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老師教育故事

老師教育故事

老師教育故事1

在一片森林裏,“萬獸之王”獅子想找動物接替他的王位,聽到這個消息,貓頭鷹自告奮勇地報了名。貓頭鷹幸運地上任後,立刻神氣地下令:“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跟我一樣,白天休息,晚上做事!”大家聽了都不願意,可又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服從命令。

老師教育故事

白天,森林裏還好,夜裏卻亂成一團,到處一片哭叫聲。小蜜蜂在黑漆漆的晚上撞傷了腿,坐在地上號啕大哭。小白兔一頭撞在樹上,頭昏眼花。小螞蟻不知被誰踩得頭上冒出兩個大大的'包。小蝸牛一邊慢慢地爬一邊打着哈欠。小鳥眼睛睜得大大的,卻還是撞得眼冒金星。小熊貓的黑眼圈更深了,筋疲力盡地坐在石頭上。只有一隻聰明的飛蛾,頭上戴着燈泡帽,才倖免受傷……

一週下來,動物們都叫苦連天,堅決不再聽貓頭鷹的命令了。

老師教育故事2

這幾個月來,在午睡前我總是給幼兒講幾個有趣、動聽的小故事,真想不到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效果還真不錯。以前在午睡室裏,總能聽到孩子們唧唧喳喳的小鳥聲,而且一時間很難靜下來,我採取好幾種辦法效果不佳。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認為睡前給幼兒講個動聽、有趣的故事能使幼兒入睡較快。午睡時,孩子們便迅速爬上自己的小牀,脱掉衣服靜靜地躺在牀上等待老師講故事。講了一個,他們都説真好聽,“老師再來一個。”於是我又放輕聲音再來一個,講着、講着、孩子們慢慢地進入夢鄉,幾個調皮的.、沒午睡習慣的小朋友在這安靜的環境裏也慢慢地閉上了小眼睛。之前一連幾天的觀察,孩子們入睡的速度比以前不講故事快多了,而且睡覺效果也很佳。我想:午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它既能讓孩子儘快入睡,又是一種精神愉悦的享受。

有一次,我工作很忙,午睡時沒給孩子們講故事,於是孩子們都很嗲聲嗲氣的説:“鄭老師,你就講個故事吧!”我説:“老師還有很多工作要寫,改天講吧!”小女孩佳豔帶着嗲聲的語氣説:“鄭老師,你就

講一個故事好了呀!”於是,我抵擋不住這種“致命的誘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孩子們這才安心的躺下睡覺,這時,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發現孩子們那童真的心是那麼給人振奮。

其實睡前講故事不僅能安穩孩子地情緒,給孩子一個安靜地環境,而且在這時孩子記憶力也非常地好,很多故事孩子都記住了,豐富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時候你特意地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效果還有這樣讓孩子聽一遍的效果來的好!所以我們把這個習慣成為我們班孩子們特有的習慣,甚至現在孩子也會在晚上睡覺地時候要求家人講故事。

老師教育故事3

至今,我的抽屜裏還放着一粒巧克力,這是班上徐海龍送給我的。

那天我看到徐海龍在教室裏呆呆地坐着,皺着眉頭,眼圈通紅,我估計是發高燒。我走過去一摸他的額頭確實很燙,問他家裏有沒有人,他説他的父親出去幹活了。我知道他家的情況,父母離婚,他由父親撫養。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孩子!多麼需要得到他人的關愛啊!我説“來,海龍,老師帶你去醫院。”他一開始不願意,説:“老師,我好點了。”我的心酸了,多懂事的孩子,我又有些難過,他分明和我距離嘛。他不想麻煩我。後來在我的一再勸説下,才到了醫院,我陪他量體温、打針、配藥,還替他付了醫藥費。回到學校後我為他端上開水,喂他吃藥,暫時讓他在辦公室休息。

他留着淚對我説:王老師,你真像媽媽。小小的'心多麼容易滿足啊!看來,他太需要愛了。沒幾天,他早早來到我辦公室,笑着對我説:“王老師給你巧克力,一共兩粒,一人一粒。”還沒來得及細問,小傢伙就一溜煙跑了。這分明是愛的回報。誰説過,給他愛,回報愛?是呀,孩子也懂得愛了。

我幸福,因為我收穫了愛;我慶幸,我為孩子們鋪設了一條愛的道路;我欣喜,我擁有一份崇高而美麗的職業

一位名人説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感謝命運讓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她讓我的日子過得充實而美麗。我願意繼續用我的愛心編織我生命的夢想,用我的愛美麗我的三尺講台,用我的愛美麗我無悔的明天。

老師教育故事4

一、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着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説:“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張伯苓先生以身作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國小。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燻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説:“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燬,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杆,誠懇地説:“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三、一句話: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句普通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國小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裏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國小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從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説了上面的那句話並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經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説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象一面旗幟在他心裏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粘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髒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後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四、寬容的力量:陶行知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顆糖,説:“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説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説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説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説:“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老師教育故事5

“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着,童年的盪鞦韆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耳朵裏的耳機傳出了這首歌詞詩意旋律動人的歌曲,讓我不由得思緒飄揚。突然很回到很多年前,那個時候雖然年少無知青春懵懂,卻有着現在不曾有的勇氣和自信。隨着耳邊優美的歌聲,我輕輕的閉上了眼睛....

上課鈴聲即將響起,教室裏依舊那麼熱鬧,好像每個人都有説不完的話只是我看見了“我”也在其中,大家天南地北的聊着,“哎哎哎,聽説我們班的靜香竟然談戀愛了,還是和高二的一個男生耶!”“真的嗎?真的嗎?我都不敢相信,她那麼的愛學習,馬上快大學聯考了她怎麼回事?”鈴鈴鈴...刺耳的鈴聲響起,我還想聽下去。突然我看見“我”生氣的在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咦?夜深了,大家都已經入睡為什麼“我”還在等待着誰?仔細聽廁所裏傳來一陣輕聲類似耳語“我愛你,你別離開我行不行,我聽你的我什麼都聽你的”原來是我最好的朋友文子的聲音,只見文子不一會兒輕聲抽泣這從廁所裏出來了,把手機重重的摔到了牀上顯然是把和她同寢的“我”嚇了一跳。

受了驚嚇的“我”翻來了個身安心的睡去了,天氣晴朗的公園裏“我”坐在石凳上手裏拿着手機不停地再摁着按鍵,湊近一看原來是“我”在發短信寫着“來公園見最後一面,我有事和你説”“我”的心懸了起來,期待着回信又怕失望。“嗡嗡嗡”手機震動了起來,短信來了“不用等我了,我還有事情不會去!”關上了手機眼裏的淚馬上溢出眼眶“我”哭的很傷心,一旁的我很想上前去安慰“我”一下,卻發現伸出的手卻觸碰不到那個抽泣的肩膀。“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的好遠...”耳機裏的旋律把我的思緒拉回了現在,很難過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時刻我卻無能為力。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段旅程都會面臨不同的難題需要我們獨自面對。

高中時期情竇初開的我們,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會刻意的打扮自己,每個人在青春萌動的時刻都會對某一個人萌發出一顆叫“愛情”的萌芽。那個時候的我們如初生的牛犢般不怕虎,遇到自己喜歡的男生或女生都會勇敢的上前搭訕表白,被拒絕了也不氣壘。大家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不是學習而是班裏的八卦新聞,如誰又和誰好上了,誰又和誰分手了...大家樂此不疲。説實話誰在青春時沒有一段刻骨的記憶呢?青春不就是這樣,風風火火卻無怨無悔。

反觀一下現在的自己,年齡越大卻膽子越小,就算遇到自己真心喜歡的男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別人拒絕自己。白白的錯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鼓起一次又一次的決心但總是以放棄告終。才恍然,原來勇氣和自信在高中時期依然用盡,現在的我有的更多的是對感情的期望和自怨自艾。沒有對錯,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有所不同,青年的我有着更加成熟的心智更加全面的想法和考慮。我不以勇氣為榮,也不以膽小為恥,説了這麼多,我只想説故事裏的小黃花依舊盛開,但是我在等待現實中的玫瑰為我而來!

老師教育故事6

父母的疑問

1. 我注意到在問題解決的開始,你先是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如果倒過來,讓大人先説他的困惑,這樣行嗎?

或許可以。然而當大人一開始就表達他們的憤怒時,有些孩子就有了防衞心理,會閉口不談。對於孩子來説,大人先表明他們真正關心和接受孩子的感受,他們才更容易理解和關心大人的想法。

2. 我和孩子一起開始解決問題時總抱着很高的願望。但是當我開始表達我自己的感受時,發現很難不去責備和斥罵孩子。有什麼辦法嗎?

避免責罵的辦法之一是避開針對“你”的指責,如“你這孩子永遠不……你總是……你的問題是……”用“我”來代替“你”,比如“這是我的感受,當……我很生氣,我希望看到的是……”只要孩子不受攻擊,他們就會不帶戒備心理去聽你的感受。

3. 我發現,有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想辦法時,他們會指責我。比如,我建議“或許我可以那樣做”,可他們往往會説“你不會的,還記得上次你……”,突然地我們就偏離主題,長時間地爭論過去發生的事。有什麼辦法避免這種情況嗎?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指責你,你可以用一段話讓他們回到正題,比如説:“我們不要為過去發生的事情互相指責。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將來的解決辦法。”

父母講述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母親講述的,她用“問題解決法”解除了自己的壓力並幫助孩子變得具有責任心。

去年我的三個女兒(分別是6歲、8歲、12歲),哭喊着説新學年應該要有“合適”的衣服、“合適”的鞋子和其他“合適”的東西。我被迫去買了許多甚至超出了支付能力的東西。

今年,當報紙裏塞進了第一份新學年用品廣告時,我決定不再滿足孩子們的要求。我召開家庭會議,讓她們寫下她們覺得新學年必須要的物品(我們也列了一張如果家裏中了彩 票她們想要購買東西的清單。接着,我以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她們,我們需要節省一點開支,以便我們能繼續享用像吃、住之類的基本生活必需品。

開始她們報怨,但過了一會兒,便開始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例如“我們烤甜餅,賣給鄰居”,還有“我們自己做衣服,但你得給我們買台縫紉機”。最後,我12歲的女兒傑西卡的主意最吸引她們:“把錢給我們每個人,我們自己來管理。”她甚至願意主動幫助妹妹們管理開支。

儘管我有疑慮,但還是同意了。我不敢確定孩子們是否明白這個決定的全部內在含義,但這種決定已經對傑西卡產生了影響。我陪她一起買毛衣,我指給她架子上一件漂亮的藍色毛衣,她拿起價籤一看,説:“媽媽,不能聽你的,這太貴了!”

下面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母親如何處理她3歲女兒的'分離焦慮。

所有的母親們愉快地跟孩子説“再見”後,就把孩子留在了學前班,但是,當我開始朝大門走時,愛麗絲歇斯底里地哭起來,她跑着追趕我,抓住我的胳膊,放聲大哭。我開始感到絕望,都開學三週了,她還是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

一天早上,我決定試一試“問題解決法”。吃完早餐,我讓她坐在我的大腿上説:“愛麗絲,你真的想讓我在學前班陪着你,而且(注意我説的是‘而且’,不是‘但是’)今天我需要離開去做我的事情,我在想,我們該怎麼辦?”

她茫然地看着我。我説:“讓泰迪熊陪你好嗎?”她搖搖頭説:“不。”“讓我的絨毛圍巾陪你行嗎?”她又搖搖頭,把臉埋在我的肩上説:“你別走。”可一分鐘後她又説:“你走吧。但是你得抱我一下。”

突然,我靈機一動,抓起她的手,吻了吻手掌,然後合攏説:“現在你有了我的吻,快點,放進口袋裏。什麼時候想我了,你就把它拿出來,親親媽媽的吻。你覺得怎麼樣?”

她的臉放出光彩,迅速把“吻”深深地塞進口袋。那天早上,她第一次主動讓我離開。

老師的疑問

1. 使用“問題解決法”時得進行完所有的步驟才有效嗎?

不必。一位老師講述了9歲的斯賓塞的故事:他是一位認真而勤奮的學生。當他們科學小組的其他孩子到處胡鬧,不好好工作時,哪怕就一會兒,他也會很生氣。一天,他無法控制自己,把書和紙扔得滿地都是。老師決定用“問題解決法”和他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坐在他旁邊,説:“斯賓塞,看得出來,當組裏的其他孩子搗亂時,你非常生氣。一旦開始了一項工作,你就不希望受到任何干擾。”

斯賓塞立刻回答説:“是的,因為我想做完,可他們讓我忘了要做什麼了。”停了一會兒,他站起來説:“我能不能回到工作台?他們開始搗亂時,我就一個人幹。”

老師很驚訝,她説:“你認為這樣做對事情有幫助嗎?”

他點點頭,説:“那樣我就不會發火,扔東西。”

從那以後,斯賓塞一直那樣做。

2. 我的一個學生得比,從來記不住把書帶到學校來。我用“問題解決法”試着解決她的問題,可是不起作用,她還是胡鬧和裝傻。有什麼建議?

如果孩子抵制你要解決問題的努力,基於同樣的原則,寫張紙條,可能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寫:

親愛的得比:

你跟我説,你要記住把書帶到學校來比較難。有時,你只是“忘了”。

我需要保證我所有的學生每天都把他們的書帶來了,這樣他們才能上課。

請想個辦法每天早上提醒你自己帶書,我也會幫你想。我們互相交流意見,看看你覺得哪一種辦法實用。

你真誠的G老師

3. 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可能的解決方案時,是否有必要把它們記下來?簡單地告訴對方,不行嗎?

有時可以,然而,不要低估了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想法被老師們相當認真地記下來時內心湧起的驕傲和喜悦所帶來的無形力量。看到他的話被寫在紙上,不是給予他視覺享受,而是激勵他繼續進行創造性思維。

老師講述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説明了“問題解決法”如何幫助一個老師找到問題的根源。

珍妮是一個討人喜歡的12歲女孩。但是上數學課時,她卻變成了一個苛求的、無理取鬧的、根本不做功課的嬰兒,只談對數學的擔憂。

這一學年來,我試過我所知道的各種方法,想給予她信心,甚至如果她需要,考試時我會給她額外的幫助,但是她的分數還是“高”得無須留在教師資料室補習。我最後只好對她不予理會,結果呢?她停止了做題。絕望中我決定採用“問題解決法”。以下就是事情的經過:

我:珍妮,我知道你對做數學題很擔憂。

珍妮:是的,我就是討厭那玩意兒。

我:因為有的地方太難?

珍妮:是的……我老出錯。

我:所以你很生氣。

珍妮:是啊,因為接着你也會對我發火。去年G老師因為我笨,出了許多錯,就大聲罵過我。

我愣住了。

我:這就是你擔心的事嗎?你認為我也會罵你?

珍妮:(眼裏含着淚)嗯。

我:(抓起她的手)珍妮,你得允許自己犯許多錯誤,所有好學生都知道這點。錯誤對人是有幫助的。不是讓人討厭,而是有幫助。

珍妮:有幫助?

我:是的,因為錯誤告訴你,你還需要學習。此外,錯誤還會帶來發現,就像哥倫布因為錯誤所導致的發現一樣。

珍妮:(開心一笑)美洲大陸!……所以,我要是做錯了,你不會生我的氣。

我:不會,珍妮。我只是希望能有辦法讓你做數學題時,不必擔心那麼多是否做得“對”的問題。

珍妮:或許我自己能算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不行。

我:我會幫你。如果我忙,或許你的朋友克羅蒂亞也能幫你。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發現珍妮一個人做題的時間長了,也更用功。珍妮問是否可以和克羅蒂亞坐在一起,保證在她自己做完作業之前,她們不會對答案。我想,與其讓她坐得離朋友近一點,倒不如讓她知道犯錯誤不是災難,這更有助於幫她渡過難關。

老師教育故事7

這學期我組織了幾個三年級的學生參加了朗誦比賽,其中一個比完賽一回來就找到我彙報情況:"孫老師,我覺得我比得挺好的,因為我比完後看見評委老師笑着看了看我--"説完後,她又強調了一遍:"那個評委老師是'笑'着看我來着,所以我覺得比的還行。"

我震驚了,我沒想到,評委老師的一個微笑給孩子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給了她如此大的鼓勵!對孩子來説,老師的微笑是鼓勵﹑是讚許,是寬容。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獲得成功﹑做了好事時,老師的'微笑使他覺得獲得認同,倍加高興;而當他們不小心犯錯時,老師的微笑又能減輕他們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

老師的微笑,是一盞燈。它能照亮學生暗淡的心靈,驅散他們尚還羞怯的情緒,温暖他們還不夠堅定的腳步。

老師的微笑,是一座橋。它引導學生踏上天上的彩虹,追求真理,一往無前。它給膽怯者以膽量,它給失敗者以温暖和寬容。它是一張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就看到了一顆純淨慈祥的心。

教師的微笑,是生命的綠洲,它親切自然、意味深長。它能打破沉悶拉近距離。它在學生失落時帶來自信;它在學生脆弱時給予堅強。

讓我們把微笑常掛臉上!

老師教育故事8

我剛到本校任教那年,接了一個五年級,這個班的學生大多是從村小轉來的,行為習慣有點差,班級總體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班上有個學生叫李明川,瘦瘦小小的,卻能説會道。可是在學習方面他給人的感覺就沒那麼好了,上課時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業時動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動腦筋,回家經常不做作業,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小組長每天都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他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於認錯,堅決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無長進,每次我都要被他氣暈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還是算了吧,或許他是根“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盡最大的力量去轉化他!我把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沒有改變和進步,或許是他沒有明確學習目的,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思想。 為了轉化李明川同學我採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好孩子的思想。於是我反覆找他談話,談話中:“你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説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

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李阿倩)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李阿倩)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督促他使其進步。李阿倩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有時,李阿倩同學也會顯得不耐煩,説李明川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李阿倩同學説: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李明川同學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説,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李阿倩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我想,我們的孩子就需要用愛心和耐心去感化。

從這個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認識到,怎樣做一個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為本,愛心感化。

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樑。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於李明川這樣的孩子,要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絃。“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説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並改正錯誤。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他來説,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 時勝過 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樑,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説。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這樣在轉化後學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瞭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落後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正確引導。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樑。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從而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後引導並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一個好學生。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班主任應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孩子,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也正由於有了老師對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老師教育故事9

題記:

做班主任已歷經十二個年頭,常常聽同行、前輩們交流心得:“其實,真正讓我們班主任最難忘記的,不是班裏那些優秀生,而恰恰是那些後進生和問題學生”確實如此。至今,心裏某個柔軟的角落,總是縈繞着那麼一份淡淡的牽掛,讓我默默地祝福小坷

案例:

做了母親之後,心靈的某處卻變得更加柔軟了。回想起以前帶過的一個班中,那個叫小坷的孩子,至今讓我牽掛。小坷長得胖嘟嘟,白白淨淨的,一看就是個挺可愛的孩子。四年級的時候,我開始教他。

記得開學才幾周,小坷就夠讓我頭疼:幾乎從來不完成家庭作業;從不當值日生;文具盒裏幾乎沒有一支能寫的筆,全被他弄壞了;借同學的東西從來沒“完璧歸趙”,弄得大家都不願借給他了;他喜歡去招惹同學,常和同學產生矛盾;上課特喜歡接下嘴,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不是馬上趴着睡覺就是在座位上弄出響聲;他有時還會曠課,躲到學校的一些角落不進教室,讓老師到處去找哎,我琢磨着該怎麼轉變這個特殊的孩子。

母親出走了,孩子的世界雨下個不停。

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備課。班長心急火燎地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説:“老師,上體育課,小坷要逃跑就掉進水田裏了!快去,快去”“小坷?啊?!”我驚愕地隨同班長一起奔到操場。

農村學校不是全封閉式的,操場邊有一段沒有圍牆,外面是一片農田。圍牆邊圍着一大堆同學。有的在幸災樂禍地笑着,有的在七嘴八舌地議論着。而體育老師此時正焦急地把手伸向小坷:“快,拉着老師的手,爬上來”還好水田不深,小坷臉上、身上沾滿淤泥,兩隻腳泡在水田裏,眼睛恨恨地望着大家:“我討厭你們!討厭!討厭!”時值初春,他已冷得有些微微發抖。事情的導火線是,體育老師組織大家跑接力賽,小坷不願參加,於是就有同學説他不是男子汗,是笨蛋,小坷這就爆發了,徑直跑到操場邊

我小心地走到田梗上,把手一點點伸向小坷:“孩子,多冷的天,你這樣感冒了,還不是自己遭罪!來,拉着我的手,我拉你上來!”小坷看到周圍已沒有

別的同學,終於,慢慢地把那沾滿泥漿的手伸向了我我把孩子領到辦公室,用熱水給他擦洗身上的髒污,又去向同班的住讀生借了衣服、鞋子讓他暫時換上。小坷始終一言不發。“還冷嗎?給媽媽打個電話吧,讓她給你送套乾淨衣服?”我遞了一杯熱開水給他。沉默良久的他,眼裏竟有淚光在閃動,那眼淚像珠子似的一顆一顆地往下掉,輕輕地蹦出幾個字:“媽媽,走了!他們都不要我了嗚嗚嗚”小坷哭出了聲。“為什麼?”我再問。他卻再不答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放學後,我決定送小坷回家。

我們走過一段長長的泥濘的土公路,再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就來到了小坷家所在的一個農村雜居的大院子。來到一座普通的平房前,卻鎖着門。旁邊的鄰居大嬸招呼着我,從她絮絮叨叨的講述中,我瞭解到小坷的家庭。以前,小坷爸在外做建築行業,收入豐厚。一家人視小坷為掌上明珠,日子過得很幸福。不知從什麼時候,小坷的父親漸漸變了,很久不回家,不管家庭,不供給家用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僵,兩人見面就吵架、打架,沒心情去管小坷,對小坷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乖巧的小坷慢慢變得古怪。三年前的一天,因為打架,小坷爸被小坷媽砍掉了半隻耳朵,之後就一直沒有回家。此後,小坷母子、婆婆就靠低保過活。小坷媽脾氣也壞,經常打罵孩子。就在前不久,小坷的媽媽也外出打工了,家裏就剩他和婆婆相依為命。一個曾經幸福的家庭破碎了,父愛的缺失,母親的粗暴,家庭環境的落差,讓孩子曾經充滿童真、快樂的心靈已受到了極大傷害。而現在,連母親也棄自己而去,怎能不讓小坷充滿傷痛的心靈再劃上一道傷痕?

難怪,小坷被同學不經意地嘲笑後作出這樣過激的舉動。爸爸離開了,媽媽又走了!他感到最親最愛他的人都拋棄他了。我想到了小坷在學校的行為習慣。他在學習上沒有自己的目標,也從不樂於為班級、為別人做點什麼,那是因為家庭的不幸讓他變得麻木,失去了生活的動力。他有破壞慾,總是喜歡弄壞東西,因為他曾親眼看到自己幸福的家庭是怎樣破碎的。他不喜歡尊重別人,因為他常被母親粗暴地對待。他喜歡接下嘴,那是他渴望引起大家的關注,獲得一份安全感這個孩子最缺少的是關注,是尊重,是愛!

教育的本質是愛

如何拯救這個孤單的心靈,醫治他內心的創傷,讓他感受到愛的温暖呢?教育的本質是愛。教育植根於愛。用愛的力量叩響小坷的心靈之門。愛是寬容,愛是感化,愛是忍耐。

一、傳遞愛心紙條,用師愛的温暖觸摸心靈

“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教育才有成效。瞭解小坷的成長經歷之後,我沒有抓住小坷上體育課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而是引導他要懂得愛自己,委婉地從他的角度來談這樣的行為是傷害自己。每隔一兩天,我會在他的文具盒裏放上一張小紙條,那上面寫着他的進步,他的閃光點,或者是一則幽默,一個小故事我鼓勵他看一些課外書,從書中去尋找樂趣。小坷的眼睛裏日漸有了光彩。

二、讓他感受集體的攻暖

我帶領孩子們精心組織了一次以“生命·愛”為主題的班會,凝聚集體的力量去感召他,關注他。我喚醒孩子們從身邊的事物,去發現生命存在的美麗;喚醒孩子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觸摸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喚醒孩子們心中有他人,學會關愛身邊的人。班會課上,我動情地講述了小坷的故事,孩子們深受觸動,都向小坷投來同情的目光,那個曾嘲笑他的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大家拉着他的手,一起唱起了《讓世界充滿愛》大家在活動中體驗到:把陽光和快樂帶給周圍的人,是一種幸福;把生活中平淡的幸福收藏起來,才能讓自己變成一個陽光、幸福的人!從此,孩子們對小坷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他過生日的時候,同學們買來生日蛋糕,一起為小坷開了生日會,我們看到了他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班裏,大家都主動幫助他,小心地守護着他那顆敏感的心。

三、讓他感知媽媽的關愛

我通過小坷的一些鄰居、親戚終於聯繫到了小坷的媽媽。和他媽媽經過幾 次電話裏真誠地交談之後,瞭解到小坷媽作為一個女人的難處,迫於生計外出打工掙錢。我委婉地表示希望她不要把成人的憤世嫉俗施加到孩子身上,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常回家看望孩子,讓他知道媽媽一直都愛着他。我保持着和小坷媽每週一次的電話聯繫,及時告知他孩子的情況,教給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與婆婆一起配合,塑造孩子在逆境中的陽光心態。

四、與任課老師溝通,讓他獲得更多關注的目光

每個老師都是教育者。對一個特殊兒童的轉變,有時只憑班主任一個人的 力量是有限的。班主任既是班級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增進孩子們與任課老師溝通了解的紐帶。教育要有一致性。班主任要集任課老師之力形成教育的合力,讓每一個任課老師都在小坷身上多傾注一份關注的目光。課堂上,老師們多給他一次表達的機會,多一份人性化的尊重,多一句鼓勵的話語。這對孩子的轉變會更有效些。

通過這些途徑和方法,小坷在一點一滴地轉變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份急功近利的事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成效。小坷身上還有許多不完美:很多時候還是不完成家庭作業,上課還會影響課堂紀律,借同學的東西有時仍會弄壞,有時還會玩“失蹤”但,我和同學們仍然沒有放棄他,默默地陪伴着他成長

“哦,終於畢業了!解放了!”畢業典禮那天,同學們高高興興地拿着畢業證三三兩兩地走了。小坷語文、數學竟也考上了八十多分,順利畢業了。送走了孩子們,我回到辦公室,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腦海中又想起小坷。他婆婆老了,上中學後,媽媽還會常回來看他嗎?

再後來,因工作變遷離開了那個地方,一轉眼就過了好幾年,也沒了小坷的消息。有一次,在我整理資料時,偶然翻開了一本以前的班級留言冊,突然掉出一張紙條。我好奇地打開一看,紙條上寫着幾行字:“尊敬的.李老師,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好學生,這幾學期總是給您找麻煩,惹您生氣,讓您傷心。真對不起!我以後一定會改掉壞毛病,做個好學生。陳坷”雖然字體不漂亮,但是寫得很工整、用力。這不是小坷寫的嗎?這孩子什麼時候把紙條夾在留言冊裏的呢?看到這兒,我心裏湧起一陣久違的温暖和感動,淚不知什麼時候竟滴落在紙條上。哦,小坷,你現在過得好嗎?你真的做了一個好學生了嗎?畢業時,老師都沒顧得上和你説上幾句心裏話,總有一份歉疚在心頭。而今的你,個頭又長高了多少?作文能夠寫得流暢嗎?爸爸回到你身邊了嗎至今,心裏某個柔軟的角落,總是縈繞着那麼一份淡淡的牽掛,讓我默默地祝福小坷

案例反思: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愛。愛是教育永恆不變的主題。

愛是什麼?“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和這個特殊的孩子一起成長的幾年,讓我更加懂得了什麼是愛,讓我學會了該怎麼去愛我的孩子們。愛是用春天般的温暖感化迷途的精靈,用春風般的柔情

喚醒孩子沉睡的心靈,用春雨般的情懷滋潤乾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韌的力量守望生命的成長!

愛是可以傳遞的,愛可以產生信賴,愛可以點亮心燈愛是不會忘記的,愛如涓涓細流蕩滌過孩子的心靈,它像鼓槌一樣震憾過孩子的心靈。那樣恆久柔韌的力量,怎能輕易忘記?

小坷終於感受到了這份愛,也終於懂得了感激這份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有着一顆善良、敏感、柔軟的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生命的成長需要時間、空間,需要我們懷着這份恆久忍耐的愛來守望。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要以愛為犁,把孩子的心靈耕耘得柔軟,讓愛的種子在那充滿馨香的土地上發芽,長葉,開花

老師教育故事10

小區門口旁邊有兩家賣串串的,一家在左邊,一家在右邊。起初我並沒有留意這兩家有什麼不同之處,只是時間長了,每次下班到小區門口,左邊的那家生意總是如火如荼,人流不息,右邊的那家時常門可羅雀,稀稀疏疏。我不是好奇心很重的女生,只是每次看到右邊的一位阿姨,微笑着望着來往的人羣,並且時刻準備迎接,我便有一種莫名的衝動停下來,坐一坐。

雖然我有過無數次的想法,獨自一人去右邊阿姨的攤位坐坐,嚐嚐那邊的口味,但每次見到左邊熙熙嚷嚷的人羣,腳步都很難移動半步。我怎麼不知道路邊攤不衞生,不能經常當做晚飯,但是串串彷彿有一股莫名的誘惑,雖然比不得香飄四溢,但是入口便能刺激味蕾的過程,令我只能事後自責!

終於有一次,我鼓起勇氣走向右邊的阿姨,也或許是阿姨的微笑太美的緣故。尚未坐好,阿姨噓寒問暖,瞬間“貴賓”待遇,但我畢竟是來填飽肚子的,便開始滿足自己的胃。起初涮前幾串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差異感覺,漸漸往後發覺串串的種類和鍋底的温度都很令人難以滿足。更重要的是,我猜想:在路邊吃串串的大多都是懶得做晚飯的人,並且大多數都是年輕的單個人。

在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城市呆久了,一個人做飯、吃飯也會變得無趣起來,與其挖空心思想晚飯的食材和做法,不如不急不慢的坐下來聽聽四周人的話語。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漸漸開始打招呼。這個城市始終還是有温度的。右邊阿姨的生意冷淡,與其説食材種類和火候的`温度不夠,不如説這個城市需要温度。

吃串串的時候,我是不喜歡説話的,但我喜歡聽他們講。有位姑娘喜歡和老闆聊天,姑娘看起來和老闆很熟,後來老闆告訴我,姑娘是周口師範二本畢業的,畢業沒有選擇對口專業,在房地產賣起了房子。鄭州房價不高的時候,姑娘原本打算買房來着,後來猶豫猶豫又沒有買成,房價反而提升不少。我和姑娘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她選得最多的是茼蒿、油麥菜、菠菜等等青菜,我想姑娘大概不是來吃串串,而是習慣了這幾年的生活方式,又彷彿是給自己一個短暫的歇腳點。姑娘來去較我匆匆,“咚咚咚”的細高跟發出的清脆的聲音連同遠處汽車的鳴笛一同消失。

喜歡穿紅色上衣的一位中年阿姨也經常光顧左邊的攤位,她最喜歡説的是她家的小狗。話裏話外傳遞給我的是,她有一個女兒現在外出學習,自己一個人也可冷清,怪只怪當時政策比不得現在,畢竟多生一個孩子年老多份温馨。為了打發無聊,消遣時光經常帶着狗狗外出,説話間,這寵物已不是單單的動物,而是她的孩子了。若不是畏懼攤位老闆拒絕和周邊人的眼光,她大概會和狗狗共進晚飯吧。

一次,深夜接博博回來,我和傻丫頭一起吃起了串串。已經是接近凌晨,右邊的攤位和左邊的攤位都還在。一樣的堅守,不一樣的收益,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心情,一樣的微笑,不一樣的回饋。我想,這個世界是不需要憐憫的,我同樣能夠對右邊的阿姨報之以微笑,但卻仍然選擇左者。不僅僅因為味道,還有温度。這温度中有成長,有芬芳,也有辛酸。

路邊串串故事多,你願意聽,給我一壺酒,我們邊吃邊聊可好?

老師教育故事11

一、學生的自然情況

姓名:劉某

性別:男

年齡:九歲

三年級學生

二、問題及行為表現

1、學習缺乏主動性。有時能完成作業,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沒有鑽研精神。

2、性格內向、固執。與人相處辦事,太武斷,缺乏自制力,責任感淡薄

3、處事情緒化,易衝動。遇事不冷靜,有逆反心理,虛榮心較強。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較差。有依賴和惰性心理,聰明但不愛多動腦。

5、主要原因是由於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關資料的調查

劉某同學今年九歲了,由於頻繁轉學而成為問題學生。在家裏是獨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從小在爺爺奶奶呵護下長大,由於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溺愛,誰也不能碰他一下,誰也不能罵一句,,再加上家庭優越的物質條件,使他養成了固執、偏激、倔強的性格,辦事不愛動腦,我行我素,不計後果,出了問題又缺乏責任感,表現出逆反心理。學習缺乏自覺性,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了事,多一點也不想做,沒有毅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根基打得不牢,使學習成績處於下游。做了錯事,不接受批評,不讓人家説,表現出較強的虛榮心和反抗心理。

四、個案分析

針對劉某同學的個性心理特點,經調查瞭解,我認為他的'個性問題來源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兩個方面:

1、鑑於他從小嬌生慣養,,凡事隨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員所溺愛,過於放縱,使他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養成了依賴別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級裏,學習成績不好,缺乏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對較難的問題不願意動腦筋,又不肯問別人,不懂裝懂,長期發展下去,知識掌握不牢。就產生了自卑心理。認為反正也就這樣了,自暴自棄,致使成績下降,凡事總覺得自己對,對自己認識不清,出現情緒不穩定現象。

五、採取的方法和實施過程

1.根據劉某的實際情況,我認為他的本質是好的,如果與家長配合共同對他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幫助,他是會有改變的。於是我與其父母取得聯繫,讓他們勤與孩子打電話交流溝通。並讓他的爺爺奶奶一定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與老師更好的配合,嚴格管教孩子。

2.對他經常犯錯誤,出問題的方面,我則耐心指導,認真幫助他分析錯誤原因,讓他自己找出錯誤所在。同時,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師對他的關愛,有利於形成他良好的行為規範。

3. 針對劉某惰性強的缺點,激發他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熱情,值日生工作他認真做,就給予鼓勵;主動幫助教師拿教具等則給予肯定,經與家長溝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幫助父母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我則耐心幫助他建立起熱愛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經過近半年的瞭解及教育,劉某有了一定的進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樣,它具有穩定的特點,要徹底改變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現在,劉某對教師尊重,學習目的有了明確的認識,能堅持上滿上好各門課程,成績逐步提高。他對生活也滿懷信心,情緒較穩定,衝動事件逐漸減少,對勞動有了初步認識,值日主動、熱心肯幹,犯了錯誤能認識到錯誤在哪兒。任性、固執得以緩解,辦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減弱,他現在仍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對較難的問題易放棄,缺乏堅強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較弱,對於他今後的教育仍是長期的,我希望他會成為堅強、有知識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老師教育故事12

2月23日,早上是我們大班的晨間鍛鍊時間,我和劉老師就帶着小朋友在操場上玩沙包和跳繩。突然,我們聽到一陣熟悉的哭鬧的聲音,一看,是這學期我們班新來的小朋友——陳煜林。他使勁地拉着媽媽的大腿,不讓媽媽走,並哭着鬧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我和劉老師看到這個情況,趕緊走上前去詢問,原來陳煜林和其他新來的小朋友一樣,感冒在家休息了幾天就不想上學了。我們知道情況後,就主動與他交流,並試着將他與媽媽分開,可是他仍抱着媽媽。劉老師説:“那我們一起玩丟沙包,怎麼樣?讓媽媽站在旁邊看你有多棒。”

陳煜林説好,然後劉老師就陪他玩遊戲,我去照顧其他小朋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劉老師説了很多表揚他的話,其他小朋友也在旁邊拍手,漸漸地,陳煜林越玩越開心,媽媽也就放心的去上班了。

在幫助這兩位幼兒的過程中,我對幼兒的心理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的教育要更加着重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努力塑造一種輕鬆的、自然的關係。家長要與教師配合,家庭教育要與幼兒園教育一致,這樣,從情緒中幫助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幼兒園的學習要留給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使他們變得更樂觀、自信、開朗。

每個孩子到幼兒園都得有個適應的過程,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説有種約束感,沒有在家裏放鬆,所以他就不怎麼喜歡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渡過這個時期。比如説,家長平時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孩子知道送他去幼兒園並不是不要他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愛他的,而且要及時去接他回家,消除孩子的恐懼感。如果孩子生病了,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給孩子請假,可以讓孩子帶着藥去幼兒園,請老師幫助按時吃藥。

也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幼兒園裏有趣的小故事,給孩子講講幼兒園的好處,例如:可以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有很多的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好看的書等等,使小朋友自覺地產生想去幼兒園的想法。

所以,要從各個方面思考,多方面的瞭解每個小朋友,給予小朋友更多的愛,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地證明自己有多愛他們。

老師教育故事13

一天,班裏的D向我反映看到A同學在英語測驗時做了小動作,她墊在卷子底下的一本大書的封皮上寫着許多小抄。他的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A是班裏很優秀的學生,我的得意弟子啊──作業從來都乾淨整潔,準確率極高,令人賞心悦目;上課聽講專注,發言積極;作文寫得文采飛揚,幾次語文考試卷面無懈可擊,讓我毫不猶豫地給了她滿分;不僅語文,她各科成績都名列班級前列……總之,是個很讓人喜歡的好學生啊!可是告狀者D言之鑿鑿,説是親眼見到A搞小動作,並且還有其他旁證。

這一切讓我陷入了思索──所謂“高處不勝寒”,難道是為了保住第一名的位置,她才做小動作?經過一番思考,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太大了。A的智商固然不錯,可是關於正確對待考分的問題關乎對她情商的培養。如果她沒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和勇氣,害怕面對失敗,這個弱點將會制約她的發展,嚴重點甚至可能毀了她的前程。近些年來,有關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因偶爾一次考試失利而輕生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紙電視等媒體,聞者無不痛心扼腕。痛心之餘,身在教育一線的我也每每告誡自己要多關注學生的情商培養,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學生出現那種心理畸形的現象。

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鑑於A生性清高孤傲,自尊心極強,我沒敢採取面對面跟她談的方式,而是專門就嚴肅考風的問題面向全班訓了一次話,其間我有意衝着A的方向語重心長地説,“有些學習好的同學不要把考試成績看得過重,為分數背上沉重的負擔。只要自己盡了力,即使成績不理想也問心無愧;再説,考試就是為了檢驗我們學習的疏漏在哪裏,使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多加註意。如果為了考分而在考場上做小動作,那就是一種欺騙行為,那樣得來的成績不真實,也不是老師想要看到的!”

不久後,我們班照慣例召開了每學期開學之初的家長會。由於進入六年級,孩子們已經進入了青春期的初期,我那次家長會的主題之一就是請家長們關注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帶來的心理方面的變化,多和孩子做有效的溝通。同時也希望家長在學習上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特別是優生,他們本來就對自己的要求挺高,應該讓他們學得輕鬆些,也許效果更好。説到這一點時,我沒有多想就信手拈來了A的例子。我説,“最近班裏有學生反映A在考試時做小動作,我想是因為她太想保住自己的優生地位才那樣做的.。其實作為老師我當然希望學生考出高分,可同時我也不希望孩子把分數看得過重,好像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A本身是個很求上進的孩子,希望家長不要給她太大的壓力,回去後多跟孩子溝通一下對分數的態度,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正確對待分數,做一個心理陽光的少年。”我是那樣真誠坦然地用眼睛盯着A的媽媽説出了這一番話。當時説話的出發點完全是出於內心對這個孩子的愛惜,絲毫沒有責備的意思。可結果卻大大超出我的意料。家長會結束後,A的媽媽氣乎乎地跑回家把A叫到了學校找到我,在辦公室A哭着説她從來沒有在考試時做過小動作。A媽媽的舉動讓我始料不及,當時我感覺被動極了,真地後悔自己太草率,同時也的確沒想到發自內心的真誠會被曲解。

更可怕的是接下來A的媽媽不依不饒。家長會第二天,晚上九點多,她打電話到我家裏,説她要求翻了A的書包找證據的D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向A公開道歉,她説她諮詢了一個法律界的朋友,説D的行為是侵犯個人隱私的,如果他不道歉,她可以訴諸法律。我徹底被搞蒙了,那幾天都感覺心神不寧,狼狽不堪。最後,事情以D的公開道歉草草結束。(也因為這樣的公開道歉,反而造成了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議論這件事。後來又有好幾個學生不約而同地在日記中向我反映他們的確看到過A考試作弊,而且不止一次。我想這是A的媽媽所沒有考慮到也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吧。)因為我實在不堪A媽媽之擾,因為人際交往的現實讓本身很較真的我不得不放棄了去堅持真理。這絕對是個失敗的案例,至今我仍為自己的怯懦無法釋懷。

今天把這件事寫下來是對自己今後工作的一個警醒──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本想提高學生情商的我在潦草處理了這件事後提高的卻是自己的情商──以後在家長會上説話一定要考慮周全,信手拈來的事例也要在腦子裏多走個來回,不能張嘴就説,否則即使出發點是好的,結果也很可能走向我初衷的反面。

有人説,“教育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就用這句話來原宥自己嗎?!

老師教育故事14

我既是一名語文教師,又是一位九歲孩子的母親。當女兒踏進校園的那一刻,她的喜怒哀樂時時牽動着我的心,使我開始對教書這一職業產生一些別樣的思考。

記得那一天,女兒放學回家,書包也來不及放下就興奮地跑來告訴我:“利托老師明天要帶我們去農莊觀察農作物的生長!”

她那小小的臉上洋溢着喜悦,是的,終於可以從書本里解放出來,到大自然裏去走走,哪怕只是幾個小時而已,都已經讓孩子心滿意足了。我望着她,心裏格外不是滋味。同樣作為一名老師,我是否也讓孩子對自己的課堂如此嚮往和着迷過?

利托先生是女兒的英文教師,一個來自美國的小夥子,喜歡跆拳道,會説日語和一點漢語。我尤其欣賞他給孩子們做的教學計劃。每一週,我都會仔細研究他發下來的一週教學安排,上面甚至具體到寫

明進圖書館讀書的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須在一兩分鐘內找到書,安靜地坐下來閲讀。他教育孩子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找書上,閲讀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問為什麼,要牢記世界上沒有愚蠢的問題每週課程都豐富多彩,經常可以在他的教學上發現新的東西。他還在課堂上開設了“紅綠燈”的標誌:紅燈亮,孩子們必須停止説話;綠燈亮,孩子們可以自由交流。這種有異於中國傳統課堂的教學風格讓女兒感到新奇不已。

經過短短的幾個星期,女兒儼然成了利托先生的“鐵桿粉絲”。每次回家都會滔滔不絕地向我彙報英文課堂上的趣事:

“今天,利托老師給我們演示水污染的形成,只要哪個小朋友上台喝過‘被污染的水’,就可以到教室的地毯上裝死,我好想去試試啊!”

“我們班出現了偷lollipop(棒棒糖)的賊,真可怕!不過,利托老師説他小時侯也偷過,只要改正就好了。”

英文課成了女兒最喜歡的課程。即便如此,她也會有違反紀律的時候。

有一次,利托先生在課堂上“點亮了紅燈”,女兒依然轉過頭和小朋友聊天,這時,他嚴肅地提醒女兒——〝LaLa ,I just want to see your beautiful eyes but not your back.〞(我只想看到你漂亮的眼睛,而不是你的背)

當時女兒萬分羞愧,同時也記住了她有一雙“beautiful eyes”,她下定決心,以後在聽課的時候一定要讓老師看到自己美麗的眼睛。

這樣的批評方式我們雖然不陌生,但是不是打心裏喜歡呢?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是“一針見血”的批評,恨不得用犀利的語言把孩子靈魂深處的“魔”挖出來見見陽光。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考慮到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也許這個“魔”被我們挖出來後,就像撕開了所羅門的封印,它再也回不去了;也許“魔”沒有了,但與“魔”相伴相生的其他寶貴的東西也隨之消失,“奴性”與“怯懦”瘋狂滋生

我很慶幸女兒在新的學校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利托先生總是那麼熱情,萬聖節的時候,他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動手設計各種服裝:破破爛爛的海盜披風、畫着各種條紋的蜘蛛俠襯衣而他自己則打扮成一個風情萬種的蘇格蘭農婦。對此,他自豪地宣稱:“我的裙子是由60條領帶做成的!”孩子們興奮地圍着他,神氣十足地在校園裏到處遊逛,“你不接待我,我就搗亂!”這是他們的口號,高年級的大哥大姐不得不往這些可愛的“小不點”的口袋裏塞糖果,就連校長辦公室也不敢怠慢,乖乖地在門口準備了一箱糖果款待每一個裝束奇異的“小客人。”女兒背後拖着長長的孔雀披風,跟在利托先生這個“孩子王”身後真是得意非凡。

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利托先生在上完英文課之外,還經常“不務正業”,不是和孩子們打着赤腳大搖大擺地到草地上練跆拳道,就是舞雙節棍。所以,以他的這種隨心所欲的個性,為觀察農作物生長而大張旗鼓地把孩子帶到農莊,一點也不奇怪。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也不假。女兒從農莊回來,嚴肅地在英文作業本上記錄:春天,農民播種的時候需要穿膠鞋,以免腳浸泡在水裏,被蟲子咬傷,撒種子的時候要注意間距;夏天,農作物生長很快,要及時澆水;秋天,穀物成熟了,防止鳥雀啄食穀物,最好用塑料瓶和谷杆扎一個稻草人;冬天的時候,要用麥稈把麥苗遮掩起來這就是女兒的.觀察收穫。她認真地告訴我:“農民伯伯很了不起!”説來慚愧,過去我給孩子講耕種的知識基本上都是“紙上談兵”,哪裏知道得這麼具體!

我可以想象,班上的孩子有多麼喜歡利托先生。這種受歡迎的程度不能不令人嫉妒。其實我們也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但我們卻因着種種藉口不願成為那樣的老師。我真的愛孩子嗎?我捫心自問。像我,在家長當中同樣擁有不少“鐵桿支持者”,在學校也有不錯的口碑,但我是一個敢於實踐的教育者嗎?

當我真正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會一再提醒自己:從明天起,要耐心地和學生談話,不要給學生太多的作業,尤其不佔用他們活動課的時間。可是,只要看到某個淘氣的男生在課堂上像蛇似的扭動身子、東張西望,或者把手放在抽屜裏亂翻東西,一股怒氣騰地湧上來,我聽到自己的聲音從喉嚨裏衝出來,差不多可以把玻璃震碎。批改作業的時候,學生如果頻頻出錯,我肯定會憤怒地罰他們抄寫;發單元試卷的時候,我以成績不達標為由取消他們的活動課。令人困惑的是,即使我這麼做也沒有家長來投訴,相反,每次看到我,他們還一再叮囑:“老師,對我的孩子嚴格一點!”

只有心情好的時候,我才放學生到操場上自由活動。當我看到孩子們坐在雙槓上,像一排停在電線上的鳥兒,快樂地朝我呼喊:“老師,我們在這,我們在這!”我感到深深地慚愧。他們是多麼可愛,多麼容易滿足啊!其實我也曾帶學生到小區裏散步,或者陪他們到樹蔭下開茶話會每次舉行這樣的活動的時候,孩子會變得格外懂事,他們自覺地維持秩序,絕不給老師添麻煩。哪怕是最淘氣的孩子,都不會選擇在這時候鬧事,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

孩子,看到你無邪的笑容我是如此慚愧,我不停地祈盼老師還給女兒一個完整的童年,卻總違心地禁錮自己學生的童年。

老師教育故事15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創設一種可激發學生某種興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架起一座橋樑,從而把學生引入到有關的知識中去,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我們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設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因而在上音樂課時,我充分利用學生靈巧的形體、 自然的嗓音,通過律動、繪畫、即興創作、遊戲、表演、節奏樂敲擊等相結合的、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1、故事法

國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對故事有着濃厚的興趣。在授課前先講一個有關歌曲內容的故事,然後自然導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再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歌曲上來,如教小歌舞劇《小放牛》這課時,老師先繪聲繪色地説故事。然後問:大家還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具體情節嗎?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課題)

在音樂課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節的,我們還能運用豐富的聯想,續編音樂故事,創造情節,發展思維。如《龜兔賽跑》、《百鳥朝鳳》等,在學完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當作曲家、作詞家、創編後傳,還可以來表演自己編的故事。孩子們的興致自然被教師激發出來了。

我在教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時,首先把這首歌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從形象直觀中得到美的感受。我問,什麼東西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千萬只小眼睛,掛在天空會放光明。“同學們,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孩子們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會齊聲回答出來“星星”。我肯定這一回答後,接着就説,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美國兒歌《閃爍的小星》。當唱起這首歌時,孩子們的頭腦裏就有一個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動。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很快就學會了歌詞。

2、表演法。

學生在學習音樂時,要對音樂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動,這樣才能投入到美妙奇異的音樂大世界中。課堂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動,去實踐,去玩!在玩中感受音樂,讓學生大膽表演。例在音樂課中可以使學生進入角色,讓他們親自用表演來感受歌樂曲,例在《小紅帽》這一課中,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的道具,分別扮演“小紅帽”“外婆”“大灰狼”演這童話故事,學生在表演中猶如身臨其境,耳聞其聲,目睹其事,從而被陶醉在這童話故事情境之中,興趣達到最佳狀態。

3、遊戲法

孩子們天生就愛做遊戲,在音樂課上通過遊戲可以增加音樂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時值的長短時,我會讓學生通過自己行走的步伐“噠噠|噠噠”,感受四分音符的時值和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然後,再進一步通過學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兩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鬧鐘的走動聲“嘀嗒嘀嗒”來認識八分音符的時值。低年級學生對音符長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學時我用小猴子摘蘋果的故事來啟發學生:二隻猴子四個蘋果即一隻猴子有二個蘋果(二分音符),又來了二隻猴子變成一人一個蘋果(四分音符),後來又來多一半猴子蘋果只能分半個了(八分音符),這樣講解,學生就易於認識哪些音符長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基本音階時,對七個音符並不熟悉,於是我把學生分成兩個組來做遊戲。一組學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組學生再跺一下腳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組學生就唱si經過這樣反覆多次一問一答式的遊戲,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音準感,而且培養了注意力,逐漸引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4、體態律動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如果一堂課讓學生坐着不動,他們會坐不住的,而剛剛入學的特點是好動,所以當學生對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後,我就會選擇恰當的動作配合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級的《這是什麼》這首歌時:“嘀嗒嘀嗒噹噹噹”我就選擇簡單而又適當的動作,教學生邊唱邊舞,結合“體態律動”,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背出來。又如:在一年級的欣賞課《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語言直接讓學生自己跟音樂律動,讓他們用身體去感受旋律的活潑、歡快,這樣充分調動課堂的氣氛。

5、即興創作法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和創造,以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編創中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能力。學生在自編、自演、自唱的實踐活動中,既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又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表演能力。 例1,在《快樂的音樂會》這一課中,我就以歌曲為範本,告訴學生“開音樂會”還有很多樂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動物也非常多,讓學生即興創作歌詞,把“吹拉彈”的樂器(小提琴、口風琴、鋼琴)、小羊小豬等動物編進去,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點,快快樂樂地上了一節音樂課。例2,學生對樂器有着天生的喜愛,我們應啟發學生自己動手創造樂器。例在易拉罐裏放上沙子作沙錘;或拿幾條湯匙作打擊樂器,這樣,使學生所有的`創造熱情都顯露了出來,製作更多的樂器來伴奏,有了這樣的樂器伴奏,音樂課更活躍了,真正把音樂課變成了學生自主活動課。

6、繪畫、看圖法

在國小音樂教材中,有許多啟迪思想、開發智力的優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為前提,以繪畫為手段,讓學生再現音樂美。例我在 教國小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一歌時發現,學生們很愛唱這首歌。但因為他們識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視唱 歌詞。他們愛畫畫,也愛認畫,我就學習人家所説的“以畫代詞”。《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 衣,我也來。哎口羅哎口羅哎口羅哎。”於是我將事先畫好的一個紅太陽,一朵白 雲彩,一個正在洗衣的媽媽的頭像,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頭像代表“我”掛在黑板上。一年級的國小生 看着黑板上的畫,開心地笑着,一會兒就把這首歌背唱出來了。而欣賞音樂中,也可用此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如《動物狂歡節》、《玩具兵進行曲》等作品,我採用了繪畫法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國小生不但喜歡畫畫而且還喜歡看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欣賞一幅或幾幅圖畫,使學生對圖畫產生興趣再進入歌曲學習。如《小白船》一課,先出示這課的掛圖,讓學生欣賞畫面,再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小船是什麼樣的?想想什麼東西的樣子很像它?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見了些什麼?歌曲中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這樣使學生迫不急待地進入了歌曲意境中學習 。

總之,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 才能順利的、很好的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美、體現美,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遨翔,馳騁,真正做到“培養人”的目標,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把音樂課真正上成學生主動學習課,搭成讓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台和夢想劇場,讓音樂課真正地“趣”起來。

標籤: 老師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qlyedo.html