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老師教育隨筆【精】

老師教育隨筆【精】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教育隨筆【精】

老師教育隨筆1

開學已經很久了,小朋友們整天一邊學習一邊打打鬧鬧,都很開心。但小玲卻總不那麼活潑,她很不愛説話,也不愛笑容,平時也只有爸媽來接時她才説話。

有一次,旁邊的小朋友欺負了她,她甚至大哭了起來,我去問她卻一句話也説不出來,小朋友之間的打鬧並不算什麼,但我覺得小玲這麼內向,對她以後的成長一定有影響。從此以後,我每天都抱抱她,雖然漸漸的她願意和我説話了,但在還是不敢和班上的其它小朋友説話,我感到很揪心。

有一天,下雪了,我抱着小玲和國小生一起去看雪,鵝絨般的大雪鋪的很厚,很潔白,大家耍耍鬧鬧,堆雪人,打雪仗,十分開心,另一個小朋友突然把雪球扔向了我,我鬱悶的中招了,於是我拉起躲在雪人後面的.小玲幫我一起“戰鬥”,我把雪球揉好,放在小玲的手裏,牽着她的手一起投雪球,第一次投中了,她笑的很甜。

不料第二次卻扔到了另一個老師那裏,小玲當時嚇楞了,那位老師卻也笑了起來,和我們對打,雪球漫天飛舞,小玲後來都不知道砸到誰了,她和小朋友們一起笑着,玩累了,小朋友們也牽着小玲的手問這問那,小玲笑着,和大家開心的説着話。以後,她漸漸的話多了起來,總是笑着。

我覺得,這正是雪撫慰了小玲的心,打開了那扇孤獨的門,感謝這場唯美的雪。

老師教育隨筆2

今天下早班,我換下工作服,穿上了靚麗時尚的裙裝:喜慶的磚紅色,內襯黑色的高領,淺黃色的蕾絲邊鑲嵌在袖口和裙底四周,鏡中的我頓時顯得光彩照人,年輕而有活力。我自信地走出幼兒園,微笑着與值班室的老師和孩子們道別:“郭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

“畦,原老師太漂亮了!”小朋友們都瞪大眼睛看着我,顯得很吃驚。

叢菲跑過來拉着我的手説:“老師,你好漂亮啊,我真喜歡下班後的你。”

“為什麼喜歡下班後的我呢?難道你不喜歡上班時候的老師嗎?”我微笑着問她。

“這——”叢菲愣住了,有些窘迫。

“上班時,老師穿的衣服是黑色的,頭髮也有點亂,顯得不漂亮。而且老師一穿上黑色的衣服,臉上就很少有笑,所以我不喜歡上班時候的老師。”旁邊的鄭銘插了上來。

“老師下班後穿的.衣服很漂亮,還滿臉笑容的,我們喜歡看到漂亮的老師。”

是啊,孩子們都喜歡年輕漂亮充滿活力的老師,他們喜歡亮麗的色彩,更喜歡老師温馨的微笑。幼兒教師的着裝不應該是古板嚴肅的,而應該在視覺上給孩子一種温馨靚麗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老師要讓孩子看到燦爛的笑容,讓孩子聽到温馨的話語,這才會讓孩子感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和平易近人。試想,一件黑色的衣服,再配上一張嚴厲無笑的臉,哪個孩子敢與你親近?如果一位老師既注重了外在形象的美.又有着一張陽光般燦爛的笑臉,試問,哪個孩子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呢?

我暗下決心: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做一個讓孩子喜歡的老師!

老師教育隨筆3

看到題目,大家一定以為這是個小班寶寶吧。可是,我今天要説的是一位大班的小朋友——文博。文博來到班裏第三個年頭了,他是年底的孩子比班上其他孩子小半歲,剛剛五歲,他的自理能力一直比較弱,我們也很照顧他。可是,最近他的情況愈演愈烈,在幼兒園想上廁所時不知道跟老師説,經常尿褲子;上課的`時經常開小差;遇到困難的時經常哭鬧。問他為什麼?他的答案永遠都是“老師,我不會。”

每當我們做操、户外活動的時候,都會看到他的媽媽、奶奶的身影,他們會問他“想不想去上廁所,要去的話就趕緊去”。並對我們説:“老師,我家孩子不會説,你們多提醒着點,我們在家都是10分鐘問一次”。

我們針對這一情況與其交流,與其父母交流了解了文博在家中的表現,原來由於文博在家中,爺爺奶奶照顧的太仔細了,在家上廁所一直都是家長把着,什麼事做不好了一哭鬧,爺爺奶奶馬上就去幫他。久而久之,文博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我們與他的父母進行了商談“應該讓孩子學會在自己需要做什麼事的時候跟老師、家長溝通,家長們也不要任何事都一手包辦,讓孩子學會自立,讓他覺得自己能行!”

在幼兒園,我們在課堂上,經常叫他起來回答問題,有了進步就及時表揚,讓他樹立自信,敢於和我們溝通。還經常請他做小值日生,擦擦桌子、擺擺小椅子、給小朋友們發食物,讓他感覺我們大家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幫忙。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我發現文博現在有自信心了,説話的聲音也大了。有事情時會告訴我們,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也能參加各種活動了。終於擺脱了那句“老師,我不會”。

老師教育隨筆4

大二班有27個孩子,13個男生,16個女生,嘿嘿!女生多了兩個吧,那就是蘭蘭老師和我了,他們共同生活了兩年,親切的就像一家人了。

大二班大多時候是和諧的,不過也有讓蘭蘭老師和我頭痛的時候,新穎是個性格古怪的小女孩,為什麼説她古怪,就因為她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這不,今天又無緣無故的把小男孩樂樂的彩筆扔了一地,樂樂不高興了,她趴在地上就哭,我瞭解她,如果接着去抱她,她一定反抗,我只好蹲在她面前,微笑着問她累了嗎,需要老師抱抱嗎?她不理我,我沒放棄,試着去抱她,她沒有掙扎,我趁機把她抱在懷裏,她軟軟的小身體貼在我的懷裏,微微顫抖着,就像放縱夠了需要別人的安慰。抱着變乖的新穎,突然有種感慨,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有不如意,我們不是聖人,沒那麼偉大,都會鬧點小情緒,特別是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你不會虛偽,不會偽裝,是那麼透明,盡情着發泄着,這無意間就會傷害自己的親人,當自己像新穎小朋友那樣發泄夠了,累了的時候,多想最親的人能夠理解自己,那時脆弱的心靈最想有人安慰,所以,我們要記住,只要是你愛的人,不管他傷你多深。在他發瘋累了的時候,給他(她)一個温暖的懷抱吧!別和他(她)們慪氣,對他不理不睬,那樣會讓他(她)們更傷心的!

老師教育隨筆5

跟幼兒學跳繩

在八個一活動中,我班選擇了跳繩,總覺着跳繩活動量大,讓孩子在蹦蹦跳跳中增強體質,讓每一個幼兒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剛學習跳繩,孩子們的興趣還挺高,可是過了段時間,我發現幼兒對跳繩沒興趣了,每次都是經過老師千方百計的誘導,幼兒才肯練習跳。怎樣才能使孩子們喜歡跳繩呢?一次户外活動時,李小釗小朋友拿着跳繩玩,可是沒跳幾下就想把繩收起來。我馬上走過去説:“小釗,你剛才是怎樣跳的?能教教老師嗎?”他很吃驚地看着我説:“我是用一隻腳跳的。”我請他演示,他很高興地跳了起來。我説:“真棒!還能變個新跳法嗎?”他説:“當然能,不過要過一會才能告訴你。”他跑到一邊思索。幾分鐘後他興奮地跑到我身邊説:“老師,你瞧我還會這樣跳!”他把繩子向後甩跳了起來,我連連稱讚。每當有一名幼兒有新跳法時,我就一邊學一邊鼓勵他們。在這樣的鼓勵下,孩子們的興致一下子高漲起來,發明了側挽花跳、後挽花跳、繫上呼啦圈跳……

向幼兒學跳繩,讓我明白了“要讓幼兒做好什麼事,一定要先讓他們產生興趣”的道理。

當好媽媽的角色

李美佳小朋友的爸媽都很忙,連早晨為美佳梳小辮子的功夫都沒有,所以拿來一袋皮筋,請老師給她梳小辮。每天早晨來到幼兒園,我都很認真地為美佳梳小辮,有時梳麻花辮,有時梳羊角辮,又整齊又漂亮。有時還為自己的成果而感到喜悦。

一天幼兒離園時,美佳的爸爸感激地説:“老師,真麻煩你了,天天為孩子梳小辮。”並轉身對美佳説:“老師梳的辮子真好看,連媽媽也梳不了這麼漂亮。”美佳忙説:“媽媽和老師梳的一樣好。”從她稚嫩的言語中流露出對媽媽的愛和維護。我想,母愛是誰也無法代替的.。“誰説的,我看老師扎的更好。”爸爸説。美佳斜眼看着我,嘟着小嘴説:“老師梳的疼,媽媽輸的不疼。”這一句話觸動了我,是呀,為了梳得整齊,老師努力把辮子紮緊,而忽視了她的感受。看來老師為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要耐心仔細,使孩子在老師這裏能享受到真正的母愛。我又想,問題問題還不只是耐心仔細,更重要還是愛心。

老師教育隨筆6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必須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覆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為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裏認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表格式——條理性很強。思路清晰,概括潛力強,有較強的周詳思維潛力,資料包括章節的資料説明,主要運算法則,各種問題的解題方法、注意事項及例題。

趣味式——具體、形象而且生動、搞笑表現出製作者有着成人思索不及的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潛力。

彙報式——資料豐富、過程詳盡。表現出製作者情感豐富、能夠客觀的剖析自我。包括章節的主要資料,自我收穫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體會式——感受真切、信息豐富。表現出製作者能夠坦誠道出對學習對象的真實感受。如數學很搞笑它與生活是緊密聯繫的,既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使人變得聰明。

可見,單純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們正面臨的家學對象。學生髮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背景、學習數學的好處、不同的文化氛圍都帶來了影響。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師對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教學行為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數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税標準,並寫出調查報告。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好處,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潛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説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老師教育隨筆7

剛成為幼兒教師時,像一個初到陌生世界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而更為玄妙的是,第一次做老師便是帶託班的孩子,他們也是第一次來幼兒園。這時候的我就是他們,他們同樣的也是我。當孩子稚嫩膽怯地喊我“老師”的時候,當家長敬重、信任地稱呼我為“老師”的時候,我才恍然間想到我已經是一名幼兒教師了!

每次看到孩子們剛入園哭着找媽媽的時候,我也忍不住地想哭,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因為我是老師,要給孩子做榜樣,要像媽媽一樣地堅強,一樣地疼愛、關心、照顧他們(雖然我還沒有經歷過做媽媽的經驗,呵呵),讓他們感覺到如家般的温暖。

世界上很多的東西是越分越少,唯獨“愛”卻越分越多。愛,不是同情,不是憐憫,不是索取,不是交換,而是發自內心的付出、給予,是無私的。

告訴你,我發現了一個祕密,當在睡夢中嚎啕哭醒的孩子睜開眼睛看到自己的老師在身邊時,會重新安然地睡下,就像我們自己小時候醒來,看到媽媽在身邊一樣地心安。也許只是因為曾牽着他的小手走過高高的台階,也許只是因為曾在活動區裏陪他玩了一個打槍的遊戲,也許只是曾不經意地親了一下他的小臉……而孩子的心,永遠比你想象的.細膩而敏感。

大地寬容了種子,便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便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便擁有了神采;面對孩子們的調皮、頑劣,我們的一點點寬容,便收穫了無數的笑臉和孩子們的驕傲與自信。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如果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選擇目標;如果……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用愛去對待孩子、影響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愛的環境,享受愛的薰陶,讓孩子生活在愛中。讓他知道被愛,也學會應該怎麼去愛。

愛,是最好的老師。

老師教育隨筆8

一天,我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孩子們立刻一本正經地逐字讀了起來:“假一如一我一是一老一師。”剛讀完,孩子們就笑了:“哎呀,我變成老師啦!”教室裏頓時變得熱鬧非凡,孩子們似乎真的變成了老師,興奮地想象着老師可以做的各種事情。

想不到這樣一個簡單的話題竟然引起孩子們強烈的興趣。我不禁思考:孩子們為什麼熱衷於“老師”這個話題呢?也許,有兩個原因吧。

其一:源於對成人角色的嚮往。“假如我是老師”——這個話題即刻讓孩子有了“我變成大人”的意識。孩子喜歡扮演警察、消防員、魔術師等富有挑戰的角色,所以此時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做自己想做又沒有做過的事情,這對於他們來説有趣、有挑戰。

其二:彌補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願望。也許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所期望的事情有時老師並不能滿足他們,或者是老師的“權威身份”過於威嚴;或者是老師的“介入”“保護”“忽略”“變相指揮”等行為抑制了孩子的願望。孩子們想象着“假如我是老師”,他們就可以實現更多自己的願望,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對於他們來説很過癮。

我決定讓孩子們以繪畫的方式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半個小時後,孩子們的畫紙逐漸變得豐富起來,對於“假如我是老師”,孩子們是這樣詮釋的。

安全的需要:幼兒喜歡被擁抱,期望通過“一起吃飯”等形式和教師拉近距離,這説明幼兒有安全的需要。雖然大班幼兒已有兩年多幼兒園集體生活的經驗,但是相比家庭環境,幼兒園的某些約束、規則可能還會使幼兒產生少許焦慮。幼兒想通過身體接觸、同桌吃飯這種輕鬆的家庭式的氛圍消除焦慮,體驗“温暖”“愉快”的感覺,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受教師的愛與温暖,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認識世界的需要:在幼兒園中由於資源的限制,抑或安全等因素,有時會使幼兒無法實現心中五彩斑斕的想法。從幼兒的作品中可以發現,他們渴望接觸千姿百態的世界,去田野、樹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樹木、鳥獸魚蟲,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和科學的神奇奧祕。幼兒對世界充滿好奇,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現象都可以成為他們觀察、探索的對象。自我表現的需要: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是希望在同伴中確立自己的地位,並從中獲得滿足。幼兒雖然年齡小,但也希望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幼兒的作品充分説明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許多平時看起來內向的幼兒其實不是不想表現自己,而是由於自身某方面能力偏弱、沒有合適的環境等諸多客觀原因,才沒有及時表現自己。這次他們通過“假如我是老師”的特殊方式告訴大家:只要有機會,我也非常樂意將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期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

發展想象的需要:幼兒身上藴藏着與生俱來的、也是極其寶貴的.創造潛能,他們喜歡異想天開,言行大膽,敢於創新,或許不經意的點滴生活瑣事就會激發其創造靈感;“每天為女孩子梳不一樣的小辮”“蝴蝶結日”“裙子日”等美妙創意其實皆源於他們心中浪漫的夢想。幼兒把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美化、臆想,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不斷髮揮想象,即刻創造出成人所不能料想到的言行或事物,他們具有成人難以想象的創造性。

幼兒的作品就是他們的“語言”,“假如我是老師”在教室裏熱火朝天地繼續進行着,從作品中可以發現,幼兒的一些想法正是我所忽略的,作為教師,我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

不願表達愛:雖然我常常被幼兒的童真和可愛所感動,內心也由衷地喜歡他們,但是,或許是“教師權威”在作祟,往往與幼兒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會很親暱地表達對幼兒的喜愛。我習慣性地用點頭、鼓勵的眼神、“你真棒”等表揚和讚賞幼兒,但很少會伸出雙手把幼兒擁入懷中,輕輕説一聲“老師真喜歡你”。“每天擁抱每一個小朋友”令我感慨萬千,“每天到一個小朋友家吃飯”更是我不曾有過的想法。記得當初家訪的時候還常常叮囑自己“家長端上來的飲料、水果都不能隨便碰”,現在換位思考,“為什麼老師不碰我們精心準備的食物,是老師不喜歡還是老師看不起我們?”看來,與家長保持適當距離的想法也讓幼兒對教師失去親切感,使教師無法真正走入幼兒的內心世界。

不讓大膽探索:二期課改的理念要求教師更多地走出課堂,嘗試更多的實踐活動。我也曾在主題活動中領着幼兒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到超市為媽媽購買禮物,到菜場“小鬼當家”購買蔬菜等。但在所有活動中,我還是保守地站在主導地位引領幼兒的行為。雖然活動形式有所拓展,但活動的組織還是相對封閉和守舊。“領着小朋友去探索未來的世界”“帶小朋友去森林探險”等,都反映出幼兒需要更多的探索空間。所以,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觀念,拓展教育活動形式,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創設舞台。

不敢盡情放手:“讓孩子當班長”是教師常用的教育管理手段之一,讓幼兒自主管理,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教師一般只選擇能力較強的幼兒擔當這個“重任”,至此我還不敢實踐“輪流當班長”這個做法,我很難想象那些性格內向或特別搗蛋的幼兒會怎樣管理班級……幼兒的作品讓我翻然醒悟,我們在高唱“放手孩子,讓孩子做主”的今天還是不敢對幼兒盡情放手,把權利還給幼兒。不妨放放手,讓幼兒做做“小大人”,承擔一定的管理責任,讓他們多獲得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許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再異想天開:雖然和幼兒在一起,每天感受着他們的不同變化,但自己的教學手段卻依然因循守舊,很多習慣一成不變。如果像幼兒想的那樣“每天為女孩子梳不一樣的小辮”會是一件怎樣有趣的事呢?我相信一定會給幼兒帶來驚喜,也會讓幼兒感受到創新帶來的樂趣。我也從未想過設定幾個有趣的節日,和幼兒一起換上統一的服裝感受節日帶來的驚喜和歡樂,然而幼兒想到了……教師要有一顆童心,童心中有浪漫,童心中有激情,童心中有幻想……別扼住暢遊在夢想大海上的幼兒,別扯斷幼兒在夢想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它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和終身可持續發展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假如我是老師”讓我走進幼兒內心的世界,看到幼兒內心的期許和嚮往……

老師教育隨筆9

每個班孩子的年齡狀況及性格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或多或少都存在個體差異,説説我們班xx小朋友吧。

剛踏進大一班就被孩子們天真熱情的圍抱住了,高興之餘卻聽到了從教室的某個角落裏發出的微小聲音透過這羣孩子們看到聶老師正在瞭解情況,之後得知是xx小朋友在圖書角看書,宇祺小朋友也想看那本書便用勁扯了扯書,結果被xx推倒在地,後來經老師的教育劉xx願意和甘xx成為好朋友,可xx卻不理他,認為老師偏心,經過這件事讓我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有心關注xx。

xx從小就跟着爺爺奶奶生活,在生活自理上顯得比同齡小朋友獨立,性格很要強,只要上課老師提問一定少不了他積極的小手,但老師如果不點他,之後的任何問題他都沒有興趣再回答,針對這種情況只能採取課後教育指導,當然由此也搭起了我和他家人的頻繁溝通,原來不止聶老師説他性格皮,奶奶也那他沒辦法。

一次户外活動xx小朋友任小組長,還自發的給小組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勝利隊”令組員們“士氣大增”連連取勝。隨後自主活動,趁這個機會我把xx小朋友牽到操場上坐下,他的眼神告訴我不願意跟老師交流,我拿出毛巾給他擦汗,看到他的小嘴抿了一下説了聲謝謝,我隨即誇了誇他真棒,他便滔滔不決的.説了他們小組勝利的原因,“誰跑的很快,哪一組還可以跑過他們”臉上還不時顯露得意的神情。看勢我把前天無意打架的事提出來,他的態度每上次強硬了,也認識到這其中自己也有錯,為自己認識到錯我還是誇了幾句“你是個好孩子”接下來的幾天裏我看到他和劉xx友好的説過話,再學習上也每再那麼強勢,奶奶也説過現在再家裏儘管還有點好動,但會認真聽家人説的話。

每天來幼兒園奶奶總會誇中帶一點改進的話語,老師也經常性的跟奶奶交流,現在的甘xx變化很大。

許多時候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這不行那不行,沒別的孩子乖,沒別的孩子聰明,其實是我們家長朋友們急於求成和拔苗助長的心態再作怪,總是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缺點,用顯微鏡看他們的優點。

孩子終究是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和觀點去要求他們,但孩子又不是孩子,他們同成人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同樣想得到應有的尊重。我想無論是怎樣的孩子都有適合他的教育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老師教育隨筆10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説數學”,在聯繫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但是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用心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好處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透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到達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資料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教師作為教學資料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用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潛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二、從新課標看“學生”

在學習和嘗試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學生在學習時發揮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透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簡單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潛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悦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能夠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就應深入到學生的心裏去,和他們一齊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老師教育隨筆11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秋天,我帶領幼兒在院子裏揀落葉。正因園裏種的都是常綠樹,因此落葉不多。到了一棵大樹下,我抬頭看了看,自言自語道:“樹上有一些發黃的樹葉,何不把它們搖下來?”只見我雙手拉住樹幹使勁搖了搖,“嘩嘩譁”掉下了很多樹葉,孩子們歡呼雀躍。隨後,我與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揀着落葉。快揀完時,幾個男孩子立即跑去搖樹,邊搖邊喊:“哈哈,樹葉掉下來了,快來揀呀!”聽到喊叫聲,有的孩子趕緊跑過去揀落葉,更多的孩子則加入了搖樹行列。有的一齊拉住一棵樹使勁搖;有的專挑小樹搖。見此情景,我趕緊制止:“大家趕快停下來,不能搖樹!”此時,孩子們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話,他們奔跑於大樹小樹之間,搖完這棵搖那棵,十分興奮。手足無措的我只能用鈴鼓把大家召集起來,並與孩子們圍坐在草地上,誠懇地向他們説明剛才自我搖樹的原因並作檢討,還與孩子們交流搖樹的危害性,這場搖樹風波才得以平息。

我出於教學需要搖了樹,這一行為傳遞給幼兒的'信息是“樹是能夠搖的”,造成幼兒見樹就搖的後果。還好我勇於承認錯誤,平息了搖樹風波。這個案例給咱們的啟示是:教師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影響着年幼天真喜好模仿的孩子們,因此教師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以免帶來負面影響。

老師教育隨筆12

劉平是咱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乾淨漂亮,而且聰明懂事,深得老師們的喜愛,個性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老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説:“老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麼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刻我竟不知説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我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咱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温暖,咱們做到了嗎?

老師教育隨筆13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新課標的實施,使語文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迴歸了原本屬於學生的課堂“主權”。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自主發現,着力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習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習慣。而問題本身就是閲讀教學的靈魂,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是學生探求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保證。怎樣激活學生的靈性意識,問出智慧的火花,問出閲讀的動力?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找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一、瞄準文眼,題中求疑。

葉聖陶先生在《談教學的着眼點》一文中提倡教師要着眼於使學生“開竅”。為使學生“開竅”,教師應注意提問的切入點,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變換角度,增設條件和提示而形象生動化。

教師如何巧妙切入,選準正確的突破口,瞄準教學要求與學生興趣的交匯點,又匠心獨運,巧妙構設,使學生感到問題確實提到了點子上。即所提問題具有現實適應的思維價值,一般而言,課文的題目是文章的泉眼,扣住題目質疑,往往簡潔明瞭,又直撲重點。如在教《月亮灣》這課時,我從課題切入: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馬上提問:為什麼叫月亮灣?一石擊起千重浪,於是全班同學通過對名字來歷的探究,來自主學習課文。學生爭先恐後地説,一次又一次地説:月亮灣是個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河,彎彎的小河就像一個彎彎的月亮,,所以這個村子叫月亮灣。學生樂於參與就有收穫,學生樂於參與就是成功。教師瞄準文眼激起學生已有的興趣,尊重學生學習願望,引導對所提問題的熱情,才會有解決問題的原動力。這正是學生一個認知不斷完善、發展,從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甚多的學習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範圍由小到大,理解由淺入深,求知慾望盪漾開來,課上學生的靈性思維踴躍綻放。

二、聯繫實際,趣味求疑。

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生的生活中有什麼”。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基礎來進行設計。贊可夫説:“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教師要創設一些新穎別緻、妙趣橫生,能喚起學生求知慾的問題情境,迫使學生想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文中,怎樣理解文中的“我”為什麼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認為這是本文的難點,分析我班學生情況,大多來自農村,對自然風景都有自己的觀察。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我設計了讓孩子們想象省略號的內容,聯繫實際生活中所見所聞,對於學有困難的學生用我提供的句式“(誰)説:“荷葉是我的(什麼)。”在荷葉上(幹什麼)”練習想象説話,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不用我提供的句式練習想象説話,孩子們的想象很豐富,生成了一些東西,可以編寫一首首小詩文:小青蛙説:“荷葉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唱歌。  小蜜蜂説:“荷葉是我的小牀。”小蜜蜂採花粉累了,躺在荷葉上美美地睡一覺。  小烏龜説:“荷葉是我的避風港。”每當颳風下雨的時候,小烏龜就躲在荷葉下自由自在地遊玩。……生動有趣、充滿童心的語言在課堂上盪漾。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從表面是很難理解的東西,在學生思維和已有的生活體驗相鏈接的瞬間,把問題拋給他們,通過聯繫生活體驗補充説話,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一步一步感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詩歌的主旨,知道了荷葉在動物王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變成荷葉可以給別人帶來方便,給大家帶來快樂。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教育,使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問題在學生靈動的思維中迎刃而解。

老師教育隨筆14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後,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衝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麼亂可不是事兒,於是着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為什麼排隊時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為什麼想當排頭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幹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喜歡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説:“喜歡。”有的孩子説:“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着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鍊,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着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於是,我説:“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晨瀚説:“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仔仔説:“能夠輪換着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後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後,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着當排頭了。我也歸納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們總是請潛質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

老師教育隨筆15

一縷陽甜甜的灑在窗台上,冬天校園裏的空氣卻彷彿熱騰騰的。

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裏備課,“吱呀”一聲,一絲涼風飄了過來。我回頭看了看,只見門閃開了一條縫,我剛要起身關門,門縫裏去探出了六七個小腦袋。我打了個寒顫,縮了一下腦袋。孩子們有的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有的調皮的伸了下舌頭,還有的聳了下肩。我主動説:“進來吧,調皮鬼們。”孩子們一股腦的擠了進來包圍了我。“老師,我們想問您哪裏有大海?”班裏的“西瓜太郎”李小軒邊説邊把手上的玻璃瓶在我眼前晃了晃。我上下打量了這羣孩子,真捉摸不透這羣小搗蛋們究竟想幹什麼。只見他們一個個眼巴巴地望着我,臉上似乎掛着同一個符號。我故作平靜的説:“大海啊,我們連雲港可是在海一方呢,當然要有海嘍!”“那大海離我們這到底有多遠呢?”急性子的張飛搶過了話茬。孩子們都一個勁地點頭,好像這一問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我裝作沉思慢悠悠的説:“大海啊,可能要......”邊説邊用餘光瞥了下那一張張烏雲密佈的小臉,最後我還是忍不住“撲哧”的笑出聲來並告訴他們我們贛榆就有大海,青口還有港口呢。小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智多星”朱吉急忙搶下玻璃瓶揣進懷裏自言自語道:“知道有大海了,可不知道它能不能順利地幫我們完成心願啊?”其他孩子紛紛面面相覷。我才豁然開朗,原來是要學南極科學家扔漂流瓶呢!

我立刻咳嗽兩聲,拍了下胸脯,所有的學生齊刷刷的把目光落到了我這個“救星”的身上,孩子們嘴角上揚了起來。突然,朱吉小心翼翼的把瓶子捧向我:“老師,瓶子還是您來幫忙丟吧!”我笑着接過瓶子。張飛忙問:“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丟出去呢?”“如果你們很着急的話,我這個週末就去丟吧!”我説。“機靈鬼”謝子衡焦急地説:“可是我們還沒做好瓶塞呢!”“包在我身上啦!”我連忙補充道。孩子們歡呼雀躍,有的點頭,有的鞠躬,一陣風似的擠向了門口。

我仔細打量了下亮晶晶的瓶子,舉過頭頂晃了晃,剛要回到辦公桌前,只見走在最後的“小磨蹭”孫家寶回頭瞥了我一眼,箭似的跑了回來,嚷道:“你不會偷看吧?”門口的孩子們齊刷刷的頓住了,一起用火辣辣的目光射向了我。我孩子氣般的把瓶子推向了孫家寶:“看來我幫不上忙了,你們還只自己丟吧!”這時孩子們都在嘀咕着什麼,我隱約聽見有人説“都怪小磨蹭。”孫家寶忙挽着我的胳膊晃了晃説:“老師息怒阿!”我哈哈大笑:“開玩笑的,你們老師是那種人嗎?”孩子們鬆了口氣,連蹦帶跳的跑開了。我無奈的搖了搖頭,關上了門準備備課。

温暖的陽光灑在了辦公桌上,玻璃瓶越發顯得晶瑩剔透。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靜下來去備課了,總會時不時地瞥向這個裝滿“祕密”的瓶子,頓時一個念頭油然而生:打開看看應該沒關係吧?想到這,我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門口,確定沒有一個學生會看見後,急忙抓起了玻璃瓶跑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裏。

晃了晃瓶子,紙條輕易的都滑了出來。我拿起了白色的一張,打開一看上面歪歪扭扭的寫着:嗨,外國的朋友,收到快來找我吧,下面是我的電話和地址哦!我忍不住地笑了出聲。第二張黃紙條上寫着:六年級了,我多希望天下有不散的宴席阿!願我們班五十位同學和我們的老師永不分離。帶着這份感動我打開了第三張紙條,淺黃色的紙條上寫着:我從小失去了父母,身邊只有爺爺奶奶,我希望他們長命百歲,永遠陪伴我。我心裏如打翻了五味瓶,説不出什麼滋味,卻總感覺嘴角鹹鹹的。第四張:希望我的籃球技術越來越高。第五張上寫着:自己學習進步,老師工作順利!我滿意的點了點頭,多希望他們都能實現心願啊!回過神來才發現手上的'紙條只剩下一張沒看了,粉紅色的紙條包得嚴嚴實實,還用透明膠帶裹了一層,看得出來很在意的,我的好奇心又一次的冒了出來。小心的打開紙條,看完後我呆住了,紙條上説:我想和英語科代表共度一生!我怔了怔,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孩子?一個上午我都坐立不安,想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辦法卻又一個接一個的被我否定了。

看了看錶,還有十分鐘就放學了,我還是冒險決定捧帶瓶子到教室去探探口風。

“孩子們,我看了下,這裏一共有六個願望對嗎?確定了我就要封瓶子嘍!”這次他們的嘴巴里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同一個字母。我又接着説:“哎呀,這個白色的紙條不知是誰寫的,好像沒包好呢!”張飛一下子跳了起來:“糟了,是我的!”我心中竊喜,就這樣一個個的問下去。最後我指着粉紅色的紙條表揚了起來:“這一個就不錯嘛,顏色好看,重點是打扮得也好。”我漫不經心的掃了一下這幾個學生,這次卻沒有人舉手了,不過我心裏已經很清楚了。放學鈴響了,送走了學生,校園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可那張紙條卻一直印在我腦子裏。我不想讓他發現我知道了,卻又很想給他正確地引導,帶着矛盾的心情,我把瓶子收進了包裏。

時間過得真快,而我卻一直在暗中觀察這個孩子的一舉一動。每週的班隊會上,我總會讀一篇花季雨季類的文章,直到這個孩子安靜的畢業了。

有一天我忽然發現了櫃子下面有個藍布包,拿起來拍拍上面的塵土,打開一看,哦,瓶子還在。我急忙找來一張火紅色的卡紙,認真地寫上:孩子,你會幸福一生的!寫完後我毫不猶豫地把它和那張粉紅色的紙條緊緊地裹在一起。

又是週末了,我捧起這隻滿是心願的瓶子丟向了早該屬於它的大海,這才長長的鬆了口氣,兑現了一年前的承諾。

標籤: 隨筆 老師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2nn4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