大部分鄉鎮民政助理員都由一村一大、計生乾等兼任,部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很難高質量地完成社會救助的各項工作;二是救助工作經費匱乏,地方財政投入少。

(二)從實施城鄉低保制度以來,我縣大量失地農民違規納入低保範圍,按國家城鎮低保政策,失地農民解決城鎮低保也必須符合城鎮低保條件,才能納入低保範圍,我縣失地農民中絕大部分又不符合城鎮低保條件,低保規範管理難度增大。

(三)民政救助資金投入大,但困難羣眾比較多,救助水平偏低,產生的社會效益不明顯。農村低保補助水平尤為明顯,儘管我縣農村低保多次提高標準和補助水平,目前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73元,每日人均僅2.4元,相對於當前的物價水平來説,這個補差偏低,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困難,遠不能滿足農村困難羣眾看病、就學等實際需要。

(四)與相關扶持政策的銜接不協調。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主要是解決農村低保對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保障其生存,但僅靠有限的低保金難以擺脱貧困。因此,需要扶貧、醫療衞生、人社、教育、住房、司法等有關部門的專項扶持政策更具針對性的幫扶效果來提高城鄉低保工作的整體水平,確保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四、意見建議

(一)增強基層民政力量,增加地方財政投入。一是要加強鄉鎮民政組織建設。每個鄉鎮應單設民政事務所,按照上級的規定配足鄉鎮民政幹部,由縣民政局和鄉鎮對民政事務所人員實行雙重領導。民政事務所負責人的任免須徵求縣民政局的意見,民政幹部的調動應報縣民政局備案,以保持相對穩定,還應當儘量減少兼職,切實解決民政工作有人辦事、民政幹部有時間辦民政的事的問題。二是要加強基層民政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上級民政部門應經常性對基層民政工作人員的培訓,使他們具備應有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能勝任工作。三是要增加地方財政投入,保證必要的工作經費。

(二)規範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程序。一是失地農民符合城鎮低保條件的才納入城鎮低保範圍解決,做到“應保盡保、應退則退”;二是建立失地農民長效保障機制,包括補償安置機制、養老保障機制、醫療保障機制、自主創業扶助和再就業培訓機制、社會保障風險儲備金機制等,多措並舉妥善安置;三是明確納入失地農民城鎮低保後,新入户人口不再納入城鎮低保。

(三)建立增長機制,適時提高標準。建立農村低保標準隨經濟發展水平、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及物價指數的變化自然增長機制,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既不宜過低也不宜過高,確定過低保障不了貧困羣眾的基本生活,確定過高政府財力又難以承受。

(四)完善配套政策,增強“造血”功能。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醫療衞生、勞動就業、住房保障等制度的有效銜接,對低保對象的勞動創業、子女就學、就醫、住房等社會性間接投入給予減免關照。同時,要鼓勵低保户參與扶貧開發,開展生產自救,在信息指導、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扶持,在開發和生產的過程中,增強信心、增長才幹、增加收入,通過自身努力達到自我“造血”、脱貧致富的目的。

保險調查報告 篇8

今年,省政府出台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試點工作將於今年在省內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為主,具有保障水平適度、交費方式靈活、適合農民實際的特點。根據實際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推行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奇台縣位於吉木薩爾縣之東,木壘縣之西,北部和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131.47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89°13′至91°22′,北緯42°25′至45°29′,總面積18000平方公里。境內有國家一類口岸--烏拉斯台口岸。在蘭新線鐵路修築之前,奇台曾是關內通往新疆的必經之道,絲路新北道、漠北道都要通過此地,所以,奇台也就成了關內和新疆的商品中轉地,商品貿易十分發達,故有“金奇台”之説。我縣總人口 202768人,全縣農業人口14.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79.6%,農村18週歲至60週歲之間的人數(不含在校生)70911人,佔總人口數的14.4%,核實60歲以上享受待遇人口16061人,發放養基礎性養老金354萬元,發放率達100%。16-59歲農牧民符合參保年齡段人口70911人,實際參保人數達70492人,徵繳養老保險費782萬元,參保率為81.5%。

二、農村居民繳費及財政補貼資金測算情況

1、新型農保財政補貼:年繳標準設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共10個檔次,參保人可根據本人及家庭經濟狀況,按年度自主選擇,多繳多得。

2、特殊人羣有優惠 ,政策惠農暖人心 :對農村優撫對象、三老人員、領取《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計劃生育父母光榮證》的人員,重度殘疾人、五保供養人,低保對象、愛國宗教人士凡年滿60週歲的,可按新農保政策規定計發養老金,並繼續享受本人原來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享受的各項待遇。其中,對領取《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和《計劃生育父母光榮證》的人員,應提高繳費補貼和基礎性養老金髮放標準。

3、年滿16週歲即可入“保” 年滿60週歲可按月領養老金:奇台縣年滿16週歲(不含在校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都可在户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實施時,已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可不用繳費,按月領取基礎性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得超過15年;距離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補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測算存在以下問題:

1、縣財政對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實施養老保險繳費補貼,以2%的標準按20%的參保率計算,全年需資金133.65萬元,按照我縣財政收入情況,縣財政無力全額承擔。

2、我縣60歲以上的(含60歲)農村居民38000人,如按照政策規定本人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由財政每月補貼50元,需資金2280萬元/年,佔我縣20xx年財政收入的27%,縣財政更無力承擔。

3、目前我縣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尚未移交,機構、編制、經費等諸多方面制約此項工作的開展。

四、建議

1、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採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法,主要抓好村組幹部、外出務工經商農民、失地農民、農村專業大户、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户(雙女户)等重點人羣率先參保,逐步向有經濟條件且有參保願望的`農民擴展,不斷擴大農保覆蓋範圍。

2、落實農保人員編制,明確管理和經辦機構性質,統一農保機構名稱,落實工作經費。建議

縣級勞動保障部門內設“農村社會保險股”,設置行政編制2-3名;設置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事業單位“農村社會保險經辦中心”,編制5-10名。

3、把宣傳發動作為推進新型農保試點工作的重要抓手,採取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方式,使新型農保工作得到較快發展。一是通過“點對面”的宣傳方式,充分利用縣有線電視開辦專題欄目,採取立體式的宣傳;二是採取“面對面”的宣傳方式,組織流動宣傳車進行新型農保政策宣傳和諮詢服務活動;三是實施“點對點”的宣傳方式,聘請有宣講能力的參保者或到期領取户作為新型農保政策義務宣講員。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實現新舊體制的順利過渡,為加快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奠定良好的羣眾基礎。

4、建立健全基金監管機制,確保基金安全。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農保基金管理辦法,農保機構要建立基金內審稽核制度;社會保險基金監督部門要將農保基金納入日常監管業務範圍,切實履行監督職責,對基金的徵繳、支付、管理等進行定期檢查。同時還要加強財政、監察、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

保險調查報告 篇9

農業保險是對種植業(農作物)、養殖業(畜禽等)在生產、哺育、成長過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一種保險。我國在1982年恢復了農業保險業務,但這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創立的農業保險制度,未能很好地滿足廣大農民參與保險、扶危濟困的需求。相比我國城市保險保障體系的發展和完善,農業保險的體系建設卻嚴重滯後。供求失衡是目前我國農業保險資源配置中最突出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而另一方面農業保險供給極為不足。

設立中國農業保險公司作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在我國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也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解決與完善。農業保險既有我國保險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的一般特點和規律,也有許多新特色、新問題。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經營不論是從法律架構、治理環境、經營主體、保險模式、財政税收的扶持等方面,都不能滿足農業經濟發展的需求。所有這些都為農業保險課題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間和探索餘地。

筆者認為對該課題的研究可分為四個部分:

一、中國農業保險現狀分析。

可介紹我國農業保險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環境狀況,分析我國農業保險的總體情況和局部試點情況。

二、制約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因素分析。

可從供給、需求和政府政策方面力求找出制約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癥結所在。

三、各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借鑑。

通過研究國外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在農業保險制度方面的國家立法、政府支持、運行模式和實踐效果等,可總結各國制度對我國農業保險的啟示。

四、設立我國農業保險公司的'構想。

可在對設立農業保險公司的必要性、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進行論述,對不同模式的農業保險公司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提出對中國農業保險公司運作模式的設想及需要配套採用的政策措施。

保險調查報告 篇10

報告編號:1560731

行業市場研究屬於企業戰略研究範疇,作為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諮詢服務,其研究成果以報告形式呈現,通常包含以下內容:

一份專業的行業研究報告,注重指導企業或投資者瞭解該行業整體發展態勢及經濟運行狀況,旨在為企業或投資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參考。

一份有價值的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完成對行業系統、完整的調研分析工作,使決策者在閲讀完行業研究報告後,能夠清楚地瞭解該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趨勢,確保了決策方向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中國產業調研網基於多年來對客户需求的深入瞭解,全面系統地研究了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時效性,從而更好地把握市場變化和行業發展趨勢。

一、基本信息

報告名稱: 20xx-20xx年中國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報告編號: 1560731←諮詢時,請説明此編號。 優惠價: ¥6750 元 可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

諮詢電話: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傳真:010-66183099

Email: [emailprotected]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語言版本,請與我們聯繫。

二、內容介紹

20xx年銀行系保險公司在保險業內強勢崛起,銀行系保險公司突飛猛進,逐步地提升自己的排名和份額。20xx年上半年建行旗下的建信人壽的保費收入高達113億元,排名12位;工行旗下的工銀安盛上半年的保費收入為78億元,排名第15位;農行旗下的農銀人壽上半年的保費收入為63億元,排名第16位。其中最高的建信人壽今年上半年保費同比增長高達177.9%。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佈的20xx-20xx年中國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目前銀行渠道已成為部分保險公司保費增長最重要的渠道。對於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具有先天的客户優勢。但銀行辦保險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後台管理,銀行尚不具備一年處理幾百萬張保單、幾千億元保費的能力;二是缺乏壽險的專業人才。未來銀行系保險公司將保持高速發展,市場份額會逐漸上升。同時,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衝擊令銀行系保險公司開始轉變思路。銀行系還處於單一依靠銀保的初期階段,一旦銀行股東遇到困難,行業會立即受到影響,這是銀行保險面臨的問題。銀行系保險公司必須要轉型,不能單一注重躉交業務,還要注重期交,期交能帶來長期、持續的保費和現金流。但是期交多是保障型產品,保費少、件均低、銷售難,所以不僅要在產品上轉型,也得考慮其他方面的轉型,比如微信微博營銷、互聯網金融等。

《20xx-20xx年中國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銀行保險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銀行保險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銀行保

險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銀行保險技術標準、銀行保險市場規模、銀行保險行業潛在問題與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銀行保險行業投資價值、銀行保險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銀行保險行業投資決策者和銀行保險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正文目錄

第一部分 行業發展環境 第一章 銀行保險業相關概述 第一節 銀行保險定義一、銀行保險定義二、銀行保險特點

第二節 銀行保險行業種類劃分 第三節 銀行保險行業發展歷程一、銀行保險發展階段二、銀行保險發展模式

第四節 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的必要性一、銀行保險興起的原因二、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的必要性 第二章 20xx年全球銀行保險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 20xx年全球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現狀一、全球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現狀二、全球銀行保險行業發展特點 第二節 銀行保險發展的邊界一、政策邊界二、市場邊界三、戰略邊界

第三節 20xx年全球保險業數據指標分析一、全球保險業保費收入二、全球保險業保險深度三、全球保險業保險密度

第四節 20xx年全球銀行保險數據分析一、銀行保險行業保費收入情況二、全球銀行保險產品情況三、全球銀行保險佔壽險市場份額四、主要國家銀行保險佔壽險市場比率

五、全球銀行保險行業保險佣金收入及佔銀行利潤比重

第五節 20xx年部分國家銀行保險發展情況一、意大利二、西班牙三、歐洲其他國家四、南美洲五、美國六、日本七、韓國

第六節 銀行保險在全世界範圍內獲得成功的原因一、銀行保險成功的關鍵要素二、從國家的角度分析三、從保險行業的角度分析四、從銀行業的角度分析五、從客户的角度分析

保險調查報告 篇11

為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xx市社保局把擴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作為重點工作強力推進,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了條件。

一、基本情況

截止XX年5月底,我市現有參保企業480户,參保企業職工45773人,個體户參保98822人。XX年,我市累計擴面新增參保職工12198人,完成了擴面計劃的121%。今年計劃擴面新增5500人。

二、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做法

(一)提高認識,統一協調,把擴面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局黨組高度重視擴面工作,多次召開會議,明確了擴面工作的範圍、重點和目標,對各有關科室提出了工作要求,使擴面工作的開展有了保證。同時,為了推進擴面工作的開展,我局聯繫財政、税務和工商等部門,統一協調,為擴面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採取措施,專項推進,紮實開展擴面工作。為了把擴面工作抓出成效,我們採取了3項措施:

1、逐人逐户排查,摸清底數。一是按照上級文件的要求,市社保局與工商、税務部門密切配合按照企業納税名錄,對全市各類民營、私營、合資、外資企業,採取“拉網式”逐人逐户的進行登記排查,摸清和掌握了各類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二是發揮社區作用,由社區協理員、協警員排查靈活就業人員和無業人員情況。

2、依託社區平台,開展個體和靈活就業人員擴面。一是明確分工,落實任務。召開了4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會議,落實各個社區靈活就業人員擴面排查登記工作,定指標分任務,由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社區協理員開展擴面。二是組織培訓,學習政策。我們舉辦了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培訓班,對協理員進行了政策和業務培訓,使他們掌握了基本養老保險有關政策,明確了擴面的範圍、對象和繳費標準,為開展擴面創造了有力條件。三是排查到户,宣傳到人。協理員對所轄社區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户,採取上門服務,宣傳到人的辦法,發放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單,為參保人員及時辦理繳費手續。

3、簡化程序,提供高效優質服務。一是單獨設立參保登記和繳費申報服務窗口,為接續養老保險關係人員提供便利;二是深入參保單位,邊宣傳、邊登記、邊申報、邊收繳;三是對私企和個體人員集中的商場、市場現場辦理參保申報手續;四是及時建立參保信息和準確記載個人帳户。

(三)深入宣傳,廣泛動員,使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市社保局專門制定擴面宣傳方案,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養老保險政策;二是開展擴面宣傳活動,印發了《政策宣傳單》和《致廣大勞動者一封信》,宣傳基本養老保險政策。三是深入社區,利用社區的宣傳渠道,加大宣傳的廣度和深度。

三、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問題

目前,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工作,已經進入了艱難的階段,在擴面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企業增加參保職工總量少。我市屬於老工業基地,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突出,國有、集體企業和職工已經達到應保盡保,企業受生產發展的`制約,職工總量增長少。

二是私營企業和個體户不願參保。一些私營、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怕影響經濟效益和利潤,不給僱工參保和繳費,有的只給骨幹或主要管理人員參保繳費;特別是商業、飲食、服務行業中外地務工和農民工流動性大收入低,都以維持眼前生活為主,本人也不願意參保。

三是參保待遇政策不直觀。現行的基本養老金計算程序和公式複雜,難以計算,不直觀,參保繳費人員對領取待遇的標準心中無數,疑慮重重。

四是政策宣傳工作不到位。目前私營、民營、個體工商户和靈活就業人員,他們對參保政策還不夠明確,政策宣傳不到位,政策的吸引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五是缺乏強制的行政手段。目前,私營、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不參保不繳費,社保經辦機構無法制約,各有關部門的配合也缺少強制性,強制手段或制約機制弱化。

四、今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建議

目前,儘管我市擴面工作任務十分艱鉅,但還存在着一定的擴面空間。因此在今後工作中,應當着力解決四個問題:

(一)完善擴面機制。一是完善各有關部門擴面責任機制,各有關部門在自己職能中,強力推進擴面;二是發揮社區平台擴面作用,協理員在個體户和靈活就業人員中開展擴面。

(二)加強部門協作。積極協調工商和税務部門,組織私營企業法人和個體工商户主,按照用工人數的一定比例下達參保繳費任務和指標,定期檢查落實情況,既保證參保繳費任務落實到位,又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強化行政執法。勞動監察部門要對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的員工,全面簽定勞動合同並強制參保繳費,配合社會保險經辦部門,促進企業參保擴面。

(四)加大擴面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投入,及時解決擴面工作的交通、宣傳和辦公等經費,保障擴面的順利進行。

保險調查報告 篇12

隨着我國整體經濟的長足發展,廣大的農村的經濟生活狀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小病挨,大病託,重病才往醫院抬”的狀況卻沒得到多大的改善。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不夠完善,很多的社會保障內容還把農民排擠在保障之外。雖然目前農村已經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但在其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亟待我們去發現和解決。

利用此次寒假,我作了關於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的社會調查,調查範圍是我的居住地樂至縣中天鎮一村七組。此次調查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了解本村村民對該項保險的瞭解程度和態度,以發現此項保險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存在的具體問題。在這次調查中我主要採用的方法的是問卷的形式,輔助的方法是以訪問方式和村民交流。通過此次簡單的調查,我將瞭解到的情況簡單總結如下。

一、關於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的基本情況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衞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範本,不僅在國內受到農民羣眾的歡迎,而且在國際上得到好評。

二、該項保險在本村組的覆蓋情況

該項保險在本村的覆蓋率為80%左右,有部分人是因為家境比較寬裕買了回報率更改的商業保險,而沒有買此醫療保險。有些則是因為懷着僥倖的心裏覺得自己用不着保險,買了是一種浪費,因此什麼保險也沒買。

三、村民對其的瞭解情況

在此次的調查中,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知,只有30%的人對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是瞭解或者非常瞭解的狀況,其他為了解一點或者完全不瞭解。對於參保後能享有的待遇,過半數人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對於發生醫療費用後該如何報銷的問題,仍有差不多一半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報銷。

四、村民對其的態度

總體上,絕大多數村民認為該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是對農民有好處的,但是一半以上的人認為該項保險待遇水平一般,只有30%左右的人認為其待遇水平達到了高的標準。並且有差不多40%的村民認為該醫療保險的起點過高,封頂線過低。

五、村民對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人員的態度

在本村,過半數的村民選擇小病自己找藥吃,只有大病才上醫院。三分之一的村民則是基本不上醫院。村民對於醫療機構中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是褒貶不一,有40%的村民認為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在他們去醫院就醫時,只有20%的醫院會要求出示醫療保障卡,並且核對身份。關於農村醫療保險報銷的規定,絕大多數醫院只是粗略的介紹一點,不會詳細的介紹。在醫院治療後,只有23%的醫院會主動的提供正規醫療費用法發票及費用詳細清單。

六、村民認為醫療衞生體系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所給的問卷中反應最強烈的問題應屬監管機制不夠健全、醫務人員自身的

素質低和公益醫療機構的缺乏,有80%村民都認為當前的農村醫療衞生體系存在這些問題。當然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村民也提出了自己認為應該改善的方面,其中有90%的村民都提到了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問題,80%的提到提到醫療技術水平的問題。

七、關於我國目前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看法和建議

針對這一問題,一些村民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加強醫療保險費用的監管、能不收病單更好、報銷更及時、提高報銷的水平。

通過對該分問卷所反映的數據的的瞭解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在本村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村民對該項政策的具體內容不夠了解

2、報銷不是很方便

3、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低

4、對該項政策的落實,監管工作不到位上

針對以上問題,我作為一名大四的學生,特別是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以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第一,應該加大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宣傳工作。爭取讓絕大多數的村民都深切的瞭解這一政策的具體內容,而不只是僅僅瞭解這個名稱而已。目前村民瞭解醫保政策主要的渠道是宣傳資料、電視、親戚朋友介紹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介紹。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只是簡單的介紹,因此使村民不能很好的瞭解這一政策。為此,我們應該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進行醫保政策知識的培訓,或者在醫院設立專門的醫保政策解答窗口,以便更好的普及醫保政策知識。

第二,應儘快的解決報銷不方便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首先應該多設立一些公益性的醫療機構,這樣村民看病才方便,有病了去醫院看病的機率才會更大,也才可能談得上報銷的問題。其次應該在便民的地方設立一些專門的代理報銷點,而不是隻能到定點的醫院看病才能享受報銷。

第三,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醫務人員是人們心中的白衣天使。然而現在的一些醫院和醫務工作者卻讓人寒心。他們看病看對象,有錢人,熟人則是好藥好醫生,面對窮人,他們則是另一副嘴臉。為此應該提高醫務工作者的素質,讓他們平等的對待每一位病人。

第四,加強對該項政策落實的監管,以做到專款專用。防止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濫用專款和防止一些醫院或病人編造理由報銷,損害國家和他人的利益。具體措施可以使加強相關方面的立法,也可以是要求嚴格審查報銷單據,特別是要加大醫院環節的審查。

通過以上的途徑,我相信一定可以在一定層度上解決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政策的落實和提高其落實的水平,以更好的實現惠民這一目的!

保險調查報告 篇13

調查人:

調查目的: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或單位產生購買保險的慾望,隨之越來越多的保險產品應運而生。通過這側調查瞭解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的因素以及保險公司可以用來擴大保險產品的銷售和影響的措施。

調查時間:20xx年9月27 日

調查人:鍾亮亮

調查內容:

(一)目前社會上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的因素

一、人們對保險的需求和認知度。

二、對公司的瞭解及比較。

三、對產品的比較,目前世面上有太多大同小異的產品,讓人眼花。 四、羣眾的言論影響: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羣體中,通常一個羣體中的人有着某些相近的客觀條件,如年齡、性別、職業、支付能力、文化水準等。每個人的保險消費心理也就受到了自身所在羣體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其他羣體的影響。社會羣體內部的交流和溝通不斷促使羣體信念、價值觀念和羣體規範的形成,這就形成了羣體之間的一致性。一般來説,個體出於對羣體的信賴以及對離羣的恐懼心理往往希望保持羣體之間的一致性。

五、理賠時出現的爭議。(業務員解釋與出險時的情況衝突的。或是個別免陪條款沒有認識清楚的)。

六、保險商品的質量和價格:消費行為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追求“價廉物美”,因此,保險商品本身的質量和價格成為影響保險消費心理的因素之一。

保險商品的質量體現在保險企業的服務質量、理賠度、人員素質、職業道德以及經營環境等要素。其中保險企業的服務尤為重要。除了災後能夠得到一定的補償之外,消費者還希望在投保方案的設計、防災技術諮詢等方面得到滿意的服務。而且隨着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保險服務還需要注重對市場的.調研,及時捕捉信息,不斷開發設計滿足時代要求的險種。

保險商品的價格即保險費。商業保險消費是建立在一定的貨幣支付能力基礎上的,所以,保險商品的自身價格對保險消費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一般來講,兩者呈反方向關係變化。個人或單位購買保險時是比較理智的,他們遵循的是最大邊際效應原則。就是説,他們會根據自己有限的收入和所獲得的市場信息,去選擇最需要、最有價值的保單。

七、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的心理因素:個人心理因素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每個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結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個性傾向。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個性傾向導致每個人有不同的風險態度。風險態度是影響保險消費者心理的內在主要原因。

(二)保險的影響策略:保險營銷觀念是以市場需求為中心,以研究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為重點的新型的營銷觀念。保險營銷觀念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注重顧客需求。樹立“顧客需要什麼,就推出什麼保險產品”的保險營銷觀念,不僅要將顧客的需求作為保險營銷的出發點,而且

要將滿足顧客的需求貫穿於保險營銷的全過程,滲透於保險營銷的各部門,成為各部門工作的準則。不僅要了解和滿足顧客的現實需求,而且要了解和滿足顧客的潛在需求,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來調整保險的營銷戰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求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二是堅持整體營銷。保險營銷觀念要求企業在市場營銷中,必須以保險營銷的總體目標為基礎,協調地運用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公關等因素,從各個方面來滿足顧客的整體需求。

三是謀求長遠利益。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不僅要注重當前的利益,更要重視企業的長遠利益。在營銷中不僅要滿足顧客的需要,而且要使顧客滿意,通過顧客的滿意,來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爭取再次購買者。因此,公司在保險營銷中,不僅要注重產品的開發,而且要注重營銷服務。把服務貫穿在企業經營的全過程,而且貫穿始終。一個循環的結束,是另一個新的循環的開始,從而推動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是向顧客學習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要在現代競爭中勝出,關鍵是抓住客户的需求。因此,在保險產品研發過程中,首先需要保險營銷一線業務人員(無論是保險公司保險營銷策略的直銷人員,還是各種保險中介人)更深入地瞭解潛在投保人的需求和需求動向(包括顧客的抱怨也可能正是我們的商機),並把客户的需求信息及時反饋到產品研發部門,使保險產品真正作到按需定製、投客户之所好,那麼後一工序—投保,核保才會順利實現哪“驚險的一躍”(順利成交)。 因此,在保險產品的設計中,必須儘快消除霸權思想,從根本

上確定以人為本、顧客至上的理念,紮紮實實、謙虛向顧客學習,達到(需求)從顧客中來,(產品銷售)到顧客中去。否則,可能將丟失部分市場。

第五是向同行(競爭對手)學習 。飛速發展的中國保險業使本來就十分稀缺的保險人才(包括調研、設計、精算、營銷等人才)分散到眾多的公司,單一一家保險公司保險營銷策略難有充分的精力和人才投入全方位精準周到的產品設計,尤其在中國保險產品日趨個性化的今天,各公司同類產品各有強弱,各有優劣,因而需各公司放下盲目的“自尊”,虛心向同行、向競爭對手學習(包括向先進的國家,進入中國的外資、合資保險公司保險營銷策略學習),取其精華,揚長避短,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更快地推動中國保險與國際接軌,催化中國保險業的成熟,提升本土保險業的綜合競爭力。

總結:通過這次調查,瞭解了社會上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等因素,瞭解了保險在銷售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加認識到保險市場運作的機制。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保險的一些銷售策略。

保險調查報告 篇14

近幾年來,xx等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多次到市政府上訪,強烈要求認定為全民所有制職工,並以全民固定工身份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我作為主管全市企業改革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負責人,深深體會到市直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既勢在必行,又任重道遠。如何在全力支持事業單位推進改革和儘量保障廣大羣眾基本利益這兩個方面,搭建一座和諧橋樑,實現二者的雙贏?帶着這樣的思考,我選擇了農林漁工的養老保險改革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和認真解剖。

一、情況複雜

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主要分佈在xx、xx(即市林科所)、市農科所和市水產良種場四家單位,共人,其中在職農林漁工人,已退休農林漁工人;市農科所還有移民農工人,其中在職人,已達退休年齡、人事未辦理退休手續人;其中市水產良種場名漁場工人已於年月按工齡每人每年元,另加萬元養老保險費實行了買斷。未參保的農林工人數較多,情況複雜。

⒈政策依據不足。全省是從年元月起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依據是湘政發號文件,只明確機關事業單位的國家幹部、全民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資關係掛靠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在人才交流機構的人員為參保對象,而農林漁工不屬於此參保範圍。但這四家單位的農林漁工相繼進入被冠以事業單位性質帽子的事業單位工作,因而不屬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致使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兩個養老保險之外。他們強烈要求比照同單位職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但政策依據不足,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國沒有統一的政策,全省仍處於試點階段。

⒉改革方向不明。當前,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將事業單位劃分為行政職能性、社會公益性和生產經營性三大類的改革方向尚未確定。市農科所是我市唯一正處級差額撥款的農業科研機構,改革走勢不甚明確。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級差額撥款林業科研機構,市政府已於年將xx、xx確定為公益性xx,擬由市林業局主管轉交市建設局主管,市政府已委託市建設局擬定接收方案。

⒊身份參差不齊。這些農林漁工中既有建場初期的老資格,可以追溯到年代,又有自然增長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農科所合併而來的,又有從外地移民而來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從外省區調入的;既有編制部門簽發編制計劃、勞動部門批准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門批准招收的;既有按事業單位固定職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給土地按農民對待的。若按資歷深淺、年齡大小、進場時間長短確認其身份,無法做到公正、公平,相關職能部門也不好操作。

⒋收入來源不一。xx每年財政撥款萬元,無自營收入,人平每月元。xx每年財政撥款萬元,自營收入萬元,人平每月元。市農科所每年財政撥款萬元,科研經費萬元,人平每月元。水產良種場每年財政撥款萬元,自營收入萬元,人平每月元。

⒌參保成本不低。如果比照同單位固定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按在職人員月平元作為繳費基數,現行繳費比例,離退休人員月平元養老金標準,僅對xx、河洑xx和市農科所進行測算的結果表明,這三家單位名在職農林工月繳養老保險費元,名退休農林工月支養老金元,每月收支兩抵缺口元,全年收支缺口元。現有在職農林漁工年齡普遍偏大,收支缺口會呈直線上升趨勢,給同級財政背上沉重包袱。類似這部分農林漁工,部分區、縣(市)還有近人,牽一髮而動全身,勢必引起連鎖反應。

二、問題突出

⒈參保無門。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初,農林漁工的問題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由於國家、省均無明確政策,一直被耽擱下來。近幾年,這部分農林漁工一直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反映,希望能按湘政發號文件精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市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也積極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彙報,至今未能很好解決。

⒉生活無助。這些農林漁工雖然高高興興地在人事部門領回了退休證,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退休待遇;雖然按時,卻不能足額領取退休費,僅為正常退休費的左右,xx和河洑xx農林漁工人平退休費分別為元、元,市農科所最低,僅為元,該單位移民農工到退休年齡,只能享受一次性補助元;xx在職不在崗的農林工,單位僅僅發給每月元生活費,遠遠低於城鎮低保水平。

⒊心理失衡。這四家單位的國家幹部、固定工和合同工都已在機關事業單位參保,其中xx已實行了社會化發放,退休人員人平領取基本養老金分別為元、元、元和元,而退休農林漁工(除水產良種場退休漁工外)僅為元、元、元,對比同一單位農林漁工退休費相差一倍以上,最多的相差倍以上。收入差距過大,心理嚴重失衡。

⒋繳費無力。xx、河洑xx和市農科所的名農林工,全年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元,而已參保的國家幹部、固定工和合同工每月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元,全年需繳元,兩者合計共繳納養老保險費元。若將移民農工計算在內,全年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在萬元以上,僅憑這幾家單位現有財力是難以承受的。

三、積極應對

⒈深化改革。堅持養老保險低起點、廣覆蓋的原則,採取先改制、後參保的辦法,推進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場改革。參照湘政辦發號文件,先將這幾家單位改制轉企,將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整體劃歸市勞動社保處管理,未參保的農林漁工統一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移民農工享受國營企業兩個置換優惠政策,進入城鎮企業基本職工參保範圍。

⒉分類管理。改制轉企後,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機制,中人搞過渡原則,實行分類管理。一是對原在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參保的離退休人員,轉移到勞動社保後,保持待遇不變,今後待遇的調整按城鎮企業職工標準進行,與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調整後的待遇之差由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補足;二是已退休的農林漁工退休待遇,按企業現行標準核定其基本養老金,與原退休待遇持平,差額部分採取補差方式,用林業基金或其他方式予以補足,實行社會化發放;三是對於以後退休的人員,則按照企業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將其養老金領取與其個人帳户繳費情況掛鈎,核定養老金髮放標準。

標籤: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baoxian/o2lq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